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八十五-原文
宗室祥厚霍隆武 福珠洪阿 恩长 陈胜元 祁宿藻 陈克让 刘同缨瑞昌杰纯 锡龄阿
宗室祥厚,隶镶红旗,袭骑都尉世职,授銮仪卫整仪尉。
累擢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历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
道光二十八年,擢江宁将军。
咸丰三年正月,粤匪既陷武昌,两江总督陆建瀛赴上游督师,祥厚偕江苏巡抚杨文定留守江宁。
贼已蔽江而下,寿春镇总兵恩长战殁,建瀛遽退,文定亦不候旨迳赴镇江。
祥厚偕副都统霍隆武、提督福珠洪阿、布政使祁宿藻疏言:
“督臣藉口江宁吃紧,赶回布置,沿途险要,并不屯紥,上驶师船,一概撤回,专守水路之东西梁山。
芜湖为江苏门户,亦不设防。
十八日只身抵省,遂致阖城惊扰。
臣等函劝速统舟师迎击,乃督臣晏坐衙斋,三日不覆。
抚臣执意移驻镇江,挽留不顾,民情加倍惊惶。
自今固结民心,尚恐缓急难恃;若任其纷纷迁徙,土匪因而窃发,奸细尤易勾结。
是未御外侮,将成内变。
现在督抚臣首鼠两端,进退无据,以致省城震动。
虽有旗兵志切同仇,无如兵力太单。
贼船顺流下窜,朝发夕至,守御万分紧迫,督同道府等官及八旗协领,激励官兵,安慰居民,竭尽血诚,认真办理。
请饬琦善、陈金绶迅速绕出贼前,协力堵剿,以固省城根本,维持南北大局。”
疏入,诏逮建瀛治罪,命祥厚兼署总督,与霍隆武、福珠洪阿、祁宿藻悉心防御,以在籍前广西巡抚邹鸣鹤熟悉贼情,命同筹办。
江宁城周九十六里,合旗、汉兵仅五千,城外江宁镇、龙江关、上河分驻乡勇不及三千,临时召募,皆不足恃。
贼过芜湖,福山镇总兵陈胜元率舟师战殁,遂无御者,长驱直抵城下,四面环攻。
守逾旬,贼於仪凤门穴地轰城,倾十馀丈,复由水西门、旱西门、南门缘梯而登,城遂陷。
祥厚偕霍隆武敛兵守驻防城,妇女皆助战,逾日亦陷。
祥厚手刃数贼,身被数十创,死之。
事闻,赠太子太保,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勇。
入祀京师昭忠祠,於江宁建专祠,死事者附祀焉。
霍隆武,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福州驻防。
由武举前锋校历官福建水师旗营协领。
咸丰元年,擢江宁副都统。
贼围城,偕祥厚登陴固守,历十馀昼夜,外城陷,同守内城,策马督战,受伤堕,力竭阵亡,赠都统,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果毅。
当时驻防旗兵战最力。
锡龄额者,事母孝,将军本智异之,擢为参领。
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事急,戒其妻:“国家豢养,无所报;脱不利,当阖门死。”
自守城,即不返家,举室皆殉。
炳元,官佐领,勇力冠军。
仪凤门之陷,率死士奋斗,贼为之卻,忽有狙击者,殒於阵。
贼破内城,屠戮尤惨,男妇几无孑遗。
福珠洪阿,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副都统佛安子。
由銮仪卫整仪尉累擢总兵,历镇筸、伊犁、西宁、天津诸镇。
道光末,授江南提督,调陕西。
粤匪起,江南筹防,仍调回旧任,驻守省城,所部兵仅数百人。
地雷发,迎击於城缺,斩悍贼,而诸门先后破。
贼四面至,往来巷战,死之。
赠太子少保,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壮敏。
恩长,赫舍里氏,满洲镶红旗人。
由亲军、十五善射,累迁安徽宁国营副将。
道光中治江防,被奖。
累擢寿春镇总兵。
初率兵守安庆,陆建瀛赴九江上游,调充翼长,为军锋。
与贼战江中,毁贼船三十馀艘,众寡不敌,死之。
赠提督,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武壮。
陈胜元,福建同安人。
由行伍历官福建参将。
捕洋盗有功,累擢江南福山镇总兵。
率水师防江,贼至太平四合山,迎击,追至芜湖,中炮落水,死之。
赠提督,予骑都尉世职,谥刚勇。
祁宿藻,字幼章,山西寿阳人,大学士俊藻弟也。
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以召对受宣宗知,特简授湖北黄州知府,调武昌。
连年大水,城几没,堵御获全。
治急赈,煮粥施钱及衣棺药饵,全活灾民甚众,政声最。
超擢广东盐运使,迁按察使,又迁湖南布政使。
会韶州数县土匪起,诏留宿藻督兵往剿,七战皆捷,匪首就擒。
事平,赐花翎。
调江宁布政使。
咸丰元年,河决丰北,山东、江北皆被水。
大学士杜受田奉命临赈,疏请以宿藻督办江北赈务,章程出其手定,奏颁两省行之。
及粤匪将东下,宿藻驰返江宁,括库储治军械,尽移兵糈及南门外商市囤米入城,号召义勇之士备战守。
见督抚仓皇失措,各存意见,劝谏不听,乃偕祥厚等密疏上闻。
建瀛既被罪失众心,宿藻独任事,贼至,力疾登陴指挥,历三昼夜,城大兵单,援师不至,知事不可为,在城上呕血数升,卒。
文宗悼惜,加等优血卩,赠右都御史,荫一子以知州用。
同治初,江南平,兄俊藻遣寻其遗榇,得之城北僻地。
曾国藩以闻,请附祀祥厚专祠,追谥文节。
当城陷时,署布政使盐巡道涂文钧、江安粮道陈克让、江宁知府魏亨逵、同知承恩、通判程文荣、上元知县刘同缨、江宁知县张行澍同死之。
克让,奉天承德人。
道光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
累擢四川绥远知府,调成都。
咸丰元年,擢江安粮道,居官清正。
贼将至,或劝以督运出。
克让曰:‘江宁东南都会,失则大局危。去将焉往?’
又请徙其孥,其妻泣曰:‘去为民望,不如死!’
宿藻死而不瞑,克让抚之曰:‘库尚有储金,当募死士以成君志。’
克让守清凉山,督兵战,殒於阵。
弟克诚,子松恩,同遇害。
妻李,自经死。
赐恤,予骑都尉世职,本籍请建专祠,追谥忠节。
同缨,江西石城人。
拔贡。
历官盐城、泰兴、江浦、上元、六合、江宁诸县,皆有声。
江宁治防,储粮练团,胥赖其力。
贼初至,假向荣书请入城,同缨察其诈,却之。
炮裂城,率死士御击复完。
及城陷,赋绝命词,投水死,恤典加等,赠道衔,谥武烈。
瑞昌,字云阁,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
六世祖敖德,以军功予骑都尉世职。
瑞昌由拜唐阿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
道光二十九年,擢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历金州、吉林副都统。
咸丰三年,擢杭州将军,未之任,率盛京兵赴淮、徐,专办山东防剿。
寻从僧格林沁、胜保剿贼畿辅。
四年,连战静海、河间、东光。
五年,会攻连镇,扼河西,毁贼巢木城。
贼首林凤祥就擒,被诏嘉奖,命赴本任。
十年二月,粤匪由广德入浙境,省城兵单,分防湖州、孝丰、馀杭。
贼分股突犯杭州,瑞昌令副都统来存出武林门御之,自守钱塘门,偕巡抚罗遵殿布置甫定,贼已麕至,纵火扑城。
越十日,地雷发,城陷。
瑞昌率旗兵迎击於涌金门,杀伤相当。
退守驻防子城,贼屡攻,力拒却之。
相持六日,会张玉良率援兵至,夹击,贼弃城走,遂复杭州,特诏嘉奖,赐黄马褂,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既而江南大营溃,常、苏两郡陷。
张玉良以罪黜,命瑞昌总统江南诸军,江长贵副之,规复苏州,而贼已陷长兴、武康,复谕先顾杭城,再图进取。
嘉兴寻为贼踞,命瑞昌督张玉良往攻,亦未果。
十月,贼陷富阳、馀杭,复扑杭州,瑞昌亲督副都统杰纯、副将吴再升击走之。
十一年,贼势益张,由嘉兴进陷石门,湖州亦被围,浙东诸郡相继失守。
自绍兴为贼踞,杭州愈危,遂被围,瑞昌偕巡抚王有龄婴城固守逾两月。
张玉良战城下,伤殒,军心益涣。
外援不至,粮道皆绝。
瑞昌忧愤成疾,旗兵精壮多伤亡,乃集将校,誓死报国,家给火药。
及城陷,瑞昌先举火自焚,阖营次第火起,同死者,杭州副都统关福及江苏粮储道赫特赫纳以下男妇四千馀人。
事闻,诏优恤,赠太子太保,晋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壮。
入祀京师昭忠祠,杭州建专祠,死事者附祀焉。
同治三年,杭州复,左宗棠奏瑞昌妾吴,於城破时挈两幼子绪成、绪恩出走失散。
事定,寻得绪恩,护送回京。
诏念瑞昌忠烈,命本旗传交其长子内阁中书绪光收养,饬宗棠购访绪成下落,迄未得。
后以两世职并为三等子爵。
杰纯,布库鲁氏,蒙古正白旗人,杭州驻防。
由骁骑校累迁协领。
忠勇得士心,为瑞昌所倚。
杭州初破,瑞昌欲自刭,杰纯与副都统来存言贼以偏师疾至,未有后继,犹可力保驻防城以待外援,瑞昌从之,乃登陴守御。
杰纯当武林门,日与贼战,长子前锋校纳苏铿阵亡,不之顾,殓其尸,不哭,曰:‘汝先得所归矣!’
及援兵至,怒马突出,贼披靡,追击出城十里外。
以复城功,赐花翎。
擢宁夏副都统,留浙协同团练大臣统率练勇,出省复富阳。
是年冬,贼复犯杭州,迎剿於观音桥,手刃数贼,率西湖水勇截击,斩馘甚众,又连破扑城之贼,追至留下,进克馀杭,赐号额腾伊巴图鲁。
调授乍浦副都统,仍留防省城。
十一年,城再陷,杰纯战一昼夜,所部伤亡略尽,遣次子出避,以存宗祀,阖门自焚,独策马入贼阵,死之。
诏嘉其一门忠烈,依都统例赐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杭州、乍浦并建专祠,子妇孙仆皆附祀。
后复加恩入祀京师昭忠祠,谥果毅。
擢次子固鲁铿知府,改归京旗。
锡龄阿,紥哈苏氏,蒙古正白旗人,荆州驻防。
以佐领率兵从战沔阳、监利、潜江、应城、汉阳、宜昌。
积功累擢福州副都统,调乍浦副都统。
十一年,贼来犯,督兵出战,城中内应起,折回巷战,全军皆没,与两子荣辉、荣耀同殒於阵。
赠都统衔,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武烈,入祀京师昭忠祠。
嗣以荆州绅民感念保境功,请建专祠。
子荣辉、荣耀并予云骑尉世职。
论曰:清制,行省要区置旗兵驻防,其尤重都会,兵额多者,以将军领之。
盖监制疆臣,备不虞也。
承平恬嬉,非复国初劲旅,小有变动,可资镇慑;钜寇燎原,力不足以御之。
江南之失,误於陆建瀛不预设防。
祥厚仓猝专任,以孤城当方张之寇,宁有幸焉。
杭州初陷,贼仅偏师,故瑞昌能守内城以待援;及苏、常既失,辅车无依,终不能保,大势然也。
然二人者,皆能以忠义激励,城亡与亡,妇婴皆知效死,烈已!
祁宿藻孤忠尽瘁,杰纯智勇能军,并一时杰出之才。
炎冈同烬,世尤惜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八十五-译文
宗室祥厚霍隆武 福珠洪阿 恩长 陈胜元 祁宿藻 陈克让 刘同缨瑞昌杰纯 锡龄阿
宗室祥厚,属于镶红旗,继承骑都尉世职,被授予銮仪卫整仪尉。多次提升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历任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道光二十八年,升任江宁将军。
咸丰三年正月,广东的叛军已经攻陷武昌,两江总督陆建瀛前往上游指挥军队,祥厚和江苏巡抚杨文定留守江宁。叛军已经封锁了长江,寿春镇总兵恩长战死,建瀛急忙撤退,文定也不等旨意就直接前往镇江。祥厚和副都统霍隆武、提督福珠洪阿、布政使祁宿藻上疏说:‘总督以江宁吃紧为借口,赶回布置,沿途险要之处并未驻军,上行的船只全部撤回,只守水路的东梁山和西梁山。芜湖是江苏的门户,也没有设防。十八日他独自到达省城,导致全城惊慌。我们写信劝他迅速统率舟师迎击,但他却坐在衙门里三天不回复。巡抚坚持移驻镇江,挽留他也不听,民情更加恐慌。从现在开始,虽然已经团结民心,但仍担心在紧急情况下难以依靠;如果任由他们纷纷迁徙,土匪趁机起事,奸细也容易勾结。这样不仅不能抵御外敌,反而可能引发内乱。现在总督巡抚犹豫不决,进退无据,导致省城震动。虽然有旗兵志切同仇,但兵力太单薄。叛军船只顺流而下,早上出发晚上就到,守卫非常紧迫,督促同道的府官和八旗协领,激励官兵,安慰居民,竭尽血诚,认真办理。请命令琦善、陈金绶迅速绕出叛军前面,协力围剿,以巩固省城根本,维持南北大局。’奏疏呈上,皇帝下诏逮捕建瀛治罪,命令祥厚兼署总督,与霍隆武、福珠洪阿、祁宿藻悉心防御,因为前广西巡抚邹鸣鹤熟悉叛军情况,命令他一同筹办。
江宁城周长九十六里,合计旗兵和汉兵只有五千人,城外江宁镇、龙江关、上河分驻乡勇不到三千人,临时招募的,都不足以依靠。叛军经过芜湖,福山镇总兵陈胜元率领舟师战死,随后无人抵抗,叛军长驱直入,直抵城下,四面围攻。守城超过十天,叛军在仪凤门挖地道轰城,城墙倾倒十几丈,又从水西门、旱西门、南门沿着梯子攀登,城池于是陷落。祥厚和霍隆武收兵守卫驻防城,妇女也参与战斗,过了几天也陷落了。祥厚亲手杀死数名叛军,身上受伤数十处,战死。事情上报后,追赠太子太保,授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忠勇。入祀京师昭忠祠,在江宁建立专祠,死难者附祀。
霍隆武,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福州驻防。由武举前锋校历任福建水师旗营协领。咸丰元年,升任江宁副都统。叛军围城,他和祥厚登城固守,经过十多昼夜,外城陷落,一同守卫内城,骑马督战,受伤坠落,力竭阵亡,追赠都统,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号果毅。
当时驻防的旗兵战斗力最强。锡龄额,孝顺母亲,将军认为他不同寻常,提拔他为参领。说:‘寻找忠臣必须从孝顺的儿子那里开始。’事情紧急,他告诫妻子:‘国家养育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如果不利,全家都应该战死。’自守城以来,就不回家,全家都殉难。炳元,官至佐领,勇力过人。仪凤门陷落时,他率领死士奋力抵抗,叛军因此退却,突然有狙击者,阵亡。
福珠洪阿,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副都统佛安的儿子。由銮仪卫整仪尉累升总兵,历任镇筸、伊犁、西宁、天津等镇。道光末年,被授予江南提督,调往陕西。广东叛军起事,江南筹防,仍然调回原任,驻守省城,所部兵只有数百人。地雷爆发,他在城缺处迎击,斩杀凶猛的叛军,但其他城门先后被破。叛军四面围攻,进行巷战,他战死。追赠太子少保,授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壮敏。
恩长,赫舍里氏,满洲镶红旗人。由亲军、十五善射,多次升迁至安徽宁国营副将。道光年间治理江防,受到奖励。多次升迁至寿春镇总兵。最初率领军队守卫安庆,陆建瀛前往九江上游,调充翼长,成为军队的先锋。与叛军在江中交战,摧毁叛军船只三十多艘,因为众寡悬殊,战死。追赠提督,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号武壮。
陈胜元,福建同安人。由行伍出身,历任福建参将。因捕洋盗有功,多次升迁至江南福山镇总兵。率领水师防守长江,叛军到达太平四合山,迎击,追击至芜湖,中炮落水,战死。追赠提督,授予骑都尉世职,谥号刚勇。
祁宿藻,字幼章,山西寿阳人,大学士祁俊藻的弟弟。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予编修。因为召对受到宣宗的赏识,特别被选授湖北黄州知府,调任武昌。连年大水,城几乎被淹没,他成功防守,获得全城。处理紧急赈灾,煮粥施舍钱物和衣物棺材药品,救活了很多灾民,政绩卓著。超擢为广东盐运使,升任按察使,又升任湖南布政使。适逢韶州数县土匪起事,皇帝下诏留宿藻督兵前往剿灭,七战皆捷,匪首被擒。事情平定后,赐予花翎。调任江宁布政使。咸丰元年,黄河在丰北决口,山东、江北都受到水灾。大学士杜受田奉命前往赈灾,上疏请求以宿藻督办江北赈务,章程由他制定,奏请颁布两省执行。
当广东叛军即将东下时,宿藻急忙返回江宁,清查库存储备军械,将所有军粮和南门外商市囤积的米运入城内,号召义勇之士备战守。看到总督巡抚慌乱失措,各存己见,劝谏不听,于是和祥厚等人秘密上疏。建瀛既被治罪失去民心,宿藻独自负责,叛军到来,他勉强支撑着登上城墙指挥,连续三天三夜,城池兵力单薄,援军未到,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在城上吐血数升,最终去世。文宗皇帝非常悲痛,追赠右都御史,荫封一个儿子为知州。同治初年,江南平定,他的哥哥祁俊藻派人寻找他的遗骸,在城北偏僻的地方找到。曾国藩上报朝廷,请求将宿藻附祀在祥厚专祠,追赠谥号文节。当城池陷落时,代理布政使盐巡道涂文钧、江安粮道陈克让、江宁知府魏亨逵、同知承恩、通判程文荣、上元知县刘同缨、江宁知县张行澍一同战死。
克让,是奉天承德人。道光三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后来多次升迁,成为四川绥远知府,然后调任成都。咸丰元年,被提拔为江安粮道,为官清廉正直。当敌人即将到来时,有人劝他督运粮食出城,但克让说:“江宁东南是都会,一旦失去,整个大局就危险了。离开后要去哪里呢?”他还请求转移家眷,但他的妻子哭泣着说:“离开是为了民众的期望,不如死了算了!”宿藻死后没有闭上眼睛,克让安慰他说:“仓库里还有储备的金子,应当招募勇士来完成你的遗愿。”克让守卫清凉山,督率军队战斗,在战场上牺牲。他的弟弟克诚和儿子松恩也一同遇害。他的妻子李氏自缢而死。朝廷赐予抚恤,追赠骑都尉世职,本籍请求建立专祠,追赠忠节谥号。
同缨,是江西石城人。考中拔贡。历任盐城、泰兴、江浦、上元、六合、江宁等县官,都有声望。在江宁治理城防,储备粮食,训练团练,都依赖他的力量。敌人刚到时,他假装向荣的书信请求入城,同缨察觉了他的欺诈,拒绝了他。城墙被炮火击裂,他率领勇士抵抗,使城墙得以修复。等到城被攻陷,他写下绝命词,投水而死,朝廷给予优厚的抚恤,追赠道衔,谥号武烈。
瑞昌,字云阁,姓钮祜禄,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六世祖敖德因军功被授予骑都尉世职。瑞昌由拜唐阿授予銮仪卫整仪尉,多次升迁至冠军使。道光二十九年,被提拔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历任金州、吉林副都统。
咸丰三年,被提拔为杭州将军,尚未上任,就率领盛京兵前往淮安、徐州,专门负责山东的防剿。不久跟随僧格林沁、胜保征讨敌人。咸丰四年,连续在静海、河间、东光作战。咸丰五年,会攻连镇,扼守河西,摧毁敌人的木城。敌首林凤祥被擒获,朝廷下诏嘉奖,命令他赴任。咸丰十年二月,粤匪从广德进入浙江境内,省城兵力单薄,分兵防守湖州、孝丰、余杭。敌人分兵突袭杭州,瑞昌命令副都统来存出武林门抵抗,他自己守卫钱塘门,与巡抚罗遵殿布置防务刚完成,敌人就已经大批到来,放火攻城。过了十天,地雷爆炸,城被攻陷。瑞昌率领旗兵在涌金门迎战,双方伤亡相当。撤退守卫子城,敌人多次攻击,他都奋力击退。相持六天后,张玉良率领援兵到来,夹击敌人,敌人弃城逃跑,于是收复了杭州,朝廷特地下诏嘉奖,赐予黄马褂,追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不久江南大营溃败,常州、苏州两郡陷落。张玉良因罪被免职,朝廷命令瑞昌总领江南各军,江长贵为副手,计划收复苏州,但敌人已经攻陷长兴、武康,朝廷再次命令他先保卫杭州,再图进取。嘉兴很快被敌人占领,命令瑞昌督率张玉良进攻,也没有成功。十月,敌人攻陷富阳、余杭,再次进攻杭州,瑞昌亲自督率副都统杰纯、副将吴再升击退敌人。咸丰十一年,敌人势力更加强大,从嘉兴进攻,攻陷石门,湖州也被围困,浙江东部各郡相继失守。自从绍兴被敌人占领,杭州越来越危险,最终被围困,瑞昌与巡抚王有龄一起坚守城池超过两个月。张玉良在城下作战,受伤牺牲,军心更加涣散。外援不来,粮道全部断绝。瑞昌忧愤成疾,旗兵精壮多数伤亡,于是召集将领,发誓死报国,家中提供火药。等到城被攻陷,瑞昌首先点燃火自焚,整个营地依次起火,一同死去的有杭州副都统关福及江苏粮储道赫特赫纳以下男女四千余人。事情上报后,朝廷下诏优恤,追赠太子太保,追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忠壮。入祀京师昭忠祠,杭州建立专祠,死者附祀。
同治三年,杭州收复,左宗棠上奏瑞昌的妾吴氏,在城破时带着两个幼子绪成、绪恩出城失散。事情平定后,不久找到绪恩,护送回京。朝廷考虑到瑞昌的忠烈,命令本旗将其长子内阁中书绪光收养,命令左宗棠寻找绪成的下落,但最终没有找到。后来将两个世职合并为三等子爵。
杰纯,姓布库鲁,是蒙古正白旗人,在杭州驻防。由骁骑校多次升迁至协领。以忠勇获得士兵的拥护,被瑞昌所信任。杭州初被攻破时,瑞昌想要自刎,杰纯与副都统来存说敌人以偏师快速到来,没有后续部队,还可以尽力保卫驻防城等待外援,瑞昌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登城守卫。杰纯在武林门,每天与敌人作战,他的长子前锋校纳苏铿阵亡,他不顾个人安危,收殓儿子的尸体,没有哭泣,说:“你已经找到了归宿!”等到援兵到来,他骑马突出,敌人溃败,追击出城十里。因为收复城池的功绩,被赐予花翎。升迁为宁夏副都统,留在浙江协同团练大臣统率练勇,出省收复富阳。这年冬天,敌人再次进攻杭州,在观音桥迎击,亲手杀死数名敌人,率领西湖水勇截击,斩杀很多敌人,又连续击退攻城的敌人,追击到留下,进克余杭,被赐予额腾伊巴图鲁称号。调任乍浦副都统,仍然留在省城防守。
同治十一年,城再次被攻陷,杰纯战斗了一昼夜,所部伤亡几乎全部,派遣次子出城躲避,以保存宗族血脉,全家自焚,他独自骑马冲入敌阵,战死。朝廷下诏嘉奖他一家的忠烈,依照都统的例赐予抚恤,追赠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杭州、乍浦都建立专祠,他的儿子、儿媳、孙子、仆人等都附祀。后来又特别恩准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号果毅。升迁次子固鲁铿为知府,改回京旗。
锡龄阿,姓紥哈苏,是蒙古正白旗人,在荆州驻防。以佐领的身份率兵参加战事,在沔阳、监利、潜江、应城、汉阳、宜昌等地作战。累积功绩,多次升迁至福州副都统,调任乍浦副都统。同治十一年,敌人来犯,他督率军队出战,城中内应起事,他折回巷战,全军覆没,与两个儿子荣辉、荣耀一同在战场上牺牲。被追赠都统衔,追赠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号武烈,入祀京师昭忠祠。后来因为荆州绅民感念他保卫境土的功绩,请求建立专祠。他的儿子荣辉、荣耀都被追赠云骑尉世职。
评论说:清朝制度,在行省要地设置旗兵驻防,尤其重视都会,兵力多者,由将军统领。这是为了限制疆臣,防备不测。在和平时期,不再像国初那样有强大的军队,小有变动,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大敌当前,力量不足以抵御。江南的失陷,是因为陆建瀛没有预先设防。祥厚仓促间被任命专责,以孤城对抗正盛的敌人,怎么可能还有幸存的机会。杭州初被攻陷时,敌人只是偏师,所以瑞昌能够守卫内城等待援兵;等到苏州、常州失陷,没有依靠,最终无法保住,这是大势所趋。然而这两个人,都能以忠义激励士兵,城亡与亡,妇女儿童都懂得效命,多么壮烈!祁宿藻忠诚至极,杰纯智勇双全,都是一时之才。炎冈同烬,世人特别惋惜他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八十五-注解
宗室祥厚:指清朝的宗室成员,祥厚为其名。
隶镶红旗:隶指归属,镶红旗是清朝八旗之一,是满洲人的旗籍。
袭骑都尉世职:袭指继承,骑都尉是清朝的一种官职,世职指世袭的官职。
授銮仪卫整仪尉:授指任命,銮仪卫是清朝的宫廷警卫机构,整仪尉是其官职。
累擢:指连续提升官职。
粤匪:指太平天国军队。
两江总督:清朝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两江(江苏、安徽、江西)地区。
江宁将军:江宁是南京的古称,将军是清朝的地方军事长官。
寿春镇总兵:寿春是古代地名,镇总兵是清朝的地方军事长官。
恩长:指官员恩长。
陈胜元:指官员陈胜元。
祁宿藻:指官员祁宿藻。
陈克让:指官员陈克让。
刘同缨瑞昌杰纯:指官员刘同缨。
锡龄阿:指官员锡龄阿。
八旗协领:八旗是清朝的军事组织,协领是八旗中的一个军事职务。
旗兵:指满洲八旗的士兵。
京师昭忠祠:京师指北京,昭忠祠是为纪念忠烈而建的祠堂。
武举:指通过武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
前锋校:前锋校是清朝军队中的一个军职。
协领:清朝官职,属于武官,是中级武官职位。
江南提督:江南提督是负责江南地区军事的长官。
亲军:亲军是指皇帝的私人卫队。
十五善射:指擅长射箭的人。
宁国营副将:宁国营是古代的一个军事编制,副将是其中的军官。
庶吉士:清朝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预备官员。
编修:编修是清朝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官员,负责编纂书籍。
召对:召对是指皇帝召见官员进行询问。
宣宗:指清朝的道光皇帝。
湖北黄州知府:黄州是古代地名,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
武昌:武昌是武汉的古称,武昌是武汉三镇之一。
按察使:按察使是清朝的地方行政监察官。
布政使:布政使是清朝的地方行政长官。
韶州:韶州是广东省的一个古地名。
土匪:指民间非法武装组织。
花翎:花翎是清朝官员的装饰品,象征荣誉。
盐运使:盐运使是负责盐业运输的官员。
江北赈务:江北赈务是指对江北地区灾民的赈济工作。
文宗:指清朝的咸丰皇帝。
优血卩:优血卩是一种荣誉的表示。
右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清朝的一种监察官职。
荫一子以知州用:荫指因先辈的功绩而使后代得到官职。
遗榇:遗榇是指死者的棺木。
遗祠:遗祠是指为纪念某人而建立的祠堂。
克让:克让,道光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后累擢至四川绥远知府,调成都。在官清正,有忠节。贼将至时,克让坚决守城,最终战死。
道光三年:道光三年(1823年),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三年,也是科举考试的一年。
进士: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通过考试获得进士资格的人,可以进入官场。
吏部主事:清朝官职,属于吏部,负责管理官员的选拔、任用等事务。
四川绥远知府:清朝地方官职,负责管理四川绥远地区的行政、司法等事务。
成都:四川省省会,历史上曾是蜀汉的都城。
咸丰元年:咸丰元年(1851年),清朝咸丰皇帝的第一年。
江安粮道:清朝地方官职,负责管理江安地区的粮食征收、运输等事务。
贼将至:指有敌军即将到来的情况。
孥:妻子和子女。
宿藻:人名,克让的朋友,因守城而死。
库尚有储金:指官库中还有储存的金钱。
募死士:招募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勇士。
清凉山:地名,克让守城的地方。
殒於阵:在战斗中牺牲。
克诚:克让的弟弟。
松恩:克让的儿子。
李:克让的妻子。
自经死:自缢而死。
骑都尉:清朝官职,属于武官,是较低的武官职位。
世职:世袭的官职,可以由子孙继承。
江西石城:江西省石城县,同缨的籍贯。
拔贡: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由地方官推荐优秀人才参加考试。
盐城、泰兴、江浦、上元、六合、江宁:这些地名都是江苏省内的城市,同缨在这些地方担任过官职。
胥赖其力:依靠他的力量。
假向荣书:假托向荣的书信。
炮裂城:用炮火轰击城墙。
死士:愿意为特定目的牺牲的人。
赋绝命词:写下绝命诗。
投水死:投水自杀。
恤典加等:给予特别的哀悼和抚恤。
赠道衔:赠予道台衔,道台是清朝地方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专员。
谥武烈:给予武烈谥号,表示对其勇猛、忠诚的表彰。
瑞昌:字云阁,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官员。
满洲镶黄旗:清朝八旗之一,由满洲人组成。
骑都尉世职:世袭的骑都尉官职。
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清朝官职,负责管理正白旗汉军的副都统。
金州、吉林副都统:在金州和吉林地区担任副都统。
杭州将军:杭州地区的军事指挥官。
淮、徐:淮安和徐州,地名。
山东防剿:负责山东地区的防御和剿匪。
僧格林沁、胜保:清朝将领。
畿辅:指京城周边地区。
静海、河间、东光:地名。
连镇:地名。
河西:河的西岸。
林凤祥:太平天国将领。
广德、浙境:地名。
省城:指杭州,浙江省的省会。
武林门、钱塘门:杭州城门。
黄马褂:清朝官员的服饰之一,是一种荣誉象征。
轻车都尉:清朝官职,属于武官,是较低的武官职位。
江南大营溃:江南地区的清朝军队大营被太平天国军队攻破。
常、苏两郡陷:常州和苏州两个郡被太平天国军队攻陷。
张玉良:清朝将领。
总统江南诸军:担任江南地区所有军队的总指挥。
江长贵:清朝将领。
规复苏州:计划收复苏州。
嘉兴:地名。
富阳、馀杭:地名。
杭州副都统:杭州地区的副都统。
杰纯:人名,蒙古正白旗人,杭州驻防。
骁骑校:清朝官职,属于武官,是较低的武官职位。
婴城固守:环绕城墙进行固守。
绍兴:地名。
石门:地名。
湖州:地名。
浙东诸郡:浙江东部地区的各个郡。
昭忠祠:纪念忠烈之士的祠堂。
布库鲁氏:蒙古正白旗的姓氏。
荆州驻防:在荆州地区担任驻防。
佐领:清朝官职,属于武官,是中级武官职位。
汉阳、宜昌:地名。
福州副都统:在福州地区担任副都统。
乍浦副都统:在乍浦地区担任副都统。
都统:清朝官职,属于武官,是高级武官职位。
炎冈同烬:炎冈和同烬都是人名,指这些忠烈之士如同烈火般燃烧,最终化为灰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八十五-评注
克让,奉天承德人。道光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累擢四川绥远知府,调成都。
此段文字描述了克让的生平事迹,从进士出身到官至四川绥远知府,展现了其官场生涯的稳步上升。‘累擢’一词,体现了其在官场上的不断晋升,同时也暗示了其政治生涯的艰辛与不易。
咸丰元年,擢江安粮道,居官清正。
‘擢’字再次体现了官职的晋升,‘江安粮道’则说明了其职责所在,‘居官清正’则是对其为官清廉的赞誉。
贼将至,或劝以督运出。克让曰:‘江宁东南都会,失则大局危。去将焉往?’又请徙其孥,其妻泣曰:‘去为民望,不如死!’宿藻死而不瞑,克让抚之曰:‘库尚有储金,当募死士以成君志。’
这段文字描绘了克让在面对战乱时的坚定与忠诚。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放弃江宁,体现了其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品质。‘孥’字的使用,表现了其家庭观念的深厚。
克让守清凉山,督兵战,殒於阵。
‘殒於阵’一词,彰显了克让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
弟克诚,子松恩,同遇害。
此句说明了克让的家族也遭受了战乱的摧残,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妻李,自经死。
‘自经死’一词,表现了克让妻子对他的忠诚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赐恤,予骑都尉世职,本籍请建专祠,追谥忠节。
此句说明了克让的忠诚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赐予世职,并建立专祠,追谥忠节,是对其忠诚的肯定与表彰。
同缨,江西石城人。拔贡。历官盐城、泰兴、江浦、上元、六合、江宁诸县,皆有声。
此段文字介绍了同缨的生平事迹,从拔贡到历任多个县官,都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江宁治防,储粮练团,胥赖其力。
‘胥赖其力’一词,体现了同缨在治理江宁时的贡献与能力。
贼初至,假向荣书请入城,同缨察其诈,却之。
此句说明了同缨在战乱中的果断与智慧,识破敌人的诡计,保卫了江宁。
炮裂城,率死士御击复完。
‘炮裂城’一词,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率死士御击复完’则表现了同缨的英勇无畏。
及城陷,赋绝命词,投水死,恤典加等,赠道衔,谥武烈。
此句说明了同缨在城陷之后,仍然保持着忠诚与勇气,最终以死明志。
瑞昌,字云阁,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
此段文字介绍了瑞昌的生平事迹,从字、姓氏到族群,都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
六世祖敖德,以军功予骑都尉世职。
‘六世祖敖德’一词,说明了瑞昌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瑞昌由拜唐阿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官场上的晋升之路,‘拜唐阿’和‘銮仪卫整仪尉’等词汇,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
道光二十九年,擢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历金州、吉林副都统。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道光年间的官职晋升,‘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等词汇,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
咸丰三年,擢杭州将军,未之任,率盛京兵赴淮、徐,专办山东防剿。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咸丰年间的战功,‘专办山东防剿’则体现了其职责所在。
寻从僧格林沁、胜保剿贼畿辅。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剿贼过程中的协助与贡献。
四年,连战静海、河间、东光。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表现,‘连战’一词,体现了其英勇无畏。
五年,会攻连镇,扼河西,毁贼巢木城。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战略部署与战术运用。
贼首林凤祥就擒,被诏嘉奖,命赴本任。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十年二月,粤匪由广德入浙境,省城兵单,分防湖州、孝丰、馀杭。
此句说明了战乱对浙江地区的影响。
贼分股突犯杭州,瑞昌令副都统来存出武林门御之,自守钱塘门,偕巡抚罗遵殿布置甫定,贼已麕至,纵火扑城。
此段文字描绘了瑞昌在杭州保卫战中的表现,‘纵火扑城’则表现了敌人的残忍。
越十日,地雷发,城陷。
此句说明了杭州保卫战的失败。
瑞昌率旗兵迎击於涌金门,杀伤相当。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
退守驻防子城,贼屡攻,力拒却之。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坚守与不屈。
相持六日,会张玉良率援兵至,夹击,贼弃城走,遂复杭州,特诏嘉奖,赐黄马褂,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既而江南大营溃,常、苏两郡陷。
此句说明了江南大营的溃败,对常、苏两郡的影响。
张玉良以罪黜,命瑞昌总统江南诸军,江长贵副之,规复苏州。
此句说明了朝廷对瑞昌的信任与重用。
而贼已陷长兴、武康,复谕先顾杭城,再图进取。
此句说明了战局的变化,以及朝廷的战略部署。
嘉兴寻为贼踞,命瑞昌督张玉良往攻,亦未果。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努力与无奈。
十月,贼陷富阳、馀杭,复扑杭州,瑞昌亲督副都统杰纯、副将吴再升击走之。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
十一年,贼势益张,由嘉兴进陷石门,湖州亦被围,浙东诸郡相继失守。
此句说明了战局的变化,以及战乱对浙江地区的影响。
自绍兴为贼踞,杭州愈危,遂被围,瑞昌偕巡抚王有龄婴城固守逾两月。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坚守与不屈。
张玉良战城下,伤殒,军心益涣。
此句说明了战乱对军队士气的影响。
外援不至,粮道皆绝。
此句说明了战乱对后勤补给的影响。
瑞昌忧愤成疾,旗兵精壮多伤亡,乃集将校,誓死报国,家给火药。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努力与付出。
及城陷,瑞昌先举火自焚,阖营次第火起,同死者,杭州副都统关福及江苏粮储道赫特赫纳以下男妇四千馀人。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英勇与牺牲。
事闻,诏优恤,赠太子太保,晋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壮。
此句说明了瑞昌的忠诚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表彰。
入祀京师昭忠祠,杭州建专祠,死事者附祀焉。
此句说明了瑞昌的忠烈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同治三年,杭州复,左宗棠奏瑞昌妾吴,於城破时挈两幼子绪成、绪恩出走失散。
此句说明了瑞昌的家族在战乱中的遭遇。
事定,寻得绪恩,护送回京。
此句说明了绪恩的回归。
诏念瑞昌忠烈,命本旗传交其长子内阁中书绪光收养,饬宗棠购访绪成下落,迄未得。
此句说明了朝廷对瑞昌家族的关怀。
后以两世职并为三等子爵。
此句说明了瑞昌家族在战乱后的地位。
杰纯,布库鲁氏,蒙古正白旗人,杭州驻防。
此段文字介绍了杰纯的生平事迹,从族群到官职,都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
由骁骑校累迁协领。
此句说明了杰纯在官场上的晋升之路。
忠勇得士心,为瑞昌所倚。
此句说明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表现得到了瑞昌的信任。
杭州初破,瑞昌欲自刭,杰纯与副都统来存言贼以偏师疾至,未有后继,犹可力保驻防城以待外援。
此段文字描绘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表现,‘偏师疾至’则表现了敌人的攻势。
瑞昌从之,乃登陴守御。
此句说明了瑞昌在战乱中的决策。
杰纯当武林门,日与贼战,长子前锋校纳苏铿阵亡,不之顾,殓其尸,不哭,曰:‘汝先得所归矣!’
此段文字描绘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英勇与牺牲,‘汝先得所归矣’则表现了他的忠诚与无私。
及援兵至,怒马突出,贼披靡,追击出城十里外。
此句说明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
以复城功,赐花翎。
此句说明了杰纯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擢宁夏副都统,留浙协同团练大臣统率练勇,出省复富阳。
此句说明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贡献。
是年冬,贼复犯杭州,迎剿於观音桥,手刃数贼,率西湖水勇截击,斩馘甚众,又连破扑城之贼,追至留下,进克馀杭,赐号额腾伊巴图鲁。
此段文字描绘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手刃数贼’等词汇,体现了他的英勇无畏。
调授乍浦副都统,仍留防省城。
此句说明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职责所在。
十一年,城再陷,杰纯战一昼夜,所部伤亡略尽,遣次子出避,以存宗祀,阖门自焚,独策马入贼阵,死之。
此段文字描绘了杰纯在战乱中的英勇与牺牲,‘独策马入贼阵’则表现了他的英勇无畏。
诏嘉其一门忠烈,依都统例赐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杭州、乍浦并建专祠,子妇孙仆皆附祀。
此句说明了杰纯的忠烈事迹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表彰。
后复加恩入祀京师昭忠祠,谥果毅。
此句说明了杰纯的忠烈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擢次子固鲁铿知府,改归京旗。
此句说明了杰纯家族在战乱后的地位。
锡龄阿,紥哈苏氏,蒙古正白旗人,荆州驻防。
此段文字介绍了锡龄阿的生平事迹,从族群到官职,都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
以佐领率兵从战沔阳、监利、潜江、应城、汉阳、宜昌。
此句说明了锡龄阿在战乱中的表现。
积功累擢福州副都统,调乍浦副都统。
此句说明了锡龄阿在官场上的晋升之路。
十一年,贼来犯,督兵出战,城中内应起,折回巷战,全军皆没,与两子荣辉、荣耀同殒於阵。
此段文字描绘了锡龄阿在战乱中的英勇与牺牲。
赠都统衔,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武烈,入祀京师昭忠祠。
此句说明了锡龄阿的忠烈事迹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表彰。
嗣以荆州绅民感念保境功,请建专祠。
此句说明了锡龄阿的忠烈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子荣辉、荣耀并予云骑尉世职。
此句说明了锡龄阿家族在战乱后的地位。
论曰:清制,行省要区置旗兵驻防,其尤重都会,兵额多者,以将军领之。
此段文字说明了清朝的军事制度,‘行省要区置旗兵驻防’则体现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重视。
盖监制疆臣,备不虞也。
此句说明了清朝军事制度的目的与意义。
承平恬嬉,非复国初劲旅,小有变动,可资镇慑;钜寇燎原,力不足以御之。
此句说明了清朝军事制度的局限性与战乱对国家的影响。
江南之失,误於陆建瀛不预设防。
此句说明了江南失守的原因。
祥厚仓猝专任,以孤城当方张之寇,宁有幸焉。
此句说明了祥厚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困境。
杭州初陷,贼仅偏师,故瑞昌能守内城以待援;及苏、常既失,辅车无依,终不能保,大势然也。
此段文字说明了杭州保卫战的原因与结果。
然二人者,皆能以忠义激励,城亡与亡,妇婴皆知效死,烈已!
此句说明了克让和同缨的忠烈事迹。
祁宿藻孤忠尽瘁,杰纯智勇能军,并一时杰出之才。
此句说明了祁宿藻和杰纯的才华与贡献。
炎冈同烬,世尤惜之。
此句说明了炎冈的才华与贡献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