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六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六-原文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于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锦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累官至知府。

光绪十一年,权知兖州,晋道员。二十一年,改官山西。二十六年,署按察使。

拳匪扰晋,恩铭请巡抚毓贤阴护送教士出境,弗听。

两宫西幸,毓贤率师赴固关,恩铭兼摄抚、藩事。

车驾至太原,召见,奏对,声泪俱下。

补归绥道。

先是口外七厅杀教士四十馀、教民二千馀,待抚者众且亟,到官后,即发帑金仓粟济之。

会联军至大同,民骇走。

复令教士讽喻,并与执争,乃引兵去。

二十八年,调直隶口北道。

时经拳乱后,十三厅、州、县教民汹汹图报复,宣化华教士且强逼民入教,恩铭患之,与西教士反覆辨论,始允约束,民、教始安。

迁浙江盐运使。

二十九年,调两淮,晋江苏按察使。

办盐务如故,杜私贩,恤煎丁,岁增国课三十万。

时论欲请改场垣为公司,并创煤煎轮运议,恩铭力陈其弊,事乃寝。

授布政使,录山西协饷功,晋头品服。

三十二年,署安徽巡抚,修广济圩,赈皖北水菑,民德之。

红莲会匪自赣入,毁建德教堂,同时楚民寄居霍山者,亦与教堂启衅,匪党乘之,势渐炽。

恩铭分军援剿,并劾有司之酿祸者,地方以靖。

是时廷议行新政,锐意兴警察,於是承上指,整顿巡警学堂。

適王之春荐道员徐锡麟才,遂畀以会办。

复念政剧财匮,援例清丈缘江洲地,按年收科,垦牧与树艺并举。

朝旨又以民刑事诉讼法参用东、西律,下其议督抚。

恩铭虑皖北民悍,为择其不便者六事具以报。

明年夏,巡警学生卒业,恩铭诣校试验,锡麟乘间以枪击之,被重创。

知县陆永颐锐身救护,先殒。

锡麟令经历顾松闭校门,不从,亦毙之。

从者负恩铭还署,遂卒。

事闻,赠太子少保,谥忠愍,予皖省建祠,赏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子咸麟袭。

恩铭既死,锡麟亦被获。

锡麟者,浙江山阴人。

就学日本,以赀为道员。

志在谋绾军队,便起事,仓卒发难,卒被擒僇。

阅数年,复有孚琦、凤山被刺事。

孚琦,字朴孙,西林觉罗氏,隶满洲正蓝旗。

以工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累官郎中。

三迁至内阁学士。

光绪二十八年,授刑部右侍郎。

三十二年,出为广州副都统。

颇以兴学为己任,尝设八旗工艺学校,整丽中小各学堂。

明年,权将军。

将军事故简,孚琦虑即偷惰,日必读书临池,暇辄躬执劳役。

宣统二年,再摄将军篆。

明年春,赴城东燕塘勘旗地,兼阅试演军用飞机。

有温生才者,隶革命党,事暗杀。

会日将暮,伏道左,俟其至,轰击之,遂殒命。

生才被执,论弃市。

事闻,上悯恻,谥恪愍,命凤山代之。

凤山,字禹门,刘氏,隶汉军镶白旗。

以翻译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

累迁参领,总办东安巡捕分局。

联军入京,法人在其辖境刃伤商民,缚致总局,请毋少贷,论如律。

擢副都统,训练近畿陆军,著声绩。

除西安将军,仍留治兵事。

宣统初,改练军归部节度,始解兵柄。

三年,授广州将军,未行而武昌事起。

香港为粤民党薮,谋攻省城,众阻其勿往,曰:’吾大臣也,不可不奉诏。’遂毅然去。

将至时,总督及布、按以下官皆不敢出迓,或劝宜微服先入城,毋蹈孚将军覆辙,凤山不可。

日午,舆卫导行,抵南城外,党人匿市廛檐际掷炸弹,屋瓦摧压,从者死十馀人,街石寸寸裂。

暮得凤山尸,焦烂无完肤。

事闻,赠太子少保,谥勤节,予骑都尉世职。

端方,字午桥,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

由荫生中举人,入赀为员外郎,迁郎中。

光绪二十四年,出为直隶霸昌道。

京师创设农工商局,徵还,筦局务,赏三品卿衔。

上劝善歌,称旨。

除陕西按察使,晋布政使,护巡抚。

两宫西幸,迎驾设行在。

调河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

二十八年,摄湖广总督。

三十年,调江苏,摄两江总督。

寻调湖南。

颛志兴学,资遣出洋学生甚众。

逾岁,召入觐。

擢闽浙总督,未之官,诏赴东西各国考政治。

既还,成欧美政治要义,献上,议改立宪自此始。

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学堂,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声闻益著。

宣统改元,调直隶。

孝钦皇后梓宫奉安,端方舆从横冲神路,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劾之,坐违制免。

既而御史胡思敬又弹其贪横凡十罪,事下张人骏,覆奏入,以不治崖检被诃斥,因已罢官,贷勿问。

三年,命以侍郎督办川汉、粤汉铁路。

时部议路归国有,而收路章条湘、川不一致,川人大譁。

川、鄂为党人所萃,乘机窃发。

端方行次汉口,亟入川,并劾川督赵尔丰操切。

命率师往按,寻诏代摄其事。

所过州县,辄召父老宣喻威德。

至资州,所部鄂军皆变,军官刘怡凤率众入室,语不逊,端方以不屈遇害。

端方性通侻,不拘小节。

笃嗜金石书画,尤好客,建节江、鄂,燕集无虚日,一时文采几上希毕、阮云。

弟端锦,字叔絅。

河南知府。

赴东西各国考路政,箸日本铁道纪要。

从兄入川,变作,以身蔽其兄,极口詈军士无良,同被杀。

事闻,赠端方太子太保,谥忠敏;端锦谥忠惠。

其时转饷官刘燧,荆州驻防、举人、都司赫成额,并赴水死。

松寿,字鹤龄,满洲正白旗人。

以荫生官工部笔帖式,累迁郎中。

出为陕西督粮道。

光绪二十一年,晋山东按察使。

明年,调江西,晋江宁布政使。

二十四年,擢江西巡抚。

越三载,移抚江苏,历河南,加尚书衔,所莅皆称职。

二十八年,召为工部右侍郎,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寻授热河都统。

疏陈续修矿章四条,允行。

复以地控蒙部,号难治,条上吏治、军政、兴学、理财方略甚悉。

又召还,拜兵部尚书。

明年,调工部。

又明年,出为察哈尔都统。

三十三年,授闽浙总督。

居官垂二十年,不务赫赫名,然律己以廉,临下以宽,为时论所美。

宣统三年秋,鄂、湘、江、浙新军踵变,闽军乘之,将举事,使人要松寿,令缴驻防营军械,斥之,遂决战,初获胜,继乃大挫,愤甚,饮金以殉。

事闻,赠太子少保,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节。

赵尔丰,字季和,汉军正蓝旗人。

以山西知县累保道员。

四川总督锡良疏荐其才,权永宁道,剿匪严诛捕。

驻藏大臣凤全遇害,调建昌。

会克巴塘,建议筹边,充川滇边务大臣,护总督,改驻藏大臣。

以兵至打箭炉,改设康定、登科等府。

宣统元年,仍专任边务。

藏兵犯巴塘,击败之,乘势收江卡等四部。

於是尔丰军越丹达山而西,直抵江达,达赖喇嘛逃入印度。

尔丰请一举平藏,革教易俗,廷意不欲开衅,阻之。

尔丰尽克三崖野番,决收回瞻对。

三年,署四川总督,檄番官献瞻对。

尔丰遂入瞻对,设官治之。

进克波密,并取白马岗,收明正等土司,皆改流。

计所收边地纵横三四千里,设治者三十馀区,一时皆慑於兵力,不敢抗。

会川乱起,尔丰还省,集司道联名奏请变更收路办法,不允。

商民罢市,全省骚动。

廷寄饬拏祸首,捕蒲殿俊等拘之,其党围攻省城。

督办川路大臣端方劾尔丰操切,诏仍回边务大臣,以岑春煊代总督。

武昌变作,资政院议尔丰罢黜待罪,而朝旨已不能达川。

重庆兵变,会匪蜂起,军民环请独立,尔丰遽让政权於殿俊,殿俊自称都督。

防军复变,殿俊走匿,全城无主。

商民请尔丰出定乱,因揭示抚辑变兵。

而标统尹昌衡率部入城,自为都督,罗纶副之,以兵攻督署,拥尔丰至贡院。

尔丰骂不绝口,遂被害。

冯汝骙,字星岩,河南祥符人。

光绪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

出知四川顺庆府,遭母忧去。

服阕,起山东青州知府,调直隶大名。

三十一年,迁湖北盐法道。

明年,调安徽徽宁池太道,迁甘肃按察使。

未几,晋陕西布政使,擢浙江巡抚。

三十四年,移抚江西,整税务,省不急,官称治办。

朝议方厉行新政,乃复察民情,量财力,从容施设,士民安之。

宣统元年,御史江春霖上其溺职徇私状,事下安徽巡抚朱家宝覈覆,得白。

坐疏忽干吏议,夺俸三月。

三年,武昌变起,下游皆震。

南昌军相应和,胁汝骙为都督,号独立,峻拒之。

赣人故感其贤,导之出。

至九江,乃仰药以殉。

诏旨轸惜,谥忠愍。

陆锺琦,字申甫,顺天宛平人,本籍浙江萧山。

父春荣,绩学不遇,祭酒盛昱其弟子也。

锺琦少劬学,以孝称。

光绪十五年进士,以编修办直隶赈灾,徐桐亟赏之。

拳祸起,桐惑焉,锺琦持异议,弗听。

联军入,同年王懿荣、熙元、宝丰辈先后皆殉节。

锺琦闻之,泣,阖户自经,遇救获免。

二十九年,除江苏督粮道。

越五载,迁江西按察使,调湖南,察吏严,定州县结案功过章条,月计勘案数与其鞫讯状限期报司,繇是狱鲜积滞。

再移江苏,多平反。

宣统改元,晋布政使。

三年,擢山西巡抚。

到官未逾月,而武昌难作。

锺琦语次子敬熙曰:‘大事不可为矣!省垣倘不测,吾誓死职。汝曹读书明大义,届期毋效妇仁害我!’

又曰:‘生死之事,父子不相强,任汝曹自为之。但吾孙毋使同尽,以斩宗祀。’

敬熙知父意决,入告母。

母曰:‘汝父殉国,吾惟从之而已。’

敬熙以事亟,赴京语其兄光熙,偕还晋。

锺琦驭新军严,至是调两营赴南路,时九月七日也。

夜发饷,将以翼日行,而迟明变作,新军突入抚署。

锺琦出堂皇,仆李庆云从,麾之弗去,且挺身出,先被戕。

锺琦叱曰:‘尔辈将反邪?’

语未竟,遽中枪而殒。

光熙奔救,亦被击死。

叛军入内室,其妻唐氏抱雏孙起,并遇害。

诏褒其忠孝节义萃於一门,予谥文烈。

妻唐旌表。

光熙,本名惠熙,字亮臣。

少从盛昱游,励学。

锺琦遘危疾,尝刲股和药以进。

光绪三十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东渡日本学陆军,卒业归,授编修,擢侍讲。

赠三品京堂,谥文节。

论曰:恩铭遇刺,实在辛亥之前,盖乱机已久兆矣。

武昌变起,各行省大吏惴惴自危,皆罔知所措。

其死封疆者,唯松寿、锺琦等数人,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示天下以大节,垂绝纲常,庶几恃以复振焉。

按;赵尔丰传,关内本与关外一次本相同,较此为详。

全文附录於后,作为参考。

赵尔丰,字季和,汉军正蓝旗人。

父文颖,见忠义传。

尔丰以盐大使改知县,选山西静乐,历永济。

清狱治盗,匪绝迹。

躬捕蝗,始免灾。

擢河东监掣同知,护河东道,以忧去。

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晋边,山西巡抚锡良檄总营务处严防密侦,以策退之。

锡良迁河道总督,调委河工,累保道员,复从至热河。

锡良督川,疏荐其才,权永宁道。

时会匪为患,尔丰受任即亲出巡剿,凡八阅月,诛巨匪百馀人,民始安业。

三十一年,驻藏大臣凤全被害於巴塘,锡良以尔丰为建昌道,会提督马维骐往讨。

维骐军先发,尔丰从之,遂克巴塘。

尔丰接办善后,移兵讨乡城,匪退喇嘛寺,据碉死守。

尔丰断水道,围攻,番众悉降。

於是尔丰建筹边议,锡良以闻,加尔丰侍郎,充川滇边务大臣。

尔丰会锡良暨云贵总督丁振铎奏陈改流设官、练兵、招垦、开矿、修路、通商、兴学诸端,廷议准拨开边费银百万两。

三十三年,锡良移任去,尔丰护四川总督。

於是遥策边事,凡前所奏陈,皆以次举,察吏尤严,多所举劾,僚属肃然。

川南边地多匪,移兴文县於建武,移永宁县於古蔺。

时外人议轮运入川,尔丰令川商自办浅水轮以阻之,是为川江驶轮之始。

三十四年,以尔丰兄尔巽督川,改尔丰驻藏大臣,仍兼边务,专边藏事。

尔丰以经营全藏,宜以殖民为主,特虑恩信未孚,藏人疑阻,请仍责驻藏大臣联豫驻守,而自巡视边藏。

先以巴塘为根据,寓迁民於兵垦,渐及藏地。

又与尔巽会奏,设安康道,改打箭炉为康定府,设河口县、里化厅同知、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巴安府三坝厅通判,定乡县,盐井县。

诏促尔丰出关,因就成都驻防旗兵中选练西军三营自随。

藏人闻之,聚兵三崖以阻。

尔丰至打箭炉,適德格土司争袭构乱,乃请旨往办,迭败之赠科、麻木,追奔至卡纳沙漠地,众悉降。

尔丰分其地为五区,设登科府德化、白玉两州,石渠、普同两县,置边北道。

德格地大,包有春科、高日两土司,遂与灵葱土司之郎吉岭等地并改归流。

宣统元年,朝意务怀柔藏人,采尔巽议,以经营西藏责联豫暨帮办温宗尧,改尔丰专任边务,驻巴塘,为藏声援,划察木多、乍丫归边辖。

川军协统锺颖率新军三千入藏,被困察木多。

尔丰闻报,立驰往援,锺颖军出,并驱剿类伍齐、硕般多、洛隆宗、边坝各部落逆番殆尽,三十九族波密、八宿等部咸纳款。

而江卡藏兵忽抄边军后路,犯巴塘,尔丰分兵击败之,乘势收江卡、贡觉、桑昂、杂瑜四部落。

於是尔丰军越丹达山而西,直抵江达,距藏都拉萨仅六日程矣。

二年,达赖喇嘛闻川军将至,逃入英属印度。

尔丰请乘胜一举平藏,革教易俗,廷意不欲开衅,阻之。

尔丰上疏力争,略言:’我国幅瀼辽阔,强邻环伺,属地多有侵占。自革达赖喇嘛,阿旺郎结叛逆,不惟藏人摇动,即外人觊觎之心亦因而愈炽。今我兵虽已入藏,然阿旺郎结已入英手,英人必挟以图藏。若再姑容,将成大患。臣因一面由巴塘进兵攻破南墩,一面由察木多进兵贡觉、桑昂、曲宗,我兵所到,番人亲附,即洛隆宗、硕板多等亦皆远来输诚,备陈藏中苛虐情形,坚垦内属。臣初意务在保境息民,并无开疆拓土之念。唯桑昂、曲宗属地杂瑜与倮儸野番接壤,时有英人潜伏。倮儸之南,为阿撒密,西为波密。英人若得杂瑜,即可直接波密,由工布入藏,与印度联成一片。则波密不可不收入版图,其势至迫。请及此将边兵所到之地,概收归边。并函商联豫以乌苏里江以东隶边,以西属藏。”疏入,枢府以外交责言为虑,联豫亦不允划界。

然边军所得江达以内地,尔丰已逐渐改流,早成辖境矣。

尔丰巡视各地,经贡觉、乍丫、江卡三部落,群以讨三崖为请。

三崖者野番也,地险人悍,三部落苦其侵掠,尝合攻之,反为所败,官军久不能讨。

尔丰策三崖四周皆已改流,必为我用,遂派知府傅嵩矞率兵五路进攻,苦战两月,尽克上中下三崖全境,设官治之。

初,藏人占瞻对,尔丰屡请收回,廷议责联豫议赎,久不得要领。

至是边地略定,独瞻对为藏有,梗塞其中,尔丰乃决以策取之。

三年,尔丰调署四川总督,因荐嵩矞以道员用,代理边务大臣,同行阅边,绕道北路,先至孔撒、麻书,设甘孜委员,灵葱、白利、倬倭、东科、单东、鱼科各土司缴印改流,并受色达及上罗科野番降,瞻对民皆闻风请附。

尔丰乃檄番官曰:’瞻对原系川属,朝廷前以赏藏,设官征粮。光绪二十年,瞻人叛藏,则藏已失瞻;川兵取瞻,则瞻为川有。乃藏人久占不归,迄今又十馀年矣,厚敛横征,民不堪命。应将瞻对仍献朝廷,以表恭顺。”藏官畏尔丰威,献户籍去。

瞻对民欢呼出迎,尔丰遂入瞻对,设官治之。

野番俄落、色达均望风降。

又波密自言其先为入藏汉兵,别成部落。

尔丰前至察木多,波密呈验所产棉布、粮食,证明确由汉出,并述其地与白马岗接壤,在英、藏间,力请内附。

及尔丰师还,联豫忽遣兵攻之,大败乞援。

至是,尔丰派凤山由巴塘率边兵二千往与联豫参赞罗长崟军共克波密,并取白马岗。

尔丰至打箭炉,收明正土司地及鱼通、冷边、沈边、咱里等土司印,皆改流。

计尔丰所收边地,东西三千馀里,南北四千馀里,设治者三十馀区,详土司传。

会川乱起,尔丰还省。

初,商办川汉铁路公司集股银二千馀万,忽奉旨收归国有,咸大譁,倡保路同志会,好事者争附和,势张甚。

尔丰至成都,察乱已成,思弭解,集司道联名电奏,请变更收路办法,不允。

商民罢市,同志会捧德宗神牌冲入督署,与护兵相持,颇有死伤,全省骚动。

廷寄饬拏祸首正法,尔丰不得已捕会首蒲殿俊等九人拘之。

其党围攻省城,兵皆川产,不用命。

督办川汉铁路大臣端方方奉命援川,滞重庆,劾尔丰操切,诏仍回边务大臣,以岑春煊代为总督。

武昌变作,春煊阻不得往,端方至资州,遇害。

资政院劾尔丰,罢黜待罪,而朝旨已不能达川。

重庆兵变,会匪蜂起,军民环请独立,尔丰遽让政权於殿俊,殿俊自称都督,防军复变,殿俊走匿,全城无主。

商民请尔丰出定乱,因揭示抚辑变兵。

而标统尹昌衡率部入城,自为都督,罗纶副之,以兵攻督署,拥尔丰至贡院,尔丰骂不绝口,遂被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六-译文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是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在锦州驻防。通过举人纳赀成为知县,逐渐升官至知府。光绪十一年,暂时担任兖州知府,晋升为道员。光绪二十一年,调任山西。光绪二十六年,代理按察使。义和团在晋地骚扰,恩铭请求巡抚毓贤暗中保护教士出境,但没有被采纳。两宫西迁,毓贤率军前往固关,恩铭同时代理抚、藩两职。车队到达太原时,被召见,恩铭在奏对时声泪俱下。后来被补任归绥道。在此之前,口外七厅杀害了四十多位教士和两千多位教民,等待抚慰的人众多且迫切,到任后,立即发放库银和粮食来救济他们。正逢联军到达大同,民众惊慌逃散。恩铭又让教士进行安抚,并与执争者对抗,最终联军撤退。

光绪二十八年,调任直隶口北道。当时经过义和团之乱后,十三厅、州、县的教民纷纷图谋报复,宣化华教士甚至强迫民众信教,恩铭对此感到忧虑,与西方教士反复辩论,才得以约束,民众和教士才安定下来。后来调任浙江盐运使。光绪二十九年,调任两淮,晋升为江苏按察使。继续管理盐务,杜绝私贩,体恤煎盐工人,每年增加国家税收三十万。当时有人建议将盐场改为公司,并创立煤炭轮运计划,恩铭极力反对,此事才得以搁置。被任命为布政使,因山西协饷的功绩,晋升为一品官员。光绪三十二年,代理安徽巡抚,修筑广济圩,赈济皖北水灾,民众感激。红莲会匪从江西进入,破坏了建德教堂,同时居住在霍山的楚民也与教堂发生冲突,匪徒趁机扩大势力。恩铭分兵支援剿匪,并弹劾那些造成祸端的官员,地方得以安定。

当时朝廷讨论实施新政,决心兴办警察,于是按照上级指示,整顿巡警学堂。适逢王之春推荐道员徐锡麟才干,于是任命他共同办理。又考虑到政务繁重而财力匮乏,按照惯例清查沿江洲地,按年征收赋税,同时发展农业和林业。朝廷又下令在民刑事诉讼法中参考东西方法律,下文给督抚们讨论。恩铭担心皖北民众强悍,挑选了六件不便之处上报。第二年夏天,巡警学生毕业,恩铭到学校考试,徐锡麟趁机开枪射击他,恩铭被重创。知县陆永颐挺身而出救护,先他而牺牲。徐锡麟命令经历顾松关闭校门,顾松不从,也被杀害。随从背着恩铭返回官署,恩铭不久后去世。事情传开后,朝廷追赠恩铭太子少保,谥号忠愍,在安徽建立祠堂,赏赐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恩铭的儿子咸麟继承。恩铭死后,徐锡麟也被捕获。

徐锡麟是浙江山阴人。在日本留学,用钱成为道员。他志在掌握军队,以便起事,仓促发动起义,最终被擒获处死。几年后,又有孚琦、凤山被刺杀的事件。

孚琦,字朴孙,西林觉罗氏,属于满洲正蓝旗。以工部笔帖式充任军机章京,逐渐升官至郎中。三次升迁至内阁学士。光绪二十八年,被任命为刑部右侍郎。光绪三十二年,出任广州副都统。他非常重视兴办教育,曾设立八旗工艺学校,整顿中小各学堂。第二年,暂时担任将军。将军职务空缺时,孚琦担心有人偷懒,每天必须读书练字,空闲时亲自从事劳役。宣统二年,再次代理将军职务。第二年春天,前往城东燕塘勘察旗地,并观看军用飞机的试演。有温生才这个人,属于革命党,进行暗杀。正逢日落时分,他在道路左侧埋伏,等待孚琦到来,然后开枪射击,孚琦不幸身亡。生才被捕,被判处死刑。事情传开后,皇帝感到哀痛,追赠恪愍,命令凤山接替他的职务。

凤山,字禹门,刘氏,属于汉军镶白旗。以翻译举人身份袭任佐领,担任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多次升迁至参领,总办东安巡捕分局。联军进入北京时,法人在他的辖区伤害商民,将他捆绑到总局,请求不要宽恕,依法处理。被提升为副都统,训练近畿陆军,有显著的成绩。被任命为西安将军,仍然留任处理军事事务。宣统初年,改练军归部节度,才卸去兵权。宣统三年,被任命为广州将军,尚未上任,武昌起义爆发。香港是广东民党的聚集地,他们计划攻打省城,众人阻止他不要前往,他说:‘我是大臣,不能不遵从诏令。’于是毅然前往。快到时,总督和布政使、按察使以下的官员都不敢出门迎接,有人劝他应该化装先入城,不要重蹈孚将军的覆辙,凤山不同意。中午,车队出发,到达南城外,党人在市场屋檐下投掷炸弹,屋顶被摧毁,随从死伤十余人,街道上的石板寸寸裂开。傍晚找到凤山的尸体,已经焦烂得不成样子。事情传开后,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勤节,赏赐骑都尉世职。

端方,字午桥,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通过荫生身份中举人,用钱成为员外郎,升任郎中。光绪二十四年,出任直隶霸昌道。京师创设农工商局,召回,管理局务,被授予三品卿衔。皇帝称赞他善唱歌,符合心意。被任命为陕西按察使,晋升为布政使,代理巡抚。两宫西迁,他迎接皇帝,设立行在。调任河南布政使,升任湖北巡抚。光绪二十八年,代理湖广总督。光绪三十年,调任江苏,代理两江总督。不久后调任湖南。他专注于兴办教育,资助许多学生出国留学。一年后,被召回觐见。被提升为闽浙总督,尚未上任,皇帝下诏让他前往东西各国考察政治。回国后,写成欧美政治要义,献上,从这时开始讨论改立宪。光绪三十二年,调任两江总督,设立学堂,办理警察,建造兵舰,训练陆军,制定长江巡缉章程,声名更加显赫。

宣统改元,调任直隶。孝钦皇后的灵柩安葬,端方随从横冲神路,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弹劾他,因违反制度被免职。不久,御史胡思敬又弹劾他贪污横行十大罪状,事情交给张人骏处理,上报后,因为不治理边界问题而被斥责,由于他已经罢官,所以不再追究。

宣统三年,被任命为侍郎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当时部里讨论铁路归国有,但收路章程在湖南、四川不一致,四川人纷纷抗议。四川、湖北是党人聚集的地方,趁机发动叛乱。端方行至汉口,急忙进入四川,并弹劾四川总督赵尔丰行事急躁。皇帝命令他率军前往调查,不久又下诏让他代理处理此事。所经过的州县,都召集当地父老宣示威德。到达资州时,他部下的鄂军全部叛变,军官刘怡凤率领众人进入房间,言语不逊,端方因不屈而遇害。

端方性格豁达,不拘小节。热爱金石书画,尤其喜欢结交朋友,在江、鄂地区任职时,宴会不断,当时的文采几乎可以与毕、阮相媲美。

他的弟弟端锦,字叔絅。担任河南知府。前往东西各国考察路政,著有《日本铁道纪要》。跟随哥哥入川,变故发生时,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哥哥,痛斥军士无良,一同被杀害。事情传开后,朝廷追赠端方太子太保,谥号忠敏;端锦谥号忠惠。

当时转运官刘燧,荆州驻防、举人、都司赫成额,都投水而死。

松寿,字鹤龄,是满洲正白旗人。他凭借荫生身份在工部担任笔帖式,经过多次升迁成为郎中。后来外调担任陕西督粮道。光绪二十一年,晋升为山东按察使。第二年,调任江西,担任晋江宁布政使。光绪二十四年,被提拔为江西巡抚。三年后,调任江苏巡抚,历经河南,加封尚书衔,所到之处都能称职。光绪二十八年,被召回朝廷担任工部右侍郎,兼任正蓝旗蒙古副都统,不久后授予热河都统。他上疏提出续修矿章四条,得到批准。又因为地处蒙古部落,治理困难,详细上奏了吏治、军政、兴学、理财等方面的策略。后来又被召回,担任兵部尚书。第二年,调任工部。再过一年,外调担任察哈尔都统。光绪三十三年,被任命为闽浙总督。

他在官场上任职将近二十年,不追求显赫的名声,但以廉洁自律,对待下属宽容,受到时人的称赞。宣统三年秋天,鄂、湘、江、浙的新军相继发生变乱,闽军趁机起事,想要发动起义,派人要求松寿交出驻防营的军械,松寿拒绝后,双方发生决战,起初获胜,后来却大败,非常愤怒,喝金酒自杀。事情传开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授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忠节。

赵尔丰,字季和,是汉军正蓝旗人。他凭借山西知县的身份累次被保举为道员。四川总督锡良上疏推荐他的才能,他担任了永宁道,严厉地剿灭土匪。驻藏大臣凤全遇害后,他被调任建昌。在攻克巴塘时,他建议筹备边防,担任川滇边务大臣,保护总督,改任驻藏大臣。当军队到达打箭炉时,他改设了康定、登科等府。宣统元年,他仍然专门负责边务。藏军侵犯巴塘,被他击败,趁势收复了江卡等四部。于是赵尔丰的军队越过丹达山向西,直抵江达,达赖喇嘛逃入印度。赵尔丰请求一举平定西藏,废除宗教,改变习俗,但朝廷不想开战,阻止了他的计划。赵尔丰完全平定了三崖野番,决定收回瞻对。宣统三年,他代理四川总督,命令番官献上瞻对。赵尔丰于是进入瞻对,设立官员治理。他继续攻克波密,并占领了白马岗,收服了明正等土司,都改为流官。他所收复的边疆地区纵横三四千里,设置了三十多个治理区,一时之间都畏惧他的军力,不敢反抗。

在四川发生动乱时,赵尔丰返回省城,集合司道联名上奏请求改变收路办法,但未被批准。商民罢市,全省动荡。朝廷下令逮捕祸首,逮捕了蒲殿俊等人,他们的同党围攻省城。督办川路大臣端方弹劾赵尔丰行事急躁,皇帝下诏让他回到边务大臣的职位,由岑春煊代替总督。武昌起义爆发后,资政院讨论赵尔丰被罢免等待处罚,但朝廷的命令已经无法传达至四川。重庆发生兵变,会党纷纷起事,军民请求独立,赵尔丰迅速将政权交给蒲殿俊,蒲殿俊自称都督。防军再次发生变乱,蒲殿俊逃跑藏匿,全城无主。商民请求赵尔丰出来平定叛乱,于是他公开宣布安抚变兵。而标统尹昌衡率领部队进入城内,自任都督,罗纶担任副都督,用军队攻击总督府,将赵尔丰拥到贡院,赵尔丰骂不绝口,最终被杀害。

冯汝骙,字星岩,是河南祥符人。光绪九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予户部主事,担任军机章京,多次升迁成为郎中。外调担任四川顺庆府知府,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后,起用为山东青州知府,调任直隶大名。光绪三十一年,升迁为湖北盐法道。第二年,调任安徽徽宁池太道,升任甘肃按察使。不久后,晋升为陕西布政使,提拔为浙江巡抚。光绪三十四年,调任江西巡抚,整顿税务,省去不必要的开支,官员们都称赞他的治理。朝廷正在大力推行新政,冯汝骙则重新调查民情,量力而行,从容安排,士民都感到安心。宣统元年,御史江春霖上奏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情况,事情交给安徽巡抚朱家宝核实,结果证明他清白。因为疏忽被追究责任,被剥夺了三个月的俸禄。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下游各省都受到震动。南昌军响应起义,胁迫冯汝骙担任都督,宣布独立,冯汝骙坚决拒绝。江西人因为他的贤能而感念他,引导他离开。到达九江后,他服毒自杀。朝廷下旨表示哀悼,谥号忠愍。

陆锺琦,字申甫,是顺天宛平人,原籍浙江萧山。他的父亲陆春荣,学识渊博却不得志,是祭酒盛昱的弟子。陆锺琦年轻时勤奋好学,以孝顺著称。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担任编修处理直隶赈灾事务,徐桐非常赏识他。义和团运动爆发时,徐桐被迷惑,陆锺琦持不同意见,但未被听取。联军入侵时,他的同届进士王懿荣、熙元、宝丰等人先后殉节。陆锺琦得知后,哭泣,闭门自缢,幸得救助得以幸免。光绪二十九年,被任命为江苏督粮道。五年后,升迁为江西按察使,调任湖南,严格考察官吏,制定了州县结案功过章条,每月计算案件数量及其审讯状报告期限,因此案件很少积压。再次调任江苏,处理了许多冤案。

宣统改元后,晋升为布政使。宣统三年,升任山西巡抚。到任不到一个月,武昌起义爆发。陆锺琦对次子陆敬熙说:“大事不可为矣!如果省城发生不测,我誓死效命。你们读书人要明辨大义,到时候不要像妇人一样软弱,害了我!”又说:“生死之事,父子不能强迫,你们自己决定。但不要让我们的孙子一起丧命,以免断绝了宗祀。”陆敬熙知道父亲心意已决,进去告诉母亲。母亲说:“你父亲为国捐躯,我只能随他了。”陆敬熙因为事情紧急,前往北京告诉哥哥陆光熙,一起返回山西。陆锺琦对新建的军队管理严格,此时调两营军队前往南路,当时是九月七日。晚上发放军饷,准备第二天出发,但天快亮时发生变乱,新军突然冲入巡抚府。陆锺琦走出大厅,仆人李庆云跟随他,他挥挥手让他离开,但李庆云坚持不走,甚至挺身而出,最先被杀。陆锺琦斥责道:“你们要反叛吗?”话还没说完,就被射中枪而亡。陆光熙前来救援,也被击毙。叛军进入内室,他的妻子唐氏抱着孙子起身,也遭到杀害。朝廷下旨褒奖他的忠孝节义,谥号文烈。妻子唐氏被表彰。

陆光熙,原名惠熙,字亮臣。年轻时跟随盛昱学习,勤奋好学。陆锺琦生病时,他曾经割股取肉和药进献。光绪三十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东渡日本学习陆军,毕业后回国,担任编修,升任侍讲。被追赠三品京堂,谥号文节。

评论说:恩铭遇刺,实际上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乱局已经很久了。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的大官们都惶恐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些在地方上殉职的人,只有松寿、陆锺琦等少数人,有的慷慨赴义,有的从容就义,向天下展示了大节,维系了即将灭绝的纲常,或许可以依靠他们来振兴国家。

按照赵尔丰的传记,关内和关外的记载基本相同,比这个更为详细。全文附在后面,作为参考。

赵尔丰,字季和,是汉军正蓝旗的人。他的父亲赵文颖,以忠诚和义气著称。赵尔丰因为担任盐大使而被任命为知县,后来被选调到山西静乐,历任永济等地。他在清狱治理盗贼,使得匪徒无法立足。他亲自捕捉蝗虫,从而避免了灾害。后来他被提升为河东监掣同知,负责保护河东道,但因为家中有丧事而离职。

光绪二十六年,联军进入晋边,山西巡抚锡良下令总营务处严密防范和侦查,以防止敌人入侵。锡良后来被调任河道总督,赵尔丰被调去管理河工,多次被保举为道员,并随锡良到了热河。锡良督川时,推荐赵尔丰的才能,他被任命为永宁道。当时会匪为患,赵尔丰上任后亲自出巡剿匪,历时八个月,诛杀了百余名大匪徒,使得民众能够安居乐业。

三十一年,驻藏大臣凤全在巴塘遇害,锡良任命赵尔丰为建昌道,与提督马维骐一起讨伐叛军。马维骐的军队先出发,赵尔丰随后加入,最终攻克了巴塘。赵尔丰负责处理善后事宜,转移兵力讨伐乡城,叛军退守喇嘛寺,据险坚守。赵尔丰切断水源,围攻叛军,使得所有番人都投降。于是赵尔丰提出了边防计划,锡良上报朝廷,赵尔丰被提升为侍郎,担任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与锡良和云贵总督丁振铎一起上奏,建议改革流官制度、训练军队、招募垦荒、开采矿产、修建道路、促进贸易、兴办教育等,朝廷同意拨款百万两银子用于开辟边疆。

三十三年,锡良调任离开,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他远程策划边防事务,所有之前提出的建议都逐一实施,对官员的考察特别严格,多次弹劾不当行为,使得属下官员都兢兢业业。川南边地盗匪众多,赵尔丰将兴文县移至建武,永宁县移至古蔺。当时有人提议将轮船运入四川,赵尔丰命令四川商人自行办理浅水轮船以阻止这一提议,这标志着川江驶轮的开始。

三十四年,赵尔丰的哥哥赵尔巽被任命为四川总督,赵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仍然负责边务,专门处理边藏事务。赵尔丰认为经营全藏应以殖民为主,特别担心恩信未得到藏人的信任,藏人有所疑虑,因此请求让驻藏大臣联豫驻守,而他自己则巡视边藏。他首先以巴塘为基地,将移民安置在兵垦地区,逐渐扩展到藏地。他还与赵尔巽一起上奏,设立安康道,将打箭炉改为康定府,设立河口县、里化厅同知、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巴安府三坝厅通判,定乡县,盐井县。朝廷下令赵尔丰出关,他就在成都驻防的旗兵中挑选了三营西军随行。藏人得知此事后,聚集兵力在三崖阻止。赵尔丰到达打箭炉时,恰逢德格土司争袭位引发混乱,他请求朝廷命令他前往处理,连续击败了赠科、麻木,追击至卡纳沙漠,所有叛军都投降。赵尔丰将德格地区划分为五个区域,设立登科府德化、白玉两州,石渠、普同两县,设立边北道。德格地区面积很大,包括春科、高日两个土司,于是与灵葱土司的郎吉岭等地一起改为流官。

宣统元年,朝廷意图对藏人采取怀柔政策,采纳了赵尔巽的建议,将经营西藏的任务交给联豫和帮办温宗尧,赵尔丰专任边务,驻扎在巴塘,为藏地提供支援,将察木多、乍丫划归边防管辖。

川军协统钟颖率领三千新军进入藏地,被困在察木多。赵尔丰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支援,钟颖的军队得以撤退,赵尔丰的军队也驱逐和剿灭了类伍齐、硕般多、洛隆宗、边坝等部落的叛军,三十九族波密、八宿等部都表示臣服。然而,江卡的藏军突然抄了边军的后路,进攻巴塘,赵尔丰分兵击败了他们,乘胜收复了江卡、贡觉、桑昂、杂瑜四个部落。于是赵尔丰的军队越过丹达山向西行进,直抵江达,距离藏都拉萨只有六天的路程。第二年,达赖喇嘛得知川军即将到来,逃入英属印度。赵尔丰请求趁机一举平定西藏,改革宗教,但朝廷不想开战,阻止了他的行动。赵尔丰上书力争,大致说:“我国幅员辽阔,强邻环伺,属地多有被侵占。自从革除达赖喇嘛,阿旺郎结叛逆,不仅藏人动摇,外人的觊觎之心也因此更加炽烈。现在虽然我军已经进入藏地,但阿旺郎结已经落入英人手中,英人必定会利用他来图谋西藏。如果再姑息,将成大患。我一面从巴塘进兵攻破南墩,一面从察木多进兵贡觉、桑昂、曲宗,我军所到之处,番人都表示亲附,洛隆宗、硕板多等部也远道而来表示诚意,详细陈述了藏中的苛虐情况,坚决要求归属内地。我最初的想法是保境息民,并没有开疆拓土的念头。只是桑昂、曲宗属地杂瑜与倮儸野番接壤,时常有英人潜伏。倮儸之南为阿撒密,西为波密。英人如果得到杂瑜,就可以直接进入波密,从工布进入藏地,与印度连成一片。那么波密就不能不纳入版图,形势非常紧迫。请趁此机会将边兵所到之地,全部划归边防。并致信联豫,将乌苏里江以东划归边防,以西属于藏地。”他的奏疏上报后,枢府担心外交问题,联豫也不答应划界。然而边军已经逐渐控制了江达以内地,赵尔丰已经将此地改为流官。

赵尔丰巡视各地,经过贡觉、乍丫、江卡三个部落,他们都请求讨伐三崖。三崖是野番,地形险要,人很凶悍,三个部落都苦于他们的侵扰,曾经联合攻击他们,反而被击败,官军长时间无法讨伐。赵尔丰策划,三崖四周都已经改为流官,必定会为我所用,于是派遣知府傅嵩矞率领五路军队进攻,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最终攻克了上中下三崖全境,设立官员进行治理。

最初,藏人占据了瞻对,赵尔丰多次请求收回,朝廷讨论后责成联豫商议赎回,但长时间没有结果。到了此时,边地已经大致安定,只有瞻对仍然被藏人占据,阻碍了其中,赵尔丰于是决定用策略夺取它。三年,赵尔丰被调任代理四川总督,因为推荐傅嵩矞而被任命为道员,代理边务大臣,一起巡视边防,绕道北路,先到达孔撒、麻书,设立甘孜委员,灵葱、白利、倬倭、东科、单东、鱼科各土司缴印改为流官,并接受色达及上罗科野番的投降,瞻对民众都纷纷前来请求归附。赵尔丰于是发布命令说:“瞻对原本是川属,朝廷之前因为赏赐给藏,设立官员征收粮食。光绪二十年,瞻人叛藏,那么藏就已经失去了瞻对;川兵夺取瞻对,那么瞻对就是川地。然而藏人长期占据不归还,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征收重税,民众无法忍受。应该将瞻对重新献给朝廷,以表示恭顺。”藏官害怕赵尔丰的威严,献上户籍离开。瞻对民众欢呼雀跃,赵尔丰于是进入瞻对,设立官员进行治理。野番俄落、色达都望风投降。波密自称其先祖是入藏的汉兵,后来形成了部落。赵尔丰之前到达察木多时,波密呈验了他们生产的棉布、粮食,证明确实是由汉人生产,并陈述了他们的地与白马岗接壤,位于英、藏之间,强烈请求归附。等到赵尔丰的军队返回时,联豫突然派遣军队攻击波密,波密大败并请求支援。于是,赵尔丰派遣凤山从巴塘率领两千边防军与联豫的参赞罗长崟的军队一起攻克了波密,并占领了白马岗。赵尔丰到达打箭炉,收复了明正土司的地盘以及鱼通、冷边、沈边、咱里等土司的印章,都改为流官。赵尔丰所收复的边地,东西长三千多里,南北宽四千里,设立了三十多个治理区域,详细记录了土司的情况。

会川乱起,尔丰还省。

起初,商办川汉铁路公司筹集了二千多万两银子,突然接到命令要收归国有,大家都非常不满,于是倡导成立保路同志会,好事者纷纷加入,势力迅速壮大。

你到了成都,看到动乱已经形成,想要平息事态,就联合司道官员联名发电奏请,请求改变收路的方法,但没有被允许。

商民罢市,同志会抬着德宗的神牌冲进督署,与护兵对峙,造成了死伤,全省都陷入了动荡。

朝廷下令逮捕祸首并处以死刑,你不得已逮捕了保路同志会的首领蒲殿俊等九人。

他们的党羽围攻省城,士兵都是四川本地人,不听从命令。

督办川汉铁路的大臣端方奉命援川,停留在重庆,弹劾你行事急躁,皇帝下诏让你仍然担任边务大臣,让岑春煊代替你担任总督。

武昌起义爆发,岑春煊阻拦他不能前往,端方到达资州时遇害。

资政院弹劾你,你被罢免并等待处罚,但朝廷的命令已经无法传达到四川。

重庆发生兵变,会党纷纷起事,军民都请求独立,你立刻将政权让给了蒲殿俊,蒲殿俊自称都督,防军再次发生变乱,蒲殿俊逃跑藏匿,全城无人管理。

商民请求你出来平定动乱,因此你公开安抚变兵。

而标统尹昌衡率领部队进城,自任都督,罗纶担任副都督,用军队攻打督署,把你也带到了贡院,你在那里骂不绝口,最终被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六-注解

恩铭:清朝官员,曾任山东巡抚等职。

凤山:凤山,字禹门,清朝官员,隶汉军镶白旗,曾任副都统、西安将军等职,以忠诚节烈著称。

端方:清朝官员,曾任督办川路大臣。

端锦:端锦,字叔絅,端方之弟,曾任河南知府,随兄入川,因护兄遇害。

刘燧:刘燧,清朝官员,荆州驻防、举人、都司,因赴水而死。

赫成额:赫成额,清朝官员,荆州驻防、举人、都司,与刘燧一同赴水而死。

松寿:松寿,字鹤龄,清朝官员,满洲正白旗人,曾任陕西督粮道、江西巡抚等职。

赵尔丰:清朝官员,字季和,汉军正蓝旗人,曾任山西静乐知县、河东监掣同知等职,后成为川滇边务大臣。

冯汝骙:冯汝骙,清朝官员,具体职务不详,但可能指某位在文中提及的官员。

陆锺琦:陆锺琦,清朝官员,具体职务不详,但可能指某位在文中提及的官员。

光熙:陆钟琦之子,曾任编修、侍讲等职。

毓贤:毓贤,清朝官员,曾任巡抚,因处理义和团事件而著名。

拳匪:拳匪,指义和团,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间宗教运动。

两宫:两宫,指清朝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

归绥道:归绥道,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联军:联军,指19世纪末八国联军,他们入侵中国并占领北京。

宣化:宣化,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两淮:两淮,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川汉铁路:川汉铁路,指四川至汉口的铁路,是清朝末年重要的铁路工程。

东西各国:东西各国,指西方国家和日本等东方国家。

梓宫:梓宫,指皇帝的棺材。

神路:神路,指皇帝出巡时所走的道路。

农工商局:农工商局,清朝的官方机构,负责管理农业、商业和工业。

三品卿衔:三品卿衔,清朝官员的品级之一,属于中级官员。

川督:川督,指四川总督,是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管辖四川省。

资州:资州,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鄂军:鄂军,指湖北省的军队。

党人:党人,指参与革命活动的政治团体成员。

文采:文采,指文学才华。

毕、阮云:毕、阮云,指毕沅和阮元,清朝著名的文学家。

箸:箸,同“著”,表示写作或记录。

变作:变作,指发生变故或事变。

詈:詈,指责骂。

崖检:崖检,指边界检查。

转饷官:转饷官,指负责运送军饷的官员。

鹤龄:鹤龄是松寿的字,寓意长寿。

荫生:指因父祖功绩而得官的人。

笔帖式:清朝官名,掌管文书、档案等。

郎中:清朝官名,主管地方行政。

督粮道:清朝地方官职,负责粮食的征收和分配。

按察使:清朝地方官职,主管司法、监察。

布政使:清朝地方官职,主管财政。

巡抚:清朝地方官职,主管一省政务。

尚书:清朝中央官职,主管六部之一。

兵部尚书:清朝中央官职,主管兵部,负责军事。

工部尚书:清朝中央官职,主管工部,负责工程、水利等。

察哈尔都统:清朝地方官职,负责察哈尔地区的军事、行政。

闽浙总督:清朝地方官职,负责闽浙两省的政务。

宣统: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年号。

鄂、湘、江、浙新军:指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的革命新军。

要:要求。

殉:为某种信念或目的而死。

太子少保:清朝官职,为荣誉官职,无实际职务。

轻车都尉:清朝官职,为荣誉官职,无实际职务。

谥: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

忠节:指忠诚和节操。

锡良:清朝官员,曾任四川总督。

凤全:清朝官员,曾任驻藏大臣。

建昌:地名,今属四川省。

巴塘: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

川滇边务大臣:负责川滇边疆事务的大臣。

打箭炉: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

康定:地名,今属四川省。

登科:地名,今属四川省。

藏兵:指西藏地区的军队。

瞻对:西藏地区的一个地区。

番官:指藏族地区的官员。

蒲殿俊:保路同志会的首领之一。

岑春煊:当时的官员,后来被任命为四川总督。

武昌变作:指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开端。

资政院:清朝末年的一个咨询机构。

会匪:指参与叛乱的民间武装。

独立:指宣布独立,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

标统:军队中的一个职位,相当于师长。

尹昌衡:当时的军事指挥官。

拳祸:指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盛昱:清朝官员,曾任祭酒等职。

殉节:指为国家、民族等献身。

宛平:地名,今属北京市。

萧山:地名,今属浙江省。

祭酒:古代学官,相当于现在的校长。

拳祸起:指义和团运动爆发。

同年:科举考试中式的人,指同一年中举的人。

东渡日本学陆军:指留学日本学习军事。

京堂:清朝官职,为荣誉官职,无实际职务。

恩铭遇刺:指恩铭被刺杀的事件。

乱机:指叛乱、变乱的苗头。

大节:指重大的节操、品德。

纲常: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关内:指中国内地。

关外:指中国东北地区。

按:按照、根据。

传:传记,指赵尔丰的传记。

盐大使:官名,负责盐政的官员。

知县:官名,地方行政单位县的长官。

山西静乐:今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当时为赵尔丰任职之地。

永济: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赵尔丰曾任职于此。

清狱:指清朝的监狱。

匪:指盗匪。

躬捕蝗:亲自捕捉蝗虫,以减轻灾害。

河东监掣同知:官名,负责河东地区的监察和行政。

护河东道:担任河东道的保护工作。

联军入晋边:指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晋边即山西边境。

山西巡抚锡良:清朝官员,曾任山西巡抚。

总营务处:军事机构,负责军事事务。

河道总督:官名,负责河道的治理。

河工:指河道的工程。

道员:官名,地方行政单位道的长官。

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清朝时期的避暑山庄所在地。

川:指四川省。

权永宁道:代理永宁道的职务。

建昌道:官名,地方行政单位道的长官。

提督:官名,军事指挥官。

马维骐:清朝官员,曾任提督。

乡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

番众:指藏族人。

筹边议:关于边疆治理的提议。

改流设官:改变原有的地方行政体制,设立新的官员。

练兵:训练军队。

招垦:招募农民开垦土地。

开矿:开采矿山。

修路:修建道路。

通商:促进贸易。

兴学:发展教育。

开边费银:用于开拓边疆的费用。

驻藏大臣:清朝官职,负责管理西藏事务。

联豫:清朝官员,曾任驻藏大臣。

边藏:指西藏边境地区。

德格土司:德格地区的土司。

郎吉岭: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

宣统元年:1909年,清朝最后一年。

怀柔藏人:用温和手段对待藏族人。

帮办温宗尧:清朝官员,曾任帮办。

川军协统锺颖:清朝官员,曾任川军协统。

察木多: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

类伍齐、硕般多、洛隆宗、边坝:西藏地区的部落名。

江卡藏兵:江卡地区的藏族军队。

丹达山: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江达: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大活佛。

阿旺郎结:西藏地区的叛乱首领。

英属印度: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

桑昂、曲宗:西藏地区的部落名。

杂瑜:西藏地区的部落名。

倮儸:西藏地区的民族。

阿撒密:西藏地区的部落名。

波密:西藏地区的部落名。

工布:西藏地区的一个地区。

边军:边疆地区的军队。

三崖:西藏地区的一个部落。

甘孜: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灵葱土司:灵葱地区的土司。

白利:白利地区的土司。

倬倭:倬倭地区的土司。

东科:东科地区的土司。

单东:单东地区的土司。

鱼科:鱼科地区的土司。

色达:色达地区的土司。

上罗科野番:上罗科地区的野番。

明正土司:明正地区的土司。

鱼通、冷边、沈边、咱里:四川地区的土司名。

土司传:关于土司的历史记载。

会川乱起:指四川地区发生的叛乱或动乱。

尔丰:指某位官员,具体姓名未提及。

省:指地方行政区域,此处指四川。

商办川汉铁路公司:指当时由商人投资创办的川汉铁路公司。

集股银:指筹集的股金。

奉旨:指皇帝下旨。

收归国有:指将私人企业收归国家所有。

保路同志会:指保护铁路的民间组织。

倡:提倡,发起。

势张甚:势力非常强大。

成都:四川省的省会,当时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地点。

察乱已成:观察到动乱已经形成。

弭解:平息,解决。

司道联名电奏:指相关部门联合发电奏报。

变更收路办法:指改变收归国有的方式。

廷寄饬拏:朝廷下令逮捕。

祸首:指事件的罪魁祸首。

正法:依法处决。

会首:指保路同志会的首领。

罢黜:罢免官职。

待罪:等待处罚。

朝旨:朝廷的命令。

重庆兵变:指重庆地区的士兵叛乱。

让政权於殿俊:将政权交给蒲殿俊。

都督:军事指挥官,相当于现代的司令。

贡院: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此处指政治中心。

骂不绝口:不停地骂人。

遂被害:最终被杀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六-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清末四川保路运动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首句‘会川乱起,尔丰还省’简洁地概括了事件的背景,‘会川乱起’指的是四川保路运动引发的混乱,‘尔丰还省’则是指主人公赵尔丰返回成都省城。

‘初,商办川汉铁路公司集股银二千馀万,忽奉旨收归国有’一句,揭示了事件的起因。川汉铁路公司是清末民初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集资,然而清政府突然将其收归国有,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咸大譁,倡保路同志会,好事者争附和,势张甚’反映了民众的情绪和行动。‘咸大譁’意味着普遍的愤怒和抗议,‘倡保路同志会’则是民众自发组织的抗议团体,‘势张甚’说明抗议活动声势浩大。

‘尔丰至成都,察乱已成,思弭解’表明赵尔丰面对混乱局面,试图平息事态。‘察乱已成’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思弭解’则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愿望。

‘集司道联名电奏,请变更收路办法,不允’体现了赵尔丰的无奈。他试图通过联名上奏的方式,请求清政府改变收路办法,但遭到拒绝。

‘商民罢市,同志会捧德宗神牌冲入督署,与护兵相持,颇有死伤’描绘了抗议活动的激烈程度。商民罢市是经济手段,而‘捧德宗神牌冲入督署’则是宗教手段,这些行动都表明了民众的强烈抗议。

‘廷寄饬拏祸首正法,尔丰不得已捕会首蒲殿俊等九人拘之’反映了清政府的强硬态度。‘廷寄饬拏’意味着朝廷下令逮捕,‘拏祸首正法’则是处决首恶。赵尔丰在此情况下,不得不逮捕蒲殿俊等人。

‘其党围攻省城,兵皆川产,不用命’说明了抗议活动的蔓延和军队的失控。‘其党’指的是蒲殿俊等人的支持者,‘围攻省城’表明了抗议活动的规模,‘兵皆川产,不用命’则揭示了军队的忠诚度问题。

‘督办川汉铁路大臣端方方奉命援川,滞重庆,劾尔丰操切,诏仍回边务大臣,以岑春煊代为总督’反映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端方被派往四川镇压抗议活动,但他在重庆滞留,对赵尔丰提出弹劾,最终导致赵尔丰被调离。

‘武昌变作,春煊阻不得往,端方至资州,遇害’描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局势变化。武昌起义后,四川局势动荡,岑春煊无法前往四川,而端方在资州遇害,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资政院劾尔丰,罢黜待罪,而朝旨已不能达川’说明了赵尔丰的遭遇。资政院弹劾他,导致他被罢黜,而朝廷的命令也无法传达到四川。

‘重庆兵变,会匪蜂起,军民环请独立,尔丰遽让政权於殿俊,殿俊自称都督’描绘了四川局势的进一步恶化。重庆兵变和会匪蜂起,使得民众呼吁独立,赵尔丰在无奈之下将政权交给蒲殿俊。

‘防军复变,殿俊走匿,全城无主,商民请尔丰出定乱,因揭示抚辑变兵’反映了四川局势的混乱和民众对赵尔丰的期望。防军再次发生变乱,蒲殿俊逃匿,全城无主,商民请求赵尔丰出来平定乱局。

‘而标统尹昌衡率部入城,自为都督,罗纶副之,以兵攻督署,拥尔丰至贡院,尔丰骂不绝口,遂被害’揭示了事件的最终结局。尹昌衡接管政权,赵尔丰被拥至贡院,最终被害,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四川保路运动的结束。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40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