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二-耳余袁刘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二-耳余袁刘-原文

张耳、陈余少时为刎颈交,

其后争权,相互致死地而不厌,

盖势利之极,其究必然。

韩馥举冀州以迎袁绍,

而终以惧死。

刘璋开门延刘备,

坐失益州。

翟让提兵授李密,

而举族不免。

尔朱兆以六镇之众付高欢,

而卒毙于欢手。

绍、密、欢忘其所自,不足深责。

孰谓玄德之长者而忍为此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二-耳余袁刘-译文

张耳和陈余年轻的时候是生死之交,后来为了争夺权力,相互争斗到死也不满足,这大概是势利到了极点,结果必然如此。

韩馥把冀州的地方让出来迎接袁绍,但最终因为害怕而死。

刘璋打开城门欢迎刘备,却因此失去了益州。

翟让带领军队交给李密,但他的整个家族都没有逃脱。

尔朱兆把六镇的军队交给高欢,但最终死在高欢手中。

袁绍、李密、高欢忘记了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不值得深责。

谁会认为刘备是长者,却忍心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二-耳余袁刘-注解

张耳:张耳是西汉初年的著名政治家,与陈余是好友,后来成为政治对手。

陈余:陈余也是西汉初年的政治家,与张耳曾是刎颈之交,后因争权夺利反目。

刎颈交:比喻生死之交,极其深厚的友谊。

争权:争夺权力,指为了权力而发生的斗争。

致死地而不厌:形容为了权力争斗到了极端,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盖:表示原因或结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势利之极:形容极度追求权势和利益。

其究必然:指这种结果必然会发生。

韩馥:东汉末年冀州牧,因惧怕袁绍而迎降。

冀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一带。

袁绍: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占据冀州。

刘璋:东汉末年益州牧,因坐失良机而失去益州。

益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一带。

翟让: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曾拥立李密为领袖。

李密: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尔朱兆:北魏末年权臣,曾以六镇之众归附高欢。

六镇:北魏时期设置在北方边疆的六个军事重镇。

高欢:北魏末年权臣,后建立东魏,为北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忘其所自:忘记了自己的本源或初心。

玄德:指刘备,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的开国皇帝。

长者:指有德行、有修养的人,此处指刘备。

忍为此邪:表示难以理解刘备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二-耳余袁刘-评注

古文开篇即以张耳、陈余的刎颈之交为引,描绘了两人从深厚友谊到权谋斗争,最终相互致死地而不厌的悲剧。这里‘刎颈交’一词,形象地展现了两人早年情谊之深,‘争权’则揭示了人性在权力面前的贪婪与扭曲。‘其究必然’一句,点明了人性在势利面前的必然结局,令人深思。

韩馥举冀州以迎袁绍,此句反映了当时乱世中,地方势力为了自保,不得不依附强者的现实。‘惧死’二字,凸显了韩馥内心的恐惧与无奈,也暗示了人性的软弱。

刘璋开门延刘备,坐失益州,此句描述了刘备入川后,刘璋未能把握时机,导致益州落入他人之手。‘坐失’二字,表达了刘璋的失策与遗憾,也反映了在关键时刻,决策的重要性。

翟让提兵授李密,而举族不免,此句讲述了翟让将兵权交给李密,却未能保住家族的悲剧。‘提兵授李密’展现了翟让的信任与慷慨,‘举族不免’则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尔朱兆以六镇之众付高欢,而卒毙于欢手,此句描绘了尔朱兆将兵权交给高欢,最终却死于高欢手中的故事。‘付’字体现了尔朱兆对高欢的信任,‘毙于欢手’则揭示了权力的无常与残酷。

绍、密、欢忘其所自,不足深责,此句对袁绍、李密、高欢等人进行了评价。‘忘其所自’意味着他们忘记了自身的初心,‘不足深责’则表明了作者对他们行为的批判。

孰谓玄德之长者而忍为此邪!此句以刘备为例,提出了一个反问。‘玄德之长者’指的是刘备的仁德,‘忍为此’则是指刘备为何会陷入权谋斗争。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刘备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二-耳余袁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9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