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二出-旅寄

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二出-旅寄-原文

【捣练子】〔生伞、袱、病容上〕人出路,鸟离巢。

〔内风声介〕搅天风雪梦牢骚。

这几日精神寒冻倒。

“香山 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

要寄乡心值寒岁,岭南南上半枝梅。”

我柳梦梅。

秋风拜别中郎,因循亲友辞饯。

离船过岭,早是暮冬。

不提防岭北风严,感了寒疾,又无扫兴而回之理。

一天风雪,望见南安。

好苦也!

【山坡羊】树槎牙饿鸢惊叫,岭迢遥病魂孤吊。

破头巾雹打风筛,透衣单伞做张儿哨。

路斜抄,急没个店儿捎。

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

怎生冰凌断桥,步高低蹬着。

好了。

有一株柳,酬将过去。

方便处柳跎腰。

〔扶柳过介〕虚嚣,尽枯杨命一条。

蹊跷,滑喇沙跌一交。

〔跌介〕

【步步娇】〔末上〕俺是个卧雪先生没烦恼。

背上驴儿笑,心知第五桥。

那里开年有斋村学!〔生作哎呀介〕〔末〕怎生来人怨语声高?〔看介〕呀,甚城南破瓦窑,闪下个精寒料。

〔生〕救人,救人!〔末〕我陈最良,为求馆冲寒到此。

彩头儿恰遇着吊水之人,且由他去。

〔生又叫介〕救人!〔末〕听说救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俺试问他。

〔问介〕你是何等之人,失脚在此?〔生〕俺是读书之人。

〔末〕委是读书之人,待俺扶起你来。

〔末扶生,相跌,诨介〕〔末〕请问何方至此?

【风入松】〔生〕五羊城一叶过南韶,柳梦梅来献宝。

〔末〕有何宝货?〔生〕我孤身取试长安道,犯严寒少衾单病了。

没揣的逗着断桥溪道,险跌折柳郎腰。

〔末〕你自揣高中的,方可去受这等辛苦。

〔生〕不瞒说,小生是个擎天柱,架海梁。

〔末笑介〕却怎生冻折了擎天柱,扑倒了紫金梁?这也罢了,老夫颇谙医理。

边近有梅花观,权将息度岁而行。

【前腔】〔末〕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论草包似俺堪调药,暂将息梅花观好。

〔生〕此去多远?〔末指介〕看一树雪垂垂如笑,墙直上绣幡飘。

〔生〕这等望先生引进。

〔生〕三十无家作路人,(薛据)〔末〕与君相见即相亲。(王维)

〔生〕华阳洞里仙坛上,(白居易)〔合〕似近东风别有因。(罗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二出-旅寄-译文

【捣练子】〔生伞、袱、病容上〕人要离开家乡,鸟儿要离开巢穴。〔内风声介〕狂风大雪,让人梦中充满牢骚。这几日我感觉精神不振,像是被寒风吹冻。‘香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想要寄乡愁在寒冷的岁月里,岭南南上半枝梅。’我是柳梦梅。秋风里向中郎告别,因为要离开,亲友们来送行。离开船只过岭,已经是暮冬时分。没想到岭北的风如此严寒,我感了寒病,又不能扫兴而回。

一天风雪中,望见南安。好苦啊!

【山坡羊】树杈上饥饿的鸢鸟惊叫,山岭遥远,病中的灵魂孤独地哀吊。破旧的帽子被雹子打,风吹得像筛子一样。衣服单薄,伞成了哨子。路很斜,急切找不到店住。雪啊,偏要捉弄这个白面书生。怎么冰凌断桥,我走的高低不平,摔了一跤。

【步步娇】〔末上〕我是一个卧雪先生,没有烦恼。背上的驴儿笑,我知道是第五桥。那里开年有斋村学!〔生作哎呀介〕〔末〕怎么来的人怨声载道?〔看介〕哎呀,城南破瓦窑,闪下个精寒料。〔生〕救人,救人!〔末〕我是陈最良,为了求馆冲寒到此。彩头儿恰遇着吊水之人,且由他去。〔生又叫介〕救人!〔末〕听说救人,哪里不是积福处。我试着问他。〔问介〕你是何等之人,失脚在此?〔生〕我是读书之人。〔末〕确实是读书之人,我来扶你起来。〔末扶生,相跌,诨介〕〔末〕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风入松】〔生〕五羊城一叶过南韶,柳梦梅来献宝。〔末〕有什么宝贝?〔生〕我孤身一人去长安道考试,遭受严寒,衣衫单薄,病了。不小心踩到断桥溪道,差点摔倒。〔末〕你自己觉得能高中,才能去承受这样的辛苦。〔生〕不瞒你说,小生是个能撑天立地的柱子,能架海的大梁。〔末笑介〕那怎么冻得连擎天柱都折了,紫金梁都倒了?这也罢了,老夫略懂医理。附近有梅花观,权且在那里休息过冬。

【前腔】〔末〕像尾生一样抱柱过桥,正符合文星的吉兆。论起草包来,我还能调药,暂且在梅花观休息。〔生〕去那里有多远?〔末指介〕看那棵树上的雪,垂下来像在笑,墙上的绣幡在飘。〔生〕这样,我请先生带路。

〔生〕三十无家作路人,(薛据)〔末〕与君相见即相亲。(王维)〔生〕华阳洞里仙坛上,(白居易)〔合〕似近东风别有因。(罗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二出-旅寄-注解

捣练子:古曲牌名,此处用作词牌名,表示这是一首词。

生伞:生,指戏曲中的生角,即男性角色;伞,指雨伞,此处指男子手持雨伞。

袱:包袱,包裹,此处指包裹衣物。

病容上:指扮演病态角色的演员上场。

搅天风雪梦牢骚:搅天风雪,形容风雪极大;梦牢骚,指心中的牢骚和烦恼。

香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香山,指北京香山;奥里,指山里;打包来,指从山里打包而来;三水,指河流;到岸开,指船到岸边开始启航。

岭南南上半枝梅:岭南,指南方地区;南上半枝梅,指南方的梅花已经开放。

柳梦梅:人名,此处指词中的主人公。

秋风拜别中郎,因循亲友辞饯:秋风,指秋天的风;中郎,指官职,此处指官员;因循,指依循;辞饯,指告别。

离船过岭,早是暮冬:离船,指离开船只;过岭,指翻越山岭;暮冬,指年底。

感了寒疾,又无扫兴而回之理:感了寒疾,指得了寒病;扫兴,指心情不愉快;回之理,指没有回去的理由。

南安:地名,此处指南安镇。

树槎牙饿鸢惊叫:树槎牙,指树木的枝桠;饿鸢,指饥饿的鸢(一种猛禽);惊叫,指惊恐地叫。

岭迢遥病魂孤吊:岭迢遥,指山岭遥远;病魂,指病中的灵魂;孤吊,指孤独地哀悼。

破头巾雹打风筛:破头巾,指破旧的帽子;雹打风筛,指雹子被风吹得像筛子一样。

透衣单伞做张儿哨:透衣,指衣服单薄;单伞,指单薄的雨伞;做张儿哨,指当作哨子吹。

路斜抄,急没个店儿捎:路斜抄,指路途曲折;店儿捎,指没有旅店可以投宿。

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雪儿,指雪;白面书生,指脸色苍白的书生;奚落,指嘲笑。

怎生冰凌断桥,步高低蹬着:怎生,指如何;冰凌,指冰块;断桥,指桥面断裂;步高低蹬着,指踩着高低不平的路面。

好了。有一株柳,酬将过去:好了,表示情况有所好转;酬将过去,指用柳树作为报酬。

虚嚣,尽枯杨命一条:虚嚣,指喧嚣;尽,指全部;枯杨,指枯死的杨树;命一条,指只有一条生命。

蹊跷,滑喇沙跌一交:蹊跷,指奇怪;滑喇沙,指滑溜的沙子;跌一交,指摔倒。

末上:末,指戏曲中的末角,即老年男性角色;上,指上场。

卧雪先生:卧雪先生,指隐居在雪地中的先生,此处指隐士。

驴儿:驴,指驴子;此处指骑驴。

第五桥:第五桥,指地名,此处指桥名。

斋村学:斋村学,指村庄中的学校。

哎呀介:哎呀,表示惊讶;介,是戏曲中的一种语气词。

精寒料:精寒,指非常寒冷;料,指料子,此处指寒冷的物质。

陈最良:人名,此处指词中的角色。

吊水之人:吊水,指打水;之人,指那个人。

擎天柱,架海梁:擎天柱,指支撑天地的柱子;架海梁,指支撑大海的梁,此处比喻支撑大局的人。

梅花观:梅花观,指供奉梅花的道观。

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尾生,指古代传说中的尾生,此处指抱柱的尾生;抱柱,指抱住柱子;正题桥,指正在过桥;倒地文星,指倒地的文士;佳兆,指好兆头。

草包似俺堪调药:草包,指无用之人;调药,指调制药物;堪,指可以。

三十无家作路人:三十,指年龄;无家,指没有家;作路人,指成为流浪者。

与君相见即相亲:与君相见,指与你相见;即,就是;相亲,指亲近。

华阳洞里仙坛上:华阳洞,指地名;仙坛,指仙人的祭坛;上,指在上面。

似近东风别有因:似近东风,指好像靠近东风;别有因,指有另外的原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二出-旅寄-评注

【捣练子】的开篇以‘人出路,鸟离巢’为引,用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的离别,简洁而富有意境。‘搅天风雪梦牢骚’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和不安,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旅途的艰辛。‘香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离别前的生活状态,而‘要寄乡心值寒岁,岭南南上半枝梅’则透露出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山坡羊】中的‘树槎牙饿鸢惊叫,岭迢遥病魂孤吊’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孤独和病痛。‘破头巾雹打风筛,透衣单伞做张儿哨’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恶劣天气中的狼狈,而‘路斜抄,急没个店儿捎’则反映了旅途中的无助和无奈。

【步步娇】中的‘俺是个卧雪先生没烦恼’展现了主人公豁达的性格,而‘背上驴儿笑,心知第五桥’则通过幽默的语言,表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乐观。‘怎生来人怨语声高?’一句,既反映了旅途中的不愉快,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坚韧不拔。

【风入松】中,主人公自比为‘擎天柱,架海梁’,表现了其自视甚高,但在现实面前却显得脆弱。‘没揣的逗着断桥溪道,险跌折柳郎腰’则是对主人公旅途艰辛的生动描绘。‘老夫颇谙医理’一句,暗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遇到了懂得医术的人。

【前腔】中,主人公与‘末’的对话,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求救和对未来的希望。‘三十无家作路人’和‘与君相见即相亲’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华阳洞里仙坛上’和‘似近东风别有因’两句,则是对主人公旅途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二出-旅寄》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5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