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消渴淋闭方-溺血第三-原文
治房损伤中尿血方
牡蛎车前子桂心黄芩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以饮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日三服。
治小便血方
生地黄八两柏叶一把黄芩阿胶各二两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分三服。一方加甘草二两。
又方蒲黄白芷荆实菟丝子干地黄芎葵子当归茯苓酸枣各等分,《小品》作败酱。
上十味末之,蜜丸。服如梧子,饮送五丸,日三,稍加至十丸。
治溺血方
戎盐六分甘草蒲黄鹿角胶芍药各二两矾石三两大枣十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胡麻三升捣细末,以东流水二升渍一宿,平旦绞去滓,煮两沸,顿服之。
治小便去血方
龙骨细末之,温水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张文仲云:酒服。
又方捣荆叶取汁,酒服二合。
又方酒三升煮蜀当归四两,取一升,顿服之。
治小便出血方
煮车前根叶子,多饮之为佳。
又方刮滑石末,水和敷,绕少腹及绕阴际,佳。葛氏云:治小便不通。
又方豉二升,酒四升煮取一升,顿服。
又方酒服乱发灰。苏澄用水服。
又方酒服葵茎灰方寸匕,日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消渴淋闭方-溺血第三-译文
治疗房事损伤引起的尿血方:
牡蛎、车前子、桂心、黄芩等量。
将上述四种药材混合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方寸匕(约一钱),逐渐增加到二匕(约二钱),每天服用三次。
治疗小便出血方:
生地黄八两、柏叶一把、黄芩二两、阿胶二两。
将上述四种药材捣碎,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后加入阿胶,分三次服用。另一种配方中加甘草二两。
又有一种配方:蒲黄、白芷、荆实、菟丝子、干地黄、芎、葵子、当归、茯苓、酸枣等量,《小品》中称作败酱。
将上述十味药材研成粉末,用蜜制成丸子。每次服用如梧桐子大小,用酒送服五丸,每天三次,逐渐增加到十丸。
治疗小便出血方:
戎盐六分、甘草二两、蒲黄二两、鹿角胶二两、芍药二两、矾石三两、大枣十枚。
将上述七味药材捣碎,用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次服用。
又有一种配方:胡麻三升捣成细末,用东流水二升浸泡一晚,第二天早晨绞去渣滓,煮两沸后一次服用。
治疗小便出血方:
龙骨研成细末,用温水服用方寸匕(约一钱),每天服用五六次。张文仲说:可以用酒服用。
又有一种配方:捣碎荆叶取汁,用酒服用二合。
又有一种配方:用酒三升煮蜀当归四两,取一升,一次服用。
又有一种配方:煮车前根和叶子,多饮为宜。
又有一种配方:刮取滑石末,用水调和后敷在少腹部和阴部周围,效果良好。葛氏说:可以治疗小便不通。
又有一种配方:豆豉二升,用酒四升煮取一升,一次服用。
又有一种配方:用酒服用乱发灰。苏澄用水服用。
又有一种配方:用酒服用葵茎灰方寸匕(约一钱),每天三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消渴淋闭方-溺血第三-注解
牡蛎:牡蛎是一种贝类动物,其壳在中医中常被用作药材,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功效。
车前子:车前子是车前草的种子,具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等功效。
桂心:桂心是指肉桂的心部,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黄芩:黄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生地黄:生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柏叶:柏叶是指柏树的叶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
阿胶:阿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由驴皮熬制而成,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
蒲黄:蒲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
白芷:白芷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的功效。
荆实:荆实是指荆芥的果实,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菟丝子:菟丝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的功效。
干地黄:干地黄是指地黄的干燥根,具有滋阴清热、养血生津的功效。
芎葵子:芎葵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功效。
当归:当归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
茯苓: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酸枣:酸枣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心益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
戎盐:戎盐是指古代边地出产的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矾石:矾石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
鹿角胶:鹿角胶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润燥、强壮筋骨的功效。
芍药:芍药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大枣:大枣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胡麻:胡麻是指芝麻,具有润肠通便、养血的功效。
龙骨:龙骨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固涩、镇静安神、生肌敛疮的功效。
蜀当归:蜀当归是指四川产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
滑石:滑石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的功效。
豉:豉是一种中药材,由豆类发酵制成,具有发汗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乱发灰:乱发灰是指头发烧成的灰,在古代中医中用作外用药物,具有收敛生肌的功效。
葵茎灰:葵茎灰是指向日葵茎烧成的灰,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消渴淋闭方-溺血第三-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千金要方》,为中医方剂学中的重要文献。以下是对文中方剂的逐行赏析:
治房损伤中尿血方:此方中牡蛎、车前子、桂心、黄芩等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牡蛎具有收敛固涩、滋阴降火之效;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桂心温经散寒,通血脉;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四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止血之效。
治小便血方:生地黄、柏叶、黄芩、阿胶四味药,具有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的作用。生地黄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柏叶收敛止血,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阿胶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四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之效。
又方蒲黄、白芷、荆实、菟丝子、干地黄、芎、葵子、当归、茯苓、酸枣等十味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通淋的作用。蒲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白芷祛风止痛,通窍散寒;荆实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干地黄滋阴降火,凉血止血;芎活血通络,止痛;葵子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酸枣安神养心,收敛止汗。十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通淋之效。
治溺血方:戎盐、甘草、蒲黄、鹿角胶、芍药、矾石、大枣七味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戎盐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蒲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鹿角胶补血止血,强筋骨;芍药活血通络,止痛;矾石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七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之效。
治小便去血方:龙骨、细末之,温水服方寸匕,日五六服。龙骨具有收敛固涩、止汗安神之效,温水送服,可增强其收敛止血的作用。
又方捣荆叶取汁,酒服二合。荆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效,捣汁酒服,可增强其凉血止血的作用。
又方酒三升煮蜀当归四两,取一升,顿服之。蜀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酒煮可增强其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小便出血方:煮车前根叶子,多饮之为佳。车前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效,多饮可增强其利尿通淋的作用。
又方刮滑石末,水和敷,绕少腹及绕阴际,佳。滑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效,外敷可增强其清热解毒的作用。
又方豉二升,酒四升煮取一升,顿服。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效,酒煮可增强其活血化瘀的作用。
又方酒服乱发灰。乱发灰具有收敛止血、解毒消肿之效,酒服可增强其收敛止血的作用。
又方酒服葵茎灰方寸匕,日三。葵茎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效,酒服可增强其利尿通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