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爰盎小人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爰盎小人-原文

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报私怨,初非尽忠一意为君上者也。

尝为吕禄舍人,故怨周勃。

文帝礼下勃,何豫盎事,乃有“非社稷臣”之语,谓勃不能争吕氏之事,适会成功耳。

致文帝有轻勃心,既免使就国,遂有廷尉之难。

尝谒丞相申屠嘉,嘉弗为礼,则之丞相舍折困之。

为赵谈所害,故沮止其参乘。

素不好晁错,故因吴反事请诛之。

盖盎本安陵群盗,宜其忮心忍戾如此。

死于刺客,非不幸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爰盎小人-译文

爰盎是个真正的小人,每件事情都是借公事来报私仇,他本来就不是全心全意为君主尽忠的人。

曾经是吕禄的属官,因此对周勃怀恨在心。汉文帝对周勃很礼遇,爰盎的事与他有什么关系,却说出‘不是国家的忠臣’这样的话,意思是周勃不能为吕氏争权,只是碰巧成功了。

这导致汉文帝对周勃产生了轻视之心,后来免除了周勃到封地去任职,结果就有了廷尉的困境。

爰盎曾经拜访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没有以礼相待,爰盎就到丞相府中折辱他。

他被赵谈所害,因此阻止赵谈陪同君主出行。

他本来就不喜欢晁错,因此利用吴王造反的事情请求诛杀晁错。

爰盎原本是安陵地区的盗贼,他这样怨恨和忍气吞声是很自然的。

他死在刺客手中,并不是不幸的事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爰盎小人-注解

爰盎:爰盎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大臣,以直率敢言著称。

真小人:指心术不正,行为狡诈的人。

借公言而报私怨:指利用公开的言论来表达个人的私怨。

公言:指公开的言论或公共事务。

私怨:指个人的怨恨。

尽忠一意:指全心全意地忠诚。

君上:指君主,即皇帝。

吕禄:吕禄是西汉初年吕后的侄子,曾权倾一时。

周勃:周勃是西汉初年的名将,吕后死后,他与陈平定吕氏之乱,拥立汉文帝。

文帝:指汉文帝刘恒,西汉的第二个皇帝。

礼下:指以礼待人,尊重他人。

社稷臣:指对国家忠诚的大臣。

争:指争论、争取。

适会:指恰好遇到。

成功:指事情取得成功。

免使就国:指免除了某人到封地任职的命令。

廷尉:指古代的司法官。

难:指困难、麻烦。

申屠嘉:申屠嘉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大臣,曾任丞相。

折困:指使对方受困。

赵谈:赵谈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大臣,与爰盎有旧怨。

参乘:指陪乘,即陪同君主的车驾。

吴反:指吴楚七国之乱,是西汉初年的一场大规模叛乱。

诛:指处死。

安陵:安陵是西汉初年一个县的名称。

群盗:指一群盗贼。

忮心:指心怀怨恨。

忍戾:指性格残忍、狠毒。

刺客:指专门刺杀他人的人。

不幸:指不幸的事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爰盎小人-评注

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报私怨,初非尽忠一意为君上者也。

此句点明了爰盎的真小人本质,他行事总是借公事之名行私怨之实,并非真心忠诚于君主。‘真小人’一词,是对其人格的深刻批判,揭示了其虚伪和自私的本质。

尝为吕禄舍人,故怨周勃。

爰盎曾担任吕禄的舍人,因此对周勃怀有怨恨。这里的‘尝’字,表明了这一段经历只是爰盎生平中的一段,但这段经历却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怀恨在心。

文帝礼下勃,何豫盎事,乃有‘非社稷臣’之语,谓勃不能争吕氏之事,适会成功耳。

这段描述了爰盎在文帝面前诋毁周勃的情景。‘何豫盎事’一语双关,既指爰盎的事情,也暗示了爰盎的私心。‘非社稷臣’之语,是对周勃的贬低,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忠臣。此句揭示了爰盎心胸狭窄,只顾个人私怨,不顾国家大局。

致文帝有轻勃心,既免使就国,遂有廷尉之难。

由于爰盎的诋毁,文帝对周勃产生了轻视之心,最终导致周勃被免职,遭遇了廷尉之难。此句反映了爰盎的阴谋诡计,以及他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

尝谒丞相申屠嘉,嘉弗为礼,则之丞相舍折困之。

爰盎曾拜访丞相申屠嘉,但申屠嘉没有以礼相待,于是爰盎在丞相府中折辱申屠嘉。此句展现了爰盎的傲慢无礼,以及他对于权力的渴望。

为赵谈所害,故沮止其参乘。

爰盎因赵谈的陷害而遭受打击,因此阻止赵谈的参乘。此句揭示了爰盎的残忍和无情,他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陷害他人。

素不好晁错,故因吴反事请诛之。

爰盎素来不喜欢晁错,因此利用吴反之事请求诛杀晁错。此句表明了爰盎的阴险和狡诈,他利用各种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盖盎本安陵群盗,宜其忮心忍戾如此。

爰盎原本是安陵的群盗,因此他的心胸狭隘,忍心残忍。此句是对爰盎性格的总结,揭示了其性格的形成背景。

死于刺客,非不幸也。

最后一句表明,爰盎死于刺客之手,并非不幸之事。此句是对爰盎一生的总结,认为他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的一生充满了阴谋和恶行。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爰盎小人》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85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