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一-原文
吴振棫 张亮基 毛鸿宾 张凯嵩
吴振棫,字仲云,浙江钱塘人。
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道光二年,出为云南大理知府,历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贵州粮储道;贵州按察使;山西、四川布政使。
咸丰二年,擢云南巡抚。
寻甸、东川回匪蠢动,粤匪由广西阑入开化、广南境,偕总督吴文镕先后遣将击平之。
四年,调陕西巡抚,未行,署云贵总督。
贵州兴义、普安匪起,檄安义镇总兵金刚保等剿之。
遵义亦被匪围,合滇、黔兵力,迭战获胜,擒匪首杨凤先於石阡葛庄司。
五年秋,始抵陕西任。
匪首陈通明受粤匪指挥,於潼关纠众谋响应,以计擒之,并获其党张顺、罗吉祥等置诸法,被诏嘉奖。
盐课摊归地丁,数倍於昔,奏请改行招贩,先课后盐,民便之。
未几,擢四川总督。
七年,调云贵总督。
云南汉、回积仇,自中原兵事亟,协饷不至,回乱愈恣。
团练跋扈,动相杀掠,省城戒严。
前任总督恒春不能制,夫妇同缢,巡抚舒兴阿亦以病求去,惟布政使桑春荣困守危城。
文宗知振棫熟悉滇省情形,故以代之。
命选川兵三千,携饷五万驰往,调前山东巡抚张亮基帮办军务以副之。
振棫至,先驻宣威,进次曲靖。
疏言:“先剿后抚,势顺而易,不待智者而知。兵盛饷足,必应如是。前督臣林则徐剿永昌回匪,兵、练万馀,本省有饷可筹;弥渡获胜,匪旋受抚,其地祗迤西一隅中之一隅。此次匪遍三迤,情形迥不相同,非数千之兵、十数万之饷所能蒇事。如率意迳行,徒损国威,於事无补。臣初到滇,於汉、回两无嫌怨,惟凭藉兵威,结以恩信,有所申诉,处以公平。省城为根本重地,省回解散,此外渐次筹办,其负嵎抗拒者,仍当力剿。匪势渐孤,较易得手。否则不自量度而急乘之,更无转圜地步,祸更烈矣。现在兵无可调,饷无可筹,宵旰焦劳,事非一省。臣为云南一省计,并当为天下全局计,岂容再有贻误,致令徵调无休?故未言剿先言抚,有万不得已之苦衷,虽成败利钝难以逆料,舍此亦别无良策也。”
又奏:“在籍侍郎黄琮、御史窦墉、总兵周凤岐奉命团练,设总局於省城。
周凤岐意见不合,引嫌不肯与闻。
黄琮、窦墉联衔出示,专主痛剿,民间纷纷集练,回众疑忌日深。
地方官苦心解散,汉民往往閧堂塞署,逼官杀回。
故团练在他省为要务,在滇省竟为大患。
黄琮等每言省团可得六十万人,无虞寇警。
回匪初至城外,不及千人,团丁招之不来,来即奔溃。
近日省练一万馀人,月需饷数万,经费不敷。
练头自行管带,不尽官派。
回众有求抚之意,梗议者忽用练往剿,妄杀邀功,致可抚者终不能抚。
黄琮、窦墉系特派人员,非臣力所能制,请旨定夺。
臣已咨桑春荣严覈守城之练,裁汰冗滥,以节糜费。
练归官统,如不奉调派,自行出队,即按军法从事,庶一事权而免掣肘。
疏入,诏褫黄琮、窦墉职,许回民悔悟自新,其负固不服者,痛加剿办。
汉民借团练为名肆行杀掠者,以军法从事。
於是振棫遣汉、回委员赴省城晓谕汉、回,解释猜嫌,分画所居街道,拨抵难民遗产,议定章程,遣散归业。
先后剿平霑益回匪,歼咸宁土匪李广沅。
八年四月,抚局粗定,入驻省城,偕张亮基筹办迤西剿抚事宜。
临安回匪攻府城,遣兵击走之,又败之於阿迷州,解河西县之围。
是年冬,以病乞罢,因子春杰官雁平道,就养山西。
同治元年,命会同巡抚英桂防河,寻命赴陕西会办军务。
十年,卒,诏依例赐恤。
张亮基,字石卿,江苏铜山人。
道光十四年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
从大学士王鼎赴河南治河,督筑西坝。
工竣,赐花翎,擢侍读。
二十六年,出为云南临安知府,总督林则徐曾与共事河工,知其才,密荐可大用,调署永昌。
边夷滋扰,亮基用土弁左大雄擒匪首,事乃定。
超擢云南按察使,就迁布政使。
三十年,擢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
粤匪渐炽,尝密疏论军事,文宗韪之。
咸丰二年,调湖南巡抚,在途闻贼围长沙,疏请驻守常德。
诏趣进解省城之围,至则梯城而入,屡出队与城外援军夹击,贼解围去。
破岳州,入湖北,汉阳、武昌相继陷,湖广总督徐广缙以罪罢,命亮基代之,规进剿。
亮基疏言宜防贼回窜,意在专顾湖南,诏趣速进。
三年春,贼弃武汉东下,亮基抵湖北筹办收复抚恤事宜。
通城、崇阳、嘉鱼、广济土匪起,平之。
贼自下游分窜江西,亮基督师扼道士洑、黄石港,分兵赴援。
秋,贼之分窜河南者,由罗山入湖北黄安、麻城境,水陆夹击,歼之。
调山东巡抚,未行,江西贼由九江来犯,令道员徐丰玉御之於田家镇,战失利,丰玉阵亡,亮基坐降四级留任。
时粤匪李开芳等犯畿辅,踞静海。亮基至山东,奉命扼德州,防其南逸。
南路贼欲由淮、徐窥伺北犯为应援,令按察使厉恩官率兵驻宿迁之北以防之。
四年,贼入山东境,亮基驰扼济宁,杜其北窜。
寻陷郓城,扰范县、寿张、东平,绕出贼前截击,败之於临清黑家庄。
既奏捷,帮办军务大臣胜保劾其取巧冒功,诏斥亮基欺罔,并追论初赴湖南不急趋长沙,及去湖北时但求自全,居心狡诈,职,遣戍军台。
逾年,给事中毛鸿宾言临清之役,胜保妄劾,御史宗稷辰亦言亮基能任事,未尽其用,乃释回,发东河差遣,寻命往安徽随办军务。
七年,予五品顶戴,命赴云南帮办剿匪事宜。
云南回匪方炽,团练横行省会,总督吴振棫初至,驻曲靖,裁抑练勇,招抚回众。
霑益回最悍,集众犯宣威,亮基督按察使徐之铭等率兵击走之。
八年春,又败之於袁家屯,歼贼甚众,馀党就抚,诏嘉之,授云南巡抚。
既而振棫乞罢,擢云贵总督,亮基荐徐之铭代为巡抚。
临安回匪攻城,扰及阿迷,剿平之。
九年,省回就抚后,踞碧鸡关,劫夺近郊,分剿乃散。
又剿平彝、安宁、缅宁、楚雄诸匪,武定、罗次、富民、禄丰、禄劝诸州县先后克复。
然回、练互相猜忌,乱机时起。
徐之铭既为巡抚,贪纵险狠,与亮基阴不相能,时构煽其间。
十年秋,回人掌教马德新、徐元吉,武生马现,率各属回民来省乞抚,住城外江右馆,亮基约之铭同诣抚谕。
之铭阴嗾已散练丁拥至督署阻挠,谕之不可,杀通海知县雷焱於门,遂逼杀招抚委员绅士马椿龄、孙钧。
亮基为所胁持,不敢入告,以病乞罢,命刘源灏代之。
源灏久不至,亮基迳去。
十一年,至湖北,乃疏陈滇事,劾之铭不法。
会布政使邓尔恒升任陕西巡抚,去滇,之铭嗾匪戕於路。
於是罢源灏,以潘铎署总督,命亮基赴滇查办,督师剿匪。
亮基疏请发部照募损充饷,募勇千人然后行,与潘铎先后至四川,欲资其饷力、兵力。
四川兵事未定,无以济之。
林自清者,亮基之旧部,方署云南提督,与之铭及马如龙等皆不协,回人仇之。
闻亮基在四川,擅率所部号万人入川求效用,阻之不听。
诏亮基抚谕解散,而之铭嗾马如龙等声言拒亮基不使入境,相持久之。
同治元年,潘铎先抵任,请暂留之铭以毕抚局,遂改命亮基以总督衔署贵州巡抚。
未几,之铭复阴嗾回众为变,铎被戕,而云南之乱愈亟矣。
二年,亮基至贵州,黄号、白号、苗、教诸匪并炽,上下游遍地皆贼。
亮基令总兵沈宏富等攻遵义螺蛳堰,破之,歼馀匪於上稽场。
令总兵刘义方等剿思南教匪,复普安、安南,又连破苗匪於桐梓鼎城及水城厅马龙胯,擒匪首何润科等於黔西,降万人。
三年,尚大坪匪犯省城,督沈宏富等战於郊,歼贼千计,复修文。
总兵林自清、赵德昌克龙里,又复兴义,解清镇之围,收复定番、广顺、长寨诸城,破龙泉、湄潭黄、白号匪老巢,克滇西卫城。
四年,克黔西石阡、永宁、荔波,贵州地瘠财匮,饥军索饷,时虞譁噪。
亮基抚驭防剿,仅得粗安,而所部诸将多骄蹇,舆论不协,为侍读学士景其濬论劾。
亮基乃劾总兵林自清、刘有勋,副将池有连等劫掠扣饷,不听调度,请严治。
诏布政使严树森察奏,亮基复具疏自陈,言树森规避贵州,安坐邻省不亲至,於是亮基、树森并褫职。
十年,卒。
湖南巡抚王文韶、贵州巡抚曾璧光先后请复原衔,各建专祠。
光绪三十四年,湖南、贵州京官合词胪陈功德在民,追谥惠肃。
毛鸿宾,字翊云,山东历城人。
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迁御史、给事中,数上封事论军务。
咸丰三年,以尚书孙瑞珍荐,命回籍治团练。
四年,劾帮办军务大臣胜保罪状,请严旨查办。
五年,授湖北荆宜施道,调安襄郧荆道,历安徽按察使、江苏布政使。
十一年,署湖南巡抚,寻实授。
疏言:湖南地居僻远,向非富强,自前抚臣张亮基、骆秉章等於吏治民风实力讲求,用能削平寇盗,屹为上游重镇,用人之效,有明徵矣。
臣以为名将不过收战阵之功,得贤督抚,斯能造封疆之福。
如左宗棠识略过人,其才力不在曾国藩、胡林翼之下,今但使之带勇,殊不足以尽其长,倘畀以封疆重任,必能保境安民,兼顾大局。
前任云贵总督张亮基,果决有为,云南壤接边陲,饷糈不给,汉、回仇衅相寻,即令经营尽善,亦仅有益一隅,似不若任以要地,俾展所长。
但使东南日有转机,则云、贵游氛无难迅扫,此轻重之机宜审者也。
时湘军所至有功,各省多往召募,鸿宾疏陈招勇流弊,请慎选将领以收实效,并被嘉纳。
石达开窜湖南,鸿宾遣知府席宝田、副将周达武、总兵赵福元分路进击,解会同、黔阳之围。
同治元年,进复来凤,贵州提督田兴恕兼署巡抚,军报不实,信用左右,鸿宾疏劾之。
遣兵越境剿贵州窜匪,复天柱县城。
又剿铜仁张家寨,匪首萧文魁率众降,克大小青两堡。
江蓝厅同知椿龄指团绅为土匪,鸿宾廉知椿龄有酷刑逼借事,劾罢之。
椿龄京控,讦鸿宾借贷不遂,鸿宾自请查办,下总督官文鞫讯,得白。
擢两广总督,英德土匪起,令按察使张运兰剿平之。
偕巡抚郭嵩焘奏定变通缉捕章程,获大盗者予优擢,允之。
三年,江南既复,浙、赣馀氛未靖。
鸿宾疏言:“江西南路之防犹有未备,闽、粤交界均无防兵,虑贼上窜,以粤东为尾闾。江西当四冲之地,宜合数省兵力,乘大胜馀威,聚而歼之。已咨曾国藩调拨劲旅,绕越宁郡、石城一带,扼贼南窜之路,臣派一军於闽、粤交界会同进剿。并请敕曾国藩严守南赣,俾毋窜越。”
四年,坐前在湖南,道员胡镛请咨引见,缴回咨文,委署道缺,降一级调用,回籍。
七年,卒。
宣统初,山东巡抚袁树勋疏陈鸿宾功绩,复原官,祀乡贤祠。
张凯嵩,字云卿,湖北江夏人。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广西即用知县,历宣化、怀集、临桂知县。
李星沅、劳崇光并荐其能,咸丰五年,擢庆远知府。
剿平土匪王得胜等,擢左江道,调署右江道。
庆远失守,革职留任。
八年,偕按察使蒋益澧破贼,克庆远,复原官,署按察使,寻实授,迁布政使。
同治元年,巡抚刘长佑赴浔州筹剿抚,留凯嵩经画后路。
荔浦张皋友陷阳朔,遣兵败贼於鹧鸪岩,复其城,就擢巡抚。
诸匪中黄鼎凤、张皋友最猖獗,分陷贵县、阳朔、麕集大鹿滩、马濑,檄总兵李明惠、提督江忠义先剿马濑,进规贵县,破之於桂岭,歼擒贼首张皋友、陈土养。
二年,檄布政使刘坤一攻黄鼎凤於登龙桥。
贼走覃塘,进围之。
信都贼陈金刚等来援,道员蒋泽春逆击败之,进克容县,坤一克覃塘。
三年,克天平寨,擒黄鼎凤。
贵县平,加头品顶戴。
疏陈左右江积匪未清,议三路进兵,以刘坤一统七营留防浔州,易元泰统十一营由宾州、迁江达思恩,李士恩统水陆八营由横州达南宁,节节进剿。
四年,坤一攻克大庙、江口、平菼,斩贼首梁安邦,南宁河道始通。
元泰剿上林,平之。
坤一擢江西巡抚去,以同知刘培一代领其军,将亲赴南宁督战,会伪康王汪海洋窜粤,将入广西,诏凯嵩驻防浔州。
五年,凯嵩至南宁,进攻山泽,督诸军穴地轰城,夺山入,擒伪平章苏仲熙等。
孙仁广单骑走旺陇,追斩之。
山泽为贼所踞十馀年,至此悉平。
六年,擢云贵总督。
自潘铎被戕,滇事益纷。
行至巴东,称病,三疏请罢,坐规避,褫职。
光绪六年,以五品京堂起用,授通政使参议,迁内阁侍读学士,署顺天府尹,授贵州巡抚。
十年,调云南。
请於省城设开采五金总局,以兴矿利,偕内阁学士周德润勘越南界务。
十二年,卒於官。
广西巡抚李秉衡疏陈凯嵩政绩,请建专祠,广西京官论其不当,罢之。
子仲炘,光绪三年进士,由翰林御史官至通政司参议,敢言有声。
论曰:云南地居边远,回、汉积仇,中原多故之秋,几为王灵所不及。
吴振棫兼筹剿抚,实体中朝措置之难。
张亮基才足有为,误用徐之铭,受其排挤,遂至不可收拾。
自潘铎被戕之后,无人敢任其艰危。
毛鸿宾疏言内地寇平,边方自靖,诚为确论。
张凯嵩因规避黜,后仍以旧劳起用,朝廷固鉴其情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一-译文
吴振棫,字仲云,是浙江钱塘人。嘉庆十九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职位。道光二年,被任命为云南大理知府,后来历任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贵州粮储道;贵州按察使;山西、四川布政使。咸丰二年,升任云南巡抚。寻甸、东川的回族叛乱,以及粤匪从广西进入开化、广南境内,他都与总督吴文镕一起派遣将领平定了叛乱。咸丰四年,调任陕西巡抚,但未赴任,代理云贵总督。贵州兴义、普安发生叛乱,他下令安义镇总兵金刚保等人进行剿灭。遵义也被叛军围困,他联合滇黔兵力,连续作战获胜,在石阡葛庄司擒获了叛军首领杨凤先。咸丰五年秋,才到达陕西就任。叛军首领陈通明接受粤匪指挥,在潼关纠集人马准备响应,吴振棫用计策擒获了他,并逮捕了他的同党张顺、罗吉祥等人,依法处决,因此受到皇帝的嘉奖。将盐税摊派到地丁税中,比以前增加了数倍,他上奏请求改变征收方式,先收税后卖盐,这样方便了民众。不久后,被提升为四川总督。
咸丰七年,调任云贵总督。云南的汉人和回族积怨已久,自从中原战事频繁,协饷未能及时到达,回族叛乱愈发猖獗。地方团练跋扈,动不动就相互杀掠,省城实行戒严。前任总督恒春无法控制局势,他和妻子一同自缢,巡抚舒兴阿也因为疾病请求离职,只有布政使桑春荣困守危城。文宗皇帝知道吴振棫熟悉滇省的情况,因此任命他代替前任。命令挑选三千川兵,携带五万饷银急速前往,调前山东巡抚张亮基协助办理军务。吴振棫到达后,先驻扎宣威,然后进驻曲靖。上奏说:‘先剿后抚,形势顺畅且容易,不用智者也知道。兵力强盛、军饷充足,必然如此。前任总督林则徐剿灭永昌的回族叛匪,有上万兵力和团练,本省有足够的军饷;弥渡获胜后,叛匪接受招安,只占据了一隅之地。这次叛匪遍布三迤,情况完全不同,不是几千兵力、十几万军饷就能解决的。如果轻率行事,只会损害国威,对事情没有帮助。我初到滇省,对汉人和回族都没有敌意,只依靠军威,用恩信结交,有申诉的,都给予公平处理。省城是根本重地,省城的回族散去后,其他地方逐渐办理,那些负隅顽抗的,仍然要全力剿灭。叛匪势力逐渐孤立,更容易得手。否则,不自量力地急于进攻,就没有回旋的余地,祸患会更加严重。现在没有可调的兵力,没有可筹的军饷,日夜焦虑,事情不只是一个省份的问题。我为云南一省考虑,也应当为天下全局考虑,怎能再出现失误,导致征调无休?所以先谈安抚,后有不得已的苦衷,虽然成败难以预料,但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又上奏:‘在籍侍郎黄琮、御史窦墉、总兵周凤岐奉命组织团练,在省城设立总局。周凤岐意见不合,为了避免嫌疑,不愿参与。黄琮、窦墉联名发布命令,主张严厉剿灭,民间纷纷组织团练,回族人对团练的疑虑越来越深。地方官员苦心劝解,但汉民常常堵塞官署,逼迫官员杀回民。因此,团练在其他省份是重要事务,在滇省却变成了大患。黄琮等人常说省团可以招募六十万人,无需担心敌寇警报。回族叛匪刚到城外,不足千人,团丁招之不来,来了就溃散。近日省练有一万多人,每月需要数万饷银,经费不足。练头自行管理,不是官方派遣的。回族人有求抚的意思,但那些阻挠的人突然用练兵去剿灭,胡乱杀戮以邀功,导致原本可以安抚的人最终不能安抚。黄琮、窦墉是特派人员,不是我能控制的,请皇帝定夺。我已经通知桑春荣严格审查守城的练兵,裁减多余和滥用的,以节省开支。练兵归官方统一指挥,如果不接受调派,自行出兵,就按照军法处理,以便统一指挥而避免被牵制。’奏章呈上后,皇帝下诏剥夺黄琮、窦墉的职务,允许回族人悔过自新,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要严厉剿灭。那些借团练之名肆意杀掠的汉民,也要按照军法处理。于是吴振棫派遣汉、回族官员前往省城,向汉、回族人说明情况,消除猜疑,划分居住街道,分配难民遗产,制定章程,遣散归业。先后剿灭沾益回族叛匪,消灭咸宁土匪李广沅。咸丰八年四月,安抚局势基本稳定,入驻省城,与张亮基商议办理迤西剿抚事宜。临安回族叛匪攻打府城,他派遣军队击退了他们,又在阿迷州击败了他们,解除了河西县的围困。
这年冬天,因为疾病请求退休,因为他的儿子吴春杰在雁平道任职,就在山西养老。同治元年,命令他与巡抚英桂一起防河,不久又命令他前往陕西办理军务。同治十年,去世,皇帝按照惯例赐予抚恤。
张亮基,字石卿,是江苏铜山人。道光十四年考中举人,捐资成为内阁中书。跟随大学士王鼎前往河南治理黄河,负责修建西坝。工程完成后,被赐予花翎,提升为侍读。道光二十六年,被任命为云南临安知府,总督林则徐曾与他一起参与河工,知道他的才能,秘密推荐他可以大用,调任永昌。边疆少数民族滋扰,张亮基使用土兵左大雄擒获了叛军首领,事情才得以平定。被越级提升为云南按察使,后来升任布政使。咸丰三十年,提升为云南巡抚,兼任代理云贵总督。粤匪势力逐渐壮大,他曾秘密上疏讨论军事,文宗皇帝认为他的意见正确。
咸丰二年,调任湖南巡抚,在途中听说叛军围困长沙,上疏请求驻守常德。皇帝下诏催促他前往解救省城之围,到达后攀爬城墙进入,多次出兵与城外援军夹击,叛军解围离开。攻破岳州,进入湖北,汉阳、武昌相继陷落,湖广总督徐广缙因为罪行被罢免,皇帝命令张亮基代替他,规划进军剿灭叛军。张亮基上疏说应该防止叛军回窜,意图是专门关注湖南,皇帝下诏催促他迅速进军。咸丰三年春,叛军放弃武汉东下,张亮基到达湖北办理收复和抚恤事宜。通城、崇阳、嘉鱼、广济发生土匪叛乱,被他平定。叛军从下游分兵进入江西,张亮基率军扼守道士洑、黄石港,分兵前往支援。秋天,叛军分兵进入河南的,从罗山进入湖北黄安、麻城境内,水陆夹击,将其歼灭。
调任山东巡抚,还未动身,江西的贼人从九江来犯,命令道员徐丰玉在田家镇抵抗,但战斗失败,丰玉阵亡,亮基因此被降四级留任。当时广东的匪徒李开芳等人侵犯京城附近地区,占据静海。亮基到达山东后,奉命在德州设防,防止敌人南逃。南路贼人想要从淮河、徐州窥视北方并发起攻击,命令按察使厉恩官率兵驻扎在宿迁以北进行防御。
四年,贼人进入山东境内,亮基迅速赶到济宁设防,阻止他们北逃。不久,贼人攻陷郓城,扰乱范县、寿张、东平,绕到贼军前面进行截击,在临清黑家庄将其击败。胜利后,帮办军务大臣胜保弹劾亮基取巧冒功,皇帝下诏斥责亮基欺骗,并追论他最初到湖南时不急于前往长沙,以及离开湖北时只求自保,心机狡诈,将他贬职,流放到军台。
过了一年,给事中毛鸿宾提到临清之战,胜保诬告亮基,御史宗稷辰也称亮基有能力,但未充分发挥其才能,于是他被释放,被派往东河担任官职,后来又命令他前往安徽协助办理军务。
七年,授予五品顶戴,命令他前往云南协助办理剿匪事务。云南的回族叛乱正盛,地方团练横行,总督吴振棫刚到任,驻扎在曲靖,裁减团练,招抚回族人民。霑益的回族最凶悍,聚集众人进攻宣威,亮基命令按察使徐之铭等人率兵击退他们。
八年春天,又在袁家屯击败他们,消灭了大量叛军,其余的叛军投降,皇帝下诏嘉奖他,任命他为云南巡抚。不久,吴振棫请求辞职,升任云贵总督,亮基推荐徐之铭代替他担任巡抚。临安的回族叛军攻城,扰乱到阿迷,亮基平定了这场叛乱。
九年,省回投降后,占据碧鸡关,抢劫近郊,分兵剿灭后才散去。又平定了彝、安宁、缅宁、楚雄等地的叛乱,武定、罗次、富民、禄丰、禄劝等州县先后被收复。然而回族和团练互相猜忌,叛乱随时可能发生。
徐之铭担任巡抚后,贪婪放纵,凶狠残忍,与亮基暗中不和,经常在其中挑拨离间。十年秋天,回族掌教马德新、徐元吉,武生马现,率领各属回族人民来省城请求安抚,住在城外的江右馆,亮基邀请之铭一同前往安抚。
之铭暗中唆使已经解散的练勇丁拥到总督府阻挠,亮基劝阻他们,结果在门口杀死了通海知县雷焱,随后又逼迫杀死招抚委员绅士马椿龄、孙钧。亮基被胁迫,不敢进宫报告,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皇帝命令刘源灏接替他。
源灏久久不到,亮基直接离开。十一年,到达湖北,上疏陈述云南的事情,弹劾之铭不法。恰逢布政使邓尔恒升任陕西巡抚,离开云南,之铭唆使叛军在途中杀害他。于是罢免源灏,以潘铎代理总督,命令亮基前往云南查办,指挥军队剿匪。
亮基上疏请求发放部照招募士兵以补充军饷,招募了千人后出发,与潘铎先后到达四川,想要借助他们的军饷和兵力。但四川的战事尚未平定,无法提供支援。林自清,亮基的旧部,当时代理云南提督,与之铭及马如龙等人不和,回族人民都恨他。听说亮基在四川,擅自率领所部号称万人进入四川寻求效力,阻止他却不听。
皇帝下诏命令亮基安抚解散,但之铭唆使马如龙等人声称拒绝亮基入境,双方相持不下。同治元年,潘铎先到达任上,请求暂时留下之铭以完成安抚工作,于是改命亮基以总督的头衔代理贵州巡抚。
不久,之铭又暗中唆使回族人民叛乱,潘铎被杀害,云南的叛乱更加严重。
二年,亮基到达贵州,黄号、白号、苗、教等叛乱势力都很猖獗,上下游地区都是叛军。亮基命令总兵沈宏富等人攻打遵义螺蛳堰,攻破敌军,在上稽场消灭了剩余的叛军。
命令总兵刘义方等人剿灭思南的教派叛军,收复普安、安南,又连续在桐梓鼎城及水城厅马龙胯打败苗匪,在黔西擒获叛军首领何润科等人,使一万人投降。
三年,尚大坪的叛军侵犯省城,亮基指挥沈宏富等人在城郊作战,消灭了数千名叛军,收复了修文。总兵林自清、赵德昌攻克龙里,又收复了复兴义,解除了清镇之围,收复了定番、广顺、长寨等城,攻破了龙泉、湄潭黄、白号匪的老巢,攻克了滇西卫城。
四年,攻克了黔西的石阡、永宁、荔波,贵州土地贫瘠,财力匮乏,饥军索要军饷,当时担心会发生骚乱。亮基安抚、防御、剿灭叛军,勉强维持了治安,但他的部下将领们大多骄傲自大,舆论不一致,被侍读学士景其濬弹劾。
亮基于是弹劾总兵林自清、刘有勋,副将池有连等人抢劫、扣留军饷,不听调度,请求严厉处理。皇帝下诏布政使严树森调查上奏,亮基又上疏自陈,说严树森回避贵州,安坐在邻省,不亲自前来。
于是亮基和严树森都被免职。
十年,去世。湖南巡抚王文韶、贵州巡抚曾璧光先后请求恢复他的官职,各自建立专祠。光绪三十四年,湖南、贵州的京官联名上书,陈述他的功德在民间的表现,追赠他为惠肃。
毛鸿宾,字翊云,山东历城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升任御史、给事中,多次上书议论军务。咸丰三年,因尚书孙瑞珍推荐,被命令回到家乡治理团练。
咸丰四年,弹劾帮办军务大臣胜保的罪行,请求严旨查办。咸丰五年,授予湖北荆宜施道,调任安襄郧荆道,历任安徽按察使、江苏布政使。
咸丰十一年,代理湖南巡抚,不久正式任命。上疏说:‘湖南地处偏远,向来不是富强之地,自从前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等人对吏治和民风进行实力上的改革,才能平定叛贼,成为上游的重镇,用人之效,有明显的证据。我认为名将不过收战阵之功,得到贤能的督抚,才能造福封疆。如左宗棠见识过人,他的才能不在曾国藩、胡林翼之下,现在只是让他带兵,不足以发挥他的长处,如果给他封疆重任,一定能够保境安民,兼顾大局。
前任云贵总督张亮基,果断有为,云南地处边疆,军饷不足,汉、回之间有仇恨,即使经营得很好,也只能有益于一方,似乎不如让他担任要职,以便发挥他的长处。只要东南地区每天都有转机,那么云南、贵州的叛乱势力不难迅速清除,这是轻重之机宜审者也。’当时湘军所到之处都有功绩,各省都去招募,鸿宾上疏陈述招募士兵的弊端,请求慎重选择将领以收实效,并被采纳。
石达开逃窜到湖南,鸿宾派遣知府席宝田、副将周达武、总兵赵福元分路进击,解除了会同、黔阳之围。同治元年,进兵收复来凤,贵州提督田兴恕兼署巡抚,军情报告不实,信任身边的人,鸿宾上疏弹劾他。
派遣军队越境剿灭贵州逃窜的叛军,收复了天柱县城。又剿灭铜仁张家寨的叛军,叛军首领萧文魁率众投降,攻克了大小青两堡。江蓝厅同知椿龄指责团绅是土匪,鸿宾经过调查知道椿龄有酷刑逼供的行为,弹劾罢免了他。
椿龄在京城控告鸿宾,指责他借贷不遂,鸿宾自己请求查办,下总督官文审讯,最终证明鸿宾清白。
提升两广总督,英德地区的土匪起义,命令按察使张运兰前去剿灭他们。与巡抚郭嵩焘一起上奏制定了变通缉捕的章程,对于捕获大盗的人给予优待提拔,朝廷同意了。
第三年,江南已经恢复,浙江、江西的余孽还未平定。鸿宾上疏说:‘江西南部的防御还有未准备好的地方,福建、广东交界处都没有驻军,担心敌人会向上窜犯,以广东东部为退路。江西处于四通八达的地方,应该集合数省的兵力,趁着大胜的余威,集中兵力消灭他们。我已经咨询曾国藩调拨精锐部队,绕过宁郡、石城一带,阻断敌人南逃的道路,我派出一支部队在福建、广东交界处与他们一同进剿。并请求命令曾国藩严密防守南赣,防止敌人逃窜。’
第四年,因为之前在湖南的事务,道员胡镛请求引见,上缴了咨询文书,被任命为代理道员,降级使用,返回家乡。第七年,去世。宣统初年,山东巡抚袁树勋上疏陈述鸿宾的功绩,恢复了他的原职,并供奉于乡贤祠。
张凯嵩,字云卿,是湖北江夏人。道光二十五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西知县,历任宣化、怀集、临桂知县。李星沅、劳崇光都推荐他的能力,咸丰五年,提升为庆远知府。剿灭土匪王得胜等人,提升为左江道,调任右江道。庆远失守,被革职留任。第八年,与按察使蒋益澧一同击败敌人,收复庆远,恢复原职,代理按察使,不久后正式任命,升迁为布政使。同治元年,巡抚刘长佑前往浔州筹划剿抚,留下凯嵩负责后路。荔浦的张皋友攻陷阳朔,派兵在鹧鸪岩击败敌人,收复了城池,因此提升为巡抚。在众多匪徒中,黄鼎凤、张皋友最为猖獗,分别攻陷贵县、阳朔、麕集大鹿滩、马濑,下令总兵李明惠、提督江忠义先剿灭马濑,进军贵县,在桂岭击败敌人,擒获了贼首张皋友、陈土养。第二年,下令布政使刘坤一在登龙桥攻击黄鼎凤。敌人逃到覃塘,进军包围。信都的贼人陈金刚等人前来支援,道员蒋泽春迎头痛击,进军攻克容县,刘坤一攻克覃塘。第三年,攻克天平寨,擒获黄鼎凤。贵县平定,加封头品顶戴。
上疏陈述左右江的匪徒还未肃清,建议分三路进军,让刘坤一统领七营留在浔州防守,易元泰统领十一营从宾州、迁江到达思恩,李士恩统领水陆八营从横州到达南宁,逐节进剿。第四年,刘坤一攻克大庙、江口、平菼,斩杀贼首梁安邦,南宁河道开始畅通。易元泰剿灭上林,平定了那里。刘坤一提升为江西巡抚离开,让同知刘培一代领他的军队,亲自前往南宁督战,恰逢伪康王汪海洋逃窜到广东,即将进入广西,朝廷下令凯嵩驻防浔州。第五年,凯嵩到达南宁,进攻山泽,监督各军挖掘地道轰击城墙,夺取山头进入城内,擒获伪平章苏仲熙等人。孙仁广单骑逃跑到旺陇,追杀了他。山泽被敌人占据十多年,至此全部平定。
第六年,提升为云贵总督。自从潘铎被杀害后,云南的事务更加纷乱。行至巴东,称病,三次上疏请求辞职,因为回避责任被免职。光绪六年,以五品京堂的身份重新起用,授予通政使参议,升迁为内阁侍读学士,代理顺天府尹,授予贵州巡抚。十年,调任云南。请求在省城设立开采五金总局,以振兴矿业,与内阁学士周德润勘查越南边界事务。十二年,在任上去世。广西巡抚李秉衡上疏陈述凯嵩的政绩,请求建立专祠,广西京官认为不合适,被取消。
子仲炘,光绪三年考中进士,从翰林御史官至通政司参议,敢于直言,有声誉。
评论说:云南地处边远,回族和汉族积怨已久,中原多事之秋,几乎不被朝廷所关注。吴振棫兼管剿抚,实际上体会到了朝廷处理事务的困难。张亮基才干足够,误用徐之铭,受到他的排挤,以至于无法收拾。自从潘铎被杀害后,没有人敢承担这个艰难的任务。毛鸿宾上疏说内地敌人已经被平定,边疆自安,确实是正确的论断。张凯嵩因为回避责任被免职,后来仍然因为旧有的功绩被重新起用,朝廷确实看到了他的情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一-注解
吴振棫:人名。
张亮基:人名。
毛鸿宾:人名。
张凯嵩:张凯嵩,清朝官员,字子骏,湖南湘乡人。同治年间进士,历任贵州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庶吉士:清朝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官职,进士及第后,选拔优秀者入庶吉士馆学习,三年后选拔为翰林院编修或庶吉士,为朝廷培养高级官员。
编修:清朝翰林院官员,负责编纂史书、撰写诏令等。
云南大理知府:云南大理知府,古代官职,负责管理云南大理地区的行政事务。
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安徽凤阳知府,指吴振棫曾担任过这些地方的行政长官。
山东登莱青道:山东登莱青道,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山东登州、莱州、青州地区的行政事务。
贵州粮储道:贵州粮储道,古代官职,负责管理贵州地区的粮食储备。
贵州按察使:贵州按察使,古代官职,负责贵州地区的司法、监察事务。
山西、四川布政使:山西、四川布政使,古代官职,负责山西、四川地区的行政事务。
云南巡抚:云南巡抚,古代官职,负责管理云南地区的行政事务。
粤匪:指广东地区的叛乱势力。
回匪:回匪,指回民起义军,指当时回民因民族、宗教等原因发起的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
团练:清朝时期地方上组织的一种自卫组织。
文宗:文宗,指清朝道光帝,年号道光。
文宗韪之:文宗韪之,指道光帝认为张亮基的军事建议是正确的。
花翎:花翎,清朝官员服饰之一,官员晋升后可获得花翎作为荣誉。
侍读:侍读,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读书事务,有时也参与政治决策。
永昌回匪:永昌回匪,指发生在云南永昌地区的回民起义。
土弁:土弁,指地方上的武装组织成员,有时也指地方官员。
布政使:古代官职,负责一省的财政、民政等事务。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洪秀全领导,最终被清朝政府镇压。
军务:军务,指军事事务,包括军队的管理、军事行动等。
山东巡抚:山东地区的行政长官。
江西贼:指江西地区的叛乱势力。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的一个城市。
田家镇: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历史上为长江要塞。
道员:古代官职,负责一道的行政、军事等事务。
李开芳: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
畿辅:指京城(今北京)附近的地区。
静海:位于天津市,历史上为京畿重地。
按察使:古代官职,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事务。
淮、徐:淮安和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历史上为军事要地。
南路贼:指从南路来的叛乱势力。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历史上为交通要道。
郓城:位于山东省西部,历史上为军事要地。
范县:位于山东省西部。
寿张:位于山东省西部。
东平:位于山东省西部。
临清:位于山东省西部,历史上为交通要道。
黑家庄:位于山东省西部,具体位置不详。
帮办军务大臣:清朝官职,协助处理军务。
胜保:清朝末年的一位将领。
粤匪李开芳:指广东地区的叛乱势力首领李开芳。
军台:清朝时用于流放犯人的地方。
给事中:清朝官职,负责监察、弹劾官员。
临清之役:指在临清地区发生的一次战役。
云南回匪:指云南地区的回族叛乱势力。
省会:指省的行政中心。
总督:清朝地方行政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负责一省或数省的行政、军事、财政等事务。
曲靖:位于云南省东部,历史上为军事要地。
宣威: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袁家屯:位于云南省,具体位置不详。
碧鸡关:位于云南省,历史上为军事要地。
彝、安宁、缅宁、楚雄:均为云南省的县名。
武定、罗次、富民、禄丰、禄劝:均为云南省的县名。
回、练:指回族和团练。
马德新:回族人士。
徐元吉:回族人士。
马现:回族人士。
通海知县:通海县的行政长官。
雷焱:通海知县。
招抚委员:负责招抚叛乱势力的官员。
绅士:指地方上的有地位的人士。
马椿龄:绅士。
孙钧:绅士。
刘源灏: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潘铎:人名。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历史上为军事要地。
林自清:亮基的旧部。
云南提督:云南省军事长官。
马如龙:回族人士。
同治:清朝的一个年号。
黄号、白号、苗、教:指不同民族或宗教的叛乱势力。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
螺蛳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
上稽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
思南:位于贵州省东部。
普安:位于贵州省西部。
安南:位于贵州省西部。
桐梓:位于贵州省北部。
鼎城:位于贵州省北部。
水城厅: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马龙胯: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何润科:叛乱势力首领。
黔西:位于贵州省西部。
尚大坪:位于贵州省西部。
修文:位于贵州省西部。
龙里:位于贵州省中部。
复兴义:位于贵州省西部。
清镇:位于贵州省中部。
定番:位于贵州省西部。
广顺:位于贵州省西部。
长寨:位于贵州省西部。
龙泉:位于贵州省西部。
湄潭:位于贵州省西部。
景其濬: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总兵:古代官职,负责一军的军事事务。
刘有勋: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池有连: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严树森: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湖南巡抚:指清朝时期负责管理湖南地区的行政长官。
贵州巡抚:贵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王文韶: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曾璧光: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光绪:清朝的一个年号。
石达开: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
席宝田: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周达武: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赵福元: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会同:位于湖南省西部。
黔阳:位于湖南省西部。
来凤:位于湖南省西部。
田兴恕: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部。
张家寨:位于贵州省东部。
萧文魁:叛乱势力首领。
江蓝厅:位于贵州省西部。
椿龄:江蓝厅同知。
京控:指向京城(今北京)的官员控告地方官员。
总督官文: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
擢:提拔,指提升官职。
两广总督:清朝官职,负责管理广东和广西两省的行政、军事事务。
英德土匪起:英德地区的土匪开始活动。
张运兰:人名,曾任按察使。
剿平:剿灭平定。
巡抚:古代官职,负责一省的行政、军事、财政等事务。
郭嵩焘:人名,曾任巡抚。
奏定:上奏请求制定。
变通缉捕章程:变通原有的缉捕盗贼的章程。
大盗:指大盗贼。
优擢:给予优待提升官职。
允之:同意。
江南:指江南地区,即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浙、赣馀氛未靖:浙江、江西两地残余的敌对势力尚未平定。
鸿宾:人名。
疏言:上疏陈述。
江西南路:江西的南部地区。
防兵:防御用的军队。
粤东:广东东部。
尾闾:指河流的下游或入海口。
宁郡、石城:地名。
曾国藩:人名,清末名将。
劲旅:精锐的军队。
闽、粤交界:福建和广东的交界处。
进剿:进军剿灭。
敕:皇帝的命令。
南赣:南部的江西地区。
胡镛:人名。
委署:委派代理。
降一级调用:降低一级官职,并调用。
回籍:回到自己的家乡。
宣统初:宣统皇帝初年。
袁树勋:人名。
复原官:恢复原来的官职。
祀乡贤祠:供奉于乡贤祠。
进士: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
知县:古代官职,负责一县的行政、军事等事务。
宣化、怀集、临桂知县:曾任宣化、怀集、临桂三县的知县。
李星沅、劳崇光:人名。
庆远知府:曾任庆远知府。
左江道:古代官职,负责一道的行政、军事等事务。
右江道:古代官职,负责一道的行政、军事等事务。
庆远失守:庆远城被攻占。
革职留任:被免职但仍留任。
按察使蒋益澧:按察使蒋益澧。
克庆远:攻下庆远。
署按察使:代理按察使。
实授:正式任命。
巡抚刘长佑:巡抚刘长佑。
浔州:地名。
筹剿抚:筹划剿灭和安抚。
荔浦张皋友陷阳朔:荔浦的张皋友攻陷了阳朔。
鹧鸪岩:地名。
桂岭:地名。
檄:古代官府发出的命令或文书。
提督:古代官职,负责一省或一军的军事事务。
黄鼎凤:人名。
张皋友:人名。
贵县:地名。
马濑:地名。
李明惠:人名。
江忠义:人名。
信都贼陈金刚等:信都的贼人陈金刚等人。
道员蒋泽春:道员蒋泽春。
容县:地名。
覃塘:地名。
同治元年:同治元年的意思。
山泽:地名。
伪康王汪海洋:伪康王汪海洋。
云贵总督:云贵地区的行政长官。
滇事:云南地区的事务。
巴东:地名。
通政使参议:通政使参议。
内阁侍读学士:内阁侍读学士。
署顺天府尹:代理顺天府尹。
云南:云南省。
开采五金总局:负责开采五金的总局。
内阁学士周德润:内阁学士周德润。
越南界务:越南边界事务。
京堂:古代官职,指中央高级官员。
翰林御史:翰林院中的御史。
通政司参议:通政司的参议。
敢言有声:敢于直言,有声望。
边远:边远地区,指远离中央政府的地方。
回、汉积仇:回族和汉族之间的长期仇恨。
中原多故之秋:中原地区多事之秋,指战乱频繁的时期。
王灵:指皇帝的权威。
兼筹剿抚:同时筹划剿灭和安抚。
中朝措置:中央政府的安排。
徐之铭:人名。
排挤:排挤他人。
不可收拾:无法挽回。
内地寇平:内地敌对势力平定。
边方自靖:边疆地区自行安定。
确论:正确的言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一-评注
擢两广总督,英德土匪起,令按察使张运兰剿平之。偕巡抚郭嵩焘奏定变通缉捕章程,获大盗者予优擢,允之。
此段文字描绘了清政府在两广地区平定土匪的举措。‘擢’字表明了政府对有功之臣的提拔,体现了赏罚分明的原则。‘按察使’和‘巡抚’作为地方行政官员,其职责在于维护地方治安,此段文字反映了他们在处理地方治安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成效。‘奏定变通缉捕章程’则体现了政府在治安管理上的创新和改革精神,‘获大盗者予优擢’则是对有功人员的激励措施,有助于提高治安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