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风毒脚气方-诸散第三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风毒脚气方-诸散第三-原文

例曰:大法春秋宜服散。

八风散

治风虚,面青黑土色,不见日月光,脚气痹弱,准经②面青黑主肾,不见日月光主肝,补肾治肝方。

菊花三两石斛天雄各一两半人参附子甘草各一两六铢钟乳署预续断黄芪泽泻麦门冬远志细辛龙胆秦艽石韦菟丝子牛膝菖蒲杜仲茯苓干地黄柏子仁蛇床子防风白术干姜萆薢山茱萸各一两五味子乌头各半两苁蓉二两

上三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不知,加至二匕。

大八风散

治诸缓风湿痹,脚弱方。

巴戟天黄芪桂心细辛天雄萆薢苁蓉牡荆子署预菊花萎蕤山茱萸秦艽黄芩石斛白术礜石一作矾石厚朴龙胆人参蜀椒各半两附子五味子各十八铢菖蒲茯苓牛膝《千金翼》作干姜乌喙远志各一两桔梗三十铢芎白敛芍药各六铢

上三十二味治下筛,酒服半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令微觉。胡洽无桔梗。

内补石斛秦艽散

治风虚脚弱,手足拘挛,疼痹不能行,脚跗肿上膝,小腹坚如绳约,气息常如忧恚,不能食饮者,皆由五劳七伤,肾气不足,受风湿故也,悉主之方。

石斛附子天雄桂心独活天门冬各一两秦艽乌头人参干姜当归防风杜仲各三十铢山茱萸莽草桔梗细辛麻黄前胡五味子各十八铢蜀椒白芷白术各半两

上二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不知,稍增至二匕。虚人三建皆炮,实人亦可生用。

风气者本因肾虚,既得病后,毒气外满则灸泄其气,内满则药驰之,当其救急,理必如此,至于风消退,四体虚弱,余毒未除,不可便止,宜服此散,推陈致新,极为良妙,此既人情可解,无可疑焉。

秦艽散

治风无久新,卒得不知人,四肢不仁,一身尽痛,偏枯不随,不能屈伸,洗洗寒热,头目眩倒,或口面㖞僻方。

秦艽干姜桔梗附子各一两天雄当归天门冬人参白术蜀椒各三十铢乌头细辛各十八铢甘草白芷山茱萸麻黄前胡防风五味子各半两

上十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若老人少服之。

胡洽无天门冬前胡,有莽草桂心防己萆薢白敛黄芪,为二十三味。

单服松脂,治一切风及大风,脚弱风痹方薰陆法亦同。

松脂三十斤以棕皮袋盛,系头,铛底布竹木,置袋于上,以石三五颗压之,下水于铛中令满煮之,膏浮出得尽以后量,更二十沸,接置于冷水中,易袋洗铛更煮,如此九遍,药成,捣筛为散,以粗罗下之,用酒服一方寸匕,日二。

初和药以冷酒,药入腹后饮热酒行药,以知为度。

如觉热即减,不减,令人大小便秘涩。

若涩,宜食葱羹,仍自不通,宜服生地黄汁,令取泄痢。

除忌大麻子以外无所禁,若欲断米,加茯苓与松脂等分,蜜中为丸,但食淡面馎饦,日两度食,一食一小碗,勿多食也。

作馎饦法:硬和面热挼,煮五十沸漉出,冷水淘,更置汤中煮十余沸,然后漉出食之。

服松脂三十日后,即觉有验,两脚如似水流下是效。

如恐秘涩,和一斤松脂茯苓与枣栗许大酥,即不涩,服经一百日后,脚气当愈。

《仙经》曰:服松脂一年增寿一年,服二年增寿二年,及服之十年增寿十年。

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主风湿疼,腰脚不随方。

防风茯苓菊花细辛蜀椒干姜云母苁蓉人参干地黄附子石斛杜仲远志菟丝子天雄萆薢桂心牛膝蛇床子白术署预巴戟菖蒲续断山茱萸各一两五味子半两

上二十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再。

茱萸散

主冷风脚跛偏枯,半身不随,昼夜呻吟,医所不治方。

吴茱萸干姜白敛牡荆《千金翼》作牡桂附子天雄狗脊干漆署预秦艽防风各半两

上十一味治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

药入肌肤中淫淫然,三日知,一月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风毒脚气方-诸散第三-译文

举例来说:大法春秋适宜服用散剂。

八风散

治疗风虚,面色青黑如土地,不见日月之光,脚气病弱,准经面青黑主肾,不见日月之光主肝,补肾治肝的方剂。

菊花三两,石斛、天雄各一两半,人参、附子、甘草各一两六铢,钟乳石、署预、续断、黄芪、泽泻、麦门冬、远志、细辛、龙胆、秦艽、石韦、菟丝子、牛膝、菖蒲、杜仲、茯苓、干地黄、柏子仁、蛇床子、防风、白术、干姜、萆薢、山茱萸各一两,五味子、乌头各半两,苁蓉二两。

上三十三味药研成粉末,用酒服一方寸匕,一天三次,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增加到二匕。

大八风散

治疗各种缓性的风湿痹痛,脚部无力。

巴戟天、黄芪、桂心、细辛、天雄、萆薢、苁蓉、牡荆子、署预、菊花、萎蕤、山茱萸、秦艽、黄芩、石斛、白术、礜石(或矾石)、厚朴、龙胆、人参、蜀椒各半两,附子、五味子各十八铢,菖蒲、茯苓、牛膝《千金翼》作干姜、乌喙、远志各一两,桔梗三十铢,芎白、芍药各六铢。

上三十二味药研成粉末,用酒服半寸匕,一天三次。如果效果不明显,逐渐增加剂量,但以稍微感觉为度。胡洽无桔梗。

内补石斛秦艽散

治疗风虚脚弱,手足拘挛,疼痛不能行走,脚踝肿到膝盖,小腹坚硬如绳索,气息常如忧虑愤怒,不能饮食,都是因为五劳七伤,肾气不足,受风湿引起的,都是这种方剂的主治。

石斛、附子、天雄、桂心、独活、天门冬各一两,秦艽、乌头、人参、干姜、当归、防风、杜仲各三十铢,山茱萸、莽草、桔梗、细辛、麻黄、前胡、五味子各十八铢,蜀椒、白芷、白术各半两。

上二十三味药研成粉末,用酒服一方寸匕,一天两次。如果效果不明显,逐渐增加到二匕。虚弱的病人都应炮制,实弱的病人也可以生用。风气者本因肾虚,一旦得病后,毒气外满就灸泄其气,内满就用药疏散,当其救急时,理必如此,至于风消退,四肢虚弱,余毒未除,不可立即停止,宜服用此散,推陈致新,极为良妙,此既人情可解,无可疑焉。

秦艽散

治疗风病无论新旧,突然失去知觉,四肢不仁,全身疼痛,半身不遂,不能屈伸,忽冷忽热,头目眩晕,或口面歪斜。

秦艽、干姜、桔梗、附子各一两,天雄、当归、天门冬、人参、白术、蜀椒各三十铢,乌头、细辛各十八铢,甘草、白芷、山茱萸、麻黄、前胡、防风、五味子各半两。

上十九味药研成粉末,用酒服一方寸匕,一天三次,老年人可少服。胡洽无天门冬、前胡,有莽草、桂心、防己、萆薢、白敛、黄芪,为二十三味。

单服松脂,治疗一切风病及大风,脚弱风痹。

松脂三十斤,用棕皮袋装好,系好袋口,锅底铺上竹木,将袋子放在上面,用几块石头压住,将水倒入锅中至满,煮开后膏油浮出,将膏油取尽后,再煮二十沸,然后倒出放在冷水中,换袋子清洗锅,再煮,如此九遍,药成,捣碎研成粉末,用粗罗筛下,用酒服一方寸匕,一天两次。开始服药时用冷酒,药入腹后饮用热酒以助药效,以感觉为度。如果感觉热,就减少剂量,如果不减,会使人大小便不通。如果不通,宜食用葱汤,如果仍然不通,宜服用生地黄汁,以促进腹泻。除了忌食大麻子外,没有其他禁忌。如果想要断米,加茯苓与松脂等分,蜜中为丸,只食用清淡的面食,一天两次,每次一小碗,不要多吃。制作面食的方法:将面和硬,热揉,煮五十沸后捞出,用冷水冲洗,再放回汤中煮十余沸,然后捞出食用。服松脂三十日后,就会感觉有疗效,两脚如流水般下,这是效果。如果担心秘涩,将一斤松脂、茯苓与枣栗大小的酥油混合,就不会秘涩,服经一百日后,脚气当愈。《仙经》说:服松脂一年增寿一年,服二年增寿二年,服十年增寿十年。

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主治风湿疼痛,腰脚不随。

防风、茯苓、菊花、细辛、蜀椒、干姜、云母、苁蓉、人参、干地黄、附子、石斛、杜仲、远志、菟丝子、天雄、萆薢、桂心、牛膝、蛇床子、白术、署预、巴戟、菖蒲、续断、山茱萸各一两,五味子半两。

上二十七味药研成粉末,用酒服一方寸匕,一天两次。

茱萸散

主治冷风脚跛,半身不遂,日夜呻吟,医生无法治疗的病症。

吴茱萸、干姜、白敛、牡荆《千金翼》作牡桂、附子、天雄、狗脊、干漆、署预、秦艽、防风各半两。

上十一味药研成粉末,饭前服一方寸匕,一天三次。药入肌肤中感觉温暖,三天后见效,一个月痊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风毒脚气方-诸散第三-注解

大法春秋宜服散:指根据四季变化,适宜服用不同的药散来调和身体。

八风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由八风引起的疾病,八风指的是风邪的八种不同表现。

治风虚:治疗由风邪引起的虚弱症状。

面青黑土色:面色呈现青黑色,如土地之色,形容面色不佳。

不见日月光:指视力模糊,不能清晰看到日月之光。

脚气痹弱:脚部有气滞和痹痛,感觉虚弱。

准经:中医术语,指根据经络的原理。

面青黑主肾:面色青黑与肾脏有关。

不见日月光主肝:视力模糊与肝脏有关。

补肾治肝方:指治疗补肾和肝脏的方剂。

菊花: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石斛: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

天雄:一种中药材,具有温肾壮阳、祛风除湿等功效。

人参:一种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等功效。

附子: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功效。

甘草:一种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等功效。

酒服:用酒来送服药物。

方寸匕:古代量药用的器具,一匕约为三毫升。

日三服:一天服用三次。

不知,加至二匕:如果感觉效果不佳,可以增加到两匕(约六毫升)。

大八风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各种缓性的风湿痹症。

巴戟天: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祛风湿等功效。

黄芪:一种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

桂心: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

细辛: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等功效。

萆薢: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等功效。

苁蓉: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等功效。

牡荆子: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等功效。

署预: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功效。

萎蕤: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

礜石: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厚朴:一种中药材,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等功效。

龙胆: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等功效。

蜀椒: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

乌喙: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远志:一种中药材,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止咳等功效。

桔梗:一种中药材,具有宣肺、利咽、排脓等功效。

芎白敛: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芍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

内补石斛秦艽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风虚脚弱等症状。

独活: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功效。

天门冬: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等功效。

莽草: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麻黄:一种中药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等功效。

前胡:一种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下气化痰等功效。

乌头: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等功效。

白芷: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等功效。

白术:一种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

松脂: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薰陆法:一种制作方法,可能指薰陆树脂的方法。

棕皮袋:用棕皮制成的袋子。

铛底布竹木:在锅底铺上竹木。

冷酒:未加热的酒。

热酒:加热后的酒。

大麻子:一种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等功效。

馎饦:一种食品,类似于面条。

《仙经》:古代的一部道教经典。

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腰脚不随等症状。

防风: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等功效。

云母: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

干地黄: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

杜仲: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

菟丝子: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

牛膝: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通经、利水通淋等功效。

蛇床子: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功效。

菖蒲: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开窍醒神等功效。

续断: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通经、续筋骨等功效。

山茱萸: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肝肾、涩精止遗等功效。

五味子: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等功效。

吴茱萸: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

白敛: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牡荆: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狗脊: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湿、强腰膝等功效。

干漆: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

秦艽: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湿、止痛等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风毒脚气方-诸散第三-评注

大法春秋宜服散,此句开篇点明了大法春秋时节适宜服用散剂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治疗原则的智慧。

八风散中,‘治风虚,面青黑土色,不见日月光,脚气痹弱,准经面青黑主肾,不见日月光主肝,补肾治肝方’这一段,详细描述了八风散的主治症状,以及其对应的中医理论,如肾虚、肝虚等,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菊花三两石斛天雄各一两半人参附子甘草各一两六铢钟乳署预续断黄芪泽泻麦门冬远志细辛龙胆秦艽石韦菟丝子牛膝菖蒲杜仲茯苓干地黄柏子仁蛇床子防风白术干姜萆薢山茱萸各一两五味子乌头各半两苁蓉二两’这一段,列举了八风散的组成药材及其用量,这些药材各有其独特的药效,共同作用于治疗风虚、脚气痹弱等症状。

‘上三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不知,加至二匕’这一段,说明了八风散的服用方法,即每日三次,每次用量为方寸匕,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量,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大八风散中,‘治诸缓风湿痹,脚弱方’这一段,点明了该散剂的主治症状,即缓风湿痹、脚弱等。

‘巴戟天黄芪桂心细辛天雄萆薢苁蓉牡荆子署预菊花萎蕤山茱萸秦艽黄芩石斛白术礜石一作矾石厚朴龙胆人参蜀椒各半两附子五味子各十八铢菖蒲茯苓牛膝《千金翼》作干姜乌喙远志各一两桔梗三十铢芎白敛芍药各六铢’这一段,详细列举了大八风散的组成药材及其用量,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缓风湿痹、脚弱等症状。

内补石斛秦艽散中,‘治风虚脚弱,手足拘挛,疼痹不能行,脚跗肿上膝,小腹坚如绳约,气息常如忧恚,不能食饮者,皆由五劳七伤,肾气不足,受风湿故也,悉主之方’这一段,详细描述了内补石斛秦艽散的主治症状,以及其对应的中医理论,如五劳七伤、肾气不足等。

‘石斛附子天雄桂心独活天门冬各一两秦艽乌头人参干姜当归防风杜仲各三十铢山茱萸莽草桔梗细辛麻黄前胡五味子各十八铢蜀椒白芷白术各半两’这一段,列举了内补石斛秦艽散的组成药材及其用量,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风虚脚弱等症状。

秦艽散中,‘治风无久新,卒得不知人,四肢不仁,一身尽痛,偏枯不随,不能屈伸,洗洗寒热,头目眩倒,或口面㖞僻方’这一段,详细描述了秦艽散的主治症状,如风病、偏枯等。

‘秦艽干姜桔梗附子各一两天雄当归天门冬人参白术蜀椒各三十铢乌头细辛各十八铢甘草白芷山茱萸麻黄前胡防风五味子各半两’这一段,列举了秦艽散的组成药材及其用量,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风病等症状。

单服松脂中,‘治一切风及大风,脚弱风痹方薰陆法亦同’这一段,说明了松脂的用途,即治疗一切风病及大风、脚弱风痹等。

‘松脂三十斤以棕皮袋盛,系头,铛底布竹木,置袋于上,以石三五颗压之,下水于铛中令满煮之,膏浮出得尽以后量,更二十沸,接置于冷水中,易袋洗铛更煮,如此九遍,药成,捣筛为散,以粗罗下之,用酒服一方寸匕,日二’这一段,详细描述了松脂的制作方法及服用方法,体现了古代制药的工艺及中医的实践经验。

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中,‘主风湿疼,腰脚不随方’这一段,点明了该散剂的主治症状,即风湿疼、腰脚不随等。

‘防风茯苓菊花细辛蜀椒干姜云母苁蓉人参干地黄附子石斛杜仲远志菟丝子天雄萆薢桂心牛膝蛇床子白术署预巴戟菖蒲续断山茱萸各一两五味子半两’这一段,列举了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的组成药材及其用量,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风湿疼、腰脚不随等症状。

茱萸散中,‘主冷风脚跛偏枯,半身不随,昼夜呻吟,医所不治方’这一段,详细描述了茱萸散的主治症状,如冷风脚跛、偏枯等。

‘吴茱萸干姜白敛牡荆《千金翼》作牡桂附子天雄狗脊干漆署预秦艽防风各半两’这一段,列举了茱萸散的组成药材及其用量,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冷风脚跛、偏枯等症状。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风毒脚气方-诸散第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1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