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六-原文
公主表
表略
天命八年六月戊辰,太祖御八角殿,集诸公主、郡主,训之曰:“朕仰体天心,劝善惩恶,虽贝勒、大臣,有罪必治。汝曹苟犯吾法,讵可徇纵?朕择贤而有功之人,以汝曹妻焉。汝曹当敬谨柔顺,苟陵侮其夫,恣为骄纵,恶莫大焉!法不汝容。譬如万物依日光以生,汝曹亦依朕之光以安其生可也。”
复语皇妹曰:“汝其以妇道训诸女!有犯,朕必罪之。”
越数日,又谕归附蒙古诸贝勒曰:“有娶我诸女者,苟见陵侮,必以告。”
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公主、郡主,亦史臣缘饰云尔。
厥后始定:中宫出者,为“固伦公主”;自妃、嫔出者,及诸王女育宫中者,为“和硕公主”。
然开国初,有皇女仅得县君、乡君者。
康熙以后,有妃、嫔若诸王女封固伦公主者,则恩泽有隆杀也。
终清之世,为主婿者,前有何和礼,后有策棱,贤而有功,斯为最著。
他若拉旺多尔济,宫门殄逆,承祖泽;索特纳木多尔泽,亲臣受遗勋,集於其子:与国同休戚,称肺腑之谊。
餘则奉朝请,参宿卫,皆克由礼,而诸主亦皆循循孝谨,太祖之教远矣。
后汉书以公主附后妃后,南齐檀超议为帝女立传,王俭驳之,乃寝。
新唐书始用其例,明史仍之。
而辽、元二史则改次为表,详略得中,今效为之,主婿无传者,附见其事迹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六-译文
《公主表》概要:
天命八年六月戊辰这一天,太祖在八角殿召集了各位公主和郡主,对他们说:‘我体察天意,鼓励善良,惩罚邪恶,即使是贝勒和大臣,只要犯了罪,我一定会处理。你们如果违反了我的法律,难道可以任由放纵吗?我会选择有才能并且有功的人,将你们嫁给他们。你们应当尊敬和顺从,如果侮辱了丈夫,任意骄纵,这是最大的恶行!法律不会容忍你们。就像万物依靠阳光生长一样,你们也应该依靠我的恩泽来安享生活。’他又对皇妹说:‘你要用妇道来教导这些女子!如果她们犯了错,我一定会惩罚她们。’过了几天,他又对归附蒙古的贝勒们说:‘如果有娶我女儿的人受到侮辱,一定要告诉我。’太祖最初起兵时,所有的女儿都只被称为‘格格’,公主和郡主,也是史官们后来加上的称呼。后来才规定:皇后所生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妃嫔所生的女儿,以及诸王在宫中养育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然而在开国初期,有些皇女只能被封为县君或乡君。康熙以后,如果有妃嫔或者诸王女儿被封为固伦公主的,那么恩赐的厚薄就有差别了。整个清朝时期,成为公主丈夫的人,前期有和礼,后期有策棱,他们都是贤能且有功的人,最为著名。还有拉旺多尔济,他在宫门处受到逆臣的攻击,继承了祖先的恩泽;索特纳木多尔泽,他的亲信得到了祖先的遗勋,都集中在他的儿子身上: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被称为心腹之交。其余的人都是朝请官员,参与宿卫,都能遵守礼节,而公主们也都孝顺谨慎,太祖的教诲深远。后汉书将公主附在皇后和妃嫔之后,南齐的檀超提议为帝女立传,王俭反对,这件事就搁置了。新唐书开始采用这个例子,明史也沿用了。而辽、元两朝的历史则改为表格形式,详略适中,现在效仿这样做,没有传记的公主丈夫,就附上他们的生平事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六-注解
天命八年:天命是清朝努尔哈赤使用的年号,天命八年即1613年。
太祖:指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
八角殿:八角殿是努尔哈赤在盛京(今沈阳)的宫殿之一。
贝勒:贝勒是清朝的一种爵位,相当于亲王。
大臣: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汝曹:汝曹是古代汉语中的称呼,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们”或“你们这些人”。
贝勒、大臣,有罪必治:表示即使是高官显贵,只要犯罪也必须受到惩罚。
固伦公主:固伦公主是清朝皇后所生的公主的称号。
和硕公主:和硕公主是妃嫔所生或宫中养育的公主的称号。
县君、乡君:县君和乡君是清朝对低级别贵族女性的封号。
康熙: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后汉书:《后汉书》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南齐: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之一。
檀超:檀超是南齐时期的一位史学家。
王俭:王俭是南齐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
新唐书:《新唐书》是中国唐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明史:《明史》是中国明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辽、元二史:《辽史》和《元史》分别是中国辽朝和元朝的纪传体史书。
朝请:朝请是古代官员的一种职务,负责在朝会时请皇帝入座。
宿卫:宿卫是古代宫廷中的警卫部队。
循循孝谨:循循孝谨形容人行为规矩,孝顺谨慎。
主婿:主婿是指公主或郡主的丈夫。
附见:附见是指在正史中不便独立成传的人物,将其事迹附在其他人物传记之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六-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清史稿·公主表》,为清朝官方史书对公主及其婚姻状况的记载。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表略’二字,表明本文为《公主表》的摘要,言简意赅。
‘天命八年六月戊辰,太祖御八角殿,集诸公主、郡主,训之曰:’此句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为读者营造了历史场景。
‘朕仰体天心,劝善惩恶,虽贝勒、大臣,有罪必治。’太祖自述其治国理念,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汝曹苟犯吾法,讵可徇纵?’太祖警告公主、郡主,不可违法乱纪,强调法律的严肃性。
‘朕择贤而有功之人,以汝曹妻焉。’太祖表明选婿标准,强调贤能和功绩。
‘汝曹当敬谨柔顺,苟陵侮其夫,恣为骄纵,恶莫大焉!法不汝容。’太祖教导公主、郡主要尊敬丈夫,不可骄纵。
‘譬如万物依日光以生,汝曹亦依朕之光以安其生可也。’太祖以日光比喻自己的恩泽,强调公主、郡主应依赖皇帝的庇护。
‘复语皇妹曰:“汝其以妇道训诸女!有犯,朕必罪之。”’太祖对皇妹提出要求,强调皇妹在公主、郡主中的地位和责任。
‘越数日,又谕归附蒙古诸贝勒曰:“有娶我诸女者,苟见陵侮,必以告。”’太祖对归附蒙古的贝勒提出要求,强调维护公主、郡主的权益。
‘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公主、郡主,亦史臣缘饰云尔。’此句说明清朝初期公主、郡主的称呼及地位。
‘厥后始定:中宫出者,为“固伦公主”;自妃、嫔出者,及诸王女育宫中者,为“和硕公主”。’此句说明清朝对公主、郡主称呼的规范化。
‘然开国初,有皇女仅得县君、乡君者。康熙以后,有妃、嫔若诸王女封固伦公主者,则恩泽有隆杀也。’此句说明清朝对公主、郡主封号的等级制度。
‘终清之世,为主婿者,前有何和礼,后有策棱,贤而有功,斯为最著。’此句列举清朝历史上几位贤能的公主婿。
‘他若拉旺多尔济,宫门殄逆,承祖泽;索特纳木多尔泽,亲臣受遗勋,集於其子:与国同休戚,称肺腑之谊。’此句说明公主婿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馀则奉朝请,参宿卫,皆克由礼,而诸主亦皆循循孝谨,太祖之教远矣。’此句说明公主、郡主遵守礼仪,传承太祖的教诲。
‘后汉书以公主附后妃后,南齐檀超议为帝女立传,王俭驳之,乃寝。’此句说明古代史书对公主、郡主的记载方式。
‘新唐书始用其例,明史仍之。’此句说明《新唐书》和《明史》对公主、郡主的记载方式。
‘而辽、元二史则改次为表,详略得中,今效为之,主婿无传者,附见其事迹焉。’此句说明《清史稿》对公主、郡主的记载方式,并对辽、元二史的记载方式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