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志-卷一百五十三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志-卷一百五十三-原文

邦交一

中国古重邦交。有清盛时,诸国朝聘,皆与以礼。

自海道大通而后,局势乃一变。

其始葡萄牙、和兰诸国,假一席之地,迁居贸易,来往粤东;英、法、美、德诸大国连袂偕来,鳞萃羽集,其意亦仅求通市而已。

洎乎道光己亥,禁烟衅起,仓猝受盟,於是畀英以香港,开五口通商。

嗣后法兰西、美利坚、瑞典、那威相继立约,而德意志、和兰、日斯巴尼亚、义大里、奥斯马加、葡萄牙、比利时均援英、法之例,订约通商,海疆自此多事矣。

俄罗斯订约在康熙二十八年,较诸国最先,日本订约在同治九年,较诸国最后,中国逼处强邻,受祸尤烈。

其他若秘鲁、巴西、刚果、墨西哥诸小邦,不过尾随大国之后,无他志也。

咸丰庚申之役,联军入都,乘舆出狩,其时英、法互起要求,当事诸臣不敢易其一字,讲成增约,其患日深。

至光绪甲午马关之约,丧师割地,忍辱行成,而列强据利益均霑之例,乘机攘索,险要尽失。

其尤甚者,则定有某地不得让与他国之条,直以中国土疆视为己有,辱莫大焉。

庚子一役,两宫播迁,八国连师,势益不支,其不亡者幸耳。

夫中国幅员之广,远轶前古,幽陵、交阯之众,流沙、蟠木之属,莫不款关奉贽,同我版图。

乃康、乾以来所力征而经营者,任人蚕食,置之不顾,西则浩罕、巴达克山诸部失之於俄,南则越南、缅甸失之英、法,东则琉球、朝鲜失之日本,而朔边分界,丧地几近万里,守夷守境之谓何,此则尤令人痛心而疾首者也。

爰志各国邦交始末,以备后人之考镜焉。

俄罗斯

俄罗斯,地跨亚细亚、欧罗巴两洲北境。

清初,俄东部有罗刹者,由东洋海岸收毳矿之贡,抵黑龙江北岸,据雅克萨、尼布楚二地,树木城居之,侵扰诸部。

嗣又越兴安岭南向,侵掠布拉特乌梁海四佐领。

崇德四年,大兵再定黑龙江,毁其城,兵退而罗刹复城之。

顺治中,屡遣兵驱逐,以饷不继而返。

十二年及十七年,俄察罕汗两附贸易人至京奏书,然不言边界事。

康熙十五年,帝召见其商人尼果赉,贻书察罕汗,令管束罗刹,毋扰边陲。

既而罗刹复肆扰,帝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围雅克萨城。

会荷兰贡使至,乃赐书付荷兰转达其汗。

二十五年九月,其新察罕汗复书至,言:‘中国前屡赐书,本国无能通解者。今已知边人构衅之罪,自当严治,即遣使臣诣边定界,请先释雅克萨之围。’许之,遂诏萨布素退师。

二十八年冬十二月,与俄定黑龙江界,立约七条。

先是俄使臣费岳多罗额里克谢等由陆路至喀尔喀土谢图汗境,文移往复。

至是始与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等会议於黑龙江:一,循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上游之石大兴安岭以至於海,凡山南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溪河尽属俄。

一,循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讷河为界,南岸尽属中国,北岸尽属俄。

乃归中国雅克萨、尼布楚二城。

定市於喀尔喀东部之库伦。

立石於黑龙江两岸,刊泐会议条款,用满、汉、拉提诺、蒙古、俄罗斯五体文字。

是为尼布楚条约。

自后贸易之使每岁间岁一至,未尝稍违节制。

三十三年,遣使入贡。

时有二犯逃入俄,俄遣人送回,理藩院行文奖之,遂复遣使入贡。

帝阅其章奏,谕大学士曰:‘外藩朝贡,虽属盛事,恐传至后世,未必不因此反生事端。总之,中国安宁则外衅不作,故当以培养元气为根本要务。’

三十九年,遣使赍表至。

雍正五年秋九月,与俄订恰克图互市界约十一条。

俄察罕汗卒后,其妃代临朝,为叩肯汗。

遣使臣萨瓦暨俄官伊立礼,与理藩院尚书图礼善、喀尔喀亲王策凌在恰克图议定。

喀尔喀北界,自楚库河以西,沿布尔固特山至博移沙岭为两国边境,而互市於恰克图。

议定,陈兵鸣炮,谢天立誓。

是月,定俄人来京就学额数。

俄国界近大西洋者崇天主教,其南境近哈萨克者崇回教,其东境近蒙古者崇佛教。

康熙间,尝遣人至中国学喇嘛经典,并遣子弟入国子监,习满、汉语言文字,居旧会同馆,以满、汉助教各一人教习之。

至是,定俄人来学喇嘛者,额数六人,学生额数四人,十年更代为例。

乾隆二十三年春正月,俄人献叛人阿睦尔撒纳尸。

初,厄鲁特辉特部阿睦尔撒纳背准噶尔来附,帝封为亲王,命副定北将军班第征准噶尔,降其部众。

已复叛归,逃入俄,索之,以渡河溺死闻。

既而患痘死,遂移尸至恰克图来献。

未几,厄鲁特台吉舍楞戕中国都统唐喀禄,叛逃入俄,索之又不与,绝其恰克图贸易。

三十年秋八月,俄绰尔济喇嘛丹巴达尔紥等请附,又恐俄人追索,中国擒送,遣人来探。

瑚图灵阿以闻,帝命纳之。

三十三年秋八月,复俄恰克图互市,理藩院设库伦办事大臣掌之。

四十四年,再停互市,次年复之。

五十四年,又以纳叛人闭市,严禁大黄、茶叶出口,俄人复以为请。

五十七年,乃与订恰克图市约五条。

嘉庆七年秋七月,喀尔喀亲王蕴端多尔济请巡查恰克图两国边界,帝命逾十年与库伦办事大臣轮次往查。

十年冬十二月,俄商船来粤请互市,不许。

道光二十五年,俄进呈书籍三百馀种。

二十八年,俄商船来上海求互市,不许。

初嘉、道间,俄由黑海沿里海南侵游牧各回部。

英吉利既据东南两印度,渐拓及温都斯坦而北。

於是怱岭西自布哈尔、浩罕诸部皆并於俄,夹恒河城郭回国半属於英,英、俄边界仅隔印度歌士一大山,连年争战。

俄思结援中国,遣使约中国以兵二万由缅甸、西藏夹攻印度。事未行。

英旋助土耳其与俄战,始讲和而罢。

逮江宁抚议定,法、美未与议者,亦照英例,并在五口通商。

而俄人自嘉庆十一年商船来粤駮回后,至是有一船亦来上海求市,经疆臣奏駮,后遂有四国联盟合从称兵之事。

咸丰元年,俄人请增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互市,经理藩院议允伊、塔而拒喀什噶尔。

文宗即位,命伊犁将军奕山等与之定约,成通商章程十七条。

三年,俄人请在上海通商,不许。

又请立格尔毕齐河界牌,许之。

至五年,俄帝尼哥拉斯一世始命木喇福岳福等来画界。

先是木喇福岳福至莫斯科议新任地诸事,以为欲开西伯利亚富源,必利用黑龙江航路;欲得黑龙江航路,则江口及附近海岸必使为俄领,而以海军协力助之。

俄帝遂遣海军中将尼伯尔斯克为贝加尔号舰长,使视察堪察加、鄂霍次克海,兼黑龙江探险之任。

与木喇福岳福偕乘船入黑龙江,由松花江下驶,即请在松花江会议。

八月开议,以三款要求,既指地图语我,谓格尔毕齐河起,至兴安岭阳面各河止,俱属俄界,而请将黑龙江、松花江左岸及海口分给俄;又以防备英、法为辞,且登岸设炮,逼迁屯户。

迭由奕山、景淳与之争议,迄不能决。

六年四月,俄人复率舰队入黑龙江。

七年,木喇福岳福归伊尔库次克。

时英法联军与中国开衅,俄人乘英国请求,遣布恬廷为公使,来议国境及通商事宜。

中国拒之。

布恬廷遂下黑龙江,由海道进广东,与英、法、美公使合致书大学士裕诚,请中国派全权大臣至上海议事。

答以英、法、美三国交涉事由广东总督办理,俄国交涉事由黑龙江办事大臣办理。

布恬廷乃与三国公使进上海。

木喇福岳福乘机扩地於黑龙江左岸,并广筑营舍。

遣使诘责,则答以与俄公使在上海协商。

寻遣使告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爱珲议界。

奕山遂迎木喇福岳福至爱珲会议。

木喇福岳福要求以黑龙江为两国国境,提出条件。

明年四月,遂定爱珲条约,先划分中俄东界,将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为俄界,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为中国界;由乌苏里河至海之地,有接连两国界者,两国共管之。

於是绘图作记,以满、汉、俄三体字刊立界碑。

时英法联军已陷大沽炮台,俄与美藉口调停,因钦差大臣桂良与英、法缔约,遂援例增通商七海口。

初,中、俄交涉,向由理藩院行文,至是往来交接用与国礼,前限制条款悉除焉。

是年,议结五年塔尔巴哈台焚俄货圈案,俄屡索偿,至是以茶箱贴补之。

九年五月,俄遣伊格那提业福为驻北京公使。

十年秋,中国与英、法再开战,联军陷北京,帝狩热河,命恭亲王议和。

伊格那提业福出任调停,恭亲王乃与英、法订北京和约。

伊格那提业福要中国政府将两国共管之乌苏里河以东至海之地域让与俄以为报。

十月,与订北京续约。

其重要者:一,两国沿乌苏里河、松阿察河、兴凯湖、白琳河、瑚布图河、珲春河、图们江为界,以东为俄领,以西为中国领;

二,西疆未勘定之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及中国常驻卡伦等处,立标为界,自雍正五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碑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境为界;

三,俄商由恰克图到北京,经过库伦、张家口地方,准零星贸易,库伦设领事官一员;

四,中国许喀什噶尔试行贸易。

十一年夏五月,仓场侍郎成琦与俄人勘分黑龙江东界。

秋七月,俄设领事於汉阳。

八月,俄人进枪炮。

是年,俄人请进京贸易,不许;后援英、法例,改至天津。

同治元年春二月,与俄订陆路通商章程。

俄人初意欲纳税从轻,商蒙古不加限制,张家口立行栈,经关隘免稽查。

总署以俄人向在恰克图等处以货易华茶出口,今许其进口贸易,宜照洋关重税,免碍华商生计。

又库伦为蒙古错居之地,其为库伦大臣所属者,向止车臣汗、图什业图汗等地,此外各游牧处所地旷族繁,不尽为库伦大臣所辖,若许俄随地贸易,稽查难周。

又张家口距京伊迩,严拒俄商设立行栈。

久之,始定章程二十一款於天津,续增税则一册。

三月,俄人以喀什噶尔不靖,请暂移阿克苏通商,不许。

时俄人在伊犁属玛呢图一带私设卡伦,阻中国赴勒布什之路,复於沙拉托罗海境率兵拦阻查边人,声称哈萨克、布鲁特为其属国,又於各卡伦外垒立鄂博。

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等诘责之,不听。

八月,明谊等与俄人会议地界。

俄使以续约第二条载有“西疆尚在未定之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之语,执为定论,并出设色地图,欲将卡外地尽属俄国。

明谊等以为条约内载自沙宾达巴哈界牌末处起至浩罕边为界,袤延万里,其中仅有三处地名,未详逐段立界之处。

况条约内载“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并无“为界”之语,自不当执以为词。

屡与辨论,不省。

忽遣兵队数百人,执持器械炮车,於伊犁卡伦附近伐木滋扰。

是月,俄人请派兵船至沪助剿粤贼,许之。

十月,俄人复进枪炮。

是年,俄人越界盗耕黑龙江右岸地亩,诘之。

二年四月,俄官布色依由海兰泡遣人到齐齐哈尔省城借用驿马,并求通商,请假道前往吉林自松花江回国。

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以非条约所载,不许。

是月,俄人复遣兵队数百人至塔尔巴哈台巴克图卡伦住牧。

中国谕令撤回,不听。

又遣队往伊犁、科布多,又派兵数千分赴斋桑淖尔等地耕种建屋,遣兵四出潜立石垒,为将来议界地步。

明谊等议筹防,并与交涉,不省。

五月,俄人以哈萨克兵犯伊犁博罗胡吉尔卡伦,击之始退。

六月,复来犯沿边卡伦,复击之。

七月,俄使进议单,仍执条约第二款为辞。

又以条约所载“西直”字为“西南”字误,必欲照议单所指地名分界,不许更易。

乃许照议单换约。

於是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上言:“照议单换约,实与乌梁海蒙古及内服之哈萨克、布鲁特并伊犁距近边卡居住之索伦四爱曼人等生计有妨,请筹安插各项人众及所有生计。”

廷谕令与俄人议,须使俄人让地安插,及中国人照旧游牧。

俄人仍不许。

三年秋八月,俄人复遣兵进逼伊犁卡伦。

九月,俄使杂哈劳至塔尔巴哈台与明谊会,仍执议单为词。

时新疆回氛甚炽,朝廷重开边衅,遂照议单换约。

综计界约分数段:一为乌里雅苏台所属地,即乌城界约所立为八界牌者,自沙宾达巴哈起,往西南顺萨彦山岭至唐努额拉达巴哈西边末处,转往西南至赛留格木山岭之柏郭苏克山为止,岭右归俄,岭左归中国。

二为科布多所属地,即科城界约所立牌博二十处者,自柏郭苏克山起,向西南顺赛留格木山岭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沿大阿勒台山,至海留图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察奇勒莫斯鄂拉,转往东南,沿斋桑淖尔边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呢图噶图勒幹卡伦。

三为塔尔巴哈台所属地,即自玛呢图噶图勒幹卡伦起,先往东南,后向西南,顺塔尔巴哈台山岭至哈巴尔苏,转往西南,顺塔境西南各卡伦以迄於阿勒坦特布什山岭,西北为俄地,东南为中国地。

四为伊犁所属地,即顺阿勒坦特布什等山岭以北偏西偏属俄,再顺伊犁以西诸卡伦至特穆尔图淖尔,由喀什噶尔边境迤逦达天山之顶而至葱岭,倚浩罕处为界,期明年勘界立牌。

会回乱亟,中、俄道阻,界牌迁延未立。

四年,伊犁将军明绪因回乱,请暂假俄兵助剿,许之。

然俄人延不发兵,仅允饟需假俄边转解,及所需粮食枪炮火药允资借。

五年春正月,伊犁大城失守,俄允借兵,仍迟延不至。

三月,与俄议改陆路通商章程。

俄人欲在张家口任意通商,及删去“小本营生”、天津免纳子税二事。

中国以张家口近接京畿,非边疆可比,不可无限制。

“小本营生”字样若删去,则俄商货色人数无从稽考。

惟天津免纳子税,与他国贩土货出口仅纳一正税相合,遂议免天津子税。

而张家口任意通商,及删去“小本营生”事,并从缓商。

五月,俄人请往黑龙江内地通商,不许。

是月,俄人占科布多所属布克图尔满河北境。

六年六月,俄使倭良嘎哩以西疆不靖,有妨通商,贻书总署责问。

是月,俄人占科布多所属霍呢迈拉扈卡伦及乌里雅苏台所属霍呢音达巴罕之乌克果勒地。

诘之,不省。

七年二月,俄人越界如库伦所属乌雅拉噶哈当苏河等处采金,阻之,不听,反以为俄国游牧地,不认雍正五年所定界址及嘉庆二十三年两国所绘地图界址。

中国屡与争议,不决。

时新疆毗连俄境未立界牌鄂博,乌里雅苏台将军麟兴等请派大员会定界址,许之。

然迟久未勘。

俄人又私伐树株,标记所侵库伦所属地。

又於朝鲜庆兴府隔江遥对之处建筑房屋,朝鲜国王疑惧,咨中国查询。

七月,俄人又如呼伦贝尔所属地盗伐木植,阻之,不听。

八年春三月,与俄国续订陆路通商条约。

五月,荣全等与俄立界大臣巴布阔福等会立界牌鄂博,至乌里雅苏台所属赛留格木,俄官藉口原约第六条谓非水源所在,辩议三日,始遵红线条约,於博果苏克坝、塔斯启勒山各建牌博,其由珠噜淖尔至沙宾达巴哈分界处,原图所载,险阻难行。

俄官辄欲绕道由珠噜淖尔迤北数十里唐努山之察布雅齐坝上建立鄂博,由此直向西北,绕至沙宾达巴哈。

朝旨不许,乃改由珠噜淖尔东南约十数里哈尔噶小山立第三牌博。

又顺珠噜淖尔北唐努山南约二百里察布雅齐坝上立第四牌博,照原图所绘红线以外珠噜淖尔圈出为俄国地,哈尔噶小山以东、察布雅齐坝以北,为中国地。

又顺珠噜淖尔北唐努山南直向西行,至珠噜淖尔末处转折而北而东,均系红线以外科属阿勒坦淖尔乌梁海地,已分给俄,至库色尔坝上已接唐努乌梁海向西偏北极边地,於此坝上立第五牌博。

由此向西,无路可通,乃下坝向东北入唐努乌梁海,复转折而西而北,至唐努鄂拉达巴哈末处,迤西有水西流,名楚拉察河,亦系红线以外分给俄者,於此立第六牌博。

其东南为唐努乌梁海边境,其西北为俄地。

又由楚拉察河顺萨勒塔斯台噶山至苏尔坝上,立第七牌博。

由此坝前进,直至沙宾达巴哈山脉,一线相连,此处旧有两国牌博。

与此坝相接,因不再立。

荣全仍欲复增牌博,俄官允出具印结,听中国自立,荣全乃遣人立焉。

八月,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又与俄官议立俄属牌博,俄官仍欲以山形水势为凭。

奎昌等抗辩,非按原图限道建立不可,遂於科布多东北边末布果素克岭至玛呢图噶图勒幹各立牌博,至塔尔巴哈台所属布伦托海分界。

中国因塔城未经克复,道途梗塞,未暇办理。

俄使遽欲於塔城所属玛呢图噶图勒幹至哈巴尔苏从北起先建鄂博,并称无中国大臣会办,亦可自行建立。

中国以分界关两国地址,决无独勘之理,允俟明年春融,派员会勘。

是年,俄人轮船由松花江上驶抵呼兰河口,要求在黑龙江内地通商。

黑龙江将军德英以闻,朝旨以非条约所载,不许。

九年正月,俄人来言哈巴尔苏牌博已於去秋自行建立。

中国以不符会办原议诘之,并命科布多大臣奎昌按图查勘。

二月,俄人复请派员赴齐齐哈尔、吉林与将军议边事,命禁阻之。

秋八月,奎昌至塔城所属玛呢图噶图勒幹卡伦,与俄立界大臣穆鲁木策傅会勘俄自立牌博,中国亦於俄国自立牌博内建立牌博。

复往塔尔巴哈台山岭等处勘查,直至哈巴尔苏,共立牌博十。

至是分界始竣。

十月,库伦办事大臣张廷岳等以乌里雅苏台失陷,乌梁海与俄界毗连,请防侵占。

十年夏五月,俄人袭取伊犁,复欲乘胜收乌鲁木齐。

帝命将军、参赞大臣等止其进兵,不省。

既又出兵二千,欲剿玛纳斯贼,以有妨彼国贸易为词。

中国命荣全、奎昌、刘铭传等督兵图复乌鲁木齐,规收伊犁。

俄人既得伊犁,即令图尔根所驻索伦人移居萨玛尔屯。

又於金顶寺造屋,令汉、回分驻绥定城、清水河等处。

复遣人赴喀喇沙尔、晶河,劝土尔扈特降。

又说玛纳斯贼投降。

事闻,命防阻。

十二月,俄人请援各国例通商琼州,许之。

是年,俄人带兵入科布多境。

谕令退兵,久之始去。

十一年四月,伊犁将军荣全与俄官博呼策勒傅斯奇会于俄国色尔贺鄂普勒,议交还伊犁事。

俄官置伊犁不问,仅议新疆各处如何平定,并以助兵为言,要求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乌鲁木齐、哈密、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处通商、设领事,及赔补塔城商馆,及匡苏勒官庞龄等被害各节,并请让科布多所属喀喇额尔济斯河及额鲁特游牧额尔米斯河归俄。

荣全等拒之。

博呼策勒傅斯奇遂置伊犁事不议。

已忽如北京总署,请仍与荣全会议。

博呼策勒傅斯奇又忽辞归国。

至是接收伊犁又迟延矣。

八月,俄人载货入乌鲁木齐所属三塘湖,请赴巴里坤、哈密等处贸易。

阻之,不听。

既闻回匪有由哈密东山西窜察罕川古之信,乃折回。

已复有俄官来文,谓伊犁所属土尔扈特游牧西湖、晶河、大沿子居民均归顺俄国,中国军队不得往西湖各村。

中国以当初分界在伊犁迤西,并无西湖之名,西湖系乌鲁木齐所属军队,原由总署与俄使议有大略,何可阻止?拒之。

时荣全将带兵由塔赴伊安设台站,俄人以越俄国兵所占地,不许。

又阻荣全接济锡伯银两。

十月,俄商赴玛纳斯贸易,中途被杀伤五十馀人。

十二年夏四月,俄人忽带兵及哈萨克、汉、回等众,入晶河土尔扈特游牧,索哈萨克所失马,并执贝子及固山达保来绰啰木等,又修治伊犁迤东果子沟大路,更换锡伯各官,图东犯,又於塔尔巴哈台所属察罕鄂博山口驻兵,盘诘往来行旅。

十三年八月,俄人自库伦贸易入乌里雅苏台建房,诘以非条约所载,不省。

旋命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光绪元年夏五月,俄游历官索思诺等来兰州,言奉国主之命,欲与中国永敦和好,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玛纳斯,即便交还。

左宗棠以闻。

既而左宗棠以新疆与俄境毗连,交涉事繁,请旨定夺。

帝命左宗棠主办。

三年,议修陆路通商章程。

俄使布策欲於伊犁未交之先,通各路贸易。

中国不允,仅允西路通商,而仍以交收伊犁与商办各事并行为言。

俄人又以荣全张示激伊犁人民不遵俄令,乌里雅苏台官吏擅责俄人,江海关道扣留俄船,英廉擅杀哈萨克车隆,及徵收俄税,指为违约,谓非先议各事不可。

会新疆南路大捷,各城收复,回匪白彦虎等窜入俄,中国援俄约第八款,请其执送。

屡与理论,未决。

四年五月,命吏部左侍郎崇厚使俄,议还伊犁及交白彦虎诸事。

十二月抵俄。

五年二月,与俄外部尚书格尔斯开议。

格尔斯提议三端:一通商,一分界,一偿款。

而通商、分界又各区分为三。

通商之条:一,由嘉峪关达汉口,称为中国西边省分,听其贸易;一,乌鲁木齐、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等处,称为天山南北各路,妥议贸易章程;一,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处,称为蒙古地方,及上所举西边省分,均设立领事。

分界之条:展伊犁界,以便控制回部;一,更定塔尔巴哈台界,以便哈萨克冬夏游牧;一,新定天山迤南界,以便俄属浩罕得清界线。

崇厚皆允之,惟偿款数目未定。

崇厚以闻,命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接收伊犁及分界各事。

既议偿款卢布五百万圆,俄亦遣高复满等为交还伊犁专使。

崇厚将赴黑海画押回国,而恭亲王奕等以崇厚所定条款损失甚大,请饬下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金顺、锡纶等,将各条分别酌核密陈。

於是李鸿章等及一时言事之臣交章弹劾,而洗马张之洞抗争尤力。

略谓:“新约十八条,其最谬妄者,如陆路通商由嘉峪关、西安、汉中直达汉口,秦陇要害、荆楚上游,尽为所窥。不可许者一。

东三省国家根本,伯都讷吉林精华,若许其乘船至此,即与东三省任其游行无异,是於绥芬河之西无故自蹙地二千里;且内河行舟,乃各国历年所求而不得者,一许俄人,效尤踵至。不可许者二。

朝廷不争税课,当恤商民。若准、回两部,蒙古各盟,一任俄人贸易,概免纳税,华商日困;且张家口等处内地开设行栈,以后逐渐推广,设启戎心,万里之内,首尾衔接。不可许者三。

中国屏藩,全在内外蒙古,沙漠万里,天所以限夷狄。如蒙古全站供其役使,一旦有事,音信易通,必撤藩屏,为彼先导。不可许者四。

条约所载,俄人准建卡三十六,延袤广大,无事而商往,则讥不胜讥;有事而兵来,则御不胜御。不可许者五。

各国商贾,从无许带军器之例。今无故声明人带一枪,其意何居?不可许者六。

俄人商税,种种取巧,若各国希冀均霑,洋关税课必至岁绌数百万。不可许者七。

同治三年新疆已经议定之界,又欲内侵,断我入城之路。新疆形势,北路荒凉,南城富庶,争硗瘠,弃膏腴,务虚名,受实祸。不可许者八。

伊犁、塔尔巴哈台、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古城、哈密、嘉峪关等处准设领事官,是西域全疆尽由出入。

且各国通例,惟沿海口岸准设外邦领事。若乌里雅苏台等,乃我边境,今日俄人作俑,设各国援例,又将何以处之?不可许者九。

名还伊犁,而三省山岭内卡伦以外盘踞如故,割霍尔果斯河以西、格尔海岛以北,金顶寺又为俄人市廛,约定俄人产业不更交还,地利尽失。不可许者十。

又言:“改议之道:一在治崇厚以违训越权之罪;一在请谕旨将俄人不公平,臣民公议不原之故,布告中外,行文各国,使评曲直;一在据理力争,使知使臣画押,未奉御批示覆,不足为据;一在设新疆、吉林、天津之防,以作战备。”

疏入,命与修撰王仁堪等及庶吉士盛昱所奏,并交大学士等议,并治崇厚罪。

六年正月,命大理寺少卿曾纪泽为使俄大臣,续议各款。

时廷臣多主废约,曾纪泽以为废约须权轻重,因上疏曰:“伊犁一案,大端有三:曰分界,曰通商,曰偿款。

三端之中,偿款固其小焉者也。即通商一端,亦较分界为稍轻。

查西洋定约之例有二,一则长守不渝,一可随时修改。

长守不渝者,分界是也。

分界不能两全,此有所益,则彼有所损,是以定约之际,其慎其难。

随时修改者,通商是也。

通商之损益,不可逆睹,或开办乃见端倪,或久办乃分利弊,是以定约之时,必商定年限修改,所以保其利而去其弊也。

俄约经崇厚议定,中国诚为受损,然必欲一时全数更张,而不别予一途以为转圜之路,似亦难降心以相从也。

臣以为分界既属永定,自宜持以定力,百折不回。

至於通商各条,惟当即其太甚者,酌加更易,餘者宜从权应允。

时俄人以中国治崇厚罪,增兵设防,为有意寻衅,欲拒纪泽不与议事。

英、法二使各奉本国命,亦以因定约治使臣罪为不然,代请宽免。

中国不得已,允减崇厚罪,诏仍监禁。

已又与俄使凯阳德先议结边界各案。

六年七月,纪泽抵俄,侍郎郭嵩焘疏请准万国公法,宽免崇厚罪名,纪泽亦请释崇厚,许之。

初纪泽至俄,俄吉尔斯、布策诸人咸以非头等全权大臣,欲不与议,遣布策如北京议约。

已成行,而朝旨以在俄定议为要,命纪泽向俄再请,始追回布策。

纪泽与议主废约。

俄人挟崇约成见,屡与忤。

纪泽不得已,乃遵总署电,谓可缓索伊犁,全废旧约。

寻接俄牒,允还帖克斯川,馀不容议。

布策又欲俄商在通州租房存货,及天津运货用小轮船拖带。

纪泽以非条约所有,拒之。

而改约事仍相持不决。

十一月,俄牒中国,允改各条,其要有七:一,交还伊犁;二,喀什噶尔界务;三,塔尔巴哈台界务;四,嘉峪关通商,允许俄商由西安、汉中行走,直达汉口;五,松花江行船至伯都讷;六,增设领事;七,天山南北路贸易纳税。

曾纪泽得牒,以俄既许让,则缓索之说,自可不议。

於是按约辩论:

於伊犁,得争回南境;

喀什噶尔,得照两国现管之地,派员再勘;

塔尔巴哈台,得於崇厚、明谊所订两界之间,酌中勘定;

嘉峪关通商,得仿照天津办理,西安、汉中两路及汉口字均删去;

松花江行船,因爱珲条约误指混同江为松花江,又无画押之汉文可据,致俄人历年藉口,久之始允将专条废去,声明爱珲旧约如何办法,再行商定;

增设领事,俄人请设乌鲁木齐一处,总署命再商改,始将乌鲁木齐改为吐鲁番,餘俟商务兴盛时再议增设;

天山南北路贸易纳税,将原约“均不纳税”字改为“暂不纳税,俟商务兴盛再订税章”。

此外,偿款,崇厚原约偿五百万卢布,俄人以伊犁南境既已让还,欲倍原数,久之始允减定为卢布九百万。

纪泽又以此次改约并未用兵,兵费之名绝不能认。

將歷年邊疆、腹地與俄人未結之案,有應賠應撫者一百九案,並入其中,作為全結。

又於崇厚原訂俄章字句有所增減。

如條約第三條刪去伊犁已入俄籍之民,入華貿易遊歷許照俄民利益一段;

第四條俄民在伊犁置有田地,照舊管業,聲明伊犁遷出之民,不得援例,且聲明俄民管業既在貿易圈外,應照中國民人一體完納稅饷;

並於第七條伊犁西境安置遷民之处,聲明系安置因入俄籍而棄田地之民;

第六條寫明所有前此各案,第十條吐魯番非通商口岸而設領事,暨第十三条張家口無領事而設行栈,均聲明他處不得援為例;

第十五条修約期限,改五年為十年。

章程第二条貨色包件下添註牲畜字樣,其無照證商民,照例懲辦,改為從嚴懲辦;

第八條車腳運夫,繞越捷徑,以避關卡檢查,貨主不知情,分別懲辦之下,聲明海口通商及內地不得援為例。

是為收回伊犁條約。

又同時與俄訂陸路通商章程。

七年正月,與俄外部尚書吉爾斯及前駐京使臣布策,在俄都畫押鈴印,旋批准換約。

七月,賀俄君即位,遞國書。

索逆犯白彦虎等,俄以白彦虎等犯系屬公罪,不在條約所載之列,不允交還,允嚴禁。

尋命伊犁將軍金順、參贊大臣升泰接收伊犁。

八年二月,接收畢。

金順进驻綏定城。

升泰會同俄官勘分地界,並以哈密幫辦大臣長順會辦西北界務,巴里坤領隊大臣沙克都林紥布會辦西南界務。

四月,俄人帶兵潛入科布多所屬哈巴河,清安等以聞。

因言圖內奎峒山、黑伊爾特什河、薩烏爾嶺等處形势,與積年新舊圖說不符。

朝旨命就原图應勘之處,力與指辯,酌定新界。

十一月,分界大臣長順等與俄官佛哩德勘分伊犁中段邊界。

先是距那林東北百餘里之格登山有高宗平準噶爾銘勳碑,同治三年已畫歸俄,至是争回,立界約三条。

九年,督办新疆軍務大臣劉錦棠以新疆南界烏什之貢古魯克地为南北要津,請按約索還。

先是,舊約所載伊犁南界,系指貢古魯克山頂而言。

上年沙克都林紥布與俄使勘分南界,由貢古魯克等處卡倫繞貢古魯克山麓至別叠里達坂設立界牌,侵占至毕底爾河源,故錦棠以為言。

朝旨命長順等據理辯論。

既而沙克都林紥布又與俄官咩登斯格勘伊犁南界,俄人必欲以薩瓦巴齊為界,沙克都林紥布以為薩瓦巴齊在天山之陽,距天山中梁尚遠,不許,乃以天山中梁為界。

又立牌博於別叠里達坂,是為喀什噶爾界約。

七月,分界大臣升泰等与俄官巴布阔福等勘分科、塔界务。

巴布阔福等欲照图中直线,以哈巴河为界。

升泰等以哈巴河地居上游,为科境之门户,塔城之藩篱,若划分归俄,不惟原住之哈萨克、蒙、民等无地安插,即科属之乌梁海、塔属之土尔扈特等处游牧之所,亦俱受逼,界址既近,衅端必多,拒之。

俄使乃允退离哈巴河迤西约八十馀里之毕里克河划分。

升泰等以毕里克系小河,原图并未绘刊,若以此划界,则哈巴河上游仍为俄所占,复与力争。

俄使乃允复退出五十里,议定在於阿拉喀别克河为界,计距哈巴河至直线共一百三十馀里,即原图黄线之旁所开之小河也。

餘均照黄线所指方位划分。

至两国所属之哈萨克,原归俄者归俄,原归中国者归中国。

如有人归中国而产业在俄,或人居俄而产业在中国,均照伊犁办法,以此次议定新界换约日为始,限一年迁移。

约定,又与俄官斐里德勘塔城西南未分之界。

俄使意欲多分,升泰以此段界务,新约第七条内业经指明,系顺同治三年塔城界约所定旧界,即原约第二条内所指依额尔格图巴尔鲁克、莫多巴尔鲁克等处卡伦之路办理,是原有图线条约可循,非若他处尚须勘酌议分可比,不许。

俄使乃以巴尔鲁克山界内住牧之哈萨克久已投俄,一经定界,不免迁移,请借让安插,许之。

仍援旧约第十条所开塔属原住小水地方居民之例,限十年外迁,随立牌博。

九月,分界大臣额尔庆额等与俄官撇斐索富勘分科布多界。

自阿拉克别克河口之喀拉素毕业格库玛小山梁起,至塔木塔克萨斯止,共立牌博四,又立牌博於阿克哈巴河源。

先是喀什噶尔西边界务已经长顺与俄人划分,以依尔克池他木为界,而帮办军务广东陆路提督张曜以为有误,请饬覆查。

长顺以勘界系依红线,依尔克池他木虽旧图不载,而新图正在红线界限,不容有误。

寻总署以约内有现管为界一语,意曾纪泽定约时,必因新图不无缩入,又知左宗棠咨报克复喀城,有占得安集延遗地,边界展宽之说,故约内添此一语。

既以现管为界,即可不拘红线,仍命长顺与争。

俄人以喀拉多拜、帖列克达湾、屯木伦三处虽现为中国所管,然均在线外百数十里,执不允,仍依红线履勘,自喀克善山起,至乌斯别山止,共立牌博二十二,指山为界者七,遂定议。

是为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是年,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与俄人会议俄商在塔贸易新圈地址。

十年三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与俄人会定哈萨克归附条约,凡在塔城境内混居之哈萨克提尔赛哷克部、拜吉格特部、赛波拉特部、托勒图勒部、满必特部、柯勒依部、图玛台部各大小鄂拓克,约五千馀户,除原迁回俄境外,其自原归中国者一千八百户,均由中国管辖,并订管辖条款。

七月,法因越南与中国开衅,法人请俄国保护在华之旅人教士及一切利益,俄使允保护,牒中国。

十一年三月,总署以吉林东界牌博中多舛错,年久未修,请简大员会勘,据约立界。

先是俄人侵占珲春边界,将图们江东岸沿江百馀里误为俄国辖地,并於黑顶子安设俄卡,招致朝鲜流民垦地。

前督办宁古塔等处事宜吴大澂,请饬查令俄人交还。

朝廷乃命吴大澂等为钦差大臣,与俄人订期会勘。

大澂等以咸丰十年北京条约中俄东界顺黑龙江至乌苏里河及图们江口所立界牌,有俄国“阿”“巴”“瓦”“噶”“达”“耶”“热”“皆”“伊”“亦”“喀”“拉”“玛”“那”“倭”“怕”“啦”“萨”“土”“乌”十二字头,十一年成琦勘界图内尚有“伊”“亦”“喀”“拉”“玛”“那”“倭”“怕”“啦”“萨”“土”“乌”十二字头,何以官界记文内仅止“耶”“亦”“喀”“拉”“那”“倭”“怕”“土”八字头?图约不符。

又界牌用木难经久,应请易石,及补立界牌。

又以俄人所占黑顶子地,即在“土”字界牌以内,尤为重要。

又以自珲春河源至图们江口五百馀里,处处与俄接壤,无一界牌。

又成琦所立界牌八处,惟“土”字一牌之外,尚有“乌”字一牌。

以交界记文而论,图们江左边距海不过二十里,立界牌一,上写俄国“土”字头,是“土”字一牌已在交界尽处,更无补立“乌”字界牌之地,二者必有一误。

又补立界牌,无论“乌”字、“土”字,总以图们江左边距海二十里之地为断。

十二年夏,吴大澂等赴俄境岩杵河,与俄勘界大员巴啦诺伏等商议界务。

大澂等首议补立“土”字界牌,因咸丰十一年所立“土”字界牌之地,未照条约记文“江口相距二十里”之说。

大澂等与之辩论,俄员以为海滩二十里,俄人谓之海河,除去海河二十里,方是江口。

大澂等以为江口即海口,中国二十里即俄国十里,沙草峰原立“土”字界牌,既与条约记文不符,此时即应更正。

巴啦诺伏仍以旧图红线为词。

久之,始允於沙草峰南越岭而下至平冈尽处立“土”字牌,又於旧图内“拉”字、“那”字两牌之间,补立“玛”字界牌,条约内“怕”字、“土”字两牌之间,补立“啦”“萨”二字界牌,悉易以石。

又於界牌相去甚远之处,多立封堆,或掘濠为记。

至俄人所占黑顶子地,亦允交还。

大澂等又以宁古塔境内“倭”字、“那”字二界牌,与记文条约不符,请更正,缘“倭”字界牌本在瑚布图河口,因当时河口水涨,木牌易於冲失,权设小孤山顶,离河较远。

大澂等以为若以立牌之地即为交界之所,则小孤山以东至瑚布图河口一段又将割为俄地。

乃与巴啦诺伏议定,将“倭”字石界牌改置瑚布图河口山坡高处,“那”字界牌原在横山会处,距瑚布图河口百馀里,仅存朽烂木牌二尺馀,因易以石,仍立横山会处,迤西即系小绥芬河源水向南流处,又於交界处增立铜柱。

是为中俄珲春东界约。

是年,俄莫斯克瓦商人欲携货赴科布多、哈密、肃州、甘州、凉州、兰州等处贸易。

中国以科布多、哈密、肃州皆系条约订明通商处所,自可前往;甘州、凉州、兰州系属内地,非条约所载,不许。

十四年,俄人在乌梁海所属,掘金开地建房,阻之不听。

十五年,俄人越界入黑龙江所属,以刈草为名,搭棚占地。

总署以询北洋大臣李鸿章,鸿章请但许刈草,不许搭棚,切与要约,以示限制,从之。

十六年,俄商请照约由科布多运货回国,许之。

初,俄商由陆路运货回国,旧章祗有恰克图一路。

光绪七年,改订新约,许由尼布楚、科布多两路往来运货。

至是,许由科布多行走,其收缴执照诸办法,由科布多参赞大臣派员查验。

是年,出使大臣洪钧以俄人在恰克图境穴地取金,请自设厂掘金,不果。

俄人又勾结藏番私相餽赠。

十七年,俄遣兵至海参崴开办铁路。

是年,俄太子来华游历,命李鸿章往烟台款接。

初俄欲中国简亲藩接待,未允,乃遣鸿章往,有加礼。

十八年,与俄人议接珲春、海兰泡陆路电线。

先是中国陆路电线创自光绪六年,惟丹国大北公司海线,先於同治十年由香港、厦门迤逦至上海,一通新加坡、槟榔屿以达欧洲,名为南线;一通海参崴,由俄国亚洲旱线以达欧洲,名为北线。

俄、丹早有连线之约。

嗣丹复与英合办水线。

逮各省自设陆线,并拆去英、丹在沪、粤已成之陆线。

迨中国吉林、黑龙江线成,与俄之东海滨境内近接。

大北公司等深虑中俄线接,分夺其利,屡起争议。

至是,命鸿章与俄使喀希呢议约,酌拟沪、福、厦、港公司有水线处,不与争减,此外各口电价,亦不允水线公司争减,遂定议。

是为中俄边界陆路电线相接条约。

是年,俄入帕米尔。

帕米尔高原在中国回疆边外,旧为中国所属。

自俄、英分争,而迤北、迤西稍稍归属於俄,迤南小部则附於英属之阿富汗,惟东路、中路久服中国,迄今未变。

俄欲取帕米尔以通印度,英人防之,以划清阿富汗边界为辞,欲使中国收辖帕境中间之地,勘明界址;俄人亦欲会同中国勘界分疆,不使英与闻。

至是,俄兵入帕,英领事璧利南以从前英、俄立约,喀什噶尔、阿富汗之间并无俄地,原出作证,又据所绘图,力辟俄图。

俄人不顾,欲以郎库郎里湖为界,移军而南,将据色勒库尔。

色勒库尔乃莎车境,益逼近新疆南境。

陕甘总督杨昌濬请设防,许之。

既因出使大臣洪钧所绘地图有误,李鸿章据薛福成所寄图,谓:‘喀约既称乌斯别里南向系中国地界,自应认定‘南向’二字方合,若无端插入‘转东’二字,所谓谬以千里;况乌斯别里为葱岭支脉,如顺山梁为自然界,以变一直往南之说,不特两帕尽弃,喀什噶尔顿失屏蔽,叶尔羌、西藏等全撤藩篱,且恐后此藉口於交界本循山脊而行,语更宽混,尤难分划,此固万难允也。如彼以喀约语太宽混为辞,拟仿照北亚墨利加英、美用经纬度分界之法,以乌斯别里山口之经线为界,北自乌斯别里山口一直往南,至阿富汗界之萨雷库里湖为止,方与经线相合。如此,则大帕米尔可得大半,小帕米尔全境俱在线内,其简当精确,更胜於自然界,而与原议之约亦相符合。否则阿里楚尔山环三面,惟东一面与喀境毗连,界亦自然。何彼竟舍外之山梁,而专用内之山梁,以求多占地界耶?’议久不决。

是年,俄茶在戈壁被焚,索偿,允由揽运俄茶之人分偿,俄使欲公家代偿,不允。

十九年四月,议收俄国借地。

初,俄借塔尔巴哈台所属之巴尔鲁克山,给所属哈萨克游牧,限十年迁回。

至是限满,伊犁将军长庚请遣员商办,俄人请再展十年,不许。

久之,俄始允还地迁民,遂立交山文约,声明限满不迁,即照人随地归之约。

又续立收山未尽事宜文约,以清釐两属哈萨克欠债及盗牲畜等事。

二十年,与俄复议帕界。

俄初欲据郎库里、阿克塔什,出使大臣许景澄以此为中国地,力争不许。

既而俄允於色勒库尔山岭之西,请中国指实何地相让,中国仍以自乌仔别里至萨雷库里湖为言,俄人不允。

总署欲改循水为界,拟循阿克拜塔尔河,南逾阿克苏河,东南循河至阿克塔什平地,转向西南,循伊西提克河,直至萨雷库里湖,各将分界水名详叙,仍未决。

是年俄嗣皇即位,遣布政使王之春为专使往贺。

明年春,与日本讲成,割台湾及辽河以南地,俄联法、德劝阻辽南割地,日本不允。

俄忽调战舰赴烟台,日本允还辽,惟欲於二万万外加偿费。

俄皇特命户部大臣威特见出使大臣许景澄,云欲为中国代借钜款,俾早日退兵。

许景澄以闻。

总署命与俄商办,遂订借法银四万万佛郎,以海关作保,年息四釐,分年偿还。

是为中俄四釐借款合同。

九月,俄人分赴东三省勘路。

初俄兴造悉毕尔铁路,欲在满洲地方借地接修。

总署议自俄境入华境以后,由中国自造。

十月,俄水师轮船请暂借山东胶澳过冬,许之。

山东巡抚李秉衡上言:‘烟台芝罘岛并非不可泊船,胶州向非通商口岸,应请饬俄使进泊后,退出须定期限。’报可。

十二月,赏俄使喀希呢及法、德二使头等第三宝星。

二十二年四月,俄皇尼哥拉斯二世加冕,命李鸿章为专使,王之春为副使,赠俄皇头等第一宝星。

九月,与俄订新约。

时李鸿章尚未回国,俄使喀希呢特密约求总署奏请批准。

约成,俄使贵族邬多穆斯契以报谢加冕使来北京,议立华俄银行,遂命许景澄与俄结华俄道胜银行契约,中国出股本银五百万两,与俄合办。

别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又立条例九章,其第二章银行业务之第十项,规定对於中国之业务:一,领收中国内之诸税;二,经营地方及国库有关系之事业;三,铸造中国政府允许之货币;四,代还中国政府募集公债之利息;五,布设中国内之铁道电线,并订结东清铁道会社条约,以建造铁路与经理事宜悉委银行。

二十三年十一月,俄以德占胶州湾为口实,命西伯利亚舰队入旅顺口,要求租借旅顺、大连二港,且求筑造自哈尔滨至旅顺之铁道权。

十二月,俄以兵入金州城徵收钱粮,阻之,不省。乡民聚众抗拒,俄人遂於貔口枪毙华民数十。

奉天将军依克唐阿以闻,命出使大臣杨儒迅与俄人商办,议久不决。

俄皇谓许景澄曰:“俄船借泊,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

景澄再与商,不应。

二十四年二月,命许景澄专论旅、大俄船借泊及黄海铁路事,俄以德既占胶州,各国均有所索,俄未便不租旅、大。

又铁路请中国许东省公司自鸭绿江至牛庄一带水口择宜通接,限三月初六日订约,过期俄即自行办理,词甚决绝。

既而俄提督率兵登岸,张接管旅、大示,限中国官吏交金州城。

中国再与交涉,俄始允兵屯城外。

遂订约,将旅顺口及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

已画押遣员分勘,将军伊克唐阿以“附近”二字太宽泛,电总署力争,谓金西、金东各岛,离岸一二十里、三四十里不等,谓之“附近”尚可,至索山以南庙儿七岛,近者三四十里,远者二百馀里,在山东登莱海面,非辽东所属,不得谓之“附近”。

争之再三,俄请将庙群岛作为隙地,免他国占据。

总署告以中国但可允认不让与他国享用并通商等利益,不能允作隙地,致损主权。

俄人又请允许立字不设炮台、不驻兵。

总署仍与力驳,不省。

久之,始允照中国议,删去“作为隙地”及“不设炮台”等语;复於专条庙群岛下增缮“不归租界之内”字,而金州东海海阳、五蟒二岛仍租俄。

七月,出使大臣许景澄、杨儒与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

初,中、俄会订条约,原许东省铁路公司由某站起至大连湾,或酌量至辽东半岛营口、鸭绿江中间沿海较便地方,筑一枝路,未行。

至是与议,许景澄与俄外部商明枝路末处在大连湾海口,不在辽东半岛沿海别处,列入专条订合同。

俄人嗣以造路首重运料,拟照原合同所许各陆路转运之事,订定暂筑通海口枝路暨行船办法,并自行开采煤矿木植等事。

许景澄等以原合同第一款,载明中国在铁路交界设关,照通商税则减三分之一,此系指陆路而言,今大连湾海口开作商埠,货物来往内地,竟援减徵税,恐牛庄、津海两关必致掣碍。

至内地与租地交界,视中俄两国交界有别,设关处所亦须变通,拟改定专款。

俄人尚欲并开各矿产,拒之,并议限制转运开采各事。

又商加全路工竣年限,俾暂筑枝路届期照拆。

凡七款:一,枝路名东省铁路南满洲枝路;

二,造路需用料件,许公司用轮船及别船树公司旗,驶行辽河并枝河及营口并隙地各海口,运卸料件;

三,公司为运载料件粮草便捷起见,许由南路暂筑枝路至营口及隙地海口,惟造路工竣,全路通行贸易后,应将枝路拆去,不得逾八年;

四,许公司采伐在官树株,每株由总监工与地方官酌定缴费,惟盛京御用产物,暨关系风水,不得损动,并许公司所过开采煤矿,亦由总监工与地方官酌定,计斤纳税;

五,俄可在租地内自酌税则,中国可在交界徵收货物从租界运入内地,或由内地运往租地之税,照海关进出口税则无增减,并允俄在大连湾设关,委公司代徵,别遣文官驻紥为税关委员;

六,许公司自备行海商船,照各国通商例,如有亏折,与中国无涉,应照原合同十二条价买及归还期限办理;

七,造路方向所过地方,应俟总监工勘定,由公司或北京代办人与铁路总办公司商定。

复定铁路经过奉天,应绕避陵寝,俄允绕距三十里,遂画押。

二十五年,盛京将军文兴等遣知府福培、同知涂景涛与俄员倭高格伊林思齐等,勘分旅大租界。

俄员拟先从租地北界西岸亚当湾起勘。

福培等以中国舆图无亚当湾地名,应照总署电,亚当即普兰店之文为凭,当从普兰店西海湾之马虎岛起。

俄员以续约明言西从亚当湾北起,无普兰店字,坚不允改。

遂从北界西岸起,次第立碑,至大海滨,凡三十有一碑,北刻汉文,南镌俄国字母。

复立小碑八,以数目为号。

界线由西至东,长九十八里馀九十四弓。

界既定,与俄员会议分界专条,又将所绘界图,用华、俄文註明,画押盖印,互换后,分呈俄使及总署批定完结。

初由李鸿章、张荫桓与俄使巴布罗福订此约於北京,至是,命王文韶、许景澄加押。

时中国欲自造山海关至营口枝路,英欲投资。

俄使牒总署,谓借用外国资本,与续约相背。

俄人又以东省铁路将兴工,拟在北京设东省铁路俄文学堂,招中国学生学习俄国语言文字,以备铁路调遣之用。

许之。

是年,俄以辽东租借地为“关东省”。

二十六年,拳匪乱,各国联军入北京,俄乘势以兵占东三省,藉口防马贼、保铁路。

初,奉天土匪先攻俄铁道警卫兵,乱兵烧天主教堂,破毁铁岭铁道,掠洋库;旋攻辽阳铁道,俄铁道员咸退去,同时黑龙江亦炮击俄船。

俄闻警,遣军分道进攻,由瑷珲、三姓、宁古塔、珲春进据奉天,乃迫将军增祺订奉天交地约,拟在东三省驻兵,政赋官兵均归俄管辖。

时朝廷以庆亲王、李鸿章为全权与各国议款,并命驻俄钦使杨儒为全权大臣,与俄商办接收东三省事。

杨儒与争论久,始允作废。

而俄人别出约稿相要,张之洞等连电力争,遂暂停议。

二十七年七月,各国和议成,李鸿章乃手拟四事:一,归地;二,撤兵;三,俄国在东三省,除指定铁路公司地段,不再增兵;四,交还铁路,偿以费用。

与俄使开议於北京。讲未成而鸿章卒,王文韶继之。

二十八年三月,订约四条。

四月,俄人强占科布多所属阿拉克别克河,参赞大臣瑞洵以闻,命外务部商办,不得要领。

七月,铁路公司与华俄道胜银行订立正太铁路借款及行车合同,又与俄续订接线展限合同。

九月,交还关外铁路及撤退锦州辽河西南部之俄军,是为第一期撤兵。

至翌年三月第二期,金州、牛庄、辽阳、奉天、铁岭、开原、长春、吉林、宁古塔、珲春、阿拉楚喀、哈尔滨驻紥之俄兵仍不如期撤退,俄代理北京公使布拉穆损向外务部新要求七款,拒之,俄使撤回要求案。

会俄使雷萨尔复任,复提新议五款,宣言东省撤兵,断不能无条件,纵因此事与日本开战,亦所不顾。

三十年,日、俄开战,中国守中立。

是年,俄造东三省铁路成,又改定中俄接线续约,议照伦敦万国公会所订条例各减价。

三十一年,日本战胜,旅顺、大连租借权移归日本,俄专力於东清铁道。

於是有哈尔滨行政权之交涉。

哈尔滨为东清铁道中心地,初祗俄人住居。

自三十一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各国次第置领事,按中国各商埠办法,中国有行政权。

乃俄人谓哈尔滨行政权当归诸东清铁道会社,中国拒之。

既而俄领事霍尔哇拖忽布东清铁道市制,凡居住哈尔滨市内中外人民,悉课租税。

命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与俄人交涉,不洽。

宣统元年,俄领事赴北京与外务部议,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霍尔哇拖议设自治会於东清铁道界内,以保中国主权,亦不违反东清铁道会社诸条约,遂议结。

而松花江航权之议又起。

初,中俄条约所指之松花江,系指黑龙江下流而言,未许在内地松花江通航也。

俄谓咸丰八年、光绪七年所结条约,系指松花江全部而言。

至是,命滨江关道施肇基与俄领事开议,俄人仍执旧约为词。

中国以日、俄订立朴资茅斯约,已将中、俄在松花江独得行船之权利让出,旧约不適用。

相与辩论不决。

既而俄人又欲干预中国管理船舶之权,及防疫并给发专照等事,复严拒之。

俄人仍执全江贸易自由,不认商埠、内地之区别,又以江路与陆路为一类,不与海路并论,久之始就范。

明年缔约:一,满洲界内之松花江,许各国自由航行;二,船泊税依所载货物重量收纳;三,两国国境各百里之消费货各免税;四,穀物税比从来减三分之一;五,内地输出货在松花江税关照例纳税。

此约成,於是各国得航行於松花江内,而北满之局势一变。

时中国与俄订东省铁路公议会大纲,俄人以中国开放商埠,与东清铁路地段性质不同,东清铁路地段内有完全行政之权,意在於东清铁路界内施行其行政权。

政府以俄侵越主权,严拒之。

并通告各国曰:‘东清铁路合同首段即载明中政府与华俄道胜银行合夥开设生意,曰‘合夥开设生意’,明系商务之性质,与行政上之权限丝毫不得侵越。乃俄引此合同第六条为据,谓有‘由公司一手经理’字样为完全行政之权,不知其一手经理,即合同所指铁路工程实在必需之地段,而公司经理之权限,不得越出铁路应办之事,绝无可推移到行政地位。又宣统元年中、俄两国所订东省铁路界内公议会大纲条款,自第一条以至第五条,均系声明铁路界内中国主权不得稍有损失。又光绪三十一年俄、日在美国议定条约,第三条载明俄、日两国政府统行归还中国全满洲完全专主治理之权。又俄政府声明俄国在满洲并无地方上利益或优先及独得让与之件,致侵害中国主权,或违背机会均等主义。岂能强解商务合同,并以未经中国明认宣布之言为依据,而转将两国之约废弃不论耶?’俄人屈於词,乃定议。

宣统二年,届中俄通商条约期满,应改订,因与驻京俄使交涉,俄使坚执旧约。

正争议间,俄使奉本国政府电旨,转向中国提出要求案:一,两国国境各百里内,俄制定之国境税率,不受限制,两国领土内之产物及工商品,皆无税贸易;二,旅中国俄人讼案,全归俄官审理,两国人民讼案,归两国会审;三,蒙古及天山南北两路,俄人得自由居住,为无税贸易;四,俄国於伊犁、塔尔巴哈台、库伦、乌里雅苏台、喀什噶尔、乌鲁木齐、科布多、哈密、古城、张家口等处,得设置领事官,并有购置土地建筑房屋之权。

久之,始复俄使云:一,国境百里内,中国确遵自由贸易之约,并不限制俄国之国境税率;二,两国人民讼案,应照旧约办理;三,蒙古、新疆地方贸易,原定俟商务兴盛,即设定税率;四,科布多、哈密、古城三处,既认为贸易隆盛,中国依俄国设领事之要求,俄国亦应依原约,允中国制定关税。

俄使以告本国政府,俄以制定关税不应与增设领事并提,更向中国质问,并命土耳其斯坦驻军进伊犁边境,遂允之。

俄人又遣兵驻库伦,向外务部邀求开矿优先权,拒之。

会革命军兴,库伦独立,事益不可问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志-卷一百五十三-译文

中国古时非常重视邦交。在清朝强盛时期,各国前来朝贡,都受到礼遇。自从海路大通之后,局势发生了变化。起初是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占据一块地方,迁居贸易,往来于粤东;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大国纷纷跟随而来,如同鱼群聚集,他们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通商而已。到了道光己亥年,禁烟事件爆发,中国仓促接受盟约,于是把香港割让给了英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此后,法兰西、美利坚、瑞典、挪威相继签订条约,而德意志、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奥斯马加、葡萄牙、比利时也都效仿英国和法国,签订条约进行通商,从此海疆多事。俄罗斯签订条约是在康熙二十八年,比其他国家早,日本是在同治九年,比其他国家晚,中国地处强邻之间,受到的祸害尤为严重。其他如秘鲁、巴西、刚果、墨西哥等小国,只是跟在大国后面,没有其他意图。咸丰庚申之战,联军进入北京,皇帝出逃,当时英国和法国互相提出要求,当事的官员不敢更改一字,最终签订了增约,祸患日益加深。到了光绪甲午马关条约,中国丧师割地,忍辱求和,而列强根据利益均沾的原则,趁机索要,险要之地尽失。其中最严重的是,规定某些地方不得割让给其他国家,直接把中国的领土视为己有,这是极大的侮辱。庚子之役,两宫逃亡,八国联军入侵,形势更加危急,没有灭亡已经是幸运的了。

中国疆域广阔,远超古代,幽州、交趾等地,流沙、梧桐等地区,无不臣服,同属我国版图。然而从康熙、乾隆以来,所努力经营的地方,却被他人蚕食,置之不理。西部则有浩罕、巴达克山等部落被俄国夺去,南部有越南、缅甸被英国和法国夺去,东部有琉球、朝鲜被日本夺去,而北方边疆的边界,失去的土地几乎有万里之广,守护边疆的意义何在,这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因此,记录各国邦交的始末,以供后人参考。

俄罗斯,跨越亚洲和欧洲北部。清朝初期,俄国的罗刹人从东洋海岸收取毛皮贡品,抵达黑龙江北岸,占据了雅克萨、尼布楚两地,建立城池居住,侵扰各部落。后来又越过兴安岭南下,侵掠布拉特乌梁海四佐领。崇德四年,大军再次平定黑龙江,摧毁其城池,军队撤退后,罗刹人又重建城池。

顺治年间,多次派遣军队驱逐,但因为军饷不足而返回。十二年及十七年,俄国的察罕汗两次派贸易使节到北京上奏,但没有提及边界问题。康熙十五年,皇帝接见了俄国商人尼果赉,赠书给察罕汗,命令他管束罗刹人,不要侵扰边境。不久罗刹人再次侵扰,皇帝命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围攻雅克萨城。正逢荷兰贡使到来,于是赐书给荷兰,让其转达给察罕汗。二十五年九月,新的察罕汗回信,表示:“中国之前多次赐书,我国未能理解。现在已知边民挑衅之罪,自当严惩,即派遣使臣到边境划定边界,请求先解除对雅克萨的围攻。”同意了,于是下诏萨布素撤军。

康熙二十八年冬天十二月,与俄国划定黑龙江边界,签订七条条约。此前俄国使臣费岳多罗额里克谢等人通过陆路到达喀尔喀土谢图汗境,文书往返。至此开始与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等人在黑龙江会晤:一是沿着乌伦穆河相近的格尔必齐河上游的石大兴安岭至海边,所有南流入黑龙江的溪河都属于中国,北岸溪河都属于俄国。二是沿着流入黑龙江的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岸属于中国,北岸属于俄国。于是归还中国的雅克萨、尼布楚两城。在喀尔喀东部的库伦设立市场。在黑龙江两岸立石,刻上会议条款,使用满、汉、拉丁、蒙古、俄罗斯五种文字。这就是尼布楚条约。从此以后,贸易使节每年或隔年一次到来,从未违反规定。

三十三年,派遣使节进贡。当时有两个逃犯逃入俄国,俄国派人送回,理藩院发文奖励,于是再次派遣使节进贡。皇帝阅读其奏章,对大学士说:“外藩朝贡,虽然是盛事,但恐怕传至后世,未必不会因此引发事端。总之,中国安宁则外患不生,所以应当以培养元气为根本要务。”三十九年,派遣使节携带国书前来。

雍正五年秋天九月,与俄国签订恰克图互市界约十一条。俄国的察罕汗去世后,其妃子代为临朝,称为叩肯汗。派遣使臣萨瓦和俄国官员伊立礼,与理藩院尚书图礼善、喀尔喀亲王策凌在恰克图会晤,议定。喀尔喀北界,从楚库河以西,沿布尔固特山至博移沙岭为两国边境,在恰克图互市。议定,陈兵鸣炮,发誓。这个月,规定俄国来京学习喇嘛经典的人数,六人,学生四人,十年一换为例。

乾隆二十三年春天正月,俄国人献上叛乱分子阿睦尔撒纳的尸体。起初,厄鲁特辉特部的阿睦尔撒纳背叛准噶尔来归附,皇帝封他为亲王,命令副定北将军班第征讨准噶尔,降服其部众。不久又叛变回归,逃入俄国,请求俄国交出,以渡河溺死为由答复。后来得痘病而死,于是将尸体移至恰克图献上。不久,厄鲁特台吉舍楞杀害中国都统唐喀禄,叛逃入俄国,请求俄国交出,俄国又不给,断绝了恰克图贸易。三十年秋天八月,俄国的绰尔济喇嘛丹巴达尔扎等人请求归附,又担心俄国追索,中国将其擒送,派人前来探询。瑚图灵阿上报此事,皇帝命令接纳他们。三十三年秋天八月,恢复与俄国的恰克图互市,理藩院设立库伦办事大臣管理。四十四年,再次停止互市,次年恢复。五十四年,因为接纳叛乱分子而关闭市场,严禁大黄、茶叶出口,俄国人再次请求。五十七年,才与俄国签订恰克图市约五条。

嘉庆七年秋天七月,喀尔喀亲王蕴端多尔济请求巡查恰克图两国边界,皇帝命令每隔十年与库伦办事大臣轮流前往检查。十年冬天十二月,俄国商船来广东请求互市,不允许。

道光二十五年,俄国进献了三百多种书籍。二十八年,俄国商船来到上海寻求互市,但被拒绝。在嘉庆、道光年间,俄国从黑海沿里海向南侵略游牧的各个回族部落。英国已经占据了东南两印度,逐渐扩张到温都斯坦北部。于是,葱岭西边的布哈尔、浩罕等部都归附了俄国,恒河城郭回国的一半属于英国,英俄边界仅隔印度哥士大山脉,连年发生战争。俄国想与中国结盟,派遣使者邀请中国派两万兵从缅甸、西藏夹击印度,但此事没有实施。英国随后帮助土耳其与俄国作战,开始谈判和解才停止。等到江宁条约议定,法国、美国没有参与谈判,也按照英国的例子,在五个口岸通商。而俄国人自从嘉庆十一年商船来粤被驱逐后,直到这时又有一艘船来到上海寻求市场,经过边疆大臣的反对,后来就有了四国联盟联合出兵的事情。

咸丰元年,俄国人请求增加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的互市,理藩院商议后同意伊犁和塔尔巴哈台,拒绝喀什噶尔。文宗即位后,命令伊犁将军奕山等人与他们签订条约,制定了十七条通商章程。三年,俄国人请求在上海通商,被拒绝。又请求设立格尔毕齐河界牌,被允许。到了五年,俄国皇帝尼古拉斯一世才命令木喇福岳福等人来划界。

在此之前,木喇福岳福到达莫斯科商议新任地的事宜,认为要想开发西伯利亚的富源,必须利用黑龙江航道;要想得到黑龙江航道,那么江口及附近海岸必须成为俄国的领土,而海军要协助其实现。俄国皇帝于是派遣海军中将尼伯尔斯克担任贝加尔号舰长,让他视察堪察加、鄂霍次克海,并负责黑龙江探险的任务。与木喇福岳福一同乘船进入黑龙江,沿松花江下行,请求在松花江上开会。八月开始开会,提出了三点要求,既指出地图说,从格尔毕齐河起,到兴安岭阳面各河止,都属于俄国领土,并请求将黑龙江、松花江左岸及海口分给俄国;又以预防英法为借口,登陆设炮,迫使居民搬迁。经过奕山、景淳多次与他们争议,最终未能达成协议。六年四月,俄国人再次率领舰队进入黑龙江。七年,木喇福岳福返回伊尔库次克。

当时英法联军与中国开战,俄国人趁着英国请求,派遣布恬廷为公使,来商议国境及通商事宜。中国拒绝了他。布恬廷于是前往黑龙江,通过海路进入广东,与英、法、美公使一起写信给大学士裕诚,请求中国派全权大臣到上海议事。中国答复说,英、法、美三国的交涉由广东总督处理,俄国的交涉由黑龙江办事大臣处理。布恬廷于是与三国公使一起前往上海。木喇福岳福趁机在黑龙江左岸扩大领土,并广泛建筑营地。中国派使者质问,他们则以与俄公使在上海协商为由回答。不久,他们派使者告知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爱珲议界。奕山于是迎接木喇福岳福到爱珲进行会议。木喇福岳福要求以黑龙江为两国国境,提出了条件。第二年四月,签订了爱珲条约,首先划分中俄东界,将黑龙江、松花江左岸从额尔古纳河到松花江海口划归俄国,右岸顺江流到乌苏里河为中国领土;乌苏里河至海的地方,有连接两国界的地方,两国共同管理。于是绘制地图并刻立界碑。

当时英法联军已经攻陷了大沽炮台,俄国和美国借口调停,因为钦差大臣桂良与英、法签订条约,于是按照先例增加了七个通商口岸。最初,中、俄交涉,一向由理藩院发文,到这时,往来交接使用与国礼,之前的限制条款全部废除。当年,议结了五年塔尔巴哈台焚俄货圈案,俄国多次索要赔偿,到这时用茶箱作为补偿。九年五月,俄国派遣伊格那提业福为驻北京公使。十年秋天,中国与英、法再次开战,联军攻陷北京,皇帝逃到热河,命令恭亲王议和。伊格那提业福担任调停,恭亲王于是与英、法签订了北京和约。伊格那提业福要求中国政府将两国共管之乌苏里河以东至海的地方让给俄国作为回报。十月,签订了北京续约。其中重要内容包括:一,两国沿乌苏里河、松阿察河、兴凯湖、白琳河、瑚布图河、珲春河、图们江为界,以东为俄国领土,以西为中国领土;二,西疆未确定的边界,此后应顺着山岭、大河,以及中国常驻卡伦等地设立界标,从雍正五年所立沙宾达巴哈的界碑末处起,向西直至斋桑淖尔湖,从这里往西南,顺着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境为界;三,俄商从恰克图到北京,经过库伦、张家口地方,允许零星贸易,库伦设立领事官一名;四,中国允许喀什噶尔试行贸易。十一年夏天五月,仓场侍郎成琦与俄人划分了黑龙江东界。秋天七月,俄国在汉阳设立领事。八月,俄国人进献枪炮。当年,俄国人请求进京贸易,被拒绝;后来按照英、法的例子,改到天津。

同治元年春天二月,与俄国签订了陆路通商章程。俄国人最初想要纳税从轻,对蒙古不加限制,在张家口设立行栈,经过关隘免于检查。总署认为俄国人以前在恰克图等地方用货物交换中国茶叶出口,现在允许其进口贸易,应该按照洋关重税,以免妨碍华商生计。又因为库伦是蒙古错居之地,库伦大臣所属的地方只有车臣汗、图什业图汗等地,其他各游牧地区地广人稠,并不全在库伦大臣管辖之下,如果允许俄国人随意贸易,检查难以周全。又因为张家口离北京很近,所以坚决拒绝俄商设立行栈。经过一段时间,才在天津签订了二十一款章程,并增加了税收规则。三月,俄国人因为喀什噶尔不安定,请求暂时移至阿克苏通商,被拒绝。

当时俄国人在伊犁属玛呢图一带私自设立哨所,阻挠中国前往勒布什的道路,又在沙拉托罗海边境率兵拦截查边的人,声称哈萨克、布鲁特是他们的属国,还在各个哨所外修建了防御工事。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等人质问他们,但他们不听。

八月,明谊等人与俄国人开会讨论边界问题。俄国人以续约的第二条为依据,声称‘西疆的边界尚未确定,今后应顺着山岭、大河的流向,以及现在中国常驻的哨所’为定论,并出示了彩色的地图,想要将卡地以外的地区全部划归俄国。明谊等人认为条约中载明从沙宾达巴哈界牌的末端到浩罕边境为界,绵延万里,其中只有三个地名,没有详细说明每一段的边界位置。而且条约中载明‘现在中国常驻的哨所等处’并没有‘为界’的字样,因此不应以此为依据。他们多次辩论,但俄国人不理解。

突然派遣了数百名士兵,手持武器和炮车,在伊犁哨所附近砍伐树木,制造骚乱。这个月,俄国人请求派遣兵船到上海协助剿灭广东的叛贼,中国同意了。

十月,俄国人再次进献枪炮。这一年,俄国人越过边界,在黑龙江右岸盗耕土地,中国质问他们。

第二年四月,俄国官员布色依从海兰泡派人到齐齐哈尔省城借用驿站马匹,并请求通商,请假道前往吉林从松花江回国。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认为这不属于条约所载内容,不允许。

这个月,俄国人再次派遣数百名士兵到塔尔巴哈台的巴克图哨所居住。中国命令他们撤回,但他们不听。又派遣队伍前往伊犁、科布多,还派数千名士兵分赴斋桑淖尔等地耕种和建造房屋,派遣士兵四处秘密立起石碑,作为将来划分边界的基础。明谊等人商议防御措施,并与俄国人交涉,但俄国人不理解。

五月,俄国人以哈萨克士兵侵犯伊犁博罗胡吉尔哨所为借口,击退了他们。六月,他们再次侵犯沿边哨所,中国再次击退了他们。七月,俄国人递交议单,仍然以条约的第二款为依据。又以条约中‘西直’字误写成‘西南’字为由,坚持按照议单所指的地名划分边界,不允许更改。于是同意按照议单更换条约。

于是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上奏说:‘按照议单更换条约,实际上对乌梁海蒙古以及内服的哈萨克、布鲁特和伊犁近边卡居住的索伦四爱曼人等的生计有影响,请考虑安置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生计。’朝廷命令与俄国人商议,必须让俄国人让出土地进行安置,以及中国人照旧游牧。俄国人仍然不同意。

第三年秋天八月,俄国人再次派遣士兵逼近伊犁哨所。九月,俄使杂哈劳到塔尔巴哈台与明谊会面,仍然以议单为依据。当时新疆回族动荡不安,朝廷重新开辟边疆战事,于是按照议单更换条约。

总计边界条约分为几个段落:一为乌里雅苏台所属地,即乌城界约所立的八界牌,从沙宾达巴哈起,往西南顺着萨彦山岭到唐努额拉达巴哈西边的末端,转向西南至赛留格木山岭的柏郭苏克山为止,山岭右边归俄国,左边归中国。二为科布多所属地,即科城界约所立的二十处牌,从柏郭苏克山起,向西南顺着赛留格木山岭到奎屯鄂拉,然后往西行,沿着大阿勒台山,到海留图河中间的山,转向西南,顺着这座山直到察奇勒莫斯鄂拉,转向东南,沿着斋桑淖尔边顺着喀喇额尔齐斯河岸,到玛呢图噶图勒幹哨所。三为塔尔巴哈台所属地,从玛呢图噶图勒幹哨所起,先往东南,后向西南,顺着塔尔巴哈台山岭到哈巴尔苏,转向西南,顺着塔境西南各哨所直到阿勒坦特布什山岭,西北为俄国地,东南为中国地。四为伊犁所属地,顺着阿勒坦特布什等山岭以北偏西的部分属于俄国,再顺着伊犁以西的各哨所到特穆尔图淖尔,由喀什噶尔边境一路到达天山之巅至葱岭,以浩罕处为界,约定明年勘界立牌。由于回族动荡加剧,中、俄道路受阻,界牌推迟未能设立。

第四年,伊犁将军明绪因为回族动荡,请求暂时借用俄军协助剿匪,朝廷同意了。然而俄国人拖延不发兵,只同意通过俄边界转解军需物资,以及所需粮食、枪炮、火药同意借给。

第五年春天正月,伊犁大城失守,俄国同意借兵,但仍然拖延不派兵。三月,与俄国人商议修改陆路通商章程。俄国人想在张家口任意通商,并要求删除‘小本营生’、天津免纳子税两项内容。中国认为张家口靠近京畿,不同于边疆,不能没有限制。如果删除‘小本营生’字样,俄商的货物种类和人数就无从查考。只有天津免纳子税,与其他国家贩运土货出口仅纳一正税相符合,于是商议免征天津子税。至于张家口任意通商和删除‘小本营生’的事宜,则暂时搁置。

五月,俄国人请求到黑龙江内地通商,中国不允许。这个月,俄国人占领了科布多所属布克图尔满河北境。

第六年六月,俄使倭良嘎哩以新疆边疆不稳定,影响通商为由,写信给总署质问。这个月,俄国人占领了科布多所属霍呢迈拉扈哨所和乌里雅苏台所属霍呢音达巴罕的乌克果勒地。中国质问他们,但他们不理解。

第七年二月,俄国人越过边界到库伦所属乌雅拉噶哈当苏河等处采金,中国阻止他们,但他们不听,反而认为那是俄国的游牧地,不承认雍正五年所定的边界以及嘉庆二十三年两国所绘的地图边界。中国多次与他们争议,但未能解决。当时新疆与俄国交界处尚未设立界碑鄂博,乌里雅苏台将军麟兴等人请求派遣大员会定界址,朝廷同意了。但拖延了很久没有进行勘界。

俄国人又私自砍伐树木,标记所侵占的库伦所属地。还在朝鲜庆兴府隔江遥对的地方建造房屋,朝鲜国王感到怀疑和恐惧,向中国查询。七月,俄国人又到呼伦贝尔所属地盗伐树木,中国阻止他们,但他们不听。

八年春天三月,中国与俄国续签了陆路通商条约。五月,荣全等人与俄国立界大臣巴布阔福等人会面,在鄂博立界牌,从乌里雅苏台所属的赛留格木到乌里雅苏台,俄方官员以原条约第六条为借口,称不是水源地,辩论了三天,才按照红线条约,在博果苏克坝和塔斯启勒山分别建立了界牌。从珠噜淖尔到沙宾达巴哈的分界处,原图所记载的地方险阻难行。俄方官员想要绕道从珠噜淖尔北面的唐努山察布雅齐坝上建立鄂博,直接向西北方向,绕到沙宾达巴哈。朝廷不允许,于是改为在珠噜淖尔东南约十几里处的哈尔噶小山建立第三个界牌。然后顺着珠噜淖尔北面的唐努山南面约二百里的察布雅齐坝上建立第四个界牌,按照原图所绘的红线以外,珠噜淖尔圈出的地方为俄国领土,哈尔噶小山以东、察布雅齐坝以北为中国领土。再顺着珠噜淖尔北面的唐努山南面直向西行,到珠噜淖尔末端转折向北再向东,都属于红线以外的科属阿勒坦淖尔乌梁海地,已经分给俄国,到库色尔坝上已经接到了唐努乌梁海向西偏北的极边地,在此坝上建立了第五个界牌。从这里向西,没有道路可通,于是下坝向东北进入唐努乌梁海,再转折向西再向北,到唐努鄂拉达巴哈的末端,向西有水流向西,名为楚拉察河,也是红线以外的分给俄国的,在此建立了第六个界牌。其东南是唐努乌梁海的边境,其西北是俄国领土。又从楚拉察河顺着萨勒塔斯台噶山到苏尔坝上,建立了第七个界牌。从这里向前,直到沙宾达巴哈山脉,一线相连,这里原有两国的界牌。与这个坝相接,因此不再设立。荣全还想再增加界牌,俄方官员同意出具证明,允许中国自行设立,荣全于是派人设立。

八月,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又与俄方官员商议设立俄方界牌,俄方官员仍然想要以山形水势为依据。奎昌等人坚决反对,认为必须按照原图的路线建立界牌,于是从科布多东北边的末布果素克岭到玛呢图噶图勒幹各处建立了界牌,直到塔尔巴哈台所属的布伦托海分界。中国因为塔城尚未收复,道路阻塞,没有时间处理。俄方使者突然想要在塔城所属的玛呢图噶图勒幹到哈巴尔苏从北开始先建立鄂博,并声称即使没有中国大臣参与也可以自行建立。中国认为分界涉及到两国领土,绝对不能单独勘测,同意等到明年春天冰雪融化后,派遣官员会勘。

那一年,俄国人乘坐轮船从松花江上驶到呼兰河口,要求在黑龙江内地通商。黑龙江将军德英上报朝廷,朝廷认为这不是条约所规定的,不允许。

九年正月,俄国人来说哈巴尔苏界牌已经在去年秋天自行建立。中国认为不符合会商的原议,质问他们,并命令科布多大臣奎昌按照原图进行查勘。二月,俄国人再次请求派遣官员到齐齐哈尔、吉林与将军商议边事,朝廷命令禁止阻止。

秋天八月,奎昌到达塔城所属的玛呢图噶图勒幹卡伦,与俄方立界大臣穆鲁木策傅会勘俄方自行建立的界牌,中国也在俄方自行建立的界牌内建立了界牌。又前往塔尔巴哈台山岭等处进行勘查,直到哈巴尔苏,共设立了十个界牌。至此,分界工作才完成。十月,库伦办事大臣张廷岳等人因为乌里雅苏台失陷,乌梁海与俄国边界相邻,请求防范被侵占。

十年夏天五月,俄国人袭击夺取了伊犁,又想要乘胜收复乌鲁木齐。皇帝命令将军、参赞大臣等人阻止俄军进兵,但俄军不听。之后又出兵两千,想要剿灭玛纳斯叛军,以妨碍俄国贸易为借口。中国命令荣全、奎昌、刘铭传等人率军图谋收复乌鲁木齐,规复伊犁。俄国人夺取了伊犁后,立即命令图尔根所驻扎的索伦人迁移到萨玛尔屯。又在金顶寺建造房屋,让汉人和回族分别驻扎在绥定城、清水河等地。又派人前往喀喇沙尔、晶河,劝说土尔扈特投降。又说玛纳斯叛军已经投降。事情上报朝廷后,命令阻止。

十二月,俄国人请求按照各国例通行商琼州,朝廷同意了。那一年,俄国人带兵进入科布多境内。朝廷下令让他们退兵,过了很久才离开。

十一年四月,伊犁将军荣全与俄方官员博呼策勒傅斯奇在俄国色尔贺鄂普勒会面,商议交还伊犁的事情。俄方官员对伊犁不闻不问,只讨论新疆各处如何平定,并提出了协助用兵的事情,要求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乌鲁木齐、哈密、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处通商、设立领事,以及赔偿塔城商馆,以及匡苏勒官庞龄等人被害的事情,并请求将科布多所属的喀喇额尔济斯河以及额鲁特游牧的额尔米斯河归还俄国。荣全等人拒绝了。博呼策勒傅斯奇于是不再讨论伊犁的事情。之后突然前往北京总署,请求仍然与荣全会商。博呼策勒傅斯奇又突然辞归国。至此,接收伊犁的事情又拖延了下来。

八月,俄国人载着货物进入乌鲁木齐所属的三塘湖,请求前往巴里坤、哈密等处贸易。被阻止,不听从。后来听说回族叛军有从哈密东面的山里逃窜到察罕川古的消息,于是折返。之后又有俄方官员来文,称伊犁所属的土尔扈特游牧的西湖、晶河、大沿子居民都归顺了俄国,中国军队不得前往西湖各村。中国认为当初分界在伊犁西边,并没有西湖的名字,西湖是乌鲁木齐所属的军队,原本由总署与俄使商议有大致的协议,怎能阻止?拒绝了他们。当时荣全将要带兵从塔城前往伊犁设立台站,俄国人认为越过了俄国占领的地盘,不允许。又阻止荣全接济锡伯银两。十月,俄商前往玛纳斯贸易,途中被杀伤五十多人。

十二年夏天四月,俄国人突然带兵以及哈萨克、汉、回族众,进入晶河土尔扈特游牧,索要哈萨克丢失的马匹,并逮捕了贝子及固山达保来绰啰木等人,又修复了伊犁东边的果子沟大路,更换了锡伯各官员,意图东犯,又在塔尔巴哈台所属的察罕鄂博山口驻兵,盘查过往行人。十三年八月,俄国人从库伦贸易进入乌里雅苏台建房,以不在条约所载为由质问,不予以理会。不久命令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光绪元年夏天五月,俄国游历官索思诺等人来到兰州,说奉国王之命,想要与中国永久友好,等到中国收复乌鲁木齐、玛纳斯,就立即交还。左宗棠上报朝廷。之后左宗棠认为新疆与俄国边界相邻,交涉事务繁多,请求朝廷定夺。皇帝命令左宗棠主办。

三年,讨论修改陆路通商章程。俄国使者布策想在交还伊犁之前,开通各路贸易。中国不同意,只允许西路通商,同时以交还伊犁和商办其他事务为条件。

俄国人又指责荣全和张示激怒了伊犁人民不遵守俄国命令,乌里雅苏台的官员擅自责打俄国人,江海关道扣留了俄国船只,英廉擅自杀害了哈萨克车隆,以及征收俄国税款,指责这些行为违反了条约,说必须先商议这些事情。

恰逢新疆南路大捷,各城被收复,回民白彦虎等人逃入俄国,中国根据与俄国签订的第八款,请求俄国将其交出。多次理论,但未能达成协议。

四年五月,朝廷命令吏部左侍郎崇厚出使俄国,商议归还伊犁和交出白彦虎等事。十二月抵达俄国。五年二月,与俄国外交部长格尔斯开始谈判。格尔斯提出了三个议题:一是通商,二是分界,三是赔偿。其中通商和分界又细分为三个部分。通商条款包括:一,从嘉峪关到汉口,称为中国西边省分,允许其贸易;二,乌鲁木齐、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等地,称为天山南北各路,妥善商议贸易章程;三,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称为蒙古地方,以及上述西边省分,均设立领事。分界条款包括:扩展伊犁边界,以便控制回部;调整塔尔巴哈台边界,以便哈萨克人冬夏游牧;新定天山以南边界,以便俄国所属浩罕得到清晰的边界线。崇厚都同意了,只有赔偿金额未确定。

崇厚将前往黑海签署协议后回国,但恭亲王奕劻等人认为崇厚所定的条款损失很大,请求朝廷命令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金顺、锡纶等人,分别审查这些条款并秘密上报。于是李鸿章等人以及当时上奏的官员纷纷弹劾,而洗马张之洞尤其坚决反对。他大致说:“新条约的十八条中,最荒谬的是陆路通商从嘉峪关、西安、汉中直达汉口,秦陇要害、荆楚上游,全部被窥视。不能答应的有几点。一是东三省是国家根本,伯都讷吉林是精华,如果允许俄国船只到这里,就与东三省任其游行无异,这样在绥芬河以西无故自削地二千里;二是内河行船是各国历年所求而不得的,一旦允许俄国人,效仿者会接踵而至。不能答应的有两点。三是朝廷不争税课,应当体恤商民。如果准部和回部,蒙古各盟,任由俄国人贸易,全部免税,华商会日益困顿;四是张家口等内地开设行栈,以后逐渐推广,开启戎心,万里之内,首尾相接。不能答应的有三点。五是中国的屏障全在内外蒙古,沙漠万里,是上天限制夷狄的。如果蒙古全部供其役使,一旦有事,音信易通,必定撤除屏障,为其先导。不能答应的有四点。六是条约中载明,俄国人准建卡三十六,范围广大,无事而商往,则讥笑不止;有事而兵来,则抵抗不住。不能答应的有五点。七是各国商贾,从未有允许携带军器之例。现在无故声明人带一枪,其意何在?不能答应的有六点。八是俄国人商税,种种取巧,如果各国都希望均沾,洋关税课必至岁绌数百万。不能答应的有七点。九是同治三年新疆已经议定之界,又想内侵,切断我们入城之路。新疆形势,北路荒凉,南城富庶,争硗瘠,弃膏腴,务虚名,受实祸。不能答应的有八点。

伊犁、塔尔巴哈台、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古城、哈密、嘉峪关等处准设领事官,是西域全疆尽由出入。而且各国通例,只有沿海口岸准设外邦领事。如果乌里雅苏台等地,是我边境,今日俄人作俑,设各国援例,又将如何处理?不能答应的有九点。名义上归还伊犁,而三省山岭内卡伦以外盘踞如故,割霍尔果斯河以西、格尔海岛以北,金顶寺又为俄人市廛,约定俄人产业不更交还,地利尽失。不能答应的有十点。

又提出改议之道:一是在崇厚违训越权之罪上加以惩处;二是请旨将俄人不公平,臣民公议不原之故,布告中外,行文各国,使评曲直;三是据理力争,使知使臣画押,未奉御批示覆,不足为据;四是在新疆、吉林、天津设防,以作战备。

六年正月,朝廷命令大理寺少卿曾纪泽为使俄大臣,继续商议各款。当时朝廷大臣多主张废除条约,曾纪泽认为废除条约需要权衡轻重,因此上疏说:“伊犁一案,关键有三:分界、通商、赔偿。在这三个问题中,赔偿固然是最小的。即使是通商,也比分界稍微轻一些。查看西洋定约的例子有两个,一是长期坚守不渝,一是可以随时修改。长期坚守不渝的是分界,分界不能两全,这边有所得,那边就有所失,所以在定约的时候,非常谨慎和困难。可以随时修改的是通商,通商的损益难以预料,或者开业后才能看到端倪,或者长期经营后才能分出利弊,所以在定约时,必须商定年限进行修改,以保证其利而去其弊。俄国的条约经过崇厚商定,中国确实受损,但如果想一下子全部改变,而不另外开辟一条道路作为周旋的途径,似乎也难以降心相从。我认为分界既然已经确定,自然应该坚持,百折不回。至于通商各条款,只有对过于苛刻的条款,应当适当修改,其余的应该从权应允。

当时俄国人以中国惩处崇厚罪,增兵设防,有意挑衅,想要拒绝曾纪泽不与议事。英国、法国两位使节各自奉本国命令,也认为因为定约而惩处使臣是不对的,代为请求宽免。中国不得已,同意减轻崇厚的罪行,诏令仍然监禁。之后又与俄国使节凯阳德先议结边界各案。

六年七月,纪泽到达俄国,侍郎郭嵩焘上疏请求按照万国公法,减轻崇厚的罪行,纪泽也请求释放崇厚,最终被批准。

最初纪泽到俄国时,俄国的吉尔斯、布策等人因为纪泽不是头等全权大臣,不愿与他商议,派遣布策前往北京商讨条约。布策已经出发,但朝廷认为在俄国定议更为重要,命令纪泽再次向俄国请求,才追回了布策。纪泽参与商议,主张废除条约。俄国人带着对崇厚条约的成见,多次与纪泽意见相左。纪泽无奈,只好遵从总署的电报指示,认为可以暂时不要求归还伊犁,废除旧约。

不久接到俄国的公文,同意归还帖克斯川,其他事项不允许商议。布策又想让俄国商人在通州租房存货,以及从天津用小轮船拖带货物。纪泽认为这不在条约之中,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而改约的事情仍然悬而未决。

十一月,俄国向中国提出修改各条,主要有七点:一,归还伊犁;二,喀什噶尔边界事务;三,塔尔巴哈台边界事务;四,嘉峪关通商,允许俄商从西安、汉中行走,直达汉口;五,松花江行船至伯都讷;六,增设领事;七,天山南北路贸易纳税。曾纪泽接到公文后,认为既然俄国已经同意让步,那么暂时不要求归还伊犁的说法自然不必再议。于是按照条约进行辩论:在伊犁,争取收回南部地区;喀什噶尔,按照两国目前管辖的地区,派遣官员再次勘定;塔尔巴哈台,在崇厚、明谊所订的两界之间,酌情勘定;嘉峪关通商,可以参照天津的做法处理,西安、汉中两路及汉口字样均被删除;松花江行船,因为爱珲条约误将混同江称为松花江,又没有汉文签名可据,导致俄国人长期以此为借口,经过长时间才同意废除专条,并声明爱珲旧约如何处理,再行商定;增设领事,俄国人请求设立乌鲁木齐一处,总署命令再次商议修改,最终将乌鲁木齐改为吐鲁番,其他待商务兴盛时再议增设;天山南北路贸易纳税,将原约中的‘均不纳税’字样改为‘暂不纳税,待商务兴盛再订税章’。

此外,关于赔偿金,崇厚原约赔偿五百万卢布,俄国人因为伊犁南部已经归还,想要加倍,经过长时间才同意减定为九百万卢布。纪泽又认为这次改约并未用兵,所以不能承认兵费。于是将历年边疆、腹地与俄国人未结的九十九案,合并其中,作为全部解决。又对崇厚原订的俄章字句有所增减。如条约第三条删去伊犁已入俄籍之民,入华贸易游历许照俄民利益一段;第四条俄民在伊犁置有田地,照旧管业,声明伊犁迁出之民,不得援例,且声明俄民管业既在贸易圈外,应照中国民人一体完纳税饷;并在第七条伊犁西境安置迁民之处,声明系安置因入俄籍而弃田地之民;第六条写明所有前此各案,第十条吐鲁番非通商口岸而设领事,暨第十三条张家口无领事而设行栈,均声明他处不得援以为例;第十五条修约期限,改为五年为十年。章程第二条货色包件下添註牲畜字样,其无执照商民,照例惩办,改为从严罚办;第八条车脚运夫,绕越捷径,以避关卡查验,货主不知情,分别罚办之下,声明海口通商及内地不得援以为例。这就是收回伊犁的条约。同时与俄国订立陆路通商章程。七年正月,与俄国外部尚书吉尔斯及前驻京使臣布策,在俄国首都画押盖章,随后批准换约。七月,祝贺俄国君主即位,递交国书。要求引渡叛贼白彦虎等人,俄国人以白彦虎等人的罪行属于公罪,不在条约所列之列,不同意交还,但同意严禁。

不久,任命伊犁将军金顺、参赞大臣升泰接收伊犁。八年二月,接收完毕。金顺进驻绥定城。升泰与俄官共同勘分地界,并让哈密帮办大臣长顺参与西北界务,巴里坤领队大臣沙克都林紥布参与西南界务。四月,俄国人带兵潜入科布多所属哈巴河,清安等人上报。因为提到图内奎峒山、黑伊尔特什河、萨乌尔岭等处的形势,与历年新旧地图描述不符。朝廷命令就原图应勘之处,力与指辩,酌定新界。

十一月,分界大臣长顺等人与俄官佛哩德勘分伊犁中段边界。之前,距离那林东北一百多里的格登山有高宗平准噶尔铭勋碑,同治三年已经划归俄国,到这时又争回,订立了三条界约。

九年,督办新疆军务大臣刘锦棠认为新疆南界乌什的贡古鲁克地是南北要津,请求按照条约索还。之前,旧约所载伊犁南界,是指贡古鲁克山顶。上年沙克都林紥布与俄使勘分南界,从贡古鲁克等处卡伦绕贡古鲁克山麓至别叠里达坂设立界牌,侵占至毕底尔河源,所以锦棠提出此事。朝廷命令长顺等人据理辩论。之后,沙克都林紥布又与俄官咩登斯格勘定伊犁南界,俄国人坚持要以萨瓦巴齐为界,沙克都林紥布认为萨瓦巴齐在天山之阳,距离天山中梁还很远,不同意,于是以天山中梁为界。又在别叠里达坂立牌,这就是喀什噶尔界约。

七月,负责分界的官员升泰等人与俄国官员巴布阔福等人一起调查了科布多和塔城的边界事务。巴布阔福等人想要按照地图上的直线,以哈巴河作为边界。升泰等人认为哈巴河位于上游,是科境的门户,塔城的屏障,如果划归俄国,不仅原住民哈萨克、蒙古、汉族等民族将无处安置,科属的乌梁海、塔属的土尔扈特等游牧民族也会受到压迫,边界太近,冲突必然增多,因此拒绝了这一提议。俄国使节于是同意将边界西移大约八十多里到毕里克河。升泰等人认为毕里克河是一条小河,原图上并未标注,如果以此划界,哈巴河上游仍将被俄国占据,他们再次坚决反对。俄国使节最终同意再后退五十里,决定以阿拉喀别克河为界,从哈巴河到直线的距离共有一百三十多里,即原图黄线旁边的小河。其他地方则按照黄线所指的方向划分。至于两国所属的哈萨克,原本属于俄国的归俄国,原本属于中国的归中国。如果有人属于中国但产业在俄国,或者居住在俄国但产业在中国,都按照伊犁的处理办法,从这次议定新界换约之日起,限定一年内迁移。双方达成协议后,又与俄国官员斐里德商定了塔城西南未划分的边界。俄国使节想要多分一些土地,升泰认为这段边界事务,在新约第七条中已经明确指出,是按照同治三年塔城界约所定旧界,即原约第二条所指的依额尔格图巴尔鲁克、莫多巴尔鲁克等处卡伦的道路来处理,因此原有的图线条可以遵循,不像其他地方还需要商议划分,因此不同意。俄国使节于是提出巴尔鲁克山界内居住的哈萨克已经长期投靠俄国,一旦划界,不可避免要迁移,请求借用土地安置,升泰同意了。仍然按照旧约第十条所规定的塔属原住小水地方居民的办法,限定十年后迁移,随即立了牌子。

九月,分界大臣额尔庆额等人与俄国官员撇斐索富商定了科布多边界。从阿拉克别克河口喀拉素毕业格库玛小山梁开始,到塔木塔克萨斯结束,共设立了四个牌子,又在阿克哈巴河源头设立了牌子。在此之前,喀什噶尔西边界事务已经由长顺与俄国划分,以依尔克池他木为界,但帮办军务广东陆路提督张曜认为有误,请求复查。长顺认为划界是依据红线,依尔克池他木虽然旧图上没有标注,但新图正是在红线界限上,不容有误。不久,总署认为条约中有‘现管为界’这一条,意思是曾纪泽在定约时,可能因为新图有所缩小,又知道左宗棠上报克复喀城,有占领安集延遗地、边界扩宽的说法,所以条约中添加了这一条。既然以现管为界,就可以不拘泥于红线,仍然命令长顺继续争取。俄国认为喀拉多拜、帖列克达湾、屯木伦三处虽然现在由中国管辖,但都位于线外一百多里,坚持不同意,仍然按照红线进行测量,从喀克善山到乌斯别山,共设立了二十二个牌子,其中以山为界的有七个,最终达成协议。这就是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当年,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与俄国商议了俄国商人在塔城贸易的新圈地址。

十年三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与俄国商定了哈萨克归附条约,塔城境内混居的哈萨克提尔赛哷克部、拜吉格特部、赛波拉特部、托勒图勒部、满必特部、柯勒依部、图玛台部等大小鄂拓克,共计五千多户,除了原本迁回俄境外,其余一千八百户均由中国管辖,并制定了管辖条款。七月,法国因为越南与中国发生冲突,法国请求俄国保护在华的法国旅客、教士以及一切利益,俄国使节答应保护,并向中国发出了照会。

十一年三月,总署因为吉林东界牌博中有很多错误,年久失修,就请简大员去会勘,根据约定来设立界牌。在此之前,俄国人侵占了珲春边界,把图们江东岸沿江一百多里的地方误认为是俄国领土,并在黑顶子设立了俄国的关卡,吸引了朝鲜流民开垦土地。前督办宁古塔等处事宜的吴大澂,请求命令俄国人归还这些地方。朝廷于是命令吴大澂等人为钦差大臣,与俄国人约定时间会勘边界。

大澂等人根据咸丰十年北京条约,中俄东界顺黑龙江至乌苏里河及图们江口所立的界牌,有俄国的十二个字头,十一年成琦勘界图内还有这十二个字头,但为什么官方界牌记文中只有八个字头?图约不符。另外,界牌用木头制作难以持久,应该请换成石头,并补立界牌。再者,俄国人所占的黑顶子地,就在‘土’字界牌以内,尤为重要。从珲春河源到图们江口五百多里,处处都与俄国接壤,却没有任何界牌。成琦所立的界牌八处,除了‘土’字一牌外,还有‘乌’字一牌。从交界记文来看,图们江左边距海不过二十里,立了一个界牌,上面写着俄国的‘土’字头,这‘土’字一牌已经在交界尽头,再无补立‘乌’字界牌的地方,两者必有一误。补立界牌,无论是‘乌’字还是‘土’字,都应以图们江左边距海二十里的地方为界限。

十二年夏天,吴大澂等人前往俄境岩杵河,与俄国的勘界大员巴啦诺伏等人商议界务。大澂等人首先提议补立‘土’字界牌,因为咸丰十一年所立的‘土’字界牌地点,没有按照条约记文‘江口相距二十里’的规定。大澂等人与俄方辩论,俄方认为海滩二十里,俄国人称之为海河,除去海河二十里,才是江口。大澂等人认为江口就是海口,中国的二十里就是俄国的十里,沙草峰原立的‘土’字界牌,既然与条约记文不符,此时就应该更正。巴啦诺伏仍然以旧图红线为理由。经过一段时间,才同意在沙草峰南边越过山岭到平冈尽头立‘土’字牌,又在旧图内‘拉’字和‘那’字两牌之间,补立‘玛’字界牌,在条约内‘怕’字和‘土’字两牌之间,补立‘啦’和‘萨’二字界牌,全部换成石头。又在界牌相去甚远的地方,多处设立封堆,或者挖掘壕沟作为标记。至于俄国人所占的黑顶子地,也同意归还。

大澂等人又因为宁古塔境内的‘倭’字和‘那’字两界牌,与记文条约不符,请求更正,因为‘倭’字界牌本来在瑚布图河口,因为当时河水涨潮,木牌容易冲失,临时设在小孤山顶,离河较远。大澂等人认为如果以立牌的地方为交界处,那么小孤山以东至瑚布图河口的一段又将割给俄国。于是与巴啦诺伏商定,将‘倭’字石界牌改置于瑚布图河口山坡高处,‘那’字界牌原来在横山会处,距瑚布图河口一百多里,仅存朽烂木牌两尺多,因为换成石头,仍然立于横山会处,向西就是小绥芬河源水向南流的地方,又在交界处增设了铜柱。这就是中俄珲春东界约。

这一年,俄国的莫斯克瓦商人想要携带货物前往科布多、哈密、肃州、甘州、凉州、兰州等地方贸易。中国认为科布多、哈密、肃州都是条约规定的通商地点,自然可以去;甘州、凉州、兰州属于内地,不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不允许前往。十四年,俄国人乌梁海所属地区,挖掘金矿开地建房,中国阻止不听。十五年,俄国人越过边界进入黑龙江所属地区,以割草为名,搭建棚子占地。总署询问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请求只允许割草,不允许搭建棚子,严格约定,以示限制,朝廷同意了。十六年,俄商请求按照条约由科布多运送货物回国,朝廷同意了。最初,俄商通过陆路运送货物回国,旧的规定只有恰克图一条路。光绪七年,签订了新的条约,允许通过尼布楚、科布多两条路往来运送货物。到这一年,允许通过科布多运送,其收缴执照等办法,由科布多参赞大臣派员查验。这一年,出使大臣洪钧因为俄国人恰克图境穴地取金,请求自己设立工厂挖掘金矿,但没有结果。俄国人又勾结藏族人私下赠送礼物。

十七年,俄国派兵到海参崴开办铁路。这一年,俄国的太子来华游历,命令李鸿章到烟台迎接。最初俄国想要中国派遣亲王接待,没有同意,于是派遣李鸿章前往,给予了额外的礼遇。

十八年,与俄国人商议连接珲春、海兰泡陆路电线的计划。在此之前,中国的陆路电线是从光绪六年开始的,只有丹麦的大北公司海线,在同治十年从香港、厦门一路通往上海,然后通往新加坡、槟榔屿,最终到达欧洲,称为南线;另一条通往海参崴,通过俄国的亚洲旱线到达欧洲,称为北线。俄、丹早有连接电线的约定。后来丹麦又与英国合办水线。等到各省自行设立陆线,并拆除了英国、丹麦在上海、广州已经建成的陆线。等到中国吉林、黑龙江的线路建成,与俄国的东海滨境内线路相接。大北公司等担心中俄线路连接,会分走他们的利益,多次引发争议。到这一年,命令李鸿章与俄国的使节喀希呢商议条约,商定在上海、福州、厦门、香港有水线的地方,不与他们争利,其他各口岸的电价,也不允许水线公司争减,于是达成协议。这就是中俄边界陆路电线相接条约。

那一年,俄国入侵帕米尔地区。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回疆边界之外,以前是中国的领土。自从俄国和英国争夺以来,帕米尔高原的北部和西部逐渐归入俄国,南部的小部分则归属于英国控制的阿富汗,只有东部和中部长期归顺于中国,至今没有变化。俄国想要夺取帕米尔地区以便通往印度,英国人加以防范,以划分阿富汗边界为借口,希望中国接管帕米尔中间的地区,明确界线;俄国人也想要和中国一起划界分疆,不让英国插手。于是,俄军进入帕米尔,英国领事璧利南以之前英俄签订的协议为证,认为喀什噶尔和阿富汗之间没有俄国的领土,坚决反对俄国的说法。俄国人不顾,想要以郎库郎里湖为界,将军队南移,准备占据色勒库尔。色勒库尔是莎车的领土,更加接近新疆的南部边界。陕甘总督杨昌濬请求设防,朝廷同意了。

由于出使大臣洪钧所绘的地图有误,李鸿章根据薛福成所寄送的地图说:“喀约既然称乌斯别里南向为中国地界,就应该确定‘南向’这两个字,如果突然插入‘转东’两个字,那可就是谬以千里了;而且乌斯别里是葱岭的支脉,如果顺着山梁走是自然界的界线,那么按照一直往南的说法,不仅两个帕米尔都失去了,喀什噶尔也失去了屏障,叶尔羌、西藏等地全部失去了边防,还可能以后借口交界处本应沿着山脊走,这种说法更加模糊,更难以划分,这肯定是无法同意的。如果他们以喀约说法过于模糊为借口,我们打算模仿北亚墨利加英、美使用经纬度划分边界的方法,以乌斯别里山口为经线,从乌斯别里山口一直往南,到阿富汗界的萨雷库里湖为止,这样才与经线相符合。这样,大帕米尔可以得到大部分,小帕米尔全境都在经线内,这样简洁精确,比自然界的界线更好,而且与原来的协议也相符合。否则阿里楚尔山环绕三面,只有东面与喀境相连,界线也是自然的。他们为什么要放弃外面的山梁,而只使用里面的山梁,来争取更多的领土呢?”讨论了很久也没有决定。

这一年,俄国在戈壁滩上的茶叶被焚毁,要求赔偿,答应由运送俄国茶叶的人分摊赔偿。俄国使者想要由政府来赔偿,但被拒绝了。

十九年四月,讨论收回俄国借用的土地。最初,俄国借用塔尔巴哈台所属的巴尔鲁克山,供属下的哈萨克游牧使用,限定十年后迁回。到了这时,期限已满,伊犁将军长庚请求派遣官员商议处理,俄国人请求再延长十年,但被拒绝。经过一段时间,俄国人终于同意归还土地和迁移居民,于是签订了交山文约,声明期限满了不迁回,就按照人随地归的原则处理。又签订了处理收回山地的未尽事宜的文约,用来清理两属哈萨克欠债和偷盗牲畜等问题。

二十年,中国和俄国再次讨论帕米尔边界问题。俄国最初想要占据郎库里和阿克塔什,出使大臣许景澄认为这是中国的领土,据理力争,没有被允许。后来,俄国同意在色勒库尔山岭的西边,请求中国指明哪些地方可以出让,中国仍然坚持从乌仔别里到萨雷库里湖的界线,俄国人不同意。总署想要按照水流划分边界,打算沿着阿克拜塔尔河,向南越过阿克苏河,向东南沿着河流到阿克塔什平原,转向西南,沿着伊西提克河,直到萨雷库里湖,详细叙述分界的水名,但还是没有决定。那一年,俄国新皇帝即位,派遣布政使王之春作为专使前往祝贺。

第二年春天,与日本达成协议,割让台湾以及辽河以南的土地,俄国联合法国、德国劝阻日本割让辽南,但日本不同意。俄国突然调动战舰前往烟台,日本同意归还辽东,但要求在二万万两白银外加赔偿费。俄国皇帝特别命令户部大臣威特会见出使大臣许景澄,表示想要为中国借一大笔款子,以便早日撤军。许景澄将此事上报。总署命令与俄国商议,于是签订了借法银四万万佛郎的借款合同,以海关作为担保,年息四厘,分年偿还,这就是中俄四厘借款合同。

九月,俄国人分头前往东三省勘测路线。最初,俄国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想要在满洲地区借用土地继续修建。总署商议从俄国境内进入中国境内后,由中国自行修建。十月,俄国的海军轮船请求暂时借用山东胶澳过冬,被允许了。山东巡抚李秉衡上奏说:“烟台芝罘岛并非不能停泊船只,胶州过去不是通商口岸,应该命令俄国使者进入停泊后,退出要有期限。”报告被批准。十二月,赏赐俄国使者喀希呢以及法国、德国两位使者一等第三宝星。

二十二年四月,俄国皇帝尼古拉斯二世加冕,任命李鸿章为专使,王之春为副使,赠予俄国皇帝一等第一宝星。九月,与俄国签订新的条约。当时李鸿章还没有回国,俄国使者喀希呢特别秘密地与总署商议,请求批准条约。条约签订后,俄国使者贵族邬多穆斯契以感谢加冕使的身份来到北京,商议成立华俄道胜银行,于是命令许景澄与俄国签订华俄道胜银行契约,中国出资银五百万两,与俄国合办。另外成立了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又制定了九章条例,其中第二章银行业务的第十项规定了对于中国业务的几项:一,收取中国国内的各项税收;二,经营与地方及国库有关的事业;三,铸造中国政府允许的货币;四,代还中国政府募集公债的利息;五,铺设中国国内的铁道电线,并签订东清铁道会社条约,将修建铁路和管理事宜全部委托给银行。

二十三年十一月,俄国以德国占领胶州湾为借口,命令西伯利亚舰队进入旅顺口,要求租借旅顺和大连两个港口,并且要求建造从哈尔滨到旅顺的铁路权。

十二月,俄国派兵进入金州城征收钱粮,遭到抵抗,没有理会。当地百姓聚集起来抵抗,俄国人在貔口枪杀了数十名华人。

奉天将军依克唐阿上报此事,命令出使大臣杨儒迅速与俄国商议,讨论了很久也没有结果。俄国皇帝对许景澄说:‘俄国船只停泊,一是为了胶州的事情,二是为了过冬,三是为了帮助中国防御其他国家占领。’许景澄再次与俄国商议,但俄国没有回应。

二十四年二月,命令许景澄专门讨论旅顺、大连俄国船只停泊以及黄海铁路的事情,因为德国已经占领了胶州,其他国家都有所要求,俄国不便不租借旅顺和大连。

又要求中国允许东省公司从鸭绿江到牛庄一带水口选择合适的地方修建铁路,限定三月初六日签订合同,过期俄国将自行处理,言辞非常坚决。

不久,俄国提督率领军队登陆,张贴接管旅顺、大连的告示,限定中国官员交出金州城。中国再次与俄国交涉,俄国才同意军队驻扎在城外。

于是签订了合同,将旅顺口、大连湾以及附近的水面租借给俄国。已经画押,派遣官员分别测量,将军伊克唐阿认为‘附近’这个词太宽泛,用电报向总署力争,说金西、金东各岛离岸一二十里、三四十里不等,称之为‘附近’还可以,至于索山以南的庙儿七岛,近的在三四十里,远的二百多里,在山东登莱海面,不属于辽东,不能称之为‘附近’。

争了多次,俄国请求将庙群岛作为缓冲地带,避免其他国家占领。总署告诉俄国,中国只能答应不将此地让与他人使用并通商等利益,不能答应作为缓冲地带,以免损害主权。

俄国又请求允许不建立炮台、不驻军。总署仍然坚决反驳,俄国没有理会。过了一段时间,才同意按照中国的意见,删去‘作为缓冲地带’以及‘不建立炮台’等条款;又在专门条款庙群岛下增加‘不归租界之内’的字样,而金州东海海阳、五蟒二岛仍然租借给俄国。

七月,出使大臣许景澄、杨儒与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最初,中、俄会订条约,原本允许东省铁路公司从某个车站起至大连湾,或者酌情至辽东半岛营口、鸭绿江中间沿海较方便的地方修建一条支线,但并未实施。

到这时与俄国商议,许景澄与俄国外交部商定支线的末端在大连湾海口,不在辽东半岛沿海的其他地方,列入专门条款签订合同。

俄国人在修建铁路时首先重视运料,拟按照原合同所允许的陆路转运事项,订立暂时修建通海口支线及行船办法,并自行开采煤矿、木材等。

许景澄等人认为原合同第一条规定中国在铁路交界处设立关卡,按照通商税则减三分之一,这是指陆路而言,现在大连湾海口开设为商埠,货物来往内地,竟然援引减税,恐怕牛庄、津海两个关卡一定会受到影响。

至于内地与租界交界处,与中俄两国交界不同,设立关卡的地方也需要变通,拟重新制定专款。

俄国人还想一并开发各矿产,被拒绝,并讨论限制转运开采各事项。

又商议增加全路完工年限,以便暂时修建的支线在期限内拆除。

共有七款:一,支线名为东省铁路南满洲支线;二,修建铁路所需的材料,允许公司使用轮船和其他船只,悬挂公司旗帜,在辽河及其支流以及营口和隙地各海口运输材料;三,公司为了运输材料、粮食方便,允许从南路暂时修建支线至营口和隙地海口,但铁路完工,全线通行贸易后,应将支线拆除,不得超过八年;四,允许公司砍伐在官树株,每株由总监工与地方官协商确定缴费,只有盛京御用产物,以及关系到风水,不得破坏,并允许公司所经过的煤矿开采,也由总监工与地方官协商,按斤纳税;五,俄国可以在租界内自行确定税则,中国可以在交界处征收货物从租界运入内地,或从内地运往租界的税,按照海关进出口税则无增减,并答应俄国在大连湾设立关卡,委托公司代征,另外派遣文官驻扎为税关委员;六,允许公司自行准备航海商船,按照各国通商条例,如有亏损,与中国无关,应按照原合同第十二条的价格和归还期限处理;七,修建铁路的方向所经过的地方,应等待总监工勘定,由公司或北京代办人与铁路总办公司商定。

再次确定铁路经过奉天,应绕过陵寝,俄国答应绕行三十里,于是画押。

二十五年,盛京将军文兴等人派遣知府福培、同知涂景涛与俄国官员倭高格伊林思齐等人,勘分旅大租界。俄国官员拟先从租地北界西岸亚当湾开始勘分。

福培等人认为中国地图上没有亚当湾地名,应按照总署的电报,亚当即普兰店之文为依据,应从普兰店西海湾的马虎岛开始。

俄国官员以续约明确说明西从亚当湾北起,没有普兰店字样,坚决不同意更改。于是从北界西岸开始,依次立碑,至大海滨,共有三十一块碑,北面刻有汉文,南面刻有俄国字母。

又立了八块小碑,用数字编号。界线从西到东,长九十八里又九十四弓。

界线确定后,与俄国官员会议分界专条,又将所绘界图,用华、俄文注明,画押盖章,互换后,分呈俄使及总署批定完结。

最初由李鸿章、张荫桓与俄国使巴布罗福在北京签订此约,到这时,命令王文韶、许景澄加押。

当时中国想自行修建山海关至营口的支线,英国想投资。俄国使节向总署递交文书,说借用外国资本,与续约相违背。

俄国人又以东省铁路即将开工,拟在北京设立东省铁路俄文学堂,招收中国学生学习俄国语言文字,以备铁路调遣之用。中国同意了。

这一年,俄国将辽东租借地称为‘关东省’。

二十六年,义和团乱,各国联军进入北京,俄国趁机以兵占领东三省,借口防止马贼、保护铁路。

最初,奉天土匪先攻击俄国铁道警卫兵,乱兵烧毁天主教堂,破坏铁岭铁道,抢掠洋库;接着攻击辽阳铁道,俄国铁道员全部撤退,同时黑龙江也炮击俄国船只。

俄国得知消息,派遣军队分路进攻,从瑷珲、三姓、宁古塔、珲春进攻占据奉天,于是迫使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约,计划在东三省驻军,政治、赋税、官兵都归俄国管辖。

当时朝廷以庆亲王、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各国议款,并命令驻俄钦使杨儒为全权大臣,与俄国商办接收东三省事宜。

杨儒与俄国争论了很久,才同意作废。而俄国人又提出另一份约稿作为要挟,张之洞等人连续发电力争,于是暂停议和。

二十七年七月,各国和议达成,李鸿章便亲手拟定四项事项:一是归还土地;二是撤军;三是俄国在东三省,除了指定的铁路公司地段,不再增兵;四是交还铁路,并支付相关费用。与俄国使节在北京开始谈判。谈判未果,李鸿章去世,王文韶接替他。二十八年三月,签订了四条条约。

四月,俄国人强行占领了科布多所属的阿拉克别克河,参赞大臣瑞洵上报此事,命令外务部处理,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七月,铁路公司与华俄道胜银行签订了正太铁路的借款及行车合同,又与俄国续签了铁路接线和延期合同。九月,交还了关外铁路,并撤回了驻扎在锦州辽河西南部的俄军,这是第一期撤军。到了第二年三月,第二期撤军,金州、牛庄、辽阳、奉天、铁岭、开原、长春、吉林、宁古塔、珲春、阿拉楚喀、哈尔滨的俄军仍未按时撤退,俄代理北京公使布拉穆损向外务部提出了七项新要求,被拒绝,俄使撤回了要求。

适逢俄使雷萨尔复任,再次提出五项新议,宣称在东省撤军,断不能无条件,即使因此事与日本开战,也毫不顾忌。

三十年,日本和俄国开战,中国保持中立。这一年,俄国修建的东三省铁路完工,又重新签订了中俄接线续约,按照伦敦万国公会所定的条例进行了降价。

三十一年,日本战胜,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给了日本,俄国专注于东清铁道。于是,有关哈尔滨行政权的交涉开始。哈尔滨是东清铁路的中心地带,最初只有俄国人居住。自三十一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各国陆续设立领事,按照中国各商埠的做法,中国拥有行政权。但俄国人认为哈尔滨的行政权应归属于东清铁道公司,中国拒绝了这一要求。后来,俄领事霍尔哇拖忽布在东清铁道市内实行市制,对哈尔滨市内的中外居民征收租税。命令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与俄国人交涉,但未能达成一致。宣统元年,俄领事前往北京与外务部谈判,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霍尔哇拖商议在东清铁道界内设立自治会,以保护中国主权,也不违反东清铁道公司的各项条约,最终达成协议。而松花江航权的问题又重新被提出。

最初,中俄条约所指的松花江是指黑龙江下游,不允许在内地的松花江通航。俄国人认为咸丰八年、光绪七年签订的条约是指整个松花江。到这时,命令滨江关道施肇基与俄领事谈判,俄国人仍然坚持旧约。中国以日、俄签订的朴资茅斯约为依据,已经将中、俄在松花江独得行船的权利让出,旧约不再适用。双方辩论未决。随后,俄国人又想干预中国管理船舶的权利,以及防疫和发放专照等事务,中国再次严词拒绝。俄国人坚持全江贸易自由,不承认商埠和内地的区别,又把江路和陆路视为一类,不与海路并列,经过长时间才同意。

第二年签订的条约包括:一,满洲界内的松花江允许各国自由航行;二,船舶税按所载货物重量征收;三,两国国境各百里内的消费货物免税;四,粮食税比以前减少三分之一;五,内地输出货物在松花江税关按常规纳税。这个条约签订后,各国得以在松花江内航行,北满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当时,中国与俄国签订东省铁路公议会大纲,俄国人认为中国开放商埠,与东清铁路地段性质不同,东清铁路地段内有完全的行政权,意图在东清铁路界内行使行政权。中国政府以俄国侵犯主权为由,坚决拒绝。并通知各国说:‘东清铁路合同首段明确中政府与华俄道胜银行合夥开设生意,‘合夥开设生意’显然是商务性质,与行政权限毫不相干。但俄国引用合同第六条作为依据,称有‘由公司一手经理’字样,认为有完全的行政权,却不知‘一手经理’指的是合同所指铁路工程实际必需的地段,而公司管理的权限不能超出铁路应办的事务,绝不能转移到行政地位。又宣统元年中、俄两国签订的东省铁路界内公议会大纲条款,从第一条到第五条,都是声明铁路界内中国主权不得有任何损失。又光绪三十一年俄、日在美国议定的条约,第三条明确俄、日两国政府统行归还中国全满洲完全专主治理之权。又俄政府声明俄国在满洲并无地方上利益或优先及独得让与之件,致侵害中国主权,或违背机会均等主义。怎么能强解商务合同,并以未经中国明认宣布之言为依据,而将两国之约废弃不论呢?’俄国人屈服于言辞,于是达成协议。

宣统二年,中俄通商条约到期,应该重新签订,因此与驻京俄使交涉,俄使坚持旧约。在争议中,俄使接到本国政府的电报,转向中国提出要求案:一,两国国境各百里内,俄制定的国境税率不受限制,两国领土内的产物及工商品,均无税贸易;二,旅居中国的俄国人诉讼案件,全部由俄官审理,两国人民诉讼案件,由两国会审;三,蒙古及天山南北两路,俄国人得自由居住,进行无税贸易;四,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库伦、乌里雅苏台、喀什噶尔、乌鲁木齐、科布多、哈密、古城、张家口等处,得设置领事官,并有购置土地建筑房屋的权利。经过长时间,才回复俄使说:一,国境百里内,中国确实遵守自由贸易的条约,并不限制俄国国境税率;二,两国人民诉讼案件,应按旧约办理;三,蒙古、新疆地方贸易,原定待商务兴盛后,即设定税率;四,科布多、哈密、古城三处,既然认为贸易繁荣,中国根据俄国设立领事的要求,俄国也应按照原约,同意中国制定关税。俄使将此告知本国政府,俄国认为制定关税不应与增设领事同时提出,再次向中国质问,并命令土耳其斯坦驻军进入伊犁边境,中国同意了。俄国人又派遣军队驻扎在库伦,向外务部要求开矿优先权,被拒绝。正值革命军兴起,库伦独立,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无法解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志-卷一百五十三-注解

邦交:指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

朝聘:古代指诸侯国或外国使者来朝见皇帝或国王的礼仪活动。

海道大通:指海上交通的畅通,使得各国可以通过海路与中国进行贸易和交流。

粤东:指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

五口通商:指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港口开放通商。

禁烟衅起:指清朝道光年间发生的禁烟运动引发的冲突。

盟:指签订盟约,表示双方达成某种协议。

香港: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时被英国占领。

海疆:指国家的海洋边界。

强邻:指周边强大的邻国。

幽陵、交阯:古代地名,指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地区。

流沙、蟠木:古代地名,指中国西北地区。

款关奉贽:指外国使者前来朝贡。

版图:指国家的领土。

蚕食:指逐渐侵占别国的领土。

浩罕、巴达克山: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或地区。

越南、缅甸:东南亚国家。

琉球、朝鲜:东亚国家。

朔边:指国家的北方边疆。

播迁:指帝王或贵族因战乱等原因而迁移。

八国联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合军队。

尼布楚条约:指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边界条约。

喀尔喀:古代蒙古地区。

乌伦穆河:河流名。

格尔必齐河:河流名。

大兴安岭:山脉名。

额尔古讷河:河流名。

察罕汗:俄罗斯地区的统治者。

尼果赉:俄罗斯商人。

索额图:清朝官员。

萨布素:清朝将领。

荷兰:欧洲国家。

拉提诺:古代欧洲民族。

蒙古:蒙古族。

俄罗斯:欧洲国家。

喇嘛:藏传佛教僧侣。

国子监: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

旧会同馆:古代中国的外国使节居住的地方。

阿睦尔撒纳:清朝官员。

准噶尔: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民族。

厄鲁特: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民族。

舍楞:清朝官员。

唐喀禄:清朝官员。

绰尔济喇嘛:俄罗斯宗教人士。

丹巴达尔紥:俄罗斯宗教人士。

瑚图灵阿:清朝官员。

库伦:中国蒙古的一个地区。

布尔固特山:山脉名。

博移沙岭:山脉名。

大黄、茶叶:中药材和茶叶,当时是中国的出口商品。

道光二十五年:道光皇帝在位的第二十五年,即1845年。

俄进呈书籍三百馀种:俄罗斯向清朝进贡了三百多种书籍。

二十八年:道光皇帝在位的第二十八年,即1848年。

俄商船来上海求互市,不许:俄罗斯商船来到上海寻求通商,但被清朝政府拒绝。

嘉、道间:嘉庆、道光年间,即1796年至1850年之间。

黑海:位于欧洲东南部,北接乌克兰,东临俄罗斯。

里海:位于中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

游牧各回部:指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

英吉利:即英国。

东南两印度:指印度南部和东南部的地区。

温都斯坦:即今阿富汗。

怱岭西:指怱岭的西部。

布哈尔、浩罕:均为中亚地区的历史地名。

恒河:印度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

歌士一大山:即哥什山脉,位于印度北部。

兵二万:两万士兵。

缅甸、西藏:缅甸和西藏地区。

约中国:与清朝结盟。

讲和而罢: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江宁抚议定:江宁(今南京)的抚台(地方行政长官)达成协议。

嘉庆十一年:嘉庆皇帝在位的第十一年,即1806年。

駮回:拒绝返回。

疆臣:指边疆地区的官员。

四国联盟合从称兵之事:指四国(英、俄、法、美)联合出兵的事件。

咸丰元年:咸丰皇帝在位的元年,即1851年。

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均为新疆地区的历史地名。

经理藩院:指管理边疆地区的机构。

奕山:指伊犁将军奕山。

格尔毕齐河:位于中国东北部的一条河流。

尼哥拉斯一世:即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

木喇福岳福:俄罗斯官员。

西伯利亚: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黑龙江: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是中俄边界的一部分。

堪察加、鄂霍次克海: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些海域。

贝加尔号舰长:贝加尔号舰的舰长。

尼伯尔斯克:俄罗斯海军中将。

松花江:松花江,指中国东北的一条重要河流。

爱珲: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大沽炮台: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是清朝的重要军事设施。

土耳其:中东国家。

桂良:清朝官员。

理藩院:清朝管理边疆地区的机构。

茶箱贴补之:用茶叶箱作为赔偿。

伊格那提业福:俄罗斯官员。

恭亲王:清朝亲王。

北京和约:指《北京条约》,是清朝与英法签订的和平条约。

斋桑淖尔湖:位于中亚地区的一个湖泊。

恰克图:恰克图,今蒙古国境内,是中俄边界的一个重要城市。

车臣汗、图什业图汗:蒙古地区的部落首领。

天津:天津,指中国天津市,当时为通商口岸。

同治元年:同治皇帝在位的元年,即1862年。

陆路通商章程:关于陆路通商的协议。

阿克苏: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卡伦:卡伦,指清代在边疆设立的军事哨所。

鄂博:鄂博是蒙古语,意为界碑,用于标记国界或地区边界。

乌里雅苏台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是清朝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设立的军事和行政长官。

明谊:明谊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乌里雅苏台将军。

西疆:西疆指的是中国西北部的边疆地区,包括新疆等地。

哈萨克:中亚民族,历史上游牧于巴尔鲁克山一带。

布鲁特:布鲁特是中亚的一个民族,历史上曾在中国西北部活动。

浩罕:浩罕,指浩罕汗国,位于中亚,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国家。

萨彦山岭:萨彦山岭是位于中国和蒙古国边境的山脉。

唐努额拉达巴哈:唐努额拉达巴哈是位于中国和蒙古国边境的一个地区。

赛留格木山岭:赛留格木山岭是位于中国和蒙古国边境的山脉。

大阿勒台山:大阿勒台山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座山脉。

斋桑淖尔:斋桑淖尔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湖泊。

喀喇额尔齐斯河:喀喇额尔齐斯河是流经中国新疆的一条河流。

玛呢图噶图勒幹卡伦:玛呢图噶图勒幹卡伦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卡伦。

阿勒坦特布什山岭:阿勒坦特布什山岭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座山脉。

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

回氛:回氛指的是回族地区的动荡或叛乱。

回乱:回乱是指清朝时期回族地区发生的叛乱。

子税:子税是清朝时期对商人征收的一种税。

布克图尔满河:布克图尔满河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条河流。

霍呢迈拉扈卡伦:霍呢迈拉扈卡伦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卡伦。

乌克果勒地:乌克果勒地是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乌雅拉噶哈当苏河:乌雅拉噶哈当苏河是位于中国内蒙古的一条河流。

呼伦贝尔:呼伦贝尔是位于中国内蒙古的一个地区。

陆路通商条约:指两国之间关于陆路贸易往来的正式协议,规定了贸易路线、关税、领事馆设置等事项。

界牌鄂博:指两国边界上的界碑,鄂博是蒙古语,意为界碑。

珠噜淖尔: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上的一个湖泊。

沙宾达巴哈: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上的一个地名。

朝旨:指朝廷的命令或旨意。

唐努乌梁海: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是蒙古族游牧民族居住地。

楚拉察河: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上的一条河流。

萨勒塔斯台噶山: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上的一座山。

苏尔坝: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上的一处地名。

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指位于中国和俄国边界的一个地区。

科布多: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塔尔巴哈台: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布伦托海: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塔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城市,历史上是新疆的重要城市。

玛呢图噶图勒幹: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哈巴尔苏: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伊犁: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乌鲁木齐: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萨玛尔屯: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金顶寺:金顶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佛教寺庙。

喀喇沙尔: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晶河: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条河流。

土尔扈特:指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索伦人:指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

喀什噶尔: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科布多所属喀喇额尔济斯河: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条河流。

额鲁特游牧额尔米斯河:指位于中国新疆的一条河流。

索思诺:指俄国的一位官员。

兰州: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

北京总署:指清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一个机构,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左宗棠: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政治家,曾参与新疆的军事征服。

乌里雅苏台:中国蒙古的一个地区。

江海关道:江海关道,清代官职,负责管理长江流域的关税征收。

嘉峪关:嘉峪关,指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

蒙古地方:蒙古地方,指蒙古地区,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领事:领事,指在外国设立的代表本国利益的官员。

伯都讷:伯都讷,指中国吉林省的一个地名。

吉林:吉林,指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绥芬河:绥芬河,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中俄边界河流。

准:准,指准噶尔,是清代的一个蒙古部落。

屏藩:屏藩,指边防,比喻保卫国家边疆的屏障。

霍尔果斯河:霍尔果斯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俄边界河流。

格尔海岛:格尔海岛,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俄边界附近的一个岛屿。

俄使:俄使,指俄国派往中国的使节。

英廉:英廉,指英国官员,此处可能指英国驻华公使。

李鸿章: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曾任北洋大臣,主持洋务运动,参与多次对外交涉。

沈葆桢:沈葆桢,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两江总督等职。

金顺:金顺,晚清将领,曾任新疆巡抚等职。

锡纶: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恭亲王奕訢:恭亲王奕訢,晚清皇室成员,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

洗马张之洞:洗马张之洞,晚清官员,曾任四川总督等职。

王仁堪:王仁堪,晚清官员,曾任刑部尚书等职。

盛昱:盛昱,晚清官员,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

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少卿,清代官职,负责审理重大案件。

曾纪泽:曾纪泽,晚清外交家,曾任驻俄公使等职。

大学士:大学士,清代官职,是皇帝的高级顾问,负责处理国家大事。

纪泽:纪泽,指曾纪泽,清朝末年的外交官,曾担任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

郭嵩焘:郭嵩焘,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外交家,曾任湖南巡抚、驻英公使等职。

万国公法:万国公法,指国际法,当时中国对外交涉中的一种法律依据。

崇厚:崇厚,清朝末年的官员,曾任驻法公使,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受罚。

俄吉尔斯:俄吉尔斯,指俄国官员吉尔斯,当时参与中俄交涉。

布策:布策,指俄国官员布策,当时参与中俄交涉。

总署:总署,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朝时期负责处理对外事务的机构。

帖克斯川:帖克斯川,指俄罗斯领土中的某个地区。

通州:通州,指中国北京市通州区,当时为通商口岸。

小轮船:小轮船,指蒸汽轮船,当时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牒:古代的一种官方文书,相当于现在的公文或信函。

西安:西安,指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历史上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汉中:汉中,指中国陕西省汉中市,历史上是多个朝代的军事要地。

汉口:汉口,指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区,历史上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

天山南北路:天山南北路,指中国新疆地区,因地处天山南北而得名。

卢布:卢布,指俄国货币单位。

爱珲条约:爱珲条约,指中俄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又称《中俄密约》,是导致中国领土丧失的重要条约之一。

吐鲁番:吐鲁番,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个地名。

张家口: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哈巴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一条河流,是划分科布多和塔城边界的重要地理标志。

奎峒山:奎峒山,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座山。

黑伊尔特什河:黑伊尔特什河,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条河流。

萨乌尔岭:萨乌尔岭,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座山。

铭勋碑:铭勋碑,指刻有功绩的碑文。

平准噶尔:平准噶尔,指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历史事件。

贡古鲁克:贡古鲁克,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个地名。

毕底尔河:毕底尔河,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条河流。

萨瓦巴齐:萨瓦巴齐,指中国新疆地区的一个地名。

长顺:长顺,指清朝官员长顺,曾参与新疆界务。

沙克都林紥布:沙克都林紥布,指清朝官员沙克都林紥布,曾参与新疆界务。

咩登斯格:咩登斯格,指俄国官员咩登斯格,当时参与中俄交涉。

分界大臣:清朝时期负责边界划分的官员,负责处理国家边界事务。

勘分科、塔界务:勘测和划分科布多和塔城的边界事务。

乌梁海:乌梁海,今蒙古国乌梁海省。

塔属之土尔扈特: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这里指的是属于塔城的土尔扈特部。

界址:边界的位置。

衅端:争端,可能引发冲突的源头。

毕里克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条河流,是分界大臣与俄官巴布阔福等议定的边界。

阿拉喀别克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条河流,是分界大臣与俄官议定的最终边界。

黄线:指地图上的边界线。

斐里德:俄罗斯官员的名字。

喀拉素毕业格库玛小山梁:位于新疆地区的一个地理名称。

塔木塔克萨斯:位于新疆地区的一个地理名称。

依尔克池他木:位于新疆地区的一个地理名称。

帮办军务广东陆路提督张曜: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负责广东地区的军事事务。

安集延:位于中亚的一个地区。

提尔赛哷克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拜吉格特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赛波拉特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托勒图勒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满必特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柯勒依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图玛台部:哈萨克族的一个部落。

鄂拓克:哈萨克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法因:法国的简称。

越南: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教士:基督教的神职人员。

吉林东界牌:指位于吉林(今吉林省)与俄国边界上的界牌,用以标示两国边界。

博中多舛错:博中多舛,指界牌上的文字或标记错误较多。

简大员:简,指派遣;大员,指高级官员。简大员即派遣高级官员。

会勘:会勘,指共同调查、核实。

珲春边界:珲春,今吉林省珲春市,边界指珲春与俄国之间的边界。

图们江:图们江,位于中国东北,流经吉林省,是中朝边界的一部分。

黑顶子:黑顶子,指地名,位于珲春边界附近。

俄卡:俄卡,指俄国在边界设立的关卡。

朝鲜流民:朝鲜流民,指从朝鲜逃到中国境内的朝鲜人。

垦地:垦地,指开垦土地。

宁古塔:宁古塔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名,现称为宁安。

吴大澂:吴大澂,清朝官员,曾任督办宁古塔等处事宜。

钦差大臣:钦差大臣,清朝时期皇帝派遣的特使,负责处理重大事务。

咸丰十年北京条约:咸丰十年北京条约,即1858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规定中俄边界等事项。

乌苏里河:乌苏里河,位于中国东北,是中俄边界的一部分。

界牌:界牌,指边界上的标记,用以标示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界。

沙草峰:沙草峰,地名,位于中俄边界附近。

岩杵河:岩杵河,地名,位于俄国境内。

巴啦诺伏:巴啦诺伏,俄国官员的名字。

哈密: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肃州: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

甘州: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

凉州: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

尼布楚:尼布楚,今俄罗斯境内,是中俄边界的一个重要城市。

南线:南线,指从香港、厦门至上海的电线线路。

北线:北线,指从海参崴至欧洲的电线线路。

大北公司:大北公司,指丹麦大北电报公司。

沪、福、厦、港公司:沪、福、厦、港公司,指上海、福州、厦门、香港的电报公司。

水线:水线,指海底电缆。

陆线:陆线,指陆地上的电线。

中俄边界陆路电线相接条约:中俄边界陆路电线相接条约,指中俄两国关于边界陆路电线的连接协议。

帕米尔: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新疆西南部,是中亚的东部边缘,被称为‘世界屋脊’,历史上为中国领土。

俄入帕米尔:指俄罗斯侵入帕米尔高原。

回疆:指中国新疆地区。

俄、英分争:指19世纪末俄罗斯和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争夺。

阿富汗:位于南亚的阿富汗,历史上曾是英国殖民地。

陕甘总督:指陕西和甘肃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杨昌濬:清朝末年官员,曾任陕甘总督。

出使大臣:指清朝派遣出使外国的使节。

洪钧:清朝末年官员,曾任出使大臣。

薛福成:清朝末年官员,曾任李鸿章的幕僚。

乌斯别里:即乌斯别里山口,是帕米尔高原的一个山口。

叶尔羌:今新疆叶城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西藏:中国西南边疆的自治区,历史上是西藏王国的领土。

巴尔鲁克山: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是巴尔鲁克山脉的主峰。

伊犁将军:清朝新疆地区的军事长官。

长庚:清朝末年官员,曾任伊犁将军。

萨雷库里湖:位于帕米尔高原,是中俄边界的一个湖泊。

阿克拜塔尔河:位于新疆,是阿克苏河的一条支流。

阿克苏河:位于新疆,是中国的一条内流河。

伊西提克河:位于新疆,是伊犁河的一条支流。

烟台:今山东省烟台市,历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胶澳:即胶州湾,位于山东省。

李秉衡:清朝末年官员,曾任山东巡抚。

喀希呢:即喀西尼,俄罗斯使节。

邬多穆斯契:即乌多姆斯基,俄罗斯使节。

华俄道胜银行:指当时中国和俄罗斯合资的银行。

东省铁路公司:即中东铁路公司,是中俄合资建设的一条铁路。

东清铁道会社条约:中俄签订的关于东清铁路的条约。

胶州湾:胶州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19世纪末德国租借地的一部分。在1897年,德国以保护德国传教士为名,出兵占领胶州湾,这是德国在远东扩张的开始。

旅顺口:旅顺口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历史上曾为多个国家租借或占领。

大连:大连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历史上曾是俄国租借地。

铁道权:铁道权指的是铁路的建造、运营和管理权。

金州城:金州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是辽东半岛的一个重要城市。

貔口:貔口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但根据上下文,这里可能是指金州城附近的一个地方。

奉天将军:奉天将军是清朝末年对奉天省(今辽宁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西伯利亚舰队:西伯利亚舰队是俄罗斯帝国的海军舰队,主要活动在远东地区。

租借:租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期限内借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财产等。

黄海铁路:黄海铁路可能指的是连接旅顺口和哈尔滨的铁路。

许景澄:许景澄是清朝末年的外交官员,曾担任出使大臣。

东省公司:东省公司可能指的是负责修建和管理东省铁路的公司。

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两国边界的一条河流。

牛庄:牛庄位于辽宁省营口市,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港口。

奉天:奉天是清朝末年对辽宁省的称呼。

东三省:指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拳匪乱:拳匪乱指的是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发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反外国和基督教的运动。

马贼:马贼指的是盗匪,这里可能指的是参与义和团运动的匪徒。

陵寝:陵寝是指帝王的陵墓。

瑷珲:瑷珲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名,现称为黑河。

三姓:三姓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名,现称为逊克。

珲春:珲春是吉林省的一个地名。

奉天交地约:奉天交地约可能是指俄国与清朝签订的关于将奉天省部分地区交由俄国管辖的条约。

庆亲王:庆亲王是清朝末年的亲王,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杨儒:杨儒是清朝末年的外交家,曾任驻俄钦使。

全权大臣:全权大臣是指拥有全权处理某项事务的大臣。

归地:指归还被占领或割让的土地。

撤兵:指撤退驻扎在别国的军队。

铁路公司:指负责修建和运营铁路的公司。

正太铁路:指从北京到太原的铁路。

参赞大臣:清朝官职,负责协助大臣处理政务。

外务部:清朝政府负责外交事务的部门。

关外铁路:指位于中国东北边境的铁路。

锦州辽河西南部:指中国辽宁省锦州市和辽河西南部地区。

东省:指中国东北三省。

东清铁道:指连接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铁路。

哈尔滨:中国东北的一个城市,位于黑龙江省。

东清铁道会社:指负责东清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公司。

滨江关道:指负责管理滨江地区的官员。

施肇基:清朝官员,曾任滨江关道。

朴资茅斯约:指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罗斯在朴次茅斯签订的条约。

东省铁路公议会大纲:指关于东清铁路管理和运营的协议。

东清铁路地段:指东清铁路沿线地区。

商务合同:指关于商业活动的合同。

关税:指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费。

古城:中国新疆的一个地区。

土耳其斯坦:指中亚地区,现主要指乌兹别克斯坦。

革命军:指参与辛亥革命的反清武装力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志-卷一百五十三-评注

二十七年七月,各国和议成,李鸿章乃手拟四事:一,归地;二,撤兵;三,俄国在东三省,除指定铁路公司地段,不再增兵;四,交还铁路,偿以费用。

这段文字描绘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为维护国家利益所采取的外交策略。他提出的四项要求,既体现了对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视,也展现了对外交手段的灵活运用。归地、撤兵、限制俄国增兵、交还铁路,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俄使开议於北京。讲未成而鸿章卒,王文韶继之。

这里反映了李鸿章的突然去世对国家外交的影响。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外交家,其去世使得中国的外交形势变得复杂。王文韶继任后,虽然继续与俄国进行交涉,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十八年三月,订约四条。

这段文字表明,尽管在李鸿章去世后,中国与俄国之间的交涉并未中断,但成果有限。订约四条,可能是指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整体上仍然存在分歧。

四月,俄人强占科布多所属阿拉克别克河,参赞大臣瑞洵以闻,命外务部商办,不得要领。

这段文字揭示了俄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俄国强占科布多所属阿拉克别克河,显示出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瑞洵以闻后,外务部商办不得要领,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的无力。

七月,铁路公司与华俄道胜银行订立正太铁路借款及行车合同,又与俄续订接线展限合同。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努力。通过与华俄道胜银行的合作,中国得以在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然而,与俄国的续订接线展限合同,可能意味着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仍然受到俄国的制约。

九月,交还关外铁路及撤退锦州辽河西南部之俄军,是为第一期撤兵。

这段文字记录了中国在撤军方面的进展。交还关外铁路和撤退俄军,是中国在与俄国交涉中取得的一项成果。第一期撤兵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至翌年三月第二期,金州、牛庄、辽阳、奉天、铁岭、开原、长春、吉林、宁古塔、珲春、阿拉楚喀、哈尔滨驻紥之俄兵仍不如期撤退,俄代理北京公使布拉穆损向外务部新要求七款,拒之,俄使撤回要求案。

这段文字反映了俄国在撤军问题上的拖延态度。俄国未能如期撤退驻军,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示出其对中国的侵略意图。中国拒绝俄国的无理要求,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会俄使雷萨尔复任,复提新议五款,宣言东省撤兵,断不能无条件,纵因此事与日本开战,亦所不顾。

这段文字揭示了俄国在东省撤兵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俄使雷萨尔提出的新议,表明俄国不愿意无条件撤兵,甚至不惜与日本开战。这反映出俄国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三十年,日、俄开战,中国守中立。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国在日俄战争中的立场。中国选择中立,体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外交智慧,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又避免了与日本或俄国直接冲突。

是年,俄造东三省铁路成,又改定中俄接线续约,议照伦敦万国公会所订条例各减价。

这段文字表明,俄国在日俄战争期间继续推进其在东三省的铁路建设,并与中国签订了新的续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俄国对东三省的野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在与俄国交涉中的被动。

三十一年,日本战胜,旅顺、大连租借权移归日本,俄专力於东清铁道。

这段文字描述了日俄战争的结果。日本战胜俄国,旅顺、大连租借权移归日本,使得俄国在东三省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俄国转而专注于东清铁道,表明其仍然试图通过铁路建设来维护在东三省的影响力。

於是有哈尔滨行政权之交涉。

这段文字揭示了哈尔滨行政权交涉的背景。哈尔滨作为东清铁道中心地,其行政权的归属成为中俄交涉的焦点。

哈尔滨为东清铁道中心地,初祗俄人住居。

这段文字描述了哈尔滨的历史背景。哈尔滨最初是俄国人居住的地方,这为后来的行政权交涉埋下了伏笔。

自三十一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各国次第置领事,按中国各商埠办法,中国有行政权。

这段文字表明,自三十一年起,哈尔滨成为通商口岸,各国纷纷设立领事,按照中国的商埠办法进行管理。这为中国在哈尔滨行使行政权提供了依据。

乃俄人谓哈尔滨行政权当归诸东清铁道会社,中国拒之。

这段文字反映了俄国在哈尔滨行政权问题上的立场。俄国认为哈尔滨行政权应归属于东清铁道会社,而中国则坚决拒绝这一要求。

既而俄领事霍尔哇拖忽布东清铁道市制,凡居住哈尔滨市内中外人民,悉课租税。

这段文字描述了俄国领事霍尔哇拖在哈尔滨市内实施租税政策的情况。这一举措,使得哈尔滨市内的中外人民都受到租税的困扰。

命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与俄人交涉,不洽。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派遣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与俄国进行交涉,但双方并未达成一致。

宣统元年,俄领事赴北京与外务部议,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霍尔哇拖议设自治会於东清铁道界内,以保中国主权,亦不违反东清铁道会社诸条约,遂议结。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俄双方在哈尔滨行政权问题上的最终解决方案。双方同意在东清铁道界内设立自治会,以保障中国的主权,同时也符合东清铁道会社的条约。

而松花江航权之议又起。

这段文字表明,在哈尔滨行政权问题解决后,松花江航权问题又成为中俄交涉的焦点。

初,中俄条约所指之松花江,系指黑龙江下流而言,未许在内地松花江通航也。

这段文字解释了中俄条约中关于松花江航权的原始规定。根据条约,松花江航权仅限于黑龙江下流,不允许在内陆松花江通航。

俄谓咸丰八年、光绪七年所结条约,系指松花江全部而言。

这段文字表明,俄国对中俄条约中关于松花江航权的解释与中国不同,认为条约适用于松花江的全部。

至是,命滨江关道施肇基与俄领事开议,俄人仍执旧约为词。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俄双方在松花江航权问题上的交涉。中国派遣滨江关道施肇基与俄国领事进行交涉,但俄国仍然坚持旧约的规定。

中国以日、俄订立朴资茅斯约,已将中、俄在松花江独得行船之权利让出,旧约不適用。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以日俄朴资茅斯约为依据,认为旧约已经不适用于松花江航权问题。

相与辩论不决。

这段文字表明,中俄双方在松花江航权问题上的辩论并未达成一致。

既而俄人又欲干预中国管理船舶之权,及防疫并给发专照等事,复严拒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俄国在松花江航权问题上的进一步要求。中国对此进行了严词拒绝。

俄人仍执全江贸易自由,不认商埠、内地之区别,又以江路与陆路为一类,不与海路并论,久之始就范。

这段文字表明,俄国在松花江航权问题上的立场是坚持全江贸易自由,不承认商埠与内地的区别,并将江路与陆路视为一类,不与海路并论。经过长时间的交涉,俄国最终接受了中国的立场。

明年缔约:一,满洲界内之松花江,许各国自由航行;二,船泊税依所载货物重量收纳;三,两国国境各百里之消费货各免税;四,穀物税比从来减三分之一;五,内地输出货在松花江税关照例纳税。

这段文字记录了中俄双方在松花江航权问题上的最终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各国在满洲界内松花江的自由航行、船泊税的征收标准、两国国境免税政策、穀物税的减免以及内地输出货物的纳税规定。

此约成,於是各国得航行於松花江内,而北满之局势一变。

这段文字表明,中俄双方在松花江航权问题上的协议达成后,各国得以自由航行于松花江内,从而改变了北满的局势。

时中国与俄订东省铁路公议会大纲,俄人以中国开放商埠,与东清铁路地段性质不同,东清铁路地段内有完全行政之权,意在於东清铁路界内施行其行政权。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国与俄国在东省铁路公议会大纲问题上的分歧。俄国认为中国开放商埠与东清铁路地段性质不同,意图在东清铁路界内施行行政权。

政府以俄侵越主权,严拒之。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坚决拒绝了俄国的无理要求,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并通告各国曰:‘东清铁路合同首段即载明中政府与华俄道胜银行合夥开设生意,曰‘合夥开设生意’,明系商务之性质,与行政上之权限丝毫不得侵越。乃俄引此合同第六条为据,谓有‘由公司一手经理’字样为完全行政之权,不知其一手经理,即合同所指铁路工程实在必需之地段,而公司经理之权限,不得越出铁路应办之事,绝无可推移到行政地位。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在东清铁路公议会大纲问题上的立场。中国政府指出,东清铁路合同明确指出中政府与华俄道胜银行合夥开设生意,属于商务性质,与行政权限无关。俄国引用合同第六条,声称有完全行政之权,但中国政府认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又宣统元年中、俄两国所订东省铁路界内公议会大纲条款,自第一条以至第五条,均系声明铁路界内中国主权不得稍有损失。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引用了宣统元年中、俄两国所订东省铁路界内公议会大纲条款,指出这些条款均声明铁路界内中国主权不得稍有损失。

又光绪三十一年俄、日在美国议定条约,第三条载明俄、日两国政府统行归还中国全满洲完全专主治理之权。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引用了光绪三十一年俄、日在美国议定条约的第三条,指出该条约载明俄、日两国政府统行归还中国全满洲完全专主治理之权。

又俄政府声明俄国在满洲并无地方上利益或优先及独得让与之件,致侵害中国主权,或违背机会均等主义。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引用了俄政府关于在满洲并无地方上利益或优先及独得让与之件的声明,指出这表明俄国不会侵害中国主权,也不会违背机会均等主义。

岂能强解商务合同,并以未经中国明认宣布之言为依据,而转将两国之约废弃不论耶?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政府认为俄国不能强解商务合同,并以未经中国明认宣布之言为依据,从而废弃两国之间的条约。

俄人屈於词,乃定议。

这段文字表明,在一系列的辩论和交涉后,俄国最终屈服于中国的立场,达成了一致。

宣统二年,届中俄通商条约期满,应改订,因与驻京俄使交涉,俄使坚执旧约。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俄通商条约期满后,双方在条约改订问题上的分歧。俄国坚持旧约,而中国则希望进行改订。

正争议间,俄使奉本国政府电旨,转向中国提出要求案:一,两国国境各百里内,俄制定之国境税率,不受限制,两国领土内之产物及工商品,皆无税贸易;二,旅中国俄人讼案,全归俄官审理,两国人民讼案,归两国会审;三,蒙古及天山南北两路,俄人得自由居住,为无税贸易;四,俄国於伊犁、塔尔巴哈台、库伦、乌里雅苏台、喀什噶尔、乌鲁木齐、科布多、哈密、古城、张家口等处,得设置领事官,并有购置土地建筑房屋之权。

这段文字描述了俄国在通商条约期满后,向中国提出的新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国境税率、司法管辖、居住自由、领事设置等方面,显示出俄国对中国的侵略意图。

久之,始复俄使云:一,国境百里内,中国确遵自由贸易之约,并不限制俄国之国境税率;二,两国人民讼案,应照旧约办理;三,蒙古、新疆地方贸易,原定俟商务兴盛,即设定税率;四,科布多、哈密、古城三处,既认为贸易隆盛,中国依俄国设领事之要求,俄国亦应依原约,允中国制定关税。

这段文字表明,中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后,对俄国的部分要求做出了回应。中国同意遵守自由贸易之约,按照旧约处理两国人民讼案,对蒙古、新疆地方贸易设定税率,并同意俄国在科布多、哈密、古城三处设领事,同时要求俄国遵守原约,允许中国制定关税。

俄使以告本国政府,俄以制定关税不应与增设领事并提,更向中国质问,并命土耳其斯坦驻军进伊犁边境,遂允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俄国在关税和领事设置问题上的立场。俄国认为制定关税不应与增设领事并提,并向中国提出质问。为了迫使中国让步,俄国甚至命令土耳其斯坦驻军进入伊犁边境。最终,中国同意了俄国的要求。

俄人又遣兵驻库伦,向外务部邀求开矿优先权,拒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俄国在库伦地区的进一步侵略行为。俄国派遣军队驻扎库伦,并向中国外务部邀求开矿优先权,但遭到中国的拒绝。

会革命军兴,库伦独立,事益不可问矣。

这段文字表明,随着革命军的兴起和库伦的独立,中俄在库伦地区的交涉变得更加复杂,事态进一步恶化。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志-卷一百五十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47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