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原文

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

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

傅玄又集之为《七林》,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

柳子厚《晋问》,乃用其体,而超然别立新机杼,激越清壮,汉、晋之间,诸文士之弊,于是一洗矣。

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扬雄拟之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

至于崔骃《达旨》、班固《宾戏》、张衡《应间》,皆屋下回屋,章摹句写,其病与《七林》同,及韩退之《进学解》出。于是一洗矣。

‘《毛颖传》初成,世人多笑其怪,是裴晋公亦不以为可,惟柳子独爱之。

韩子以文为戏,本一篇耳,妄人既附以《革华传》,至于近时,罗文、江瑶、叶嘉、陆吉诸传,纷纭杂沓,皆托以为东坡,大可笑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译文

枚乘写的《七发》,在创意和开头上非常出色,辞藻华丽,甚至可以与《离骚》相媲美,因此被认为是文章的领袖之作,所以让人感到很高兴。

之后,像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辩》、崔骃的《七依》、马融的《七广》,曹植的《七启》、王粲的《七释》、张协的《七命》等作品,都过于模仿前人,没有新的创意。

傅玄又将这些作品集合起来成为《七林》,让人读到还没有结束,就常常把它们放在桌子上。

柳宗元的《晋问》采用了这种文体,但却超越了前人,开创了新的风格,文风激昂清壮,汉晋之间的文风弊端,就这样被一扫而空。

东方朔的《答客难》本身就是一篇杰出的文章,扬雄模仿它写了《解嘲》,仍然有自由挥洒的妙处。

至于崔骃的《达旨》、班固的《宾戏》、张衡的《应间》,都只是模仿别人的文章,篇章和句子都是模仿的,他们的缺点和《七林》一样,直到韩愈的《进学解》出现,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变。

《毛颖传》刚完成时,很多人觉得它很奇怪,连裴晋公也不认为它好,只有柳宗元特别喜欢。

韩愈用文章来开玩笑,本来只是一篇文章,但是后来有人附加上《革华传》,到了近代,罗文、江瑶、叶嘉、陆吉等人的传记,纷纷杂乱,都假托为苏轼所写,这真是太可笑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注解

枚乘:西汉文学家,以辞赋见长,其作品《七发》是汉赋中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七发》:枚乘所作的辞赋,开创了七言赋的先河,内容丰富,语言华丽。

创意造端:指创造性的开始,创新的开端。

丽旨腴词:指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意旨。

《骚》:指《离骚》,屈原所作的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文章领袖:指在文学上有开创性贡献的作家。

傅毅:东汉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以天文、地理、文学等多方面成就著称。

崔骃:东汉文学家,以辞赋见长。

马融:东汉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曹植: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操之子,以辞赋、诗歌见长。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张协:东晋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傅玄:西晋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七林》:傅玄所编纂的七言赋集。

柳子厚: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晋问》:柳宗元所作的辞赋,模仿《七发》而有所创新。

体:文体,指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

机杼:比喻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技巧。

激越清壮:形容文辞激昂豪放,清新壮丽。

扬雄:西汉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解嘲》:扬雄所作的辞赋,模仿《答客难》而有所创新。

崔骃《达旨》:崔骃所作的辞赋,内容旨在表达自己的志向。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以《汉书》著称。

《宾戏》:班固所作的辞赋,内容以宾客间的对话为主。

张衡《应间》:张衡所作的辞赋,内容以回答问题为主。

屋下回屋:比喻模仿他人,缺乏创新。

章摹句写:指模仿他人的文章和句子。

韩退之:指韩愈,唐代文学家,以古文运动著称。

《进学解》:韩愈所作的辞赋,内容以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为主。

《毛颖传》:韩愈所作的传记体文章,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毛笔的故事。

裴晋公:指裴度,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妄人:指无知或轻率的人。

罗文、江瑶、叶嘉、陆吉:指唐代文学家罗隐、江瑶、叶梦得、陆龟蒙。

东坡: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评注

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

此句对枚乘的《七发》进行了高度评价。‘创意造端’表明《七发》在构思上具有创新性,‘丽旨腴词’则赞美了其辞藻华丽、意蕴丰富。‘上薄《骚》些’意指其文采超过了《离骚》,将《七发》与《离骚》相提并论,可见其地位之高。‘盖文章领袖’说明《七发》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后世所推崇。

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

此句指出《七发》之后,许多文人纷纷效仿,创作了类似的作品,如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辩》等。然而,这些作品在模仿《七发》的同时,缺乏创新,显得了无新意。

傅玄又集之为《七林》,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

傅玄将众多模仿《七发》的作品汇编成《七林》,但读者往往未读完便将其弃置不顾,这说明这些作品虽然模仿了《七发》,但缺乏自身的特色,未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柳子厚《晋问》,乃用其体,而超然别立新机杼,激越清壮,汉、晋之间,诸文士之弊,于是一洗矣。

柳宗元的《晋问》继承了《七发》的文体,但又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创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文激昂清壮,洗去了汉晋时期文士们的弊病,为文学史带来了新的篇章。

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扬雄拟之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

东方朔的《答客难》是一篇杰出的文学作品,扬雄曾模仿其风格创作《解嘲》,虽有所借鉴,但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展现出驰骋自得的文采。

至于崔骃《达旨》、班固《宾戏》、张衡《应间》,皆屋下回屋,章摹句写,其病与《七林》同,及韩退之《进学解》出。于是一洗矣。

崔骃的《达旨》、班固的《宾戏》、张衡的《应间》等作品,虽然模仿了《七发》,但缺乏新意,如同《七林》一样。直到韩愈的《进学解》问世,才洗去了这些作品的弊病。

‘《毛颖传》初成,世人多笑其怪,是裴晋公亦不以为可,惟柳子独爱之。’此句表明《毛颖传》初成时并不被世人看好,但柳宗元却独具慧眼,认为其具有独特之处。

韩子以文为戏,本一篇耳,妄人既附以《革华传》,至于近时,罗文、江瑶、叶嘉、陆吉诸传,纷纭杂沓,皆托以为东坡,大可笑也。

韩愈以文为戏,创作了一篇《毛颖传》。然而,后世有人附会《革华传》,使得罗文、江瑶、叶嘉、陆吉等人的作品也纷纷托名东坡,这种纷纭杂沓的现象令人捧腹大笑。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七-七发》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6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