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

作者: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号若士。汤显祖以其剧作《牡丹亭》闻名,被誉为“明代的莎士比亚”。他在戏剧领域的贡献深远,特别是以其“临川四梦”系列中的《牡丹亭》最为著名,影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98年)。

内容简要:《牡丹亭》是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戏曲,属于明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全剧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既有现实的描述,也有梦境的幻象,展现了浓烈的爱情与生命力。汤显祖通过这部剧作探讨了爱情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诗词和对话富有韵律与哲理,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中国戏曲的珍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和文学创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原文

【番卜算】〔贴扮文官,净扮武官上〕边海一边江,隔不断胡尘涨。

维扬新筑两城墙,酾酒临江上。

请了。

俺们扬州府文武官僚是也。

安抚杜老大人,为因李全骚扰地方,加筑外罗城一座。

今日落成开宴,杜老大人早到也。

【前腔】〔众拥外上〕三千客两行,百二关重壮。

〔文武迎介〕〔外〕维扬风景世无双,直上层楼望。

〔见介〕〔众〕“北门卧护要耆英。

〔外〕恨少胸中十万兵。

〔众〕天借金山为底柱。

〔外〕身当铁瓮作长城。”

扬州表里重城,不日成就。

皆文武诸公士民之力。

〔众〕此皆老安抚远略奇谋。

属宫窃在下风,敢献一杯,效古人城隅之宴。

〔外〕正好。

且向新楼一望。

〔望介〕壮哉,城也!真乃:“江北无双堑,淮南第一楼。”

〔众〕请进酒。

【山花子】〔众〕贺层城顿插云霄敞,雉飞腾映压寒江。

据表里山河一方,控长淮万里金汤。

〔合〕敌楼高窥临女墙,临风酾酒旌旆扬。

乍想起琼花当年吹暗香,几点新亭,无限沧桑。

〔外〕前面高起如霜似雪四五十堆,是何山也?

〔众〕都是各场所积之盐,众商人中纳。

〔外〕商人何在?

〔末、老旦扮商人上〕“占种海田高白玉,掀翻盐井横黄金。”商人见。

〔外〕商人么,则怕早晚要动支兵粮,攒紧上纳。

【前腔】这盐呵,是银山雪障连天晃,海煎成夏草秋粮。

平看取盐花灶场,尽支排中纳边商。

〔合前〕〔外〕酒罢了。

喜的广有兵粮,则要众文武关防如法。

【舞霓裳】〔众〕文武官僚立边疆,立边疆。

休坏了这农桑,士工商。

〔合〕敢大金家早晚来无状,打贴起炮箭旗枪。

听边声风沙迭荡,猛惊起,见蟠花战袍旧边将。

【红绣鞋】〔众〕吉日祭赛城隍,城隍。

归神谢土安康,安康。

祭旗纛,犒军装。

阵头儿,谁抵当?箭眼里,好遮藏。

【尾声】〔外〕按三韬把六出旗门放,文和武肃静端详。

则等待海西头动边烽那一声炮儿响。

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千里崤函一梦劳。(谭用之)

不意新城连嶂起,(钱起)夜来冲斗气何高。(谭用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译文

番卜算

(文官打扮,武官打扮上)

边海一边江,胡尘涨势无法阻隔。

维扬新筑两城墙,临江饮酒。

请了。我们是扬州府的文武官员。

安抚杜老大人,因为李全骚扰地方,所以加筑了一座外罗城。

今日落成开宴,杜老大人已经早早到了。

(前腔)

(众人簇拥着外官上)

三千客人两行,百二关隘重兵把守。

(文武官员迎接)

(外官)

维扬风景世间独一无二,直上高楼望。

(见介)

(众人)

北门卧护要耆英。

(外官)

恨少胸中十万兵。

(众人)

天借金山为底柱。

(外官)

身当铁瓮作长城。

扬州的内外重城,不久就要完工了。

这都是文武官员和百姓们的共同努力。

(众人)

这些都是老安抚的远见和奇谋。

属宫在下风,敢献一杯,效仿古人城隅之宴。

(外官)

正好。我们且向新楼一望。

(望介)

壮哉,城池!真乃‘江北无双堑,淮南第一楼。’

(众人)

请进酒。

(山花子)

(众人)

祝贺层城直插云霄敞,雉飞腾映压寒江。

据表里山河一方,控长淮万里金汤。

(合)

敌楼高窥临女墙,临风饮酒旌旗飘扬。

突然想起琼花当年吹暗香,几点新亭,无限沧桑。

(外官)

前面高起如霜似雪四五十堆,是什么山?

(众人)

都是各场所积的盐,由众商人缴纳。

(外官)

商人在哪里?

(末、老旦扮商人上)

‘种海田高白玉,掀翻盐井横黄金。’商人到了。

(外官)

商人啊,恐怕早晚要动用兵粮,赶紧缴纳。

(前腔)

这盐啊,是银山雪障连天晃,海煎成夏草秋粮。

平看取盐花灶场,尽支排中纳边商。

(合前)

(外官)

酒喝完了。

喜的是有了充足的兵粮,但是要文武官员依法关防。

(舞霓裳)

(众人)

文武官员立边疆,立边疆。

不要破坏了这农桑,士工商。

(合)

敢大金家早晚来无状,打起炮箭旗枪。

听边声风沙迭荡,猛惊起,见蟠花战袍旧边将。

(红绣鞋)

(众人)

吉日祭赛城隍,城隍。

归神谢土安康,安康。

祭旗纛,犒军装。

阵头儿,谁抵当?箭眼里,好遮藏。

(尾声)

(外官)

按三韬把六出旗门放,文和武肃静端详。

等待海西头动边烽那一声炮儿响。

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千里崤函一梦劳。

不意新城连嶂起,(钱起)夜来冲斗气何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注解

番卜算:一种古代的占卜方法,通过掷骰子或其他方式来预测吉凶。

贴扮文官,净扮武官上:贴扮和净扮是古代戏曲中的化妆术语,贴扮指的是化淡妆,净扮指的是化浓妆。这里指的是文官和武官角色分别由不同化妆风格的人扮演。

边海一边江,隔不断胡尘涨:胡尘涨指的是边疆地区的战乱和烽烟,胡尘即指战火。

维扬:古代对扬州的别称,维扬即扬州。

杜老大人:指安抚使杜牧,此处可能是对杜牧的尊称。

李全:指李全,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地方势力。

外罗城:指在原有城墙之外加筑的城墙,用以加强防御。

酾酒临江上:酾酒指的是倒酒,临江上即站在江边。

维扬风景世无双:维扬即扬州,此处形容扬州风景优美,世间独一无二。

百二关:指古代的边关,百二即指众多。

金山:指长江中的一个岛屿,此处比喻为坚固的防御。

铁瓮:指古代的一种防御性建筑,这里比喻为坚固的城池。

层城:指高大的城墙。

雉飞腾:雉指城墙上的雉堞,即垛口,飞腾形容城墙高大。

长淮:指淮河,此处比喻为国家的边疆。

金汤:金汤即金城汤池,比喻城池坚固。

敌楼:指城墙上用于观察敌情的建筑。

女墙:指城墙上的矮墙,用于掩护士兵。

琼花:指扬州著名的琼花,此处比喻为扬州的美景。

新亭:指古代的亭子,此处可能指新建立的亭子。

盐:指盐,古代是重要的商品,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

海田:指海边田地。

盐井:指用于开采盐的井。

兵粮:指军队所需的粮食。

关防:指边防,此处指边防的警戒。

霓旄:指旗帜,此处比喻为军队的旗帜。

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古代的军事要地。

边烽:指边防的烽火,此处比喻为战事的消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评注

番卜算”的开篇,通过描绘边海边江的景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边疆局势的紧张。‘胡尘涨’三字,寓意着边疆战事不断,民族矛盾尖锐,为全剧奠定了基调。

‘维扬新筑两城墙,酾酒临江上’描绘了扬州府文武官僚为抵御外患而加筑外罗城的情景,‘酾酒临江上’一句,既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也暗示了宴会的特殊背景——边疆危机。

‘三千客两行,百二关重壮’通过数字的运用,强调了来宾众多,城防坚固,展现了扬州府的繁华与强大。

‘维扬风景世无双,直上层楼望’中的‘维扬’指代扬州,‘世无双’形容其风景之美,‘直上层楼望’则展现了登高远望的豪情。

‘北门卧护要耆英。恨少胸中十万兵’表达了将领的忧虑与无奈,‘天借金山为底柱。身当铁瓮作长城’则展现了他们的坚定与担当。

‘贺层城顿插云霄敞,雉飞腾映压寒江’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城墙的高大与坚固,同时也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豪迈。

‘这盐呵,是银山雪障连天晃,海煎成夏草秋粮’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盐比作银山,展现了盐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国家财政的依赖。

‘文武官僚立边疆,立边疆。休坏了这农桑,士工商’强调了文武官僚在边疆的职责,即保护边疆安宁,维护国家稳定。

‘敢大金家早晚来无状,打贴起炮箭旗枪’表达了对外敌入侵的警惕与防范,‘听边声风沙迭荡,猛惊起,见蟠花战袍旧边将’则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忠诚。

‘吉日祭赛城隍,城隍。归神谢土安康,安康。祭旗纛,犒军装。阵头儿,谁抵当?箭眼里,好遮藏’通过祭祀城隍、犒军装等场景,展现了将士们的信仰与忠诚。

‘按三韬把六出旗门放,文和武肃静端详。则等待海西头动边烽那一声炮儿响’则展现了将士们的警惕与决心,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守护。

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千里崤函一梦劳。(谭用之)不意新城连嶂起,(钱起)夜来冲斗气何高。(谭用之)”这两句诗,分别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和谭用之,通过引用诗句,增强了剧作的文学韵味,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5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