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五-苏子由诗-原文
苏子由《南窗》诗云:
‘京城三日雪,雪尽泥方深。’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
‘西斋书帙乱,南窗朝日升。’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
‘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
‘故人远方来,疑我何苦心。’
‘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此其少年时所作也。’
‘东坡好书之,以为人间当有数百本。’
‘盖闲谈简远得味外之味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五-苏子由诗-译文
苏子由的《南窗》诗中说:‘京城下了三天雪,雪停了泥泞却更深。我闭门谢绝了来客,听不到车马的声音。西斋里的书籍散乱,南窗的朝阳升起来了。我在床榻上辗转反侧,想要起身却又做不到。打开门,失去的是宝贵的琼玉,满阶都是松竹的阴影。远方的朋友来了,怀疑我为何如此苦恼。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有酒的话就一起喝吧。’这首诗是他年轻时写的。苏东坡非常喜欢这首诗,认为人世间应该有几百本这样的诗,因为它们在闲谈中简洁而深远,让人品味到诗外的意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五-苏子由诗-注解
苏子由:苏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南窗:南窗,指住宅中朝南的窗户,此处指苏辙的诗作《南窗》。
京城:京城,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此处泛指古代的都城。
雪:雪,指自然现象中的降雪,此处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短暂。
泥方深:泥方深,指雪融化后留下的泥泞,比喻事物经过变化后的复杂或困难。
闭门谢还往:闭门谢还往,指闭门谢客,不外出与人交往。
车马音:车马音,指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此处代指尘世的喧嚣。
西斋:西斋,指住宅中的西边书房。
书帙乱:书帙乱,指书籍散乱,不整齐。
朝日升:朝日升,指早晨太阳升起。
展转守床榻:展转守床榻,指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守在床榻上。
欲起复不能:欲起复不能,指想要起床却又力不从心。
开户失琼玉:开户失琼玉,指打开门后失去了雪的洁白,比喻事物失去原有的美好。
满阶松竹阴:满阶松竹阴,指台阶上覆盖着松竹的阴影,形容环境的幽静。
故人远方来:故人远方来,指老朋友从远方来。
疑我何苦心:疑我何苦心,指朋友怀疑自己为何如此苦恼。
疏拙自当尔:疏拙自当尔,指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是天生如此,无需多言。
有酒聊共斟:有酒聊共斟,指有酒可以一起畅饮,共享欢乐。
东坡: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人间当有数百本:人间当有数百本,指苏轼认为苏辙的诗作应该有数百本流传于世。
盖闲谈简远得味外之味:盖闲谈简远得味外之味,指苏辙的诗作在闲谈中显得简练而深远,能够给人带来超出文字表面的韵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五-苏子由诗-评注
苏子由的《南窗》一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情感和心境。
首联‘京城三日雪,雪尽泥方深’描绘了一幅雪后京城泥泞的景象,通过‘雪尽’与‘泥方深’的对比,传达出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表达了作者在雪后闭门谢客的宁静生活,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与世俗纷扰保持距离。
‘西斋书帙乱,南窗朝日升’描绘了书房的景象,书帙的紊乱与朝日升起的景象形成对比,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纷扰与对宁静的向往。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描绘了作者病中卧床的情景,‘展转’和‘欲起复不能’表达出作者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挣扎。
‘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通过对‘琼玉’和‘松竹阴’的描写,寓意着世间繁华易逝,而自然之美永恒。
‘故人远方来,疑我何苦心’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接待,以及对友人疑问的回应,反映出作者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处世态度。
‘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生活简朴,只要有酒相伴,便能共度时光,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随性。
苏东坡对这首诗的赞赏,‘以为人间当有数百本,盖闲谈简远得味外之味云’,不仅是对苏子由诗才的肯定,也揭示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即在简朴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