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八出-劝农-原文
【夜游朝】〔外引净扮皂隶,贴扮门子同上〕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秾华。竹宇闻鸠,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
〔古调笑〕“时节时节,过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农重农重,缓理征徭词讼。”俺南安府在江广之间,春事颇早。
想俺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远乡僻坞,有抛荒游懒的,何由得知?昨已分付该县置买花酒,待本府亲自劝农。想已齐备。
〔丑扮县吏上〕“承行无令史,带办有农民。”禀爷爷,劝农花酒,俱已齐备。
〔外〕分付起行。 近乡之处,不许多人啰唣。
〔众应,喝道起行介〕〔外〕正是:“为乘阳气行春令,不是闲游玩物华。”〔下〕
【前腔】〔生、末扮父老上〕白发年来公事寡。听儿童笑语喧哗。太守巡游,春风满马。
敢借着这务农宣化?俺等乃是南安府清乐乡中父老。恭喜本府杜太爷,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绝风清。
凡各村乡约保甲,义仓社学。无不举行。极是地方有福。现今亲自各乡劝农,不免官亭伺候。
那祗候们扛抬花酒到来也。
【普贤歌】〔丑、老旦扮公人,扛酒提花上〕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
衙舍里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
〔做跌介〕几乎破了哥,摔破了花花你赖不的我。
〔生、末〕列位祗候哥到来。
〔老旦、丑〕便是这酒埕子漏了,则怕酒少,烦老官儿遮盖些。
〔生、末〕不妨。且抬过一边,村务里嗑酒去。
〔老旦、丑下〕〔生、末〕地方端正坐椅,太爷到来。
〔虚下〕
【排歌】〔外引众上〕红杏深花,菖蒲浅芽。
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
雨过炊烟一缕斜。
〔生、末接介〕〔合〕提壶叫,布谷喳。
行看几日免排衙。
休头踏,省喧哗,怕惊他林外野人家。
〔皂禀介〕禀爷,到官亭。
〔生、末见介〕〔外〕众父老,此为何乡何都?
〔生、末〕南安县第一都清乐乡。
〔外〕待我一观。
〔望介〕〔外〕美哉此乡,真个清而可乐也。
〔长相思〕你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
春云处处生。
〔生、末〕正是。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
农歌三两声。
〔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
如酥嫩雨,绕塍春色藞苴。
趁江南土疏田脉佳。
怕人户们抛荒力不加。
还怕,有那无头官事,误了你好生涯。
〔生、末〕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
老爷到后啊,
〔前腔〕千村转岁华。
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
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
真个,村村雨露桑麻。
〔内歌《泥滑喇》介〕〔外〕前村田歌可听。
〔孝白歌〕〔净扮田夫上〕泥滑喇,脚支沙,短耙长犁滑律的拿。
夜雨撒菰麻,天晴出粪渣,香风腌鲊。
〔外〕歌的好。
“夜雨撒菰麻,天晴出粪渣,香风<合奄鲊”,是说那粪臭。 父老啊,他却不知这粪是香的。 有诗为证:“焚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 直到饥时闻饭过,龙涎不及粪渣香。”与他插花赏酒。 〔净插花赏酒,笑介〕好老爷,好酒。 〔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把农夫们俊煞。 〔下〕〔门子禀介〕一个小厮唱的来也。 〔前腔〔丑扮牧童拿笛上〕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笛指门子介〕他一样小腰扌叚,一般双髻{髟查},能骑大马。 〔外〕歌的好。 怎生指着门子唱“一样小腰扌叚,一般双髻{髟查},能骑大马?”父老,他怎知骑牛的到稳。 有诗为证:“常羡人间万户侯,只知骑马胜骑牛。 今朝马上看山色,争似骑牛得自由。”赏他酒,插花去。 〔丑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村童们俊煞。 〔下〕〔门子禀介〕一对妇人歌的来也。 〔前腔】〔旦、老旦采桑上〕那桑阴下,柳篓儿搓,顺手腰身翦一丫。 呀,什么官员在此?俺罗敷自有家,便秋胡怎认他,提金下马? 〔外〕歌的好。 说与他,不是鲁国秋胡,不是秦家使君,是本府太爷劝农。 见此勤劬采桑,可敬也。 有诗为证:“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 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领酒,插花去。 〔二旦背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采桑人俊煞。 〔下〕〔门子禀介〕又一对妇人唱的来也。 〔前腔】〔老旦、丑持筐采茶上〕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 呀,什么官员在此?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 〔外〕歌的好。 说与他,不是邮亭学士,不是阳羡书生,是本府太爷劝农。 看你妇女们采桑采茶,胜如采花。 有诗为证:“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 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领了酒,插花去。 〔老旦、丑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采茶人俊煞。 〔下〕〔生、末跪介〕禀老爷,众父老茶饭伺候。 〔外〕不消。余花余酒,父老们领去,给散小乡村,也见官府劝农之意。 叫祗候们起马。 〔生、末做攀留不许介〕〔起叫介〕村中男妇领了花赏了酒的,都来送太爷。 〔清江引】〔前各众插花上〕黄堂春游韵潇洒,身骑五花马。 村务里有光华,花酒藏风雅。 男女们请了,你德政碑随路打。 〔下〕 闾阎缭绕接山巅,(杜甫) 春草青青万顷田。(张继) 日暮不辞停五马,(羊士谔) 桃花红近竹林边。(薛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八出-劝农-译文
【夜游朝】〔外引净扮皂隶,贴扮门子同上〕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秾华。竹宇闻鸠,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
在何处游春,让五匹马奔跑?采集邠地的风物,等待花季的到来。在竹林中听到鸠鸟的叫声,红色的车辕引导着鹿群。暂且在甘棠树下休息。
〔古调笑〕“时节时节,过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农重农重,缓理征徭词讼。”俺南安府在江广之间,春事颇早。想俺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远乡僻坞,有抛荒游懒的,何由得知?昨已分付该县置买花酒,待本府亲自劝农。想已齐备。
春天过去了,已经过了三二月。突然放晴,细雨如油,烟雾浓重,太守在春天深处劝农。农业重要,农业重要,缓慢处理征收赋税和诉讼。
俺南安府位于江广之间,春事很早。作为太守,我深居府堂,那些偏远乡村,有荒废土地游手好闲的人,怎么知道呢?昨天已经吩咐该县购买花酒,等本府亲自劝农。应该已经准备好了。
〔丑扮县吏上〕“承行无令史,带办有农民。”禀爷爷,劝农花酒,都已齐备。
〔外〕分付起行。 近乡之处,不许多人啰唣。
〔众应,喝道起行介〕〔外〕正是:“为乘阳气行春令,不是闲游玩物华。”〔下〕
吩咐出发。到了近乡的地方,不要让太多人喧哗。
【前腔】〔生、末扮父老上〕白发年来公事寡。听儿童笑语喧哗。太守巡游,春风满马。敢借着这务农宣化?俺等乃是南安府清乐乡中父老。恭喜本府杜太爷,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绝风清。凡各村乡约保甲,义仓社学。无不举行。极是地方有福。现今亲自各乡劝农,不免官亭伺候。那祗候们扛抬花酒到来也。
【普贤歌】〔丑、老旦扮公人,扛酒提花上〕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衙舍里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
【排歌】〔外引众上〕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如酥嫩雨,绕塍春色藞苴。
【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孝白歌】〔净扮田夫上〕泥滑喇,脚支沙,短耙长犁滑律的拿。
【前腔〔丑扮牧童拿笛上〕〕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前腔】〔旦、老旦采桑上〕那桑阴下,柳篓儿搓,顺手腰身翦一丫。
【前腔】〔老旦、丑持筐采茶上〕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
【清江引】〔前各众插花上〕黄堂春游韵潇洒,身骑五花马。
闾阎缭绕接山巅,(杜甫)春草青青万顷田。(张继)
日暮不辞停五马,(羊士谔)桃花红近竹林边。(薛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八出-劝农-注解
行春:指春天巡视、考察,古代官员在春季常出巡以考察民情、指导农业生产。
五马:古代官员出行时,通常有五匹马,这里指官员的出行。
采邠风物:采风,指搜集民间风俗、文化;邠,指邠州,这里泛指地方。
候秾华:等待花开,指期待春天的美好。
竹宇:指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朱轓:古代贵族的车轮装饰,这里指官员的车队。
鹿:指官员出行时,常有随从携带的鹿,象征吉祥。
甘棠:指甘棠树,古代常用来象征贤明的官员。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
征徭词讼:征徭,指征税;词讼,指诉讼案件。
南安府: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南安府的官员。
江广之间:指江广地区,即长江和广大的意思。
僻坞:偏僻的山谷。
花酒:指用花装饰的酒,这里指用来招待官员的酒。
劝农:古代官员春天巡视时,常会鼓励农民耕作。
县吏:指县里的官员。
令史:古代官职,负责文书等事务。
啰唣:喧哗,嘈杂。
阳气:指春天的生机勃勃之气。
春令:春天的命令,这里指春天的农事活动。
务农:从事农业劳动。
宣化:宣扬教化,这里指宣传农事知识。
父老:指地方上的长者,这里指乡里的老人。
义仓社学:义仓,指用于救济的仓库;社学,指地方学校。
弊绝风清:指弊端绝迹,风气清正。
保甲:古代的一种户籍制度,以十家为一保,十保为一甲。
祗候:古代官职,负责接待官员。
扛抬:搬运,抬着。
酒埕子:酒坛。
排衙:古代官员巡视时,沿途接受百姓的朝拜。
村务:村里的日常事务。
嗑酒:喝酒。
官亭:官员休息的地方。
何乡何都:指哪个乡哪个都,即哪个地方。
祗候哥:对祗候的亲昵称呼。
花酒藏风雅:花酒中蕴含着风雅之情。
德政碑:记载官员德政的碑文。
闾阎:古代指里巷门庭,这里指乡村。
缭绕:环绕。
山巅:山顶。
春草青青:春天草色青翠。
万顷田:广阔的田地。
日暮不辞停五马:太阳落山也不辞劳苦地停下五马。
桃花红近竹林边:桃花红艳,靠近竹林边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八出-劝农-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幅春日太守巡游劝农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官民关系。
首句‘夜游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夜晚的巡游与清晨的朝会形成对比,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秾华。’通过对比‘何处’与‘开五马’,强调了太守巡游的威仪和春日景象的繁盛。
‘竹宇闻鸠,朱轓引鹿。’通过描绘竹屋和朱轓引鹿,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
‘且留憩甘棠之下。’‘甘棠’一词,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太守选择在此憩息,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时节时节,过了春三二月。’通过重复的‘时节’,强调了春日的短暂和珍贵,同时也为下文劝农的情节做了铺垫。
‘俺南安府在江广之间,春事颇早。’通过介绍南安府的位置和春事,展示了地方特色,同时也为劝农的必要性做了说明。
‘白发年来公事寡。听儿童笑语喧哗。’通过描写白发父老和儿童的互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太守巡游,春风满马。’通过对比‘巡游’与‘春风’,强调了太守的亲民形象和春日的美好。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通过描绘红杏和菖蒲,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
‘春畴渐暖年华。’通过描绘春畴,强调了春日的温暖和生机。
‘雨过炊烟一缕斜。’通过描绘炊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夜雨撒菰麻,天晴出粪渣,香风<合奄鲊》,是说那粪臭。’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土地的热爱。
‘常羡人间万户侯,只知骑马胜骑牛。今朝马上看山色,争似骑牛得自由。’通过对比骑马与骑牛,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通过对比桃李与桑阴,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通过描绘采茶女的生活,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把农夫们俊煞。’通过描绘农夫们的欢乐,展现了官民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闾阎缭绕接山巅,(杜甫)春草青青万顷田。(张继)日暮不辞停五马,(羊士谔)桃花红近竹林边。(薛能)’通过引用古人的诗句,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