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三十八-原文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父穆哈达,世居绥芬。
图海自笔帖式历国史院侍读。
世祖尝幸南苑,负宝从,顾其举止,以为非常人。
擢内秘书院学士,授拜他喇布勒哈番,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
顺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
与大学士巴哈纳等同订律例。
侍卫阿拉那与公额尔克戴青两家奴斗於市,谳失实,坐欺罔,免死,削职。
世祖崩,遗命起用。
圣祖即位,授正黄旗满洲都统。
李自成馀众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啸聚郧、襄间。
康熙二年,命图海为定西将军,副靖西将军都统穆里玛,将禁旅,会湖广、四川诸军讨之,屡破贼。
未几,郝摇旗为副都统杜敏所擒,刘体纯亦破灭,惟李来亨据茅麓山,恃险负固,图海围之,绝其外援。
来亨穷蹙,自焚死,其下以众降。
执斩明新乐王及所署置官属,俘三千馀以还。
六年,复为弘文院大学士,进一等阿达哈哈番。
顷之,以兼都统乞解机务,不许。
九年,改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老。
七月,吴三桂继之,实探朝旨。
廷议移藩状,莫洛、米思翰、明珠等皆主如所请,惟图海持不可。
上意决,遂黜图海议。
三桂既反,命摄户部,理饷运。
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劫其父阿布柰以叛。
命信郡王鄂紥为抚远大将军,图海副之,讨布尔尼。
时禁旅多调发,图海请籍八旗家奴骁健者率以行,在路骚掠,一不问。
至,下令曰:‘察哈尔元裔,多珍宝,破之富且倍!’於是士卒奋勇,无不一当百。
战於达禄,布尔尼设伏山谷,别以三千人来拒。
既战,伏发,土默特兵挫。
图海分兵迎击,敌以四百骑继进,力战,覆其众。
布尔尼乃悉众出,用火攻,图海令严阵待,连击大破之,招抚人户一千三百馀。
布尔尼以三十骑遁,科尔沁额驸沙津追斩之,察哈尔平。
师还,圣祖御南苑大红门,行郊劳礼。
叙功,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三桂,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督诸军攻之,久未下。
三桂遣王屏藩、吴之茂等犯秦、陇,欲与平凉合。
十五年,以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八旗每佐领出护军二名,率以往。
临发,上御太和殿赐敕印,命诸军咸听节制。
既至,明赏罚,申约束。
诸将请乘势攻城,图海宣言曰:‘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威讨叛竖,无虑不克。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
城中闻者,莫不感泣,思自拔。
五月,夺虎山墩,虎山墩者,在平凉城北,高数十仞,贼守以精兵,通饷道。
图海曰:‘此平凉咽喉也。’率兵仰攻,贼万馀列火器以拒师。
图海令兵更迭进,自巳至午,战益力,遂夺而据之,发大炮攻城,城人汹惧。
图海用幕客周昌策,招辅臣降。
昌,字培公,荆门诸生。好奇计。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劳,以七品官录用。
图海次潼关,以策干之,客诸幕。
辅臣所署置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皆昌乡人,屡劝辅臣反正,以蜡丸告昌,昌白图海。
图海即令昌入城谕降,辅臣遣其将从昌出谒,图海闻上,上许之。
乃假昌参议道,赉诏往抚。
辅臣使荣遇上军民册,子继贞缴三桂所授敕印,顾犹观望,复命昌偕兄子保定谕之,乃薙发降。
因令吴丹入城抚定。
吴之茂闻平凉下,自秦州遁,遣将军佛尼勒败之於牡丹园,又败之於西和县北山。
将军穆占进攻王屏藩於乐门,败贼於红崖,复礼县。
辅臣所署置巡抚陈彭,总兵周养民、王好问等相继降。
秦地略定。
叙功,进三等公,世袭。
图海疏请遣兵赴湖广,会征三桂,上命图海亲率精锐以行。
图海疏陈陕西初定、反侧未安状,乃授穆占征南将军,率满洲兵及平凉降卒往,图海仍留镇。
时平凉、庆阳虽下,汉中、兴安犹为贼据。
图海奏调绿旗兵,期明年正月檄提督孙思克赴秦州,赵良栋赴凤翔,与张勇、王进宝会师进取,勇等谓须俟夏秋。
上虑克汉中、兴安转饷难,令守诸要隘,分兵赴荆州攻三桂。
十六年,图海招抚韩城等县伪官,又遣兵逼礼县、益门,先后败贼五盘山、乔家山、塘坊庙、芭蕉园、沙窝诸处,复塔什堡。
十七年,复疏请分兵下汉中、兴安,上密谕止之。
将军佛尼勒等又败贼牛头山香泉,四川总督周有德亦败贼秦岭,复潼关堡五寨。
庆阳贼袁本秀受三桂劄,谋乱。
图海发庆阳、宜君、延安三营兵,会王进宝讨平之,斩本秀卫远沟。
顷之,入觐。
十八年,还镇。
湖南、广西平。
上命亟攻宝鸡,规取汉中、兴安,定四川。
图海乃厉师攻益门镇,破之。
会贼毁偏桥,兵不得进,状闻,诏严责。
乃决策期分四路:图海亲率将军佛尼勒等趋兴安,总兵官程福亮为后援,屯旧县关;将军毕力克图、提督孙思克等自略阳进,总兵官朱衣客为后援,驻西河;将军王进宝、总兵官费雅达自栈道进,总兵官高孟为后援,驻宝鸡;提督赵良栋自徽县进。
十月,师次镇安,分兵为二队,进败三桂将王遇隆,渡乾玉河,夺梁河关。
三桂将韩晋卿遁。
进宝亦复汉中。
良栋复徽县、略阳。
毕力克图复成县,又复阶州,遣参将康调元复文县。
於是平利、紫阳、石泉、汉阴、洵阳、白河、竹山、竹溪、上津诸县皆下。
兴安既克,图海统大军之半屯凤翔,寻移汉中,护诸军饷。
会降将谭洪复叛,陕西总督哈占溯江讨之,诏图海遥为声援。
二十年,以疾徵还。
卒,谥文襄。
太宗实录成,赠少保兼太子太傅。
雍正初,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子诺敏,袭爵,历刑、礼二部尚书,正黄旗蒙古都统。
诺敏子马尔赛,自有传。
周昌初入城,自陈父明季死流寇,母孙剜目破面触棺死,原捐躯表母烈。
及辅臣降,图海以闻。
上命旌其母,遣官致祭,授昌布政使参政。
昌复参蔡毓荣军事,事平,授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以与总兵互讦罢。
昌既罢,犹喜言兵。
噶尔丹扰边,数上书当事陈利害。
后卒於家。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
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推官。
卓异,擢刑部主事。
累迁郎中,授广西道御史。
疏请革钱粮陋规,禁州县官迎送。
十七年,巡按山西。
圣祖即位,裁巡按,召回。
康熙元年,乞假归。
二年,复授湖广道御史。
五年,巡视浙江盐政。
入掌河南道事。
大学士班布尔善坐鳌拜党诛,之芳疏言:
“昔大学士俱内直,诸司章奏,即日票拟。
“自鳌拜辅政,大学士皆不入直,疏奏俱至次日看详。
“请复旧制,杜任意更改之弊。”
又疏言:
“世祖时赏罚出至公,督抚不敢恣睢无忌。
“十八年以后,督抚率多夤缘而得,有恃无恐。
“勒索属员,扰害百姓。
“夫直省亿万之众,皆世祖留遗之群黎,我皇上爱养之赤子,何堪此辈朘削?
“自与受同罪之法严,与者不承,则言者即涉虚,非特不敢纠督抚,且不敢纠司道守令。
“有贪之利,无贪之害,又何惮而不怙恶自恣?
“今皇上亲政,乞亲裁,罢黜溺职督抚,以肃吏治。”
疏下部,寻甄别各省督抚,黜其尤者数人。
进秩视四品,擢左副都御史。
之芳数上封事,请严巡盐考绩,慎外官罚俸,皆关治体。
迁吏部侍郎。
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
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
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闚浙,浙大震。
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王廷梅、牟大寅、陈世凯、鲍虎等分道御寇。
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
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宜轻委。
之芳曰:
“不然。
“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显忠自常山陷开化、寿昌、淳安,养性自处州犯义乌、浦江、东阳、汤溪,沿河阻饷道。
温州镇总兵祖弘勋叛,召寇陷平阳,再进陷黄岩,集悍卒数万窥衢州。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
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
“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
“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
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
麾众越壕拔栅,败之。
遣陈世凯乘胜复义乌、汤溪,鲍虎复寿昌、淳安,牟大寅破常山,王廷梅败贼於金华石梁、大沟源,李荣亦复东阳,复败贼於金华寿溪,馘贼将,毁寨十八。
参将洪起元复嵊县。
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十月,贼将桑明等五万众由常山逼衢州西沟溪,倚山为营,觊联南路贼巢。
之芳与赖塔议,出不意,遣廷梅与参领禅布夜趋沟溪,分队进攻,又大破之,贼弃营遁。
十四年,康亲王杰书破曾养性金华,复处州;贝子傅拉塔亦复黄岩,进围温州。
惟九玉踞江山、常山、开化,连寨数十,与之芳相持。
五月,乘大雨河溢,由南塘捣贼前岭,阵斩七百馀级。
十五年,遣将自遂安连破贼寨,遂复开化。
会郑锦入漳、泉,耿继祚方攻建昌溃营遁。
上知闽中有变,命王撤温州之围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
“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
“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
“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
王至衢州,从之芳议。
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欲别取道夺仙霞。
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
“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
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
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陈山,将军程凤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
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游击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
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十六年,遣参将蒋懋勋等败贼玉山椒岩,山降。
先是文生、凤皆乞降,而凤病死,其妻王玉贞籍所属六万八千馀人就抚,而精忠将林尔瞻犹拥众石垅。
之芳令懋勋等扼要隘,自以数十骑入寨,往抚慰之,尔瞻乃降。
十七年,击贼子午口,克八仙、老鼠诸洞,贼寨悉平。
郑锦寇濒海,遣将严守御,败之於庙岭湖,又败之於温州。
锦将詹天枢诣世凯降。
十八年,檄定海总兵牟大寅斩锦将童耀等孝顺洋,夺获船只、器械以还。
之芳练世故,沉几善谋。
康亲王师将行,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
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
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
前军捷书果至,杰书大喜,以为神。
在杭州,与将军图喇约为兄弟。
精忠既叛,语图喇勿纵兵暴民。
有满兵犯法,之芳缚诣图喇,以军法治之,一军肃然。
浙乱平,疏请蠲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所拔偏裨,皆累功至方镇,而之芳以督臣不叙。
久之,追论大溪滩破贼功,授拖沙喇哈番,准袭一次。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
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
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
三十三年,卒於家,谥文襄。
之芳既卒,圣祖思其功,尝谕群臣曰:‘人能效命,即为勇士。耿精忠叛,时之芳为总督,虽不谙骑射,执刀立船首,率众突前破敌。彼时同出征者,还京皆称其勇。今承平久,善射,能约束士卒,尚不乏人。若屡经战阵者,甚难得也!’
世宗命立贤良祠,谕曰:‘德若汤斌、功若之芳者,祀之。’
乾隆间,录勋臣后,命予恩骑尉,世袭。
论曰:图海始阻撤藩之议,及其鹰扬西土,绥靖秦陇,卒收底川之绩。
川军入滇,遂竟全功。
之芳力扼三衢,敌虽东略,终不能得志仙霞。
下闽之功,与有劳焉。
虽曰遭时盘错,抑亦圣祖驭材之效哉?
并践纶辅,易名曰襄。
呜呼,伟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三十八-译文
图海,字麟洲,姓马佳,是满洲正黄旗的人。他的父亲叫穆哈达,世代居住在绥芬。图海从笔帖式做起,历任国史院侍读。世祖曾经到南苑游玩,看到图海跟随,觉得他举止非凡,不是普通人。于是提拔他为内秘书院学士,授予拜他喇布勒哈番的职位,后来又升任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他被任命为太子太保,代理刑部尚书的事务。他与大学士巴哈纳等人一同制定律例。侍卫阿拉那和公额尔克戴青两家的奴仆在市场上斗殴,审理结果失实,图海因此被定罪,免于一死,但被剥夺了职务。世祖去世后,遗命重新启用他。圣祖即位后,任命他为正黄旗满洲都统。
李自成的余部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在郧、襄地区聚集。康熙二年,任命图海为定西将军,协助靖西将军都统穆里玛,率领禁军,与湖广、四川的各路军队一起讨伐他们,多次击败敌军。不久,郝摇旗被副都统杜敏擒获,刘体纯也被消灭,只有李来亨占据茅麓山,依仗险要地形坚守,图海围攻他,切断了他的外援。李来亨走投无路,自焚而死,他的部下纷纷投降。图海俘虏并斩杀了明新乐王及其属官,俘虏了三千多人返回。六年,再次被任命为弘文院大学士,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不久,他请求兼任都统,解除机要事务,但被拒绝。九年,改任中和殿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
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退休。七月,吴三桂接替他,实际上是探询朝廷的意图。朝廷讨论调动藩王的奏章,莫洛、米思翰、明珠等都主张按照所请,只有图海持不同意见。皇帝心意已决,于是驳回了图海的提议。吴三桂反叛后,任命图海代理户部,负责粮食运输。
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劫持他的父亲阿布柰叛乱。任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图海协助他,讨伐布尔尼。当时禁军多被调走,图海请求征召八旗家中的强壮奴仆,率领他们出征,在途中发生抢劫,但他并不追究。到达后,下令说:‘察哈尔的后裔,拥有许多珍宝,击败他们后,财富将翻倍!’于是士兵们士气大增,人人奋勇当先。在达禄战斗中,布尔尼在山谷中设伏,另外派三千人来抵抗。战斗中,伏兵出现,土默特兵被击败。图海分兵迎击,敌人又派四百骑兵跟进,经过激烈战斗,击溃了敌军。布尔尼率领全部人马出来,使用火攻,图海命令严阵以待,连续攻击,大败敌军,招抚了一千三百多户人家。布尔尼带领三十骑兵逃跑,科尔沁额驸沙津追杀了他,察哈尔平定。军队返回后,圣祖在南苑大红门举行郊劳礼,论功行赏,晋升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叛变,响应吴三桂。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率领各路军队攻打他,但久攻不下。吴三桂派遣王屏藩、吴之茂等人侵犯秦、陇地区,企图与平凉会合。十五年,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八旗每佐领派出两名护军,跟随他前往。出发前,皇帝在太和殿赐给他敕印,命令所有军队都听从他的指挥。到达后,实行明赏罚,加强纪律。将领们请求趁机攻城,图海公开宣称:‘仁义的军队,先招抚,后攻伐。现在我们奉天威讨伐叛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城中有数十万生灵,如果大举攻城,杀戮必定很多。应当体谅圣上好生之德,等待他们归顺。’城中的百姓听到后,无不感动落泪,都想自行脱离叛军。五月,夺取了虎山墩,虎山墩位于平凉城北,高数十丈,叛军用精兵守卫,是通向城内的粮食通道。图海说:‘这是平凉的咽喉。’率领士兵向上攻击,叛军一万多人排列火器抵抗。图海命令士兵轮换进攻,从早上到中午,战斗越来越激烈,最终夺取并占据了虎山墩,发射大炮攻城,城中的百姓非常恐惧。图海采纳幕僚周昌的策略,招降了王辅臣。
周昌,字培公,是荆门的一位生员。他喜欢出奇计。曾协助振武将军吴丹立功,因此被录用为七品官。图海在次潼关时,用策略聘请他,成为幕僚。王辅臣所任命的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都是周昌的同乡,他们多次劝说王辅臣反正,周昌用蜡丸将信息告诉了图海。图海立即命令周昌进城劝降,王辅臣派他的部将从周昌出城拜见,图海听说后,皇帝同意了。于是任命周昌为参议道,带着诏书前往安抚。王辅臣让龚荣遇向皇帝呈上军民册籍,他的儿子王继贞交出了吴三桂所授予的印信,但仍然犹豫不决,皇帝再次命令周昌和他的哥哥的儿子王保定去说服他,最终王辅臣剃发投降。于是让吴丹进城安抚。
吴之茂听说平凉被攻下后,从秦州逃跑,被将军佛尼勒在牡丹园和西和县北山击败。将军穆占在乐门进攻王屏藩,在红崖击败叛军,收复了礼县。王辅臣所任命的巡抚陈彭,总兵周养民、王好问等人相继投降。秦地大致平定。论功行赏,晋升为三等公,世袭。
图海上疏请求派遣军队前往湖广,会合征讨吴三桂,皇帝命令图海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前往。图海上疏陈述陕西刚刚平定、叛乱尚未平息的情况,于是任命穆占为征南将军,率领满洲兵和平凉降兵前往,图海仍然留镇。当时平凉、庆阳虽然被攻下,但汉中、兴安仍然被叛军占据。图海上奏请求调遣绿旗兵,约定明年正月派遣提督孙思克前往秦州,赵良栋前往凤翔,与张勇、王进宝会师进攻,张勇等人认为必须等到夏秋。皇帝担心攻克汉中、兴安后转运粮食困难,命令他们守卫各个要塞,分兵前往荆州攻打吴三桂。十六年,图海招抚了韩城等县的伪官,又派遣军队逼近礼县、益门,先后在五盘山、乔家山、塘坊庙、芭蕉园、沙窝等地击败叛军,收复了塔什堡。十七年,再次上疏请求分兵攻打汉中、兴安,皇帝秘密命令阻止他。将军佛尼勒等人在牛头山香泉击败叛军,四川总督周有德也在秦岭击败叛军,收复了潼关堡五寨。庆阳的叛军袁本秀接受吴三桂的命令,企图叛乱。图海派遣庆阳、宜君、延安三营的兵力,与王进宝一起平定了叛乱,在卫远沟斩杀了袁本秀。不久,入朝觐见。十八年,返回镇守。
湖南、广西平定。皇帝命令迅速攻打宝鸡,夺取汉中、兴安,平定四川。图海于是激励军队攻打益门镇,攻破它。同时,叛军摧毁了偏桥,军队无法前进,上报情况后,皇帝下诏严厉责备。于是决定分四路进攻:图海亲自率领将军佛尼勒等人前往兴安,总兵官程福亮作为后援,驻扎在旧县关;将军毕力克图、提督孙思克等人从略阳进攻,总兵官朱衣客作为后援,驻扎在西河;将军王进宝、总兵官费雅达从栈道进攻,总兵官高孟作为后援,驻扎在宝鸡;提督赵良栋从徽县进攻。十月,军队驻扎在镇安,分兵为两路,进攻击败了吴三桂的将领王遇隆,渡过乾玉河,夺取了梁河关。吴三桂的将领韩晋卿逃走。王进宝也收复了汉中。赵良栋收复了徽县、略阳。毕力克图收复了成县,又收复了阶州,派遣参将康调元收复了文县。于是平利、紫阳、石泉、汉阴、洵阳、白河、竹山、竹溪、上津等县都被攻克。兴安攻克后,图海率领大军的一半驻扎在凤翔,不久移驻汉中,保护各路军队的粮食供应。恰逢降将谭洪再次叛变,陕西总督哈占溯江讨伐他,皇帝下诏命令图海远程支援。
二十年,因为疾病被召回。去世后,被追赠谥号文襄。太宗实录完成后,被追赠少保兼太子太傅。雍正初年,被追赠一等忠达公,并配享太庙。儿子诺敏,继承爵位,历任刑部、礼部尚书,正黄旗蒙古都统。诺敏的儿子马尔赛,自有传记。
周昌最初进入城市,自己陈述父亲在明末死于流寇,母亲孙剜目破面触棺而死,原本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尊敬。等到辅臣投降,图海上报了这件事。皇帝命令表彰他的母亲,派遣官员进行祭祀,授予周昌布政使参政。周昌又参与蔡毓荣的军事,事情平定后,被授予山东登莱道,代理布政使,因为与总兵互相告发而被罢免。周昌被罢免后,仍然喜欢谈论军事。噶尔丹侵扰边疆,多次上书给当权者陈述利害。后来在家中去世。
李之芳,字邺园,是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金华府推官。因为政绩突出,被提升为刑部主事。多次升迁后,被授予广西道御史。上疏请求废除钱粮的陋规,禁止州县官员迎送。十七年,巡视山西。圣祖即位后,裁撤巡按,召回。康熙元年,请假回家。二年,再次被授予湖广道御史。五年,巡视浙江盐政。后来掌管河南道事务。
大学士班布尔善因为鳌拜党而被诛杀,李之芳上疏说:‘以前大学士都在宫内值班,各部门的奏章,当天就可以得到批复。自从鳌拜辅政以来,大学士都不在宫内值班,奏章都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详细查看。请恢复旧制,杜绝任意更改的弊端。’又上疏说:‘世祖时期赏罚公正,督抚不敢任意妄为。十八年以后,督抚大多是通过关系获得,有恃无恐。勒索属员,扰害百姓。我国直省亿万之众,都是世祖留下的百姓,皇上爱护的子民,怎么能忍受这些人的剥削?自从实行与受同罪之法以来,接受的人不承认,那么说的人就会涉嫌虚假,不仅不敢纠举督抚,也不敢纠举司道守令。有贪官的利益,没有贪官的害处,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现在皇上亲自处理政务,请求亲自裁决,罢免那些不称职的督抚,以整顿官吏治理。’疏文下发给有关部门,不久甄别各省督抚,罢免了几个人。晋升为四品,提升为左副都御史。李之芳多次上封事,请求严格审查盐政考绩,慎重对待外官罚俸,这些都关系到治理。
迁升为吏部侍郎。十二年,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总督浙江军务。正逢吴三桂反叛,十三年,上奏请求恢复原定的标兵数额,监督练习枪炮。奏疏刚上呈,耿精忠也反叛,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分路进攻浙江,浙江大震。李之芳下令各将领扼守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领副将王廷梅、牟大寅、陈世凯、鲍虎等分路抵御敌寇。当时皇帝命令都统赖塔率领军队进入浙江,五月,与赖塔率领满洲兵一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大家都认为衢州是重要之地,不宜轻易委托。李之芳说:‘不是这样的。衢州占据上游,没有衢州,就没有浙江。今天的事情,义无反顾。’显忠从常山攻陷开化、寿昌、淳安,养性从处州侵犯义乌、浦江、东阳、汤溪,沿河阻断粮道。温州镇总兵祖弘勋反叛,召回敌寇攻陷平阳,再次进攻攻陷黄岩,集结数万精兵窥视衢州。
七月,李之芳与赖塔在水亭门检阅军队,率领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逼近敌军营垒,驻军西边。李之芳手持刀剑督战,有人请求他稍微回避,李之芳说:‘三军的命运在我,后退就会被敌人乘机进攻。今天的胜败,就是我的生死。’守备程龙胆怯,被斩首示众。指挥众人越过壕沟拔除栅栏,击败了敌人。派遣陈世凯乘胜收复义乌、汤溪,鲍虎收复寿昌、淳安,牟大寅攻破常山,王廷梅在金华石梁、大沟源击败敌军,李荣也收复东阳,在金华寿溪再次击败敌军,俘虏敌将,摧毁敌军十八个营寨。参将洪起元收复嵊县。皇帝下诏赞扬李之芳调度有方。
十月,敌将桑明等五万人在常山逼近衢州西沟溪,依山扎营,企图与南路敌军会合。李之芳与赖塔商议,出其不意,派遣王廷梅与参领禅布夜间赶往沟溪,分兵进攻,又大败敌军,敌军弃营逃跑。
十四年,康亲王杰书在金华击败曾养性,收复处州;贝子傅拉塔也收复黄岩,进围温州。只有马九玉占据江山、常山、开化,连营数十,与李之芳相持。五月,趁着大雨河水泛滥,从南塘直捣敌军前岭,阵斩七百多级。十五年,派遣将领从遂安连破敌军营寨,于是收复开化。
正逢郑锦进入漳、泉,耿继祚正在攻打建昌,溃不成军逃走。皇帝知道福建有变故,命令王撤围温州,夺取福建,李之芳于是建议直接攻打仙霞关,说:‘进攻的道路,不在温州、处州,而在衢州。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迅速攻破,但他的南边江山,西边常山,都有小路可以偷袭。我军一旦进攻,使他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营垒也无法独自保全。’王到达衢州,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于是进军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走,想要另辟蹊径夺取仙霞关。各位将领接受了李之芳的密令,迅速占据关口,夹击敌军,其将领金应虎等被围困投降。
王师进入福建,临行前,李之芳上奏说:‘王只需命令各军不要掠夺,就可以长驱直入,不需要动用武力。’不久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军都溃散。精忠所署置的总兵马鹏、汪文生、陈山,将军程凤等仍然占据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当时吴三桂的军队侵犯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无法东进,于是只派遣军队收复玉山,文生逃走;从白沙关进攻德兴,擒获马鹏;派遣游击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各县。皇帝赞扬李之芳剿灭敌军有功,加封兵部尚书衔。
十六年,派遣参将蒋懋勋等在玉山椒岩击败敌军,山降。在此之前,文生、凤都请求投降,而凤病死了,他的妻子王玉贞登记所属六万八千多人归顺,而精忠的将领林尔瞻仍然在石垅聚集兵力。李之芳命令懋勋等扼守要隘,自己率领几十骑兵进入营寨,前往安抚,尔瞻于是投降。十七年,在子午口击败敌军,攻克八仙、老鼠等洞穴,敌军营寨全部平定。郑锦侵犯海边,派遣将领严守防御,在庙岭湖击败他,又在温州击败他。郑锦的将领詹天枢到世凯处投降。十八年,命令定海总兵牟大寅在孝顺洋斩杀郑锦的将领童耀等,夺获船只、器械返回。
之芳熟悉世故,沉着冷静且善于策划。康亲王的老师即将出发,康亲王问他:‘你所策划的计策是否万无一失?’之芳回答:‘军队已经出发,犹豫不决只会挫伤士气。’于是他前往康亲王那里说:‘敌军已经在我的视野中很久了,明天捷报就会到来!’前军的捷报果然如他所言,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这是神助。在杭州时,他与将军图喇结为兄弟。精忠叛变后,他告诉图喇不要纵容士兵暴民。有满洲士兵犯法,之芳将其捆绑并带到图喇那里,用军法处理,全军因此变得严整。浙江的动乱平息后,他上疏请求减免战乱地区的赋税,安抚流亡的百姓,受到了极高的赞誉。他所提拔的副将,都因功升至方镇,而之芳作为总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时间久了,追认他在大溪滩击败敌人的功绩,授予他拖沙喇哈番的职位,并允许他袭爵一次。
之芳后来进入朝廷担任兵部尚书,调任吏部。二十六年,他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的职位。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说内阁的票拟都听从明珠的指挥。皇上罢免了明珠后,也命令之芳退休。三十三年,之芳在家中去世,被追谥为文襄。
之芳去世后,圣祖皇帝思念他的功绩,曾对群臣说:‘人能效命,就是勇士。耿精忠叛变时,之芳担任总督,虽然不擅长骑射,但他手持刀站在船头,率领众人冲破敌军。当时一同出征的人回到京城后都称赞他的勇敢。现在虽然和平已久,擅长射箭且能约束士兵的人还不少,但如果是有多次经历战阵的人就很难得了!’世宗皇帝下令建立贤良祠,并说:‘道德如汤斌,功绩如之芳的人,应该被祭祀。’乾隆年间,记录功臣的后代,皇帝下令授予他恩骑尉的职位,世袭。
评论说:图海最初阻止撤藩的建议,等到他在西土鹰扬,安抚秦陇,最终取得了底川的胜利。川军进入云南,最终完成了全部功绩。之芳力守三衢,虽然敌人向东进攻,但最终未能得志于仙霞。下闽的功绩,他也有一份功劳。虽然说是遭遇了时局的复杂,但也体现了圣祖皇帝驾驭人才的成效。之芳担任了辅政大臣,后来改名为襄。唉,真是伟大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三十八-注解
图海: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期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
世祖:世祖,指清朝的顺治帝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
圣祖:圣祖指清朝的康熙帝。
太子太保:太子太保,古代官名,是辅佐太子的官职,后成为荣誉性的官衔。
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刑部是清朝的司法部门,尚书是刑部最高长官。
谳失实:谳,审理案件;失实,指案件审理结果不符合事实。
欺罔:欺罔,指欺骗隐瞒事实。
摄政:摄政,指代理政务。
内秘书院学士:内秘书院学士,是清朝官职,负责机密文件的起草和审核。
拜他喇布勒哈番:拜他喇布勒哈番,是清朝的一种爵位。
弘文院大学士:弘文院大学士,是清朝官职,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
议政大臣:议政大臣,是清朝官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
禁旅:禁旅,指宫廷卫队。
湖广:湖广,指今湖南省和湖北省地区。
四川:四川,指今四川省。
郧、襄间:郧、襄间,指今湖北省十堰市和襄阳市地区。
定西将军:定西将军,是清朝官职,负责西部边疆的军事。
靖西将军:靖西将军,是清朝官职,负责西部边疆的军事。
明新乐王:明新乐王,指明朝的贵族。
阿达哈哈番:阿达哈哈番,是清朝的一种爵位。
中和殿大学士:中和殿大学士,是清朝官职,负责宫廷事务。
礼部尚书:礼部尚书,礼部是清朝的礼制部门,尚书是礼部最高长官。
平南王:平南王,指清朝的藩王。
尚可喜:尚可喜,清朝初年的藩王。
吴三桂:吴三桂,清朝初年的将领,后叛变。
抚远大将军:抚远大将军,是清朝官职,负责边疆地区的军事。
布尔尼:布尔尼,指察哈尔的叛军首领。
八旗家奴:八旗家奴,指满洲八旗中的家奴。
达禄:达禄,指地名。
土默特:土默特,指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阿思哈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是清朝的一种爵位。
陕西提督:陕西提督,是清朝官职,负责陕西地区的军事。
平凉:平凉,指今甘肃省平凉市。
贝勒:贝勒,是清朝的贵族封号。
佐领:佐领,是满洲八旗制度中的基本军事单位。
敕印:敕印,皇帝的印信,代表皇帝的权威。
明赏罚:明赏罚,指明确赏罚的标准。
绿旗兵:指清朝的汉族士兵。
秦州:秦州,指今甘肃省天水市。
凤翔:凤翔,指今陕西省宝鸡市。
汉中:汉中,指今陕西省汉中市。
兴安:兴安,指今陕西省安康市。
三桂:三桂,指吴三桂。
韩城:韩城,指今陕西省韩城市。
礼县:礼县,指今甘肃省礼县。
益门:益门,指今陕西省凤翔县。
宝鸡:宝鸡,指今陕西省宝鸡市。
镇安:镇安,指今陕西省安康市。
徽县:徽县,指今甘肃省徽县。
略阳:略阳,指今甘肃省略阳县。
成县:成县,指今甘肃省成县。
阶州:阶州,指今甘肃省阶州市。
文县:文县,指今甘肃省文县。
平利:平利,指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
紫阳:紫阳,指今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
石泉:石泉,指今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
汉阴:汉阴,指今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
洵阳:洵阳,指今陕西省安康市洵阳县。
白河:白河,指今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竹山:竹山,指今陕西省安康市竹山县。
竹溪:竹溪,指今陕西省安康市竹溪县。
上津:上津,指今陕西省安康市上津县。
谭洪:谭洪,指清朝的一位将领,后叛变。
疾徵:疾徵是指因为疾病而请求退休或被征召。在这里,疾徵还表示因为疾病而返回故乡。
谥文襄:谥号是对已故者的尊称,文襄是谥号之一,表示其文治武功。
太宗实录:太宗实录是指记录太宗皇帝在位期间事迹的史书。
少保:官职名,是古代的一种荣誉职位,通常授予功臣或重臣。
太子太傅:官职名,是太子的师傅,负责教导太子。
一等忠达公:爵位名,是清朝的一种爵位,表示极高的荣誉。
配享太庙:配享太庙是指被追认为配享于太庙的功臣,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地方。
流寇:指历史上的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盗匪。
烈:烈在这里指的是烈女,指在极端情况下表现出的坚强和勇敢的女性。
布政使:官职名,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一省的行政事务。
参政:官职名,是布政使的副手,协助布政使处理政务。
蔡毓荣: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官员。
总兵:官职名,是地方军事指挥官。
噶尔丹:人名,是清朝中期的一位蒙古族首领。
当事:指当时负责处理某项事务的官员。
旌:表彰,授予荣誉。
致祭:举行祭祀仪式。
推官:官职名,是地方司法官员。
郎中:官职名,是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御史:御史是古代的一种监察官员。
钱粮陋规:指官府征收钱粮时的一些不合理的额外费用。
州县官:指州县的官员。
迎送:指官员到任或离职时的接送仪式。
巡按:官职名,是古代中央派遣到地方巡视的官员。
裁:裁减,减少。
大学士:官职名,是清朝的最高官职之一,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鳌拜:人名,是清朝初期的一位权臣。
票拟:指官员对奏章进行初步审核和处理。
夤缘:攀附,巴结。
直省:指直隶省,即今天的河北省。
群黎:指百姓。
朘削:剥削,剥夺。
同罪之法:指与犯有同样罪行的人同罪的法律。
司道守令:指省、道、县各级官员。
巡盐考绩:指对盐务官员的考核。
罚俸:减少官员的俸禄。
标兵:官职名,是负责边防的士兵。
枪炮:指火器。
仙霞关:古代关隘名,位于浙江省仙霞岭,是通往福建的重要关口。
衢州:古代州名,位于浙江省西部。
赖塔: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满洲兵:指清朝的满族士兵。
乡勇:指地方上的自卫武装。
常山:古代县名,位于浙江省西部。
平阳:古代县名,位于浙江省南部。
黄岩:古代县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悍卒:凶猛的士兵。
守备:官职名,是地方军事官员。
徇:示众,杀一儆百。
坑:战壕。
栅:栅栏,防御工事。
馘:俘虏。
标:旗帜,军队的标志。
檄:古代官府发布的命令或文告。
总兵官:官职名,是地方军事指挥官。
副都统:官职名,是清朝的一种高级军事官职。
江山:古代县名,位于浙江省西部。
开化:古代县名,位于浙江省西部。
郑锦: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耿继祚: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撤:撤军,撤退。
精忠:精忠指忠诚,这里可能指某位忠诚的将领。
马鹏: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汪文生: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陈山: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程凤: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玉山:古代县名,位于江西省西部。
铅山:古代县名,位于江西省西部。
弋阳:古代县名,位于江西省西部。
德兴:古代县名,位于江西省西部。
江西兵:指江西省的军队。
吉安:古代县名,位于江西省中部。
袁州:古代县名,位于江西省中部。
玉山椒岩:地名,位于江西省西部。
庙岭湖:地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孝顺洋:地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牟大寅:人名,是清朝的一位将领。
世故:世故指世间的经验、世态炎凉,这里指之芳熟悉世间的各种情况。
沉几善谋:沉几指深思熟虑,善谋指善于策划,这里形容之芳深思熟虑且善于策划。
康亲王师:康亲王指清朝的一位亲王,师指他的军队或随从。
军已发:军已发指军队已经出发。
犹豫:犹豫指迟疑不决。
士气沮:士气沮指士气受到挫伤。
杰书:杰书指军队的捷报。
神:神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非常惊奇、不可思议。
图喇:图喇可能是一个人名,这里指与之芳约为兄弟的将军。
纵兵暴民:纵兵暴民指放纵士兵残害百姓。
满兵:满兵指清朝的满族士兵。
军法:军法指军队中的法律。
额赋:额赋指地方上应缴纳的赋税。
蠲:蠲指免除。
流亡:流亡指因战乱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的人。
威惠:威惠指威严和恩惠。
偏裨:偏裨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方镇:方镇指军事上的一个区域。
督臣:督臣指担任督抚的官员。
叙:叙指升迁或记录功绩。
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是清朝的一种爵位。
准袭:准袭指允许继承爵位。
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是清朝兵部的最高官员。
吏部:吏部是清朝负责官员选拔和管理的部门。
文华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是清朝的一种高级官职。
明珠:明珠可能是一个人名,这里指被劾的大学士。
内阁票拟:内阁票拟指内阁起草的文件。
罢:罢指罢免。
休致:休致指退休。
谥:谥指死后朝廷给予的尊号。
鹰扬西土:鹰扬西土指在西部边疆地区建立威望。
绥靖:绥靖指安抚、平定。
秦陇:秦陇指秦地和陇地,即今天的陕西和甘肃地区。
底川:底川可能是一个地名。
滇:滇指云南省。
三衢:三衢指浙江省的一个地区。
仙霞:仙霞可能是一个地名。
闽:闽指福建省。
盘错:盘错指复杂多变。
纶辅:纶辅指辅佐皇帝的官员。
汤斌:汤斌可能是一个人名,这里指有德行的人。
录勋臣后:录勋臣后指记录有功之臣的后代。
恩骑尉:恩骑尉是清朝的一种爵位。
世袭:世袭指爵位或官职可以世世代代继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三十八-评注
之芳练世故,沉几善谋。此句描绘了之芳的个性特点,‘之芳’指代人物,‘练世故’表示他深谙世事,‘沉几善谋’则形容他思维缜密,善于策划。从古文化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康亲王师将行,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此段对话展现了之芳的果断与智慧。在古代军事文化中,士气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芳的回应显示了他对士气的重视,以及对军事行动的坚定态度。
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杰书大喜,以为神。此句描写了之芳在战场上的预见力和领导力。‘虏在吾目中久’表明他对敌人的了解深入,‘明日捷书至矣’则展现了他对胜利的信心。古代军事文化中,对敌人的了解和对胜利的信心是军事将领必备的品质。
在杭州,与将军图喇约为兄弟。精忠既叛,语图喇勿纵兵暴民。此段描述了之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智慧。他与图喇结为兄弟,体现了他的交友之道,即重视人际关系。在‘精忠既叛’的背景下,他劝诫图喇不要纵兵暴民,显示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有满兵犯法,之芳缚诣图喇,以军法治之,一军肃然。此句反映了之芳的执法严明。在古代,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芳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身体力行。
浙乱平,疏请蠲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所拔偏裨,皆累功至方镇,而之芳以督臣不叙。久之,追论大溪滩破贼功,授拖沙喇哈番,准袭一次。这些句子描绘了之芳在治理地方时的政绩和贡献。他关心民生,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提拔有功之臣,展现了古代官场中贤臣的形象。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这些句子展现了之芳在官场上的升迁和遭遇。他由兵部尚书调任吏部,后因明珠被罢免而休致,反映了古代官场的政治斗争。
三十三年,卒於家,谥文襄。此句说明了之芳的晚年生活和身后荣誉。‘谥文襄’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人格的赞誉。
论曰:图海始阻撤藩之议,及其鹰扬西土,绥靖秦陇,卒收底川之绩。川军入滇,遂竟全功。之芳力扼三衢,敌虽东略,终不能得志仙霞。下闽之功,与有劳焉。虽曰遭时盘错,抑亦圣祖驭材之效哉?并践纶辅,易名曰襄。呜呼,伟矣!这段评论总结了之芳的一生,肯定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治理地方的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