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食毒第一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食毒第一-原文

论曰:凡人跋涉山川,不谙水土,人畜饮啖,误中于毒,素不知方,多遭其毙,岂非枉横也。

然而大圣久设其法,以救养之,正为贪生嗜乐,忽而不学,一朝逢遇,便自甘心,竟不识其所以。

今述神农黄帝解毒方法,好事者可少留意焉。

治诸食中毒方

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也。饮马尿亦良。

治食百物中毒方

掘厕旁地深一尺,以水满坑中,取厕筹七枚烧令烟,以投坑中,乃取水汁饮四五升,即愈。

急者不可得,但掘地著水,即取饮之。

又方含贝子一枚,须臾吐食物,瘥。

又方服生韭汁数升。

治饮食中毒,烦懑方苦参三两咀,以酒二升半煮取一升,顿服之,取吐愈。

治食六畜肉中毒方

各取六畜干屎末,水服之,佳。

若是自死六畜肉毒,水服黄檗末方寸匕,须臾复与,佳。

又方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神良。

又方水服灶底黄土方寸匕。

治食生肉中毒方

掘地深三尺,取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土五六沸,取上清饮一升,立愈。

治食牛肉中毒方

狼牙灰水服方寸匕,良。一作猪牙。

又方温汤服猪脂,良。

又方水煮甘草汁,饮之。

治食牛马肉中毒方

饮人乳汁,良。

治食马肉血,洞下欲死方

豉二百粒杏仁二十枚

上二味㕮咀,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之,再服令尽。

又方芦根汁饮以浴,即解。

治食狗肉不消,心中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狂言妄语,或洞下方杏仁一升合皮研,以沸汤三升和,绞取汁,分三服,狗肉皆完片出,即静,良验。

治食猪肉中毒方

烧猪屎末,服方寸匕。犬屎亦佳。

治食百兽肝中毒方

顿服猪脂一斤,佳。亦治陈肉毒。

治生食马肝毒杀人方

牡鼠屎二七枚,两头尖者是,以水研饮之,不瘥更作。

治食野菜马肝肉诸脯肉毒方

取头垢如枣核大吞之,起死人。

又方烧狗屎灰,水和,绞取汁饮之,立愈。

又方烧猪骨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漏脯毒方

张文仲云:茅室漏水沾脯为漏脯。捣韭汁服之,良。大豆汁亦得。

治郁肉湿脯毒方

张文仲云:肉闭在密器中经宿者为郁肉。烧狗屎末,水服方寸匕。凡生肉熟肉皆不用深藏,密盖不泄气,皆杀人。

又,肉汁在器中密盖气不泄者,亦杀人。

治脯在黍米中毒方

曲一两以水一升、盐两撮煮服之,良。

治中射罔脯毒方

末贝子,水服如豆,佳,不瘥又服。

食饼臛中毒亦同用之。

人以雉肉作饼臛,因食皆吐下,治之方服犀角末方寸匕,得静,甚良。

凡食鹅鸭肉成病,胸满面赤,不下食者,治之方服秫米泔,良。

治食鱼中毒方

煮橘皮,停极冷饮之,立验。

《肘后方》云,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者。

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中毒欲死者方剉芦根舂取汁,多饮良,并治蟹毒。

亦可取芦苇茸汁饮之,愈。

治食鱼鲙及生肉,住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癥瘕方

厚朴三两大黄二两

上二味咀,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尽服立消。

人强者加大黄,用酒三升煮取二升,再服之。

治食鱼鲙不消方

大黄三两,切朴消二两

上二味以酒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仲景方》有橘皮一两。

《肘后方》云:治食猪肉遇冷不消,必成癥,下之方,亦无橘皮。

又方舂马鞭草,饮汁一升,即消去也。

生姜亦良。

《肘后方》云:亦宜服诸吐药。

又方鲐鱼皮烧灰,水服之,无完皮坏刀装取之。

一名鲛鱼皮。

《古今录验》云:治食鱼伤毒。

又方烧鱼皮灰,水服方寸匕。

又方烧鱼鳞,水服方寸匕。

食诸鲍鱼中毒亦用之。

治食蟹中毒方

冬瓜汁服二升,亦可食冬瓜。

治食诸菜中毒方

甘草贝齿胡粉

上三种各等分,治下筛,以水和服方寸匕。

小儿尿乳汁共服二升亦好。

治食山中树菌毒方

人屎汁服一升,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食毒第一-译文

论述说:人们穿越山川,不熟悉当地的水土,人和牲畜饮水进食,不小心中了毒,本来不知道治疗方法,很多人因此丧命,这难道不是冤枉吗?然而,大圣早已设定了这些方法来救治人们,正是因为人们贪生爱乐,却忽视学习,一旦遇到危险,便甘愿受死,却不知道这些方法。现在我来描述神农和黄帝的解毒方法,好事者可以稍微留意一下。

治疗各种食物中毒的方法:喝黄龙汤和犀牛角汁,没有治不好的。喝马尿也很好。

治疗吃各种食物中毒的方法:挖地一尺深,用水灌满坑中,取七根厕所用的木片烧烟,投入坑中,然后取水汁喝四五升,就会好。如果来不及,只挖地装水,立即喝。

另一个方法:含一颗贝子,不久就会吐出食物,病就会好。

又有一个方法:服用生韭菜汁几升。

治疗饮食中毒,烦躁苦闷的方法:用苦参三两,用二升半酒煮取一升,一次服下,吐出来就会好。

治疗吃六畜肉中毒的方法:分别取六畜的干粪便末,用水服用,效果很好。如果是吃自死的六畜肉中毒,用水服黄柏末一寸匕,过一会儿再服,效果很好。

另一个方法:烧一升小豆末,服三方寸匕,效果神奇。

又有一个方法:用水服灶底黄土一寸匕。

治疗吃生肉中毒的方法:挖地三尺深,取下土三升,用水五升煮土五六次沸腾,取上面的清液喝一升,立刻就好。

治疗吃牛肉中毒的方法:狼牙灰水服一寸匕,效果很好。也可以用猪牙。

另一个方法:温汤服猪脂,效果很好。

又有一个方法:水煮甘草汁,喝。

治疗吃牛马肉中毒的方法:喝人乳汁,效果很好。

治疗吃马肉血,腹泻得要死的方法:豆豉二百粒,杏仁二十枚。

上两种材料捣碎,放在五升米下面蒸,饭熟后捣碎,再服完。

另一个方法:用芦根汁洗澡,就能解毒。

治疗吃狗肉不消化,心中坚硬或腹胀,口干口渴,心急发热,胡言乱语,或者腹泻的方法:杏仁一升,去皮研碎,用沸腾的汤三升调和,绞取汁,分三次服下,狗肉都会完整地吐出来,就会安静下来,效果很好。

治疗吃猪肉中毒的方法:烧猪粪末,服一寸匕。狗粪也很好。

治疗吃各种野兽肝脏中毒的方法:一次服猪脂一斤,效果很好。也可以治疗陈肉中毒。

治疗生食马肝中毒致命的方法:鼠粪二十七枚,两头尖的是,用水研碎喝,如果不愈,再喝。

治疗吃野菜、马肝肉和各种干肉中毒的方法:取像枣核大小的头垢吞下,能救活人。

另一个方法:烧狗粪灰,和水调和,绞取汁喝,立刻就好。

又有一个方法:烧猪骨末,用水服一寸匕,一天三次。

治疗漏脯中毒的方法:张文仲说:茅屋漏水沾到的肉叫漏脯。捣碎韭菜汁喝,效果很好。大豆汁也可以。

治疗肉湿脯中毒的方法:张文仲说:肉封闭在密器中过夜叫肉湿脯。烧狗粪末,用水服一寸匕。所有生肉熟肉都不应该深藏,要密盖不泄气,否则会致命。另外,肉汁在器中密盖不泄气的,也会致命。

治疗肉在黍米中毒的方法:曲一钱,用水一升、盐两撮煮服,效果很好。

治疗中射罔脯中毒的方法:研碎贝子,用水服像豆一样,效果很好,不愈再服。吃饼臛中毒也用这个方法。

人们用雉肉做饼臛,因为吃了都吐泻,治疗方法是服犀牛角末一寸匕,会安静下来,效果很好。

凡吃鹅鸭肉生病,胸满面赤,不吃饭的,治疗方法是服高粱米泔水,效果很好。

治疗吃鱼中毒的方法:煮橘皮,冷透了喝,立刻见效。《肘后方》说,治疗吃鱼中毒;面部肿胀烦躁。

治疗吃鱼中毒,面部肿胀烦躁以及吃鲈鱼中毒快要死的方法:切芦根舂取汁,多喝效果很好,也可以治疗蟹毒。也可以取芦苇茸汁喝,会好。

治疗吃鱼鲙及生肉,停在胸膈中不消化,吐不出来,变成癥瘕的方法:厚朴三两,大黄二两。

上两种材料捣碎,用二升酒煮取一升,全部服下,立刻消除。体质强的人加大黄,用三升酒煮取二升,再服下。

治疗吃鱼鲙不消的方法:大黄三两,朴消二两。

上两种材料用二升酒煮取一升,一次服下。《仲景方》有橘皮一两。《肘后方》说:治疗吃猪肉遇冷不消化,一定会变成癥,下之方,也没有橘皮。

另一个方法:舂马鞭草,喝汁一升,就会消除。

生姜也很好。《肘后方》说:也可以服用各种催吐药。

又有一个方法:烧鱼皮灰,用水服一寸匕。

又有一个方法:烧鱼鳞,用水服一寸匕。吃各种鲍鱼中毒也用这个方法。

治疗吃蟹中毒的方法:服冬瓜汁二升,也可以吃冬瓜。

治疗吃各种菜中毒的方法:甘草、贝齿、胡粉。

上三种各等分,研成粉末,用温水服一寸匕,小孩子用尿或乳汁一起服二升也好。

治疗吃山中树菌中毒的方法:服人粪汁一升,效果很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食毒第一-注解

跋涉:穿越山川,指长途跋涉,历经艰难险阻。

山川:指山脉和河流,代指自然地理环境。

水土:指土地和水源,代指生活环境。

人畜:指人类和牲畜。

饮啖:指饮食。

误中于毒:不小心中毒。

素不知方:平时不知道解毒的方法。

方:指方法、办法。

大圣:指古代传说中的圣人,如神农、黄帝等。

神农: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华夏族首领,也是医药学的创始人。

犀角汁:犀牛角制成的汁液,古代用作解毒药。

马尿:马尿,古代有认为马尿可以解毒。

厕筹:厕所中用来刮屎的工具。

贝子:贝类,古代用作药物。

瘥:病愈。

生韭汁:新鲜韭菜榨取的汁液,古代用作解毒药。

苦参:一种植物,其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檗末:黄檗树皮研成的粉末,古代用作解毒药。

小豆:指小豆,即赤小豆,古代用作解毒药。

灶底黄土:厨房灶底下的黄土,古代用作解毒药。

杏仁:杏子的核,古代用作解毒药。

豉:豆类发酵制成的食品,古代用作解毒药。

芦根汁:芦苇根榨取的汁液,古代用作解毒药。

芦苇茸汁:芦苇茸部榨取的汁液,古代用作解毒药。

厚朴:一种植物,其树皮可入药,有行气、燥湿、消痰、平喘的作用。

大黄:一种植物,其根可入药,有泻下、清热、解毒的作用。

朴消:一种矿物,即硝石,古代用作解毒药。

马鞭草:一种植物,其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鲐鱼皮:鲐鱼皮烧成的灰,古代用作解毒药。

鲍鱼:一种海产贝类,古代用作解毒药。

冬瓜汁:冬瓜榨取的汁液,古代用作解毒药。

甘草:一种植物,其根可入药,有调和药性、解毒的作用。

贝齿:贝类牙齿,古代用作解毒药。

胡粉:一种矿物,即滑石粉,古代用作解毒药。

人屎汁:人屎榨取的汁液,古代用作解毒药。

秫米泔:秫米煮成后剩下的水,古代用作解毒药。

橘皮:橘子皮,古代用作解毒药。

鲈鱼:一种淡水鱼类,古代用作解毒药。

芦根:芦苇根,古代用作解毒药。

癥瘕:指腹中的肿块,古代医学用语。

鱼鳞:鱼的鳞片,古代用作解毒药。

蟹:一种甲壳类动物,古代用作解毒药。

野菜:野生的蔬菜。

树菌:树木上生长的菌类,古代医学用语。

菌毒:菌类产生的毒素,古代医学用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食毒第一-评注

论曰:凡人跋涉山川,不谙水土,人畜饮啖,误中于毒,素不知方,多遭其毙,岂非枉横也。

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人们在旅途中,若不熟悉当地的水土环境,饮食不当,容易中毒,而缺乏解毒知识则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环境的深刻洞察。

然而大圣久设其法,以救养之,正为贪生嗜乐,忽而不学,一朝逢遇,便自甘心,竟不识其所以。

此句转而赞扬古代先贤,他们创立了解毒的方法,以救助人们的生命。然而,由于人们对生存的贪婪和对享乐的追求,往往忽视学习这些知识,一旦遇到危险,便束手无策,体现了对古人生活态度的反思。

今述神农黄帝解毒方法,好事者可少留意焉。

此句为过渡,引出下文将要介绍的神农黄帝的解毒方法,并呼吁读者给予关注,体现了对古代医学知识的重视。

治诸食中毒方: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也。饮马尿亦良。

此段介绍了多种食中毒的解救方法,如饮用黄龙汤、犀角汁或马尿等,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治食百物中毒方:掘厕旁地深一尺,以水满坑中,取厕筹七枚烧令烟,以投坑中,乃取水汁饮四五升,即愈。急者不可得,但掘地著水,即取饮之。

此段描述了一种利用厕所旁的植物燃烧产生的烟雾来解毒的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创造性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又方含贝子一枚,须臾吐食物,瘥。

此句介绍了一种含贝子解毒的方法,强调了对药物特性的认识。

又方服生韭汁数升。

此句介绍了一种服用生韭汁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对食物解毒作用的探索。

治饮食中毒,烦懑方苦参三两咀,以酒二升半煮取一升,顿服之,取吐愈。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苦参和酒来解毒的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药物配伍的重视。

治食六畜肉中毒方:各取六畜干屎末,水服之,佳。若是自死六畜肉毒,水服黄檗末方寸匕,须臾复与,佳。

此段介绍了针对不同肉类中毒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细致分类和处理。

又方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神良。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烧小豆末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药物的灵活运用。

又方水服灶底黄土方寸匕。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灶底黄土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利用。

治食生肉中毒方:掘地深三尺,取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土五六沸,取上清饮一升,立愈。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地下土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治食牛肉中毒方:狼牙灰水服方寸匕,良。一作猪牙。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狼牙灰或猪牙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动物骨骼的利用。

又方温汤服猪脂,良。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猪脂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动物脂肪的运用。

又方水煮甘草汁,饮之。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甘草汁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植物药性的认识。

治食牛马肉中毒方:饮人乳汁,良。

此句介绍了一种饮用人乳汁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人类自身资源的利用。

治食马肉血,洞下欲死方:豉二百粒杏仁二十枚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豉和杏仁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上二味㕮咀,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之,再服令尽。

此句描述了制备解毒药的具体步骤,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

又方芦根汁饮以浴,即解。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芦根汁沐浴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自然疗法的探索。

治食狗肉不消,心中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狂言妄语,或洞下方杏仁一升合皮研,以沸汤三升和,绞取汁,分三服,狗肉皆完片出,即静,良验。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杏仁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细致治疗。

治食猪肉中毒方:烧猪屎末,服方寸匕。犬屎亦佳。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烧猪屎末或犬屎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动物排泄物的利用。

治食百兽肝中毒方:顿服猪脂一斤,佳。亦治陈肉毒。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猪脂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生食马肝毒杀人方:牡鼠屎二七枚,两头尖者是,以水研饮之,不瘥更作。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牡鼠屎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动物排泄物的利用。

治食野菜马肝肉诸脯肉毒方:取头垢如枣核大吞之,起死人。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头垢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利用。

又方烧狗屎灰,水和,绞取汁饮之,立愈。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烧狗屎灰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动物排泄物的利用。

又方烧猪骨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烧猪骨末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动物骨骼的利用。

治漏脯毒方:张文仲云:茅室漏水沾脯为漏脯。捣韭汁服之,良。大豆汁亦得。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韭菜汁或大豆汁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郁肉湿脯毒方:张文仲云:肉闭在密器中经宿者为郁肉。烧狗屎末,水服方寸匕。凡生肉熟肉皆不用深藏,密盖不泄气,皆杀人。又,肉汁在器中密盖气不泄者,亦杀人。

此段介绍了针对肉毒的解毒方法,并强调了食物保存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医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治脯在黍米中毒方:曲一两以水一升、盐两撮煮服之,良。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曲和盐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中射罔脯毒方:末贝子,水服如豆,佳,不瘥又服。食饼臛中毒亦同用之。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贝子的解毒方法,并强调了其适用于多种食物中毒,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人以雉肉作饼臛,因食皆吐下,治之方服犀角末方寸匕,得静,甚良。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犀角末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珍稀药材的利用。

凡食鹅鸭肉成病,胸满面赤,不下食者,治之方服秫米泔,良。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秫米泔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食鱼中毒方:煮橘皮,停极冷饮之,立验。《肘后方》云,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者。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橘皮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中毒欲死者方剉芦根舂取汁,多饮良,并治蟹毒。亦可取芦苇茸汁饮之,愈。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芦根汁或芦苇茸汁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食鱼鲙及生肉,住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癥瘕方:厚朴三两大黄二两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厚朴和大黄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药物配伍的重视。

上二味咀,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尽服立消。人强者加大黄,用酒三升煮取二升,再服之。

此句描述了制备解毒药的具体步骤,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

治食鱼鲙不消方:大黄三两,切朴消二两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大黄和朴消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上二味以酒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仲景方》有橘皮一两。《肘后方》云:治食猪肉遇冷不消,必成癥,下之方,亦无橘皮。

此句介绍了制备解毒药的具体步骤,并引用了《仲景方》和《肘后方》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古代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又方舂马鞭草,饮汁一升,即消去也。生姜亦良。《肘后方》云:亦宜服诸吐药。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马鞭草和生姜的解毒方法,并引用了《肘后方》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又方鲐鱼皮烧灰,水服之,无完皮坏刀装取之。一名鲛鱼皮。《古今录验》云:治食鱼伤毒。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鲐鱼皮烧灰的解毒方法,并引用了《古今录验》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古代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又方烧鱼皮灰,水服方寸匕。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烧鱼皮灰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动物皮肤的利用。

又方烧鱼鳞,水服方寸匕。食诸鲍鱼中毒亦用之。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烧鱼鳞的解毒方法,并强调了其适用于多种食物中毒,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治食蟹中毒方:冬瓜汁服二升,亦可食冬瓜。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冬瓜汁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治疗。

治食诸菜中毒方:甘草贝齿胡粉

此段介绍了一种使用甘草、贝齿和胡粉的解毒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对药物配伍的重视。

上三种各等分,治下筛,以水和服方寸匕,小儿尿乳汁共服二升亦好。

此句描述了制备解毒药的具体步骤,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

治食山中树菌毒方:人屎汁服一升,良。

此句介绍了一种使用人屎汁的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人类自身资源的利用,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医学对极端情况的应对能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解毒杂治方-解食毒第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1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