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本纪-卷七

作者: 张廷玉(1672年-1755年),清代史学家,明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代史书的编撰上都有杰出贡献,《明史》作为清朝史学中的巨著之一,也是张廷玉的重要功绩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明史》是清代历史学家所编的关于明朝的史书,详细记录了明朝自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内容涉及明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各方面的历史。书中不仅详细叙述了历代明朝皇帝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与军事战略,还深入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明史》是中国古代史学中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全面反映了明朝的历史进程、社会风貌和文化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本纪-卷七-原文

成祖三十二年春正月庚寅,思州苗平。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二月己酉,大阅。

庚戌,亲征瓦剌,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

庚申,振凤翔、陇州饥,按长吏不言者罪。

三月癸未,张辅俘陈季扩于老挝以献,交阯平。

庚寅,发北京,皇太孙从。

夏四月甲辰朔,次兴和,太阅。

己酉,颁军中赏罚号令。

庚戌,设传令纪功官。

丁卯,次屯云谷,孛罗不花等来降。

五月丁丑,命尚书、光禄卿、给事中为督阵官,察将士用命不用命者。

六月甲辰,刘江遇瓦剌兵,战于康哈里孩,败之。

戊申,次忽兰忽失温,马哈木帅众来犯,大败之,追至土剌河,马哈木宵遁。

庚戌,班师,宣捷于阿鲁台。

戊午,次三峰山,阿鲁台遣使来朝。

己巳,以败瓦剌诏天下。

秋七月戊子,次红桥。

诏六师入关有践田禾取民畜产者,以军法论。

己亥,次沙河,皇太子遣使来迎。

八月辛丑朔,至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贺。

丙午,蠲北京州县租二年。

戊午,赏从征将士。

九月癸未,郭亮、徐亨备开平。

丙戌,靖州苗平。

甲午,费瓛镇甘肃,刘江镇辽东。

闰月甲辰,以太子遣使迎驾缓,徵侍读黄淮,侍讲杨士奇,正字金问及洗马杨溥、芮善下狱,未几释士奇复职。

甲子,召吴高还。

丁卯,都督朱荣镇大同。

冬十一月甲辰,录囚。

庚戌,废晋王济熺为庶人。

庚申,蠲苏、松、杭、嘉、湖水灾田租四十七万九千余石。

是年,泥八剌国沙的新葛来朝,封为王。

彭亨、乌斯茂入贡。

真腊进金缕衣。

琉球中山王贡马。

榜葛剌贡麒麟。

十三年春正月丙午,塞居庸以北隘口。

丁未,马哈木谢罪请朝贡,许之。

壬子,北京午门灾。

戊午,敕内外诸司蠲诸宿逋,将士军官犯罪者悉宥之。

二月癸酉,遣指挥刘斌、给事中张磐等十二人巡视山西、山东、大同、陕西、甘肃、辽东军操练、屯政,核实以闻。

甲戌,命行在礼部会试天下贡士。

癸未,张辅等师还。

戊子,论平交阯功,赏赉有差。

三月己亥,策士于北京,赐陈循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丙午,广西蛮叛,指挥同知葛森讨平之。

夏四月戊辰,张辅镇交阯。

五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乙丑,凿清江浦,通北京漕运。

六月,振北京、河南、山东水灾。

秋七月癸卯,郑和还。

乙巳,四川戎县山都掌蛮平。

八月庚辰,振山东、河南、北京顺天州县饥。

九月壬戌,北京地震。

冬十月甲申,猎于近郊。

壬辰,法司奏侵冒官粮者,帝怒,命戮之。

及覆奏,帝曰:‘朕过矣,仍论如律,自今死罪者皆五覆奏,著为令。’

十二月,蠲顺天、苏州、凤阳、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州县水旱田租。

是年,琉球山南、山北,爪哇西王,占城,古里,柯枝,南渤利,甘巴里,满剌加,忽鲁谟斯,哈密,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土鲁番,苏门答剌,俺都淮,失剌思入贡。

麻林及诸番进麒麟、天马、神鹿。

琉球中山入贡者再。

十四年春正月己酉,北京、河南、山东饥,免永乐十二年逋租,发粟一百三十七万石有奇振之。

辛酉,都督金玉讨山西广灵山寇,平之。

三月癸巳,都督梁福镇湖广、贵州。

壬寅,阿鲁台败瓦剌,来献捷。

夏四月壬申,礼部尚书吕震请封禅。

帝曰:‘今天下虽无事,四方多水旱疾疫,安敢自谓太平。且《六经》无封禅之文,事不师古,甚无谓也。’不听。

乙亥,胡广为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丁卯,都督同知蔡福等备倭山东。

秋七月丁酉,遣使捕北京、河南、山东州县蝗。

壬寅,河决开封。

乙巳,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有罪伏诛。

八月癸酉旦,寿星见,礼臣请上表贺,不许。

丁亥,作北京西宫。

九月癸卯,京师地震。

戊申,发北京。

冬下月丁丑,次凤阳,祀皇陵。

癸未,至自北京,谒孝陵。

十一月壬寅,诏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

丙午,召张辅还。

戊申,汉王高煦有罪,削二护卫。

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

十二月丁卯,郑和复使西洋。

是年,占城、古里、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南巫里、浡泥、彭亨、锡兰山、溜山、南渤利、阿丹、麻林、忽鲁谟斯、柯枝入贡。

琉球中山入贡者再。

十五年春正月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

壬子,平江伯陈瑄督漕,运木赴北京。

二月癸亥,谷王橞有罪,废为庶人。

丁卯,丰城侯李彬镇交阯。

壬申,泰宁侯陈珪董建北京,柳升、王通副之。

三月丁亥,交阯始贡士至京师。

丙申,杂犯死罪以下囚,输作北京赎罪。

丙午,汉王高煦有罪,徙封乐安州。

壬子,北巡,发京师,皇太子监国。

夏四月己巳,次邾城。

申禁军士毋践民田稼,有伤者除今年租。

或先被水旱逋租,亦除之。

癸未,西宫成。

五月丙戌,至北京。

六月丁酉,李彬讨交阯贼黎核,斩之。

己亥,中官张谦使西洋还。

败倭寇于金乡卫。

秋八月甲午,瓯宁人进金丹。

帝曰:‘此妖人也。令自饵之,毁其方旧。’

九月丁卯,曲阜孔子庙成,帝亲制文勒石。

冬十月,李彬败交阯贼杨进江,斩之。

十一月癸酉,礼部尚书赵羽兵部尚书,巡视塞北屯戍军民利弊。

是年,西洋苏禄东西峒王来朝。

琉球中山、别失八里、琉球山南、真腊、浡泥、占城、暹罗、哈烈,撒马儿人贡。

十六年春正月甲寅,交阯黎利反,都督朱广击败之。

甲戌,倭陷松门卫,按察司佥事石鲁坐诛。

兴安伯徐亨、都督夏贵备开平。

二月辛丑,交阯四忙县贼杀知县欧阳智以叛,李彬遣将击走之。

三月甲寅,赐李骐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都督佥事刘鉴备边大同。

夏五月庚戌,重修《太祖实录》成。

丁巳,胡广卒。

秋七月己巳,敕责陕西诸司:‘比闻所属岁屡不登,致民流莩,有司坐视不恤,又不以闻,其咎安在。其速发仓储振之。’

赞善梁潜、司谏周冕以辅导皇太子有阙,皆下狱死。

冬十二月戊子,谕法司:‘朕屡敕中外官洁己爱民,而不肖官吏恣肆自若,百姓苦之。夫良农必去稂莠者,为害苗也。继今,犯赃必论如法。’

辛丑,成山侯王通驰传振陕西饥。

是年,暹罗、占城、爪哇、苏门答剌、泥八剌、满剌加、南渤利、哈烈、沙哈鲁、千里达、撒马儿罕入贡。琉球中山入贡者再。

十七年春二月乙酉,兴安伯徐亨备兴和、开平、大同。

夏五月丙午,都督方政败黎利于可蓝栅。

六月壬午,免顺天府去年水灾田租。

戊子,刘江歼倭寇于望海埚,封江广宁伯。

秋七月庚申,郑和还。

八月,中官马骐激交阯乂安土知府潘僚反。

九月丙辰,庆云见,礼臣请表贺,不许。

冬十二月庚辰,谕法司曰:‘刑者,圣人所慎。匹夫匹妇不得其死,足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灾,甚非朕宽恤之意。自今,在外诸司死罪,咸送京师审录,三覆奏然后行刑。’

乙未,工部侍郎刘仲廉核实交阯户口田赋,察军民利病。

是年,哈密、土鲁番、失剌思、亦思弗罕、真腊、占城、哈烈、阿鲁、南渤利、苏门答剌、八答黑商、满剌加入贡。琉球中山入贡者四。

十八年春正月癸卯,李彬及都指挥孙霖、徐謜败黎利于磊江。

闰月丙子,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

庚辰,擢人材,布衣马麟等十三人为布政使、参政、参议。

二月己酉,薄台妖妇唐赛儿作乱,安远侯柳升帅师讨之。

三月辛巳,败贼于御石栅寨,都指挥刘忠战没,赛儿逸去。

甲申,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败贼于安丘,指挥王真败贼于诸城,献俘京师。

戊子,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等坐纵盗诛。

戊戌,以逗留徵柳升下吏,寻释之。

夏五月壬午,左都督朱荣镇辽东。

庚寅,交阯参政侯保、冯贵御贼,战死。

六月丙午,北京地震。

秋七月丁亥,徐亨备开平。

八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九月己巳,召皇太子。

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冬十月庚申,李彬遣指挥使方政败黎利于老挝。

十一月戊辰,以迁都北京诏天下。

是月,振青、菜饥。

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孙至北京。

癸亥,北京郊庙宫殿成。

是年,始设东厂,命中官剌事。

古麻剌朗王来朝。

暹罗、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苏禄西王入贡。

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奉安五庙神主于太庙。

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

甲戌,大祀天地于南郊。

戊寅,大赦天下。

癸巳,郑和复使西洋。

二月辛丑,都督佥事胡原帅师巡海捕倭。

三月辛巳,赐曾鹤龄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诏群臣直陈阙失。

乙巳,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以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

己酉,万寿节,以三殿灾止贺。

癸丑,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五月乙丑,出建言给事中柯暹,御史何忠、郑维桓、罗通等为知州。

庚寅,令交阯屯田。

秋七月己巳,帝将北征,敕都督朱荣领前锋,安远侯柳升领中军,宁阳侯陈懋领御前精骑,永顺伯薛斌、恭顺伯吴克忠领马队,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领左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领左右掖。

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冬十一月辛酉,分遣中官杨实、御史戴诚等核天下库藏出纳之数。

丙子,议北征军饷,下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于狱,兵部尚书方宾自杀。

辛巳,下侍读李时勉于狱。

甲申,发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及南畿应天等五府,滁、和、徐三州丁壮运粮,期明年二月至宣府。

是年,瓦剌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来朝。

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苏禄、榜葛剌、浡泥、古麻剌朗王入贡。

暹罗入贡者再。

二十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免朝贺,诏群臣修省。

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壬申,丰城侯李彬卒于交阯。

二月乙巳,隆平侯张信、兵部尚书李庆分督北征军饷,役民夫二十三万五千有奇,运粮三十七万石。

三月丙寅,诏有司遇灾先振后闻。

乙亥,阿鲁台犯兴和,都指挥王唤战死。

丁丑,亲征阿鲁台,皇太子监国。

戊寅,发京师。

辛巳,次鸡鸣山,阿鲁台遁。

夏四月乙卯,次云州,大阅。

五月乙丑,猎于偏岭。

丁卯,大阅。

辛未,次西凉亭。

壬申,大阅。

乙酉,次开平。

六月壬辰,令军行出应昌,结方阵以进。

癸巳,谍报阿鲁台兵攻万全,诸将请分兵还击,帝曰:‘诈也。彼虑大军捣其巢穴,欲以牵制我师,敢攻城哉。’

甲午,次阳和谷,寇攻万全者果遁去。

秋七月己未,阿鲁台弃辎重于阔栾海侧北遁,发兵焚之,收其牲畜,遂旋师。

谓诸将曰:‘阿鲁台敢悖逆,恃兀良哈为羽翼也。当还师翦之。’

简步骑二万,分五道并进。

庚午,遇于屈裂儿河,帝亲击败之,追奔三十里,斩部长数十人。

辛未,徇河西,捕斩甚众。

甲戌,兀良哈余党诣军门降。

是月,皇太子免南、北直隶、山东、河南郡县水灾粮刍共六十一万有奇。

八月戊戌,诸将分道者俱献捷。

辛丑,以班师诏天下。

壬寅,郑亨、薛禄守开平。

郑和还。

九月壬戌,至京师。

癸亥,下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于狱。

丙寅,下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于狱,寻俱释之。

辛未,录从征功,封左都督朱荣武进伯,都督佥事薛贵安顺伯。

冬十月癸巳,分遣中官及朝臣八十人核天下仓粮出纳之数。

十二月辛卯,朱荣镇辽东。

闰月戊寅,乾清宫灾。

是年,暹罗、苏门答剌、阿丹等国遣使随贡方物。

占城、琉球中山、卜花儿、哈密、瓦剌、土鲁番、爪哇入贡。

二十一年春正月乙未,大礼天地于南郊。

癸卯,交阯参将荣昌伯陈智追败黎利于车来。

二月己巳,都指挥使鹿荣讨柳州叛蛮,平之。

三月庚子,御史王愈等会决重囚,误杀无罪四人,坐弃市。

夏五月癸未,免开封、南阳、卫辉、凤阳等府去年水灾田租。

己丑,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谋逆,伏诛。

六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秋七月戊戌,复亲征阿鲁台,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英国公张辅、安平伯李安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领右掖,宁阳侯陈懋领前锋。

庚子,释李时勉,复其官。

辛丑,皇太子监国。

壬寅,发京师。

戊申,次宣府,敕居庸关守将止诸司进奉。

八月己酉,大阅。

庚申,塞黑峪、长安岭诸边险要。

丁丑,皇太子免两京、山东郡县水灾田租。

九月戊子,次西阳河。

癸巳,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部落溃散,遂驻师不进。

冬十月甲寅,次上庄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干帅所部来降,封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庚午,班师。

十一月甲申,至京师。

是年,锡兰山王来朝,又遣使入贡。

占城、古里、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异勒、溜山、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失剌思、榜葛剌、琉球中山入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甲申,阿鲁台犯大同、开平,诏群臣议北征,敕边将整兵俟命。

丙戌,徵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兵,期三月会北京及宣府。

戊子,大祀天地于南郊。

癸巳,郑和复使西洋。

三月戊寅,大阅,谕诸将亲征。

命柳升、陈英领中军,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领右掖,郑亨、孟瑛领左哨,薛禄、谭忠领右哨、陈懋、金忠领前锋。

己卯,赐邢宽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戊申,皇太子监国。

己酉,发京师。

庚午,次隰宁,谍报阿鲁台走答兰纳木儿河,遂趋进师。

五月己卯,次开平,使使招谕阿鲁台诸部。

乙酉,瘗道中遗骸。

丁酉,宴群臣于应昌,命中官歌太祖御制词五章,曰:‘此先帝所以戒后嗣也,虽在军旅何敢忘。’

己亥,次威远州。

复宴群臣,自制词五章,命中官歌之。

皇太子令免广平、顺德、扬州及湖广、河南郡县水灾田租。

六月庚申,前锋至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命张辅等穷搜山谷三百里无所得,进驻河上。

癸亥,陈懋等引兵抵白邙山,以粮尽还。

甲子,班师,命郑亨等以步卒西会于开平。

壬申夜,南京地震。

秋七月庚辰,勒石于清水源之崖。

戊子,遣吕震以旋师谕太子,诏告天下。

己丑,次苍崖戍,不豫。

庚寅,至榆木川,大渐。

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壬辰,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驰讣皇太子。

壬寅,次武平镇,郑亨步军来会。

八月甲辰,杨荣等至京师,皇太子即日遣太孙奉迎于开平。

己酉,次雕鹗谷,皇太孙至军中发丧。

壬子,及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

九月壬午,上尊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

嘉靖十七年九月,改上尊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本纪-卷七-译文

永乐十二年春天正月,庚寅日,思州的苗人被平定。辛丑日,派遣山东、山西、河南以及凤阳、淮安、徐州、邳州的民众十五万人,运送粮食前往宣府。二月己酉日,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庚戌日,皇帝亲自出征瓦剌,安远侯柳升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率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分别率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分别率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庚申日,赈济凤翔、陇州的饥荒,对那些不言的长官进行处罚。三月癸未日,张辅在老挝俘获陈季扩献上,交阯平定。庚寅日,从北京出发,皇太孙随行。

夏天四月甲辰朔日,驻扎在兴和,进行大规模阅兵。己酉日,颁布军中的赏罚号令。庚戌日,设立传令纪功官。丁卯日,驻扎在屯云谷,孛罗不花等人来投降。五月丁丑日,命令尚书、光禄卿、给事中担任督阵官,检查将士是否服从命令。六月甲辰日,刘江遇到瓦剌兵,在康哈里孩进行战斗,击败了他们。戊申日,驻扎在忽兰忽失温,马哈木率领大军来犯,大败他,追到土剌河,马哈木在夜间逃走。庚戌日,班师回朝,向阿鲁台宣告胜利。戊午日,驻扎在三峰山,阿鲁台派遣使者来朝。己巳日,发布击败瓦剌的诏书给天下。

秋天七月戊子日,驻扎在红桥。下诏六师入关时不得践踏田地、夺取民间的牲畜和财产,违者以军法处置。己亥日,驻扎在沙河,皇太子派遣使者来迎接。八月辛丑朔日,到达北京,皇帝在奉天殿接受朝贺。丙午日,免除北京州县的租税两年。戊午日,奖赏随军出征的将士。九月癸未日,郭亮、徐亨准备开平。丙戌日,靖州的苗人被平定。甲午日,费瓛镇守甘肃,刘江镇守辽东。闰月甲辰日,因为太子派遣使者迎接皇帝缓慢,召回侍读黄淮,侍讲杨士奇,正字金问以及洗马杨溥、芮善入狱,不久后又释放杨士奇恢复职务。甲子日,召回吴高。丁卯日,都督朱荣镇守大同。

冬天十一月甲辰日,审查囚犯。庚戌日,废黜晋王朱济熺为庶人。庚申日,免除苏、松、杭、嘉、湖水灾田租四十七万九千余石。

这一年,泥八剌国沙的新葛来朝,被封为王。彭亨、乌斯茂进贡。真腊进献金缕衣。琉球中山王进贡马匹。榜葛剌进贡麒麟。

永乐十三年春天正月丙午日,堵塞居庸关以北的隘口。丁未日,马哈木请罪并请求朝贡,得到允许。壬子日,北京午门发生火灾。戊午日,皇帝下令内外诸司免除各种拖欠的债务,对犯有罪的将士和军官全部宽恕。二月癸酉日,派遣指挥刘斌、给事中张磐等十二人巡视山西、山东、大同、陕西、甘肃、辽东的军操练和屯田情况,核实后上报。甲戌日,命令行在礼部举行天下贡士的会试。癸未日,张辅等人军队返回。戊子日,论功行赏,对平定交阯的功臣进行奖赏。三月己亥日,在北京策试士人,赐予陈循等进士及第、出身不同的官职。丙午日,广西的少数民族叛乱,指挥同知葛森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夏天四月戊辰日,张辅镇守交阯。五月丁酉朔日,发生日食。乙丑日,开凿清江浦,以通北京漕运。六月,赈济北京、河南、山东的水灾。

秋天七月癸卯日,郑和返回。乙巳日,四川戎县的山都掌蛮被平定。八月庚辰日,赈济山东、河南、北京顺天州县的饥荒。九月壬戌日,北京发生地震。

冬天十月甲申日,在近郊狩猎。壬辰日,法司奏报有人侵吞官粮,皇帝愤怒,下令处死他们。等到再次奏报,皇帝说:‘我错了,依照法律处理,从今以后死罪者都要五次覆奏,并写成命令。’十二月,免除顺天、苏州、凤阳、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州县的水旱田租。

这一年,琉球山南、山北,爪哇西王,占城,古里,柯枝,南渤利,甘巴里,满剌加,忽鲁谟斯,哈密,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土鲁番,苏门答剌,俺都淮,失剌思进贡。麻林以及各番国进贡麒麟、天马、神鹿。琉球中山再次进贡。

永乐十四年春天正月己酉日,北京、河南、山东发生饥荒,免除永乐十二年的拖欠租税,发放了一百三十七万石以上的粮食来赈济。辛酉日,都督金玉镇守湖广、贵州。壬寅日,阿鲁台击败瓦剌,来献捷。

夏天四月壬申日,礼部尚书吕震请求封禅。皇帝说:‘现在天下虽然无事,但四方多有水旱疾疫,怎么敢自称太平呢?而且《六经》中没有封禅的记载,不效法古制,非常没有意义。’没有同意。乙亥日,胡广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六月丁卯日,都督同知蔡福等在山东准备抗击倭寇。

秋天七月丁酉日,派遣使者捕捉北京、河南、山东州县的蝗虫。壬寅日,黄河在开封决口。乙巳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犯罪被处死。八月癸酉日,出现了寿星,礼部大臣请求上表祝贺,没有得到允许。丁亥日,建造北京西宫。九月癸卯日,京城发生地震。戊申日,从北京出发。

冬天下月丁丑日,驻扎在凤阳,祭祀皇陵。癸未日,从北京返回,拜谒孝陵。十一月壬寅日,下诏文武大臣集议营建北京。丙午日,召回张辅。戊申日,汉王朱高煦犯罪,剥夺了他的两个护卫。将山东、山西、湖广的流民迁往保安州,赐予他们三年的恢复时间。十二月丁卯日,郑和再次出使西洋。

这一年,占城、古里、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南巫里、浡泥、彭亨、锡兰山、溜山、南渤利、阿丹、麻林、忽鲁谟斯、柯枝进贡。琉球中山再次进贡。

永乐十五年春天正月丁酉日,在南郊大规模祭祀天地。壬子日,平江伯陈瑄督漕,运送木材到北京。二月癸亥日,谷王朱橞犯罪,被废为庶人。丁卯日,丰城侯李彬镇守交阯。壬申日,泰宁侯陈珪负责建造北京,柳升、王通为副手。三月丁亥日,交阯开始有贡士到京城。丙申日,杂犯死罪以下的囚犯,可以输作北京来赎罪。丙午日,汉王朱高煦犯罪,被贬封为乐安州。壬子日,北巡,离开京城,皇太子代理国事。

夏天四月己巳日,驻扎在邾城。申禁军士不得践踏民田庄稼,有损坏的免除今年的租税。如果先因水旱而拖欠租税,也免除。癸未日,西宫建成。五月丙戌日,到达北京。六月丁酉日,李彬讨伐交阯的贼人黎核,将其斩首。己亥日,宦官张谦出使西洋返回。在金乡卫击败倭寇。

秋天八月甲午日,瓯宁人进献金丹。皇帝说:‘这是妖人。让他自己服食,毁掉他的药方。’九月丁卯日,曲阜孔子庙建成,皇帝亲自撰写文章并刻石。

冬天十月,李彬击败交阯的贼人杨进江,将其斩首。十一月癸酉日,礼部尚书赵羽担任兵部尚书,巡视塞北屯戍军民的利弊。

这一年,西洋苏禄东西峒王来朝。琉球中山、别失八里、琉球山南、真腊、浡泥、占城、暹罗、哈烈,撒马儿人进贡。

十六年春天正月甲寅日,交阯的黎利反叛,都督朱广将其击败。甲戌日,倭寇攻陷了松门卫,按察司佥事石鲁因此被诛杀。兴安伯徐亨、都督夏贵准备开平。二月辛丑日,交阯的四忙县贼人杀害了知县欧阳智来反叛,李彬派遣将领击退了他们。三月甲寅日,赐予李骐等进士及第、出身不同等级。都督佥事刘鉴准备在大同边境防御。

夏五月庚戌日,重修《太祖实录》完成。丁巳日,胡广去世。

秋七月己巳日,皇帝下令责备陕西各司:‘最近听说你们那里连年收成不好,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官员们却坐视不救,也不上报情况,你们的过错在哪里?现在就速速打开仓库赈济百姓。’赞善梁潜、司谏周冕因为辅导皇太子不力,都被下狱处死。

冬十二月戊子日,皇帝命令法司:‘我多次下令内外官员廉洁自律、爱护百姓,但是一些不称职的官吏却肆意妄为,百姓苦不堪言。优秀的农民必须去除稂莠,因为它们会损害庄稼。从现在开始,任何贪污行为都必须依法论处。’辛丑日,成山侯王通急速前往陕西赈济饥荒。

这一年,暹罗、占城、爪哇、苏门答剌、泥八剌、满剌加、南渤利、哈烈、沙哈鲁、千里达、撒马儿罕都来进贡。琉球中山两次进贡。

十七年春天二月乙酉日,兴安伯徐亨准备在兴和、开平、大同布防。

夏五月丙午日,都督方政在可蓝栅打败了黎利。六月壬午日,免除了顺天府去年水灾田租。戊子日,刘江在望海埚歼灭了倭寇,被封为广宁伯。

秋七月庚申日,郑和返回。八月,宦官马骐激起了交阯乂安土知府潘僚的反叛。九月丙辰日,庆云出现,礼臣请求上表祝贺,但被允许。

冬十二月庚辰日,皇帝命令法司:‘刑罚是圣人所慎重对待的。普通百姓不得善终,会伤害天地之和,招致水旱之灾,这并非我宽恕的意思。从现在起,外地的各司死罪,都要送京师审录,三次覆奏之后才能执行刑罚。’乙未日,工部侍郎刘仲廉核实交阯的户口和田赋,调查军民的利益和疾苦。

这一年,哈密、土鲁番、失剌思、亦思弗罕、真腊、占城、哈烈、阿鲁、南渤利、苏门答剌、八答黑商、满剌加都来进贡。琉球中山四次进贡。

十八年春天正月癸卯日,李彬和都指挥孙霖、徐謜在磊江打败了黎利。闰月丙子日,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庚辰日,提拔人才,布衣马麟等十三人被任命为布政使、参政、参议。二月己酉日,薄台妖妇唐赛儿作乱,安远侯柳升率领军队讨伐她。三月辛巳日,在御石栅寨打败了贼人,都指挥刘忠战死,唐赛儿逃走。甲申日,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在安丘打败了贼人,指挥王真在诸城打败了贼人,将俘虏献给京师。戊子日,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等人因为纵容盗贼被诛杀。戊戌日,因为逗留被征召的柳升被下放到官府,不久后被释放。

夏五月壬午日,左都督朱荣镇守辽东。庚寅日,交阯参政侯保、冯贵抵抗贼人,战死。六月丙午日,北京发生地震。

秋七月丁亥日,徐亨准备在开平布防。八月丁酉朔日,发生了日食。九月己巳日,召见皇太子。丁亥日,下诏从明年开始将京师改为南京,北京改为京师。

冬十月庚申日,李彬派遣指挥使方政在老挝打败了黎利。十一月戊辰日,因为迁都北京而颁布诏书天下。这个月,青、菜地区发生了饥荒。十二月己未日,皇太子和皇太孙到达北京。癸亥日,北京郊庙宫殿建成。

这一年,开始设立东厂,命令宦官刺探情报。古麻剌朗王前来朝见。暹罗、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苏禄西王都来进贡。

十九年春天正月甲子朔日,将五庙神主供奉于太庙。在奉天殿接受朝贺,举行盛大宴会。甲戌日,在南郊举行大祀天地。戊寅日,大赦天下。癸巳日,郑和再次出使西洋。二月辛丑日,都督佥事胡原率领军队巡海捕倭。三月辛巳日,赐予曾鹤龄等进士及第、出身不同等级。

夏四月庚子日,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发生火灾,皇帝下诏让群臣直言其失。乙巳日,下诏废除对百姓不利的和不紧急的事务,免除十七年以前的欠税,免除去年受灾田地的粮食。己酉日,万寿节,因为三殿火灾而停止祝贺。癸丑日,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五月乙丑日,任命给事中柯暹,御史何忠、郑维桓、罗通等为知州。庚寅日,命令交阯屯田。

秋七月己巳日,皇帝准备北征,命令都督朱荣担任前锋,安远侯柳升担任中军,宁阳侯陈懋担任御前精骑,永顺伯薛斌、恭顺伯吴克忠担任马队,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担任左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担任左右掖。八月辛卯朔日,发生了日食。

冬十一月辛酉日,分遣宦官杨实、御史戴诚等核实天下库藏的出纳数目。丙子日,讨论北征军饷,将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下狱,兵部尚书方宾自杀。辛巳日,将侍读李时勉下狱。甲申日,征发直隶、山西、河南、山东以及南畿应天等五府,滁、和、徐三州的丁壮运粮,限期明年二月至宣府。

这一年,瓦剌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前来朝见。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苏禄、榜葛剌、浡泥、古麻剌朗王都来进贡。暹罗再次进贡。

二十年春天正月己未朔日,发生了日食,免于朝贺,皇帝下诏让群臣反省。辛未日,在南郊举行大祀天地。壬申日,丰城侯李彬在交阯去世。二月乙巳日,隆平侯张信、兵部尚书李庆分别监督北征军饷,征用民夫二十三万五千人,运送粮食三十七万石。三月丙寅日,下诏让有司在遇到灾害时先赈济再上报。乙亥日,阿鲁台侵犯兴和,都指挥王唤战死。丁丑日,皇帝亲自征讨阿鲁台,皇太子监国。戊寅日,从京师出发。辛巳日,驻扎在鸡鸣山,阿鲁台逃走。

夏四月乙卯日,驻扎在云州,举行大阅兵。五月乙丑日,在偏岭狩猎。丁卯日,再次举行大阅兵。辛未日,驻扎在西凉亭。壬申日,再次举行大阅兵。乙酉日,驻扎在开平。六月壬辰日,命令军队行进到应昌,结成方阵前进。癸巳日,间谍报告阿鲁台军队攻打万全,各位将领请求分兵回击,皇帝说:‘那是假的。他们担心大军捣毁他们的巢穴,想以此牵制我们,敢攻打城池吗。’甲午日,驻扎在阳和谷,攻打万全的敌军果然逃走。

秋七月己未,阿鲁台丢弃了辎重,在阔栾海北边逃跑,朝廷派兵焚烧了这些辎重,收缴了牲畜,然后撤军。皇帝对将领们说:‘阿鲁台敢如此悖逆,是因为他依赖兀良哈人作为他的羽翼。我们应该回师消灭他们。’于是选拔了两万步兵和骑兵,分五路并进。庚午,在屈裂儿河遭遇阿鲁台,皇帝亲自率军击败了他,追击了三十里,斩杀了数十名部长。辛未,巡行河西,捕获斩杀了很多人。甲戌,兀良哈的残余势力到军营投降。这个月,皇太子免除了南、北直隶、山东、河南郡县因水灾造成的六十一万以上的粮食损失。

八月戊戌,分路行动的将领们都上报了胜利的消息。辛丑,皇帝下诏班师,向天下宣布。壬寅,郑亨、薛禄被派往开平镇守。郑和返回。九月壬戌,到达京师。癸亥,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被逮捕入狱。丙寅,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也被逮捕入狱,不久后又都获释。辛未,记录从征的功绩,封左都督朱荣为武进伯,都督佥事薛贵为安顺伯。

冬十月癸巳,派遣中官和朝臣八十人核实天下仓库粮食的出入数量。十二月辛卯,朱荣镇守辽东。闰月戊寅,乾清宫发生火灾。

这一年,暹罗、苏门答剌、阿丹等国派遣使者随贡品而来。占城、琉球中山、卜花儿、哈密、瓦剌、土鲁番、爪哇等国进贡。

二十一年春正月乙未,在南郊举行大礼,祭祀天地。癸卯,交阯参将荣昌伯陈智追击并击败了黎利。二月己巳,都指挥使鹿荣征讨柳州叛乱的蛮族,平定了叛乱。三月庚子,御史王愈等人会审重犯,误杀了四名无罪之人,这些人被处死。

夏五月癸未,免除了开封、南阳、卫辉、凤阳等府去年因水灾而未收的田租。己丑,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人谋反,被处死。六月庚戌朔,出现了日食。

秋七月戊戌,皇帝再次亲自出征阿鲁台,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率领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率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率领右哨,英国公张辅、安平伯李安率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率领右掖,宁阳侯陈懋率领前锋。庚子,释放了李时勉,恢复了他的官职。辛丑,皇太子代理国政。壬寅,从京师出发。戊申,驻扎在宣府,命令居庸关守将阻止各司进贡。八月己酉,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庚申,加固了黑峪、长安岭等边境险要地区。丁丑,皇太子免除了两京、山东郡县因水灾而未收的田租。九月戊子,驻扎在西阳河。癸巳,听说阿鲁台被瓦剌击败,部落溃散,于是停止进军。

冬十月甲寅,驻扎在上庄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干率领他的部队来投降,被封为忠勇王,赐予姓名金忠。庚午,班师回朝。十一月甲申,到达京师。

这一年,锡兰山王前来朝贡,又派遣使者入贡。占城、古里、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异勒、溜山、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失剌思、榜葛剌、琉球中山等国进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甲申,阿鲁台侵犯大同、开平,皇帝下诏让群臣商议北征,命令边将整军待命。丙戌,征召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以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的兵力,约定三个月后在京师和宣府会合。戊子,在南郊举行大祀天地。癸巳,郑和再次出使西洋。三月戊寅,举行大阅兵,命令将领们亲自出征。任命柳升、陈英率领中军,张辅、朱勇率领左掖,王通、徐亨率领右掖,郑亨、孟瑛率领左哨,薛禄、谭忠率领右哨,陈懋、金忠率领前锋。己卯,赐予邢宽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戊申,皇太子代理国政。己酉,从京师出发。庚午,驻扎在隰宁,间谍报告阿鲁台逃到了答兰纳木儿河,于是继续进军。五月己卯,驻扎在开平,派人招抚阿鲁台各部。乙酉,埋葬了道路上的遗骸。丁酉,在应昌宴请群臣,命令中官歌唱太祖御制词五章,说:‘这是先帝用来告诫后嗣的,即使在军旅之中,也不敢忘记。’己亥,驻扎在威远州。再次宴请群臣,自己创作了五章词,命令中官歌唱。皇太子下令免除广平、顺德、扬州以及湖广、河南郡县因水灾而未收的田租。六月庚申,前锋到达答兰纳木儿河,没有发现敌人,命令张辅等搜索了三百里山谷,但没有找到任何东西,于是进驻河上。癸亥,陈懋等人率军抵达白邙山,因为粮食耗尽而返回。甲子,班师回朝,命令郑亨等人率领步兵在西边与开平会合。壬申夜,南京发生地震。

秋七月庚辰,在清水源之崖刻石。戊子,派遣吕震带着班师的命令去通知太子,并向天下宣布。己丑,驻扎在苍崖戍,皇帝身体不适。庚寅,到达榆木川,病情加重。遗诏传位给皇太子,丧礼按照高皇帝的遗制进行。辛卯,皇帝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谋,因为六军在外,秘密不发丧,用锡融化铸成棺材来敛尸,用龙举车载,所到之处都像平常一样上膳。壬辰,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急驰去通知皇太子。壬寅,驻扎在武平镇,郑亨的步兵来会合。八月甲辰,杨荣等人到达京师,皇太子当天就派遣太孙到开平迎接。己酉,驻扎在雕鹗谷,皇太孙到达军中宣布丧事。壬子,到达郊外,皇太子迎接皇帝的灵柩进入仁智殿,安放灵柩。九月壬午,追尊皇帝尊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九月,追尊皇帝尊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赞曰:‘文皇自幼习武,占据幽燕地形优越之地,趁建文孱弱,长驱直入,统一四海。即位之后,亲自实践节俭,水旱灾害发生后,朝廷迅速赈灾,没有壅蔽。知人善任,内外通达,英勇的策略,与高祖相匹配。六次出兵,北方边疆得以安宁。到了晚年,威德远播,四方归服,接受明朝命令进贡的国家几乎有三十个。疆域之广,远超汉、唐。成就辉煌,显赫无比。然而在革除旧制之时,倒行逆施,其过失也不可掩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本纪-卷七-注解

成祖:指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年号永乐。

三十二年:指明成祖朱棣在位的第三十二年,即1404年。

正月:指农历的正月,即一年的第一个月份。

瓦剌:瓦剌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宣府:宣府是明朝的一个边镇,位于今河北省。

大阅:指大规模的军事检阅。

安远侯柳升:明朝的一位将领,曾任安远侯。

武安侯郑亨:武安侯郑亨,明代将领。

宁阳侯陈懋:明朝的一位将领,曾任宁阳侯。

丰城侯李彬:明朝的一位将领,曾任丰城侯。

成山侯王通:成山侯王通,明代将领。

都督:都督,古代官名,负责一地区的军事。

前锋:军队中的先锋部队。

振凤翔、陇州饥:赈济凤翔、陇州地区的饥荒。

长吏:地方官员。

老挝:今老挝,古代中国称其为老挝。

交阯:交阯是今越南北部的一个地区。

北京:指明朝的都城,今北京。

皇太孙:皇帝的长子。

兴和:兴和,明代卫所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传令纪功官:负责传达命令和记录功绩的官员。

孛罗不花:瓦剌的一名首领。

尚书:明朝官职,相当于现代的部长。

光禄卿:明朝官职,掌管宫廷饮食。

给事中:明朝官职,负责监察官员。

督阵官:负责监督军队阵形的官员。

将士:指军队中的士兵和将领。

康哈里孩: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忽兰忽失温: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马哈木:瓦剌的一名首领。

土剌河:古代河流,具体位置不详。

阿鲁台:阿鲁台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首领,明代的北方边疆重要对手之一。

践田禾取民畜产:践踏田地、夺取民间的粮食和牲畜。

开平:开平是明朝的一个边镇,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靖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甘肃: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辽东:辽东是明朝的一个边镇,位于今辽宁省。

闰月:农历中的一种月份,通常每19年出现7次。

侍读: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阅读。

侍讲: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讲解经书。

正字:古代官职,负责校对文字。

洗马: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出行。

芮善:古代人物。

吴高:古代人物。

大同:大同,明代卫所名,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

晋王济熺:明朝的一位亲王。

苏、松、杭、嘉、湖水灾: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的地区发生水灾。

泥八剌国: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沙的新葛: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彭亨: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乌斯茂: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真腊:真腊,古地名,今柬埔寨。

琉球中山王:琉球国的中山王。

榜葛剌:榜葛剌,古地名,今印度。

麒麟:神话中的动物,象征着吉祥。

居庸关:居庸关是位于北京市的一个古代关隘。

马哈木谢罪请朝贡:马哈木向明朝皇帝请罪并请求朝贡。

指挥:明朝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指挥官。

山西、山东、大同、陕西、甘肃、辽东: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

贡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资格。

广西蛮:指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

葛森:古代人物。

四川戎县山都掌蛮:四川戎县的山都掌蛮族。

顺天州县:顺天府的州县,顺天府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法司:法司,古代官名,负责司法。

琉球山南、山北:琉球国的山南、山北地区。

爪哇西王:爪哇国的西王。

占城:占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古国,位于今越南中部。

古里:古里,古地名,今印度。

柯枝:柯枝,古地名,今印度。

南渤利:南渤利,古地名,今南亚地区。

甘巴里:甘巴里,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满剌加:满剌加,古地名,今马来西亚马六甲。

忽鲁谟斯:忽鲁谟斯,古地名,今波斯湾地区。

哈密:哈密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区。

哈烈:古代国家,位于今天的中亚。

撒马儿罕:古代国家,位于今天的中亚。

火州:古代国家,位于今天的中亚。

土鲁番:土鲁番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区。

苏门答剌:苏门答剌即今之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

俺都淮: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失剌思:失剌思,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麻林: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天马:神话中的动物,象征着吉祥。

神鹿:神话中的动物,象征着吉祥。

西洋苏禄东西峒王:西洋苏禄国的东峒王和西峒王。

赵羽:古代人物。

北巡:皇帝到北方巡视。

乐安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邾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金乡卫: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妖人:指有邪术的人。

曲阜: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孔子庙:纪念孔子的庙宇。

中官:指宫廷中的官员。

西洋:古代对西方的称呼。

倭寇:指来自日本的海盗。

瓯宁: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金丹:古代传说中的仙丹。

曲阜孔子庙:位于曲阜的孔子庙。

李彬:李彬,明代将领。

杨进江:古代人物。

别失八里: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暹罗:暹罗即今之泰国。

撒马儿人:古代国家,具体位置不详。

黎利:黎利是越南黎朝的开国皇帝。

朱广:朱广,明代将领。

倭:倭,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

松门卫:松门卫,明代卫所名,位于今浙江省温岭市。

按察司佥事:按察司佥事,明代官名,负责监察地方。

石鲁:石鲁,明代官员。

兴安伯:兴安伯,明代封号,指徐亨。

夏贵:夏贵,明代将领。

知县:知县,古代官名,负责一县的行政。

欧阳智:欧阳智,明代官员。

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进士考试的人。

出身有差:出身有差,指出身不同的人。

刘鉴:刘鉴,明代将领。

太祖实录:太祖实录,明代史书,记录明太祖朱元璋的事迹。

胡广:胡广,明代官员。

敕责:敕责,皇帝下敕令责备。

陕西:陕西,中国省级行政区。

岁屡不登:岁屡不登,指连年收成不好。

流莩:流莩,指因饥荒而流离失所的人。

有司:有司,指官吏。

赞善:赞善,明代官名,负责辅导皇太子。

梁潜:梁潜,明代官员。

司谏:司谏,明代官名,负责谏诤皇帝。

周冕:周冕,明代官员。

皇太子:指明朝的皇位继承人。

不肖官吏:不肖官吏,指不称职的官员。

稂莠:稂莠,指庄稼中的杂草。

成山侯:成山侯,明代封号,指王通。

王通:王通,明代将领。

郑和:郑和,明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

马骐:马骐,明代宦官。

乂安土知府:乂安土知府,明代官名,指潘僚。

潘僚:潘僚,明代官员。

庆云:庆云,古代吉祥的云彩。

礼臣:礼臣,负责礼仪的官员。

刑者:刑者,指执行刑罚的人。

匹夫匹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百姓。

法司曰:法司曰,法司官员说。

京师:京师指古代的都城,此处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刘仲廉:刘仲廉,明代官员。

交阯户口田赋:交阯户口田赋,指交阯地区的户口和税收。

亦思弗罕:亦思弗罕,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阿鲁:阿鲁,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八答黑商:八答黑商,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琉球中山:琉球中山即今之琉球群岛。

徐亨:徐亨,明代将领。

日有食之:日有食之指日食现象。

京师为南京:京师为南京,指将首都从北京迁至南京。

迁都北京:迁都北京,指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

东厂:东厂,明代特务机构。

剌事:剌事,指刺探情报。

古麻剌朗王:古麻剌朗王,指来自古麻剌朗国的国王。

奉安:奉安,指安放。

五庙神主:五庙神主,指五座庙宇的神主。

奉天殿:奉天殿,明代皇宫中的大殿。

大祀天地:大祀天地,指祭祀天地。

南郊:南郊指京城南面的郊外,古代用于举行祭祀的地点。

蠲:蠲,免除。

逋赋:逋赋,欠缴的赋税。

被灾田粮:被灾田粮,因灾害而减产的粮食。

蹇义:蹇义是明朝的一位官员。

柯暹:柯暹,明代官员。

何忠:何忠,明代官员。

郑维桓:郑维桓,明代官员。

罗通:罗通,明代官员。

方政:方政,明代将领。

永顺伯:永顺伯,明代封号。

宁阳侯:宁阳侯是明朝的一个侯爵封号。

御前精骑:御前精骑,皇帝的亲卫骑兵。

永顺伯薛斌:永顺伯薛斌,明代将领。

恭顺伯吴克忠:恭顺伯吴克忠,明代将领。

阳武侯薛禄:阳武侯薛禄,明代将领。

英国公张辅:英国公张辅,明代将领。

左右哨:左右哨,指左右两边的哨所。

左右掖:左右掖,指左右两边的护卫。

杨实:杨实,明代宦官。

戴诚:戴诚,明代官员。

方宾:方宾,明代官员。

李时勉:李时勉,明代官员。

直隶:直隶,明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

山西:山西,中国省级行政区。

河南:河南,中国省级行政区。

山东:山东,中国省级行政区。

南畿应天等五府:南畿应天等五府,明代行政区划。

滁:滁,明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

和:和,明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安徽省和县。

徐:徐,明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

阿丹:阿丹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地区。

祖法儿:祖法儿,古地名,今也门。

剌撒:剌撒,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不剌哇:不剌哇,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木骨都束:木骨都束,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加异勒:加异勒,古地名,今中亚地区。

锡兰山:锡兰山,古地名,今斯里兰卡。

溜山:溜山,古地名,今马尔代夫。

苏禄:苏禄,古地名,今菲律宾。

浡泥:浡泥,古地名,今文莱。

万寿节:万寿节,皇帝的生日。

偏岭:偏岭,古地名,今辽宁省。

西凉亭:西凉亭,古地名,今内蒙古地区。

应昌:应昌,古地名,今内蒙古地区。

兀良哈:兀良哈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曾作为阿鲁台的羽翼,协助其对抗明朝。

阔栾海:阔栾海,即今之科拉尔湖,位于蒙古国境内。

辎重:指军中的物资装备和给养。

牲畜:指马、牛、羊等家畜。

翦之:翦,削减、消灭的意思,此处指消灭兀良哈。

简步骑:简,挑选;步骑,步兵和骑兵。

屈裂儿河:屈裂儿河,即今之克鲁伦河,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南、北直隶:南直隶即今之江苏省,北直隶即今之河北省。

山东、河南:山东、河南是明朝的两个省份。

郑亨:郑亨是明朝的一位将领。

薛禄:薛禄是明朝的一位将领。

乾清宫:乾清宫是明朝皇宫中的主要宫殿之一。

卜花儿:卜花儿即今之布哈拉,位于中亚。

爪哇:爪哇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岛屿。

大礼:大礼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柳州:柳州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

叛蛮:叛蛮指反叛的少数民族。

御史:御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和检举不法。

开封:开封是今河南省的一个城市。

南阳:南阳是今河南省的一个城市。

卫辉:卫辉是今河南省的一个城市。

凤阳:凤阳是今安徽省的一个城市。

常山:常山是今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护卫指挥:护卫指挥是古代官职,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

亲征:亲征指皇帝亲自率军出征。

安远侯:安远侯是明朝的一个侯爵封号。

遂安伯:遂安伯是明朝的一个伯爵封号。

武安侯:武安侯是明朝的一个侯爵封号。

保定侯:保定侯是明朝的一个侯爵封号。

阳武侯:阳武侯是明朝的一个侯爵封号。

新宁伯:新宁伯是明朝的一个伯爵封号。

英国公:英国公是明朝的一个公爵封号。

安平伯:安平伯是明朝的一个伯爵封号。

左春坊大学士:左春坊大学士是明朝的一个官职,属于皇帝的近臣。

杨士奇:杨士奇是明朝的一位官员。

吏部尚书:吏部尚书是明朝的一个官职,负责管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明朝的一个官职,负责礼仪和科举考试。

吕震:吕震是明朝的一位官员。

锡兰山王:锡兰山王即今之斯里兰卡国王。

大祀:大祀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清水源:清水源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苍崖戍:苍崖戍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榆木川:榆木川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龙举:龙举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车辆。

南京:南京是明朝的一个都城,位于今江苏省。

仁智殿:仁智殿是明朝皇宫中的宫殿之一。

梓宫:梓宫是古代皇帝的棺椁。

长陵:长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之一。

嘉靖十七年:嘉靖十七年是明朝的一个年号,即公元1538年。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这是对明朝皇帝朱棣的尊号。

太宗:太宗是明朝皇帝朱棣的庙号。

幽燕:幽燕是古代对今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称呼。

建文:建文是明朝的一个年号,即公元1399年至1402年,指明惠帝朱允炆的时期。

革除之际:革除之际指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的一段时间。

惭德:惭德指令人感到惭愧的德行或行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本纪-卷七-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明朝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的军事行动、政治举措以及外交交往。以下是对古文内容的逐行赏析。

秋七月己未,阿鲁台弃辎重于阔栾海侧北遁,发兵焚之,收其牲畜,遂旋师。谓诸将曰:‘阿鲁台敢悖逆,恃兀良哈为羽翼也。当还师翦之。’简步骑二万,分五道并进。

赏析:这段文字描述了明朝对蒙古部落阿鲁台的军事行动。阿鲁台背叛明朝,成祖朱棣采取果断措施,派遣军队追击,体现了明朝对叛乱势力的坚决态度和军事行动的迅速。

庚午,遇于屈裂儿河,帝亲击败之,追奔三十里,斩部长数十人。

赏析:此行文展现了成祖朱棣亲自领军作战的英勇形象,以及明朝军队的强大战斗力。成祖亲自指挥战斗,显示出其军事才能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辛未,徇河西,捕斩甚众。

赏析:此句说明明军在河西地区进行清剿,取得了显著战果,进一步巩固了明朝的边疆安全。

甲戌,兀良哈余党诣军门降。

赏析:此句表明明军在军事压力下,使得兀良哈余党投降,体现了明朝军事行动的威慑力。

是月,皇太子免南、北直隶、山东、河南郡县水灾粮刍共六十一万有奇。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对国内水灾的应对措施,皇太子减免受灾地区的粮食税,体现了明朝的仁政。

八月戊戌,诸将分道者俱献捷。

赏析:此句说明明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胜利,向皇帝献上捷报,体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和皇帝的英明。

辛丑,以班师诏天下。

赏析:此句表明明军胜利归来,皇帝下诏班师,体现了明朝对胜利的庆祝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壬寅,郑亨、薛禄守开平。

赏析:此句说明郑亨、薛禄等将领守卫开平,巩固了明朝的边疆。

九月壬戌,至京师。

赏析:此句说明明军胜利归来,皇帝回到京师,体现了明朝的稳定和强大。

癸亥,下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于狱。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政治上的波动,杨士奇被下狱,可能涉及政治斗争。

丙寅,下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于狱,寻俱释之。

赏析:此句说明蹇义、吕震等官员被下狱,后又释放,反映了明朝政治的复杂性和波动。

辛未,录从征功,封左都督朱荣武进伯,都督佥事薛贵安顺伯。

赏析:此句说明明帝对从征功臣的嘉奖,封赏了朱荣、薛贵等人,体现了明朝对功臣的重视。

冬十月癸巳,分遣中官及朝臣八十人核天下仓粮出纳之数。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派遣官员核查全国粮食收支情况。

十二月辛卯,朱荣镇辽东。

赏析:此句说明朱荣被任命为辽东镇守,体现了明朝对边疆安全的重视。

闰月戊寅,乾清宫灾。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宫廷的安全问题,乾清宫发生火灾,可能涉及宫廷斗争。

是年,暹罗、苏门答剌、阿丹等国遣使随贡方物。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在外交上的成就,周边国家纷纷遣使朝贡,体现了明朝的威望。

占城、琉球中山、卜花儿、哈密、瓦剌、土鲁番、爪哇入贡。

赏析:此句进一步说明了明朝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多个国家向明朝朝贡。

二十一年春正月乙未,大礼天地于南郊。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对天地的祭祀,体现了明朝的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

癸卯,交阯参将荣昌伯陈智追败黎利于车来。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在交阯地区的军事行动,陈智追击败黎利,体现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二月己巳,都指挥使鹿荣讨柳州叛蛮,平之。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叛乱势力的平定,鹿荣讨伐柳州叛蛮,体现了明朝的仁政。

三月庚子,御史王愈等会决重囚,误杀无罪四人,坐弃市。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司法制度的缺陷,御史王愈等误杀无罪之人,体现了明朝司法的不完善。

夏五月癸未,免开封、南阳、卫辉、凤阳等府去年水灾田租。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受灾地区的减免赋税,体现了明朝的仁政。

己丑,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谋逆,伏诛。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叛乱势力的严厉打击,孟贤等谋逆被诛,体现了明朝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六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赏析:此句说明了天象异象,日食现象的出现,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秋七月戊戌,复亲征阿鲁台,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英国公张辅、安平伯李安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领右掖,宁阳侯陈懋领前锋。

赏析: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成祖朱棣再次亲征阿鲁台的军事行动,列举了各路将领的职务,展现了明朝的军事组织和指挥体系。

庚子,释李时勉,复其官。

赏析:此句说明了成祖朱棣对前朝官员的宽恕,体现了明朝的仁政。

辛丑,皇太子监国。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代理国政,体现了明朝皇位的传承。

壬寅,发京师。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离开京师,可能涉及国家大事。

戊申,次宣府,敕居庸关守将止诸司进奉。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到达宣府,并下令停止进贡,体现了明朝对财政的重视。

八月己酉,大阅。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军队的检阅,体现了明朝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庚申,塞黑峪、长安岭诸边险要。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边疆险要地区的加强防御,体现了明朝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丁丑,皇太子免两京、山东郡县水灾田租。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受灾地区的减免赋税,体现了明朝的仁政。

九月戊子,次西阳河。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到达西阳河,可能涉及国家大事。

癸巳,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部落溃散,遂驻师不进。

赏析:此句说明了阿鲁台被瓦剌击败,明朝军队停止前进,体现了明朝对军事形势的判断。

冬十月甲寅,次上庄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干帅所部来降,封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归降的王子也先土干的封赏,体现了明朝的宽容和仁政。

庚午,班师。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军队胜利归来,体现了明朝的强大和稳定。

十一月甲申,至京师。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军队到达京师,体现了明朝的统一和强大。

是年,锡兰山王来朝,又遣使入贡。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在外交上的成就,锡兰山王来朝,体现了明朝的威望。

占城、古里、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异勒、溜山、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失剌思、榜葛剌、琉球中山入贡。

赏析:此句进一步说明了明朝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多个国家向明朝朝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甲申,阿鲁台犯大同、开平,诏群臣议北征,敕边将整兵俟命。

赏析:此句说明了阿鲁台再次侵犯明朝边疆,明朝准备北征,体现了明朝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丙戌,徵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兵,期三月会北京及宣府。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北征的军事部署,调动了大量兵力,体现了明朝的强大。

戊子,大祀天地于南郊。

赏析:此句反映了明朝对天地的祭祀,体现了明朝的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

癸巳,郑和复使西洋。

赏析:此句说明了郑和再次出使西洋,体现了明朝的海洋扩张和外交成就。

三月戊寅,大阅,谕诸将亲征。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军队的检阅,并下令诸将亲征,体现了明朝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命柳升、陈英领中军,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领右掖,郑亨、孟瑛领左哨,薛禄、谭忠领右哨、陈懋、金忠领前锋。

赏析: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明朝对北征的军事部署,列举了各路将领的职务,展现了明朝的军事组织和指挥体系。

己卯,赐邢宽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赐予邢宽等人进士及第,体现了明朝的文治。

夏四月戊申,皇太子监国。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代理国政,体现了明朝皇位的传承。

己酉,发京师。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离开京师,可能涉及国家大事。

庚午,次隰宁,谍报阿鲁台走答兰纳木儿河,遂趋进师。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到达隰宁,并得知阿鲁台逃至答兰纳木儿河,明朝军队追击。

五月己卯,次开平,使使招谕阿鲁台诸部。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到达开平,并派使者招谕阿鲁台诸部,体现了明朝的和平外交。

乙酉,瘗道中遗骸。

赏析:此句说明了在战争中死亡的士兵的安葬,体现了明朝的人道主义精神。

丁酉,宴群臣于应昌,命中官歌太祖御制词五章,曰:‘此先帝所以戒后嗣也,虽在军旅何敢忘。’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在应昌宴请群臣,并命令官吏演唱太祖的御制词,体现了明朝对先帝的尊敬和对历史的传承。

己亥,次威远州。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到达威远州,可能涉及国家大事。

复宴群臣,自制词五章,命中官歌之。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再次宴请群臣,并自作词章,体现了明朝的文化底蕴。

皇太子令免广平、顺德、扬州及湖广、河南郡县水灾田租。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减免受灾地区的粮食税,体现了明朝的仁政。

六月庚申,前锋至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命张辅等穷搜山谷三百里无所得,进驻河上。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军队在答兰纳木儿河没有找到敌人,但进行了大规模的搜索,体现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癸亥,陈懋等引兵抵白邙山,以粮尽还。

赏析:此句说明了陈懋等将领因粮食耗尽而返回,体现了明朝军队的艰苦作战。

甲子,班师,命郑亨等以步卒西会于开平。

赏析:此句说明了明朝军队胜利归来,并命令郑亨等将领西会于开平,体现了明朝的军事组织和指挥体系。

壬申夜,南京地震。

赏析:此句说明了南京发生地震,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秋七月庚辰,勒石于清水源之崖。

赏析:此句说明了在清水源之崖勒石,可能涉及纪念或宣传。

戊子,遣吕震以旋师谕太子,诏告天下。

赏析:此句说明了吕震传达皇帝的班师诏令,体现了明朝的行政效率。

己丑,次苍崖戍,不豫。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在苍崖戍停留,但身体不适,体现了皇帝的勤政。

庚寅,至榆木川,大渐。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到达榆木川,病情加重,体现了皇帝的劳累。

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遗诏传位皇太子,并按照高皇帝的遗制进行丧礼,体现了明朝的皇位传承和礼仪制度。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体现了皇帝的寿命。

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去世后,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谋,秘密不发丧,体现了明朝的宫廷政治。

壬辰,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驰讣皇太子。

赏析:此句说明了杨荣传达皇帝去世的消息,体现了明朝的行政效率。

壬寅,次武平镇,郑亨步军来会。

赏析:此句说明了杨荣到达武平镇,郑亨步军来会,体现了明朝的军事组织和指挥体系。

八月甲辰,杨荣等至京师,皇太子即日遣太孙奉迎于开平。

赏析:此句说明了杨荣等到达京师,皇太子派遣太孙迎接,体现了明朝的皇位传承。

己酉,次雕鹗谷,皇太孙至军中发丧。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孙到达雕鹗谷,并在军中发丧,体现了明朝的礼仪制度。

壬子,及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并加殓纳梓宫,体现了明朝的礼仪制度。

九月壬午,上尊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被追尊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并葬于长陵,体现了明朝的皇位传承和礼仪制度。

嘉靖十七年九月,改上尊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赏析:此句说明了皇帝的尊谥和庙号有所改变,体现了明朝的皇位传承和礼仪制度。

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赏析:此段文字是对成祖朱棣一生的评价,赞扬了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和治国方略,同时也指出了他在革除之际的一些不足之处,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评价。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本纪-卷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46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