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吴王殿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吴王殿-原文

汉高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濞,而豫章亦在其中。

又赵佗先有南海,后击桂林、象郡。

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

按芮本为秦番阳令,故曰番君。

项羽已封为衡山王,都邾。

邾,今之黄州也。

复侵夺其地。

故高祖徙之长沙而都临湘,一年薨,则其去番也久矣。

今吾邦犹指郡正厅为吴王殿,以谓芮为王时所居。

牛僧孺《玄怪录》载,唐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女,因止州宅诞育,为神人击死,后有仙官治其事,云:

“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今刺史宅,是芮昔时所居。”

皆非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吴王殿-译文

汉高祖五年,把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这些地方封给了番君吴芮,让他做了长沙王。

汉高祖十二年,又把三个郡封给了吴王刘濞,其中豫章郡也在其中。

而赵佗之前已经拥有了南海,后来又攻打桂林和象郡。

所以吴芮所拥有的地方,实际上只有长沙这一个郡。

按照吴芮原本是秦朝的番阳令,所以被称为番君。

项羽后来被封为衡山王,他的都城在邾,现在的黄州。

项羽又侵占了吴芮的地盘。

因此汉高祖把吴芮迁移到长沙,并让他在临湘建都,一年后吴芮去世,那他就离开番阳已经很久了。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还把郡的正厅称为吴王殿,认为那是吴芮做王时居住的地方。

牛僧孺的《玄怪录》记载,唐朝元和年间,饶州刺史齐推的女儿,因为留在州宅生育,被神人击杀,后来有仙官处理这件事情,说:‘这是西汉的鄱阳王吴芮,现在的刺史宅,就是吴芮过去居住的地方。’这些都是不对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吴王殿-注解

汉高祖: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即汉高祖刘邦。

五年:指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的第五年,即公元前202年。

长沙:古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南部。

豫章: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北部。

象郡:古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桂林:古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南海:古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南部。

番君吴芮:吴芮是西汉初期的诸侯王,因其在番地(今江西南昌)有功被封为番君。

长沙王:指被封在长沙的诸侯王。

十二年:指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前195年。

吴王濞:指被封在吴地的诸侯王,濞为其名。

三郡:指豫章、长沙、会稽三个郡。

赵佗:南越国的建立者,后来称帝。

南海、桂林、象郡:这三个郡都是赵佗南越国的一部分。

番阳令:番阳是古地名,位于今江西南昌,令是县令的意思,即番阳县的县令。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后成为西楚霸王。

衡山王:项羽封自己为衡山王。

邾: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

临湘:古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

薨:古代指诸侯王、公主等高官显贵死亡。

牛僧孺:唐代文学家,曾任饶州刺史。

玄怪录:牛僧孺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饶州刺史齐推女:指饶州刺史齐推的女儿。

仙官:道教中指神通广大的仙人。

西汉鄱阳王吴芮:指西汉时期的鄱阳王吴芮,此处可能是作者在引用传说或民间故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吴王殿-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对地方王侯的封赏和迁移,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首句‘汉高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说明了汉高祖五年时,将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等地封给了番君吴芮,立其为长沙王。这一举措体现了汉高祖对地方势力的安抚和巩固统治的策略。

‘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濞,而豫章亦在其中’进一步说明了汉高祖在位十二年时,将三郡封给了吴王濞,其中豫章也在其中,这显示了汉高祖对吴王濞的信任和重用。

‘又赵佗先有南海,后击桂林、象郡’讲述了赵佗在汉高祖时期先占据南海,后攻占桂林、象郡的历史事件,这反映了当时地方势力的争夺和冲突。

‘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指出吴芮所拥有的只是长沙一郡,这与之前提到的多个郡地形成对比,突显了吴芮在地方势力中的地位。

‘按芮本为秦番阳令,故曰番君’解释了吴芮为何被称为番君,原来他曾是秦朝的番阳令,这一背景信息有助于理解其被封为长沙王的原因。

‘项羽已封为衡山王,都邾。邾,今之黄州也。复侵夺其地’讲述了项羽被封为衡山王,都城在邾,后来又侵夺了吴芮的领地,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诸侯之间的争斗。

‘故高祖徙之长沙而都临湘,一年薨,则其去番也久矣’说明了汉高祖因为项羽的侵夺,将吴芮迁移到长沙,并都城设在临湘,但吴芮在一年后去世,这表明他离开原来的领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今吾邦犹指郡正厅为吴王殿,以谓芮为王时所居’描述了现在的吴王殿实际上是指吴芮曾经居住的地方,这反映了后人对历史的记忆和纪念。

‘牛僧孺《玄怪录》载,唐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女,因止州宅诞育,为神人击死,后有仙官治其事,云:“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今刺史宅,是芮昔时所居。”’引用了牛僧孺的《玄怪录》中的故事,讲述了唐代饶州刺史齐推女的传说,其中提到了吴芮,这体现了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的交织。

‘皆非也’最后一句是对上述传说的否定,表明这些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而是后人附会的结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吴王殿》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01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