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一出-慈戒-原文
〔老旦上〕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可怜小儿女,长自绣窗前。’
几日不到女孩儿房中,午晌去瞧他,只见情思无聊,独眠香阁。
问知他在后花园回,身子困倦。
他年幼不知: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戏游空冷无人之处。
这都是春香贱材逗引他。
春香那里?〔贴上〕
‘闺中图一睡,堂上有千呼。’
奶奶,怎夜分时节,还未安寝?
〔老旦〕小姐在那里?
〔贴〕陪过夫人到香阁中,自言自语,淹淹春睡去了。
敢在做梦也。
〔老旦〕你这贱材,引逗小姐后花园去。
倘有疏虞,怎生是了!
〔贴〕以后再不敢了。
〔老旦〕听俺分付:
【征胡兵】
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翦朵。
问绣窗针指如何?逗工夫一线多。
更昼长闲不过,琴书外自有好腾那。
去花园怎么?〔贴〕花园好景。
〔老旦〕丫头,不说你不知:
【前腔】
后花园窣静无边阔,亭台半倒落。
便我中年人要去时节,尚兀自里打个磨陀。
女儿家甚做作?星辰高犹自可。
〔贴〕不高怎的?
〔老旦唱〕
厮撞着,有甚不着科,教娘怎么?
小姐不曾晚餐,早饭要早。
你说与他。
〔老〕
风雨林中有鬼神,(苏广文)
〔贴〕寂寥未是采花人。(郑谷)
〔老〕
素娥毕竟难防备,(段成武)
〔贴〕似有微词动绛唇。(唐彦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一出-慈戒-译文
老旦上场说:‘昨天比今天好,今年比去年老。可怜的小女儿们,从小就坐在绣窗前。’几天没去女孩儿的房间,中午去看了看,只见她心情无聊,独自在香阁里睡觉。问她知道她在后花园,身体疲倦。她年纪小不懂事:凡是年轻女子,最不应该在冷清无人的地方化妆游玩。这都是春香这个贱人引诱她。春香在哪里?〔贴上场〕‘在闺房里只想睡一觉,堂上却有人在千呼万唤。’奶奶,怎么这个时分了,还没有安寝?〔老旦〕小姐在哪里?〔贴〕陪夫人去了香阁,自言自语,沉醉在春睡之中。也许是在做梦吧。〔老旦〕你这贱人,引诱小姐去后花园。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怎么办!〔贴〕以后再也不敢了。〔老旦〕听我吩咐:
【征胡兵】女孩儿应该只坐在香闺里,拈花剪朵。问问绣窗上的针线活做得怎么样?逗留工夫一点一滴。白天长,闲着也过得不过去,除了弹琴读书,还有别的消遣。去花园干什么?〔贴〕花园的景色很美。〔老旦〕丫头,你不懂得:
【前腔】后花园寂静无垠,亭台半倒塌。就算我这样的中年人想去,也要犹豫不决。女儿家怎么这样作态?星辰高远还可以,你这样高傲,教我怎么办?小姐还没吃晚饭,早饭要早点吃。你告诉她。
〔老〕风雨林中有鬼神,(苏广文)〔贴〕寂静的地方不是采花人。(郑谷)
〔老〕嫦娥终究难以防范,(段成武)〔贴〕似乎有微词触动她的红唇。(唐彦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一出-慈戒-注解
老旦:指老年女性角色,在戏曲中通常扮演严肃、稳重的角色。
小儿女:指年轻女性,这里指小姐。
绣窗前:指绣花窗前,古代女子常在窗前绣花,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艳妆:指浓妆,这里指过分华丽的妆容。
戏游:指嬉戏游玩。
空冷无人之处:指荒凉冷清、人迹罕至的地方。
春香贱材:春香是女仆的名字,贱材是对女仆的贬称,这里指春香引诱小姐的行为。
香阁:指女子居住的闺房。
征胡兵:指征战边疆的士兵,这里可能是指战争的比喻。
风雨林中:指风雨交加的森林,这里可能是指危险或困境。
鬼神:指神鬼,这里可能是指超自然力量或不幸的预兆。
素娥:指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难防备:难以防范或预防。
微词:细微的言语或表情。
绛唇:红唇,这里可能是指女子含蓄的表达方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十一出-慈戒-评注
【老旦上】‘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这句诗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昨日’与‘今日’、‘今年’与‘去年’的对比,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老旦通过这样的诗句,抒发了对年华逝去的哀叹。
‘可怜小儿女,长自绣窗前。’这句诗描绘了少女们日常的生活场景,她们在绣窗前绣花,表现了古代女性的闺阁生活。‘可怜’二字,既是对少女们纯真无邪的怜惜,也是对她们生活单调的同情。
‘几日不到女孩儿房中,午晌去瞧他,只见情思无聊,独眠香阁。’这几句诗通过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动作,展现了少女的孤独和无聊。‘情思无聊’四个字,深刻地描绘了少女内心的空虚。
‘问知他在后花园回,身子困倦。’这句诗通过询问得知少女在花园中,且身体疲惫,暗示了少女可能因为花园中的活动而感到疲惫。
‘他年幼不知: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戏游空冷无人之处。’这句话是老旦对少女的教诲,指出少女不宜过于艳丽地打扮,也不宜独自在空旷无人之处游玩,体现了古代家长对女儿的保护和教诲。
‘这都是春香贱材逗引他。’这句话指出了春香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她可能因为自己的轻率行为而引导少女做出了不适宜的行为。
‘春香那里?’这句话表现了老旦对春香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老旦对少女安全的重视。
‘闺中图一睡,堂上有千呼。’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少女在闺房中寻求安宁,而堂上却充满了呼唤的嘈杂。
‘奶奶,怎夜分时节,还未安寝?’这句诗表现了贴(春香)对老旦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家庭中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小姐在那里?’‘陪过夫人到香阁中,自言自语,淹淹春睡去了。敢在做梦也。’这两句诗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了老旦对小姐的关心和了解,同时也揭示了小姐在香阁中的安静状态。
‘你这贱材,引逗小姐后花园去。倘有疏虞,怎生是了!’这句话是老旦对春香的责备,同时也表现了老旦对女儿安全的担忧。
‘以后再不敢了。’春香的回答表明了她的悔过,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长面前的顺从。
‘听俺分付:’老旦开始对春香进行教诲,这里的‘俺’字体现了老旦的威严和长辈的权威。
‘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翦朵。问绣窗针指如何?逗工夫一线多。’这两句诗强调了女孩应该安于闺阁生活,专注于女红,体现了古代对女性角色的定位。
‘更昼长闲不过,琴书外自有好腾那。’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女性应该充实自己的生活,学习琴书,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去花园怎么?’‘花园好景。’这两句诗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了春香对花园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少女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丫头,不说你不知:’老旦再次对春香进行教诲,这里的‘丫头’字体现了老旦对春香的亲昵。
‘后花园窣静无边阔,亭台半倒落。’这句诗描绘了后花园的景象,表现了其宁静和广阔。
‘便我中年人要去时节,尚兀自里打个磨陀。’这句话通过老旦的自我反思,表现了即使是中年人,对花园的向往也是难以抑制的。
‘女儿家甚做作?星辰高犹自可。’这句话是对少女行为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行为的规范。
‘不高怎的?’‘厮撞着,有甚不着科,教娘怎么?’这两句诗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了老旦对春香的责备和教诲。
‘小姐不曾晚餐,早饭要早。你说与他。’这句话是老旦对春香的指示,要求她转告小姐按时吃饭。
‘风雨林中有鬼神,(苏广文)’‘寂寥未是采花人。(郑谷)’‘素娥毕竟难防备,(段成武)’‘似有微词动绛唇。(唐彦谦)’这四句诗分别引用了苏广文、郑谷、段成武、唐彦谦的诗句,通过引用古人的诗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这些诗句也寓意着少女们在花园中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醒她们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