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九出-旁疑-原文
〔步步娇〕〔净扮老道姑上〕女冠儿生来出家相。
无对向、没生长。
守着三清像,换水添香,钟鸣鼓响。
赤紧的是那走方娘,弄虚花扯闲帐?
“世事难拚一个信,人情常带三分疑。”
杜老爷为小姐创下这座梅花观,着俺看守三年。
水清石见,无半点瑕疵。
止因陈教授老狗,引下个岭南柳秀才,东房养病。
前几日到后花园回来,悠悠漾漾的,着鬼着魅一般,俺已疑惑了。
凑着个韶阳小道姑,年方念八,颇有风情,到此云游,几日不去。
夜来柳秀才房里,唧唧哝哝,听的似女儿声息。
敢是小道姑瞒着我去瞧那秀才,秀才逆来顺受了。
俺且待他来,打觑他一番。
〔前腔〕〔贴扮小道姑上〕俺女冠儿俏的仙真样。
论举止都停当,则一点情抛漾。
步斗风前,吹笙月上。
〔叹介〕古来仙女定成双,恁生来寒乞相?
〔见介〕〔贴〕“常无欲以观其妙,〔净〕常有欲以观其窍。”
小姑姑你昨夜游方,游到柳秀才房儿里去。
是窍,是妙?〔贴〕老姑姑这话怎的起?谁曾见来?〔净〕俺见来。
〔剔银灯〕你出家人芙蓉淡妆,翦一片湘云鹤氅。
玉冠儿斜插笑生香,出落的十分情况。
斟量,敢则向书生夜窗,迤逗的幽辉半床?〔贴〕向那个书生?老姑姑这话敢不中哩。
〔前腔〕俺虽然年青试妆,洗凡心冰壶月朗。
你怎生剥落的人轻相?比似你半老的佳人停当!〔净〕倒栽起俺来。
〔贴〕你端详,这女贞观傍,可放着个书生话长?〔净〕哎也,难道俺与书生有账!
这梅花观,你是云游道婆,他是云游秀才,你住的,偏他住不的?
则是往常秀才夜静高眠,则你到观中,那秀才夜半开门,唧唧哝哝的。
不共你说话,共谁来?扯你道录司告去。
〔扯介〕〔贴〕便去。你将前官香火院,停宿外方游棍。
难道偏放过你?〔扯介〕
〔一封书〕〔末上〕闲步白云除,问柳先生何处居?扣梅花院主。
〔见扯介〕呀,怎两个姑姑争施主?玄牝同门道可道,怎不韫椟而藏姑待姑?
俺知道你是大姑他是小姑,嫁的个彭郎港口无?〔净〕先生不知。
听的柳秀才半夜开门,不住的唧哝。
俺好意儿问这小姑:“敢是你共柳秀才讲话哩?”
这小姑则答应着“谁共秀才讲话来”,便罢;倒嘴骨弄的说俺养着个秀才。
陈先生,凭你说,谁引这秀才来?扯他道录司明白去。
俺是石的。〔贴〕难道俺是水的?〔末〕禁声,坏了柳秀才体面。
俺劝你。
〔前腔〕教你姑徐徐。
撒月招风实也虚?早则是者也之乎,那柳下先生君子儒,
到道录司牒你去俗还俗,敢儒流们笑你姑不姑。
〔贴〕正是不雅相。
〔末〕好把冠子儿扶水云梳,裂了这仙衣四五铢。
〔净〕便依说,开手罢。
陈先生吃个斋去。
〔末〕待柳秀才在时又来。
〔尾声〕清绝处,再踟躇。
〔泪介〕咳,糁东风穷泪扑疏疏。
道姑,杜小姐坟儿可上去?〔净〕雨哩。
〔末叹介〕则恨的锁春寒这几点杜鹃花下雨。
〔下〕〔净、贴吊场〕〔净〕陈老儿去了。
小姑姑好嗻。
〔贴〕和你再打听谁和秀才说话来。
〔净〕烟水何曾息世机!(温庭筠)〔贴〕高情雅淡世间稀。(刘禹锡)
〔净〕陇山鹦鹉能言语,(岑参)〔贴〕乱向金笼说是非。(僧子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九出-旁疑-译文
【步步娇】一个扮成老道姑的人上场。女冠儿天生就是出家人的样子。没有嫁人,也没有成家。守着三清像,换水添香,敲钟击鼓。最让人着急的是那走方娘,搞些虚花假草的事情?‘世事难拚一个信,人情常带三分疑。’杜老爷为小姐建了这座梅花观,让我看守三年。水清石见,没有半点瑕疵。只因为陈教授老狗,引来了个岭南柳秀才,在东房养病。前几日他到后花园回来,神情恍惚,像被鬼魅附身一般,我已经开始怀疑了。有个韶阳小道姑,年纪十八,颇有风情,到这里云游,几天没走了。昨晚在柳秀才房里,窃窃私语,听起来像是女儿的声音。难道是小道姑瞒着我去见那秀才,秀才逆来顺受了。我且等着他来,好好看看他。
【前腔】一个扮成小道姑的人上场。我女冠儿俏得像仙女一样。论举止都恰到好处,只一点情意荡漾。在风前步斗,月下吹笙。[叹介]古来仙女定成双,怎么生来寒酸相?[见介]小姑姑你昨晚游方,游到柳秀才房里去。是窍,是妙?老姑姑这话怎么说起?谁曾见过?我见过了。
【剔银灯】你出家人妆容淡雅,披着一片湘云鹤氅。玉冠儿斜插,笑得香生。你打扮得十分出众。猜想,你该是在书生的窗前,逗得那幽辉照在床上半边?[贴]哪个书生?老姑姑这话不中听。[贴]我虽然年轻,试着化妆,洗净凡心,像冰壶一样明亮。你为什么看起来这么轻佻?比得上你半老的佳人稳重![净]你这是在说我。[贴]你看,这女贞观旁边,难道有个书生话长?[净]哎,难道我和书生有什么关系!这梅花观,你是云游道婆,他是云游秀才,你住的,他住不的?只是平时秀才夜深高眠,你一到观中,那秀才夜半开门,窃窃私语。不是和你说话,和谁说话?我要把你告到道录司。[扯介]小姑姑,你就去吧。你把前官香火院,停宿外方游棍。难道偏放过你?[扯介]
【一封书】一个角色上场。闲步白云除,问柳先生何处居?扣梅花院主。[见扯介]哎呀,怎么两个姑姑争施主?玄牝同门道可道,怎么不韫椟而藏姑待姑?我知道你是大姑,她是小姑,嫁的个彭郎港口无?[净]先生不知道。我听说柳秀才半夜开门,不住地咕哝。我好心问这小姑:‘敢是你和柳秀才讲话哩?’这小姑只答应着‘谁和秀才讲话来’,就完了;反而说我在养着个秀才。陈先生,你来说,谁引这秀才来?我要告他到道录司。[贴]难道我是水的?[末]禁声,坏了柳秀才的体面。我劝你。
【前腔】我让你慢慢来。招风惹草的事情其实都是虚的?早就是者也之乎,那柳下先生君子儒,到道录司牒你去俗还俗,敢儒流们笑你姑不姑。[贴]正是不雅相。[末]好把冠子儿扶水云梳,裂了这仙衣四五铢。[净]就依你说,开手罢。陈先生吃个斋去。[末]待柳秀才在时又来。
【尾声】清绝处,再踟躇。[泪介]哎呀,糁东风穷泪扑疏疏。道姑,杜小姐坟儿可上去?[净]下雨了。[末叹介]只恨的锁春寒这几点杜鹃花下雨。[下][净、贴吊场]陈老儿去了。小姑姑好嗻。[贴]和你再打听谁和秀才说话来。[净]烟水何曾息世机!(温庭筠)[贴]高情雅淡世间稀。(刘禹锡)[净]陇山鹦鹉能言语,(岑参)[贴]乱向金笼说是非。(僧子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九出-旁疑-注解
女冠儿:指女道士,女冠是道教中女道士的称呼,女冠儿即女道士的年轻女性。
三清:道教信仰中的最高神祇,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是道教中的至高无上存在。
走方娘:指行走江湖的女子,这里可能是指那些行骗或卖艺的女子。
世事难拚一个信,人情常带三分疑: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世上的事情很难完全相信,人与人之间常常带有三分猜疑。
梅花观:一种道观,以梅花为象征,可能寓意高洁、清雅。
岭南柳秀才:指来自岭南地区的读书人,岭南即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
韶阳小道姑:来自韶阳的小女道士,韶阳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步斗风前,吹笙月上:步斗是道教仪式中的一种步伐,吹笙月上则是指月光下吹奏笙乐,形容优雅宁静的景象。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出自《道德经》,意为常无欲求,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奥妙;常怀欲望,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关键。
女贞观:可能是指一个女道士的修行之地,女贞是高洁、坚贞的象征。
彭郎港口无:彭郎指的是传说中的美男子,这里可能是指小道姑对书生的倾慕。
道录司:古代官署名,负责道教事务的管理。
糁东风穷泪扑疏疏:糁是撒、撒播的意思,这里形容泪珠如风吹散般洒落。
陇山鹦鹉能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形容鹦鹉在金笼中乱说人间的闲话,比喻人闲言碎语。
高情雅淡世间稀: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形容人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在世间极为罕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二十九出-旁疑-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幅古代道观中的生活场景,通过净扮老道姑与小道姑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人物性格、情感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
第一段中,老道姑的出场形象鲜明,‘女冠儿生来出家相’点明了她的身份和出家背景。‘无对向、没生长’则表现了她孤独的生活状态。‘守着三清像,换水添香,钟鸣鼓响’描绘了她日常的修行生活,而‘赤紧的是那走方娘,弄虚花扯闲帐’则反映了外界对出家人的误解。
‘世事难拚一个信,人情常带三分疑’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老道姑对柳秀才的怀疑,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的缩影。
第二段中,小道姑的出场形象与老道姑形成鲜明对比。‘女冠儿俏的仙真样’描绘了她的美丽与神秘。‘论举止都停当,则一点情抛漾’则表现了她内心的情感波动。
‘步斗风前,吹笙月上’两句,描绘了小道姑在月光下吹笙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古来仙女定成双,恁生来寒乞相’则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第三段中,老道姑对小道姑的质问,揭示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这句话,反映了两人对修行与欲望的不同理解。
第四段中,老道姑对小道姑的指责,以及小道姑的辩解,展现了两人性格的鲜明对比。‘你出家人芙蓉淡妆,翦一片湘云鹤氅’描绘了小道姑的清雅形象,而‘玉冠儿斜插笑生香,出落的十分情况’则表现了她的活泼可爱。
第五段中,老道姑对小道姑的指责,以及小道姑的回应,揭示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俺虽然年青试妆,洗凡心冰壶月朗’表现了小道姑的坚定信念,而‘你怎生剥落的人轻相?比似你半老的佳人停当!’则表现了老道姑对小道姑的嫉妒。
第六段中,老道姑与小道姑的对话,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哎也,难道俺与书生有账!这梅花观,你是云游道婆,他是云游秀才,你住的,偏他住不的?’这句话,揭示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根源。
第七段中,陈先生的出场,起到了调解矛盾的作用。‘禁声,坏了柳秀才体面。俺劝你’这句话,表现了陈先生的智慧和公正。
第八段中,老道姑与小道姑的对话,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好把冠子儿扶水云梳,裂了这仙衣四五铢’这句话,表现了小道姑的无奈。
第九段中,老道姑与小道姑的对话,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矛盾。‘烟水何曾息世机!’这句话,表现了老道姑的豁达。
第十段中,老道姑与小道姑的对话,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矛盾。‘高情雅淡世间稀’这句话,表现了小道姑的清高。
整段古文通过对老道姑与小道姑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人物性格、情感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