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姜嫄简狄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姜嫄简狄-原文

毛公注《生民》诗,姜嫄生后稷“履帝武敏歆”之句,曰:“从于高辛帝而见于天也。”

《玄鸟》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句,曰:“春分玄鸟降,简狄配高辛帝,帝与之祈于郊祺而生契,故本其为天所命,以玄鸟至而生焉。”

其说本自明白。

至《郑氏笺》始云:“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祺时,有大人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如有人道感已者,遂有身,后则生子。”

又谓:“鳦遗卵,简狄吞之而生契。”

其说本于《史记》,谓:“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忻然践之,因生稷。”“简狄行浴,见燕堕卵,取吞之,因生契。”

此二端之怪妄,先贤辞而辟之多矣。

欧阳公谓稷、契非高辛之子,毛公子《史记》不取履迹这怪,而取其讹缪之世次。

按《汉书》,毛公赵人,为河间献王博士,然则在司马子长之前数十年,谓为取《史记》世次,亦不然。

盖世次之说,皆出于《世本》,故荒唐特甚,其书今亡。

夫适野而见巨迹,人将走辟之不暇,岂复故欲践履,以求不可知之飞鸟堕卵,知为何物,而遽取吞之。

以古揆今,人情一也。

今之愚人未必尔,而谓古圣人之后妃为之,不待辨而明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姜嫄简狄-译文

毛公对《生民》这首诗中‘姜嫄生后稷,履帝武敏歆’这句话的注释说:‘这是姜嫄跟随高辛帝而得到天命的表现。’《玄鸟》这首诗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的注释说:‘春分时节,玄鸟降临,简狄与高辛帝相配,帝在郊外祈求,简狄因此而生下契,所以认为这是天命所赐,因为玄鸟到来而生下他。’这种说法本来就很清楚。

到了《郑氏笺》中才开始说:‘帝指的是上帝,敏是指大拇指。在祭祀郊外时,有大人留下的脚印,姜嫄踩到了,她的脚不能完全覆盖脚印,只踩到了大拇指的位置,心中感到喜悦,好像有人感应到她一样,于是就有了身孕,后来就生下了孩子。’又说:‘燕子丢弃了蛋,简狄吞了它后生下了契。’这种说法来源于《史记》,说是:‘姜嫄在野外行走,看到了巨人的脚印,高兴地踩了上去,因此生下了稷。’‘简狄在洗澡时,看到燕子掉下的蛋,拿起来吞了下去,因此生下了契。’这两方面的说法非常荒谬,先贤们已经多次批评和辟谣。

欧阳公认为稷和契不是高辛帝的儿子,毛公在《史记》中不采纳踩脚印这种怪异的说法,而是采纳了世次顺序的错误说法。按照《汉书》记载,毛公是赵国人,担任过河间献王的博士,那么在司马迁之前几十年,说毛公采纳了《史记》的世次顺序,也是不正确的。世次顺序的说法都来源于《世本》,因此非常荒谬,这本书现在已经失传。

如果有人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脚印,人们都会吓得赶紧避开,怎么可能故意去踩它,去寻找不知道是什么的飞鸟掉下的蛋,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就立刻吞下去。用古代的情况来推测现在,人的情感是一样的。现在的愚人未必会这样做,而说古代圣人的妃子会这样做,不用分辨就很明显是不对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姜嫄简狄-注解

毛公:毛公,指毛亨,西汉时期的经学家,对《诗经》进行了解释和注解,其注解后来成为《毛诗》。

生民:《生民》是《诗经》中的一篇,讲述了周人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农耕文化的起源。

姜嫄:姜嫄,传说中后稷的母亲,是帝喾的次妃,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后稷。

后稷:后稷,传说中的农业神,也是周人的始祖,据说他教民耕种。

履帝武敏歆:履,踩;帝,上帝;武,足迹;敏,拇指;歆,喜悦。这句话的意思是姜嫄踩到了上帝的脚印,感到非常高兴。

高辛帝:高辛帝,即帝喾,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姜嫄的丈夫。

玄鸟:玄鸟,指燕子,古代神话中认为燕子是神鸟,常与天命相关。

天命:天命,指天意,古代认为人的命运由天意决定。

简狄:简狄,传说中商朝的始祖契的母亲,因吞燕卵而生契。

契:契,传说中商朝的始祖,简狄吞燕卵而生。

郊祺:郊祺,郊外祭祀的地方。

《郑氏笺》:《郑氏笺》,指郑玄对《诗经》的注解。

上帝:上帝,古代中国宗教中的最高神。

拇:拇,脚的大拇指。

祀:祀,祭祀。

《史记》:《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巨人迹:巨人迹,传说中的巨大脚印。

欧阳公: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世次:世次,指世系、世序,即家族或国家世代的顺序。

《世本》:《世本》,古代的一部世系书,已失传。

適野:適,通假字,意为往;野,野外。

遽:遽,突然,急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姜嫄简狄-评注

毛公注《生民》诗中的‘履帝武敏歆’一句,毛公的解释是从高辛帝那里得到天命,这种解释体现了古人对天命观念的重视。‘履帝武敏歆’中的‘帝’指的是上帝,‘敏’则是指拇指,这种解释将神话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反映了古人对神迹的敬畏。

在《玄鸟》诗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句,毛公的解释是春分时节玄鸟降临,简狄与高辛帝祈求于郊祀,因此生下契。这种解释将神话与历史人物相结合,体现了古人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郑氏笺》对这两句诗的解释则更加具体,认为姜嫄在祭祀时踩到了大人留下的脚印,因此怀孕生子。简狄则是因为吞食了燕子遗下的蛋而怀孕生子。这种解释引入了‘巨人迹’和‘燕子遗卵’的神话元素,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然而,这种解释在先贤那里受到了批评。欧阳公认为稷和契并非高辛帝的儿子,毛公在《史记》中也没有采纳这种履迹的怪异说法,而是选择了世次错误的说法。这种观点表明,古人对神话传说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汉书》记载毛公是赵人,担任河间献王的博士,这说明在司马迁之前几十年,毛公就已经提出了这种世次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的来源《世本》现在已经失传,其荒唐之处可见一斑。

‘适野而见巨迹’这一情节,按照古人的观念,人们应该避之不及,怎么可能故意去踩踏,更不用说吞食鸟蛋。这种解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恐惧,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从古至今,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心没有改变。虽然现代的愚人可能不会像古人那样去踩踏巨迹或吞食鸟蛋,但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却是相同的。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认知模式,也说明了古人的智慧与局限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姜嫄简狄》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66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