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三十七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三十七-原文

李鹤年 文彬 任道镕 许振祎 吴大澂

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人。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改御史,转给事中。

父忧归,服除,命赴河南襄办军务。

同治元年,授常镇通海道,署河南按察使,调直隶,授布政使。

四年,擢湖北巡抚,调河南。

时捻匪由山东南窜,鹤年以为十馀年来贼屡扰归、陈、南、汝间,即去而他窜,必假道於豫。

乃增募两军各万馀人,一曰毅军,宋庆统之;一曰嵩武军,张曜统之;更以马队属善庆,与两军为犄角。

於是宋庆等军大破张总愚睢州,鹤年亲赴陈、留、杞督战。

任、赖各逆复乘虚北扰,鹤年以贼踪无定,防河尤急。

贼果犯中牟,以有备不得逞,乃於省治西决堤引水南流,扰及长垣。

鹤年飞檄水陆各军沿堤剿堵。

贼西走湖北麻城、黄冈,诏饬宋庆一军越境会剿,歼贼无算。

鹤年自驻许州策应,贼窜裕州,庆击败之。

善庆及淮军刘铭传大败贼赣榆,任柱被戕死。

赐鹤年头品顶戴。

七年,奉命督师出境,驰抵磁州。

捻犯近畿,更由滑、濬等处沿河东趋。

坐防堵不力,再议处。

豫军告捷,赏还顶戴。

总愚溺死,捻匪平,照一等军功议叙。

十年,擢闽浙总督。

明年,陛见,赐紫禁城骑马。

旋署福州将军,兼署巡抚。

诏询海防事宜,覆奏言:

“海防之策,莫重於练兵、筹饷、制器、用人四端。

“四者之中,以用人为急务,而尤在专其责成。

“沿海疆臣固责无旁贷,第无统率大员,仍恐意见纷歧,临事推诿。”

上韪其议。

光绪元年,调河东河道总督,兼署河南巡抚。

七年,授河南巡抚,仍兼河督。

十年,坐审办盗犯胡体安连疏抗辨,部议革职,以祝嘏恩赏降二级职衔。

十三年,署河督,疏言:

“黄河分流,自宋时河决澶州,分为二派。

“明筑黄陵冈,始合为一。

“河性上漫则下淤,今两路皆淤,急宜疏支河以预筹宣泄。”

报可。

逾年,郑工复决,发军台效力。

未几释归,并赏三品衔。

十六年,卒。

宣统元年,开复原官。

鹤年有知人鉴,少与文祥同学相淬厉。

及居言职,严疏劾肃顺跋扈,而奏起曾国藩於家,谓必能办贼。

拔宋庆、张曜统豫军,后皆为名将。

治豫久,多善政,豫人刻石颂之。

始任河督,黑冈堤溃,不绝如缕。

鹤年亲督工二十馀昼夜,险工克济。

德宗尝询李鸿藻以善治河者,鸿藻举鹤年,上亦识前事之枉也,故再任河督。

其卒也,豫民有流涕者。

三子葆恂博学多文,尤知名。

文彬,字质夫,纳喇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

咸丰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十年,以员外郎随扈幸热河。

明年,迁郎中,出知山东沂州府。

捻匪逼府城,会师攻拔贼巢,擒匪首孙化详等。

叙功,以道员用。

同治四年,随布政使丁宝桢败贼滕县临城驿,更绕赴东平防贼北窜。

补兖沂曹济道,擢按察使。

收复海丰,擢布政使。

十年,署巡抚,补漕运总督。

再署巡抚,旋还任。

光绪五年,督漕北上,因请陛见,并与河督李鹤年、巡抚周恒祺会商运河事宜,通筹河道宽深,改设运口,导引卫河,设立堤坝,绘具图说以进。

略谓:

“现时北运口在张秋南八里庙,与南运口斜对,相距二十馀里。

“黄流至此虽收束,而溜势散漫,歧汊甚多。

“大抵溜势近南则北口淤垫,近北则南口浅阻。

“故漕船出南运口入黄后,必东北行二十里,至黄溜汇一之史家桥,再南行二十里,至八里庙北运口,汛水大涨,方能入运。

“今拟移北运口於史家桥北六里。

“黄河西岸,由阿城徬东堤开河一道至陶长堡,为出黄入运口门,筑坝灌塘,则黄水不至夺溜,可免牵挽之难。

“黄、运之间,自贾工合龙后,每伏秋大雨,水无所泄,民间低地有积水数年不得耕种者,若将陂水引归一塘,不惟蓄水济运,又可涸复民田。

“运口既定,即可导引卫河。

“自直隶元城集东三里卫河曲处凿新河一道,经直隶之南乐、山东之朝城,至张秋南之萧口涵洞入运。

“计卫高于运九丈馀,长百五十馀里,导以济运,势如建瓴。

“更有大小二丹水,亦可由卫济运。

“凡建四徬二坝及挑河筑堤,估银七十六万。

“较之借黄济运旋挑旋淤者,相去远矣。”

又尝偕两江总督吴元炳奏复淮流故道,略谓:

“淮水汇四十馀河潴於洪泽湖,杨庄以下云梯关为入海故道,馀波入运济漕。

“遇旱,复蓄淮流由运河分入淮扬各徬洞,以溉民田。

“自洪泽湖不能潴水,张、福引河又不通畅,每遇盛涨,运河一线东堤,其势岌岌。

“傥竟冲溢,不至以里下河为壑不止。

“论者谓必设法束水,然与其上游议堵,何如下游深通。”

“因条上疏濬杨庄以下旧河入海故道。

未几,卒,有诏褒锡。

两江总督刘坤一以文彬遗爱在民,请建专祠清江浦,允之。

子延煜,举人,四川盐茶道;延熙,举人,九江知府;延燮,进士,武昌知县;延照,举人,礼部员外郎。

任道镕,字筱沅,江苏宜兴人。

拔贡,考授教职。

咸丰中,在籍襄办团练,除奉贤训导。

以筹饷劳,晋秩知县,铨当阳,多善政,调江夏。

同治二年,擢知顺德府。

畿南匪起,行坚壁清野法,修治城堡,屡击贼於沙河、平乡间。

会捻众北犯,道镕率练勇守沙河。

夜与贼遇,挥众奋击,矛伤及身,不退,贼徐引去,晋秩道员。

洺河自广平入,久淤塞。

道镕与邻郡合濬,又濬郡北响水河,复民田万馀顷。

总督曾国藩、李鸿章迭荐之。

十一年,调保定,寻擢开归陈许道。

剔河工积弊,验工料必以实。

尝冒风雨抢护中河险工,四昼夜始定。

光绪元年,署按察使。

授江西按察使,省狱羁囚四百馀人,道镕便宜讯决,三月而清。

四年,迁浙江布政使,调直隶。

直隶自军兴,州县报销未清,又数值谒陵大差,交代纠葛。

道镕分别新旧案,定限清结。

裁革州县摊捐,实发养廉银以恤吏,劝属县积穀备荒。

七年,擢山东巡抚,疏陈营务废弛,易置统将,以绿营额饷练新军,责郡县勤缉捕。

泰山、沂水之间,驿路崎岖,发卒开治平坦,行旅便之。

旋以保奖已革知府潘骏群被议,又以失察编修林国柱预报起复,被劾褫职,降道员。

家居久之。

二十一年,起河道总督。

故事,河督,开封、济宁并设行署。

自咸丰时,常驻开封,山东河事由巡抚专治。

至是复改议河督驻济宁,而河南巡抚兼治河。

道镕言:‘官吏不相属,则令难行,不如仍旧便。’报可。

时河患多在下游,河督专司上游,事简。

道镕务节费,岁以馀帑还司库。

二十六年,拳匪起,河南奸民乘机煽乱。

道镕处以镇静,练河标三营助省防。

次年,调浙江巡抚。

承国威新挫后,民教相閧,案多未结,持平讯决之。

筹集偿款,衡其缓急,民不重困。

二十八年,乞病归。

逾三年,卒於家,年八十三。

许振祎,字仙屏,江西奉新人。

咸丰初,以拔贡生参曾国藩戎幕。

迨楚军困於江西,都邑相继陷,振祎偕内阁中书邓辅纶募乡兵击贼进贤、东乡,旋复吉安。

叙功,以同知铨选。

同治二年,成进士,授职编修,出督陕甘学政。

时河州降回复叛,而西宁诸郡回、汉民亦日相仇杀,试事久停不举。

振祎始按试各郡,多录降人子弟,补行八次岁科试,入学者数千人,回民大服。

建味经书院於泾阳,广置书籍,以化其獷俗。

又请陕、甘分闱乡试,各设学政,允之。

总督左宗棠以谓边氓长治久安之效,胥基於此。

父忧归。

光绪二年,起故官。

八年,授彰卫怀道,减属县差徭费岁二十馀万。

豫修里河堤防,淮海各盐区得免水患。

十六年,擢河东河道总督,筑荥泽大坝,胡家屯、米童寨各石坝,河赖以无患。

其要尤在严稽察,不私财权,令七厅径赴司库支领,故积弊徐而工坚。

二十一年,迁广东巡抚,禁赌闱姓,粤民利赖之。

二十四年,裁广东、云南、湖北三巡抚缺,振祎调内用。

乞假归,逾年卒。

附祀江苏、河南曾国藩祠。

吴大澂,字清卿,江苏吴县人。

同治元年秋,彗星见西北,诏求直言。

大澂方为诸生,入都应京兆试。

上书言:‘致治之本,在兴俭举廉,不言理财而财自裕。若专务掊克,罔恤民艰,其国必敝。’

后六年成进士,授编修。

穆宗大婚典礼隆缛,疏请裁减繁费,直声震朝右。

出为陕甘学政,奏以仓颉列祀典,允之。

又荐诸生贺瑞麟、杨树椿笃志正学,给瑞麟国子监学正衔,树椿翰林院待诏衔,士风为之一变。

时诏修颐和园,大澂复言时事艰难,请停止工作。

疏入,留中。

光绪三年,山、陕大饥,奉命襄办赈务。

躬履灾区查勘,全活甚众。

左宗棠、曾国荃、李鸿章等交章论荐。

四年,授河北道。

时比岁荐饥,贫民减价鬻田,十不得一。

巡抚涂宗瀛饬荒岁贱价之田准取赎,然往往为势家所持,以故失业者众。

惟大澂能判决如巡抚恉。

六年,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西北边防。

大澂周历要隘,始知珲春黑顶子地久为俄人侵占。

因请颁旧界图,将定期与俄官抗议,未得旨。

时有韩效忠者,登州人,佣於复州侯氏。

负博进,遁往吉林夹皮沟。

地产金,在宁古塔、三姓东,万山环绕,广袤七八百里。

流冗啸聚其中,亡虑四五万,咸受效忠约束。

效忠严而不扰,众服其公允,屡抗大军不出。

大澂单骑抵其巢,留宿三日,劝效忠出,效忠犹豫,意难之。

大澂曰:‘我不疑若,若乃疑我耶?’

对曰:‘非敢疑公。某负罪久,万一主兵者执前事为罪。某死不恨,辜公意奈何?’

大澂挺以自任,遂与效忠出,奏给五品顶戴,子七品,孙登举有平寇功,授参将。

七年,授太仆寺卿。

法越事起,会办北洋军务,驻防乐亭、昌黎。

十年,迁左副都御史。

俄,命使朝鲜,定其内乱,盐运使续昌副之。

至则日本使臣井上馨避不肯见,而挟朝鲜左议政金宏集於议政院,索偿兵费三十万。

大澂谓续昌曰:‘是蔑我也!’

立率兵至议政院,排闼入,责数宏集:‘柄国败坏国事。今定约稍不慎,便滋异日纷,非所以靖国也。’

宏集唯唯,井上馨亦气慑,减索兵费十一万而去。

十一年,诏赴吉林,会同副都统伊克唐阿与俄使勘侵界,即所侵珲春黑顶子地也。

遂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於是侵界复归中国,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

十二年,擢广东巡抚。

葡萄牙侵界至澳门香山。

总署与立约通商,画澳门归葡辖。

大澂持不可,条上驳议,不报。

十四年,郑州河再决,上震怒,褫河督李鹤年职,以大澂代之。

是年冬,河工合龙,大澂力居多。

大澂盛负时誉,会海军议起,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

大澂素与王善,治河功成,实授河道总督,加头品顶戴。

大澂遂疏请尊崇醇亲王称号礼节。

疏入,孝钦显皇后震怒,出醇亲王元年所上预杜妄论疏颁示天下。

大澂几得严谴,以母丧归,乃已。

十八年,授湖南巡抚。

朝鲜东学党之乱也,日本与中国开衅,朝议皆主战。

大澂因自请率湘军赴前敌,优诏允之。

二十一年,出关会诸军规复海城,而日本由间道取牛庄。

魏光焘往御,战不利。

李光久驰救之,亦败,仅以数骑免。

大澂愤湘军尽覆,拔剑欲自裁,王同愈在侧,格阻之,同愈以编修参大澂军事也。

光焘请申军法,大澂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自请严议。’

退入关,奉革职留任之旨。

乃还湖南,寻命开缺。

二十四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二十八年,卒,年六十八。

大澂善篆籀,罢官后,贫甚,售书画、古铜器自给。

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恒轩古金录、斋诗文集。

论曰:河患日棘,而河臣但岁庆安澜,即为奇绩,久未闻统全局而防永患,求治难矣。

鹤年以善治河称,文彬论治河改运口,复淮流,亦颇有识。

道镕剔河工积弊,务节减,振祎督工严,尽革中饱,尤以勤廉者,皆足收一时之效,然徒治标,非治本计也。

大澂治河有名,而好言兵,才气自喜,卒以虚忄乔败,惜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三十七-译文

李鹤年,字子和,是奉天义州人。道光二十五年考中进士,从编修官升为御史,后来又转为给事中。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后,被命令前往河南办理军务。同治元年,被任命为常镇通海道,代理河南按察使,后来调任直隶,被任命为布政使。同治四年,升任湖北巡抚,又调任河南。

当时捻军从山东向南逃窜,李鹤年认为十多年来贼人多次骚扰归、陈、南、汝一带,一旦离开就会向其他地方逃窜,一定会经过河南。于是他增招了两支军队,各有一万多人,一支叫毅军,由宋庆统领;另一支叫嵩武军,由张曜统领;另外将骑兵部队交给善庆,与两支军队形成夹击。于是宋庆等军队在睢州大败张总愚,李鹤年亲自前往陈、留、杞等地督战。任、赖等逆贼又趁机向北骚扰,李鹤年因为贼人的踪迹不定,所以特别紧急地防范河流。

贼人果然攻占了中牟,因为有防备所以无法得逞,于是他们在省治西边决堤引水向南流,扰乱了长垣。李鹤年立即发布命令,让水陆各军沿堤进行剿堵。贼人向西逃到湖北麻城、黄冈,皇帝下诏命令宋庆率领一支军队越过边界会合剿灭贼人,消灭了大量贼人。李鹤年自己驻扎在许州进行策应,贼人逃窜到裕州,庆击败了他们。善庆和淮军刘铭传在赣榆大败贼人,任柱被杀。皇帝赐予李鹤年头品顶戴。同治七年,奉命出师境外,迅速赶到磁州。捻军逼近京城,又从滑、濬等地沿着河东向。因为防守不力,再次被讨论处罚。河南军队告捷,赏还了他的顶戴。张总愚溺水而死,捻军被平定,按照一等军功进行奖励。

十年,升任闽浙总督。第二年,皇帝召见,赐予紫禁城骑马。不久代理福州将军,兼代理巡抚。皇帝询问海防事宜,他回复说:‘海防的策略,最重要的是练兵、筹饷、制器、用人这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用人是最紧急的任务,而且特别需要专人负责。沿海疆臣当然有责任,但如果没有统率大员,仍然担心意见分歧,遇到事情互相推诿。’皇帝赞同了他的建议。

光绪元年,调任河东河道总督,兼代理河南巡抚。光绪七年,被任命为河南巡抚,仍然兼河督。光绪十年,因为审办盗犯胡体安连续上疏抗辩,部里讨论要革去他的职务,但因为祝嘏的恩赏降两级职衔。光绪十三年,代理河督,上疏说:‘黄河分流,自从宋朝时河决澶州,分为两派。明朝筑黄陵冈,才合为一。河的习性是上游泛滥则下游淤积,现在两条河流都淤积了,急需疏浚支河来预先安排排泄。’皇帝批准了他的建议。过了一年,郑工再次决口,他被派去军台效力。不久被释放,并赏赐三品衔。光绪十六年去世。宣统元年,官复原职。

李鹤年有识人眼光,年轻时与文祥同学互相砥砺。等到担任言职,严厉上疏弹劾肃顺跋扈,并上奏请求起用曾国藩在家,认为他一定能处理贼人。提拔宋庆、张曜统领豫军,后来都成为名将。在河南任职时间长,做了很多好事,河南人刻石碑来歌颂他。他最初担任河督时,黑冈堤溃决,形势危急。李鹤年亲自监督工程二十多昼夜,险情得以解除。德宗曾经询问李鸿藻谁是善于治河的人,鸿藻推荐了李鹤年,皇帝也认识到了之前的事情是错误的,所以再次任命李鹤年为河督。他去世时,河南人中有流泪的。

三子葆恂博学多才,尤其知名。

文彬,字质夫,姓纳喇,是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咸丰十年,以员外郎的身份随从皇帝前往热河。第二年,升任郎中,出知山东沂州府。捻军逼近府城,他率领军队攻占贼巢,俘虏了匪首孙化详等人。因为功绩被叙功,以道员身份使用。同治四年,随布政使丁宝桢在滕县临城驿打败贼人,然后绕道前往东平防备贼人北逃。补任兖沂曹济道,升任按察使。收复海丰,升任布政使。同治十年,代理巡抚,补任漕运总督。再次代理巡抚,不久后回到原任。

光绪五年,监督漕粮北上,趁机请求皇帝召见,并与河督李鹤年、巡抚周恒祺会商运河事宜,全面规划河道宽度和深度,改设运口,引导卫河,建立堤坝,绘制地图并呈报。大致意思是:‘现在北运口在张秋南八里庙,与南运口斜对面,相距二十多里。黄河水流到这里虽然收敛,但流势散漫,支流很多。大致来说,水流靠近南边则北口淤积,靠近北边则南口浅阻。所以漕船从南运口进入黄河后,必须东北行二十里,到黄溜汇合的史家桥,再南行二十里,到八里庙北运口,汛水大涨,才能进入运河。现在计划将北运口移到史家桥北六里。黄河西岸,从阿城沿着东堤开一条河到陶长堡,作为出黄河进入运口的门户,筑坝灌塘,这样黄河水就不会夺流,可以避免牵挽的困难。黄河和运河之间,自从贾工合龙后,每到伏秋大雨,水无处排泄,民间低地有积水数年不能耕种的,如果将陂水引入一个池塘,不仅能够蓄水济运,还可以让民田干旱。运口确定后,就可以引导卫河。从直隶元城集东三里卫河弯曲处开一条新河,经过直隶的南乐、山东的朝城,到张秋南的萧口涵洞进入运河。计算卫河比运河高九丈多,长一百五十多里,引导它来济运,就像倒挂的水桶。还有大小丹水,也可以通过卫河济运。建造四道堤坝和挑河筑堤,估计需要银七十六万两。与借黄济运反复挖淤相比,相差甚远。’

他还曾经与两江总督吴元炳上奏恢复淮河故道,大致意思是:‘淮河汇集了四十多条河流,在洪泽湖中蓄积,杨庄以下云梯关是入海的故道,余波流入运河济漕。遇到旱灾,再次蓄积淮河水通过运河分流入淮扬各陂洞,以灌溉民田。自从洪泽湖不能蓄水,张、福引河又不通畅,每遇洪水盛涨,运河一线东堤,形势非常危急。如果真的冲破堤坝,不仅仅会危害里下河地区。有意见的人说必须设法约束水流,但与其在上游进行堵塞,不如在下游深入疏通。’因此提出了疏浚杨庄以下旧河入海故道的建议。

不久后去世,皇帝下诏褒奖。两江总督刘坤一因为文彬深受民众爱戴,请求在清江浦建立专祠,皇帝同意了。他的儿子延煜,是举人,担任四川盐茶道;延熙,是举人,担任九江知府;延燮,是进士,担任武昌知县;延照,是举人,担任礼部员外郎。

任道镕,字筱沅,是江苏宜兴人。通过拔贡考试获得了教职。咸丰年间,他在家乡协助办理团练,被任命为奉贤训导。因为筹措军饷有功,他被提升为知县,负责当阳,他做了很多好事,后来被调到江夏。同治二年,他被提升为顺德府知府。畿南地区有匪患,他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修治城堡,多次在沙河、平乡之间击退贼人。当捻军北犯时,道镕率领练勇守卫沙河。夜间遭遇贼人,他指挥众人奋勇反击,身受矛伤也不后退,贼人逐渐退去,他被提升为道员。洺河从广平流入,长期淤塞。道镕与邻郡合作疏浚,又疏浚了郡北的响水河,恢复了上万顷的民田。总督曾国藩、李鸿章多次推荐他。十一年,他被调到保定,不久后提升为开归陈许道。他清理河工的积弊,验收工程材料一定要真实。他曾冒着风雨抢修中河的险工,四昼夜才完成。

光绪元年,他代理按察使。后来被任命为江西按察使,当时省狱关押了四百多人,道镕便宜行事,三个月内清空了监狱。四年,他被调任浙江布政使,后来又调到直隶。直隶自从军事行动以来,州县的报销尚未清算,又有数值谒陵的大事,交接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道镕区分新旧案件,规定期限结案。裁减州县的摊派捐税,实际发放养廉银来体恤官员,劝导属县积谷备荒。七年,他被提升为山东巡抚,上疏陈述军务废弛,更换了统将,用绿营的军饷训练新军,责成郡县加强缉捕。泰山、沂水之间的驿路崎岖,他派遣士兵进行平整,方便了行旅。后来因为保奖已革知府潘骏群被弹劾,又因为失察编修林国柱预报起复被弹劾,被免职,降为道员,在家闲居了很久。

二十一年,他被起用为河道总督。按照惯例,河道总督在开封、济宁都设有行署。自咸丰时期以来,河道总督常驻开封,山东的河务由巡抚专门负责。这时又提议河道总督驻扎济宁,而河南巡抚兼管河务。道镕说:‘官吏不归属同一系统,命令难以执行,不如维持现状。’他的建议得到了批准。当时河患多发生在下游,河道总督专门负责上游,事务简单。道镕致力于节省费用,每年将剩余的款项归还到司库。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河南的奸民趁机煽动叛乱。道镕保持镇静,训练河标三营协助省防。次年,他被调任浙江巡抚。在国威新挫之后,民教之间发生冲突,案件多未结案,他公正地审理和判决。筹集赔偿款项,权衡其缓急,使民众不会过于困苦。二十八年,他因病请求退休。过了三年,他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许振祎,字仙屏,是江西奉新人。咸丰初年,他以拔贡生的身份加入曾国藩的军队幕府。当楚军在江西陷入困境,城邑相继陷落时,振祎与内阁中书邓辅纶招募乡兵攻打进贤、东乡的贼人,后来又收复了吉安。因为功绩,他被选为同知。同治二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编修,后来被派去监督陕甘学政。当时河州降复后又叛乱,而西宁各郡的回族和汉族民众也日日相互仇杀,考试长时间停止。振祎开始巡视各郡,录取了很多降人的子弟,补行了八次岁科试,有数千人入学,回族民众非常佩服。他在泾阳建立了味经书院,广泛购置书籍,以改变他们的野蛮习俗。他还请求陕、甘分设乡试考场,各自设立学政,得到了批准。总督左宗棠认为边疆长治久安的效果,都基于这一点。他因为父亲去世而回家。

光绪二年,他被重新起用为原来的官职。八年,他被任命为彰卫怀道,减少了属县每年二十多万的差徭费用。他修复了里河的堤防,淮海各盐区免除了水患。十六年,他被提升为河东河道总督,修建了荥泽大坝,胡家屯、米童寨等石坝,河患因此得到控制。他的关键在于严格稽查,不私占财权,命令七个厅直接到司库领取,因此积弊逐渐消除,工程坚固。二十一年,他被调任广东巡抚,禁止赌博和闱姓,广东民众因此受益。二十四年,广东、云南、湖北三省的巡抚职位被裁撤,振祎被调到朝廷内部。他请假回家,过了一年去世。他被附祀在江苏、河南曾国藩的祠堂。

吴大澂,字清卿,是江苏吴县人。同治元年秋天,彗星出现在西北,皇帝下诏寻求直言。大澂当时是诸生,进入都城参加京兆试。他上书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提倡节俭和廉洁,不谈论理财而财富自然丰富。如果专门追求聚敛,不顾民众的艰难,那么国家必定衰败。’六年后,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编修。穆宗大婚典礼隆重,他上疏请求裁减繁杂的费用,直言震动了朝廷。后来他被派去担任陕甘学政,上奏请求将仓颉列入祭祀典籍,得到了批准。他还推荐了生员贺瑞麟、杨树椿专心致志于正学,给瑞麟国子监学正的官衔,给树椿翰林院待诏的官衔,士风因此发生了变化。当时皇帝下诏修建颐和园,大澂再次上疏说时局艰难,请求停止工作。他的奏疏被留中。

光绪三年,山、陕大饥荒,他被命令协助办理赈务。他亲自到灾区进行勘查,救活了很多人。左宗棠、曾国荃、李鸿章等人纷纷上书推荐他。四年,他被任命为河北道。当时连续几年发生饥荒,贫民以低价卖田,十人中只有一人能够成交。巡抚涂宗瀛命令在荒年低价卖田的田地可以赎回,但往往被权贵家族所控制,因此失业的人很多。只有大澂能够像巡抚一样公正地判决。

六年,皇帝下诏授予他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西北边防。大澂巡视了要塞,才知道珲春黑顶子地区长期被俄国人侵占。他因此请求颁布旧界图,准备与俄官进行抗议,但没有得到旨意。当时有韩效忠这个人,是登州人,在复州侯氏家做佣工。他因为赌博而负债,逃到吉林夹皮沟。那里出产金子,在宁古塔、三姓东,被万山环绕,广袤七八百里。流民聚集在那里,大约有四五万人,都受韩效忠的约束。韩效忠严厉而不扰民,众人佩服他的公正,多次抗拒大军不出。大澂单骑到达他的巢穴,留宿三天,劝韩效忠出来,韩效忠犹豫不决,担心万一被主兵者抓住以前的罪行。大澂坚定地承担起责任,于是与韩效忠一起出来,上奏请求授予他五品顶戴,他的儿子七品,孙子登举有平定叛乱的功绩,被授予参将。七年,他被任命为太仆寺卿。法越战争爆发,他参与办理北洋军务,驻防乐亭、昌黎。

十年,他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俄国,他被命令出使朝鲜,平定其内乱,盐运使续昌作为副使。到达后,日本使臣井上馨躲避不肯见面,而挟持朝鲜左议政金宏集在议政院,要求赔偿三十万兵费。大澂对续昌说:‘这是侮辱我!’他立即率领军队到议政院,推开大门,责问金宏集:‘掌握国政的人败坏了国事。现在如果稍有不慎签订条约,就会引起将来的纷争,这不是平定国家的方法。’金宏集唯唯诺诺,井上馨也感到气馁,减少了十一万的兵费后离开。

十一年,皇帝下诏命令他前往吉林,与副都统伊克唐阿一起与俄国使者商定边界问题,即所侵占的珲春黑顶子地区。于是根据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了五座碑,建了铜柱,自己刻上铭文说:‘疆域有标志,国家有维系,这根柱子可以立在这里,但不能移动。’于是被侵占的边界重新回归中国,出入图们江的船只也因此畅通无阻。

十二年,他被提升为广东巡抚。葡萄牙侵占了边界直到澳门香山。总署与他们签订通商条约,将澳门划归葡萄牙管辖。大澂认为不可行,提出反对意见,但没有得到回应。

十四年,郑州黄河再次决口,皇帝非常愤怒,罢免了河督李鹤年的职务,让大澂代替他。那年冬天,河工合龙,大澂出了很多力。大澂当时声望很高,恰逢海军议起,醇亲王奕譞被任命为总理。大澂与王关系很好,治河有功,被正式任命为河道总督,加封头品顶戴。大澂于是上疏请求尊重醇亲王的称号和礼节。疏文呈上后,孝钦显皇后非常愤怒,发布了醇亲王元年所上的预防妄论的疏文,向天下公布。大澂差点受到严厉的谴责,因为母亲去世而得以平息。

十八年,他被任命为湖南巡抚。朝鲜东学党发生暴乱,日本与中国发生冲突,朝廷讨论都主张战争。大澂因此自请率领湘军赴前线,皇帝下优诏同意。二十一年,他出关与其他军队会合,计划收复海城,但日本通过小路攻占了牛庄。魏光焘前往抵抗,战事不利。李光久前去救援,也失败了,仅凭几名骑兵逃脱。大澂对湘军全军覆没感到愤怒,拔剑想要自杀,王同愈在旁边阻止了他,因为王同愈是作为编修参与大澂军事的。魏光焘请求严申军法,大澂叹息说:‘我实在不擅长军事,应当自己请求严厉的惩罚。’退回关内,奉旨革职留任。于是回到湖南,不久被命令免职。

二十四年,再次下旨革职永不叙用。二十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大澂擅长篆籀,罢官后非常贫穷,靠卖书画、古铜器自给。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恒轩古金录》、《斋诗文集》。

评论说:河患日益严重,但河臣只是每年庆祝平安无事,这就算奇绩,很久没有听说有人能统全局防止永久性灾害,寻求治理非常困难。李鹤年以擅长治河而著称,文彬讨论治河改运口,恢复淮河水流,也有一定的见识。道镕清除河工的积弊,努力节约,振祎督工严格,彻底改革中饱私囊,尤其是勤廉的人,都足以收一时之效,然而只是治标,不是治本之策。大澂治河有名气,但喜欢谈论军事,才气自负,最终因为虚张声势而失败,可惜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三十七-注解

道光二十五年:道光是清朝皇帝年号,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5年,是清朝道光皇帝的二十五年。

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级别的考试(乡试、会试、殿试)获得的一种荣誉学位,是古代中国文官选拔制度中的最高学位。

编修:清朝官职,负责修史。

御史:官职名,负责监察官吏,弹劾不法行为的官员。

给事中:官职名,明清两代中央官署中负责监察、议政的官员。

父忧:父亲去世,按照古代礼制,子女需要守丧。

服除:守丧期满,按照礼制,守丧期满后可以除去丧服。

军务:军事事务,指与军事有关的工作或活动。

捻匪:指19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活动的捻军,是一支农民起义军。

毅军:清朝末年的一支地方军队。

嵩武军:清朝末年的一支地方军队。

马队:以骑兵组成的部队。

犄角:比喻相互配合,形成夹击之势。

督战:亲自前往战场指挥作战。

逆:对叛乱者的贬称。

军功: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的功绩。

闽浙总督:官职名,负责管理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紫禁城:即故宫,中国古代皇帝的皇宫。

骑马:古代官员得到皇帝特许,可以在紫禁城中骑马。

署:代理,暂时担任。

河督:负责治理河流的官员。

漕运总督:负责管理漕运(水路运输粮食)的官员。

河决:河流决口,即河流冲破堤坝。

河性:河流的特性。

宣统元年:宣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年号,宣统元年即公元1909年。

言职:指担任言官的职责,即负责上书言事、弹劾官员。

肃顺:清朝官员,曾任军机大臣,因跋扈而被弹劾。

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

豫军:指驻扎在河南省的军队。

海防:指对海洋防御的军事措施。

筹饷:筹集军饷,即筹集军费。

制器:制造武器。

用人:选拔和使用人才。

内务府:清朝官署名,负责宫廷内务事务。

纳喇氏:满族姓氏。

员外郎:官职名,明清两代中央官署中负责文书、档案的官员。

热河: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承德市。

道员: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专员。

海丰:今广东省海丰县。

漕运:水路运输粮食。

张秋:今山东省东平县张秋镇。

淮流故道:淮河的旧河道。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的大型淡水湖。

杨庄:今江苏省宿迁市杨庙镇。

云梯关: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云梯关镇。

淮扬:指淮河流域和扬子江流域。

里下河:指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之间的地区。

伏秋:农历七月到九月,即夏季和秋季的交汇时期,多雨。

军台:古代军事设施,用于传递军情、征调兵马等。

释归:被释放回家。

礼部:明清两代官署名,负责礼仪、科举等事务。

拔贡: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指通过乡试后,由朝廷直接选拔的人才。

教职:指教育方面的职务,如教师、教官等。

团练:指地方上自行组织的武装力量,用于防御外敌或维护治安。

奉贤训导:指担任奉贤县的训导,负责教育和管理。

晋秩:指提升官职。

知县:明清时期县级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铨当阳:指被任命为当阳县的官员。

善政:指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治理方式。

捻众:指捻军,19世纪中叶中国北方一支反清武装力量。

沙河、平乡间:指沙河和平乡之间的地区。

洺河:指流经河北省的一条河流。

广平:指河北省的一个古县名。

濬:通“浚”,指疏通。

按察使: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的监察官。

直隶:指明清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后成为今天的河北省。

州县摊捐:指州县向民众征收的捐税。

养廉银:明清时期官员的额外补贴,用以维持官员的清廉。

驿路:指古代传递官方文书和信息的道路。

保奖:指因功绩而获得的奖励。

被议:指受到弹劾或批评。

褫职:指被免职。

河道总督:明清时期负责管理河道的水利官员。

行署:指官员临时办公的地方。

捻众北犯:指捻军向北进犯。

河标三营:指河防军的三营。

拳匪:指义和团,19世纪末中国北方的一支反外国侵略的民间组织。

起复:指官员被免职后重新任用。

廉俸:指官员的薪水。

乡试: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指地方考试。

边氓:指边疆地区的居民。

八次岁科试:指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

味经书院:指位于泾阳的一所书院。

仓颉:传说中的造字圣人,其名仓颉。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一座著名皇家园林。

彗星:一种天体现象,通常被看作是不吉利的预兆。

京兆试:指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掊克:指搜刮民财。

敝:指国家衰败。

陕甘学政:指负责管理陕西和甘肃地区的教育事务的官员。

赈务:指救灾事务。

势家:指有权势的家族。

赎田:指购买被低价出售的土地。

三品卿衔:指官职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

珲春黑顶子:指位于吉林省珲春市的一个地方。

俄人侵占:指俄罗斯人占领。

复州侯氏:指位于辽宁省复州的一个家族。

夹皮沟:指位于吉林省的一个地方。

流冗:指流浪的人。

平寇:指平定叛乱。

参将:明清时期的一种军事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师长。

法越事起:指中法战争爆发。

盐运使:指负责盐业运输的官员。

议政院:指朝鲜的最高立法机构。

左议政:指朝鲜的最高政治官职之一。

金宏集:指朝鲜的一位政治人物。

井上馨:指日本的一位外交官。

议政:指政治讨论或决策。

唯唯:指表示顺从或同意。

排闼:指推开门。

柄国:指掌握国家政权。

纷:指纷争或混乱。

诏: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吉林:中国东北的一个省份,历史上曾是满洲的核心区域。

副都统:清朝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官员。

伊克唐阿:人名,曾任副都统。

俄使:俄罗斯使节。

珲春黑顶子地:地名,位于中国吉林省。

咸丰十一年旧界图: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边界地图。

碑:刻有文字的石碑,用于纪念或标记。

铜柱:用铜制成的柱子,古代常用于边界标记。

篆铭:用篆书刻写的铭文。

疆域:国家的领土范围。

维:维护,保持。

图们江:流经中国吉林省的河流。

擢:提升官职。

广东巡抚:广东地区的行政长官。

澳门香山:澳门的一个区域。

总署:清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之一,负责外交事务。

通商:开放贸易。

葡萄牙:欧洲国家,历史上曾占领澳门。

大澂:人名,清朝官员。

条上驳议:上书提出反对意见。

褫:剥夺,取消。

合龙:河流治理工程中,指河道修复完成。

醇亲王奕譞:清朝宗室,曾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

素:一向,平时。

持不可:坚持不同意。

严谴:严厉的责罚。

母丧:母亲去世。

湖南巡抚:湖南地区的行政长官。

朝鲜东学党之乱:朝鲜半岛的一次内乱。

开衅:挑起争端。

优诏:皇帝的褒奖之词。

湘军:湖南省的地方军队。

前敌:战争中的前线。

牛庄:地名,位于辽宁省。

魏光焘:人名,清朝官员。

李光久:人名,清朝官员。

自裁:自杀。

格阻:阻止。

申军法:提出军事法律制裁。

革职留任:被免职但保留职位。

开缺:职位空缺。

古籀:古代的一种文字。

古铜器:古代的铜制器物。

古籀补:关于古籀的著作。

古玉图考:关于古玉的著作。

权衡度量考:关于古代度量衡的著作。

恒轩古金录:关于古代金器的著作。

斋诗文集:关于诗文的集子。

河患:河流带来的灾害。

河臣:治理河流的官员。

安澜:河流平静无灾害。

统全局:统一全局,全面治理。

永患:长期的灾害。

治标:只解决表面问题。

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虚忄乔:虚张声势,骄傲自大。

败:失败,遭受挫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三十七-评注

此段古文记载了一位官员的生平事迹,通过对其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其忠诚、智慧、勇敢以及遭遇的挫折。

首句提到‘诏赴吉林’,说明这位官员被皇帝派遣至吉林地区,这表明他在国家政治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会同副都统伊克唐阿与俄使勘侵界’一句,体现了这位官员在处理国家边疆事务中的职责和担当,同时也反映了他与外国使节的交涉能力。

‘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坚定立场和为国家领土完整所做出的努力。

‘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一句,说明他的努力使得航运得以畅通,这对于当时的经济和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擢广东巡抚’一句,表明他在政治上的晋升,同时也说明他的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葡萄牙侵界至澳门香山’一句,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以及这位官员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困境。

‘大澂持不可,条上驳议,不报’一句,表明他在面对不公正的决策时,敢于提出反对意见,显示出他的正直和勇气。

‘郑州河再决,上震怒,褫河督李鹤年职,以大澂代之’一句,说明他在处理自然灾害和民生问题上的能力。

‘大澂盛负时誉,会海军议起,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一句,说明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大澂遂疏请尊崇醇亲王称号礼节’一句,反映了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圆滑和周到。

‘孝钦显皇后震怒,出醇亲王元年所上预杜妄论疏颁示天下’一句,说明他在处理政治敏感问题时遭遇的阻力。

‘大澂几得严谴,以母丧归,乃已’一句,说明他在遭遇政治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授湖南巡抚’一句,表明他在政治上的再次晋升。

‘朝鲜东学党之乱也,日本与中国开衅’一句,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大澂因自请率湘军赴前敌,优诏允之’一句,说明他在国家面临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光焘请申军法,大澂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自请严议。”’一句,说明他在面对失败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

‘退入关,奉革职留任之旨’一句,表明他在政治上的挫折。

‘乃还湖南,寻命开缺’一句,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再次挫折。

‘二十四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一句,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

‘二十八年,卒,年六十八’一句,表明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大澂善篆籀,罢官后,贫甚,售书画、古铜器自给’一句,说明他在失势后,依然保持着对文化的热爱。

‘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恒轩古金录、斋诗文集’一句,说明他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论曰’以下,是对这位官员一生的总结,指出他在处理河患、治河改运、整顿河工等方面的努力,但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即‘徒治标,非治本计也’。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三十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3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