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二十六-原文

恒文 郭一裕 蒋洲 杨灏 高恒子高朴 王亶望勒尔谨 陈辉祖 郑源鹴 国泰郝硕 良卿方世俊 钱度 觉罗伍拉纳浦霖

恒文,乌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雍正初,以诸生授笔帖式,四迁兵科给事中。

外授甘肃平庆道,再迁贵州布政使。

乾隆初,方用兵金川,恒文奏言:“兵贵神速。臣官甘肃平庆道时,见提督以下诸营,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择勇健者,名为援剿兵将,备预定旗帜器械,及奖赉诸项亦预存。贵州乃无此例。本年四川调兵二千,迟至六日方得起程。请仿甘肃例预为计,提督驻安顺,设重兵,请於府库贮银五千待用。”

既又疏上行军诸节目。

上嘉其能治事,移直隶。

十六年,擢湖北巡抚。

疏请采汉铜广鼓铸,请增筑武昌近城石堤,请停估变省城道仓空廒、备贮协济邻省米石,均得旨允行。

十八年,署湖广总督,移山西巡抚。

二十一年,擢云贵总督。

二十二年三月,疏劾贵州粮道沈迁婪索属吏,鞫实论斩。

恒文与云南巡抚郭一裕议制金炉上贡,恒文令属吏市金,减其值,吏民怨咨。

一裕乃疏劾恒文贪污败检,列款以上。

上命刑部尚书刘统勋会贵州巡抚定长即讯,得恒文令属吏市金减金值,及巡察营伍纵仆婪索诸事,逮送京师。

上责恒文;“为大臣,以进献为名,私饱己橐,簠簋不饬,负恩罪大。”遣待卫三泰、紥拉丰阿乘传就恒文所至,宣谕赐自尽。

郭一裕,湖北汉阳人。

雍正初,入赀为知县,除江南清河知县。

稍迁山西太原知府。

乾隆中,累擢云南巡抚。

恒文对簿,具言贡金炉议发自一裕。

统勋等察知一裕亦令属吏市金,见恒文以减值敛怨,乃先发为掩覆计。

事闻,上谓:“一裕本庸鄙,前为山东巡抚,尝请进万金上供。在官惟以殖产营运为事,但尚不至如恒文之狼藉。”命夺职,发军台效力。

手诏谓:“恒文及一裕罪轻重一归允当,毋谓一裕以汉吏劾满洲终两败也。”

一裕呈部请输金赎罪,会蒋洲、杨灏皆以婪索属吏坐诛,洲狱具,得同官朋比状。

上因谓:“恒文事发自一裕,尚彼胜於此。”特许其纳赎。

居数年,予三品衔,授河南按察使。

以老罢。

卒。

蒋洲,江南常熟人,大学士廷锡子。

自主事累擢至山西布政使。

二十二年,就迁巡抚,旋移山东,以塔永宁代。

塔永宁劾洲贪纵,亏库帑钜万。

将行,令冀宁道杨龙文、太原知府七赉札诸属吏纳赇弥所亏。

统勋自云南还,上命驰往会塔永宁按治。

解洲任,逮送山西严鞫,得实,诛洲,并及龙文、七赉论绞候。

诸属吏亏帑,文职知州朱廷扬等、武职守备武琏等,皆论罪如律。

陕西巡抚明德,以前官山西尝取洲及诸属吏赇,亦论绞候。

上命发甘肃交黄廷桂听差遣。

杨灏,直隶曲阳人。

乾隆中,官湖南布政使。

时以湖南仓穀济江南当籴补,灏发穀值百取一二,得金三千有奇。

巡抚陈宏谋疏劾,谳实,坐斩。

二十二年,秋谳,巡抚蒋炳以灏限内完赃,拟入缓决,上怒,命诛灏,夺炳官,逮京师,论罪坐斩。

上以炳意在沽誉,尚未尝受贿,改戍军台。

按察使夔舒亦坐是夺职。

高恒,字立斋,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斌子也。

乾隆初,以荫生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

出监山海关、淮安、张家口榷税,署长芦盐政、天津总兵。

二十二年,授两淮盐政。

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言:“海州产盐盛,请令河东买运配引赴陕西引地行销。淮北盐贱,并令淮南商买运適中之地,作常平仓盐备缺额补配。”

命高恒会两江总督尹继善覆议,寻疏陈:“海洲产盐盛衰,视天时晴雨,难定成数。距陕西三千馀里,黄河逆流而上,断难輓运。自海州出场,经淮、徐、海各属,皆淮北食盐口岸;徐州以上,又系长芦引地。恐沿途挟私,淮南额引多,盐场广,有盈无绌。即淮北盐价稍贱,加以脚费折耗亦相等。若令淮南销淮北馀盐,尤非商情所便。纵发官帑与之收买,亦难强其领运。”

疏入,上从之。

湖广总督李侍尧疏言湖北盐骤贵,请饬淮商减价。

命高恒赴湖北会议。

定湖北盐价,视淮商成本每包以二钱三分一釐为制。

二十九年,授上驷院卿,仍领两淮盐政。

三十年,以从兄高晋为两江总督,当回避,召署户部侍郎。

疏陈整顿纲课,定分季运清奖励之制,命以告后政普福。

寻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三十二年,署吏部侍郎。

是时上屡南巡,两淮盐商迎跸,治行宫扬州,上临幸,辄留数日乃去,费不赀,频岁上贡稍华侈。

高恒为盐政,陈请预提纲引岁二十万至四十万,得旨允行。

复令诸商每引输银三两为公使钱,因以自私,事皆未报部。

三十三年,两淮盐政尤拔世发其弊,上夺高恒官,命江苏巡抚彰宝会尤拔世按治。

诸盐商具言频岁上贡及备南巡差共用银四百六十七万馀,诸盐政虽在官久,尚无寄商生息事。

上责其未详尽,下刑部鞫实,高恒尝受盐商金,坐诛。

普福及盐运使卢见曾等罪有差。

子高朴,初授武备院员外郎。

累迁给事中,巡山东漕政。

三十七年,超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值月食,救护未至,上谕谓:‘高朴年少奋勉,是以加恩擢用,非他人比。乃在朕前有意见长,退后辄图安逸,岂足副朕造就裁成之意?’吏议夺职,命宽之。

迁兵部右侍郎。

上录诸直省道府姓名,密记治行优绌,谓之道府记载,太监高云从偶泄於外廷。

左都御史观保,侍郎蒋赐棨、吴坛、倪承宽尝因侍班私论其事,高朴闻,具疏劾,上怒,下刑部鞫治。

寻命诛云从,贷观保等,不竟其事。

诏谓:‘云从以贱役无忌惮,岂可不亟为整饬以肃纪纲?但不屑因此兴大狱,故不复穷治。诸大臣岂无见闻,独高朴为之陈奏,内省应自惭。若因此图倾高朴,则是自取其死。高朴若沾沾自喜,不知谨懔,转致妄为,则高云从即其前车,朕亦不能曲贷也。’

四十一年,命往叶尔羌办事。

距叶尔羌四百馀里,有密尔岱山,产玉,旧封禁。

高朴疏请开采,岁一次。

四十三年,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勒底诉高朴役回民三千采玉,婪索金宝,并盗鬻官玉。

乌什办事大臣永贵以闻,上命夺官严鞫,籍其家,得寄还金玉;永贵又言叶尔羌存银一万六千馀、金五百馀。

高朴坐诛。

方上诛高恒,大学士傅恒从容言乞推慧贤皇贵妃恩贷其死,上曰:‘如皇后兄弟犯法,当奈何?’傅恒战栗不敢言。

至是,谕曰:‘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师子。

自举人捐纳知县,发甘肃,知山丹、皋兰诸县。

选授云南武定知府,引见,命仍往甘肃待缺,除宁夏知府。

累迁浙江布政使,暂署巡抚。

乾隆三十八年,上幸天津,亶望贡方物,范金为如意,饰以珠,上拒弗纳。

三十九年,移甘肃布政使。

甘肃旧例,令民输豆麦,予国子监生,得应试入官,谓之‘监粮’,上令罢之。

既,复令肃州、安西收捐如旧例。

亶望至,申总督勒尔谨,以内地仓储未实为辞,为疏请诸州县皆得收捐;既,又请於勒尔谨,令民改输银。

岁虚报旱灾,妄言以粟治赈,而私其银,自总督以下皆有分,亶望多取焉。

议初行,方半载,亶望疏报收捐一万九千名,得豆麦八十二万。

上谓:‘甘肃民贫地瘠,安得有二万人捐监?又安得有如许馀粮?今半年已得八十二万,年复一年,经久陈红,又将安用?即云每岁借给民间,何如留於闾阎,听其自为流转?’因发‘四不可解’诘勒尔谨,勒尔谨饰辞具覆。

上谕:‘尔等既身任其事,勉力妥为之可也。’

四十二年,擢浙江巡抚。

四十五年,上南巡,亶望治供张甚侈。

上谓:‘省方问俗,非为游观计。今乃添建屋宇,点缀镫彩,华缛繁费,朕实所不取。’戒毋更如是。

亶望旋居母丧,疏请治丧百日后,留塘工自效,上许之。

浙江巡抚李质颖入觐,奏陈海塘事,因及亶望意见不相合,遂言亶望不遣妻拏还里行丧。

上降旨责其忘亲越礼,夺官,仍留塘工自效。

四十六年,命大学士阿桂如浙江勘工。

阿桂疏发杭嘉湖道王燧贪纵、故嘉兴知府陈虞盛浮冒状,上谕:‘朕上年南巡,入浙江境,即见其侈靡,诘亶望,言虞盛所为。今燧等借大差为名,贪纵浮冒,必亶望为之庇护。’命逮燧严鞫。

会河州回苏四十三为乱,勒尔谨师屡败,亦被逮。

大学士阿桂出视师,未即至,命尚书和珅先焉,和珅疏言入境即遇雨,阿桂报师行亦屡言雨。

上因疑甘肃频岁报旱不实,谕阿桂及总督李侍尧令具实以闻。

阿桂、侍尧疏发亶望等令监粮改输银及虚销赈粟自私诸状,上怒甚,遣侍郎杨魁如浙江会巡抚陈辉祖召亶望严鞫,籍其家,得金银逾百万。

上幸热河,逮亶望、勒尔谨及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赴行在,令诸大臣会鞫。

亶望具服发议监粮改输银,令兰州知府蒋全迪示意诸州县伪报旱灾,迫所辖道府具结申转;在官尚奢侈,皋兰知县程栋为支应,诸州县餽赂率以千万计。

狱定,上命斩亶望,赐勒尔谨自裁,廷赞论绞,并命即兰州斩全迪;遂令阿桂按治诸州县,冒赈至二万以上皆死,於是坐斩者栋等二十二人,餘谴黜有差。

上谓:‘此二十二人之死,皆亶望导之使陷於法,与亶望杀之何异?’令夺亶望子裘等官,发伊犁,幼子逮下刑部狱,年至十二,即次第遣发,逃者斩。

陕甘总督李侍尧续发得赇诸吏,又诛闵鹓元等十一人,罪董熙等六人。

五十九年,上将归政,国史馆进师传。

上览其治绩,乃赦亶望子还,幼者罢勿遣,谓‘勿令师绝嗣也’。

勒尔谨,宜特墨氏,满洲镶白旗人。

乾隆初,以翻译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

外授直隶天津道。

累迁陕甘总督。

四十二年,河州回黄国其、王伏林为乱,驰往捕治,诛国其、伏林及其徒四百馀人。

四十六年,循化回苏四十三复起,勒尔谨令兰州知府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率二百人往捕,为所戕,遂破河州。

勒尔谨赴援,闻贼将自小道径攻兰州,引还城守。

上责勒尔谨观望失机,夺官;下刑部论斩,上命改监候,卒坐亶望狱死。

陈辉祖又以籍亶望家匿金玉器,谴诛。

辉祖,湖南祁阳人,两广总督大受子也。

以荫生授户部员外郎,迁郎中。

外授河南陈州知府。

累迁闽浙总督,兼领浙江巡抚。

亶望狱起,辉祖弟严祖为甘肃知县,狱辞连染。

上以辉祖当知状,诘之,不敢言,诏严切,乃具陈平日实有所闻,惧严祖且得罪,隐忍未闻上,因请罪,降三品顶戴留任。

时安徽巡抚闵鹗元亦坐其弟鹓元,与辉祖同谴。

既,布政使盛柱疏言检校亶望家入官物与原册有异同,命大学士阿桂按治,具得辉祖隐匿私易状,论斩。

上曰:‘辉祖罪固无可逭,然与亶望较,终不同。传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辉祖盗臣耳。亦命改监候。’

四十七年,浙江巡抚福崧奏桐乡民因徵漕聚众閧县庭,辉祖宽其罪,次年乃复閧。

闽浙总督富勒浑奏两省诸州县亏仓穀,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奏台湾民互斗,於是上罪辉祖牟利营私,两省庶政皆废弛贻误,罪无异亶望,赐自裁。

五十三年,又以湖北吏治阘茸,弊始辉祖为巡抚时,戍其子伊犁。

乾隆季年,诸贪吏首亶望,次则郑源鹴。

源鹴,直隶丰润人。

以贡生授户部主事,累迁湖南布政使。

仁宗既诛和珅,有言源鹴贪黩状,下巡抚姜晟按治。

源鹴具服收发库项,加扣平馀,数逾八万;署内眷属几三百人,自蓄优伶,服官奢侈。

上宣示源鹴罪状,因言:‘诸直省大吏宴会酒食,率以嘱首县,首县复敛於诸州县。率皆朘小民之脂膏,供大吏之娱乐,展转苛派,受害仍在吾民。通谕诸直省,令悛改积习。’

寻命斩源鹴。

国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四川总督文绶子也。

国泰初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

外擢山东按察使,迁布政使。

乾隆三十八年,文绶官陕甘总督,奉命按前四川总督阿尔泰纵子明德布婪索属吏,徇不以实陈,戍伊犁。

国泰具疏谢,请从父戍所赎父罪。

上谕曰:‘汝无罪,何必惶惧?’

四十二年,迁巡抚。

国泰纨袴子,早贵,遇属吏不以礼,小不当意,辄呵斥。

布政使于易简事之谄,至长跪白事。

易简,江苏金坛人,大学士敏中弟也。

大学士阿桂等以国泰乖张,请改京朝官。

四十六年,上为召易简诣京师问状,易简为国泰力辨。

上降旨戒国泰驭属吏当宽严得中,令警惕改悔。

会文绶复官四川总督,以啯匪为乱,再戍伊犁,国泰未具疏谢。

居月馀,疏谢赐鹿肉,上诘责。

国泰请纳养廉为父赎,并乞治罪,上宽之。

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劾国泰及易简贪纵营私,徵赂诸州县,诸州县仓库皆亏缺。

上命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按治,并令沣与俱。

和珅故袒国泰;墉持正,以国泰虐其乡,右沣。

验历城库银银色不一,得借市充库状。

语互详沣传。

国泰具服婪索诸属吏,数辄至千万。

易简谄国泰,上诘不敢以实对。

狱定,皆论斩,上命改监候,逮系刑部狱。

巡抚明兴疏言通察诸州县仓库,亏二百万有奇,皆国泰、易简在官时事。

上命即狱中诘国泰等,国泰等言因王伦乱,诸州县以公使钱佐军兴,乃亏及仓库。

上以‘王伦乱起灭不过一月,即谓军兴事急,何多至二百万?即有之,当具疏以实闻。国泰、易简罔上行私,视诸属吏亏帑恝置不问,罪与王亶望等均’。

命即狱中赐自裁。

郝硕,汉军镶黄旗人。

父郝玉麟,官两江总督。

郝硕袭骑都尉世职,授户部员外郎,直军机处,迁郎中。

外授山东登莱青道,三迁江西巡抚。

将朝京师,以行李不具,徵属吏纳赇。

四十九年,两江总督萨载论劾,逮京师鞫实。

上谓:‘郝硕罪同国泰,国泰小有才,地方事尚知料理。郝硕尝朝行在,问以地方事,不知所对。不意复贪婪若是!且郝硕讬辞求赂,正国泰事败时,乃明知故蹈,无复忌惮。即视国泰例赐自裁。’

因通谕诸直省督抚,当持名节,畏宪典,以国泰、郝硕为戒。

良卿,富察氏,满洲正白旗人。

乾隆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

外授直隶通永道,累迁贵州布政使。

三十二年,命署巡抚。

师征缅甸,良卿董台站。

上谕良卿:‘师行供顿有资民力者,覈实奏闻。’

良卿疏言:‘此项多乡保措办,银数多寡参差,无从覈算。’

上谓:‘师行供顿有资民力,亦当官为检覈。若以乡保措办遂置不问,民瘼何所仰赖?且吏役因以为奸,又何所不至耶?良卿以布政使署巡抚,何得诿为不知?’

下吏议,当降调,命改夺官,仍留任。

既,上发帑佐军需,良卿请确查散给,上诘良卿:‘既言无从覈算,何能确查散给?’

命留供续发官军。

良卿又疏陈贵州兵极能走险耐瘴,请募五千人习枪炮、藤牌备徵发。

上嘉其尽心,赐孔雀翎。

寻移广东,以募兵事未竟,仍留贵州。

贵州产铅,岁采运供铸钱,以粮道主其事。

三十四年,良卿疏劾威宁知州刘标运铅不如额,并亏工本运值,夺标职,令良卿详谳。

良卿疏陈标亏项,并劾粮道永泰,请简大臣会鞫,上为遣内阁学士富察善如贵州会良卿按治。

永泰揭户部陈标亏项由长官婪索,因及良卿及按察使高积贪黩状,上解良卿职,复命刑部侍郎钱维城、湖广总督吴达善即讯。

故事,奏摺置黄木匣,外护以黄绫袱,至御前始启。

上发副将军阿桂军中奏,於袱内得普安民吴倎诉官吏、土目私派累民状,命吴达善密勘;而刘标亦遣人诣户部诉上官婪索,呈簿记,上申命吴达善严鞫。

吴达善先后疏言标积年亏帑至二十四万有奇。

良卿意在弥补掩覆,见事不可掩,乃以访闻奏劾;及追缴银六千有奇,令留抵私填公项,不入查封,始终隐饰。

又及高积鬻储库水银,良卿有袒庇状。

良卿长支养廉,为前布政使张逢尧及积署布政使时支放。

普安州民吴国治诉知州陈昶籍军兴私派累民,良卿即令昶会鞫,不竟其事,乃致倎贿驿吏附奏事达御前。

上乃责良卿负恩欺罔,罪不止於骫法婪赃,命即贵州省城处斩,销旗籍,以其子富多、富永发伊犁,畀厄鲁特为奴。

积、逢尧、标皆坐谴。

方世俊,字毓川,安徽桐城人。

乾隆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累迁太仆寺少卿,外授陕西布政使。

二十九年,擢贵州巡抚。

三十二年,调湖南巡抚。

刘标讦发上官婪索,言世俊得银六千有奇,上命夺官,逮送贵州,其仆承世俊得银千。

狱成,械致刑部,论绞决,上命改监候。

秋谳入情实,伏法。

钱度,字希裴,江南武进人。

乾隆元年进士,授吏部主事,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

外授安徽徽州知府,累擢至方面。

其为江安督粮道、河库道,皆再任,历十馀年。

上嘉其久任奋勉。

二十九年,授云南布政使。

三十三年,迁广东巡抚。

师方征缅甸,度主餽军,命以巡抚衔领布政使。

未岁,移广西巡抚,乃之官,贺县囚越狱,度请宽知县郑之翀罪。

上命夺之翀职,责度宽纵。

学政梅立本按试郁林,索供应,民聚閧。

上命度定学政供应夫船事例,度拟从宽备,失上指,仍左授云南布政使。

三十七年,监铜厂。

宜良知县朱一深揭户部,告度贪婪,勒属吏市金玉,上命刑部侍郎袁守侗如云南会总督彰宝、巡抚李湖按治。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获度仆持金玉诸器,自京师将往云南,值银五千以上;江西巡抚海明奏获度仆携银二万九千有奇,自云南将往江南,并得度寄子酆书,令为複壁藏金,为永久计;两江总督高晋籍度家,得窖藏银二万七千,又寄顿金二千。

守侗等讯得度刻扣铜本平馀,及勒属吏市金玉得值,具服,逮送京师。

命军机大臣会刑部覆谳,以度侵欺勒索赃私具实,罪当斩,命即行法。

子酆亦论绞,上为改缓决。

寻遇赦,仍不令应试出仕。

嘉庆五年,弛其禁。

觉罗伍拉纳,满洲正黄旗人。

初授户部笔帖式,外除张家口理事同知,累迁福建布政使。

林爽文之乱,伍拉纳主餽军,往来蚶江、厦门,事定,赐花翎,迁河南巡抚。

乾隆五十四年,授闽浙总督。

上以福建民情獷悍,戒伍拉纳当与巡抚徐嗣曾商榷整饬。

伍拉纳督属吏捕盗,先后所诛杀百数十人。

以内地民多渡海至台湾,疏请海口设官渡,便稽察。

时定往台湾者出蚶江,民舟或自厦门渡,亦令至蚶江报验,疏请罢其例,俾得迳出厦门。

言者以海中岛屿多,流民散处为盗薮,当毁其庐,徙其民,毋使滋蔓。

下滨海诸直省议,伍拉纳疏言:‘福建海中诸岛屿,流民散处,凡已编甲输粮者,当不在例中。’

上命诸岛屿非例当封禁,皆任其居处。

浙江嘉善县民诉县吏徵漕浮收,下伍拉纳按治,论如律。

伍拉纳治尚严,疏劾金门镇总兵罗英笈巡洋兵船遇盗不以实报,英笈坐谴;又论邵武营守备余朝武等侵饷,营吏黄国材等冒饷,黄岩右营守备叶起发属兵遇盗不以实报,外委陈学明避盗伪为被创,营兵柯大斌诬告营官,皆傅重比。

五十七年,同安民陈苏老、晋江民陈滋等为乱,设靝雰会。

‘〈表气〉雰’字妄造,以代‘天地’。

伍拉纳率按察使戚蓼生赴泉州捕得苏老等,诛一百五十八人,戍六十九人。

五十九年,义乌民何世来,宣平民王元、楼德新等为乱,立邪教。

伍拉纳率按察使钱受椿赴金华。

浙江巡抚吉庆已捕诛世来、德新,伍拉纳覆谳诸胁从,复诛鲍茂山、吴阿成等,还福建至浦城,捕得元,诛之。

六十年,台湾盗陈周全为乱,陷彰化。

伍拉纳出驻泉州,发兵令署陆路提督乌兰保、海坛镇总兵特克什布赴剿,彰化民杨仲舍等击破周全,乱已定。

是岁,漳、泉被水,饥。

伍拉纳至,民閧集乞赈,未以闻。

上促伍拉纳赴台湾,累诏诘责,伍拉纳自泉州往。

福州将军魁伦疏言:‘伍拉纳性急,按察使钱受椿等迎合,治狱多未协。’

漳、泉被水,米值昂,民贫,巡抚浦霖等不为之所,多入海为盗。

虎门近在省会,亦有盗舟出没。

上为罢伍拉纳、浦霖,命两广总督觉罗长麟署总督,魁伦署巡抚。

伍拉纳至台湾,劾鹿仔港巡检朱继功以丧去官,贼起,即携眷内渡,请夺官戍新疆。

上谕曰:‘伍拉纳为总督,台湾贼起,陷城戕官,朕屡旨严饬始行,继功丁忧巡检,转责其携眷内渡,加以远戍。伍拉纳畏葸迁延,乃欲以此自掩,何其不知耻也!’

伍拉纳、浦霖贪纵、婪索诸属吏,州县仓库多亏缺。

伍拉纳尝疏陈清查诸州县仓库,亏穀六十四万有奇、银三十六万有奇,限三年责诸主者偿纳。

至是,魁伦疏论诸州县仓库亏缺,伍拉纳所奏非实数。

上命伍拉纳、浦霖及布政使伊辙布、按察使钱受椿皆夺官,交长麟、魁伦按谳。

长麟、魁伦勘布政司库吏周经侵库帑八万有奇,具狱辞以上。

上疑长麟等意将归狱於经,斥其徇隐。

长麟等疏发伍拉纳受盐商赇十五万,霖亦受二万,别疏发受椿谳长秦械斗狱,狱毙至十人,得赇销案。

籍伍拉纳家,得银四十万有奇、如意至一百馀柄,上比之元载胡椒八百斛;籍霖家,得窖藏金七百、银二十八万,田舍值六万有奇,他服物称是;逮京师,廷鞫服罪,命立斩。

伊辙布亦逮京师,道死。

受椿监送还福建,夹二次,重笞四十,乃集在省诸官吏处斩;又以长麟主宽贷,夺官召还,以魁伦代之,遂兴大狱,诸州县亏帑一万以上皆斩,诛李堂等十人,馀谴黜有差。

霖,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外授湖北安襄郧道。累迁福建巡抚,移湖南,复迁福建。及得罪,上谓:‘伍拉纳未尝学问,或不知洁己奉公之义。霖以科目进,起自寒素,擢任封疆,乃贪黩无厌,罔顾廉耻,尚得谓有人心者乎?’霖及伍拉纳、伊辙布、受椿诸子皆用王亶望例戍伊犁。嘉庆四年,赦还。

论曰:高宗谴诸贪吏,身大辟,家籍没,僇及於子孙。凡所连染,穷治不稍贷,可谓严矣!乃营私骫法,前后相望,岂以执政者尚贪侈,源浊流不能清欤?抑以坐苞苴败者,亦或论才宥罪,执法未尝无挠欤?然观其所诛殛,要可以鉴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二十六-译文

恒文,乌佳氏,是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初年,他作为生员被授予笔帖式,后来四次升迁,成为兵科给事中。后来他被外放担任甘肃平庆道,再次升迁为贵州布政使。乾隆初年,正值对金川用兵,恒文上奏说:‘用兵贵在神速。我在甘肃平庆道任职时,看到提督以下的各营,有的三分之一,有的四分之一,挑选出勇健的人,称为援剿兵将,预先准备旗帜和器械,以及奖赏和物资也都提前储备。但贵州没有这样的先例。今年四川调兵两千,直到六天后才出发。请效仿甘肃的做法,提前做好准备,提督驻扎在安顺,部署重兵,请求在府库中储备五千两银子以备使用。’随后他又上疏报告行军各项事宜。皇帝赞赏他处理事务的能力,将他调任直隶。十六年,他被提拔为湖北巡抚。他上疏请求采集汉铜铸造广鼓,请求增筑武昌近城的石堤,请求停止估变省城道仓空廒、储备协济邻省的米石,这些请求都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十八年,他代理湖广总督,调任山西巡抚。

二十一年,他被提拔为云贵总督。二十二年三月,他上疏弹劾贵州粮道沈迁贪污,经审实后判处死刑。恒文与云南巡抚郭一裕商议制作金炉进贡,恒文命令下属购买黄金,降低价格,导致官吏和百姓怨声载道。一裕于是上疏弹劾恒文贪污败坏风气,列举了多项罪名。皇帝命令刑部尚书刘统勋与贵州巡抚定长一起审讯,发现恒文命令下属购买黄金降低价格,以及巡察营伍时放纵仆人贪污等事,将恒文逮捕送至京师。皇帝责备恒文:‘作为大臣,以进献为名,私吞钱财,器物不整,辜负恩宠,罪行重大。’派遣侍卫三泰、紥拉丰阿传达皇帝的命令,让恒文自尽。

郭一裕,湖北汉阳人。雍正初年,他通过捐纳成为知县,后来被任命为江南清河知县。稍后升迁为山西太原知府。乾隆年间,多次升迁成为云南巡抚。恒文对簿,详细说明了贡金炉的建议是由一裕提出的。刘统勋等人调查发现一裕也命令下属购买黄金,看到恒文因为降价而引起怨恨,于是先发制人。事情上报后,皇帝说:‘一裕原本就平庸鄙陋,之前担任山东巡抚时,曾请求进贡万金。在任期间只顾着经营产业,但还不至于像恒文那样混乱。’下令剥夺他的职务,发配到军台效力。皇帝亲手写下诏书说:“恒文和一裕的罪行轻重都应得到适当的处理,不要说一裕因为汉人弹劾满人而最终两败俱伤。”一裕向部里请求用金钱赎罪,正值蒋洲、杨灏都因为贪污被处死,洲的案子审结后,发现他们有相互勾结的情况。皇帝因此说:“恒文的事情是从一裕开始的,他比这个还要恶劣。”特别允许他赎罪。过了几年,他被授予三品衔,担任河南按察使。因年老而退休,去世。

蒋洲,江南常熟人,大学士廷锡的儿子。从主事职位一路升迁至山西布政使。二十二年,他被调任巡抚,不久后调任山东,由塔永宁接替。塔永宁弹劾蒋洲贪污放纵,亏空国库巨万。在蒋洲即将离任时,命令冀宁道杨龙文、太原知府七赉札诸属吏纳贿弥补亏空。刘统勋从云南回京后,皇帝命令他快马前往与塔永宁一起审理此案。解除了蒋洲的职务,将他逮捕送至山西严审,证实了罪行,处死了蒋洲,并牵连到杨龙文、七赉等人,判处绞刑。其他属吏亏空国库,文职知州朱廷扬等人、武职守备武琏等人,都按律处罚。陕西巡抚明德,因为之前在山西任职时曾收取蒋洲及属吏的贿赂,也被判处绞刑。皇帝命令将他发配到甘肃,交给黄廷桂听差遣。

杨灏,直隶曲阳人。乾隆年间,担任湖南布政使。当时湖南的仓谷用来济助江南的籴补,杨灏以百取一二的价格出售谷物,获得黄金三千多两。巡抚陈宏谋弹劾他,经审理属实,判处死刑。二十二年秋天,审案时,巡抚蒋炳因为杨灏在限期内交清赃款,拟定为缓刑,皇帝大怒,命令处死杨灏,剥夺蒋炳的官职,将他逮捕至京师,判处死刑。皇帝认为蒋炳的意图是获取名誉,并没有接受贿赂,改判为流放军台。按察使夔舒也因此被剥夺职务。

高恒,字立斋,是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斌的儿子。乾隆初年,他以荫生身份被授予户部主事,后来升迁为郎中。他出京监管山海关、淮安、张家口榷税,代理长芦盐政、天津总兵。二十二年,他被任命为两淮盐政。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说:‘海州产盐丰富,请让河东买运配引到陕西引地销售。淮北盐价便宜,并让淮南商人买运到适中之地,作为常平仓盐储备缺额补充。’皇帝命令高恒与两江总督尹继善重新审议,不久上疏说:‘海洲产盐的盛衰,取决于天气晴雨,难以确定数量。距离陕西有三千多里,黄河逆流而上,难以运输。从海州出场,经过淮、徐、海各属,都是淮北食盐口岸;徐州以上,又属于长芦引地。担心沿途私藏,淮南的额引多,盐场广,有盈无绌。即使淮北盐价稍低,加上运费损耗也相当。如果让淮南销售淮北的余盐,尤其不符合商人的利益。即使发放官银购买,也难以强迫他们运输。’上疏后,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湖广总督李侍尧上疏说湖北盐价突然上涨,请求命令淮商降价。皇帝命令高恒前往湖北商议。确定了湖北盐价,按照淮商的成本,每包盐定为二钱三分一厘。二十九年,他被任命为上驷院卿,仍然负责两淮盐政。三十年,因为他的堂兄高晋担任两江总督,需要回避,他被召回担任户部侍郎。上疏陈述整顿税收,制定分季运清奖励制度,命令将此告知后任官员普福。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三十二年,他代理吏部侍郎。当时皇帝多次南巡,两淮盐商迎接皇帝,在扬州建造行宫,皇帝驾临,常常停留数日才离开,费用巨大,连年上贡稍微奢侈。

高恒担任盐政时,上疏请求预先提取纲引岁二十万至四十万,得到皇帝的批准。他又命令各商人每引输银三两作为公使钱,却因此私吞,所有事情都没有上报部里。三十三年,两淮盐政尤拔世发现了他的弊端,皇帝剥夺了高恒的官职,命令江苏巡抚彰宝与尤拔世一起调查。各盐商都陈述了连年上贡和准备南巡的费用共四百六十七万两,各盐政虽然任职时间久,但还没有寄商生息的事情。皇帝责备他们没有详细调查,下令刑部审实,发现高恒曾经接受盐商的黄金,判处死刑。普福及盐运使卢见曾等人的罪行各有不同。

子高朴,最初被任命为武备院员外郎。后来多次升迁,担任给事中,巡视山东漕运政务。在第三十七年,他被破格提拔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遇到月食时,救援未到,皇帝下谕说:‘高朴年轻有为,因此我给予他特殊的恩典和提拔,不是其他人能比的。但他在我面前有长处,退下后却追求安逸,这怎么能符合我培养他的意图呢?’吏部建议剥夺他的职务,但皇帝下令宽容他。后来他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

皇帝记录了各个直省道府的姓名,秘密记录他们的政绩优劣,称之为‘道府记载’,太监高云从偶然泄露给了外廷。左都御史观保,侍郎蒋赐棨、吴坛、倪承宽曾因侍班私下讨论此事,高朴听说后,上疏弹劾,皇帝大怒,下令刑部审讯。不久之后,下令诛杀高云从,宽恕观保等人,但没有继续追查此事。

皇帝下诏说:‘高云从作为低微的太监,竟然如此无所顾忌,怎么能不立即整顿以严肃法纪呢?但我不屑因此大兴狱案,所以不再深究。各位大臣难道没有见过听过,只有高朴为此上奏,内心应该感到惭愧。如果因此图谋陷害高朴,那就是自取灭亡。如果高朴沾沾自喜,不知谨慎,反而胡作非为,那么高云从就是他的前车之鉴,我也不能偏袒他。’

在第四十一年,皇帝命令他去叶尔羌处理事务。距离叶尔羌四百多里,有密尔岱山,那里产玉,以前被禁止开采。高朴上疏请求开采,每年一次。在第四十三年,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勒底控告高朴征召三千回民采玉,勒索金宝,并盗卖官玉。乌什办事大臣永贵上报此事,皇帝下令剥夺高朴的官职,严加审讯,查抄他的家产,发现寄存的金银;永贵又说叶尔羌存银一万六千多、金五百多。高朴因此被处死。

正当皇帝处决高恒的时候,大学士傅恒从容地请求皇帝宽恕慧贤皇贵妃的侄子高朴,皇帝说:‘如果皇后的兄弟犯法,该如何处理?’傅恒战战兢兢不敢回答。这时,皇帝说:‘高朴贪婪无度,不顾法纪,比他的父亲高恒还要严重,不能因为他是慧贤皇贵妃的侄子就稍微宽恕他。’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师子的学生。从举人捐纳知县,被派往甘肃,担任山丹、皋兰等县知县。后来被选授云南武定知府,被引见后,命令他仍然前往甘肃等待空缺,任命他为宁夏知府。后来多次升迁,担任浙江布政使,暂时代理巡抚。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到天津,王亶望进贡了方物,用金制成如意,装饰以珍珠,皇帝拒绝接受。

在三十九年,他被调任甘肃布政使。甘肃有旧例,命令百姓输送豆麦,给国子监生,让他们得以应试做官,称之为‘监粮’,皇帝下令废除它。之后,又命令肃州、安西按照旧例收捐。王亶望到任后,向总督勒尔谨提出,以内地仓储未实为借口,上疏请求各个州县都可以收捐;之后,又向勒尔谨提出,命令百姓改输银。每年虚假报告旱灾,胡说用粮食赈灾,而私自占有银子,从总督以下都有分,王亶望取走的大部分。

刚开始实行时,才半年,王亶望上疏报告收捐一万九千人,得到豆麦八十二万。皇帝说:‘甘肃百姓贫穷,土地贫瘠,怎么可能有两万人捐监?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余粮?现在半年已经得到八十二万,一年复一年,长期陈陈相因,又将如何使用?如果说是每年借给民间,不如留在民间,让他们自行流通。’因此发出‘四不可解’质问勒尔谨,勒尔谨编造谎言回答。

在四十二年,他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在四十五年,皇帝南巡,王亶望筹备供应非常奢侈。皇帝说:‘巡视地方,询问民间风俗,不是为了游观。现在却增建房屋,装饰灯具,华美而费用庞大,我实在不能接受。’告诫他不要再这样做。王亶望随后因为母亲去世而辞职,上疏请求治丧百日之后,留在塘工自效,皇帝同意了。

浙江巡抚李质颖入宫觐见,上奏陈述海塘的事务,因此提及王亶望的意见不合,于是说王亶望不派遣妻子返回家乡守丧。皇帝下旨责备他忘亲越礼,剥夺了他的官职,但仍留在塘工自效。

在四十六年,皇帝命令大学士阿桂前往浙江勘察工程。阿桂上疏揭发杭嘉湖道王燧贪污放纵、嘉兴知府陈虞盛虚报浮夸的情况,皇帝下谕说:‘我去年南巡,进入浙江境内,就看到那里的奢侈浪费,质问王亶望,说是陈虞盛所为。现在王燧等人借大差事为名,贪污放纵,虚报浮夸,一定是王亶望庇护他们。’下令逮捕王燧严加审讯。正值河州回族苏四十三叛乱,勒尔谨率领的军队屡次失败,也被逮捕。大学士阿桂出兵支援,尚未到达,皇帝命令尚书和珅先去,和珅上疏说入境就遇到雨,阿桂报告军队行进也多次说下雨。皇帝因此怀疑甘肃频繁报告旱灾不实,下谕阿桂和总督李侍尧令他们如实上报。

阿桂和李侍尧上疏揭发王亶望等人命令监粮改输银以及虚报赈灾粮食私占银两的情况,皇帝非常愤怒,派遣侍郎杨魁前往浙江会同巡抚陈辉祖审讯王亶望,查抄他的家产,发现金银超过百万。皇帝到热河,逮捕王亶望、勒尔谨及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到行在,命令各位大臣会审。王亶望承认虚报监粮改输银,命令兰州知府蒋全迪示意各州县虚假报告旱灾,迫使所辖道府出具证明转报;在任期间仍然奢侈,皋兰知县程栋负责供应,各州县馈赠都以千万计。案件定案后,皇帝下令斩杀王亶望,赐勒尔谨自尽,王廷赞被判处绞刑,并命令立即在兰州斩杀蒋全迪;随后命令阿桂审理各州县,贪污赈灾款达到两万以上的都被处死,于是处死的有程栋等二十二人,其余被贬黜。

皇帝说:‘这二十二人之死,都是王亶望引导他们陷入法网,与王亶望杀他们有何区别?’命令剥夺王亶望的儿子王裘等人的官职,发配到伊犁,幼子被逮捕到刑部监狱,十二岁时,依次被遣送,逃跑的斩首。

陕甘总督李侍尧继续发现接受贿赂的官员,又处决闵鹓元等十一人,判处董熙等六人有罪。

五十九年,皇帝即将归政,国史馆进呈师传。皇帝查阅他的政绩,于是赦免王亶望的儿子返回,幼子不予遣送,说‘不要让师绝后’。

勒尔谨,宜特墨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初年,因翻译进士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升迁为员外郎。外放为直隶天津道。多次升迁,担任陕甘总督。在四十二年,河州回族黄国其、王伏林叛乱,他前往追捕处理,处决国其、伏林及其徒四百多人。在四十六年,循化回族苏四十三再次起事,勒尔谨命令兰州知府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率领二百人前往追捕,被杀害,随后攻破河州。勒尔谨前往支援,听说叛军将领直接从小路进攻兰州,于是返回城内防守。皇帝责备勒尔谨观望失机,剥夺了他的官职;下刑部判处斩首,皇帝下令改为监候,最终因王亶望的案件而死。陈辉祖又因为查抄王亶望家藏有金玉器,被贬谪处死。

辉祖,是湖南祁阳人,是两广总督大受的儿子。凭借父亲的官职被授予户部员外郎,后来升迁为郎中。后来被外放担任河南陈州知府。经过多次升迁,成为闽浙总督,并兼任浙江巡抚。在亶望狱案爆发时,辉祖的弟弟严祖是甘肃知县,因为案件牵连而被牵扯进去。皇帝责问辉祖,他不敢说,皇帝下诏责备他,辉祖于是详细陈述了平时所知的情况,担心严祖会受到牵连,所以没有上报给皇帝,因此请求罪责,被降三级官职但留任。当时安徽巡抚闵鹗元也因为他的弟弟鹓元的问题,与辉祖一同受到谴责。

后来,布政使盛柱上疏说检查亶望家的官物与原册有异同,皇帝命令大学士阿桂调查处理,最终查实辉祖有隐瞒私换官物的情况,被判处斩首。皇帝说:‘辉祖的罪行固然无法逃脱,但与亶望相比,终究不同。古语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辉祖就是盗臣。但也命令改为监候。’

乾隆四十七年,浙江巡抚福崧上奏说桐乡民众因为征收漕粮而聚集在县庭闹事,辉祖宽恕了他们的罪行,次年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闽浙总督富勒浑上奏说两省的州县仓库粮食亏缺,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上奏说台湾民众互相斗殴,于是皇帝认为辉祖谋取私利,两省的政务都废弛,错误与亶望无异,赐令自尽。

乾隆五十三年,又因为湖北的官治腐败,弊端始于辉祖担任巡抚时,将他的儿子发配到伊犁。

乾隆末年,贪污的官员首推亶望,其次是郑源鹴。

郑源鹴,是直隶丰润人。凭借贡生身份被授予户部主事,多次升迁后成为湖南布政使。仁宗诛杀和珅后,有人揭发郑源鹴的贪污行为,皇帝下令巡抚姜晟调查处理。郑源鹴承认收取库银,额外扣留,数额超过八万;他的家属几乎有三百人,他自己还养有戏班,做官时非常奢侈。皇帝宣示郑源鹴的罪行,并说:‘各省的大官在宴会时,都让首县负责,首县又向各州县敛财。这些行为都是剥削百姓的脂膏,供大官娱乐,层层加码,受害者仍然是我们的百姓。通令各省,让他们改掉这些积习。’不久后,下令处决郑源鹴。

国泰,姓富察,是满洲镶白旗人,是四川总督文绶的儿子。国泰最初被授予刑部主事,后来升迁为郎中。后来被提拔为山东按察使,再后来成为布政使。乾隆三十八年,文绶担任陕甘总督,因为命令前四川总督阿尔泰纵容儿子明德布勒索属吏,不实报告情况,被发配到伊犁。国泰上疏谢罪,请求从父亲被发配的地方赎回父亲的罪。皇帝下旨说:‘你没有罪,为什么要害怕?’四十二年,他被升迁为巡抚。

国泰是一个纨绔子弟,早早就显贵了,对待属吏不礼貌,稍微有点不高兴就斥责。布政使于易简对他阿谀奉承,甚至长跪禀报事情。于易简,江苏金坛人,是大学士敏中的弟弟。大学士阿桂等人认为国泰行为古怪,请求让他改任京朝官。四十六年,皇帝召见于易简到京师询问情况,于易简为国泰力辩。皇帝下旨告诫国泰对待属吏要宽严适度,让他警惕改悔。恰逢文绶再次担任四川总督,因为土匪作乱,再次被发配到伊犁,国泰没有上疏谢罪。住了一个月后,上疏谢罪,请求赐予鹿肉,皇帝责备他。国泰请求缴纳养廉银来赎父亲的罪,并请求治罪,皇帝宽恕了他。

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弹劾国泰和于易简贪污放纵,收受贿赂,各州县仓库都亏缺。皇帝命令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调查处理,并命令钱沣一同前往。和珅故意袒护国泰;刘墉坚持正义,认为国泰虐待他的同乡,偏向钱沣。查验历城库银,发现银色不一,有借市充库的情况。具体细节在钱沣的传记中有详细记载。国泰承认勒索属吏,数额常常达到千万。于易简阿谀国泰,皇帝责问他,他不敢说实话。案件定案后,都被判处斩首,皇帝下令改为监候,逮捕关押在刑部监狱。巡抚明兴上疏说,调查各州县仓库,亏损超过二百万,都是国泰、于易简在任时的事情。皇帝命令在狱中审问国泰等人,国泰等人说因为王伦之乱,各州县用公使钱资助军费,导致仓库亏损。皇帝认为‘王伦之乱起灭不过一个月,即使说军费紧急,怎么会亏损这么多?即使有,也应该上疏如实报告。国泰、于易简欺上瞒下,对属吏亏损国库的事情置之不理,罪行与王亶望等人相当。’命令在狱中赐令自尽。

郝硕,是汉军镶黄旗人。他的父亲郝玉麟,曾任两江总督。郝硕继承骑都尉世职,被授予户部员外郎,在军机处任职,后来升迁为郎中。后来被外放担任山东登莱青道,三次升迁后成为江西巡抚。即将前往京师时,因为行李不齐,征收属吏的贿赂。乾隆四十九年,两江总督萨载弹劾他,将他逮捕到京师审问。皇帝说:‘郝硕的罪行与国泰相同,国泰虽然有些才能,但地方事务还是能处理的。郝硕曾经到朝廷,询问他地方事务,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没想到他如此贪婪!而且郝硕找借口索贿,正是国泰事情败露的时候,他明知故犯,毫无顾忌。即使与国泰相比,也应该赐令自尽。’因此通令各省督抚,应当保持名节,敬畏法纪,以国泰、郝硕为戒。

良卿,姓富察,是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七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后来升迁为郎中。后来被外放担任直隶通永道,多次升迁后成为贵州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被任命为巡抚。

师征缅甸时,良卿负责管理台站。皇帝下旨给良卿说:‘军队行进中的供应需要消耗民力,要核实后上报。’良卿上疏说:‘这些供应大多由乡保办理,银两数量参差不齐,无法核实。’皇帝说:‘军队行进中的供应消耗民力,也应该由官府进行核实。如果因为乡保办理就置之不理,百姓的疾苦又靠什么来依赖?而且官吏和役员会趁机作奸犯科,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良卿作为布政使代理巡抚,怎么能推脱不知道呢?’下交吏部审议,应当降职调任,命令改为夺去官职,但仍留任。

后来,皇帝拨款资助军需,良卿请求确查散给情况,皇帝责问良卿:‘既然说无法核实,怎么能确查散给呢?’命令继续供应给官军。良卿又上疏陈述贵州士兵非常能吃苦耐劳,请求招募五千人学习使用枪炮、藤牌准备征发。皇帝赞扬他尽心尽力,赐予孔雀翎。不久后调任广东,因为招募士兵的事情没有完成,仍然留在贵州。贵州出产铅,每年采集运输供应铸钱,由粮道负责这件事。乾隆三十四年,良卿上疏弹劾威宁知州刘标运输铅的数量不足,并且亏损了工本和运输费用,夺去了刘标的职务,命令良卿详细审理。良卿上疏陈述刘标亏损的情况,并弹劾粮道永泰,请求选拔大臣会审,皇帝派遣内阁学士富察善到贵州会审良卿。永泰上奏说户部陈标亏损的情况是由长官贪污索贿造成的,因此涉及到良卿和按察使高积的贪污情况,皇帝罢免了良卿的职务,命令刑部侍郎钱维城、湖广总督吴达善立即审问。

按照惯例,奏折放在黄木匣中,外面用黄绫包裹,到御前才打开。皇帝在副将军阿桂军中的奏折中,在包裹里发现了普安百姓吴倎控告官吏、土目私自摊派给百姓的情况,命令吴达善秘密调查;而刘标也派人到户部控告上级官员贪污索贿,呈上账簿,皇帝再次命令吴达善严加审问。

吴达善先后上疏说,历年亏损国库银两累计至二十四万有余。良卿本意是弥补并掩盖此事,但看到事情无法掩盖,于是以调查所得上奏弹劾;及至追缴银两六千有余,命令留下抵充私款,不纳入查封,始终隐瞒掩饰。又及至高积鬻卖库中水银,良卿有庇护之嫌。良卿长期支取养廉银,是前任布政使张逢尧和积署布政使时支放的。普安州民吴国治控告知州陈昶籍军兴私派累民,良卿即令陈昶会审,却不彻底处理此事,导致陈昶贿赂驿吏附奏事达御前。皇帝于是责备良卿负恩欺君,罪行不止于违法贪赃,命令在贵州省城处斩,注销旗籍,将其子富多、富永发配伊犁,成为厄鲁特人的奴隶。积、逢尧、标都因此受到谴责。

方世俊,字毓川,安徽桐城人。乾隆四年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多次升迁至太仆寺少卿,外放为陕西布政使。二十九年,升任贵州巡抚。三十二年,调任湖南巡抚。刘标弹劾上级官员贪污索贿,说世俊得到银两六千有余,皇帝命令夺去他的官职,逮捕送至贵州,其仆人也承认世俊得到银千。案件审结后,被押送至刑部,判处绞刑,皇帝命令改为监候。秋天,案件复审,世俊伏法。

钱度,字希裴,江南武进人。乾隆元年中进士,被授予吏部主事,多次升迁至广西道监察御史。外放为安徽徽州知府,多次升迁至地方高官。在担任江安督粮道、河库道时,都连任两届,历时十多年。皇帝赞赏他长期任职勤勉。二十九年,被任命为云南布政使。三十三年,调任广东巡抚。当时正在征讨缅甸,钱度负责供应军粮,被命令以巡抚衔兼任布政使。次年,调任广西巡抚,前往任所,贺县囚犯越狱,钱度请求宽恕知县郑之翀的罪。皇帝命令夺去郑之翀的职务,责备钱度宽纵。学政梅立本巡视郁林,索要供应,民众聚集喧哗。皇帝命令钱度制定学政供应夫船的条例,钱度建议从宽准备,不符合皇帝的旨意,仍然被降职为云南布政使。三十七年,监管铜厂。宜良知县朱一深告发度贪婪,勒令属吏购买金玉,皇帝命令刑部侍郎袁守侗如云南会总督彰宝、巡抚李湖查办。贵州巡抚图思德上奏抓获钱度仆人携带金玉等物,从京城前往云南,携带银两五千以上;江西巡抚海明上奏抓获钱度仆人携带银两二万九千有余,从云南前往江南,并得到钱度寄给儿子钱酆的书信,令其为复壁藏金,作为长久之计;两江总督高晋抄查钱度家,得到窖藏银两二万七千,又寄存金两二千。守侗等审讯得知钱度克扣铜本余款,以及勒令属吏购买金玉所得,钱度供认不讳,被逮捕送至京城。命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复审,以钱度侵吞欺诈勒索赃款事实确凿,罪当斩,命令立即执行。钱酆也被判处绞刑,皇帝改为缓期执行。不久遇赦,仍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出仕。嘉庆五年,解除禁令。

觉罗伍拉纳,满洲正黄旗人。最初被授予户部笔帖式,外放为张家口理事同知,多次升迁至福建布政使。林爽文之乱时,伍拉纳负责供应军粮,往来于蚶江、厦门,事态平定后,被赐予花翎,升任河南巡抚。乾隆五十四年,被任命为闽浙总督。皇帝因福建民情凶悍,告诫伍拉纳要与巡抚徐嗣曾商议整治。伍拉纳督率属吏捕盗,先后诛杀百余人。由于内地民众多渡海至台湾,上疏请求在海口设立官员渡口,便于稽查。当时规定前往台湾的人从蚶江出发,民船有时从厦门渡海,也命令他们到蚶江报验,上疏请求取消这一规定,使他们可以直接从厦门出发。有人提出海中岛屿多,流民散居成为盗贼的巢穴,应当摧毁他们的住所,迁移他们的人民,不要让他们蔓延。下文要求滨海各省商议,伍拉纳上疏说:‘福建海中的各个岛屿,流民散居,凡是已经编入户籍缴纳粮食的人,都不在规定之列。’皇帝命令各个岛屿非规定应当封禁的,都允许他们居住。

浙江嘉善县民众控告县吏征收漕粮时额外加收,下文命令伍拉纳调查处理,按律定罪。

伍拉纳治理严厉,上疏弹劾金门镇总兵罗英笈巡视洋兵船遇到海盗不实报告,罗英笈因此受到谴责;又弹劾邵武营守备余朝武等人侵吞军饷,营吏黄国材等人冒领军饷,黄岩右营守备叶起发属下士兵遇到海盗不实报告,外委陈学明逃避海盗假装受伤,营兵柯大斌诬告营官,都受到严厉处罚。五十七年,同安民众陈苏老、晋江民众陈滋等人作乱,设立靝雰会。‘〈表气〉雰’字是虚构的,用来代替‘天地’。伍拉纳率领按察使戚蓼生前往泉州逮捕陈苏老等人,诛杀一百五十八人,流放六十九人。五十九年,义乌民众何世来、宣平民众王元、楼德新等人作乱,设立邪教。伍拉纳率领按察使钱受椿前往金华。浙江巡抚吉庆已经逮捕并诛杀世来、德新,伍拉纳复审了其他胁从者,再次诛杀鲍茂山、吴阿成等人,返回福建至浦城,逮捕王元,将他诛杀。

六十年,台湾海盗陈周全作乱,攻陷彰化。伍拉纳出驻泉州,派兵命令署陆路提督乌兰保、海坛镇总兵特克什布前往剿灭,彰化民众杨仲舍等人击破陈周全,叛乱已经平定。这一年,漳州、泉州遭遇水灾,饥荒。伍拉纳到达后,民众聚集请求赈灾,他没有上报。皇帝催促伍拉纳前往台湾,多次下诏责问,伍拉纳从泉州前往。福州将军魁伦上疏说:‘伍拉纳性情急躁,按察使钱受椿等人迎合,处理案件多有不妥。漳州、泉州遭遇水灾,米价高昂,民众贫困,巡抚浦霖等人不采取应对措施,许多人入海成为海盗。虎门靠近省会,也有海盗船只出没。’皇帝因此罢免了伍拉纳、浦霖,命令两广总督觉罗长麟代理总督,魁伦代理巡抚。

伍拉纳到达台湾后,弹劾鹿仔港巡检朱继功因丧事离职,海盗起事时,他即携带家眷内渡,请求被剥夺官职流放新疆。皇帝下谕说:‘伍拉纳作为总督,台湾海盗起事,攻陷城池杀害官员,我多次严旨斥责他才开始行动,朱继功因丧事离职担任巡检,反而责备他携带家眷内渡,并加以流放。伍拉纳胆小怕事,拖延时间,竟然想用这种方式掩盖自己的过错,真是无耻至极!’伍拉纳、浦霖贪污放纵、勒索属吏,州县仓库多亏缺。伍拉纳曾经上疏陈述清查各州县仓库,亏空粮食六十四万有余、银两三十六万有余,限定三年内责令负责人偿还。至此,魁伦上疏弹劾各州县仓库亏缺,伍拉纳所上报的不是实数。皇帝命令伍拉纳、浦霖以及布政使伊辙布、按察使钱受椿都被剥夺官职,交给长麟、魁伦审理定罪。

长麟和魁伦调查发现布政司库吏周经贪污了八万以上的库银,并将罪状呈报上级。上级怀疑长麟等人打算将罪名推给周经,斥责他们徇私舞弊。

长麟等人上疏揭发伍拉纳接受盐商贿赂十五万,霖也接受了两万,另外上疏揭发受椿审理的秦械斗案件,案件中死伤至十人,最终以贿赂消案。查抄伍拉纳家产,得到银四十万以上、如意一百多件,上级将其与元载的胡椒八百斛相比;查抄霖的家产,得到窖藏金七百两、银二十八万,田地价值六万以上,其他物品价值相当;将霖逮捕到京城,经过审讯后服罪,下令立即处斩。

伊辙布也被逮捕到京城,途中死亡。受椿被押送回福建,遭受两次夹棍刑,重打四十下,最后在省城官员处被斩首;又因为长麟主张宽恕,被夺官召回,由魁伦接替,于是掀起大狱,各州县库银亏空一万以上的都被处斩,诛杀了李堂等十人,其他人也各有不同程度的处罚。

霖是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一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后来升迁为郎中。外放担任湖北安襄郧道。多次升迁后成为福建巡抚,后来调任湖南,再次升迁回福建。等到他犯罪后,上级说:“伍拉纳没有学问,可能不知道廉洁奉公的意义。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出身贫寒,提拔为封疆大吏,却贪婪无度,不顾廉耻,还能说他有人心吗?”霖和伍拉纳、伊辙布、受椿等人的儿子都按照王亶望的例子被流放到伊犁。嘉庆四年,被赦免返回。

评论说:高宗对那些贪污的官员,亲自下令处以死刑,家产被没收,连累到子孙。所有涉及的人,都被彻底查办,没有丝毫宽容,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然而,他们还是营私舞弊,前赴后继,难道是因为执政者本身也贪婪奢侈,源头不清,导致流毒不净吗?或者是因为那些因受贿而败事的人,也有可能因为才干而被宽恕,执法时也可能有所迁就?然而,观察他们被诛杀的情况,足以作为鉴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二十六-注解

笔帖式:清代官员的职位名称,主要负责文书处理和翻译工作。

兵科给事中:明代至清代的官职,负责监督军事事务。

甘肃平庆道: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域,位于甘肃省。

贵州布政使:清朝的地方行政官员,负责贵州省的行政事务。

金川: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曾是藏、羌、彝等民族聚居区。

提督:清朝的地方军事长官,负责一省或数省的军事。

府库:古代官府的仓库,用于存放财物。

直隶:清朝的一个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

湖北巡抚:清朝的地方行政官员,负责湖北省的行政事务。

武昌:湖北省的一个城市,位于长江南岸。

石堤:用石头建造的堤坝,用于防洪。

道仓:古代官方设立的仓库,用于储存粮食。

协济:相互支援,帮助。

湖广总督:清朝的地方行政官员,负责湖广省(今湖南、湖北两省)的行政事务。

云贵总督:清朝的地方行政官员,负责云南省和贵州省的行政事务。

粮道:古代官职,负责粮食的运输和分配。

鞫实:审讯并查实。

赐自尽:皇帝下旨,命令某人自杀。

军台:清朝的军事设施,用于关押犯人。

输金赎罪:用金钱赎买罪责。

按察使:地方监察官员。

赇:赇指的是贿赂。

籴补:购买粮食补充。

榷税:古代官府对商品征收的税。

长芦盐政:清朝的盐政机构,负责长芦盐区的盐务。

天津总兵:清朝的地方军事长官,负责天津地区的军事。

两淮盐政:清朝的盐政机构,负责两淮盐区的盐务。

常平仓:古代官方设立的仓库,用于储存粮食,以备荒年。

纲引:盐商购买盐的凭证。

公使钱:古代官员或商人用于交际的费用。

刑部:古代官署名,负责司法、刑罚等事务。

寄商生息:商人通过寄存货物等方式获取利息。

坐诛:因罪被处死。

武备院员外郎:官名,明清时期,武备院是管理兵器和军事训练的机构,员外郎是其中的官员,负责具体事务。

给事中:官名,明清时期,给事中是中央监察机关的官员,负责监察官员,提出建议。

巡山东漕政:漕政是指管理漕运(即粮食运输)的政务,巡山东漕政即负责巡视山东地区的漕运事务。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官名,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中央监察机关,左副都御史是其中的高级官员,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

月食:天文现象,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中,使月亮变暗。

救护:救助,此处指救援。

兵部右侍郎:官名,兵部是明清时期的军事部门,右侍郎是其中的高级官员,负责协助兵部尚书处理事务。

道府记载:指对道(地方行政单位)和府(地方行政单位)官员的记载。

太监:古代宫廷中的宦官,负责宫廷内部事务。

都察院:官名,明清时期的中央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官员,弹劾不法。

阿奇木伯克:官名,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的一种地方官职。

永贵:人名,此处指甘肃办事大臣。

籍:籍指的是抄家。

乌什:地名,位于今新疆。

捐纳:古代官吏通过缴纳一定数量的钱财来获得官职。

国子监生:明清时期,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国子监生是国子监的学生,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监粮:国子监所需粮食。

肃州:地名,位于今甘肃。

安西:地名,位于今甘肃。

四不可解:指四件难以解释的事情。

塘工:指修筑堤坝等水利工程。

河州:地名,位于今甘肃。

循化:地名,位于今青海。

苏四十三:人名,此处指叛乱的首领。

杨士玑:人名,此处指兰州知府。

新柱:人名,此处指河州协副将。

觐:古代臣子拜见皇帝。

师传:指记录某位大臣生平事迹的传记。

宜特墨氏:姓氏,此处指勒尔谨的姓氏。

镶白旗:明清时期,满洲八旗之一,按旗色命名。

翻译进士:明清时期,通过翻译考试获得进士资格的人。

直隶天津道:官名,直隶天津道是直隶省天津地区的行政单位。

循化回:指循化地区的回族。

苏四十三复起:指苏四十三再次发动叛乱。

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人名,此处指兰州知府和河州协副将。

谴诛:谴责并处死。

荫生:指因先祖的功绩或官职而得以免试直接进入官场的人。

郎中:古代官职,六部中各部的主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知府:地方行政官职,掌管一府的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

闽浙总督:官职名,掌管福建、浙江两省的军事、行政等事务。

巡抚:地方高级官员,负责一省的行政事务。

亶望狱:指涉及官员亶望的贪污案件。

甘肃知县:甘肃一县的行政长官。

顶戴:官员的帽子上装饰的官阶标志。

布政使:地方行政长官。

检校:检查核对。

大学士:官职名,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之一,相当于宰相。

监候:监禁等待判决。

漕:古代指由官府负责的水路运输,尤其是粮食的运输。

閧:拥挤。

布政使司: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

贡生:古代科举制度中,由地方官推荐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

主事:古代官职,六部中各司的主官。

戍:充军,流放。

纨袴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多指不务正业、挥霍无度的人。

诘责:责问,责备。

养廉:为官员提供的生活补贴,以防止他们贪污。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按治:调查处理。

借市充库: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增加库银。

帑:国库,国家的财政资金。

骑都尉:古代武官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将军。

军机处: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军事机构。

朝行在:指到朝廷去。

诿:推卸责任。

台站:古代指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覈实:核实,查实。

瘼:疾苦,困难。

诿为不知:推卸责任,说不知道。

发帑:指国库拨款。

徵发:征收、征召。

亏项:亏损。

会鞫:会审,指多人共同审理案件。

揭:揭发,举报。

簿记:账簿,记录。

申命:命令,吩咐。

亏帑:亏空国库资金,指国库资金短缺或被挪用。

积年:多年累积,指长时间的积累。

访闻:通过探访了解到的消息或情况。

奏劾:向上级或皇帝上奏弹劾,指对某人或某事提出控告。

银:货币单位,古代中国的主要货币形式。

鬻:出售。

储库:储藏库,指存放物资的仓库。

水银:一种液态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药物和化妆品。

袒庇:庇护,保护。

军兴:军事行动或战争时期。

私派:私自征收或摊派。

倎贿:行贿。

驿吏:驿站的管理人员。

负恩:忘恩负义。

骫法:骫法指的是违法乱纪。

婪赃:贪污受贿。

发伊犁:被流放到新疆伊犁地区。

坐谴:因罪被谴责。

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级别考试的人。

户部主事:户部官员,负责财政事务。

太仆寺少卿:太仆寺的副长官,负责马政。

讦发:揭发,告发。

婪索:勒索。

械致:用刑具拘禁。

论绞决:判处绞刑。

谳:审理,判决。

伏法:被执行死刑。

吏部主事:吏部官员,负责官吏管理。

监察御史:监察官员,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

徽州知府:徽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方面:地区,指地方行政区域。

督粮道:负责粮食供应的官员。

河库道:负责河库事务的官员。

奋勉:勤奋努力。

餽军:供应军队。

衔:官职或头衔。

移:调任。

囚越狱:囚犯越狱。

宽纵:宽容放纵。

按试:巡视考试。

左授:降职调任。

铜厂:冶炼铜的工厂。

勒属吏:命令下属官员。

市:购买。

刻扣:扣除。

覆谳:重新审理。

侵欺勒索:侵占欺诈,勒索。

具实:确实,确实如此。

傅重比:加重惩罚。

靝雰:邪教名称。

陆路提督:陆路军事指挥官。

海坛镇总兵:海坛地区的军事指挥官。

剿:剿灭,讨伐。

被创:受伤。

邪教:非法的宗教组织。

鲍茂山:人名。

吴阿成:人名。

陷城:攻陷城池。

饬:命令,指示。

内渡:从海路返回内陆。

贪纵:贪污放纵。

亏穀:粮食短缺。

偿纳:偿还。

按谳:审理案件。

长麟:长麟是古代官员的名字,此处指某位官员。

魁伦:魁伦也是古代官员的名字,此处指某位官员。

勘布政司库吏:勘布政司库吏指的是负责检查布政司(地方行政机构)库房官员的职责。

侵库帑:侵库帑指的是非法侵占库房中的财物。

狱辞:狱辞是指起诉书或判决书。

上:上指的是皇帝。

归狱:归狱是指将某人归入监狱。

徇隐:徇隐指的是偏袒、隐瞒。

疏发:疏发是指上疏(上书)揭发。

伍拉纳:伍拉纳是古代官员的名字,此处指某位官员。

霖:霖是古代官员的名字,此处指某位官员。

械斗:械斗指的是武装斗争或斗殴。

廷鞫:廷鞫指的是在朝廷上进行审讯。

伊犁:伊犁是古代新疆地区的一个地名,此处指流放地。

大辟:大辟是指死刑。

僇:僇指的是惩罚、侮辱。

连染:连染指的是牵连。

营私:营私指的是谋取私利。

挠:挠指的是阻挠、破坏。

鉴:鉴指的是借鉴、教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二十六-评注

长麟、魁伦勘布政司库吏周经侵库帑八万有奇,具狱辞以上。

此句描述了长麟和魁伦调查布政司库吏周经侵吞公款八万以上的情况,并详细记录了案件。‘勘’字表明了调查的严谨性,‘侵库帑’则揭示了贪污的严重性,‘有奇’则强调了贪污金额的巨大。

上疑长麟等意将归狱於经,斥其徇隐。

皇帝对长麟等人将案件归咎于周经的行为表示怀疑,并指责他们徇私舞弊。‘疑’字体现了皇帝对案件公正性的关切,‘归狱’则暗示了长麟等人的不当行为。

长麟等疏发伍拉纳受盐商赇十五万,霖亦受二万,别疏发受椿谳长秦械斗狱,狱毙至十人,得赇销案。

此句列举了多个贪污案例,包括伍拉纳和霖的受贿行为,以及受椿因械斗案受贿导致十人死亡的案例。‘疏发’表明了案件的上报,‘赇’和‘销案’则揭示了贪污和腐败的普遍性。

籍伍拉纳家,得银四十万有奇、如意至一百馀柄,上比之元载胡椒八百斛;籍霖家,得窖藏金七百、银二十八万,田舍值六万有奇,他服物称是;逮京师,廷鞫服罪,命立斩。

此句详细描述了伍拉纳和霖的财产状况,以及他们因贪污被逮捕和处决的过程。‘籍’字表明了对财产的详细记录,‘廷鞫’则显示了皇帝对案件的重视,‘命立斩’则体现了法律的严厉。

伊辙布亦逮京师,道死。

伊辙布被逮捕后死于途中,此句简洁地记录了这一悲剧。

受椿监送还福建,夹二次,重笞四十,乃集在省诸官吏处斩;又以长麟主宽贷,夺官召还,以魁伦代之,遂兴大狱,诸州县亏帑一万以上皆斩,诛李堂等十人,馀谴黜有差。

此句描述了受椿被重罚以及长麟和魁伦在处理贪污案件中的角色。‘夹二次’和‘重笞四十’展现了法律的严酷,‘兴大狱’则说明了贪污案件的严重性。

霖,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外授湖北安襄郧道。累迁福建巡抚,移湖南,复迁福建。

此句介绍了霖的生平和官职经历,突出了他从一个进士到巡抚的晋升过程。

及得罪,上谓:“伍拉纳未尝学问,或不知洁己奉公之义。霖以科目进,起自寒素,擢任封疆,乃贪黩无厌,罔顾廉耻,尚得谓有人心者乎?”

皇帝对霖的贪污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他虽然出身寒素,却贪得无厌,不顾廉耻,这是对官员道德的极大讽刺。

霖及伍拉纳、伊辙布、受椿诸子皆用王亶望例戍伊犁。嘉庆四年,赦还。

此句说明了霖和其他贪污官员的子女被流放到伊犁,并在嘉庆四年获得赦免。

论曰:高宗谴诸贪吏,身大辟,家籍没,僇及於子孙。凡所连染,穷治不稍贷,可谓严矣!

这段评论赞扬了高宗对贪污官员的严厉打击,指出他不仅处决了官员本人,还没收了他们的家产,甚至牵连到子孙,显示了对贪污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乃营私骫法,前后相望,岂以执政者尚贪侈,源浊流不能清欤?抑以坐苞苴败者,亦或论才宥罪,执法未尝无挠欤?

这段评论提出了对当时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质疑,认为贪污现象普遍存在,是否因为执政者本身贪婪,或者执法者在处理贪污案件时存在徇私现象。

然观其所诛殛,要可以鉴矣!

最后,评论者认为虽然贪污现象严重,但通过对贪污官员的处决,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25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