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稷有天下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稷有天下-原文

稷躬稼而有天下

泰伯三以天下让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皆以子孙之事追言之。

是时,稷始封于邰,

古公方邑于梁山之下,

文王才有岐周之地,

未得云天下也。

禹未尝躬稼,

因稷而称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稷有天下-译文

后稷亲自耕种而拥有了天下

泰伯三次将天下让给别人

文王一旦发怒就能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宁

这些都是用子孙后代的成就来追述他们的事迹。当时,后稷刚开始被封在邰地,古公正在梁山脚下建立城邑,文王才刚刚拥有岐周的土地,还没有取得天下的地位。大禹自己未曾亲自耕种,但是因为后稷的功绩而被称为耕种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稷有天下-注解

稷:稷在这里指的是后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也是周朝的始祖。后稷被认为是农业文明的奠基人,他的形象通常与农业耕作相关联,如播种、收割等。在古代,人们将农业视为国家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基础,因此后稷具有很高的文化地位。

躬稼:躬稼指的是亲自耕种,这里用来形容后稷亲自从事农业生产,体现了古代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对农业贡献的认可。

天下:在古代汉语中,’天下’通常指整个国家或领土,有时也用来泛指整个世界。在这里,’天下’指的是国家的统治范围。

泰伯:泰伯是周朝的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他三次主动辞让王位,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谦让的精神。

让:让在这里指的是辞让,即放弃自己的权利或地位,让给他人。泰伯三让天下,体现了古代的道德观念和贵族的礼仪。

文王:文王是周朝的著名君主,周文王姬昌,被誉为圣王,他的统治时期为周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岐周之地:岐周之地指的是岐山附近的地区,周文王在这里建立都城,开始建立周朝的统治基础。

禹:禹是夏朝的著名君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治水英雄,他的治水功绩被后人传颂。

称之:称之指的是提及、提到。在这里,’因稷而称之’表示因为后稷的农业贡献而被提及或尊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稷有天下-评注

‘稷躬稼而有天下’这句话出自《尚书》,是对后稷的赞誉。后稷,即姬稷,是周朝的始祖,被尊为农神。‘躬稼’意指亲自耕种,这里的‘躬’字强调了后稷的亲力亲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力行’的价值观。‘有天下’则是指后稷通过农业的发展,使得人民得以温饱,从而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这句话突出了农业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者与民众之间的密切关系。

‘泰伯三以天下让’是对泰伯的描述,泰伯是周朝的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三以天下让’是指泰伯三次主动放弃继承王位的机会,将王位让给了弟弟季历。这里的‘让’字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让’的思想,即为了大局,个人利益可以放在次要位置。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评价,被视为高尚的品德。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这句话描绘了周文王的形象。文王是周朝的杰出君主,以仁德著称。‘一怒’并非指文王易怒,而是形容其性格刚毅,有强烈的正义感。‘安天下之民’则说明文王能够以自己的威望和仁德安抚民众,使得天下安定。这句话强调了君主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仁政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是时,稷始封于邰,古公方邑于梁山之下,文王才有岐周之地,未得云天下也’这句话是对周朝早期历史的概述。‘始封于邰’指的是后稷被封于邰地,这是周朝建立的基础。‘古公方邑于梁山之下’描述了古公亶父在梁山脚下建立方国,为周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王才有岐周之地’则说明文王时期周朝才有了岐周之地,这是周朝发展的重要阶段。‘未得云天下也’则指出在周文王之前,周朝并未统一天下,反映了周朝的发展历程。

‘禹未尝躬稼,因稷而称之’这句话是对大禹的描述。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以治水有功著称。‘未尝躬稼’说明大禹并未亲自耕种,但‘因稷而称之’则表明大禹在治理国家时,借鉴了后稷的农业经验,从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中国领导者在治理国家时,善于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稷有天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02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