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十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十-原文

表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十-译文

表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十-注解

表:在古文中,’表’可以指代多种含义,如表达、表明、表格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表明某种态度、情况或意图的文献或文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十-评注

此篇古文开篇以‘表略’二字,简洁而有力,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字在此处可理解为陈述、表达,‘略’则意味着简要、概括。作者在开篇便表明了全文将不事冗长,直截了当,这种简洁的风格与中国古代文学中追求的含蓄、意境相悖,却别有一番风味,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审美和表达意图。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天地比作旅店,将光阴比作过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这种对比的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此句承上启下,由对宇宙的宏大描绘转入对人生的感慨。‘浮生若梦’一语双关,既指人生如梦,又指生命无常。‘为欢几何’则是对人生意义的进一步追问,引发读者对快乐与幸福的追寻。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此句引用古人典故,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生活方式的赞赏。‘秉烛夜游’意指在夜晚手持灯笼游玩,象征着古人不畏艰难,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古人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代社会的某种缺失。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阳春、大块人格化,使得自然景观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烟景’和‘文章’分别代表了自然之美和文学之美,作者以此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此句描绘了作者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情景,‘桃花之芳园’象征着美好和欢乐,‘天伦之乐’则是对家庭和谐的赞美。作者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此句中,‘群季俊秀’指家中子弟才华横溢,‘惠连’则是比喻家中子弟如南朝诗人谢惠连一般有才华。‘吾人咏歌’则是指作者自己,‘独惭康乐’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中子弟才华的羡慕和自愧不如之情。这种自谦之词,实则体现了作者对家门的自豪和对子弟的关爱。

‘幽赏未已,高谈阔论,引以为流觞曲水。’此句描述了作者与家人饮酒作乐的场景,‘幽赏’和‘高谈阔论’展现了作者及其家人的闲适生活态度。‘流觞曲水’则是引用了古代宴会上的游戏,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有清酒红梅,飞觞醉月,不知老之将至。’此句以‘清酒红梅’和‘飞觞醉月’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愉悦,‘不知老之将至’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作者通过对宴会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古人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句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以此作为全文的结尾,呼应了开篇的主题,使得文章结构完整,意境深远。同时,引用古人诗句,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表-卷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5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