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五-原文
崇绮子葆初等 志钧 延茂弟延芝 色普徵额 王懿荣熙元
宗室宝丰 宗室寿富弟寿蕃等 宋承庠王铁珊
崇绮,字文山,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子。
以穆后父贵,升隶满洲镶黄旗。
初为工部主事,坐其父出师无功,褫职。
咸丰四年,粤寇谋犯畿辅,充督练旗兵处文案,事宁,叙兵部七品笔帖式。
英吉利兵舰窥天津,录守内城功,擢主事。
嗣迁员外郎。
同治三年,将军都兴阿以崇绮谙兵事,奏自随,兵部疏留。
是岁成一甲一名进士,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获授修撰者,止崇绮一人,士论荣之。
九年,迁侍讲,出典河南乡试,充日讲起居注官。
十一年,诏册其女为皇后,锡三等承恩公。
历迁内阁学士,户部、吏部侍郎。
光绪二年,充会试副考官,补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会河南旱,大吏匿不报,为言官所劾。
上命偕侍郎邵亨豫按问,廉得实,巡抚李庆翔以下皆获罪。
四年,吉林驻防侍卫倭兴额被盗诬控,诏与侍郎冯誉骥往谳,寻命崇绮署将军专治之。
倭兴额控如故,事下侍郎志和覈覆,得诬告状,崇绮自劾,被宥。
五年,出为热河都统。
御史孔宪瑴疏称其忠直,宜留辅,不许。
七年,调盛京将军。
九年,谢病归。
旋授户部尚书,再调户部,复乞休。
初,穆宗崩,孝哲皇后以身殉,崇绮不自安,故再引疾。
二十六年,立溥俊为“大阿哥”,嗣穆宗。
乃起崇绮於家,俾署翰林院掌院学士,傅溥俊。
於是崇绮再出,与徐桐比而言废立,甚得太后宠,恩眷与桐埒。
义和团起,朝贵崇奉者十之七八,而崇绮亦信仰之。
事败,随荣禄走保定,居莲池书院,自缢死。
荣禄以闻,赐奠醊,入祀昭忠祠,谥文节。
崇绮妻,瓜尔佳氏,先於京师陷时,预掘深坑,率子散秩大臣葆初及孙员外郎廉定,笔帖式廉容、廉密,监生廉宏,分别男女入坑生瘗,阖门死难,各奖恤有差。
二十七年,命以曾孙法亮嗣廉定,袭爵。
志钧,亦三等承恩公,满洲镶黄旗人。
充散秩大臣。
闻警,设醴祭先,率妻子皆衣冠对缢於中堂。
恤如例,谥贞愍。
延茂,杜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
同治二年进士,铨礼部主事。
光绪八年,历迁至鸿胪寺少卿。
上言八旗官学废弛,宜变通章程。
再迁内阁侍读学士。
中法构衅,疏言:“我国士夫多懵外势,请自今慎选使才,令其考察彼国政治利弊,图其山川夷险,随时奏闻。”
又言:“名将必知地利而后可行师,庙堂必知地利而后可驭将。今宜北起盛京,南逾岭广,合台、琼为一气。
复自滇、粤边外讫越南全境,分绘两图,更令诸疆臣各绘所辖地图,上测纬度,下准方斜,俾知相距里数,为军事之用。”
上韪其议。
十三年,除奉天府府丞。
越四年,入为大理寺少卿。
二十四年,由驻藏办事大臣擢吉林将军,以仓廪灾,上章自劾。
明年,徵还,再授黑龙江将军,未行而拳祸作。
联军入都,偕弟延芝守安定门,城陷,阖室自焚死。
赠太子少保,谥忠恪。
妻并诸娣姒女子子皆获旌。
色普徵额,舒穆鲁氏,满洲正白旗人。
咸丰十年,贼窜畿疆,以健锐营前锋校,从大学士瑞麟往讨,裹创力战。
旋从僧格林沁剿捻,斩馘甚众。
同治初,又从都统穆腾阿军畿南。
光绪三年,迁参领。
八年,军政课最,授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充神机营专操大臣。
二十四年,徙驻南苑。
二十六年,擢宁夏将军,未行,拳乱起,命守正阳门,昼夜徼循不少休。
联军攻城,中炮死。
赠太子少保,谥壮恪,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王懿荣,字正孺,山东福山人。
祖兆琛,山西巡抚。
父祖源,四川成绵龙茂道。
懿荣少劬学,不屑治经生艺,以议叙铨户部主事。
光绪六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益详练经世之务,数上书言事。
十二年,父忧,解职。
服阕,出典河南乡试。
二十年,大考一等,迁侍读。
明年,入直南书房,署国子监祭酒。
会中东战事起,日军据威海,分陷荣城,登州大震,懿荣请归练乡团。
和议成,还都,特旨补祭酒。
越二年,遭母忧,终丧,起故官。
盖至是三为祭酒矣,前后凡七年,诸生翕服。
二十六年,联军入寇,与侍郎李端遇同拜命充团练大臣。
懿荣面陈:“拳民不可恃,当联商民备守御。”
然事已不可为。
七月,联军攻东便门,犹率勇拒之。
俄众溃不复成军,乃归语家人曰:“吾义不可苟生!”
家人环跽泣劝,厉斥之。
仰药未即死,题绝命词壁上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於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
掷笔赴井死。
先是懿荣命浚井,或问之,笑曰:“此吾之止水也!”
至是果与妻谢氏、寡媳张氏同殉焉。
诸生王杜松等醵金瘗之。
事闻,赠侍郎,谥文敏。
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龢、潘祖荫并称其博学。
熙元,直隶总督裕禄子。
光绪十五年进士,由编修累迁至祭酒。
联军入,方家居守制,闻变,偕嫂富察氏、妻费莫氏仰药以殉。
赠太常寺卿,谥文贞。
越三年,杜松等以两祭酒大节昭著,籥请隆报飨,得旨,附祀监署唐韩愈祠。
宗室宝丰,字龢年,隶正蓝旗。好读书,有清尚。光绪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迁至侍讲。二十五年,立溥俊为“大阿哥”,命直弘德殿,并赏高赓恩四品京堂,同授大阿哥读。明年,两宫西幸,宝丰以随扈不果,愤甚,誓死职。自题绝命词曰:“忠孝节廉,本乎天性。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呜呼宝丰,不失其正。”饮金死。赠太常寺卿。
宗室寿富,字伯茀,隶正蓝旗,侍读宝廷子。泛览群籍,尤谙周官、礼、太史公书,旁逮外国史,通算术,工古文诗词。光绪十四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尝愤国势不张,八旗人才日衰,箸劝八旗官士文,立知耻会,大旨警顽傲,励以自强。浙江巡抚廖寿丰疏荐寿富才学堪大用,命赴日本考政治。既还,箸日本风土志四卷献上,召见,痛陈中国积弊及所宜兴宜革者,漏三下始退,上器之。政变作,遂杜门。
寿富性故矜贵,不通刺朝列。及拳乱起,乃上书荣禄,言董福祥军宜讬故令离畿甸,然后解散拳民,谓“董为祸根,拳其枝叶耳”。荣禄不省。妻翁内阁学士联元既以论拳匪诛,家属匿其宅,众以寿富重新学,亦指为袒外,恚甚,或劝之他往,曰:“吾宗亲也,宁有去理耶?”城陷,寿富自题绝命词,并贻书同官曰:“国破家亡,万无生理。乞赴行在,力为表明。侍已死於此地,虽讲西学,未尝降敌。”遂与弟右翼宗室副管寿蕃及一妹一婢并投纟睘死。赠侍讲学士。
寿富刻苦孤峭。宝廷罢官早,家贫甚,性癖泉石。寿富事父能委曲以適其意旨。著有搏虎集。
宋承庠,字养初,江苏华亭人。由拔贡考取小京官,铨工部。光绪四年,举於乡,迁主事。八年,充总理衙门章京,迁员外郎,转御史。二十六年,巡视京城,联军入,遥望城内火光烛天,自言:“主辱臣死,义无可逃。”疾书一纸遗家人曰:“宗庙宫寝,已付一炬,敌人残忍,不共戴天。读圣贤书,惟有捐躯报国而已。我得死所,妻子勿以我为念。”时已仰药,口不能言,越一日卒。赠四品卿衔。
王铁珊,字伯唐,安徽英山人。光绪十五年进士,铨兵部主事。居久之,母年老,欲归省。会拳乱作,知都城必危,遂不去。悉举赀斧寄母,独留百金,复分其半助邑馆贫不能归者。其人谓:“盍不偕南?”曰:“时势至此,不能出力抗敌,已负朝廷;若更引身远避,何以为人?且在京为大清官,在籍践大清土,国苟不保,家将焉属?”其人知其隐蓄死志,强之行,不可。两宫既西狩,遂伏案作书寄弟,略云:“身非武职,恨不能执干戈卫社稷;官非台谏,又不获效忠言维国是。如都城不保,义不偷生。所恨居官以来,未能事母,长负此不孝之罪耳。”书毕,肃衣冠拜,默坐室中。闻内城陷,自缢死。遗书友人治后事,谓:“某非死节,不忍见国事败坏耳。”事闻,赠员外郎,又追赠道员。荫一子入监读书,以知县用。
论曰:国都既陷,主辱臣死,此大义也。崇绮久著清节,终以一死自明。延茂等见危授命,义不苟生。色普徵额等执干戈卫社稷,死犹不瞑,至今皆凛凛有生气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五-译文
崇绮子葆初等 志钧 延茂弟延芝 色普徵额 王懿荣熙元
崇绮,字文山,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的儿子。因为穆后之父显贵,升为满洲镶黄旗。最初担任工部主事,因为其父出征无功,被免职。咸丰四年,广东的敌人图谋侵犯京畿,他被任命为督练旗兵处的文案,事情平息后,被授予兵部七品笔帖式。英国兵舰窥视天津,因守内城有功,升为主事。后来又升为员外郎。同治三年,将军都兴阿因崇绮熟悉兵事,上奏请求随军,兵部上疏挽留。这一年,成为一甲一名进士,立国二百多年,满、蒙人通过汉文考试被授予修撰的,只有崇绮一人,士人评论他非常荣耀。九年,升任侍讲,出京主持河南乡试,担任日讲起居注官。十一年,皇帝下诏册封他的女儿为皇后,赐予三等承恩公。历任内阁学士,户部、吏部侍郎。
光绪二年,担任会试副考官,补充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当时河南发生旱灾,地方大吏隐瞒不报,被言官弹劾。皇帝命令他偕同侍郎邵亨豫调查,查得实情,巡抚李庆翔以下都受到处罚。四年,吉林驻防侍卫倭兴额被盗诬告,皇帝下诏他与侍郎冯誉骥前往审案,不久又命令崇绮代理将军专门处理此事。倭兴额仍然被控告,事情交给侍郎志和核查,得到诬告的状纸,崇绮自己弹劾自己,被宽恕。五年,出京担任热河都统。御史孔宪瑴上疏称他忠诚正直,应该留任辅佐,没有被允许。七年,调任盛京将军。
九年,因病辞官回家。不久又任命为户部尚书,再次调任户部,又请求退休。起初,穆宗驾崩,孝哲皇后以身殉国,崇绮内心不安,所以再次称病。二十六年,立溥俊为‘大阿哥’,继承穆宗。于是从家中起用崇绮,让他代理翰林院掌院学士,教导溥俊。于是崇绮再次出仕,与徐桐一同议论废立之事,非常得到太后的宠爱,恩宠与徐桐相当。义和团兴起,朝廷中有十分之七八的贵族崇奉它,崇绮也信仰它。事情失败后,随荣禄逃到保定,住在莲池书院,自缢而死。荣禄上报此事,皇帝赐予祭酒,入祀昭忠祠,谥号文节。
崇绮的妻子瓜尔佳氏,在京城陷落之前,预先挖了深坑,率领儿子散秩大臣葆初及孙子员外郎廉定,笔帖式廉容、廉密,监生廉宏,分别男女投入坑中活埋,全家遇难,各自得到了不同的奖赏。二十七年,皇帝命令用曾孙法亮继承廉定,承袭爵位。
志钧,也是三等承恩公,满洲镶黄旗人。担任散秩大臣。听说警报,设酒祭奠祖先,率领妻子儿女都穿着官服在中堂集体上吊。按照惯例给予抚恤,谥号贞愍。
延茂,杜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同治二年进士,担任礼部主事。光绪八年,历任至鸿胪寺少卿。上书说八旗官学废弛,应该变通章程。再升迁为内阁侍读学士。
中法发生冲突,上书说:‘我国的士人很多对外势力的了解不足,请从今以后慎重选择使臣,让他们考察彼国的政治利弊,测绘山川的险易,随时上报。’又说:‘名将必须知道地理才能用兵,朝廷必须知道地理才能驾驭将领。现在应该从北方的盛京开始,到南方的岭广,合台湾、琼州为一气。再从滇、粤边境到越南全境,分别绘制两幅地图,再命令各边疆大臣各自绘制所辖地区的地图,上报测量纬度,下准方斜,以便知道相距的距离,用于军事之用。’皇帝认为他的建议是正确的。
十三年,被任命为奉天府府丞。过了四年,进入朝廷担任大理寺少卿。二十四年,从驻藏办事大臣升任吉林将军,因为粮仓灾害,上奏自责。明年,召回朝廷,再次任命为黑龙江将军,还没上任,义和团之乱爆发。联军进入都城,他与弟弟延芝守卫安定门,城破,全家自焚而死。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忠恪。妻子和各位妹妹的子女都得到了表彰。
色普徵额,舒穆鲁氏,满洲正白旗人。咸丰十年,敌贼窜犯京畿,以健锐营前锋校的身份,跟随大学士瑞麟出征,负伤力战。随后跟随僧格林沁剿灭捻军,斩杀很多敌军。同治初年,又跟随都统穆腾阿军驻扎京畿南部。光绪三年,升任参领。八年,军政课目最优,授予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担任神机营专操大臣。二十四年,迁往南苑。二十六年,升任宁夏将军,还没上任,义和团之乱爆发,被命令守卫正阳门,日夜巡逻不停。联军攻城,被炮弹击中而死。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壮恪,赐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王懿荣,字正孺,山东福山人。祖父兆琛,山西巡抚。父亲祖源,四川成绵龙茂道。王懿荣年轻时就勤奋好学,不屑于研究经生之术,通过议叙铨选为户部主事。光绪六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更加详细地研究经世之务,多次上书言事。十二年,父亲去世,辞职。服丧期满,出京主持河南乡试。二十年,大考一等,升任侍读。明年,进入南书房,代理国子监祭酒。正值中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威海,分兵攻陷荣城,登州大震,王懿荣请求回乡训练乡团。和议达成,返回都城,特旨补任祭酒。过了两年,遭遇母亲去世,守丧期满,恢复原职。至此三次担任祭酒,前后共七年,学生都对他非常尊敬。
二十六年,联军入侵,与侍郎李端遇一同被任命为团练大臣。王懿荣当面陈述:‘义和团不可依赖,应该联合商民进行防御。’然而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七月,联军攻打东便门,他仍然率领士兵抵抗。不久士兵溃散,无法再成军,于是回家告诉家人:‘我义不容辞,不能苟且偷生!’家人围着他跪下哭泣劝阻,他严厉地斥责他们。他服毒后没有立即死去,在墙上题下绝命词:‘君忧臣辱,君辱臣死。止于知道其所止,这算是最近的。’扔下笔跳入井中而死。在此之前,王懿荣命令挖掘井,有人问他,他笑着说:‘这是我的止水啊!’到这时果然与妻子谢氏、寡媳张氏一同殉国。学生王杜松等人凑钱埋葬他们。事情上报后,追赠侍郎,谥号文敏。王懿荣博学多才,涉猎书史,爱好金石,翁同龢、潘祖荫都称赞他博学。
熙元,直隶总督裕禄的儿子。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由编修累迁至祭酒。联军入侵时,他正在家中守丧,听说变故,与嫂子富察氏、妻子费莫氏一同服毒自杀。追赠太常寺卿,谥号文贞。过了三年,杜松等人因为两位祭酒的大节显著,请求给予隆重祭祀,得到皇帝的批准,附祀于监署唐韩愈祠。
宗室宝丰,字龢年,属于正蓝旗。喜欢读书,有清高的品德。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职务,后来升迁到侍讲。光绪二十五年,立溥俊为‘大阿哥’,命令他在弘德殿值班,并赏赐高赓恩四品京堂的职位,一同教导大阿哥读书。第二年,两宫西迁,宝丰因为没有能够随扈,非常愤怒,发誓要忠于职守。自己写下绝命词说:‘忠诚、孝顺、节操、廉洁,都是天生的本性。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遇到危险就愿意献出生命。唉,宝丰,不失其正道。’喝毒酒而死。追赠为太常寺卿。
宗室寿富,字伯茀,属于正蓝旗,是侍读宝廷的儿子。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精通周官、礼、太史公的书,还涉猎外国史,通晓算术,擅长古文诗词。光绪十四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曾经因为国家不强大,八旗人才日渐衰落而感到愤怒,写文章劝告八旗官员和士人要有知耻之心,成立知耻会,主要目的是警告那些傲慢的人,鼓励他们自强。浙江巡抚廖寿丰上疏推荐寿富的才学可以大用,命令他前往日本考察政治。回国后,撰写了日本风土志四卷献给朝廷,被召见,详细陈述了中国积弊和应该兴革的地方,直到深夜才退下,皇帝很器重他。政变发生后,他就闭门不出。
寿富性格本来高傲,不与其他官员交往。等到拳乱爆发,就上书荣禄,建议让董福祥军找个借口离开京城,然后解散拳民,说‘董福祥是祸根,拳民只是枝叶而已’。荣禄没有理解。他的妻子翁内阁学士联元因为评论拳匪被杀,家属躲在他家里,众人因为寿富重新学习,也指责他为外国辩护,他非常愤怒,有人劝他离开,他说:‘我们是宗亲,怎么能够离开呢?’城池被攻陷,寿富自己写下绝命词,并给同官写信说:‘国家破灭,家庭灭亡,已经没有生存的可能。请到行在,为我表明立场。我已经在这里死去,虽然学习过西方知识,但从未向敌人屈服。’于是和弟弟右翼宗室副管寿蕃以及一个妹妹和一个婢女一起投河自尽。追赠为侍讲学士。
寿富性格孤僻,喜欢山水。宝廷早早就被罢官,家境非常贫穷,性格偏爱山水。寿富侍奉父亲能够曲意迎合他的心意。著有《搏虎集》。
宋承庠,字养初,江苏华亭人。通过拔贡考取小京官,在工部任职。光绪四年,在乡试中中举,升迁为主事。光绪八年,担任总理衙门章京,升迁为员外郎,转任御史。光绪二十六年,巡视京城,联军入侵,远远看到城内火光冲天,自己说:‘君主受辱,臣子就应该死去,没有逃避的道理。’急忙写下一张纸留给家人说:‘宗庙和宫殿已经被付之一炬,敌人残忍,不可同日而语。读圣贤的书,只有捐躯报国而已。我已经找到了死的地方,妻子和儿女不要为我担心。’当时已经服毒,无法说话,过了一天就去世了。追赠为四品卿衔。
王铁珊,字伯唐,安徽英山人。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在兵部任职。居住了很久,母亲年老,想要回家省亲。正逢拳乱爆发,知道都城必然危险,就没有离开。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寄给了母亲,只留下百金,又分出一半帮助乡里贫穷不能回家的人。有人说:‘为什么不南下去避难呢?’他说:‘时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能出力抵抗敌人,已经对不起朝廷;如果再远离,怎么做人呢?而且我在京城是清朝的官员,在家乡是清朝的土地,国家如果不保,家又在哪里呢?’这个人知道他暗中有了死志,强行劝他离开,他没有答应。两宫西迁后,他就伏案写信给弟弟,大致说:‘我不是武官,恨不能拿起武器保卫国家;我不是台谏官员,又不能进言献策维护国家。如果都城不保,我就没有偷生的道理。遗憾的是自从做官以来,未能侍奉母亲,长期背负不孝的罪名。’写完信后,他整理好衣冠,默默地坐在房间里。听说内城被攻陷,就上吊自杀。留下遗书给朋友处理后事,说:‘我并不是为了死节,是不忍看到国家事态败坏。’事情传开后,追赠为员外郎,又追赠为道员。荫庇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以知县的身份使用。
评论说:国家首都已经被攻陷,君主受辱,臣子死去,这是大义。崇绮长期保持清高节操,最终以一死来证明自己。延茂等人面对危险勇于献出生命,坚持正义,不苟且偷生。色普徵额等人拿起武器保卫国家,即使死去也不瞑目,至今仍然让人感到敬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五-注解
崇绮:崇绮,字文山,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子。以穆后父贵,升隶满洲镶黄旗。指崇绮是蒙古正蓝旗人,后因父亲赛尚阿的关系,被提升为满洲镶黄旗人。
穆后:穆后,指清朝穆宗(同治帝)的皇后,即孝哲皇后。此处提到崇绮因穆后父贵而得提升。
隶:归属,属于。
满洲: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后来成为清朝的主体民族。
镶黄旗:清朝八旗之一,是满洲人的一个军事组织。
工部主事:清朝官职,负责工部的事务。
粤寇:指来自广东的敌军,此处指太平天国起义军。
畿辅:指京城周边地区。
英吉利兵舰:指英国的军舰。
天津:中国北方港口城市。
主事:清朝官职,负责具体事务。
员外郎:官职,负责处理文书。
同治:清朝皇帝同治的年号。
将军:清朝官职,负责军事。
一甲一名进士: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指状元。
修撰:清朝官职,负责修撰史书。
侍讲:官职,负责向皇帝讲解经书。
河南乡试: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在河南举行的考试。
日讲起居注官:清朝官职,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
皇后:皇帝的妻子。
承恩公:清朝爵位,是一种荣誉。
内阁学士:清朝官职,负责内阁事务。
户部:清朝官职,负责财政。
吏部:清朝官职,负责人事。
会试副考官: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负责协助主考官的官职。
镶黄旗汉军副都统:清朝官职,负责管理镶黄旗汉军。
大吏:指高级官员。
侍郎:清朝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廉得实:查实情况。
倭兴额:人名。
谳:审理案件。
热河都统:清朝官职,负责热河地区的军事。
御史: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盛京将军:清朝官职,负责盛京(今沈阳)地区的军事。
谢病归:因病辞职回家。
孝哲皇后:清朝穆宗(同治帝)的皇后。
溥俊:清朝皇帝溥俊,即后来的光绪帝。
翰林院掌院学士:清朝官职,负责翰林院事务。
义和团:19世纪末中国的一个民间团体,主张排外反洋。
荣禄:人名,清朝官员。
保定: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莲池书院:清朝的一所书院。
昭忠祠:纪念忠臣的祠堂。
谥:死后给予的尊称。
瓜尔佳氏:姓氏。
散秩大臣:清朝官职,负责散秩大臣的事务。
监生:科举考试中的生员。
铨礼部主事:清朝官职,负责礼部的事务。
鸿胪寺少卿:清朝官职,负责鸿胪寺的事务。
中法构衅:指中法之间的冲突。
名将:著名的将领。
庙堂:指朝廷。
岭广:指岭南地区。
台、琼:指台湾和琼州。
滇、粤边外:指云南和广东的边境地区。
越南全境:指越南的全部领土。
疆臣:指边疆地区的官员。
奉天府府丞:清朝官职,负责奉天府的事务。
大理寺少卿:清朝官职,负责大理寺的事务。
吉林将军:清朝官职,负责吉林地区的军事。
仓廪:仓库。
拳祸:指义和团运动。
安定门:北京城门之一。
舒穆鲁氏:姓氏。
健锐营前锋校:清朝官职,负责健锐营前锋校的事务。
僧格林沁:人名。
捻军: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个民间武装组织。
都统:清朝官职,负责军事。
参领:清朝官职,负责参领的事务。
神机营:清朝的一个军事组织。
南苑:北京的一个地区。
宁夏将军:清朝官职,负责宁夏地区的军事。
正阳门:北京城门之一。
联军:指多个国家联合的军队。
山西巡抚:清朝官职,负责山西地区的行政。
四川成绵龙茂道:清朝官职,负责四川成绵龙茂地区的事务。
议叙:指根据功绩给予官职。
庶吉士: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官职,为进士出身者预备的职位。
编修:官职,负责修撰史书。
直隶总督:清朝官职,负责直隶地区的行政。
祭酒:清朝官职,负责国子监的事务。
威海: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
荣城: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
登州: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
练乡团:组织地方武装。
和议:指和平谈判。
直南书房:清朝官职,负责直南书房的事务。
国子监祭酒:清朝官职,负责国子监祭酒的事务。
拳民:指义和团成员。
东便门:北京城门之一。
绝命词:临死前写的诗或词,表达对生命终结的感慨。
止水:指停止流动的水,此处比喻死亡。
两祭酒:指王懿荣和熙元,都是祭酒。
唐韩愈祠: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堂。
宗室:指皇族成员,即皇帝的宗族,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
宝丰:人名,此处指宗室宝丰。
字:古代人的别称,通常用于表示其性格、品德或寓意。
正蓝旗:清朝八旗之一,是满洲人的一个社会和政治组织。
好读书:喜欢读书。
清尚:清高的志向。
光绪:清朝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
进士: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指通过科举考试的人。
大阿哥:清朝对皇位继承人的尊称。
弘德殿:清朝皇帝读书和接见臣子的地方。
京堂:清朝官职,指在京城的官员。
忠孝节廉:指忠诚、孝顺、节操、廉洁,是古代中国传统的美德。
见利思义:看到利益时想到道义。
见危授命:面对危险时勇于献出生命。
西幸:指皇帝离开京城到其他地方避难。
随扈:跟随皇帝出行。
职:官职,此处指宗室宝丰的官职。
赠:死后追赠官职。
太常寺卿:官职,掌管祭祀等事务。
侍读:官职,负责教授皇子读书。
周官:指《周礼》,古代中国的一部官制书。
礼:指《礼记》,古代中国的一部礼仪书。
太史公书:指《史记》,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算术:数学。
古文诗词:古代的散文和诗歌。
知耻会:一个倡导知耻、自强的组织。
拳乱:指义和团运动,一场反帝爱国的运动,但后来被清政府利用。
董福祥:人名,清朝将领。
畿甸:京城周边的地区。
拳匪:指义和团成员。
联元:人名,清朝官员。
拳匪诛:被义和团处决。
侍讲学士:官职,负责教授皇子读书。
泉石:指山水风景。
適:满足。
搏虎集:寿富所著的文集。
拔贡: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选拔有才能的人。
小京官:指在京城的低级官员。
铨:选拔官员。
总理衙门:清朝的一个政府机构,负责外交事务。
章京:官职,负责处理文书。
主辱臣死:君主受辱,臣子应该死。
仰药:服毒自尽。
都城:国家的首都。
台谏:指御史台和谏院,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社稷:国家的象征。
荫:因先辈的功绩而得到官职或爵位。
监读书:在国子监读书。
道员:官职,负责地方行政。
荫一子入监读书:让自己的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知县:官职,负责一个县的行政事务。
大义:正义,大道理。
清节:清高的节操。
延茂:人名,此处指延茂等。
色普徵额:人名,此处指色普徵额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五十五-评注
宗室宝丰,字龢年,隶正蓝旗。好读书,有清尚。光绪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迁至侍讲。此段文字描绘了宝丰的出身和仕途,他的好读书和清尚体现了清代宗室子弟的文雅和修养。‘隶正蓝旗’表明其身份高贵,‘进士’、‘庶吉士’、‘编修’、‘侍讲’等官职则展现了其学术成就和官场经历。‘历迁至侍讲’说明其在官场上的稳步上升,显示了其能力和地位。
二十五年,立溥俊为“大阿哥”,命直弘德殿,并赏高赓恩四品京堂,同授大阿哥读。明年,两宫西幸,宝丰以随扈不果,愤甚,誓死职。自题绝命词曰:“忠孝节廉,本乎天性。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呜呼宝丰,不失其正。”饮金死。赠太常寺卿。此段描述了宝丰因未能随扈两宫而愤然自杀,表现了他的忠诚和节操。‘大阿哥’、‘弘德殿’、‘太常寺卿’等词汇透露出宫廷的权力斗争和宗室之间的利益纷争,而宝丰的绝命词则表达了他对忠诚、孝道、节操和廉洁的坚守。
宗室寿富,字伯茀,隶正蓝旗,侍读宝廷子。泛览群籍,尤谙周官、礼、太史公书,旁逮外国史,通算术,工古文诗词。光绪十四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尝愤国势不张,八旗人才日衰,箸劝八旗官士文,立知耻会,大旨警顽傲,励以自强。浙江巡抚廖寿丰疏荐寿富才学堪大用,命赴日本考政治。既还,箸日本风土志四卷献上,召见,痛陈中国积弊及所宜兴宜革者,漏三下始退,上器之。政变作,遂杜门。此段介绍了寿富的学识和抱负,他博览群书,通晓多门,关心国事,提出改革建议,展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寿富性故矜贵,不通刺朝列。及拳乱起,乃上书荣禄,言董福祥军宜讬故令离畿甸,然后解散拳民,谓“董为祸根,拳其枝叶耳”。荣禄不省。妻翁内阁学士联元既以论拳匪诛,家属匿其宅,众以寿富重新学,亦指为袒外,恚甚,或劝之他往,曰:“吾宗亲也,宁有去理耶?”城陷,寿富自题绝命词,并贻书同官曰:“国破家亡,万无生理。乞赴行在,力为表明。侍已死於此地,虽讲西学,未尝降敌。”遂与弟右翼宗室副管寿蕃及一妹一婢并投纟睘死。赠侍讲学士。此段描述了寿富在拳乱中的表现,他不顾个人安危,上书言事,最终以身殉国,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宋承庠,字养初,江苏华亭人。由拔贡考取小京官,铨工部。光绪四年,举於乡,迁主事。八年,充总理衙门章京,迁员外郎,转御史。二十六年,巡视京城,联军入,遥望城内火光烛天,自言:“主辱臣死,义无可逃。”疾书一纸遗家人曰:“宗庙宫寝,已付一炬,敌人残忍,不共戴天。读圣贤书,惟有捐躯报国而已。我得死所,妻子勿以我为念。”时已仰药,口不能言,越一日卒。赠四品卿衔。此段叙述了宋承庠在联军入侵时的英勇行为,他坚守岗位,临危不惧,最终以身殉国,表现了他的忠诚和爱国情怀。
王铁珊,字伯唐,安徽英山人。光绪十五年进士,铨兵部主事。居久之,母年老,欲归省。会拳乱作,知都城必危,遂不去。悉举赀斧寄母,独留百金,复分其半助邑馆贫不能归者。其人谓:“盍不偕南?”曰:“时势至此,不能出力抗敌,已负朝廷;若更引身远避,何以为人?且在京为大清官,在籍践大清土,国苟不保,家将焉属?”其人知其隐蓄死志,强之行,不可。两宫既西狩,遂伏案作书寄弟,略云:“身非武职,恨不能执干戈卫社稷;官非台谏,又不获效忠言维国是。如都城不保,义不偷生。所恨居官以来,未能事母,长负此不孝之罪耳。”书毕,肃衣冠拜,默坐室中。闻内城陷,自缢死。遗书友人治后事,谓:“某非死节,不忍见国事败坏耳。”事闻,赠员外郎,又追赠道员。荫一子入监读书,以知县用。此段讲述了王铁珊在拳乱中的坚定立场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不顾个人利益,坚守岗位,最终以身殉国。
论曰:国都既陷,主辱臣死,此大义也。崇绮久著清节,终以一死自明。延茂等见危授命,义不苟生。色普徵额等执干戈卫社稷,死犹不瞑,至今皆凛凛有生气焉。此段是对上述人物的总结,强调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认为他们的行为符合大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