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原文

论曰:恶疾大风有多种不同,初得虽遍体无异而眉须已落,有遍体已坏而眉须俨然,有诸处不异好人而四肢腹背有顽处,重者手足十指已有堕落,有患大寒而重衣不暖,有寻常患热不能暂凉,有身体枯槁者,有津汁常不止者,有身体干痒彻骨,搔之白皮如麸,手下作疮者,《外台》作卒不作疮。

有疮痍荼毒重垒而生,昼夜苦痛不已者,有直置顽钝不知痛痒者。

其色亦有多种,有青黄赤白黑,光明枯暗。

此候虽种种状貌不同,而难疗易疗皆在前人,不由医者。

何则,此病一著,无问贤愚,皆难与语。

何则,口顺心违,不受医教,直希望药力,不能求己,故难疗易疗属在前人,不关医药。

予尝手疗六百余人,瘥者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所以深细谙委之。

且共语,看觉难共语不受入,即不须与疗,终有触损,病既不瘥,乃劳而无功也。

又《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致仙道,何者,皆由割弃尘累,怀颍阳之风,所以非止瘥病,乃因祸而取福也。

故余所睹病者,其中颇有士大夫乃至有异种名人,及遇斯患,皆爱恋妻孥,系著心髓,不能割舍,直望药力,未肯近求诸身。

若能绝其嗜欲,断其所好,非但愈疾,因兹亦可自致神仙。

余尝问诸病人,皆云自作不仁之行。

久久并为极猥之业,于中仍欲更作云,为虽有悔言而无悔心。

但能自新,受师教命,餐进药饵,何有不除。

余以贞观年中将一病士入山,教服松脂,欲至百日,须眉皆生。

由此观之,惟须求之于己,不可一仰医药者也。

然有人数年患身体顽痹,羞见妻子,不告之令知,其后病成,状貌分明,乃云犯药卒患,此皆自误。

然斯疾虽大,疗之于微,亦可即瘥。

此疾一得,远者不过十年皆死,近者五六岁而亡,然病者自谓百年不死,深可悲悼。

一遇斯疾,即须断盐,常进松脂,一切公私物务释然皆弃,犹如脱屣,凡百口味特须断除,渐渐断谷,不交俗事,绝乎庆吊,幽隐岩谷,周年乃瘥,瘥后终身慎房,犯之还发。

兹疾有吉凶二义,得之修善即吉,若还同俗类,必是凶矣。

今略述其由致,以示后之学者,可览而思焉。

菵豆治恶疾方细粒乌豆择取摩之皮不落者,取三月四月天雄乌头苗及根,净去土,勿洗,捣绞取汁,渍豆一宿,漉出曝干,如此七反始堪服。

一服三枚,渐加至六七枚,日一。

禁房室猪鱼鸡蒜,毕身毛发即生,犯药不瘥。

岐伯神圣散治万病,痈疽癞疥癣,风痿,骨肉疽败,百节痛,眉毛发落,身体淫淫跃跃痛痒,目痛眦烂,耳聋,齿龋,痔瘘方。

天雄附子茵芋《外台》作菵草踯躅细辛乌头石南干姜各一两蜀椒防风昌蒲各二两白术独活各三两

上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勿增之。

治恶疾,狼毒散方狼毒,秦艽等分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五十日愈。

又方炼松脂,投冷水中二十遍,蜜丸。服二两,饥便服之,日三,鼻柱断离者二百日服之,瘥。断盐及杂食房室。

又天门冬酒服百日,愈。

石灰酒主生毛发眉须,去大风方。

石灰一石,拌水和湿,蒸令气足松脂成炼十斤,末之上曲一斗二升黍米一石

上四味,先于大铛内炒石灰,以木札著灰中火出为度。

以枸杞根剉五斗,水一石五升煮取九斗,去滓,以淋石灰三遍,澄清,以石灰汁和渍曲,用汁多少一如酿酒法,讫,封四七日开服,恒令酒气相及为度。

百无所忌,不得触风。

其米泔及饭糟一事,以上不得使人畜犬鼠食之,皆令深埋却。

此酒九月作,二月止,恐热。

膈上热者,服后进三五口冷饭压之。

妇人不能食饮,黄瘦积年及蓐风,不过一石即瘥。

其松脂末初酘酿酒,摊饭时均散著饭上,待饭冷乃投之。

此酒饭宜冷,不尔即醋,宜知之。

治大风眉须落,赤白癞病,八风十二痹,筋急,肢节缓弱,飞尸遁注,水肿,痈疽疥癣恶疮,脚挛手折,眼暗,洞泄,痰饮宿澼,寒冷方

商陆根二十五斤,马耳切之曲二十五斤

上二味合于瓮中,水一斛渍之,炊黍米一石,酿之如家法,使曲米相淹,三酘毕,密封三七日,开看曲浮酒熟,澄清,温服三升,轻者二升,药发吐下为佳。

宜食弱煮饭牛羊鹿肉羹,禁生冷醋滑及猪鸡鱼犬等。

治风身体如虫行方

盐一斗水一石煎减半,澄清,温洗浴三四遍。

并疗一切风。

又方以淳灰汁洗面,不过一日。

又方以大豆渍饭浆水,旦旦温洗面洗头发,不净加少面,勿以水濯之,不过十度洗。

又方成炼雄黄松脂等分,蜜和。

饮服十丸如梧桐子大,日三,百日愈。

慎酒肉盐豉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译文

论说:恶疾和大风病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一开始虽然全身没有特别异样的感觉,但眉毛和胡须已经掉落了;有的全身已经坏掉,但眉毛和胡须却完好无损;有的身体各处看起来和健康人无异,但四肢和背腹有僵硬的地方;严重的甚至十个手指头都掉落了;有的患了大寒病,即使穿了很多衣服也感觉不暖和;有的平常发热,却不能稍微凉快一下;有的身体干枯,汗水不停地流;有的身体干痒到骨头里,抓挠后皮肤像麸皮一样脱落,手下会有疮痍;《外台》记载的是突然发作而不是因为疮痍。有的疮痍和疾病重重叠叠,日夜痛苦不止;有的直接变得迟钝,不知道痛痒。它们的颜色也有多种,有青、黄、赤、白、黑,有的明亮,有的枯暗。这些症状虽然形态各异,但难治和易治都在前人,不是医生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种病一旦发作,无论贤愚,都很难与人交流。因为口是心非,不接受医生的教导,只希望药力,不寻求自身的改变,所以难治和易治都是由前人决定的,与医药无关。

我曾经亲手治疗了六百多人,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痊愈了,我没有不一一亲自抚养的,因此对病情了解得很透彻。而且,如果觉得难以交流,不接受治疗,那就没有必要治疗,最终只会造成伤害,病也不会好,徒劳无功。

《神仙传》中记载有数十人都是因为恶疾而达到仙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都是因为他们割弃了尘世的烦恼,怀揣着颖阳之风,所以不仅能够治愈疾病,甚至因为祸得福。

我所看到的病人中,有士大夫,甚至有不同寻常的名人,他们在遇到这种病时,都爱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心中牵挂,无法割舍,只希望药力,不愿意寻求自身的改变。如果能断绝自己的欲望,断绝自己的喜好,不仅能够治愈疾病,甚至可以因此而达到神仙的境界。

我曾经询问过病人,他们都说是自己做了不仁的事情。时间久了,他们从事了极其卑鄙的行业,但仍然想要继续,即使有悔恨的话,也没有悔改的心。只要能够自新,接受师傅的教导,服用药物,还有什么不能治愈的呢?

我曾经在贞观年间带一个病人入山,教他服用松脂,想要达到百日,他的须眉都会重新生长。从这里可以看出,只有自己寻求改变,不能一味依赖医药。

然而,有些人多年患身体顽痹,羞于见妻子,不告诉他们病情,后来病情恶化,症状明显,却说是因为药物突然发作。这些都是自己误导自己。

这种疾病虽然严重,但治疗得早,也可以很快治愈。这种疾病一旦发作,远的不会超过十年就会死亡,近的五六岁就会死亡,但病人自己却认为自己可以活到一百岁,这非常令人悲哀。

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必须断绝盐的摄入,经常服用松脂,放弃一切公私事务,就像脱掉鞋子一样,所有的口味都要断绝,逐渐断绝谷物,不参与世俗之事,断绝庆吊之事,隐居在幽静的山谷中,一年后病就会好。病好后,终身要谨慎房事,一旦犯之,病就会复发。

这种疾病有吉凶两种含义,如果通过修行得到治愈,那就是吉祥的;如果还像普通人一样,那就一定是凶险的。现在简要地描述一下它的成因,以供后来的学者参考思考。

菵豆治疗恶疾的方法:选择细粒的黑豆,挑选那些去皮后不脱落的,取三月或四月的天雄乌头苗和根,洗净后不要清洗,捣碎取汁,浸泡黑豆一晚上,然后过滤出来晾干,这样反复七次后才能服用。每次服用三枚,逐渐增加到六七枚,每天一次。禁食房室、猪肉、鱼、鸡肉、大蒜,终身毛发即会生长,违反药物规定不会痊愈。

岐伯神圣散:治疗万病,包括痈疽、癞疥、癣、风痿、骨肉疽败、百节痛、眉毛脱落、身体痒痛、目痛、眼眦烂、耳聋、齿蛀、痔疮等。

狼毒散:治疗恶疾。

石灰酒:主要用来治疗生毛发、眉毛脱落、大风病等。

治疗大风、眉毛脱落、赤白癞病、八风十二痹、筋急、肢节缓弱、飞尸遁注、水肿、痈疽、疥癣、恶疮、脚挛手折、眼暗、洞泄、痰饮宿澼、寒冷等。

治疗风病,身体如虫行。

盐一斗,水一石,煎煮至一半,澄清后温洗浴三四次。同时治疗各种风病。

又方:用纯灰汁洗脸,不超过一天。

又方:用大豆浸泡在饭浆水中,每天早上用温水洗脸和洗头发,如果不干净可以加少量面粉,不要用水冲洗,不超过十次。

又方:将雄黄和松脂等量混合,用蜜调和。每次服用十丸,如梧桐子大小,每天三次,百日可以治愈。慎饮酒肉盐豉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注解

恶疾:指严重的疾病。

大风:古时对某些疾病的称呼,可能与风湿、瘫痪等疾病有关。

眉须已落:指眉毛和胡须脱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遍体已坏:指全身状况极差,病情严重。

四肢腹背有顽处:指四肢、腹部和背部有难以治愈的病症。

堕落:指肢体功能丧失,无法正常活动。

大寒:指极度的寒冷。

热:指极度的炎热。

身体枯槁:指身体极度消瘦,干瘪。

津汁常不止:指身体不断分泌粘液。

干痒彻骨:指皮肤极度干燥、瘙痒。

白皮如麸:指皮肤干燥至极,如同麸皮。

下作疮:指身体下面生疮。

卒不作疮:指突然不生疮。

疮痍荼毒:指疮痍和毒疮。

顽钝不知痛痒:指感觉迟钝,不知疼痛和瘙痒。

青黄赤白黑:指病色的不同,如青色、黄色、赤色、白色、黑色。

光明枯暗:指病色的明亮与暗淡。

医者:指医生。

口顺心违:指口头上顺从,但内心抵触。

医教:指医生的教导。

神仙传:指记载神仙传说的书籍。

仙道:指成仙的道路。

尘累:指世俗的烦恼。

颍阳之风:指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士大夫:指古代的官员和知识分子。

异种名人:指不同寻常的人物。

妻孥:指妻子和子女。

心髓:指内心深处。

嗜欲:指过度的欲望。

药饵:指药物。

不仁之行:指不道德的行为。

极猥之业:指极其下流的事情。

悔言:指后悔的话。

悔心:指后悔的心情。

自新:指自我革新。

师教命:指老师的教导和命令。

松脂:一种树脂,有药用价值。

身体顽痹:指身体僵硬、麻木。

犯药:指服用药物。

自误:指自己造成的错误。

断盐:指不吃盐。

公私物务:指公共和私人的事务。

庆吊:指庆祝和哀悼。

幽隐岩谷:指隐蔽的山谷。

瘥:指病愈。

毛发:指头发。

药力:指药物的效果。

割弃:指放弃。

修善:指修行善行。

吉凶:指好运气和坏运气。

菵豆:一种豆类,有药用价值。

细粒乌豆:指小粒的黑豆。

天雄: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乌头: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茵芋: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菵草: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踯躅: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细辛: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石南: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干姜: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蜀椒:一种植物,其果实有药用价值。

防风: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昌蒲: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白术: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独活: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酒服:指用酒来服用药物。

方寸匕:古代的一种量器,约等于现在的三分之一茶匙。

狼毒: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秦艽:一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石灰:一种矿物质,有药用价值。

天门冬: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米泔:指淘米水。

饭糟:指酿酒后剩下的残渣。

酒饭:指酒和饭。

商陆:一种植物,其根有药用价值。

马耳:指马的耳朵,这里指马耳切之曲,一种酿酒用的曲。

曲:酿酒用的发酵剂。

黍米:一种谷物,可以酿酒。

瓮:一种用来盛酒的容器。

渍:浸泡。

炊:煮。

酘:指多次。

曲浮酒熟:指酒已经发酵成熟。

澄清:指液体清澈透明。

温服:指温热后服用。

痰饮:指痰和饮料。

宿澼:指陈旧的污水。

盐豉:指盐和豆豉,一种调味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神仙传》,作者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对于恶疾大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恶疾大风有多种不同,初得虽遍体无异而眉须已落’:这句话点明了恶疾大风的表现形式多样,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已出现眉毛和胡须脱落的现象。

‘有遍体已坏而眉须俨然,有诸处不异好人而四肢腹背有顽处’:这里进一步描述了恶疾大风的不同症状,有的患者全身已经受损,但眉毛和胡须仍然完好,有的则四肢和腹背有硬块。

‘重者手足十指已有堕落,有患大寒而重衣不暖,有寻常患热不能暂凉’:作者继续描述病情严重的表现,有的患者手指已经脱落,有的则对寒冷和炎热极度敏感。

‘有身体枯槁者,有津汁常不止者,有身体干痒彻骨,搔之白皮如麸’:这里描述了一些特殊的症状,如身体枯槁、津液不断、皮肤干痒等。

‘手下作疮者,《外台》作卒不作疮’:这里提到了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外部刺激来治疗疮痍。

‘有疮痍荼毒重垒而生,昼夜苦痛不已者,有直置顽钝不知痛痒者’:描述了病情严重的患者,日夜忍受痛苦,有的甚至感觉不到痛痒。

‘其色亦有多种,有青黄赤白黑,光明枯暗’:这里描述了恶疾大风患者皮肤颜色的变化。

‘此候虽种种状貌不同,而难疗易疗皆在前人,不由医者’:作者指出,虽然症状各异,但治疗的方法和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医生。

‘何则,此病一著,无问贤愚,皆难与语’:这里强调了恶疾大风对人的影响,不分贵贱,都难以应对。

‘何则,口顺心违,不受医教,直希望药力,不能求己,故难疗易疗属在前人,不关医药’:作者认为,患者的心态和治疗态度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予尝手疗六百余人,瘥者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所以深细谙委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治疗经验,指出亲自照顾患者的重要性。

‘且共语,看觉难共语不受入,即不须与疗,终有触损,病既不瘥,乃劳而无功也’:作者强调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认为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强行治疗只会徒劳。

‘又《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致仙道,何者,皆由割弃尘累,怀颍阳之风,所以非止瘥病,乃因祸而取福也’:这里提到了《神仙传》中的故事,说明通过修行可以克服恶疾,甚至达到成仙的目的。

‘故余所睹病者,其中颇有士大夫乃至有异种名人,及遇斯患,皆爱恋妻孥,系著心髓,不能割舍,直望药力,未肯近求诸身’:作者观察到,即使是士大夫和名人,在遇到恶疾时,也往往依赖药物而忽视自身的修行。

‘若能绝其嗜欲,断其所好,非但愈疾,因兹亦可自致神仙’:作者提出,如果能够断绝欲望,修行自身,不仅可以治愈疾病,还可以达到成仙的境界。

‘余尝问诸病人,皆云自作不仁之行。久久并为极猥之业,于中仍欲更作云,为虽有悔言而无悔心’:作者通过询问患者,了解到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疾病。

‘但能自新,受师教命,餐进药饵,何有不除’:作者鼓励患者自我反省,接受指导,通过药物治疗来治愈疾病。

‘余以贞观年中将一病士入山,教服松脂,欲至百日,须眉皆生’:作者分享了一个案例,说明通过修行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恶疾。

‘由此观之,惟须求之于己,不可一仰医药者也’:作者强调,治愈疾病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完全依赖药物。

‘然有人数年患身体顽痹,羞见妻子,不告之令知,其后病成,状貌分明,乃云犯药卒患,此皆自误’:作者指出,有些患者因为羞愧而不愿意寻求帮助,导致病情恶化。

‘然斯疾虽大,疗之于微,亦可即瘥’:作者认为,即使疾病严重,只要治疗得当,也可以迅速康复。

‘此疾一得,远者不过十年皆死,近者五六岁而亡,然病者自谓百年不死,深可悲悼’:作者描述了恶疾大风的高死亡率,以及患者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一遇斯疾,即须断盐,常进松脂,一切公私物务释然皆弃,犹如脱屣,凡百口味特须断除,渐渐断谷,不交俗事,绝乎庆吊,幽隐岩谷,周年乃瘥’:作者提出了治疗恶疾大风的方法,包括断盐、服用松脂、远离世俗等。

‘瘥后终身慎房,犯之还发’:作者提醒患者,治愈后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否则疾病可能会复发。

‘兹疾有吉凶二义,得之修善即吉,若还同俗类,必是凶矣’:作者认为,恶疾大风的结果取决于患者的行为。

‘今略述其由致,以示后之学者,可览而思焉’:作者总结全文,希望后来的学者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菵豆治恶疾方细粒乌豆择取摩之皮不落者,取三月四月天雄乌头苗及根,净去土,勿洗,捣绞取汁,渍豆一宿,漉出曝干,如此七反始堪服’:这里介绍了一种治疗恶疾的方法,使用菵豆和天雄乌头等药材。

‘岐伯神圣散治万病,痈疽癞疥癣,风痿,骨肉疽败,百节痛,眉毛发落,身体淫淫跃跃痛痒,目痛眦烂,耳聋,齿龋,痔瘘方’:这里介绍了一种名为岐伯神圣散的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天雄附子茵芋《外台》作菵草踯躅细辛乌头石南干姜各一两蜀椒防风昌蒲各二两白术独活各三两’:这里列出了岐伯神圣散的药材成分。

‘上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勿增之’:这里说明了岐伯神圣散的服用方法。

‘治恶疾,狼毒散方狼毒,秦艽等分’:这里介绍了一种名为狼毒散的药物,用于治疗恶疾。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五十日愈’:这里说明了狼毒散的服用方法。

‘又方炼松脂,投冷水中二十遍,蜜丸。服二两,饥便服之,日三,鼻柱断离者二百日服之,瘥。断盐及杂食房室’:这里介绍了一种炼制松脂的方法,以及服用方法。

‘又天门冬酒服百日,愈’:这里介绍了一种天门冬酒,用于治疗疾病。

‘石灰酒主生毛发眉须,去大风方石灰一石,拌水和湿,蒸令气足松脂成炼十斤,末之上曲一斗二升黍米一石’:这里介绍了一种石灰酒的制作方法。

‘上四味,先于大铛内炒石灰,以木札著灰中火出为度。以枸杞根剉五斗,水一石五升煮取九斗,去滓,以淋石灰三遍,澄清,以石灰汁和渍曲,用汁多少一如酿酒法,讫,封四七日开服,恒令酒气相及为度。百无所忌,不得触风’:这里详细描述了石灰酒的制作过程。

‘其米泔及饭糟一事,以上不得使人畜犬鼠食之,皆令深埋却。此酒九月作,二月止,恐热。膈上热者,服后进三五口冷饭压之。妇人不能食饮,黄瘦积年及蓐风,不过一石即瘥’:这里说明了石灰酒的使用注意事项。

‘其松脂末初酘酿酒,摊饭时均散著饭上,待饭冷乃投之。此酒饭宜冷,不尔即醋,宜知之’:这里介绍了松脂末酿酒的方法。

‘治大风眉须落,赤白癞病,八风十二痹,筋急,肢节缓弱,飞尸遁注,水肿,痈疽疥癣恶疮,脚挛手折,眼暗,洞泄,痰饮宿澼,寒冷方商陆根二十五斤,马耳切之曲二十五斤’:这里介绍了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配方。

‘上二味合于瓮中,水一斛渍之,炊黍米一石,酿之如家法,使曲米相淹,三酘毕,密封三七日,开看曲浮酒熟,澄清,温服三升,轻者二升,药发吐下为佳。宜食弱煮饭牛羊鹿肉羹,禁生冷醋滑及猪鸡鱼犬等’:这里详细描述了这种药物的制作和服用方法。

‘治风身体如虫行方盐一斗水一石煎减半,澄清,温洗浴三四遍。并疗一切风’:这里介绍了一种治疗风病的方剂。

‘又方以淳灰汁洗面,不过一日’:这里介绍了一种治疗面部疾病的方剂。

‘又方以大豆渍饭浆水,旦旦温洗面洗头发,不净加少面,勿以水濯之,不过十度洗’:这里介绍了一种治疗头发和面部疾病的方剂。

‘又方成炼雄黄松脂等分,蜜和。饮服十丸如梧桐子大,日三,百日愈。慎酒肉盐豉等’:这里介绍了一种治疗恶疾的药物配方,并提醒患者注意饮食。

整段古文展现了古代医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仅包括了疾病的表现形式,还涉及了治疗方法、药物配方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作者通过这些描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古代医学的实践和理论,以及如何通过综合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0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