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养性-调气法第五-原文
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
彭祖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比邻于真人也。
每旦夕旦夕者,是阴阳转换之时。凡旦,五更初暖,气至频申,眼开,是上生气至,名曰阳息而阴消。暮日入后,冷气至凛凛然,时乃至床坐睡倒,是下生气至,名曰阳消而阴息。旦五更初暖气至,暮日入后,冷气至,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万物体中,代谢往来,无一时休息,一进一退,如昼夜之更迭,如海水之朝夕,是天地消息之道也。
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凡吐者,去故气,亦名死气。纳者,取新气,亦名生气。故《老子经》云: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门,可以出纳阴阳死生之气也。
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瞋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
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
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睛,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
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
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踡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五年十岁,长存不忘。
得满千万通,则去仙不远矣。
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
若消息失宜,即诸疴竞起。
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
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
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
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
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
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
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
若患寒热及卒患痈疽,不问日中,疾患未发前一食间即调,如其不得好瘥,明日依式更调之。
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呬出。
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
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
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
若有患者,安心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
凡百病不离五脏,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冷热风气,计成四百四病,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
心脏病者,体冷热。
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著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
疗法:用呼吹二气,呼疗冷,吹治热。
肺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
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诈亲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
疗法:用嘘气出。
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
相法:肝色青,梦见人著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狼来恐怖人。
疗法:用呵气出。
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遍身痛,烦闷。
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或作小儿击历人。
邪犹人,或如旋风团栾转。
治法:用唏气出。
肾脏病者,体冷阴衰,面目恶痿。
相;肾色黑,梦见黑衣,及兽物捉刀杖相怖。
用呬气出。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
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
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
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
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
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
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
肾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
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依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瘥。
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然后乃为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养性-调气法第五-译文
彭祖说:道并不在于繁琐,只要能够不思念衣食,不思念声色,不思念胜负,不思念曲直,不思念得失,不思念荣辱,心中没有烦恼,身体不要过度劳累,再加上导引和行气,这样也可以延年益寿,达到千岁而不死。普通人不能没有思考,但应该逐渐排除这些杂念。
彭祖说:调和精神和引导气的方法,应该在密室中闭户,安放温暖的床席,枕头高二寸半,端正身体仰卧,闭上眼睛,在胸膈中闭气,用一根鸿毛放在鼻子上让它不动。经过三百次呼吸,耳朵听不到声音,眼睛看不到东西,心中没有杂念,这样就能抵御寒暑的侵袭,防止蜂虿的毒害,活到三百六十岁,就可以和真人相提并论了。
每天早晚,是阴阳转换的时候。早晨,五更初暖,气息频繁,眼睛睁开,这是上气到来,称为阳息而阴消。傍晚,太阳落山后,冷气到来,有时甚至需要躺在床上坐着睡觉,这是下气到来,称为阳消而阴息。早晨五更初暖,傍晚太阳落山后,冷气到来,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万物体中,代谢往来,没有一时休息,一进一退,就像昼夜的更替,就像海水的潮汐,这是天地消息的道理。
面向中午,将双手放在脚膝上,慢慢按捺关节,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吐气是为了去除旧气,也称为死气。吸气是为了摄取新气,也称为生气。所以《老子经》说: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口鼻是天地之门,可以出纳阴阳死生之气。
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地用左手托右手,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瞪眼张口,叩齿摩眼,按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以振动阳气。双手交替进行,反手做同样的动作。然后伸直双腿,向上振动,数到八十九十次停止。仰卧下来,慢慢定心,进行禅观,闭上眼睛,存想空中太和元气,像紫云覆盖,五色分明,渐渐下到发际,再渐渐进入头顶,就像雨后初晴,云入山,穿透皮肤进入肌肉,到达骨骼和大脑,渐渐下到腹中,四肢五脏都受到它的滋润,就像水渗透到地里。如果彻底,就会感觉到腹中有汩汩的声音。意念集中,不要分散,一会儿,就会感觉到元气到达气海,不久就自然到达涌泉,就会感觉到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也使得床和坐的地方发出拉拉的声音,这就叫做一通,一通二通,直到每天得到三通、五通,那么身体就会感到愉悦,面色光彩,鬓发润泽,耳目精明,让人食欲增加,气力强健,百病皆除。五年十年,长存不忘。得到满千万通,就离成仙不远了。人身虚无,只有游动之气,气息调理得当,就不会生病。如果调理不当,就会各种疾病丛生。善于养生的人,必须知道调理气的方法。调理气的方法,可以治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其他的不值得一提。
所有的调理气的方法:半夜后,中午前,气生得调理;中午后,半夜前,气死不得调理。调理气的时候,就仰卧在床上,铺上厚软的床,枕头高度与身体平齐,舒展手脚,两手握住大拇指关节,距离身体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数数叩齿,喝玉浆,引导气从鼻吸入腹中,脚停止,有力再吸。如果时间久了感到气闷,就慢慢地从口中细细吐出,再从鼻中细细吸入,吐气的方法和前面一样。闭嘴,在心中数数,让耳朵听不到声音,以防有误乱,同时用手中的筹码计数,能数到千次,就离成仙不远了。如果遇到阴天雾大风猛寒冷,就不要吸气,只闭气。
如果患寒热病,或者突然患痈疽,不论日中,疾病未发作前一餐之间就调理,如果不好转,第二天按照这个方法再次调理。
如果患心冷病,就呼气;如果患热病,就吹气;如果患肺病,就嘘气;如果患肝病,就呵气;如果患脾病,就唏气;如果患肾病,就呬气。
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想要做这个方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
疾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如果有患者,安心调理气,这个方法没有治不好的。
所有的疾病都离不开五脏,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病,包括冷热风气,共计四百四病,必须知道它们的相似之处,善于了解它们。
心脏病者,身体冷热交替。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看到穿红衣的人,手持红刀杖,火光令人害怕。疗法:用呼气治疗冷,吹气治疗热。
肺脏病者,胸背胀满,四肢烦闷。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欢梦见美女或美男,假装亲近人,一起拥抱,或者像父母兄弟妻子一样。疗法:用嘘气出。
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伤,喜欢头部和眼睛疼痛。相法:肝色青,梦见穿青衣的人,手持青刀杖,或者狮子、老虎、狼来吓人。疗法:用呵气出。
脾脏病者,身体上游风习习,全身疼痛,烦闷。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中可能看到小孩打人。邪气像人,或者像旋风团团转。疗法:用唏气出。
肾脏病者,身体冷,阴气衰弱,面目恶瘦。相法:肾色黑,梦见穿黑衣的人,或者动物手持刀杖来吓人。疗法:用呬气出。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呼气的方法:从鼻中吸气到口中,吐气时发出声音,呼字而吐之。
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气就像吹东西一样,让字气和声音相似。
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
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
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
肾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
这十二种调气法,如果有病,按照这个方法虔诚地用心,没有治不好的。都需要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然后才能进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养性-调气法第五-注解
彭祖:彭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仙人,据传活了八百岁,他的养生之道在古代文献中被广泛记载。
道:在古代哲学中,道指的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和规律,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与道家哲学中的“道”概念相呼应。
衣食:衣指衣服,食指食物,这里指的是基本的生活需求。
声色:声指声音,色指色彩,这里指的是感官享受。
胜负:指竞争中的胜负,比喻世俗的争斗。
曲直:比喻是非曲直,即事物的对错。
得失:指得到和失去,比喻人生中的得与失。
荣辱:指荣耀和耻辱,比喻社会地位的高低。
心无烦:指内心平静,没有烦恼。
形勿极:指身体不要过度劳累。
导引:古代养生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来调节身体和心灵。
行气:指通过呼吸和意念来调节身体的气。
长年:长寿。
凡人:普通人。
渐遣除之:逐渐排除。
和神导气:调和精神,引导气息。
密室闭户:在安静、隐蔽的房间里。
安床暖席:舒适的床和温暖的席子。
正身偃卧:身体平躺。
瞑目闭气:闭上眼睛,停止呼吸。
鸿毛:轻盈的羽毛,这里比喻极轻的东西。
经三百息:经过三百次呼吸。
阴阳转换:指阴阳的交替变化。
阳息而阴消:阳气上升,阴气消减。
阳消而阴息:阳气消减,阴气增长。
天地消息之道:天地间阴阳变化的规律。
玄牝之门:道家术语,指宇宙的根本入口。
绵绵若存:形容持续不断。
用之不勤:使用它而不觉得劳顿。
口鼻天地之门:指口鼻是呼吸的通道,与天地相连。
阴阳死生之气:指阴阳两种生命之气。
瞋目张口:瞪大眼睛,张开嘴巴。
叩齿摩眼:咬紧牙齿,摩擦眼睛。
押头拔耳:按压头部,拉扯耳朵。
挽发放腰:梳理头发,放松腰部。
咳嗽发阳振动:通过咳嗽来激发阳气,使身体振动。
一通二通:指达到的境界,一次通,两次通。
食美:食欲好。
气力强健:体力强健。
调气方:调节气息的方法。
疗万病大患:治疗各种疾病的大法。
玉浆:古代传说中的仙药,这里比喻清新的气息。
气生得调:气息生发时可以调节。
气死不得调:气息消亡时不能调节。
闭口以心中数数:闭嘴,心中默数。
误乱:错误和混乱。
天阴雾恶风猛寒:天气阴沉,雾大,风猛,天气寒冷。
卒患痈疽:突然患上了痈疽(一种皮肤疾病)。
心冷病:心脏寒冷的疾病。
热病:发热的疾病。
肺病:肺部疾病。
肝病:肝脏疾病。
脾病:脾脏疾病。
肾病:肾脏疾病。
邪风:邪气侵袭的风。
热毒:热毒侵袭。
冷痹:寒冷引起的痹症。
气疾:气机不畅的疾病。
四百四病:四百四种疾病。
相法:通过观察面色、梦境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
火来怖人:梦见火焰使人害怕。
喜梦见美女美男:梦见美女或美男子。
诈亲附人:假装亲近他人。
狮子虎狼来恐怖人:梦见狮子、老虎、狼等凶猛的动物使人害怕。
邪犹人:邪气似人。
旋风团栾转:旋风团团转。
小儿击历人:梦见小孩打人。
恶痿:面目恶,身体虚弱。
兽物捉刀杖相怖:梦见动物拿着刀杖使人害怕。
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大声呼喊三十次,轻轻呼喊十次。
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大声吹气五十次,轻轻吹气十次。
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大声嘘气三十次,轻轻嘘气十次。
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大声呵气三十次,轻轻呵气十次。
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大声唏气三十次,轻轻唏气十次。
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大声呬气五十次,轻轻呬气三十次。
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左右方向的导引动作各做三百六十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养性-调气法第五-评注
彭祖的这段古文,从道家修炼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通过调养身心以达到长寿甚至成仙的目的。以下是对每行的赏析:
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
这段话强调了修炼者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追求物质和感官的享受,不执着于胜负和曲直,不担忧得失和荣辱,以使身心无烦恼,形态不至过度劳累。通过导引和行气,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达到千岁不死的境界。
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
这里彭祖指出,虽然凡人无法完全无思,但应逐渐去除杂念,以保持心灵的清净。
彭祖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
这段话描述了修炼和神导气的方法,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采取舒适的姿势,闭目静心,使呼吸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比邻于真人也。
通过三百次的呼吸,达到耳不闻声、目不见物、心无杂念的境界,可以抵御外界的侵袭,达到长寿的效果。
每旦夕旦夕者,是阴阳转换之时。
这里提到了阴阳转换的时刻,即早晨和傍晚,是阴阳交替的时期。
凡旦,五更初暖,气至频申,眼开,是上生气至,名曰阳息而阴消。
早晨五更时分,气温渐暖,生气上升,阴气消散。
暮日入后,冷气至凛凛然,时乃至床坐睡倒,是下生气至,名曰阳消而阴息。
傍晚时分,气温下降,生气下降,阴气上升。
旦五更初暖气至,暮日入后,冷气至,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万物体中,代谢往来,无一时休息,一进一退,如昼夜之更迭,如海水之朝夕,是天地消息之道也。
这段话描述了天地间万物的代谢和阴阳的更迭,是天地消息之道。
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
这里指导修炼者如何进行呼吸和肢体动作,以吐故纳新。
凡吐者,去故气,亦名死气。纳者,取新气,亦名生气。
吐故纳新,去除旧气,吸入新气,是修炼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故《老子经》云: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门,可以出纳阴阳死生之气也。
引用《老子》的话,强调了口鼻是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可以调节阴阳生死之气。
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瞋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
这里描述了一系列的修炼动作,旨在调和气血,增强身体机能。
双作只作,反手为之。
修炼的动作要对称进行,反手操作,以达到平衡。
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
通过掣足仰振的动作,达到身体的振动,促进气血循环。
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睛,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
通过禅观,想象太和元气的流动,渗透全身,滋养五脏。
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踡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修炼达到一定境界后,可以感受到元气在体内的流动,身体出现愉悦和健康的状态。
五年十岁,长存不忘。得满千万通,则去仙不远矣。
长期坚持修炼,可以达到成仙的境界。
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
人的身体看似虚无,但实际上充满了游动的气息,调养气息可以预防疾病。
若消息失宜,即诸疴竞起。
如果调养不得当,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
善于养生的人,必须懂得调养气息的方法。
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
调养气息的方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百日之内可以长出眉毛,其他效果更是不言而喻。
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
调养气息的最佳时间是夜半之后到日中之前,此时生气旺盛;日中之后到夜半之前,气息衰弱,不宜调养。
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
具体的调养气息的方法,包括仰卧、叩齿、饮玉浆等动作,以及呼吸的技巧。
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
如果感到气息闷闷不舒,可以慢慢吐出,再慢慢吸入,保持呼吸的均匀。
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
在调养气息的过程中,要闭口计数,保持专注,可以使用手上的筹码来计数。
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宜进行调养气息的修炼。
若患寒热及卒患痈疽,不问日中,疾患未发前一食间即调,如其不得好瘥,明日依式更调之。
如果患有寒热病或痈疽,可以在发病前的一餐之间进行调养,如果效果不佳,可以第二天继续调养。
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呬出。
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呼吸方法,以调节气息。
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
调养气息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时辰有所不同。
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
在进行调养气息的修炼之前,需要先进行三百六十次的左右导引。
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
疾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冷痹、气疾、邪风和热毒。
若有患者,安心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
对于有病的人,通过安心调养气息,可以治愈各种疾病。
凡百病不离五脏,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冷热风气,计成四百四病,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
所有的疾病都与五脏有关,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病,共计四百四病,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心脏病者,体冷热。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著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
心脏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肺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诈亲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
肺脏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相法:肝色青,梦见人著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狼来恐怖人。
肝脏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遍身痛,烦闷。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或作小儿击历人。邪犹人,或如旋风团栾转。
脾脏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肾脏病者,体冷阴衰,面目恶痿。相法;肾色黑,梦见黑衣,及兽物捉刀杖相怖。
肾脏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
对于冷病,采用大呼和小呼的方法来调养气息。
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
对于热病,采用大吹和小吹的方法来调养气息。
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
对于肺病,采用大嘘和小嘘的方法来调养气息。
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
对于肝病,采用大呵和小呵的方法来调养气息。
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
对于脾病,采用大唏和小唏的方法来调养气息。
肾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
对于肾病,采用大呬和小呬的方法来调养气息。
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依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瘥。
这十二种调养气息的方法,对于各种疾病都有疗效。
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然后乃为之。
在进行调养气息的修炼之前,需要先进行三百六十次的左右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