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原文

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

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痛疼。

然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

皮虚者寒,皮实者热。

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治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蒴藋蒸汤方

蒴藋根叶切,三升昌蒲叶切,二升桃叶皮枝剉,三升细糠一斗秫米三升

上五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之,于盆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四面周回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中泄气,取通身接汗,可得两食久许。

如此三日蒸,还温药足汁用之。

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非但治寒,但是皮肤一切劳冷悉皆治之。

治皮实,主肺病热气,栀子煎方

栀子仁枳实大青杏仁柴胡芒消各二两生地黄淡竹叶切,各一升生玄参五两石膏八两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为三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译文

论说:五脏六腑,内部与骨髓相连,外部与皮肤、毛发、肌肉相合。如果疾病从外部产生,那么皮肤、毛发、肌肉会变得紧张和急促;如果疾病从内部发作,那么骨髓会感到疼痛。然而,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病源不可不详加研究。皮肤虚弱的人会感到寒冷,皮肤坚实的人会感到炎热。所有皮肤虚实的变化,主要与肺和大肠有关,疾病发生在皮肤上,热病会影响到内脏,寒病会影响到腑脏。

治疗皮肤虚弱,主要针对大肠疾病,寒气导致气血不通,可以使用蒴藋蒸汤方:蒴藋的根和叶切碎,三升昌蒲的叶切碎,二升桃树的皮和枝条切碎,三升细糠,三升高粱米。

将上述五种药材用水十五斗煮,直到米熟为止,然后在大盆中储存。在盆上做一个小的竹床子,将盆罩住,让人坐在床上,四周用席子挡风,身上用衣物和被子覆盖。如果感到气急,可以打开一个小孔,让气体从中泄出,以便全身出汗,这样持续大约两顿饭的时间。如此连续蒸三天,然后取温热的药汁服用。如果盆内不够热,可以在盆下点燃炭火,不仅治疗寒病,而且可以治疗皮肤上的各种劳损和寒冷症状。

治疗皮肤坚实,主要针对肺病和热气,可以使用栀子煎方:栀子仁、枳实、大青、杏仁、柴胡、芒硝各二两,生地黄、淡竹叶切碎,各一升,生玄参五两,石膏八两。

将上述十味药材切碎,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渣,然后加入芒硝,分成三次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注解

五脏六腑: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骨髓:指人体骨骼内的柔软组织,是造血和储存脂肪的重要部位。

皮毛肤肉:指人体的皮肤、毛发、肌肉等组织,是人体抵御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

阴阳表里: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表里则指内外。阴阳表里指的是人体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

皮虚:指皮肤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邪气侵袭。

皮实:指皮肤坚实,抵抗力强,不易受到外界邪气侵袭。

肺大肠:肺和大肠是中医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器官,肺主气,大肠主津。

皮毛:皮肤和毛发,是人体抵御外界邪气的重要屏障。

热则应脏,寒则应腑: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有关,热病多与脏有关,寒病多与腑有关。

蒴藋: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昌蒲: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痛的功效。

桃叶皮枝:桃树的叶子、皮和枝,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细糠:稻谷或小麦等谷物加工后的细末,可用来制作药膳。

秫米:一种谷物,可以用来煮粥或制作药膳。

栀子: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枳实:一种药用植物,具有行气化湿、消痰散结的功效。

大青: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杏仁:杏仁是一种果实,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柴胡: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芒消:一种矿物,具有清热解毒、润燥通便的功效。

生地黄: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淡竹叶:竹叶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生玄参: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功效。

石膏:一种矿物,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评注

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与人体内外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内外相合,相互影响。五脏六腑作为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骨髓的盈亏,以及皮毛肤肉的健康状态。

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痛疼。

此句阐述了疾病发生的外因和内因。外因导致的疾病会首先影响皮毛肤肉,表现为关格强急;而内因导致的疾病则会直接侵袭骨髓,引起疼痛。这种内外分明的疾病分类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然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阴阳表里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阴阳表里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分析阴阳表里的变化,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源。

皮虚者寒,皮实者热。

此句提出了皮虚和皮实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分别对应寒证和热证。皮虚指的是皮肤虚弱,易受寒邪侵袭;皮实则是指皮肤坚实,易受热邪侵袭。

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此句说明了皮虚和皮实与肺大肠的关系,以及疾病发生的部位和性质。肺大肠与皮毛关系密切,疾病发生时,热证与脏器相关,寒证与腑器相关。

治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蒴藋蒸汤方。

此句介绍了治疗皮虚的方法,即蒴藋蒸汤方。蒴藋蒸汤方以蒴藋、昌蒲、桃叶等药材为主,通过煮汤蒸浴的方式,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

蒴藋根叶切,三升昌蒲叶切,二升桃叶皮枝剉,三升细糠一斗秫米三升。

此句详细列出了蒴藋蒸汤方的药材组成和用量,体现了中医方剂制作的严谨性。

上五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之,于盆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四面周回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中泄气,取通身接汗,可得两食久许。

此句描述了蒴藋蒸汤方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煮汤、蒸浴、遮风等步骤,体现了中医治疗方法的人性化和实用性。

如此三日蒸,还温药足汁用之。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非但治寒,但是皮肤一切劳冷悉皆治之。

此句说明了蒴藋蒸汤方的疗程和注意事项,强调了持续治疗和调整温度的重要性,以及该方剂在治疗皮肤劳冷方面的广泛适用性。

治皮实,主肺病热气,栀子煎方。

此句介绍了治疗皮实的方剂——栀子煎方,适用于肺病热气所致的皮实症状。

栀子仁枳实大青杏仁柴胡芒消各二两生地黄淡竹叶切,各一升生玄参五两石膏八两。

此句详细列出了栀子煎方的药材组成和用量,体现了中医方剂制作的严谨性。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为三服。

此句描述了栀子煎方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煎煮、去滓、分服等步骤,体现了中医治疗方法的人性化和实用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9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