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原文

论曰:凡妇人产难死生之候: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母唇口青,口两边沫出者,母子俱死;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者,母死子活。

治动胎及产难子死腹中,并妊两儿,一死一生,令死者出,生胎安,神验方

蟹爪一升甘草二尺阿胶三两

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二物,得三升,去滓,纳胶令烊,顿服之,不能,分再服。若人困,拗口纳药,药入即活。煎药作东向灶,用苇薪煮之。

治子死腹中不出方

以牛屎涂母腹上,立出。

治子死腹中方

取灶下黄土三指撮,以酒服之,立出,土当著儿头上出。亦治逆生及横生不出,手足先见者。

治胎死腹中,真朱汤方

熟真朱一两榆白皮切,一升

上二味以苦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死胎立出。

又方服水银三两,立出。

又方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合煮,令产妇东向饮之,立出。

又方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饮之。

又方吞槐子二七枚。亦治逆生。

又方醋二升拗口开灌之,即出。

治产难子死腹中方

瞿麦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一升,服一升,不出再服。

治胎死腹中,干燥著背方。

葵子一两阿胶五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

治妊娠未足月,而胎卒死不出,其母欲死方

以苦酒浓煮大豆,一服一升,死胎立出,不能顿服,分再服。一方用醇酒煮大豆,亦治积聚成瘕。

治妊娠胎死腹中,若子生胞衣不出,腹中引腰背痛方

甘草一尺蒲黄二合筒桂四寸香豉二升鸡子一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胎胞秽恶尽去,大良。

治妊娠得病须去胎方

以鸡子一枚、盐三指撮和服,立下。此与阮河南疗难产同。

又方麦糵一升末,和蜜一升,服之立下。

又方七月七日神曲三升、醋一升煮两沸,宿不食,旦顿服即下。

又方大麦曲五升、酒一斗煮三沸,去滓,分五服令尽,当宿勿食,其子如糜,令母肥盛无疾苦,千金不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译文

论述说:所有妇女生产难产的时刻:如果母亲脸色发红舌头发青,孩子死了母亲却还活着;如果母亲嘴唇发青,嘴角有泡沫流出,那么母亲和孩子都会死;如果母亲脸色发青舌头发红,嘴里有泡沫流出,那么母亲会死但孩子会活。

治疗怀孕期间胎动不安以及生产难、孩子死在腹中,还有怀有两个孩子,一个死了另一个活着的情况,让死的孩子出来,活的孩子安全,这是一个神奇的方子。

需要蟹爪一升,甘草二尺,阿胶三两。

这三种药材,用一斗东流水先煮甘草和阿胶,煮至三升,去掉杂质,加入阿胶使其融化,一次服下,如果不行,可以分两次服。

如果人太虚弱,可以强行张开嘴把药灌进去,药进去就会活过来。

煎药的时候在向东的炉灶上用芦苇柴火煮。

治疗孩子死在腹中出不来的方子:

用牛粪涂在母亲腹部上,孩子立刻就会出来。

治疗孩子死在腹中不出来的方子:

取灶下的黄土三指撮,用酒服下,孩子立刻就会出来,黄土会附着在孩子头上出来。也可以治疗倒生和横生不出,手脚先露出来的情况。

治疗胎死腹中的真朱汤方:

熟真朱一两,榆白皮切,一升。

这两种药材用三升苦酒煮取一升,一次服下,死胎立刻就会出来。

另一个方子是服下水银三两,孩子立刻就会出来。

另一个方子是三家鸡蛋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一起煮,让产妇朝东方向喝下,孩子立刻就会出来。

另一个方子是取丈夫的尿二升煮开后喝下。

另一个方子是吞下槐子二十七枚。也可以治疗倒生。

另一个方子是醋二升,强行张开嘴灌下去,孩子就会出来。

治疗生产难、孩子死在腹中的方子:

瞿麦一斤,用水八升煮取一升,服下一升,如果孩子不出来再服。

治疗胎死腹中,干燥附着在背上的方子:

葵子一两,阿胶五两。

这两种药材用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次服下,如果孩子不出来再煮再服。

治疗怀孕未足月,而胎突然死掉出不来的,母亲想要死去的方子:

用苦酒浓煮大豆,一次服下一升,死胎立刻就会出来,如果不能一次服下,可以分两次服。

另一个方子是用醇酒煮大豆,也可以治疗积聚成瘕。

治疗怀孕胎死腹中,如果孩子出生后胞衣不出,腹中牵引腰背疼痛的方子:

甘草一尺,蒲黄二合,筒桂四寸,香豉二升,鸡子一枚。

这五种药材用水六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胎胞中的污秽之物全部去除,效果非常好。

治疗怀孕得病必须去除胎儿的方子:

用一枚鸡蛋、三指撮盐混合服下,立刻就会下。

这与阮河南治疗难产的方法相同。

另一个方子是麦糵一升末,和一升蜜服下,立刻就会下。

另一个方子是七月七日神曲三升、醋一升煮两沸,晚上不吃饭,第二天一次服下。

另一个方子是大麦曲五升、酒一斗煮三沸,去掉杂质,分五次服完,当天晚上不要吃饭,孩子像粥一样,让母亲肥胖无疾病,这个方法价值千金,不会传授出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注解

产难:指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难产、胎儿死亡等情况。

母面赤舌青:面赤指脸色发红,舌青指舌头发青,在古代医学中,这些症状可能表示母体血气不足,但具体含义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母唇口青,口两边沫出:唇口青指嘴唇和口腔周围发青,口两边沫出指嘴角有泡沫流出,这些症状可能表示母体血气严重不足,预后不良。

母面青舌赤:面青指脸色发青,舌赤指舌头发红,这些症状可能表示母体血气不足,但具体含义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动胎:指孕妇在怀孕期间胎儿活动异常,如胎动频繁或减少。

妊两儿,一死一生:指孕妇怀有两个胎儿,其中一个死亡,另一个存活。

蟹爪:蟹的爪子,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甘草:一种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等功效。

阿胶: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等功效。

东流水:指流动的河水,古代医学中认为其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牛屎:牛的粪便,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灶下黄土:指炉灶下方的黄土,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真朱:一种中药材,即朱砂,具有镇静、安神等功效。

榆白皮:榆树的白色树皮,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苦酒:一种苦味的酒,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三家鸡卵:指三家的鸡蛋,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三家盐:指三家的盐,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三家水:指三家的水,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夫尿:丈夫的尿液,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槐子:槐树的种子,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醋:一种调味品,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瞿麦:一种中药材,具有利尿、清热等功效。

葵子:葵花的种子,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大豆:黄豆,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醇酒:纯度较高的酒,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麦糵:麦芽,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神曲:一种发酵的曲,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大麦曲:大麦发酵的曲,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筒桂:即肉桂,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

香豉: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宣肺等功效。

鸡子:鸡蛋,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麦糵末:麦芽的粉末,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蜜:蜂蜜,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积聚成瘕:指腹部有肿块,古代医学中认为有治疗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评注

此段古文记录了古代对于妇人产难和胎死腹中的治疗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于生育健康的关注和探索。以下是对每行的赏析:

论曰:凡妇人产难死生之候: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母唇口青,口两边沫出者,母子俱死;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者,母死子活。

这段话是对产难时母亲和胎儿生死状态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产难症状的观察和判断,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

治动胎及产难子死腹中,并妊两儿,一死一生,令死者出,生胎安,神验方

此句提出了治疗动胎、产难和胎死腹中的方法,强调了治疗的重要性,并提到了神验方,说明古代医学对某些治疗方法抱有神秘和迷信的态度。

蟹爪一升甘草二尺阿胶三两

这里列出了治疗方剂的成分,蟹爪、甘草和阿胶都是古代常用的药材,具有止血、消炎、补益等功效。

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二物,得三升,去滓,纳胶令烊,顿服之,不能,分再服。若人困,拗口纳药,药入即活。煎药作东向灶,用苇薪煮之。

此段详细描述了制作和服用药物的过程,包括煎煮方法、服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治子死腹中不出方

这里提出了治疗胎死腹中不出的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于难产和死胎的处理方法。

以牛屎涂母腹上,立出。

此方使用了牛屎作为治疗手段,体现了古代医学中的一些奇特治疗方法,可能基于对牛屎具有某些药用价值的认识。

治子死腹中方

此段描述了另一种治疗胎死腹中的方法,使用灶下黄土和酒,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常见物品的药用探索。

治胎死腹中,真朱汤方

这里提到了真朱汤方,真朱是一种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反映了古代医学对药材的运用。

又方服水银三两,立出。

此方使用了水银,虽然现代医学已证实水银对人体有害,但在古代,水银被认为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又方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合煮,令产妇东向饮之,立出。

此方使用了鸡卵、盐和水,反映了古代医学中的一些民间疗法,可能基于民间经验。

又方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饮之。

此方使用了丈夫的尿液,反映了古代医学中的一些奇特治疗方法,可能基于对尿液具有某些药用价值的认识。

又方吞槐子二七枚。亦治逆生。

此方使用了槐子,反映了古代医学对植物药材的运用。

又方醋二升拗口开灌之,即出。

此方使用了醋,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

治产难子死腹中方

此段描述了治疗产难和胎死腹中的方法,包括瞿麦等药材的运用。

治胎死腹中,干燥著背方。

此方描述了治疗胎死腹中时背部干燥的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症状的综合治疗。

葵子一两阿胶五两

此段列出了治疗方剂的成分,葵子和阿胶都是古代常用的药材。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

此段详细描述了制作和服用药物的过程,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治妊娠未足月,而胎卒死不出,其母欲死方

此方描述了治疗妊娠未足月胎死的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孕妇健康的关注。

以苦酒浓煮大豆,一服一升,死胎立出,不能顿服,分再服。

此方使用了苦酒和大豆,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

一方用醇酒煮大豆,亦治积聚成瘕。

此方使用了醇酒和大豆,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

治妊娠胎死腹中,若子生胞衣不出,腹中引腰背痛方

此方描述了治疗妊娠胎死腹中,胞衣不出,伴有腰背痛的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妊娠并发症的治疗。

甘草一尺蒲黄二合筒桂四寸香豉二升鸡子一枚

此段列出了治疗方剂的成分,包括甘草、蒲黄、筒桂、香豉和鸡子。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胎胞秽恶尽去,大良。

此段详细描述了制作和服用药物的过程,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治妊娠得病须去胎方

此方描述了治疗妊娠得病需要去胎的方法,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孕妇健康的关注。

以鸡子一枚、盐三指撮和服,立下。

此方使用了鸡子和盐,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

此与阮河南疗难产同。

此句说明了此方与阮河南疗难产的方法相同,反映了古代医学的传承和借鉴。

又方麦糵一升末,和蜜一升,服之立下。

此方使用了麦糵和蜜,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

又方七月七日神曲三升、醋一升煮两沸,宿不食,旦顿服即下。

此方使用了神曲和醋,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

又方大麦曲五升、酒一斗煮三沸,去滓,分五服令尽,当宿勿食,其子如糜,令母肥盛无疾苦,千金不传。

此方使用了大麦曲和酒,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的药用探索,并强调了其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98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