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五-三代书同文-原文
三代之时,天下书同文,故《春秋左氏》所载人名字,不以何国,大抵皆同。
郑公子归生,鲁公孙归父,蔡公孙归生,楚仲归,齐析归父,皆字子家。
楚成嘉,郑公子嘉,皆字子孔。
郑公孙段、印段、宋褚师段,皆字子石。
郑公子喜,宋乐喜,皆字子罕。
楚公子黑肱,郑公孙黑,孔子弟子狄黑,皆字子晳。
鲁公子挥,郑公孙挥,皆字子羽。
邾子克,楚鬭克,周王子克,宋司马之臣克,皆字曰仪。
晋籍偃,荀偃,郑公子偃,吴言偃,皆字曰游。
晋羊舌赤,鲁公西赤,皆字曰华。
楚公子侧,鲁孟之侧,皆字曰反。
鲁冉耕,宋司马耕,皆字曰牛。
颜无繇、仲由,皆字曰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五-三代书同文-译文
在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时候,天下的书写文字都是统一的,所以《春秋左氏传》中记载的人名,不管属于哪个国家,大多数都是相同的。
比如郑国的公子归生,鲁国的公孙归父,蔡国的公孙归生,楚国的仲归,齐国的析归父,他们都字叫子家。
楚国的成嘉,郑国的公子嘉,他们都字叫子孔。
郑国的公孙段、印段、宋国的褚师段,他们都字叫子石。
郑国的公子喜,宋国的乐喜,他们都字叫子罕。
楚国的公子黑肱,郑国的公孙黑,孔子的弟子狄黑,他们都字叫子晳。
鲁国的公子挥,郑国的公孙挥,他们都字叫子羽。
邾国的子克,楚国的鬭克,周王子的子克,宋国司马的臣子子克,他们都字叫仪。
晋国的籍偃,荀偃,郑国的公子偃,吴国的言偃,他们都字叫游。
晋国的羊舌赤,鲁国的公西赤,他们都字叫华。
楚国的公子侧,鲁国的孟之侧,他们都字叫反。
鲁国的冉耕,宋国的司马耕,他们都字叫牛。
颜无繇、仲由,他们都字叫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五-三代书同文-注解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朝代,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
天下书同文:意味着在三代时期,各国的文字书写方式是统一的,没有大的差异。
《春秋左氏》:《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三部注解之一,由左丘明所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
字:古代对人的别称,多用于尊称,表示对人的尊敬。
公子:古代贵族的称呼,指王的儿子。
公孙:古代贵族的称呼,指王的孙辈。
仲:古代的一种排行方式,表示排行第二。
籍:姓氏,出自姬姓,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
羊舌:姓氏,出自姬姓,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
公西:姓氏,出自姬姓,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
冉:姓氏,出自姬姓,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
颜:姓氏,出自颜姓,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
仲由:即孔子弟子子路,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
狄黑:孔子弟子,名黑,字子晳,春秋时期鲁国人。
邾子:邾国国君的称呼,邾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
鬭克:鬭,通“斗”,鬭克是楚国的贵族。
王子:指王的儿子。
司马: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耕:姓氏,出自姬姓,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姓氏。
无繇:颜无繇,名无繇,字路,孔子弟子,春秋时期鲁国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五-三代书同文-评注
三代之时,天下书同文,故《春秋左氏》所载人名字,不以何国,大抵皆同。
此句点明了春秋时期的文化背景,即当时天下各国文字统一,因此《春秋左氏传》中记载的人物名字,不论属于哪个国家,其命名方式大致相同。这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稳定与统一。
郑公子归生,鲁公孙归父,蔡公孙归生,楚仲归,齐析归父,皆字子家。
这句话列举了五个不同国家的人物,他们的字都是“子家”。这种命名方式表明了当时贵族阶层对家族血脉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楚成嘉,郑公子嘉,皆字子孔。
这里的楚成嘉和郑公子嘉,他们的字都是“子孔”。‘孔’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聪明、有才学,说明这些人物在当时社会中被认为是有才华的。
郑公孙段、印段、宋褚师段,皆字子石。
这三个人物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的字都是“子石”。‘石’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坚定、稳重,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性格坚毅,能够承担家族的重任。
郑公子喜,宋乐喜,皆字子罕。
郑公子喜和宋乐喜的字都是“子罕”。‘罕’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稀少、珍贵,这表明这些人物在当时可能被视为稀有的人才。
楚公子黑肱,郑公孙黑,孔子弟子狄黑,皆字子晳。
这句话中提到的三个人物,他们的字都是“子晳”。‘晳’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明亮、清晰,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具有清晰的思维和卓越的见识。
鲁公子挥,郑公孙挥,皆字子羽。
鲁公子挥和郑公孙挥的字都是“子羽”。‘羽’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飞翔、高远,这可能暗示这些人物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邾子克,楚鬭克,周王子克,宋司马之臣克,皆字曰仪。
这句话中提到的四个人物,他们的字都是“曰仪”。‘仪’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规范、礼仪,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在行为举止上遵循规范,具有高尚的品德。
晋籍偃,荀偃,郑公子偃,吴言偃,皆字曰游。
这四个人物的字都是“曰游”。‘游’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游历、游学,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具有广泛的见识和丰富的经历。
晋羊舌赤,鲁公西赤,皆字曰华。
晋羊舌赤和鲁公西赤的字都是“曰华”。‘华’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华丽、美好,这可能暗示这些人物具有出众的才华和美好的品德。
楚公子侧,鲁孟之侧,皆字曰反。
这句话中提到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字都是“曰反”。‘反’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反思、反问,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善于思考,能够提出深刻的见解。
鲁冉耕,宋司马耕,皆字曰牛。
鲁冉耕和宋司马耕的字都是“曰牛”。‘牛’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勤劳、踏实,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具有勤奋的品格和务实的精神。
颜无繇、仲由,皆字曰路。
颜无繇和仲由的字都是“曰路”。‘路’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道路、途径,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物具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