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原文
三代彝器,其存至今者,人皆宝为奇玩。
然自春秋以来,固重之矣。
经传所记,取郜大鼎于宋,鲁以吴寿梦之鼎贿荀偃,
晋赐子产莒之二方鼎,齐赂晋以纪飌,玉磬,
徐赂齐以甲父之鼎,郑赂晋以襄钟,
卫欲以文之舒鼎、定之鞶鉴纳鲁候,
乐毅为燕破齐,祭器设于宁台,
大吕陈于元英,
故鼎反乎磨室是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译文
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至今留存下来的,人们都珍视它们作为奇特的玩具。
然而,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它们了。
根据经传的记载,有人从宋国取走了郜国的大鼎,鲁国用吴国的寿梦之鼎作为礼物贿赂了荀偃,晋国赐给了子产莒国的两件方鼎,齐国用纪飌作为礼物贿赂了晋国,徐国用甲父之鼎贿赂了齐国,郑国用襄钟贿赂了晋国,卫国想要用文之舒鼎和定之鞶鉴作为礼物献给鲁国的国君。
乐毅为燕国攻破齐国时,祭祀用的器物被放置在宁台,大吕钟被陈列在元英。
因此,这些鼎最终都回到了收藏它们的地方,也就是磨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注解
三代彝器:指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青铜礼器,彝器是古代青铜器的通称,包括鼎、簋、觥、尊等,用于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
奇玩:指稀奇古怪、珍贵难得的玩物,这里指彝器因其稀有和珍贵而被人们视为珍宝。
春秋:指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周朝后期的一个历史时期。
郜大鼎:郜,地名,大鼎,大型青铜鼎,这里指在宋国出土的大型青铜鼎。
吴寿梦之鼎:吴寿梦,吴国国君,这里的鼎是指吴国国君赠送给荀偃的青铜鼎。
荀偃: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这里指荀偃接受吴国国君赠送的青铜鼎。
晋:指晋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这里指郑国国君赠送给晋国国君的青铜器。
莒之二方鼎:莒,莒国,二方鼎,指两件方形的青铜鼎。
齐:指齐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纪飌:纪,纪国,飌,古代的一种礼器。
玉磬:玉制的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徐:徐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
甲父之鼎:甲父,人名,这里的鼎是指甲父赠送给齐国的青铜鼎。
郑:指郑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襄钟:襄,人名,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卫:指卫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文之舒鼎:文,人名,舒鼎,指文舒赠送给鲁国的青铜鼎。
定之鞶鉴:定,人名,鞶鉴,古代的一种青铜器。
纳鲁候:纳,接纳,鲁候,鲁国国君。
乐毅:战国时期燕国的将领,这里指乐毅率领燕军攻打齐国。
祭器:用于祭祀的器物。
宁台:宁台,古代的祭祀场所。
大吕:古代的一种大型青铜钟,这里指大吕钟。
元英:元英,古代的祭祀场所。
磨室:磨室,古代存放祭器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评注
三代彝器,其存至今者,人皆宝为奇玩。
此句开篇点题,‘三代彝器’指的是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青铜礼器,它们不仅是古代工艺的杰作,更是当时社会政治、宗教、礼仪等多方面文化的载体。‘宝为奇玩’则反映了这些彝器在后世被珍视的程度,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体现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自春秋以来,固重之矣。
‘然’字转折,指出尽管时间已经到了春秋时期,这些彝器依然受到重视。‘固’字强调了这种重视的稳定性,说明彝器的重要性在历史长河中并未减弱。
经传所记,取郜大鼎于宋,鲁以吴寿梦之鼎贿荀偃,晋赐子产莒之二方鼎,齐赂晋以纪飌,玉磬,徐赂齐以甲父之鼎,郑赂晋以襄钟,卫欲以文之舒鼎、定之鞶鉴纳鲁候,乐毅为燕破齐,祭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是已。
此句列举了一系列与彝器相关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彝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经传所记’表明这些事件被历史记载下来,具有真实性。以下列举的事件包括彝器的赠与、交换、贿赂等,反映了彝器在政治、外交、祭祀等方面的作用。‘故鼎反乎磨室’则是说这些彝器最终被放置在磨室中,即仓库,意味着它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乐毅为燕破齐,祭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
这段描述了乐毅为燕国击败齐国后,将齐国的祭器安置在宁台和大吕,这些祭器原本是齐国的宝贵彝器,现在成为了燕国的战利品。这反映了彝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胜利者手中的地位。
故鼎反乎磨室是已。
‘故’字再次转折,指出彝器最终被放置在磨室,意味着它们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历史变迁中得以保留,同时也暗示了彝器的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