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脉法-指下形状第三-原文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指下。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之乃得。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尽也。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张弓弦状。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乃为弦也。
紧脉,数如切绳状。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之尽牢,举之无有。
数脉,去来促急。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一曰浮大而软,阴与阳同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一曰按之乃得,举之即无。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
伏脉,极重指著骨乃得。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指下无,两旁有。
软脉,极软而浮细。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一曰细小如软。《千金翼》软作濡。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殷指,豁豁然空。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一曰沉浮皆得。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结者生。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代者死。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千金翼》以革为牢。
弦与紧相类,浮与芤相类一曰浮与洪相类,耎与弱相类,微与涩相类,沉与伏相类,缓与迟相类又曰软与迟相类,革与实相类《翼》作牢与实相类,滑与数相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脉法-指下形状第三-译文
浮脉,按在手指下,轻轻一按就感觉到了,但用力按压就不明显了。
沉脉,按在手指下,轻轻一按不明显,但用力按压才能感觉到。
涩脉,脉象细小且跳动缓慢,脉动不流畅,有时会出现停顿然后又继续跳动的情况。有人说这是浮而短;有人说这是短而停顿,或者像散开一样。
滑脉,脉动前后流动,流畅且转动,跳动快,和数脉很相似。有人说这是浮在中有力;有人说像水珠滴落。
洪脉,脉象极大,按在手指下很明显。有人说这是浮而大。
细脉,脉象大小不一,但通常是比较细小的。
微脉,脉象极细且柔软,几乎感觉不到,好像要断了一样。有人说这是小;有人说按在手上感觉快;有人说薄;有人说按着像要完了。
弦脉,按在手指下感觉不到脉动,但用力按压就像拉弓弦一样。有人说像拉弓弦,按着不动;又说浮紧的脉象就是弦脉。
紧脉,脉动快,像切绳子一样。有人说像转绳子一样没有规律。
迟脉,呼吸三到,脉动非常缓慢。有人说按在手指下不明显,但用力按压很牢固;有人说按着牢固,但轻轻一按就感觉不到。
数脉,脉动快,来去急促。有人说一呼一吸跳动六七次;有人说数脉就是进脉的名称。
缓脉,脉动慢,比迟脉稍微快一些。有人说脉象浮大而柔软,阴和阳的脉象一样。
弱脉,脉象极柔软且下沉,按在手指下感觉要断了。有人说按着才能感觉到,轻轻一按就没有了。
动脉,出现在手腕的关上,没有头尾,像豆子一样大,跳动有力。
伏脉,非常重,需要按到骨头才能感觉到。有人说手腕上沉而不出叫做伏脉;有人说手下一动;有人说按着不明显,轻轻一按就没有了。
芤脉,脉象浮大而柔软,按在中间感觉空,两边实。有人说手指下感觉不到,两边有。
软脉,极柔软且浮细。有人说按着感觉不到,轻轻一按还有;有人说细小如软。《千金翼》中软写作濡。
虚脉,脉象迟缓而大,柔软,按在手指下感觉不够充实,感觉空旷。
实脉,脉象大而长,稍微有力,按在手指下感觉隐约,充实。有人说沉和浮都能感觉到。
促脉,脉动快,有时会停止。
结脉,脉动缓慢,有时会停止然后又继续跳动,脉结的病人有生机。
代脉,脉动快,有时会停止,不能自动恢复,然后又动起来,脉代的人是死去的。
散脉,脉象大而散,散的脉象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革脉,脉象像沉伏,实大而长,微有弦感。《千金翼》中将革脉写作牢。
弦脉和紧脉相似,浮脉和芤脉相似;软脉和弱脉相似,微脉和涩脉相似,沉脉和伏脉相似,缓脉和迟脉相似;软脉和迟脉相似,革脉和实脉相似,《翼》中将牢脉和实脉相似,滑脉和数脉相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脉法-指下形状第三-注解
浮脉:指脉搏在浅层跳动,容易触诊到,代表气血运行在浅表。
沉脉:指脉搏在深层跳动,需要较重压力才能触诊到,代表气血运行在深层。
涩脉:指脉搏跳动不流畅,有阻碍感,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
滑脉:指脉搏跳动快速,如水流动,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快。
洪脉:指脉搏跳动幅度大,力量强,可能是因为气血旺盛。
细脉:指脉搏跳动细弱,力量小,可能是因为气血不足。
微脉:指脉搏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触诊到,可能是因为气血极度不足。
弦脉:指脉搏跳动紧张,如弓弦,可能是因为肝气郁结。
紧脉:指脉搏跳动紧张,如绳索,可能是因为寒邪入侵。
迟脉:指脉搏跳动缓慢,可能是因为寒邪或者气血运行缓慢。
数脉:指脉搏跳动快速,可能是因为热邪或者气血运行快。
缓脉:指脉搏跳动缓慢,但比迟脉要快,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缓慢。
弱脉:指脉搏跳动软弱无力,可能是因为气血虚弱。
动脉:指脉搏跳动在关上(手腕处)可以触诊到,如豆粒大小,跳动明显。
伏脉:指脉搏跳动在深层,需要重压才能触诊到,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在深层。
芤脉:指脉搏跳动浮大而软,中央空,两边实,可能是因为气血不均。
软脉:指脉搏跳动软弱无力,可能是因为气血虚弱。
虚脉:指脉搏跳动迟缓而软弱,可能是因为气血不足。
实脉:指脉搏跳动有力而长,可能是因为气血旺盛。
促脉:指脉搏跳动快速,有时会突然停止,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
结脉:指脉搏跳动缓慢,有时会突然停止,然后又恢复跳动,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
代脉:指脉搏跳动快速,突然停止,不能自行恢复,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突然中断。
散脉:指脉搏跳动大而散乱,可能是因为气血不集中。
革脉:指脉搏跳动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可能是因为肝气郁结。
弦与紧相类:弦脉和紧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浮与芤相类:浮脉和芤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耎与弱相类:耎脉(软弱无力)和弱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微与涩相类:微脉和涩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沉与伏相类:沉脉和伏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缓与迟相类:缓脉和迟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软与迟相类:软脉和迟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革与实相类:革脉和实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翼作牢与实相类:《千金翼》中提到革脉与牢脉、实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滑与数相类:滑脉和数脉在脉象上有相似之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脉法-指下形状第三-评注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指下。
这段描述的是浮脉的特点,即脉搏在手指下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但用力按压时脉搏却显得不足。这反映了脉搏的表浅和力量不强,通常与表证、虚证相关。‘浮于指下’形象地描绘了脉搏的轻浅感,是中医诊断中常用的一个指征。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之乃得。
沉脉与浮脉相反,指脉搏需要用力按压才能感觉到,用力越重,脉搏越明显。这通常与里证、实证相关,表明病邪在体内较深,需要深入探查。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涩脉表现为脉搏细弱而缓慢,流动不顺畅,有时甚至会出现停顿。这可能是由于血液黏稠、瘀滞或气血不足导致的,常与血瘀、血虚等病理状态相关。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
滑脉的特点是脉搏流动顺畅,有如水流一般,有时与数脉相似。这可能是由于体内有湿邪或痰饮等病理产物导致的。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洪脉表现为脉搏极大,力量充沛,有时甚至感觉过于强烈。这可能与阳盛、热病等病理状态有关。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细脉是指脉搏细弱,几乎难以察觉,但有时又能够感觉到。这通常与气血不足、虚证相关。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
微脉是脉搏极为细弱,几乎接近消失,有时甚至感觉不到。这可能是极度虚弱的征象,常与重病、危症相关。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张弓弦状。
弦脉的特点是脉搏跳动有力,但表面看似平静,如张弓弦一般。这可能与肝郁、肝阳上亢等病理状态有关。
紧脉,数如切绳状。
紧脉表现为脉搏跳动急促,有如切绳一般。这可能是由于寒邪、气滞等病理状态导致的。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迟脉是指脉搏跳动缓慢,一呼一吸之间只有三次跳动。这可能与寒邪、气血运行不畅等病理状态有关。
数脉,去来促急。
数脉是指脉搏跳动急促,一呼一吸之间跳动次数超过正常。这可能与热病、气血不足等病理状态有关。
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缓脉是指脉搏跳动缓慢,但比迟脉要快一些。这可能与气血运行不畅、寒邪等病理状态有关。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弱脉表现为脉搏极软,沉细而难以触及,按之感觉几乎要断绝。这通常是气血极度虚弱的表现。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
动脉是指脉搏在关部(手腕内侧)跳动明显,没有明显的头尾,跳动如豆粒般大小,动摇不定。这可能与气滞、血瘀等病理状态有关。
伏脉,极重指著骨乃得。
伏脉是指脉搏跳动极重,需要按至骨骼才能感觉到。这可能与寒邪、气滞等病理状态有关。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芤脉表现为脉搏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虚,两边充实。这可能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等病理状态有关。
软脉,极软而浮细。
软脉是指脉搏极软,浮细而难以触及。这可能与气血不足、虚证等病理状态有关。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殷指,豁豁然空。
虚脉表现为脉搏迟缓、宏大而软,按之感觉不足,手指下空虚。这通常是气血两虚、虚证的表现。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
实脉是指脉搏宏大、长而有力,按之感觉隐约有力。这通常与实证、热病等病理状态有关。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
促脉是指脉搏跳动急促,有时会出现停顿。这可能与气滞、血瘀等病理状态有关。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结者生。
结脉表现为脉搏跳动缓慢,有时会出现停顿,但随后又能恢复跳动。这通常与气血运行不畅、气滞等病理状态有关。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代者死。
代脉是指脉搏跳动急促,突然中止,不能自行恢复,随后又重新跳动。这通常与气血严重不足、生命垂危等病理状态有关。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散脉表现为脉搏宏大而散乱,通常与气实血虚、表证等病理状态有关。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革脉表现为脉搏沉伏,实则大而长,有轻微的弦紧感。这可能与寒邪、血瘀等病理状态有关。
弦与紧相类,浮与芤相类一曰浮与洪相类,耎与弱相类,微与涩相类,沉与伏相类,缓与迟相类又曰软与迟相类,革与实相类《翼》作牢与实相类,滑与数相类。
这段描述了不同脉象之间的相似性,如弦脉与紧脉相似,浮脉与芤脉相似等。这反映了中医脉诊中脉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对于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