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穴道-六十五难

作者: 难经的作者不详,传统上认为是东汉时期的名医王叔和。《难经》是中医经典之一,主要探讨了脉诊、经络、病理等方面的医学理论。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难经》是古代中医理论的重要经典之一,内容集中在脉诊、经络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书中通过对脉象的详细描述,揭示了脉象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如何通过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原理。《难经》还对针灸、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后世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是中国古代医学宝贵的遗产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穴道-六十五难-原文

曰: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其法奈何?

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

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故言所入为合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穴道-六十五难-译文

说:经典上提到,从井里取水叫做‘出’,流入井里叫做‘合’,这个方法是怎样的呢?

然而:所说的‘出’指的是井,井象征着东方的春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所以说是‘出’井。所说的‘合’指的是北方的冬天,阳气藏入大地,所以说是‘入’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穴道-六十五难-注解

经言:经言指的是古代的经典文献中的言论或教义。

井:在古代文化中,井不仅是一个取水的地方,也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万物的起源。在这里,井被用来比喻东方春天的开始,万物生长的起点。

合:合在这里指的是北方冬天,象征着阳气(生命活力)的收敛和潜藏。在五行理论中,北方对应的是水,而水在冬季达到最盛,因此与“合”相联系。

东方春:东方在五行中对应木,春天是木旺之时,万物复苏,生长旺盛,象征着生机和新生。

万物之始生:指的是一切生命和事物的开始阶段,即起源。

北方冬:北方在五行中对应水,冬天是水旺之时,阳气潜藏,万物进入休眠状态,象征着收敛和终结。

阳气入藏:阳气指的是生命力和温暖,入藏表示阳气在冬季藏于地下,不外露,生命活动减缓。

其法奈何:其法奈何是询问某种方法或原理是怎样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询问如何理解“所出为井,所入为合”的原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穴道-六十五难-评注

首先,古文中的‘经言’一词,指的是古代经典文献中的记载,这里的‘经’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经典文献的尊重和重视。‘所出为井’与‘所入为合’这两句话,是对自然界中阴阳变化的一种描述。

‘井’字在这里象征着东方和春季,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与东方的生机勃勃相对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东方的崇拜和对于春季的重视。‘所出为井’意味着一切生命的起源,从井中涌出,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合’字则代表北方和冬季,冬季是阳气内敛、万物凋零的季节,与北方的寒冷相对应。‘所入为合’表达了阳气在冬季进入大地,进入休眠状态,准备来年的生长。这里的‘合’字,可以理解为‘聚合’、‘收藏’,意味着一切生命活动在这一季节中趋向收敛。

这两句话的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阴阳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元素构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出为井’和‘所入为合’正是阴阳交替、相互转化的具体体现。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两句话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人生亦是如此。我们需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学会顺应变化,把握时机,才能成就大事。

综上所述,这两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界阴阳变化的一种描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哲学的深刻阐释。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认识,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难经-论穴道-六十五难》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76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