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二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二-原文

黄翼升丁义方 王吉 吴家榜 李成谋 李朝斌江福山 刘培元

黄翼升,字昌岐,湖南长沙人。

少孤,育於邓氏,冒其姓,入长沙协标充队长。

咸丰初,从征广西,曾国藩创水师,调为哨长。

四年,从杨岳斌下岳州,叙千总。

战於城陵矶,贼以十馀舟来诱,翼升知其诈,追至擂鼓台、荆河脑,伏贼突出,翼升驾舢板奋击,后队继之,贼大败。

转战至金口,值贼下游被围,力战卻之。

积功擢守备。

克武汉后,进攻蕲州,翼升自蒜花出战败贼,焚其舟,擢都司。

复蕲州,拔充营官。

攻湖口,毁贼船十馀艘。

冲入内湖,贼塞隘口不得退,泊姑塘,迭战於都昌县河、鸡公湖,焚贼舟。

时水师在内湖者无大船,既与外江阻绝,曾国藩令添造,并拨江西长龙、快蟹诸船,以翼升及萧捷三分领之,各为一军。

五年,屡会诸军攻湖口,未克,萧捷三战死,翼升大愤,冲入贼卡,尽毁下钟岩贼船。

夜出奇兵数惊贼,贼不出,仍驻军姑塘。

六年,贼犯抚州,南昌戒严,翼升奉檄泊吴城镇,卫省城。

湖口之贼尾至,结土匪窥吴城,翼升分兵由前河包钞,自赴后河击陆路之贼,走之。

会彭玉麟至军,令翼升专攻陆路,败贼於涂家埠,毁浮桥二、船百馀。

贼复冒民船来犯,翼升合军围击,败之。

追至德河口,遂会攻南康,直薄城下,火贼船,城贼遁走。

七年,授直隶提标左营游击。

杨岳斌师至九江,彭玉麟与约夹攻湖口,军分六队,翼升率内湖右营当其冲,转斗而前。

炮丸冒船过,他营失利,贼逐之,翼升待其还,纵击,斩杀过当。

贼复乘夜劫营,灭炬待之,歼贼无算,尽毁梅家洲贼船。

东岸诸军亦断湖口铁锁,遂克湖口,内外水师复合。

越日,进夺彭泽贼舟,破小孤山,擢副将。

九年,池州守城贼韦志俊投诚,彭玉麟令翼升往受降,贼酋古隆贤、杨辅清等来争,击卻之。

旋有奸人内应,池州复陷。

十年,曾国藩规江南,奏设淮阳水师,荐翼升领之,即授淮阳镇总兵。

十一年,破贼於黄盆镇,又败之方村。

进攻铜陵,决城东北堤,从决口入据之。

又进攻无为州,毁泥汊口、神塘河贼垒,无为、铜陵同复,赐号刚勇巴图鲁。

偕王明山循沿江郡县,克池州,铜陵亦失而复得。

运漕镇滨江通湖,贼踞之以通接济。

翼升进击,诸军乘之,焚贼舟,贼遁铜城徬。

又偕陈湜攻东关,克之,加提督衔。

同治元年,追贼入巢湖,贼聚湖口以遏归路,翼升掘堤岸引船出,反拊贼背夹击,大败之,城贼遁。

进克含山、和州。

四月,会攻金柱关,李朝斌临上游,翼升等遏下游,贼牵於水师,不暇内顾。

曾国荃袭克太平,并趋金柱关合攻。

翼升夜督队逾壕,纵火焚西门,贼突出,挥士卒登岸短兵接,立克金柱关。

袭东梁山,一鼓下之。

移师攻芜湖,贼弃城走。

又击贼清水河,俘馘千计,以提督记名。

五月,克秣陵关、江心洲诸隘,血战夺九洑洲,军声大振。

时李鸿章至上海,规苏、常,翼升移师会剿,诏署江南水师提督,松江、上海诸水军悉归节制。

翼升所部十营,分二营驻浦口,四营驻扬州,亲率四营,六月,抵松江,就上海增造舢板、飞划诸船,移守青浦。

贼酋谭绍光合嘉、湖、苏、昆诸贼图犯上海,屡扑青浦,翼升与陆军合击走之。

贼绕犯北新泾大营,又走吴淞,翼升驶往,相持至夜,毁贼营七。

贼犯嘉定及青浦、张堰,分队往援,且战且进,至白鹤江,毁桥而还。

翼升兵少,调扬州驻营来会剿。

鸿章约合攻黄渡,翼升由赵屯桥截击,追至三江口,尽平沿岸桥、垒。

十月,破贼芦墟、尤家庄、汾湖、三官塘,进距苏州三十里。

常熟守贼骆国忠以城降,谭绍光来争,陷福山,翼升赴援,进攻河西、白茅、徐六泾诸口。

二年正月,翼升会常胜军克福山,骆国忠见西山火起,突围出,围乃解。

杨舍汛为沿江冲要,贼守之以蔽江阴,翼升沿江兜剿,迭破援贼,克之。

乃会攻江阴,迭破蠡口、陈市。

贼酋陈坤书来援,翼升扼江干诱贼出战,与郭松林、刘铭传合击,大破之。

克江阴,赐黄马褂。

九月,由无锡进攻苏州,诏翼升赴临淮会剿苗沛霖,鸿章疏留勿遣。

诸军合围苏州,薄城下,当齐门、阊门之间,截贼窜路,城贼乞降,予云骑尉世职。

是年冬,再克无锡,率五营赴临淮,苗沛霖寻走死,馀党瓦解,翼升仍回江苏。

三年,陈坤书犯常熟,偕郭松林等合击,贼败走。

遣部将王东华等助攻常州,克之,被优叙,诏授江南水师提督。

曾国藩奏:‘江南额设提督一员,兼辖水陆。翼升所授,当是新设,请敕部铸颁新印。’从之。

会杨岳斌督师江西,翼升接统外江水师。

江宁复,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四年,诏翼升赴清江浦防捻匪,至则贼已败窜山东,进驻邳、宿之间。

会僧格林沁战殁,捻氛益炽,犯雉河,翼升驶援,贼又走。

五年,回驻江宁。

六年,调守清江,东捻赖文光败窜淮安,翼升督诸军追击,文光为道员吴毓兰所擒。

东捻平,论功,被珍赉。

七年,西捻张总愚窜畿辅,诸军为长围困之,鸿章调翼升率师船入运河设防。

六月,乘伏汛入张秋口,至德州。

张总愚奔至,冒官军唤渡,翼升部将徐道奎察其伪,轰击之,大军环集,总愚溺水死。

西捻平,加云骑尉世职,合并为三等男爵。

长江水师营制定,仍以翼升为提督。

彭玉麟终制回籍,长江事宜悉付翼升主之。

十一年,诏起玉麟巡阅,劾不职将弁百馀人。

翼升以伤病请代奏乞退,诏斥驭军不严,滥收候补将弁二百馀人之多,念前功,从宽免议,许其开缺回籍养疴。

光绪十五年,皇太后归政,以翼升旧勋,予议叙,绘像紫光阁。

十八年,复授长江水师提督,入觐,赐紫禁城骑马。

二十年,皇太后万寿庆典,加尚书衔。

日本兵事起,翼升由岳州赴江宁筹江防,卒於军,赐恤,谥武靖,立功地建专祠。

子宗炎,袭男爵,官广西桂平梧盐法道。

丁义方,湖南益阳人。

入水师,隶彭玉麟部下,积功至守备。

咸丰八年,克九江,擢都司。

十年,克建德,赐花翎。

寻建德复陷,贼数万上犯湖口,势甚张。

义方收建德溃兵,简精壮五百人,分布守御,自率水师驻西北门。

贼乘锐攻城,义方登陴躬自搏战,会副将成发翔来援,贼引去。

曾国藩疏言义方胆识过人,部署迅速,诏超擢参将,加副将衔。

十一年,驻防小池口,贼自兴国来犯,击卻之。

驰援都昌,解其围。

同治元年,从彭玉麟迭克沿江诸隘,擢副将。

二年,要击都昌败贼,毁其舟,寻解青阳围,以总兵记名,赐号壮勇巴图鲁。

七年,授湖口镇总兵。

光绪十九年,卒官。

王吉,湖南衡阳人。

由马兵累擢守备。

咸丰九年,入水师,隶彭玉麟部下。

从屯黄石矶,击芜湖贼,战蟂矶、殷家汇、枞阳,皆有功,擢都司。

十一年,从克孝感,战最力,擢游击,赐号猛勇巴图鲁。

克德安、黄州,累擢副将。

同治元年,金柱关之战,吉率队蛇行而进,跃上堤埂,破贼垒,以总兵记名。

寻贼复由太平来犯,多方窥伺,吉驾飞划入湖迎击,又登岸驰逐。

经月馀,贼踪始净。

援无为州,率水勇登陆,会诸军夹击败贼。

破铜城徬水卡,结小划船为桥以济陆师。

复破陶家嘴、大甲村、岷山冈贼垒。

二年,曾国藩、彭玉麟合疏荐吉勇敢诚朴,堪胜总兵之任,授狼山镇总兵。

从克江浦、浦口,夺下关、草鞋峡、燕子矶诸隘,进拔九洑洲,以提督记名。

八年,水师凯撤,乞假修墓,乃赴狼山镇任。

光绪七年,卒,赐恤。

吴家榜,湖南益阳人。

入水师,初隶杨岳斌营。

咸丰十年,从黄翼升破贼殷家汇,枞阳,遂归其部下。

菱湖、铜陵、泥汊口、运漕镇、东关诸战,皆有功,累擢守备。

同治元年,从攻金柱关、东梁山、芜湖,擢都司。

从黄翼升援上海,迭破贼北新泾、四江口,败援贼於江阴,赐号敢勇巴图鲁。

领淮阳水师前营,克无锡,擢副将。

三年,江宁复,录功,以总兵记名。

四年,追叙克宜兴、荆溪、溧阳功,以提督记名。

七年,从黄翼升赴直隶防运河。

捻匪平,晋号讷恩登额巴图鲁,授瓜洲镇总兵。

光绪二年,兼署长江水师提督。

十八年,卒,附祀彭玉麟祠。

李成谋,字与吾,湖南芷江人。

咸丰四年,投效水师充哨长。

从杨岳斌克湘潭、岳州,叙千总。

转战湖北,败贼於倒口,拔沿江木栅,毁盐关贼船。

克武汉,擢守备。

从克田家镇,成谋追贼,上至武穴,下至龙坪,往来击贼,歼毙甚众,擢都司。

五年,从战塘角,焚贼舟二百馀,乘风夜抵武昌城下,炮击贼船,擢游击。

攻金口,循北岸进拔贼垒。

又连破贼於坛角、鲇鱼套,擢参将,赐号锐勇巴图鲁。

成谋身长八尺,力能一手竖大桅,素为胡林翼所器重。

至是荐其每战冲锋,廉明爱士,堪胜水陆方镇之任,诏记名,俟军事稍閒,送部引见。

六年,扼沙口,断贼粮道,破贼小河口、青山,燔其辎重。

转战蕲州、黄州、广济、武穴,下至九江,毁贼舟数百,获粮械以资军用。

武汉复,擢副将。

七年,会攻九江,追贼至湖口,前队锐进失利,成谋突入阵中,夺回所失四艘。

寻授江苏太湖协副将。

既克湖口,从杨岳斌顺流而下,登陆克望江、东流,疾趋安庆,复铜陵,会江南水师於峡口。

红单船方攻泥汊贼垒不能下,岳斌令成谋急棹薄垒,掷火焚其火药库,贼遁走,获其粮械船舰。

胡林翼奏“肃清江面,成谋之功为最,平日事亲孝”,特给二品封典。

八年,擢福建漳州镇总兵。

十年,进攻池州,拔殷家汇,毁城外贼垒,破枞阳伪城,加提督衔。

十一年,陈玉成围枞阳,击卻之。

同治元年,会陆师拔巢县、雍家镇,薄西梁山,断横江铁锁,夺回要隘,以提督记名。

破贼於鲁港、采石矶,克金柱关、芜湖,赐黄马褂。

三年,援湖北,破捻匪於罗田。

五年,署福建水师提督,寻实授。

时军事渐定,整顿营制,会奏裁金门镇总兵,改为水师副将。

裁左营游击,移右营驻湄州,归提标统辖。

徙前营游击驻谾口,后营游击驻镏门。

变通巡哨章程。

十一年,彭玉麟整顿长江水师,罢提督黄翼升,荐成谋朴诚堪膺重任,即以代之。

光绪二年,丁母忧,夺情留任。

两江总督曾国荃奏请江南兵轮悉归成谋统辖。

十六年,万寿推恩,加太子少保。

十八年,以病乞归,寻卒。

诏嘉其在任十馀年,驭军有法,江面乂安。

赐恤,建专祠,谥勇恪。

李朝斌,字质堂,湖南善化人。

由行伍隶长沙协标。

咸丰四年,曾国藩调充水师中营哨官,从杨岳斌克武昌、田家镇各城隘,累功擢至参将。

六年,会内湖水师攻克湖口及梅家洲,从杨岳斌乘胜循下游,埽荡江面,擢副将。

八年,会攻九江,朝斌以水师登陆助战,克之。

复从杨岳斌进攻安庆,拔枞阳、铜陵贼垒,赐号固勇巴图鲁。

十年冬,间道援南陵,回军攻克东流。

十一年,下茯苓洲、白茅嘴贼垒,会陆军克无为州,以总兵记名。

再复铜陵,迭克泥汊、神塘河、运漕镇、东关,加提督衔,授湖北竹山协副将。

同治元年,擢浙江处州镇总兵。

彭玉麟督水师会陆军进规沿江要隘,令朝斌率所部游奕上下游,兜剿环攻,连克金柱关、芜湖、东梁山,以提督记名。

曾国藩奏设太湖水师,以朝斌将,令赴湖南造船募勇。

二年,成军东下,会诸军克江浦、浦口,连破草鞋峡、燕子矶贼屯,战九洑洲,功最,赐黄马褂。

朝斌一师,原为规复江、浙而设,九洑洲既克,会黄翼升淮扬水师同援上海,由长江直下,与总兵程学启会师夹浦,督水师百艘攻沿湖贼垒,下之,进破澹台湖贼垒;直逼苏州,破盘门外贼垒。

贼酋李秀成率众七八万夺宝带桥,朝斌会陆师合击,血战挫之,贼始退。

破援贼於叶泽湖,截窜贼於觅渡桥。

会克五龙桥贼垒,分攻葑门、阊门,昼夜轰击,李秀成先逸,馀党以城降。

李鸿章奏捷,言朝斌迭次苦战,谋勇兼优,予云骑尉世职。

是年冬,会陆师剿贼江、浙之交,克平望镇,又破贼九里桥,署江南提督。

三年,偕程学启会攻嘉兴,朝斌水师由官塘进,破其七垒。

湖州援贼图窜盛泽以牵围师,为朝斌所扼,不得逞,遂克嘉兴,实授江南提督。

进规湖州,由夹浦逼长兴,贼众数万,依山筑垒,杨鼎勋、刘士奇等与之相持,朝斌督水师登陆袭贼后,夹击之,尽毁西北沿水贼垒。

乘胜克长兴,复湖州,被珍赉。

五年,移驻苏州。

军事甫平,江、浙湖荡盗多出没,捕著匪卜小二诛之,辖境晏然。

八年,请设经制水师,著为成例,移驻松江。

光绪四年,两江总督沈葆桢疏请以外洋兵轮统归朝斌节制,允之。

十二年,以病乞归。

二十年,卒於家,赐恤,建专祠。

朝斌本姓王氏,父正儒,生子四,朝斌最幼,襁褓育於李氏。

朝斌官江南提督时,牒请归宗,曾国藩引金史张诗事,谓:

‘朝斌所处相同,定例出嗣之子,亦视所继父母有无子嗣为断。今若准归宗,王氏不过於三子外又增一子,李氏竟至斩焉不祀。参考古礼今律,朝斌应於李氏别立一宗,於王氏不通婚姻。一以报顾复之恩,一以别族属之义。王氏本生父母由朝斌奉养残年,庶为两全之道。’

诏如议行。

江福山,湖南清泉人。

咸丰五年,应募入水师,积功叙把总。

十一年,克赤冈岭、菱湖贼垒。

安庆复,累擢游击。

同治元年,改隶太湖水师,从李朝斌回籍造船,领前营。

浦口、下关、草鞋峡、燕子矶、九洑洲诸战皆有功,擢参将。

从援上海,破贼於枫泾、乌泾塘。

苏州复,擢副将,赐号强勇巴图鲁。

三年,从攻嘉兴,炮穿左臂,裹创而进,克郡城,擒贼酋,以总兵记名。

攻太湖夹浦镇,炮断左手指,奋击破之。

进攻湖州久不下,郡东晟舍贼垒最坚,请以偏师往攻,使贼互救,然后大军乘之。

福山首先跃壕而入,诸军继进,悉毁贼垒。

援贼大至,福山摧锋直前,中炮洞腹,殁於阵。

事闻,诏视提督例赐恤,死事地建专祠,入祀京师昭忠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武烈。

刘培元,湖南长沙人。

咸丰初,以武生入水师,从克湘潭、岳州,叙千总。

战金口,沉贼船,登岸纵击,斩贼酋一人。

克嘉鱼、蒲圻,擢守备。

战田家镇,培元率十舟穷追四十馀里,毁贼船,擢都司。

会攻湖口,斧断锁筏,毁湖口贼船。

五年,回援武汉,击贼鲇鱼套,又会鲍超攻小河口,毁贼舟二百有奇。

六年,改陆军,领长字营,从刘长佑援江西。

由浏阳攻万载,破贼荆树铺、栗树坳,驻大桥。

贼潜来袭,培元出奇兵击之,斩级八百。

又破援贼於高城、竹埠。

克万载,营西门外,贼数路来争,多於官军数倍。

培元开壁大战,斩级千计,擢游击。

进攻袁州,破南门岭上贼垒,会萧启江破吉安临江援贼,城贼遁走。

克袁州,以参将留湖南补用。

七年,会攻吉安,偕曾国荃迎击援贼於三曲滩,追至朱山槽,贼援复集,夹击破之,擢副将。

八年,水陆合攻吉安,贼结大筏冲官军浮桥,培元督师船截击,炮伤胸,裹创血战,尽毁其筏。

寻克吉安,以总兵记名。

是年冬,军中大疫,培元病,回籍。

九年,石达开犯湖南,培元率千人扼桂阳,众寡不敌,桂阳遂陷。

寻率师船溯资水进援宝庆,会诸军扼河而战,数破贼,宝庆围解。

援浙江处州镇总兵,仍留湖南领水师。

十一年,左宗棠进规浙江,立衢州水师,疏荐培元熟谙水陆军事,请以署衢州镇,募勇三千赴浙。

同治元年,培元率安武水陆全军驻常山,控衢州北路,进江山,破大洲贼营。

贼窜龙游,会攻之,贼酋李侍贤大股来援,培元与诸军合击,贼败走。

二年,克汤溪、龙游,毙贼酋陈廷秀,加提督衔,赐号锐勇巴图鲁。

迭克桐庐、富阳,会攻杭州,破贼於万松岭,攻清泰门外观音堂,平其垒。

城贼出战,败之。

舁舢板入西湖,炮击杭城。

左宗棠以衢州后路要冲,令培元返镇,其所部水师留攻杭州。

三年,杭州复。

培元丁母忧归,遂不出。

光绪十七年,卒。

湖南巡抚陈宝箴疏陈培元战绩,赐恤。

论曰:自湘军水师兴,而后得平寇要领。

后又设淮扬、太湖两水师,平吴及浙西赖其力。

黄翼升、李朝斌当其任。

其后设长江水师为经制,翼升与李成谋迭相更代,为东南重镇。

平浙东专在陆师,故水师仅有衢州一军。

刘培元亦彭、杨旧部,战绩可称,用并列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二-译文

黄翼升、丁义方、王吉、吴家榜、李成谋、李朝斌、江福山、刘培元。

黄翼升,字昌岐,是湖南长沙人。年幼时父亲去世,被邓家抚养,冒用他们的姓氏,进入长沙协标担任队长。咸丰初年,跟随征讨广西,曾国藩创立水师,他被调任为哨长。咸丰四年,跟随杨岳斌攻下岳州,被封为千总。在城陵矶战斗中,敌军用十多艘船来诱敌,黄翼升识破其计谋,追击到擂鼓台、荆河脑,敌军伏击突出,黄翼升驾驶小船奋勇攻击,后续部队跟进,敌军大败。转战至金口,遇到敌军下游被围,奋力击退敌军。因功升任守备。攻克武汉后,进攻蕲州,黄翼升在蒜花出战,击败敌军,升任都司。收复蕲州后,被提拔为营官。

攻打湖口,摧毁敌军船只十多艘。冲入内湖,敌军堵塞隘口不得退,停泊在姑塘,连续在都昌县河、鸡公湖作战,焚烧敌军船只。当时水师在内湖没有大船,与外江阻隔,曾国藩下令增造船只,并调拨江西长龙、快蟹等船,由黄翼升和萧捷三分领之,各自为一军。咸丰五年,多次与其他军队会攻湖口,未能攻克,萧捷三战死,黄翼升非常愤怒,冲入敌营,摧毁下钟岩的敌军船只。夜间派出奇兵多次惊扰敌军,敌军不出,仍驻军姑塘。

咸丰六年,敌军侵犯抚州,南昌戒严,黄翼升奉命停泊在吴城镇,保卫省城。湖口的敌军尾随而至,与土匪勾结窥视吴城,黄翼升分兵从前河包抄,自己奔赴后河打击陆路敌军,将其击退。彭玉麟到军中,命令黄翼升专攻陆路,在涂家埠击败敌军,摧毁两座浮桥和百余艘船只。敌军再次冒充民船来犯,黄翼升合军围击,将其击败。追击到德河口,于是会攻南康,直逼城下,焚烧敌军船只,城内敌军逃走。

咸丰七年,被任命为直隶提标左营游击。杨岳斌的军队到达九江,彭玉麟约定夹攻湖口,军队分为六队,黄翼升率领内湖右营担任先锋,转战前进。炮弹击中船只,其他营队失利,敌军追逐他们,黄翼升等待敌军返回,发动攻击,斩杀大量敌军。敌军夜间偷袭营地,黄翼升点燃火炬等待,消灭了大量敌军,摧毁了梅家洲的敌军船只。东岸的其他军队也切断湖口的铁锁,于是攻克湖口,内外水师重新会合。次日,进攻夺取彭泽的敌军船只,攻破小孤山,升任副将。

咸丰九年,池州守城敌军韦志俊投降,彭玉麟命令黄翼升前往受降,敌军首领古隆贤、杨辅清等人来争抢,黄翼升击退他们。不久有奸细内应,池州再次被攻陷。

咸丰十年,曾国藩规划江南,上奏设立淮阳水师,推荐黄翼升担任领队,随即被封为淮阳镇总兵。咸丰十一年,在黄盆镇击败敌军,又在方村将其击败。进攻铜陵,决开城东北堤坝,从决口进入占据。又进攻无为州,摧毁泥汊口、神塘河的敌军堡垒,无为、铜陵一同收复,被赐予刚勇巴图鲁称号。与王明山沿江巡查郡县,攻克池州,铜陵也失而复得。运漕镇滨江通湖,敌军占据以通接济。黄翼升进攻,其他军队乘机进攻,焚烧敌军船只,敌军逃到铜城徬。又与陈湜进攻东关,攻克,加封提督衔。

同治元年,追击敌军进入巢湖,敌军在湖口聚集以阻断归路,黄翼升挖掘堤岸引导船只出来,反攻敌军背部夹击,大败敌军,城内敌军逃走。进攻攻克含山、和州。四月,会攻金柱关,李朝斌在上游,黄翼升等在下游阻止,敌军被水师牵制,无暇顾及内部。曾国荃袭击攻克太平,并前往金柱关合力进攻。黄翼升夜间督率部队越过壕沟,放火烧毁西门,敌军突出,士兵们登岸短兵相接,立即攻克金柱关。袭击东梁山,一举攻克。转移军队进攻芜湖,敌军弃城逃跑。又攻击清水河的敌军,俘虏千余人,以提督的名义记录。

同治元年五月,攻克秣陵关、江心洲等要塞,血战夺取九洑洲,军声大振。当时李鸿章到达上海,规划苏、常,黄翼升转移军队会合围剿,被任命为江南水师提督,松江、上海等地的水军都归其节制。黄翼升所部十营,分为两营驻扎浦口,四营驻扎扬州,亲自率领四营,六月,抵达松江,在上海增造舢板、飞划等船,移守青浦。敌军首领谭绍光联合嘉、湖、苏、昆等地的敌军图谋侵犯上海,多次进攻青浦,黄翼升与陆军合力击退敌军。敌军绕道进攻北新泾大营,又进攻吴淞,黄翼升前往,相持到夜间,摧毁敌军七个营地。敌军进攻嘉定及青浦、张堰,分兵前往支援,边战边进,至白鹤江,摧毁桥梁后返回。黄翼升兵力不足,调扬州驻营前来会剿。李鸿章约定合力进攻黄渡,黄翼升从赵屯桥截击,追击到三江口,平定了沿岸的桥梁和堡垒。

同治元年十月,攻克敌军芦墟、尤家庄、汾湖、三官塘,进军至距离苏州三十里。常熟守军敌军骆国忠投降,谭绍光前来争抢,攻陷福山,黄翼升前往支援,进攻河西、白茅、徐六泾等处。同治二年正月,黄翼升会合常胜军攻克福山,骆国忠看到西山火起,突围而出,包围才解除。杨舍汛是沿江的重要位置,敌军守卫以掩护江阴,黄翼升沿江兜剿,连续击败援军,攻克杨舍汛。于是会攻江阴,连续攻克蠡口、陈市。敌军首领陈坤书前来支援,黄翼升在江边诱敌出战,与郭松林、刘铭传合力攻击,大败敌军。攻克江阴,被赐予黄马褂。九月,从无锡进攻苏州,被命令前往临淮会剿苗沛霖,李鸿章上奏请求留下不派遣。各军合力围攻苏州,逼近城下,在齐门、阊门之间截断敌军逃窜的道路,城内敌军请求投降,被授予云骑尉世职。这年冬天,再次攻克无锡,率领五营前往临淮,苗沛霖逃走后死去,余党瓦解,黄翼升仍返回江苏。

同治三年,陈坤书侵犯常熟,与郭松林等人合力攻击,敌军败走。派遣部将王东华等人助攻常州,攻克,被优待,被授予江南水师提督。曾国藩上奏说:“江南设立提督一名,兼辖水陆。黄翼升所授,应当是新设立的,请敕令部门铸造颁发新印。”朝廷同意。正值杨岳斌总督江西,黄翼升接任外江水师统帅。江宁收复后,加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同治四年,被命令前往清江浦防御捻匪,到达时敌军已经败逃到山东,进驻邳、宿之间。正值僧格林沁战死,捻军势力更加猖獗,侵犯雉河,黄翼升前往支援,敌军再次逃走。同治五年,返回驻扎江宁。同治六年,调守清江,东捻赖文光败逃到淮安,黄翼升督率各军追击,赖文光被道员吴毓兰擒获。东捻平定,论功,被赏赐。同治七年,西捻张总愚逃窜到畿辅,各军将其包围,李鸿章调黄翼升率师船进入运河设防。六月,趁着伏汛进入张秋口,到达德州。张总愚逃到,冒充官军呼唤渡河,黄翼升部将徐道奎识破其假意,发动攻击,大军环集,张总愚溺水而死。西捻平定,加封云骑尉世职,合并为三等男爵。

长江水师营制定了新的编制,任命翼升为提督。彭玉麟完成任期后返回家乡,长江的事务全部交给翼升负责。十一年,皇帝下诏让彭玉麟巡视,检举了百余名不称职的将领和士兵。翼升因伤病请求代替上奏请求退休,皇帝责备他治军不严,随意招收候补将领和士兵两百多人,考虑到他过去的功绩,从宽处理,允许他辞职回乡养病。光绪十五年,皇太后归政,因为翼升的旧功,给予他议叙,并在紫光阁为他画像。十八年,再次任命他为长江水师提督,入宫觐见,赐予他紫禁城骑马的权利。二十年,皇太后万寿庆典,加封他尚书衔。日本发生战事,翼升从岳州前往江宁筹划江防,最终在军中去世,朝廷赐予抚恤,谥号为武靖,在立功的地方建立专祠。他的儿子宗炎继承男爵,官至广西桂平梧盐法道。

丁义方,湖南益阳人。加入水师后,隶属于彭玉麟麾下,因积累功绩升至守备。咸丰八年,攻克九江,晋升为都司。十年,攻克建德,被赐予花翎。不久建德再次被攻陷,敌人数万上犯湖口,气势非常嚣张。丁义方收编建德溃兵,挑选精壮五百人,分布守御,自己率领水师驻扎在西北门。敌人乘机攻城,丁义方亲自上城搏战,正好副将成发翔前来支援,敌人撤退。曾国藩上疏称赞丁义方胆识过人,部署迅速,皇帝下诏破格提拔他为参将,并加封副将衔。十一年,驻防小池口,敌人从兴国来犯,击退了他们。驰援都昌,解除了其围困。同治元年,跟随彭玉麟连续攻克沿江各个要隘,晋升为副将。二年,在都昌伏击败敌,摧毁了他们的船只,不久解除了青阳的围困,以总兵的身份记名,赐号壮勇巴图鲁。七年,被任命为湖口镇总兵。光绪十九年,去世。

王吉,湖南衡阳人。从马兵逐渐晋升为守备。咸丰九年,加入水师,隶属于彭玉麟部下。跟随屯黄石矶,攻击芜湖的敌人,在蟂矶、殷家汇、枞阳的战斗中都有功绩,晋升为都司。十一年,跟随攻克孝感,战斗中表现最为突出,晋升为游击,赐号猛勇巴图鲁。攻克德安、黄州,连续晋升为副将。同治元年,在金柱关之战中,王吉率领部队蛇行前进,跃上堤埂,攻破敌军营垒,以总兵的身份记名。不久敌人从太平再次来犯,多方侦察,王吉驾驶飞划船进入湖中迎击,又登陆追击。经过一个多月,敌踪才消失。支援无为州,率领水勇登陆,与其他军队夹击击败敌人。攻破铜城徬水卡,用小划船连接成桥以便陆军通过。又攻破陶家嘴、大甲村、岷山冈的敌军营垒。二年,曾国藩、彭玉麟共同上疏推荐王吉勇敢诚实,能胜任总兵的职责,授予狼山镇总兵。跟随攻克江浦、浦口,夺取下关、草鞋峡、燕子矶等要隘,进攻九洑洲,以提督的身份记名。八年,水师凯旋撤回,他请假回家修墓,于是前往狼山镇任职。光绪七年,去世,朝廷赐予抚恤。

吴家榜,湖南益阳人。加入水师后,最初隶属于杨岳斌的营。咸丰十年,跟随黄翼升攻克殷家汇、枞阳的敌人,于是归入黄翼升的部下。在菱湖、铜陵、泥汊口、运漕镇、东关等战斗中都有功绩,连续晋升为守备。同治元年,跟随攻打金柱关、东梁山、芜湖,晋升为都司。跟随黄翼升支援上海,连续攻破敌人的北新泾、四江口,在江阴击败支援的敌人,赐号敢勇巴图鲁。领导淮阳水师前营,攻克无锡,晋升为副将。三年,江宁再次被攻陷,记录功绩,以总兵的身份记名。四年,追叙攻克宜兴、荆溪、溧阳的功绩,以提督的身份记名。七年,跟随黄翼升前往直隶防御运河。捻匪被平定后,晋升号为讷恩登额巴图鲁,授予瓜洲镇总兵。光绪二年,兼任长江水师提督。十八年,去世,附祀于彭玉麟祠。

李成谋,字与吾,湖南芷江人。咸丰四年,加入水师担任哨长。跟随杨岳斌攻克湘潭、岳州,晋升为千总。转战湖北,在倒口击败敌人,攻占沿江木栅,摧毁盐关的敌船。攻克武汉,晋升为守备。跟随攻克田家镇,李成谋追击敌人,上至武穴,下至龙坪,来回打击敌人,歼灭大量敌人,晋升为都司。五年,在塘角战斗中,焚烧敌船两百多艘,乘风夜袭武昌城下,炮击敌船,晋升为游击。攻打金口,沿着北岸进攻攻克敌军营垒。又连续在坛角、鲇鱼套击败敌人,晋升为参将,赐号锐勇巴图鲁。

李成谋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能一手竖起大桅杆,一直被胡林翼所器重。这时推荐他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廉洁正直,爱护士兵,能胜任水陆两军的镇守职责,皇帝下诏记名,等待军事稍微平静,送他去部门引见。

六年,把守沙口,切断敌人的粮道,攻破敌人的小河口、青山,焚烧他们的辎重。转战蕲州、黄州、广济、武穴,下至九江,摧毁敌船数百艘,获得粮食和武器装备以供军用。武汉收复后,晋升为副将。七年,会攻九江,追击敌人至湖口,先锋部队锐意进攻失利,李成谋突入敌阵,夺回失去的四艘船只。不久被任命为江苏太湖协副将。攻克湖口后,跟随杨岳斌顺流而下,登陆攻克望江、东流,迅速前往安庆,收复铜陵,在峡口与江南水师会合。红船正在攻击泥汊的敌军营垒未能攻克,杨岳斌命令李成谋迅速划船靠近营垒,投掷火把焚烧敌军的火药库,敌人逃走,缴获他们的粮食、武器和船只。胡林翼上奏称‘清理江面,李成谋的功绩最为突出,平时侍奉父母孝顺’,特别给予他二品封典。八年,晋升为福建漳州镇总兵。

十年,进攻池州,攻克殷家汇,摧毁城外的敌军营垒,攻破枞阳的伪城,加封提督衔。十一年,陈玉成围攻枞阳,击退了他。同治元年,与陆军会合攻克巢县、雍家镇,逼近西梁山,切断横江的铁锁,夺回重要隘口,以提督的身份记名。在鲁港、采石矶击败敌人,攻克金柱关、芜湖,被赐予黄马褂。三年,支援湖北,在罗田击败捻匪。五年,代理福建水师提督,不久被正式任命。

当时军事逐渐平定,整顿营制,上奏裁撤金门镇总兵,改为水师副将。裁撤左营游击,将右营移驻湄州,归提标统辖。将前营游击移驻谾口,后营游击移驻镏门。改变巡视巡查的章程。十一年,彭玉麟整顿长江水师,罢免提督黄翼升,推荐李成谋诚实朴素,能胜任重任,立即任命他代替黄翼升。光绪二年,因母亲去世而请假,被朝廷挽留继续任职。两江总督曾国荃上奏请求江南兵轮全部归李成谋统辖。十六年,万寿节时朝廷施恩,加封他为太子少保。十八年,因病请求退休,不久去世。皇帝下诏嘉奖他在任十多年,治军有法,江面安定。朝廷赐予抚恤,建立专祠,谥号为勇恪。

李朝斌,字质堂,是湖南善化人。他从军伍中调到长沙协标。咸丰四年,曾国藩调他担任水师中营哨官,跟随杨岳斌攻克武昌、田家镇等城池要塞,因功升任参将。咸丰六年,内湖水师攻克湖口和梅家洲,跟随杨岳斌乘胜追击,清理江面,升任副将。咸丰八年,参与攻打九江,李朝斌率领水师登陆协助作战,攻克九江。后又跟随杨岳斌进攻安庆,攻下枞阳、铜陵的敌军堡垒,被赐予固勇巴图鲁称号。咸丰十年冬天,通过小路支援南陵,回军攻克东流。咸丰十一年,攻下茯苓洲、白茅嘴的敌军堡垒,与陆军攻克无为州,被记名晋升为总兵。再次攻克铜陵,连续攻克泥汊、神塘河、运漕镇、东关,加授提督衔,担任湖北竹山协副将。同治元年,晋升为浙江处州镇总兵。

彭玉麟督率水师与陆军进攻沿江要塞,命令李朝斌率领所部在上下游游动,围剿敌军,连续攻克金柱关、芜湖、东梁山,被记名晋升为提督。曾国藩奏请设立太湖水师,任命李朝斌为将领,让他前往湖南造船招募士兵。同治二年,军队东下,与各军攻克江浦、浦口,连续攻破草鞋峡、燕子矶的敌军据点,在九洑洲的战斗中立下头功,被赐予黄马褂。

李朝斌的部队原本是为了收复江浙而设立的,攻克九洑洲后,与黄翼升的淮扬水师一同支援上海,从长江直下,与总兵程学启会师夹击浦口,率领水师百艘攻击沿湖敌军堡垒,攻克之,进而攻破澹台湖的敌军堡垒;直逼苏州,攻破盘门外敌军堡垒。敌军首领李秀成率领七八万人夺取宝带桥,李朝斌与陆军合力攻击,血战挫败敌军,敌军才开始撤退。在叶泽湖击溃援敌,在觅渡桥截击逃敌。会师攻克五龙桥敌军堡垒,分兵攻打葑门、阊门,昼夜轰击,李秀成先逃走,其余党羽投降。李鸿章奏报胜利,称赞李朝斌连续苦战,智勇双全,授予云骑尉世职。

这年冬天,与陆军在江浙交界处剿匪,攻克平望镇,又攻破九里桥的敌军堡垒,代理江南提督。同治三年,与程学启会攻嘉兴,李朝斌的水师从官塘进攻,攻破敌军七座堡垒。湖州援敌企图逃窜盛泽以牵制围攻的军队,被李朝斌阻止,未能得逞,于是攻克嘉兴,正式授予江南提督。进军湖州,从夹浦逼近长兴,敌军数万人,依山筑垒,杨鼎勋、刘士奇等与之相持,李朝斌率领水师登陆袭击敌军后方,夹击敌军,摧毁了西北沿水的敌军堡垒。乘胜攻克长兴,收复湖州,受到赏赐。

同治五年,移驻苏州。军事刚刚平定,江浙湖荡的盗贼多出没,捕获著名匪徒卜小二并处决,辖区安定。同治八年,请求设立经制水师,成为定例,移驻松江。光绪四年,两江总督沈葆桢上疏请求将外洋兵轮统一归李朝斌节制,获准。光绪十二年,因病请求退休。光绪二十年,在家中去世,被赐予抚恤,建立专祠。

李朝斌原本姓王,父亲是王正儒,生有四个儿子,李朝斌是最小的,在襁褓中就被李家抚养。李朝斌担任江南提督时,上书请求归宗,曾国藩引用金史张诗的事例,说:‘李朝斌的情况与张诗相同,按照惯例,过继的儿子,也要看继父母是否有子嗣来决定。如果准许归宗,王氏在三子之外又增加一个儿子,李氏则可能断绝祭祀。参照古礼和今律,李朝斌应在李氏另立一宗,与王氏不通婚姻。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抚养之恩,另一方面是为了区分族属的意义。王氏的亲生父母由李朝斌抚养晚年,这可能是两全之策。’皇帝下诏按照此议执行。

江福山,湖南清泉人。咸丰五年,应募加入水师,累积战功晋升为把总。咸丰十一年,攻克赤冈岭、菱湖的敌军堡垒。安庆收复后,连续晋升为游击。同治元年,改隶太湖水师,跟随李朝斌回籍造船,担任前营。在浦口、下关、草鞋峡、燕子矶、九洑洲等战斗中立下战功,晋升为参将。支援上海时,在枫泾、乌泾塘击溃敌军。苏州收复后,晋升为副将,被赐予强勇巴图鲁称号。同治三年,跟随攻打嘉兴,炮弹击穿左臂,裹伤继续进攻,攻克郡城,擒获敌军首领,被记名晋升为总兵。攻打太湖夹浦镇时,炮弹打断左手指,奋勇击溃敌军。进攻湖州久攻不下,郡东晟舍的敌军堡垒最为坚固,请求以偏师进攻,使敌军互相救援,然后大军乘机进攻。江福山首先跃过壕沟进攻,各军随后跟进,全部摧毁敌军堡垒。援敌大至,江福山冲锋在前,被炮弹击中腹部,阵亡。事情上报后,皇帝下诏按照提督的例赐予抚恤,在阵亡地建立专祠,入祀京师昭忠祠,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号武烈。

刘培元,湖南长沙人。咸丰初年,以武生身份加入水师,跟随攻克湘潭、岳州,晋升为千总。在金口战斗中,击沉敌军船只,登陆后猛烈攻击,斩杀敌军首领一人。攻克嘉鱼、蒲圻,晋升为守备。在田家镇战斗中,刘培元率领十艘战船追击四十多里,击沉敌军船只,晋升为都司。会攻湖口,用斧头砍断锁链,击沉湖口敌军船只。咸丰五年,回援武汉,在鲇鱼套击退敌军,又会合鲍超攻打小河口,击沉敌军船只二百多艘。

咸丰六年,改任陆军,率领长字营,跟随刘长佑支援江西。从浏阳攻打万载,攻破敌军荆树铺、栗树坳,驻扎在大桥。敌军潜袭,刘培元出奇兵攻击,斩杀敌军八百人。又在高城、竹埠击溃援敌。攻克万载,驻扎在西门外,敌军多路来攻,是官军的数倍。刘培元打开营垒大战,斩杀敌军上千人,晋升为游击。进攻袁州,攻破南门岭上的敌军堡垒,会合萧启江击溃吉安临江的援敌,城内敌军逃走。攻克袁州,以参将的身份留在湖南补用。同治七年,会攻吉安,与曾国荃在三曲滩迎击援敌,追击到朱山槽,敌军援兵再次集结,夹击击溃敌军,晋升为副将。同治八年,水陆联合攻打吉安,敌军用大筏冲击官军浮桥,刘培元率领战船截击,被炮弹击中胸部,裹伤血战,全部摧毁敌军筏子。不久攻克吉安,被记名晋升为总兵。这年冬天,军中发生大规模瘟疫,刘培元生病,返回家乡。

同治九年,石达开侵犯湖南,刘培元率领一千人扼守桂阳,众寡悬殊,桂阳最终失陷。不久率领战船溯资水进援宝庆,会合各军扼守河流作战,多次击溃敌军,宝庆之围解除,被任命为浙江处州镇总兵,仍然留在湖南领水师。

十一年,左宗棠进军浙江,设立衢州水师,推荐培元对水陆军事都很熟悉,请求任命他为衢州镇的总兵,招募三千勇士前往浙江。

同治元年,培元率领安武水陆全军驻扎在常山,控制衢州北路,进攻江山,攻破了大洲贼人的营地。贼人逃窜到龙游,培元与各军会合进攻,贼人的首领李侍贤率领大军前来支援,培元与各军合力攻击,贼人溃败逃跑。

同治二年,攻克了汤溪、龙游,击毙了贼人的首领陈廷秀,被授予提督的官衔,并被赐予‘锐勇巴图鲁’的称号。连续攻克桐庐、富阳,会合各军进攻杭州,在万松岭击败了贼人,攻打清泰门外观世音堂,平定了敌人的堡垒。城内的贼人出城作战,被击败。他们用舢板进入西湖,炮击杭州城。

左宗棠认为衢州是后方的要冲,命令培元返回衢州镇守,他所带领的水师留在杭州继续进攻。

同治三年,杭州被收复。培元因母亲去世而回家守丧,因此没有再出来。

光绪十七年,培元去世。湖南巡抚陈宝箴上疏陈述培元的战功,朝廷赐予抚恤。

评论说:自从湘军水师兴起后,才掌握了平定叛乱的关键。后来又设立了淮扬、太湖两支水师,平定吴地和浙西都依靠了它们的力量。黄翼升、李朝斌担任了这些职务。之后设立了长江水师作为常备军,翼升和李成谋交替担任要职,成为东南的重镇。平定浙东主要依靠陆军,所以水师只有衢州一支军队。刘培元也是彭、杨的旧部,战功显赫,因此将他并列记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二-注解

黄翼升:黄翼升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将领。

丁义方:原文中未提及丁义方,无法注解。

王吉:原文中未提及王吉,无法注解。

吴家榜:原文中未提及吴家榜,无法注解。

李成谋:原文中未提及李成谋,无法注解。

李朝斌:李朝斌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将领。

江福山:江福山,湖南清泉人,清朝末年的一位将领。

刘培元:刘培元,湖南长沙人,清朝末年的一位将领。

咸丰:清朝皇帝咸丰的年号,即1851年至1861年。

曾国藩: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两江总督,以整顿湘军和对抗太平天国运动而闻名。

水师:指水上的军事力量,即海军。

千总: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中级军官。

守备: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中级军官。

都司: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中级军官。

营官:清朝军职,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内湖:指内陆的湖泊。

外江:指江河等外部水域。

江西长龙、快蟹诸船:指江西制造的船只,长龙和快蟹是船的型号。

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古代行政区划。

檄:古代官府发布的命令或文书。

土匪:指民间武装势力,通常指抢劫、掠夺的团伙。

卫省城:保卫省城。

涂家埠:今安徽省滁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浮桥:可以浮动的桥梁。

梅家洲:今湖北省武汉市,古代行政区划。

铁锁:指用来封锁水道的铁链。

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古代行政区划。

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座孤岛。

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淮阳水师:位于淮阳的水师。

淮阳镇总兵:淮阳镇的总兵官。

黄盆镇:今湖北省黄冈市,古代行政区划。

方村:原文中未提及方村,无法注解。

铜陵:今安徽省铜陵市,古代行政区划。

无为州:今安徽省无为县,古代行政区划。

刚勇巴图鲁:清朝皇帝对黄翼升的嘉奖,意为勇猛的勇士。

运漕镇:今安徽省和县,古代行政区划。

巢湖:位于安徽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金柱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古代行政区划。

太平:今安徽省黄山市,古代行政区划。

提督:清朝军事编制中的高级军官,负责一省或数省的军事。

江南水师提督:江南水师的提督官。

松江:今属上海市。

上海:今上海市,古代行政区划。

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古代行政区划。

谭绍光:原文中未提及谭绍光,无法注解。

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古代行政区划。

青浦、张堰:今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古代行政区划。

白鹤江:今上海市,古代行政区划。

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黄渡:今上海市,古代行政区划。

赵屯桥:今上海市,古代行政区划。

三江口:今上海市,古代行政区划。

芦墟、尤家庄、汾湖、三官塘:今上海市,古代行政区划。

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古代行政区划。

骆国忠:原文中未提及骆国忠,无法注解。

福山:今江苏省苏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古代行政区划。

蠡口、陈市:今江苏省江阴市,古代行政区划。

陈坤书:原文中未提及陈坤书,无法注解。

雉河:今河南省,古代行政区划。

捻匪:捻匪,指19世纪中叶活跃在中国北方的一股农民起义军。

邳、宿:今江苏省邳州市、宿迁市,古代行政区划。

僧格林沁:清朝将领,捻军之敌。

张秋口:今山东省,古代行政区划。

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古代行政区划。

张总愚:原文中未提及张总愚,无法注解。

畿辅:指京城周边地区,即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

彭玉麟:彭玉麟(1816-1886),清朝将领,湘军重要人物,曾任长江水师提督,以治军严明著称。

翼升:翼升,即黄翼升,清朝将领,曾任长江水师提督,与彭玉麟齐名。

制回籍:制回籍,指官员因故返回自己的家乡。

诏起:诏起,指皇帝下诏起用官员。

劾不职将弁:劾,弹劾;不职将弁,指无能或失职的将领。

候补将弁:候补将弁,指尚未正式任命为将领的军官。

皇太后归政:皇太后归政,指皇太后将政权交还给皇帝。

议叙:议叙,指对官员的功绩进行审议并给予相应的奖赏。

紫光阁:紫光阁,位于北京故宫,是清朝皇帝举行庆典和赏赐功臣的地方。

骑马:骑马,指允许官员在紫禁城内骑马。

万寿庆典:万寿庆典,指庆祝皇帝寿辰的盛大庆典。

尚书衔:尚书衔,指官员的官职之一,尚书是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

江防:江防,指对江河的防御措施。

赐恤:赐恤,指皇帝对官员去世后给予的抚恤。

谥号:谥号,指古代对已故官员给予的尊称。

男爵:男爵,中国古代的一种爵位,是封建等级制度中的一种。

隶:隶属于,表示归属。

花翎:花翎,指官员帽子上的一种装饰,表示功勋。

副将: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中级军官。

参将: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中级军官,相当于现代的师长。

游击: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中级军官。

巴图鲁:蒙古语,意为勇士。

镇总兵:镇总兵,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中的一种高级军事职务,相当于现代的军长。

淮阳水师前营:淮阳水师前营,指淮阳水师的前锋部队。

太湖协副将:太湖协副将,指太湖水师的副将。

直隶:直隶,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相当于现代的省。

肃清江面:肃清江面,指清除江河上的敌对势力。

引见:引见,指由上级官员带领下级官员见皇帝或高级官员。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指清朝时期负责江南、江西两省的行政和军事的最高官员。

太子少保:太子少保,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辅佐官员之一。

乞归:乞归,指官员请求辞官回家。

乂安:乂安,指安定、和平。

勇恪:勇恪,指勇敢且恪守职责。

行伍:指通过军伍选拔成为士兵,后来也泛指从基层军队中选拔人才。

长沙协标:长沙协标是清朝地方军队的一种编制。

哨官:军事编制中的低级军官,负责指挥一个哨的兵力。

总兵:清朝军事编制中的高级军官。

记名:在名册上记录,表示已经任命但未正式授予官职。

太湖水师:太湖地区的海军力量。

黄马褂:清朝官员的服饰之一,表示高级荣誉。

游奕:巡逻,巡游。

兜剿:包围并剿灭。

贼:指反叛的军队或个人。

贼酋:贼酋是指叛乱军队的首领。

李秀成: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之一。

骑都尉:清朝军事编制中的高级军官。

世职:世袭的官职。

经制水师:按照规定编制的水师。

外洋兵轮:指外国制造的军舰。

沈葆桢: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两江总督。

专祠:为纪念某位官员或将领而建立的祠堂。

把总:清朝军事编制中的低级军官。

谥:古代对已故官员或贵族的尊称。

昭忠祠:纪念忠烈的祠堂。

武生: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资格,指有武艺的读书人。

石达开: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之一。

左宗棠:左宗棠(1812-1885),清朝官员、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以治理边疆、平定叛乱和推动洋务运动著称。

衢州水师:衢州水师是清朝时期设立的地方水师,负责衢州地区的海上防御和内河巡逻。

培元:培元在此处指刘培元,清朝将领,曾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镇压捻军起义。

署衢州镇:署衢州镇是指刘培元被任命为衢州镇的军事指挥官。

募勇:募勇是指招募勇壮的士兵。

浙:指浙江省,清朝时期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是清朝同治皇帝的元年,即1862年。

安武水陆全军:安武水陆全军是指刘培元所率领的陆军和海军部队。

常山:常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县。

江山:江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县。

大洲贼营:大洲贼营是指太平天国军队的一个营地。

龙游:龙游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县。

李侍贤:李侍贤是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

提督衔:提督衔是清朝的一种军事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军长。

锐勇巴图鲁:锐勇巴图鲁是清朝皇帝赐予刘培元的荣誉称号,意为勇猛的勇士。

桐庐:桐庐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区。

富阳:富阳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区。

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历史悠久,风景秀丽。

万松岭:万松岭是杭州的一处山岭,历史上曾发生重要战役。

清泰门外观音堂:清泰门外观音堂是杭州的一座古建筑。

舁舢板:舁舢板是指用人力划动的木制小船。

光绪十七年:光绪十七年是清朝光绪皇帝的十七年,即1891年。

湖南巡抚:湖南巡抚是清朝时期湖南省的地方行政长官。

陈宝箴:陈宝箴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曾任湖南巡抚。

湘军水师:湘军水师是清朝时期湖南地区建立的一支水师部队。

淮扬、太湖两水师:淮扬、太湖两水师是清朝时期设立的两支水师部队,分别负责淮扬和太湖地区的海上防御。

吴:指江苏省,清朝时期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浙西:浙西指浙江省的西部地区。

长江水师:长江水师是清朝时期设立的一支负责长江流域防御的水师部队。

东南重镇:东南重镇指在东南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或地区。

平浙东:平浙东指平定浙江省东部地区的叛乱。

彭、杨旧部:彭、杨旧部指彭玉麟、杨岳斌等将领的旧部,他们曾共同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战绩:战绩指在军事行动中取得的战果和功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二-评注

此段古文记载了刘培元在清朝同治年间,在浙江一带的军事活动及其功绩。以下是对每行的专业赏析:

十一年,左宗棠进规浙江,立衢州水师,疏荐培元熟谙水陆军事,请以署衢州镇,募勇三千赴浙。

此句描述了左宗棠在任期间,针对浙江地区的军事布局。左宗棠作为晚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其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在此次事件中得到了体现。他设立衢州水师,并推荐刘培元担任要职,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军事布局的深思熟虑。

同治元年,培元率安武水陆全军驻常山,控衢州北路,进江山,破大洲贼营。

此句展现了刘培元在军事行动中的果敢和果断。他率领水陆联军,成功攻破敌军营地,控制了衢州北路,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贼窜龙游,会攻之,贼酋李侍贤大股来援,培元与诸军合击,贼败走。

此处描绘了刘培元在战斗中的智谋和指挥能力。面对敌军援军,他能够迅速调整战术,与各军协同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二年,克汤溪、龙游,毙贼酋陈廷秀,加提督衔,赐号锐勇巴图鲁。

此句突出了刘培元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不仅成功攻克了多个敌军据点,还斩杀了敌军首领,因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封号。

迭克桐庐、富阳,会攻杭州,破贼於万松岭,攻清泰门外观音堂,平其垒。

这一段描述了刘培元在杭州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他连续攻克多个敌军据点,为最终攻破杭州城池立下了汗马功劳。

城贼出战,败之。舁舢板入西湖,炮击杭城。

此处描绘了刘培元在战斗中的灵活战术。他不仅成功击败了城内敌军,还利用舢板进入西湖,炮击杭州城,对敌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左宗棠以衢州后路要冲,令培元返镇,其所部水师留攻杭州。

此句反映了左宗棠对军事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战略部署。他命令刘培元返回衢州镇守,同时保留水师继续攻打杭州,体现了对军事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年,杭州复。培元丁母忧归,遂不出。

此句说明了刘培元在军事上的成功,以及他个人的家庭情感。杭州的复归,标志着刘培元在军事上的胜利,而他的归乡则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光绪十七年,卒。湖南巡抚陈宝箴疏陈培元战绩,赐恤。

此句记录了刘培元的一生及其去世后的待遇。陈宝箴对刘培元的战绩进行了总结,朝廷也对其进行了赐恤,体现了对功臣的尊重和纪念。

论曰:自湘军水师兴,而后得平寇要领。后又设淮扬、太湖两水师,平吴及浙西赖其力。

这段论述总结了湘军水师在平定叛乱中的重要作用。湘军水师的出现,标志着清朝军事力量的新阶段,其战斗力在淮扬、太湖两水师的支持下,成功平定了吴、浙西地区的叛乱。

黄翼升、李朝斌当其任。其后设长江水师为经制,翼升与李成谋迭相更代,为东南重镇。

此处提到了黄翼升和李朝斌等将领在长江水师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交替担任要职,使得长江水师成为东南地区的军事重镇,为维护国家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

平浙东专在陆师,故水师仅有衢州一军。刘培元亦彭、杨旧部,战绩可称,用并列之。

这段论述强调了陆师在平定浙东叛乱中的重要性,以及刘培元作为彭、杨旧部的战绩。同时,将刘培元的功绩与其他将领并列,体现了对其贡献的认可和尊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37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