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阴第八-原文
论曰:㿉有四种,有肠㿉卵胀气㿉水㿉,肠㿉卵胀难瘥,气㿉水㿉针灸易治。
治㿉丸方
桃仁五十枚桂心泽泻蒺藜子地肤子防风防葵橘皮茯苓五味子芍药各二两细辛牡丹皮海藻各一两狐阴一具蜘蛛五十枚
上十六味末之,蜜和。服十丸如梧子,稍稍加至三十丸。
又方取杨柳枝脚指大长三尺二十枚,水煮令极热,以故布及毡掩肿处,取热柳枝更互柱之,如此取瘥。
治㿉疝,卵偏大,气上上一作胀,不能动方
牡丹皮防风各二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肘后方》云:《小品方》用桂心豉铁精等分,为五味,小儿一刀圭,二十日愈,婴儿以乳汁和大豆许与之。’
治卒㿉以蒲横度口,如广折之,一倍增之,布著少腹大横纹,令度中央上当脐,勿使偏僻,灸度头及中央合二处,随年壮。好自养,勿举重大语怒言大笑。
又牵阴头正上,灸茎头所极;又牵下向谷道,又灸所极;又牵向左右髀直行,灸茎所极,各随年壮。
又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指本节间。
卵偏大,上入腹灸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随年壮。
卵偏大,㿉病灸肩井,在肩解臂接处,随年壮。
男灸手季指端七壮,病在右可灸左,左者灸右。
男阴卵偏大,㿉病灸关元百壮。
男阴卵大,㿉病灸玉泉百壮,报之,穴在屈骨下阴,以其处卑,多不灸之,及泉阴穴亦在其外。
男阴卵偏大,病灸泉阴百壮,三报,在横骨边。
㿉病,阴卒肿者令并足,合两拇指,令爪相并,以一艾灸两爪端方角处,一丸令顿上,两爪角各令半丸上,爪指佳,七壮愈。
男阴卵大,㿉病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之。
又灸足太阴五十壮,在内踝上一夫。
男阴卵大,㿉病灸大敦,在足大指三毛中,随年壮。
又灸足大拇指内侧去端一寸赤白肉际,随年壮,双灸之。
又灸横骨两边二七壮,夹茎是。
阴㿉灸足大指下理中十壮,随肿边灸之。
‘《肘后方》云:灸足大指第二节下横纹正中央五壮。姚氏云:灸大指本三壮。’
男儿㿉先将儿至碓头,祝之曰:坐汝令儿某甲阴囊㿉,故灸汝三七二十一枚。灸讫,便牵小儿令雀头下向著囊缝,当阴头灸缝上七壮,即消,已验,艾炷帽簪头许。’
大凡男㿉当骑碓轴,以茎伸置轴上,齐阴茎头前,灸轴木上,随年壮。
论曰:有人自少至长阴下常有干癣者,宜依癣方主之。
有五劳七伤而得,阴下痒湿,搔之黄汁出者,宜用补丸散主之,仍须敷药治之。
亦有患妬精疮者,以妬精方治之。
夫妬精疮者,男子在阴头节下,妇人在玉门内,并似甘疮,作臼齐食之大痛,甘即不痛也。
凡虚热石热,当路门冷湿伤肌,热聚在里,变成热及水病肿满,腹大气急,大小便不利,肿如皮纸盛水,晃晃如老蚕色,阴茎坚肿,为疮水出,此皆肾热虚损,强取风阴,湿伤脾胃故也。
治之法,内宜依方服诸利小便药,外以此蒺藜子汤洗四肢,竟,以葱白膏敷之,别以猪蹄汤洗茎上。
蒺藜子汤方
蒺藜子赤小豆各一升菘菜子二升巴豆一枚,合皮壳葱心青皮一升蒴藋五升
上六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八升,以淋洗肿处。
猪蹄汤
治服石发热,因劳损热盛,当风露卧,茎肿方。
猪蹄一双葶苈子五合蒺藜子一升,碎黄檗五两蒴藋三升
上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冷浴阴茎,日三。
葱白膏方
葱白菘菜子葶苈子蒴藋根丹参蒺藜子各半升猪膏五斤
上七味㕮咀,煎如煎膏法,去滓用之。
治男子阴肿大如升斗,核痛,人所不能疗者方
雄黄一两,研矾石二两,研甘草一尺,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减半,洗之。
‘《集验方》无矾石,只二味。’
治阴肿皮痒方
熬桃仁令香,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有人阴冷,渐渐冷气入阴囊,肿满恐死,日夜疼闷《外台》作夜即痛闷,不得眠方取生椒择之令净,以布帛裹著丸囊,令厚半寸,须臾热气通,日再易之,取消瘥止。
又方捣苋菜根敷之。
又方煮大蓟根汁,服一升,日三,不过三剂愈。
又方醋和热灰熨之。
又方釜月下土鸡子白和敷之。
又方醋和面熨之。
又方末车前子,饮服之。
阴肿痛灸大敦三壮。
治卒阴痛如刺,汗出如雨方
小蒜韭根杨柳根各一斤
上三味合烧,以酒灌之,及热以气蒸之,即愈。
治阴痛方
甘草石蜜
右二味等分为末,和乳涂之。
治妬精疮方
用银钗绵裹,以腊月猪脂熏黄,火上暖,以钗烙疮上令熟,取干槐枝烧涂之。
又方麝香黄矾青矾
上三味等分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三度。
治阴蚀疮方
蒲黄一升水银二两
上二味研之令成粉,敷之,即愈瘥止,小便后即敷之。
又方以肥猪肉五斤水三斗煮肉令极烂,去肉,以汤令极热,便以渍疮中,冷即愈。
又方狼牙两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温洗之,日五度。
治阴蚀生疮或痒方
雄黄矾石各二分麝香半分
上三味治下筛为粉,粉疮上,即瘥。
治阴恶疮方
蜜煎甘草末,涂之。
葛氏云:比见有人患茎头肿坎下疮,欲断者以猪肉汤渍洗之,并用黄檗黄连末涂之。
治男女阴疮方
石流黄末,以敷疮上。
治男女阴痒生疮方
嚼胡麻敷之,佳。
治阴下生疮,洗汤方
地榆黄檗各八两
上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六升,去滓,适冷暖用洗疮,日再。
只煮黄檗汁洗之,亦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阴第八-译文
论说:㿉病有四种,分别是肠㿉、卵㿉、胀气㿉和水㿉。肠㿉和卵㿉胀病难以治愈,而气㿉和水㿉则针灸治疗容易见效。
治㿉病的丸药方:桃仁五十枚,桂心、泽泻、蒺藜子、地肤子、防风、防葵、橘皮、茯苓、五味子、芍药各二两,细辛、牡丹皮、海藻各一两,狐阴一具,蜘蛛五十枚。将这十六种药材研成末,用蜜调和。每次服用十丸,像梧桐子大小,逐渐增加到三十丸。
又有一种方子:取杨柳枝,直径如脚指,长度三尺,二十枚,用水煮至极热,用旧布和毡子覆盖在肿的地方,然后用热柳枝交替压在上面,这样反复进行直到病愈。
治疗㿉疝,卵偏大,气上(或胀),不能动的方法:牡丹皮、防风各二两。将这两种药材研成末,用酒服下一寸匕,每天三次。《肘后方》说:《小品方》用桂心、豉、铁精等分,制成五味,给小孩一钱,二十天可愈,婴儿用乳汁和大豆大小的量给他。
治疗突然出现的㿉病,用蒲草横着度口,像广折一样,长度增加一倍,布条贴在少腹大横纹上,让度中央对准肚脐,不要偏斜,灸度头和中央合二处,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好好保养自己,不要举重物,说大话,大笑。
又牵阴头正上,灸茎头所极;又牵下向谷道,又灸所极;又牵向左右髀直行,灸茎所极,每个部位都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
又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指本节间。
卵偏大,上入腹灸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
卵偏大,㿉病灸肩井,在肩解臂接处,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
男灸手季指端七壮,病在右可灸左,左者灸右。
男阴卵偏大,㿉病灸关元百壮。
男阴卵大,㿉病灸玉泉百壮,报之,穴在屈骨下阴,因其处低,多不灸之,及泉阴穴亦在其外。
男阴卵偏大,病灸泉阴百壮,三报,在横骨边。
㿉病,阴卒肿者令并足,合两拇指,令爪相并,以一艾灸两爪端方角处,一丸令顿上,两爪角各令半丸上,爪指佳,七壮愈。
男阴卵大,㿉病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之。
又灸足太阴五十壮,在内踝上一夫。
男阴卵大,㿉病灸大敦,在足大指三毛中,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
又灸足大拇指内侧去端一寸赤白肉际,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双灸之。
又灸横骨两边二七壮,夹茎是。
阴㿉灸足大指下理中十壮,根据肿边来灸之。《肘后方》说:灸足大指第二节下横纹正中央五壮。姚氏说:灸大指本三壮。
男儿㿉先将儿至碓头,祝之曰:坐汝令儿某甲阴囊㿉,故灸汝三七二十一枚。灸讫,便牵小儿令雀头下向著囊缝,当阴头灸缝上七壮,即消,已验,艾炷帽簪头许。
大凡男㿉当骑碓轴,以茎伸置轴上,齐阴茎头前,灸轴木上,根据年龄来决定壮数。
论说:有人从小到大阴下常有干癣者,应该按照癣方来治疗。有五劳七伤而得的,阴下痒湿,抓挠后有黄汁流出者,应该用补丸散来治疗,还需要用药膏来治疗。也有患妬精疮的,用妬精方来治疗。妬精疮在男子是在阴头节下,妇女是在玉门内,都像甜疮,作臼齐食之大痛,甜即不痛也。
凡虚热石热,当路门冷湿伤肌,热聚在里,变成热及水病肿满,腹大气急,大小便不利,肿如皮纸盛水,晃晃如老蚕色,阴茎坚肿,为疮水出,这些都是肾热虚损,强取风阴,湿伤脾胃造成的。治疗方法,内服依方服各种利小便的药,外用蒺藜子汤洗四肢,洗完,用葱白膏敷之,再用猪蹄汤洗茎上。
蒺藜子汤方:蒺藜子、赤小豆各一升,菘菜子二升,巴豆一枚,合皮壳,葱心、青皮一升,蒴藋五升。将这六种药材切成小块,用两斗水煮取八升,用来淋洗肿处。
猪蹄汤:治疗服石发热,因劳损热盛,当风露卧,茎肿的方法。
葱白膏方:葱白、菘菜子、葶苈子、蒴藋根、丹参、蒺藜子各半升,猪膏五斤。将这七种药材切成小块,按照煎膏法煎煮,去滓后使用。
治疗男子阴肿大如升斗,核痛,人所不能疗的方法:雄黄一两,研矾石二两,研甘草一尺,切。将这三种药材用五升水煮,煮至一半,用来洗之。《集验方》没有矾石,只有两味。
治阴肿皮痒方:熬桃仁令香,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有人阴冷,渐渐冷气入阴囊,肿满恐死,日夜疼闷《外台》作夜即痛闷,不得眠的方法:取生椒择之令净,用布帛裹着丸囊,令厚半寸,须臾热气通,日再易之,取消瘥止。
又方:捣苋菜根敷之。
又方:煮大蓟根汁,服一升,日三,不过三剂愈。
又方:醋和热灰熨之。
又方:釜月下土鸡子白和敷之。
又方:醋和面熨之。
又方:末车前子,饮服之。
阴肿痛灸大敦三壮。
治疗突然阴痛如刺,汗出如雨的方法:小蒜、韭根、杨柳根各一斤。将这三种药材合烧,用酒灌之,及热以气蒸之,即愈。
治阴痛方:甘草、石蜜。将这两种药材等分为末,和乳涂之。
治妬精疮方:用银钗绵裹,以腊月猪脂熏黄,火上暖,以钗烙疮上令熟,取干槐枝烧涂之。
又方:麝香、黄矾、青矾。将这三种药材等分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三度。
治阴蚀疮方:蒲黄一升,水银二两。将这二种药材研成粉,敷之,即愈瘥止,小便后即敷之。
又方:以肥猪肉五斤,水三斗煮肉令极烂,去肉,以汤令极热,便以渍疮中,冷即愈。
又方:狼牙两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温洗之,日五度。
治阴蚀生疮或痒方:雄黄、矾石各二分,麝香半分。将这三种药材研成粉,敷疮上。
治阴恶疮方:蜜煎甘草末,涂之。葛氏云:比见有人患茎头肿坎下疮,欲断者以猪肉汤渍洗之,并用黄檗、黄连末涂之。
治男女阴疮方:石流黄末,以敷疮上。
治男女阴痒生疮方:嚼胡麻敷之,佳。
治阴下生疮,洗汤方:地榆、黄檗各八两。将这两种药材切成小块,用一斗五升水煮取六升,去滓,适冷暖用洗疮,日再。只煮黄檗汁洗之,亦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阴第八-注解
㿉:古汉语中的病名,指的是阴囊肿大或睾丸炎等疾病。
肠㿉:指肠痈,即肠内发炎或脓肿。
卵胀:指睾丸肿大。
气㿉:指因气滞引起的阴囊肿大。
水㿉:指因水湿引起的阴囊肿大。
针灸: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以针刺或艾灸来调整气血,治疗疾病。
丸方:指制成丸剂的中药方剂。
梧子: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米粒大小。
酒服:指用酒送服中药。
寸匕: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约3毫升。
艾炷:艾灸时使用的艾草团。
壮:艾灸时计算艾炷数量的单位。
碓头:古代的一种石磨,这里指石磨的轴。
妬精:中医术语,指男性精液不固。
石热:指因结石引起的发热。
路门:古代指阴部。
石流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地榆:中药材,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阴第八-评注
此段古文所述内容为中医对阴㿉(阴囊肿胀)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对男性生殖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以下是对每一段落的赏析:
1. 论曰:㿉有四种,有肠㿉卵胀气㿉水㿉,肠㿉卵胀难瘥,气㿉水㿉针灸易治。
此段首先对阴㿉的分类进行了描述,指出阴㿉有四种类型:肠㿉、卵胀、气㿉、水㿉。其中,肠㿉和卵胀较为难以治愈,而气㿉和水㿉则通过针灸治疗较为容易见效。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 治㿉丸方
此段给出了治疗阴㿉的丸剂配方,包括桃仁、桂心、泽泻、蒺藜子、地肤子、防风、防葵、橘皮、茯苓、五味子、芍药、细辛、牡丹皮、海藻、狐阴、蜘蛛等多种药材。这些药材的配伍体现了中医的药性理论,如桃仁活血化瘀,桂心温经通络,泽泻利水消肿等。
3. 治㿉疝,卵偏大,气上上一作胀,不能动方
此段描述了治疗阴疝、卵偏大、气上(气胀)等症状的方剂,包括牡丹皮和防风。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来达到治疗目的。
4. 治卒㿉以蒲横度口,如广折之,一倍增之,布著少腹大横纹,令度中央上当脐,勿使偏僻,灸度头及中央合二处,随年壮。
此段介绍了治疗急性阴㿉的方法,即使用蒲草横度口,然后进行艾灸。这体现了中医针灸治疗急性病症的特点,即迅速缓解症状。
5. 论曰:有人自少至长阴下常有干癣者,宜依癣方主之。
此段指出,对于阴下经常出现干癣(一种皮肤病)的患者,应按照治疗干癣的方剂进行治疗。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注重个体差异和针对性。
6. 凡虚热石热,当路门冷湿伤肌,热聚在里,变成热及水病肿满,腹大气急,大小便不利,肿如皮纸盛水,晃晃如老蚕色,阴茎坚肿,为疮水出,此皆肾热虚损,强取风阴,湿伤脾胃故也。
此段分析了阴㿉病的原因,认为是由于肾热虚损、风阴受损、湿伤脾胃等因素导致的。这体现了中医对疾病成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7. 治之法,内宜依方服诸利小便药,外以此蒺藜子汤洗四肢,竟,以葱白膏敷之,别以猪蹄汤洗茎上。
此段给出了治疗阴㿉的方法,包括内服利小便药、外用蒺藜子汤洗四肢、葱白膏敷药、猪蹄汤洗茎上等。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内外兼治的原则。
8. 蒺藜子汤方、猪蹄汤、葱白膏方等,均为治疗阴㿉的具体方剂,体现了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和应用。
9. 治男子阴肿大如升斗,核痛,人所不能疗者方、治阴肿皮痒方等,均为治疗阴㿉的具体方剂,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10. 治阴痛方、治妬精疮方、治阴蚀疮方等,均为治疗阴㿉相关病症的具体方剂,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总体来说,这段古文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医对男性生殖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治疗方法的探索,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