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肝脏-肝劳第三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肝脏-肝劳第三-原文

论曰: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感于肝矣。

人逆春气则足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

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治肝劳虚寒,关格劳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夭,猪膏酒方

猪膏姜汁各四升

上二味以微火煎取三升,下酒五合和煎,分为三服。

治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骨疼痛,筋挛缩,烦闷,虎骨酒补方。

虎骨一升,炙焦,碎如雀头丹参八两干地黄七两地骨皮干姜芎各四两猪椒根白术五加皮枳实各五两

上十味㕮咀,绢袋盛,以酒四斗浸四日,初服六七合,渐加至一升,日再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肝脏-肝劳第三-译文

论述说:患有肝劳病的人,应该通过补充心气来增强身体,心气旺盛了就能影响肝脏。人如果违背了春天的气息,那么足少阳(一种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就不会生长,肝脏的气也会发生变化。顺应自然规律就能生存,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死亡;顺应自然规律就能得到治疗,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导致混乱;如果原本顺应的变成了违背,这就是所谓的关格,疾病就会由此而生。

治疗肝劳虚寒、关格劳涩、闭塞不通、毛发枯槁、面色枯槁的病症,可以使用猪膏酒方。

猪膏和姜汁各四升。

将这两种原料用微火煎煮,取三升,再加入五合酒继续煎煮,分成三次服用。

治疗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和骨头疼痛、筋脉挛缩、烦躁不安的病症,可以使用虎骨酒补方。

虎骨一升,炙焦后碎成雀头大小,丹参八两,干地黄七两,地骨皮、干姜、川芎各四两,猪椒根、白术、五加皮、枳实各五两。

将这十种药材捣碎,用绢袋装好,用四斗酒浸泡四天,开始服用时每次六七合,逐渐增加到一升,每天服用两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肝脏-肝劳第三-注解

肝劳病:指因肝脏过度劳累而引起的疾病,肝在中医理论中主疏泄,调节情志,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补心气: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藏神,补心气即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方法来增强心脏的功能,以改善全身的气血运行。

心旺:心气旺盛,指心脏功能强健,气血运行顺畅。

春气:春季的气候特征,春属木,与肝相应,春气主升发,是肝气生发的季节。

足少阳:足少阳胆经,是人体十二经络之一,与肝脏有密切关系。

肝气内变:指肝气在体内发生异常变化,可能导致疾病。

顺之:顺应自然规律或病情发展的需要。

逆之:违背自然规律或病情发展的需要。

关格:中医术语,指人体气机不通,导致上关下格,即上焦不通,下焦阻塞。

劳涩:形容因劳累而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肌肉或关节感觉涩滞。

闭塞不通:指气血通道被阻塞,导致不通畅。

毛悴色夭:形容人因为疾病而精神萎靡,面色不佳。

猪膏:猪油,古代中医用来调和药性,增强药效。

酒方:指以酒作为溶剂的药方,酒有行气活血的作用。

丹参:中药名,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

干地黄:中药名,具有滋阴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

地骨皮:中药名,具有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的功效。

干姜:中药名,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作用。

芎:中药名,即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猪椒根:中药名,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白术:中药名,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

五加皮:中药名,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

枳实:中药名,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结的功效。

㕮咀:古代制药方法,将药材切成小片或粉末。

绢袋:用绢布制成的袋子,用于装药材。

浸:将药材放入酒中浸泡,以提取药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肝脏-肝劳第三-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中医典籍,涉及中医理论中的肝劳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论曰: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感于肝矣。

此句开篇点明肝劳病的治疗原则,即通过补心气来增益肝气。中医认为心肝同属一系统,心旺则肝气得以滋养,反之亦然。

人逆春气则足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

此句指出,若人违背春季的生气,则会导致足少阳经不生,进而引起肝气内变,即肝气郁结。

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此句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顺应春气,肝气得以调和,则生命得以延续;反之,则可能导致疾病。

治肝劳虚寒,关格劳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夭,猪膏酒方。

此句提出了一种治疗肝劳虚寒、关格劳涩等病症的方剂,即猪膏酒方。

猪膏姜汁各四升。

此句说明猪膏和姜汁的用量均为四升。

上二味以微火煎取三升,下酒五合和煎,分为三服。

此句描述了猪膏姜汁的煎制方法,以及分次服用的剂量。

治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骨疼痛,筋挛缩,烦闷,虎骨酒补方。

此句提出了另一种治疗肝虚寒劳损等病症的方剂,即虎骨酒补方。

虎骨一升,炙焦,碎如雀头。

此句说明虎骨的用量为一升,并经过炙焦处理。

丹参八两干地黄七两地骨皮干姜芎各四两猪椒根白术五加皮枳实各五两。

此句列举了虎骨酒补方中其他药材的用量和种类。

上十味㕮咀,绢袋盛,以酒四斗浸四日,初服六七合,渐加至一升,日再服。

此句描述了虎骨酒补方的制作过程和服用方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肝脏-肝劳第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04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