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三出-诀谒-原文
虽然是饱学名儒,腹中饥,峥嵘胀气。
梦魂中紫阁丹墀,猛抬头、破屋半间而已。
“蛟龙失水砚池枯,狡兔腾天笔势孤。百事不成真画虎,一枝难稳又惊乌。”
我柳梦梅在广州学里,也是个数一数二的秀才,捱了些数伏数九的日子。
于今藏身荒圃,寄口髯奴。
思之,思之,惶愧,惶愧。
想起韩友之谈,不如外县傍州,寻觅活计。
正是:“家徒四壁求杨意,树少千头愧木奴。”
老园公那里?
〔净扮郭驼上〕
前山低坬后山堆,驼背;牵弓射弩做人儿,把势;一连十个偌来回,漏地;有时跌做绣球儿,滚气。
自家种园的郭驼子是也。
祖公公郭橐驼,从唐朝柳员外来柳州。
我因兵乱,跟随他二十八代玄孙柳梦梅秀才的父亲,流转到广,又是若干年矣。
卖果子回来,看秀才去。
〔见介〕
秀才,读书辛苦。
〔生〕
园公,正待商量一事。
我读书过了廿岁,并无发迹之期。
思想起来,前路多长,岂能郁郁居此。
搬柴运水,多有劳累。
园中果树,都判与伊。
听我道来:
〔桂花锁南枝〕
俺有身如寄,无人似你。
俺吃尽了黄淡酸甜,费你老人家浇培接植。
你道俺像甚的来?镇日里似醉汉扶头。
甚日的和老驼伸背?自株守,教怨谁?让荒园,你存济。
〔前腔〕
〔净〕
俺橐驼风味,种园家世。
〔揖介〕
不能够展脚伸腰,也和你鞠躬尽力。
秀才,你贴了俺果园那里去?
〔生〕
坐食三餐,不如走空一棍。
〔净〕
怎生叫做一棍?
〔生〕
混名打秋风哩!
〔净〕
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
〔生〕
你说打秋风不好?“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大来做了皇帝。
〔净〕
秀才,不要攀今吊古的。
你待秋风谁?你道滕王阁,风顺随,则怕鲁颜碑,响雷碎。
〔生〕
俺干谒之兴甚浓,休的阻挡。
〔净〕
也整理些衣服去。
〔尾声〕
把破衫衿彻骨搥挑洗。
〔生〕
学干谒黉门一布衣。
〔净〕
秀才,则要你衣锦还乡俺还见的你。
〔生〕
此身飘泊苦西东,(杜甫)
〔净〕
笑指生涯树树红。(陆龟蒙)
〔生〕
欲尽出游那可得?(武元衡)
〔净〕
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三出-诀谒-译文
虽然是饱学名儒,腹中饥,峥嵘胀气。梦魂中紫阁丹墀,猛抬头、破屋半间而已。
就像蛟龙失水砚池枯,狡兔腾天笔势孤。百事不成真画虎,一枝难稳又惊乌。
我柳梦梅在广州学里,也是个数一数二的秀才,捱了些数伏数九的日子。于今藏身荒圃,寄口髯奴。思之,思之,惶愧,惶愧。
想起韩友之谈,不如外县傍州,寻觅活计。正是:‘家徒四壁求杨意,树少千头愧木奴。’老园公那里?
前山低坬后山堆,驼背;牵弓射弩做人儿,把势;一连十个偌来回,漏地;有时跌做绣球儿,滚气。
自家种园的郭驼子是也。祖公公郭橐驼,从唐朝柳员外来柳州。我因兵乱,跟随他二十八代玄孙柳梦梅秀才的父亲,流转到广,又是若干年矣。
卖果子回来,看秀才去。秀才,读书辛苦。
园公,正待商量一事。我读书过了廿岁,并无发迹之期。思想起来,前路多长,岂能郁郁居此。搬柴运水,多有劳累。
园中果树,都判与伊。听我道来:俺有身如寄,无人似你。俺吃尽了黄淡酸甜,费你老人家浇培接植。
你道俺像甚的来?镇日里似醉汉扶头。甚日的和老驼伸背?自株守,教怨谁?让荒园,你存济。
俺橐驼风味,种园家世。不能够展脚伸腰,也和你鞠躬尽力。秀才,你贴了俺果园那里去?坐食三餐,不如走空一棍。
怎生叫做一棍?混名打秋风哩!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
你说打秋风不好?‘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大来做了皇帝。
秀才,不要攀今吊古的。你待秋风谁?你道滕王阁,风顺随,则怕鲁颜碑,响雷碎。
俺干谒之兴甚浓,休的阻挡。也整理些衣服去。
把破衫衿彻骨搥挑洗。学干谒黉门一布衣。
秀才,则要你衣锦还乡俺还见的你。
此身飘泊苦西东,(杜甫)笑指生涯树树红。(陆龟蒙)
欲尽出游那可得?(武元衡)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三出-诀谒-注解
饱学名儒:指学识渊博、名声显赫的儒者,此处指主人公虽然学识丰富,但生活困顿。
峥嵘胀气:形容身体不适,此处比喻主人公内心郁郁不得志。
紫阁丹墀:古代宫殿的代称,此处指主人公梦中的富贵之地。
破屋半间而已:形容居住环境简陋,此处指主人公的现实生活。
蛟龙失水砚池枯:比喻有才能的人失去机会,此处指主人公怀才不遇。
狡兔腾天笔势孤:形容才子孤独无助,此处指主人公的境遇。
画虎:比喻做事不成功,此处指主人公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
一枝难稳又惊乌:比喻处境不稳定,此处指主人公的生活不稳定。
秀才: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资格,指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
数伏数九:指夏至后和冬至前的一段时间,形容时间漫长。
荒圃:荒废的园地,此处指主人公的藏身之地。
寄口髯奴:指依靠他人生活,此处指主人公依赖园公。
韩友之谈:指韩友的建议,此处指主人公考虑离开广州。
杨意:古代的显贵,此处指寻求富贵。
木奴:古代一种劳役,此处指自己辛勤劳作。
郭驼子:指种园的郭驼,一个勤劳的人。
郭橐驼:郭驼的祖先,唐朝柳员外,指郭驼的家族背景。
柳州:古代的一个州名,此处指郭橐驼的故乡。
兵乱:指战乱,此处指郭橐驼随祖先迁徙的原因。
玄孙:指远房孙子,此处指郭橐驼的二十八代孙。
广:指广州,此处指郭橐驼和柳梦梅的所在地。
园公:指种园的老人,此处指郭驼。
鞠躬尽力:指全力以赴,此处指郭驼愿意帮助柳梦梅。
打秋风:指游说权贵以求得富贵,此处指柳梦梅寻求官职。
茂陵刘郎秋风客:指刘郎在茂陵的秋风之中,此处指刘郎的显贵。
滕王阁:古代著名的楼阁,此处指滕王阁的风光。
鲁颜碑:古代著名的碑刻,此处指鲁颜碑的坚固。
干谒:指向上级或权贵献媚求官,此处指柳梦梅寻求官职。
衣锦还乡:指富贵之后回到家乡,此处指郭驼希望柳梦梅富贵后回来。
生涯树树红:指树木茂盛,此处指郭驼希望柳梦梅生活好转。
欲尽出游那可得:指想要出游却不能,此处指柳梦梅的无奈。
秋风还不及春风:指春风比秋风更加温暖,此处指柳梦梅对未来的希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三出-诀谒-评注
【杏花天】〔生上〕虽然是饱学名儒,腹中饥,峥嵘胀气。
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主人公柳梦梅的学识与现状形成鲜明对比,‘饱学名儒’表明其学识渊博,而‘腹中饥,峥嵘胀气’则描绘了他内心的困顿与不安。‘峥嵘胀气’一语双关,既形容了身体的不适,也隐喻了内心的激情难以释放。
梦魂中紫阁丹墀,猛抬头、破屋半间而已。
此句运用了梦幻与现实对比的手法,‘紫阁丹墀’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破屋半间’则代表了他现实的凄凉。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蛟龙失水砚池枯,狡兔腾天笔势孤。百事不成真画虎,一枝难稳又惊乌。’
这四句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主人公的困境。‘蛟龙失水’比喻其才华无处施展,‘狡兔腾天’则形容其笔势虽孤高,却难以得到认可。‘真画虎’和‘一枝难稳’进一步强调了其处境的艰难。
我柳梦梅在广州学里,也是个数一数二的秀才,捱了些数伏数九的日子。
此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经历,‘数一数二的秀才’突出了他的才华,而‘捱了些数伏数九的日子’则描绘了他经历的艰辛。
于今藏身荒圃,寄口髯奴。
‘藏身荒圃’和‘寄口髯奴’都是对主人公现状的生动描绘,‘荒圃’象征着其生活的落魄,‘髯奴’则暗示了他对生活的依赖。
思之,思之,惶愧,惶愧。
这四字重复出现,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和愧疚,‘思之’表明他在反复思考,‘惶愧’则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
想起韩友之谈,不如外县傍州,寻觅活计。
此句反映了主人公的无奈选择,‘不如’一词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正是:‘家徒四壁求杨意,树少千头愧木奴。’老园公那里?
此句引用了古诗词,‘家徒四壁’和‘树少千头’都是形容贫困,‘求杨意’和‘愧木奴’则表达了他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字字双】〔净扮郭驼上〕前山低坬后山堆,驼背;牵弓射弩做人儿,把势;一连十个偌来回,漏地;有时跌做绣球儿,滚气。
这段描述通过一系列动作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郭驼子的形象,‘驼背’、‘牵弓射弩’等动作既表现了他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的性格特点。
自家种园的郭驼子是也。
此句点明了郭驼子的身份,‘自家种园’表明了他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祖公公郭橐驼,从唐朝柳员外来柳州。
此句介绍了郭驼子的家族背景,‘从唐朝柳员外来柳州’表明了他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因兵乱,跟随他二十八代玄孙柳梦梅秀才的父亲,流转到广,又是若干年矣。
此句讲述了郭驼子的经历,‘因兵乱’表明了他的生活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流转到广’则说明了他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卖果子回来,看秀才去。
此句描绘了郭驼子与柳梦梅的相遇,‘卖果子’表明了他的职业,‘看秀才’则表明了他对柳梦梅的关心。
〔见介〕秀才,读书辛苦。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问候,‘读书辛苦’既是对他的关心,也是对他现状的同情。
〔生〕园公,正待商量一事。
此句表明柳梦梅有事情要和郭驼子商量,‘园公’是对郭驼子的尊称。
我读书过了廿岁,并无发迹之期。
此句表达了柳梦梅的无奈,‘读书过了廿岁’说明了他已经成年,而‘并无发迹之期’则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思想起来,前路多长,岂能郁郁居此。
此句反映了柳梦梅的内心挣扎,‘前路多长’表明了他对未来的迷茫,而‘岂能郁郁居此’则表达了他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
搬柴运水,多有劳累。
此句描绘了柳梦梅的生活状态,‘搬柴运水’表明了他的劳累,‘多有劳累’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园中果树,都判与伊。
此句表明柳梦梅想要将园中的果树判给自己,‘判与伊’则表明了他对园中果树的占有欲。
听我道来:
此句是柳梦梅准备讲述自己的计划。
〔净〕俺有身如寄,无人似你。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感慨,‘俺有身如寄’表明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而‘无人似你’则表达了他对柳梦梅的理解。
俺吃尽了黄淡酸甜,费你老人家浇培接植。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感激,‘吃尽了黄淡酸甜’表明了他对柳梦梅的付出,而‘费你老人家浇培接植’则表达了他对柳梦梅的敬重。
你道俺像甚的来?镇日里似醉汉扶头。
此句通过比喻,将柳梦梅的生活状态比作‘醉汉扶头’,形象地描绘了他的颓废和无奈。
甚日的和老驼伸背?自株守,教怨谁?让荒园,你存济。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劝告,‘自株守’表明了他对柳梦梅的期望,而‘让荒园,你存济’则表达了他对柳梦梅的关心。
〔净〕俺橐驼风味,种园家世。
此句是郭驼子对自己的介绍,‘橐驼风味’和‘种园家世’表明了他的职业和家族背景。
〔揖介〕不能够展脚伸腰,也和你鞠躬尽力。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承诺,‘鞠躬尽力’表明了他愿意为柳梦梅付出努力。
秀才,你贴了俺果园那里去?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提问,‘贴了俺果园那里去’则表明了他愿意将果园交给柳梦梅。
〔生〕坐食三餐,不如走空一棍。
此句是柳梦梅的回答,‘坐食三餐’表明了他对现状的不满,而‘走空一棍’则表达了他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
〔净〕怎生叫做一棍?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回答的疑问,‘怎生叫做一棍’则表明了他对柳梦梅回答的不理解。
〔生〕混名打秋风哩!
此句是柳梦梅对‘一棍’的解释,‘混名打秋风’表明了他想要通过游历各地来寻找机会。
〔净〕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劝告,‘撞府穿州’表明了他对柳梦梅游历的反对,而‘依本分登科及第’则表达了他对柳梦梅走正途的期望。
〔生〕你说打秋风不好?‘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大来做了皇帝。
此句是柳梦梅对郭驼子劝告的回应,‘茂陵刘郎秋风客’引用了古诗词,表明了他对游历的向往,而‘到大来做了皇帝’则表达了他对成功的渴望。
〔净〕秀才,不要攀今吊古的。你待秋风谁?你道滕王阁,风顺随,则怕鲁颜碑,响雷碎。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进一步劝告,‘攀今吊古’表明了他对柳梦梅行为的批评,而‘滕王阁’和‘鲁颜碑’则是对柳梦梅游历的警示。
〔生〕俺干谒之兴甚浓,休的阻挡。
此句是柳梦梅对郭驼子劝告的回应,‘干谒之兴甚浓’表明了他对游历的坚定决心,而‘休的阻挡’则表达了他对郭驼子劝告的不满。
〔净〕也整理些衣服去。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安排,‘整理些衣服去’则表明了他对柳梦梅游历的支持。
〔尾声〕把破衫衿彻骨搥挑洗。
此句是柳梦梅的感慨,‘破衫衿’表明了他的贫困,而‘彻骨搥挑洗’则表达了他对改变现状的决心。
〔生〕学干谒黉门一布衣。
此句是柳梦梅的自我介绍,‘学干谒黉门’表明了他对游历的向往,而‘一布衣’则表明了他的贫困。
〔净〕秀才,则要你衣锦还乡俺还见的你。
此句是郭驼子对柳梦梅的期望,‘衣锦还乡’表明了他对柳梦梅成功的期待。
〔生〕此身飘泊苦西东,(杜甫)〔净〕笑指生涯树树红。(陆龟蒙)
此句引用了古诗词,‘此身飘泊苦西东’表明了柳梦梅的流浪生活,而‘笑指生涯树树红’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生〕欲尽出游那可得?(武元衡)〔净〕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
此句引用了古诗词,‘欲尽出游那可得’表明了柳梦梅对游历的渴望,而‘秋风还不及春风’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