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廷玉(1672年-1755年),清代史学家,明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代史书的编撰上都有杰出贡献,《明史》作为清朝史学中的巨著之一,也是张廷玉的重要功绩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明史》是清代历史学家所编的关于明朝的史书,详细记录了明朝自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内容涉及明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各方面的历史。书中不仅详细叙述了历代明朝皇帝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与军事战略,还深入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明史》是中国古代史学中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全面反映了明朝的历史进程、社会风貌和文化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六-原文
李成梁(子如松 如伯 如桢 如樟 如梅) 麻贵(兄锦)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
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
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
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
隆庆元年,士蛮大入永平。成梁赴援有功,进副总兵,仍守险山。
寻协守辽阳。
三年四月,张摆失等屯塞下,成梁迎击斩之,歼其卒百六十有奇。
馀众远徙,遂空其地。
录功,进秩一等。
四年九月,辛爱大入辽东。总兵官王治道战死,擢成梁署都督佥事代之。
当是时,俺答虽款塞,而插汉部长土蛮与从父黑石炭,弟委正、大委正,从弟暖兔、拱兔,子卜言台周,从子黄台吉势方强。
泰宁部长速把亥、炒花,朵颜部长董狐狸、长昂佐之。
东则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杨吉砮之属,亦时窥塞下。
十年之间,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大将皆战死。
成梁乃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
军声始振。
明年五月,敌犯盘山驿,指挥苏成勋击走之。
无何,土蛮大入。
成梁遇于卓山,麾副将赵完等夹击,断其首尾。
乘胜抵巢,馘部长二人,斩首五百八十余级。
进署都督同知,世荫千户。
又明年十月,土蛮六百骑营旧辽阳北河,去边二百余里,俟众集大举,成梁击走之。
万历元年,又击走之前屯。
已,又破走之铁岭镇西诸堡。
增秩二等。
朵颜兀鲁思罕以四千骑毁墙入,成梁御却之。
建州都指挥王杲故与抚顺通马市。
及是,诱杀备御裴承祖,成梁谋讨之。
明年十月,杲复大举入。
成梁檄副将杨腾、游击王惟屏分屯要害,而令参将曹簠挑战。
诸军四面起,敌大奔,尽聚杲寨。
寨地高,杲深沟坚垒以自固。
成梁用火器攻之,破数栅,矢石雨下。
把总于志文、秦得倚先登,诸将继之。
杲走高台,射杀志文。
会大风起,纵火焚之,先后斩馘千一百余级,毁其营垒而还。
进左都督,世荫都指挥同知。
杲大创,不能军,走匿阿哈纳寨。
曹簠勒精骑往,杲走南关。
都督王台执以献,斩之。
三年春,土蛮犯长勇堡,击败之。
其冬,炒花大会黑石炭、黄台吉、卜言台周、以儿邓、暖兔、拱兔、堵剌儿等二万余骑,从平虏堡南掠。
副将曹簠驰击,遂转掠沈阳。
见城外列营,乃据西北高墩。
成梁邀战,发火器。
敌大溃,弃辎重走。
追至河沟,乘胜渡河,击斩以千计。
加太子太保,世荫锦衣千户。
明年,黑石炭、大委正营大清堡边外,谋锦、义。
成梁率选锋驰二百里,逼其营,攻破之。
杀部长四人,获级六十有奇。
五年五月,士蛮复入,联营河东,而遣零骑西掠。
成梁掩其巢,得利而还。
明年正月,速把亥纠土蛮大入,营劈山。
成梁驰至丁字泊,敌方分骑绕墙入。
成梁夜出塞二百里,捣破劈山营,获级四百三十,馘其长五人。
加太保,世荫本卫指挥使。
三月,游击陶承喾击敌长定堡,献馘四百七十有奇。
帝已告谢郊庙,大行赏赉,荫成梁世指挥佥事。
有言所杀乃土蛮部曲,因盗牛羊事觉,惧罪来归,承喾掩杀之。
给事中光懋因请治承喾杀降罪,御史勘如懋言。
兵部尚书方逢时,督抚梁梦龙、周咏先与承喾同叙功,力为解。
卒如御史奏,尽夺诸臣恩命。
六月,敌犯镇静堡,复击退之。
十二月,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会土蛮黄台吉,大、小委正,卜儿亥,慌忽太等三万余骑壁辽河,攻东昌堡,深入至耀州。
成梁遣诸将分屯要害以遏之,而亲提锐卒,出塞二百余里,直捣圜山。
斩首八百四十,及其长九人,获马千二百匹。
敌闻之,皆仓皇走出塞。
论功,封宁远伯,岁禄八百石。
是时,土蛮数求贡市,关吏不许,大恨。
七年十月,复以四万骑自前屯锦川营深入。
成梁命诸将坚壁,自督参将杨粟等遏其冲。
会戚继光亦来援,敌遂退。
俄又与速把亥合壁红土城,声言入海州,而分兵入锦、义。
成梁逾塞二百余里,直抵红土城,击败之,获首功四百七十有奇。
迤东都督王兀堂故通市宽奠,后参将徐国辅弟国臣强抑市价,兀堂乃与赵锁罗骨数遣零骑侵边。
明年三月,以六百骑犯叆阳及黄冈岭,指挥王宗义战死。
复以千余骑从永奠入,成梁击走之。
追出塞二百里。
敌以骑卒拒,而步卒登山鼓噪。
成梁大败之,斩首七百五十,尽毁其营垒。
捷闻,并录红土城功,予成梁世袭。
其秋,兀堂复犯宽奠,副将姚大节击破之。
兀堂由是不振。
土蛮数侵边不得志,忿甚,益征诸部兵分犯锦、义及右屯、大凌河。
以城堡坚,不可克,而成梁及蓟镇兵亦集,乃引去。
无何,复以二万余骑从大镇堡入攻锦州。
参将熊朝臣固守,而遣部将周之望、王应荣出战,颇有斩获。
矢尽,皆战死。
敌乃分掠小凌河、松山、杏山。
成梁驰援,始出境。
九年正月,土蛮复与黑石炭,大、小委正,卜言台周,脑毛大,黄台吉,以儿邓,暖兔,拱兔,炒户儿聚兵塞下,谋入广宁。
成梁帅轻骑从大宁堡出。
去塞四百余里,至袄郎兔大战。
自辰迄未,敌不支,败走。
官军将还,敌来追。
成梁逆击,且战且行。
先后斩首三百四十,及其长八人。
录功,增岁禄百石,世荫一等。
四月,黑石炭、以儿邓、小歹青、卜言兔入辽阳。
副将曹簠追至长安堡,遇伏,失千总陈鹏以下三百十七人,马死者四百六十匹,遂大掠人畜而去。
簠等下吏,成梁不问。
十月,土蛮复连速把亥等十余万骑攻围广宁,不克,转掠团山堡、盘山驿及十三山驿,攻义州。
成梁御却之。
十年三月,速把亥率弟炒花、子卜言兔入犯义州。
成梁御之镇夷堡,设伏待之。
速把亥入,参将李平胡射中其胁,坠马,苍头李有名前斩之。
寇大奔,追馘百余级。
炒花等恸哭去。
速把亥为辽左患二十年,至是死。
帝大喜,诏赐甲第京师,世荫锦衣指挥使。
初,王杲死,其子阿台走依王台长子虎儿罕。
以王台献其父,尝欲报之。
王台死,虎儿罕势衰,阿台遂附北关合攻虎儿罕。
又数犯孤山、汛河。
成梁出塞,遇于曹子谷,斩首一千有奇,获马五百。
阿台复纠阿海连兵入,抵沈阳城南浑河,大掠去。
成梁从抚顺出塞百余里,火攻古勒塞,射死阿台。
连破阿海寨,击杀之,献馘二千三百。
杲部遂灭。
录功,增岁禄百石,世荫指挥佥事。
北关清佳砮、杨吉砮素仇南关。
王台没,屡侵台季子猛骨孛罗,且藉土蛮、暖兔、慌忽太兵侵边境。
其年十二月,巡抚李松使备御霍九皋许之贡市。
清佳砮、杨吉砮率二千余骑诣镇北关谒。
松、九皋见其兵盛,谯让之,则以三百骑入。
松先伏甲于旁,约二人不受抚则炮举甲起。
顷之,二人抵关,据鞍不逊,松叱之,九皋麾使下,其徒遽拔刀击九皋,并杀侍卒十余人。
于是军中炮鸣,伏尽起,击斩二人并其从骑,与清佳砮子兀孙孛罗、杨吉砮子哈儿哈麻尽歼焉。
成梁闻炮,急出塞,击其留骑,斩首千五百有奇。
余众刑白马,攒刀,誓永受约束,乃旋师。
录功,增岁禄二百石,改前荫指挥佥事为锦衣卫指挥使。
方成梁之出塞也,炒花等以数万骑入蒲河及大宁堡。
将士防御六日,始出塞。
十三年二月,把兔儿欲报父速把亥之怨,偕从父炒花、姑婿花大纠西部以儿邓等以数万骑入掠沈阳。
既退,驻牧辽河,声犯开原、铁岭。
成梁与巡抚李松潜为浮桥济师,逾塞百五十里,疾掩其帐。
寇已先觉,整众逆战。
成梁为叠阵,亲督前阵击,而松以后阵继之,斩首八百有奇。
捷闻,增岁禄百石,改荫锦衣指挥使为都指挥使。
其年五月,敌犯沈阳,伏精骑塞下,诱官军。
游击韩元功追袭之,败死。
闰九月,诸部长复犯蒲河,杀裨将数人,大剽掠,而西部银灯亦窥辽、沈。
成梁令部将李平胡出塞三百五十里,捣破银灯营,斩首一百八级。
诸部长闻之,始引去。
十四年二月,士蛮部长一克灰正纠把兔儿、炒花、花大等三万骑,约土蛮诸子共驰辽阳挟赏。
成梁侦得之,率副将杨燮,参将李宁、李兴、孙守廉以轻骑出镇边堡。
昼伏夜行二百余里,至可可毋林。
大风雷,敌不觉。
既至,风日晴朗,敌大惊,发矢如雨。
将士冒死陷阵,获首功九百,斩其长二十四人。
其年十月,敌七八万骑犯镇夷诸堡,阅五日始去。
十五年春,东西部连营入犯。
其秋八月,复以七八万骑犯镇夷堡。
十月,把汉大成纠土蛮十万骑由镇夷、大清二堡入,数日始出。
北关既被创,后清佳砮子卜寨与杨吉砮子那林孛罗渐强盛,数与南关虎儿罕子歹商构兵。
成梁以南关势弱,谋讨北关以辅翊之。
明年五月,率师直捣其巢。
卜寨走,与那林孛罗合,凭城守。
城四重,攻之不下。
用巨炮击之,碎其外郛,遂拔二城,斩馘五百余级。
卜寨等请降,设誓不复叛,乃班师。
十七年三月,敌犯义州,复入太平堡,把总朱永寿等一军尽没。
九月,脑毛大合白洪大、长昂三万骑复犯平虏堡,备御李有年、把总冯文升皆战死,成梁选锋没者数百人。
敌大掠沈阳蒲河、榆林,八日始去。
明年二月,卜言台周,黄台吉,大、小委正结西部叉汉塔塔儿五万余骑复深入辽、沈、海、盖。
成梁潜遣兵出塞袭之,遇伏,死者千人。
成梁乃报首功二百八十,得增禄荫。
土蛮族弟士墨台猪借西部青把都、恰不慎及长昂、滚兔十万骑深入海州。
成梁不敢击,纵掠数日而去。
十九年闰三月,成梁乘给事侯先春阅视,谋邀捣巢功,使副将李宁等出镇夷堡潜袭板升,杀二百八十人。
师还遇敌,死者数千人。
成梁及总督蹇达不以闻。
巡按御史胡克俭尽发其先后欺罔状,语多侵政府。
疏虽不行,成梁由是不安于位。
及先春还朝,诋尤力,帝意颇动。
成梁再疏辞疾,言者亦踵至。
其年十一月,帝竟从御史张鹤鸣言,解成梁任,以宁远伯奉朝请。
明年,哱拜反宁夏,御史梅国桢请用成梁,给事中王德完持不可,乃寝。
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
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
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不赀,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
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
每一奏捷,内自阁部,外自督抚而下,大者进官荫子,小亦增俸赉金。
恩施优渥,震耀当世。
而其战功率在塞外,易为缘饰。
若敌入内地,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
阁部共为蒙蔽,督抚、监司稍忤意,辄排去之,不得举其法。
先后巡按陈登云、许守恩廉得其杀降冒功状,拟论奏之,为巡抚李松、顾养谦所沮止。
既而物议沸腾,御史朱应毂、给事中任应徵、佥事李琯交章抨击。
事颇有迹,卒赖奥援,反诘责言者。
及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相继谢政,成梁失内主,遂以去位。
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
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
暮气难振,又转相掊克,士马萧耗。
迨成梁去辽,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
二十九年八月,马林获罪。
大学士沈一贯言成梁虽老,尚堪将兵。
乃命再镇辽东,年已七十有六矣。
是时,土蛮、长昂及把兔儿已死,寇钞渐稀。
而开原、广宁之前复开马、木二市。
诸部耽市赏利,争就款。
以故成梁复镇八年,辽左少事。
以阅视叙劳,加至太傅。
当万历初元时,兵部侍郎汪道昆阅边,成梁献议移建孤山堡于张其哈剌佃,险山堡于宽佃,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
道昆上于朝,报可。
自是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户。
及三十四年,成梁以地孤悬难守,与督、抚蹇达、赵楫建议弃之,尽徙居民于内地。
居民恋家室,则以大军驱迫之,死者狼籍。
成梁等反以招复逃人功,增秩受赏。
兵科给事中宋一韩力言弃地非策。
巡按御史熊廷弼勘奏如一韩言,一韩复连章极论。
帝素眷成梁,悉留中不下。
久之卒,年九十。
弟成材,参将。
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皆总兵官;如梓、如梧、如桂、如楠亦皆至参将。
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
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
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再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出为山西总兵官。
给事中黄道瞻等数言如松父子不当并居重镇,大学士申时行请保全之,乃召佥书右府。
寻提督京城巡捕。
给事中邵庶尝劾如松及其弟副总兵如柏不法,且请稍抑,以全终始,不纳。
十五年,复以总兵官镇宣府。
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
参政王学书却之,语不相下,几攘臂。
巡按御史王之栋因劾如松骄横,并诋学书,帝为两夺其俸。
已复被论,给事中叶初春请改调之,乃命与山西李迎恩更镇。
其后,军政拾遗,给事中阅视,数遭论劾。
帝终眷之,不为动,召佥书中府。
二十年,哱拜反宁夏,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其弟如梅、如樟并年少英杰,宜令讨贼。
乃命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即以国桢监之。
武臣有提督,自如松始也。
已命尽统辽东、宣府、大同、山西诸道援军。
六月抵宁夏。
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
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尚书石星亦言如松敕书受督臣节度,不得自专,帝乃下诏申饬。
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
如松至,攻益力。
用布囊三万,实以土,践之登,为炮石所却。
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
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
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如松令部将李宁追斩之。
已,套寇以万余骑至张亮堡。
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
水侵北关,城崩。
如松及萧如薰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攀云梯而上。
拜及子承恩自斩叛党刘东旸、许朝乞贷死。
于是如松先登,如薰及麻贵、刘承嗣等继之,尽灭拜族。
录功,进都督,世荫锦衣指挥同知。
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克期东征。
弟如柏、如梅并率师援剿。
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应昌不相下。
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
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请退平壤迄西,以大同江为界。
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
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
如松以为然,乃置惟敬于营,誓师渡江。
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师次肃宁馆。
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二十人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
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
行长大骇,复遣所亲信小西飞来谒,如松慰遣之。
六日,次平壤。
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群倭花衣夹道迎。
如松分布诸军,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
是夜,袭如柏营,击却之。
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无割首级,攻围缺东面。
以倭素易朝鲜军,令副将祖承训诡为其装,潜伏西南。
令游击吴惟忠攻迄北牡丹峰。
而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
倭炮矢如雨,军少却。
如松斩先退者以徇。
募死士,援钩梯直上。
倭方轻南面朝鲜军,承训等乃卸装露明甲。
倭大惊,急分兵捍拒,如松已督副将杨元等军自小西门先登,如柏等亦从大西门入。
火器并发,烟焰蔽空。
惟忠中炮伤胸,犹奋呼督战。
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
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获首功千二百有奇。
倭退保风月楼。
夜半,行长渡大同江,遁还龙山。
宁及参将查大受率精卒三千潜伏东江间道,复斩级三百六十。
乘胜逐北。
十九日,如柏遂复开城。
所失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并复。
酋清正据咸镜,亦遁还王京。
官军既连胜,有轻敌心。
二十七日再进师。
朝鲜人以贼弃王京告。
如松信之,将轻骑趋碧蹄馆。
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围数重。
如松督部下鏖战。
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
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官军丧失甚多。
会天久雨,骑入稻畦中不得逞。
倭背岳山,面汉水,联营城中,广树飞楼,箭炮不绝,官军乃退驻开城。
二月既望,谍报倭以二十万众入寇。
如松令元军平壤,扼大同江,接饷道;如柏等军宝山诸处为声援;大受军临津;留宁、承训军开城;而身自东西调度。
闻倭将平秀嘉据龙山仓,积粟数十万,密令大受率死士从间焚之。
倭遂乏食。
初,官军捷平壤,锋锐甚,不复问封贡事。
及碧蹄败衄,如松气大索,应昌、如松急欲休息,而倭亦刍粮并绝,且惩平壤之败,有归志,于是惟敬款议复行。
四月十八日,倭弃王京遁,如松与应昌入城,遣兵渡汉江尾倭后,将击其惰归。
倭步步为营,分番迭休,官军不敢击。
倭乃结营釜山,为久留计。
时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封贡,议撤兵,独留刘綎拒守。
如松乃以十二月班师。
论功,加太子太保,增岁禄百石。
言者诋其和亲辱国,屡攻击之。
帝不问。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董一元罢,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
言路复交章力争,帝置不报。
如松感帝知,气益奋。
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
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
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以其弟如梅代为总兵官,授长子世忠锦衣卫指挥使,掌南镇抚司,仍充宁远伯勋卫,复荫一子本卫指挥使,世袭。
恤典优渥,皆出特恩云。
世忠未久卒,无子。
弟显忠由荫历辽东副总兵,当嗣爵,朝臣方恶李氏,无为言者。
至崇祯中,如松妻武氏诉于朝。
章下部议,竟寝。
后庄烈帝念成梁功,显忠子尊祖得嗣宁远伯。
闯贼陷京师,遇难。
如柏,字子贞,成梁第二子。
由父荫为锦衣千户。
尝与客会饮,炮声彻大内,下吏免官。
再以荫为指挥佥事。
数从父出塞有功,历密云游击,黄花岭参将,蓟镇副总兵。
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姻亲厮养分操兵柄,环神京数千里,纵横蟠据,不可动摇。如柏贪淫,跋扈尤甚。不早为计,恐生他变。’
帝乃解如伯任。
于是成梁上书乞罢,并请尽罢子弟官,帝慰留不许。
久之,起故官,署宣府参将。
引疾归。
如松之御倭朝鲜也,诏如柏署都督佥事,先率师赴援。
既拔平壤,如柏疾趋开城,攻克之,斩首百六十有奇。
师旋,进都督同知,为五军营副将。
寻出为贵州总兵官。
二十三年,改镇宁夏。
著力兔犯平虏、横城,如伯邀之,大获,斩首二百七十有奇。
进右都督。
再以疾归,家居二十余年。
会辽东总兵官张承荫战殁,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惟贤等合疏荐如柏,诏以故官镇辽东。
蒙古炒花入犯,督诸将击却之。
始成梁、如松为将,厚畜健儿,故所向克捷。
至是,父兄故部曲已无复存,而如柏暨诸弟放情酒色,亦无复少年英锐。
特以李氏世将,起自废籍中。
顾如柏中情怯,惟左次避敌而已。
我大清师临河,如柏故引军防懿路。
及杨镐四路出师,令如柏以一军出鸦鹘关。
甫抵虎拦路,镐闻杜松、马林两军已覆,急檄如柏还。
大清哨兵二十人见之,登山鸣螺,作大军追击状,如柏军大惊,奔走相蹴死者千余人。
御史给事中交章论劾,给事中李奇珍连疏争尤力。
帝终念李氏,诏还候勘。
既入都,言者不已。
如柏惧,遂自裁。
如桢,成梁第三子。
由父荫为指挥使。
屡加至右都督,并在锦衣。
尝掌南、北镇抚司,提督西司房,列环卫者四十年。
最后,军政拾遗,部议罢职,章久留不下。
如桢虽将家子,然未历行阵,不知兵。
及兄如柏革任,辽人谓李氏世镇辽东,边人惮服,非再用李氏不可,巡抚周永春以为言。
而是时如柏兄弟独如桢在,兵部尚书黄嘉善遂徇其请,以如桢名上,帝即可之。
时万历四十七年四月也。
如桢藉父兄势,又自以锦衣近臣,不肯居人下。
未出关,即遣使与总督汪可受讲钧礼,朝议哗然,嘉善亦特疏言之。
如桢始怏怏去。
既抵辽,经略杨镐使守铁岭。
铁岭故李氏宗族坟墓所在。
当如柏还京,其族党部曲高赀者悉随之而西,城中为空。
后镐以孤城难守,令如桢还屯沈阳,仅以参将丁碧等防守,力益弱。
大清兵临城,如桢拥兵不救,城遂失。
言官交章论列,经略熊廷弼亦论如桢十不堪,乃罢任。
天启初,言者复力攻,下狱论死。
崇祯四年,帝念成梁勋,特免死充军。
如樟,亦由父荫,历都指挥佥事。
从兄如松征宁夏,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
历广西、延绥总兵官。
如梅,字子清。
亦由父荫,历都指挥佥事。
从兄如松征日本,却敌先登。
屡迁辽东副总兵。
二十四年,炒花、卜言兔将入犯,如梅谋先袭之。
督部将方时新等出塞三百里,直捣其庐帐,斩首百余级而还。
明年,如梅与参政杨镐谋复从镇西堡出塞,潜袭敌营,失利,损部将十人,士卒百六十人。
如梅以血战重创,免罪。
日本封事败,其年八月,进署都督佥事,充御倭副总兵,赴朝鲜援剿,时麻贵三路进师,令如梅将左军,与右军共攻蔚山。
如梅偕参将杨登山骑兵先进,设伏海滨,而令游击摆赛以轻骑诱贼,斩首四百有奇,余贼遁归岛山。
副将陈寅冒矢石奋呼上,破栅两重。
至第三栅,垂拔,杨镐为总理,宿与如梅昵,不欲寅功出其上,遽鸣金收军。
翊日,如梅至,攻之,不能拔。
已而贼援至,如梅军先奔,诸军亦相继溃。
赞画主事丁应泰劾镐,并劾如梅当斩者二,当罪者十,帝不纳。
旋用为御倭总兵官。
会其兄如松战殁,即命如梅驰代之。
逾年,坐拥兵畏敌,劾罢。
久之,起佥书左府。
四十年,镐巡抚辽东,力荐如梅为帅。
不得,至以死争。
给事中麻僖、御史杨州鹤力持不可,乃止。
成梁诸子,如松最果敢,有父风,其次称如梅。
然躁动,非大将才,独杨镐深信。
后复倚任其兄如柏,卒以致败。
麻贵,大同右卫人。
父禄,嘉靖中为大同参将,从镇帅刘汉袭板升,大获。
俺答围右卫,禄与副将尚表固守,乘间击斩其部长,寇乃引退。
辛爱犯京东,禄以宣府副总兵入卫,与子游击锦并有却敌功。
贵由舍人从军,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
隆庆中,迁大同新平堡参将。
寇大入,掠山阴、怀仁、应州。
将吏并获罪,独贵与兄副将锦拒战有功,受赏。
万历初,再迁大同副总兵。
十年冬,以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
无何,徙镇大同。
时诸部纳款久,撦力克袭封顺义王,奉中国益虔。
贵频以安边劳蒙赐赉。
十九年,为阅视少卿曾乾亨所劾,谪戍边。
明年,宁夏哱拜反。
廷议贵健将知兵,且多畜家丁,乃起戍中为副将,总兵讨贼。
屡攻城不克。
其五月,哱拜以套寇五百骑围平虏堡,贵选精卒三百间道驰却之。
俄以总督魏学曾命抚著力兔、银定、宰僧于横城,啖以重利,皆不应,贵乃还攻城。
宁夏总兵董一奎攻其南,固原总兵李昫攻其西,故总兵刘承嗣攻其北,牛秉忠攻其东,贵以游兵主策应。
哱拜自北门出战,将往勾套部,贵逐之入城,别遣将马孔英、麻承诏等击套寇援兵,俘斩百二十人。
拜初与套部深相结,诸部长称之为王。
日坐著力兔帐中,主筹画,至是不敢复出。
俄朝命萧如薰代董一奎,尽将诸道援兵,以贵为副。
而李如松军亦至,攻益急。
贼奉黄金、绣蟒于卜失兔等,请急徇灵州,先据下马关,沮饷道。
卜失兔与庄秃赖果合兵犯定边,而宰僧从花马池西沙湃入。
贵迎击,挫宰僧于石沟。
会董一元捣土昧巢,诸部长俱解去。
贼复乞援于著力兔,拥众大入。
如松率劲骑迎战张亮堡,自卯迄巳,敌锐甚。
会贵及李如樟等兵至,夹击之,寇乃却。
逐北至贺兰山,获首级百二十余。
持示贼,贼益汹惧。
无何城破,贼尽平。
贵以功增秩,子予。
寻擢总兵官,镇守延绥。
二十二年七月,卜失兔纠诸部深入定边,营张春井。
贵乘虚捣其帐于套中,斩首二百五十有奇。
还自宁塞,复邀其零骑。
会寇留内地久,转掠至下马关。
宁夏总兵萧如薰不能御,总督叶梦熊急檄贵赴援。
督副将萧如兰等连战晒马台、薛家洼,斩首二百三十有奇,获畜产万五千。
帝为告庙宣捷,进署都督同知,予世荫。
明年,卜失兔复入塞,掠八日而还。
顺义王撦力克约之纳款,不从,复拟大入。
贵勒兵万五千人:游击阎逢时等出红山为中军,参将师以律等出高家堡、神木、孤山为左军,参将孙朝梁等出定边、安边、平山为右军,而自以大军当一面。
衔枚疾趋,逾塞六十里。
寇莫知所防,大溃。
俘斩四百有奇,获马驼牛羊千五百。
再进秩,予荫。
寻以病归。
二十五年,日本封事败,起贵备倭总兵官,赴朝鲜。
已,加提督,尽统南北诸军。
贵驰至王京,倭已入庆州,据闲山岛,围南原。
守将杨元遁,全州守将陈愚衷亦遁,倭乘势逼王京。
贵别遣副将解生守稷山,朝鲜亦令都体察使李元翼出忠清道遮贼锋。
生颇有斩获功,参将彭友德亦破贼青山。
倭将行长退屯井邑,清正还庆州。
经略邢玠、经理杨镐先后至,分兵三协:左李如梅,右李芳春、解生,中高策。
贵与镐督左右协兵专攻清正。
策驻宜宁,东援两协,西扼行长。
诸军至庆州,倭悉退屯蔚山,如梅诱败之。
清正退保岛山,筑三砦自固。
游击茅国器率死士拔其砦,斩馘六百五十,诸军遂进围其城。
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
围十日,倭袭败生兵。
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九将兵俱溃。
贼张旗帜江上,镐大惧,仓皇撤师,以捷奏。
既而败状闻,帝罢镐,责贵以功赎。
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四路。
贵居东,当清正,数战有功。
会平秀吉死,官军益力攻。
十一月,清正先遁,贵遂入岛山、西浦,诸路共俘斩二千二百有奇。
明年三月,旋师。
进右都督,予世荫。
三十八年,命贵镇辽东。
泰宁炒花素桀骜,九子各将兵,他部宰赛、暖兔又助之。
边将畏战,但以增岁赏为事,寇益无所忌。
明年,临边要赏,将士出不意击之,拔营遁,徙额力素居焉。
其地忽天鸣地震,炒花惊惧,再徙渡老河,去边几四百里,其第三子色特哂之,南移可可毋林,伺隙入犯。
贵伏兵败之,追北至白云山,斩馘三百四十有奇。
色特愤,谋复仇。
纠宰赛、以儿邓,皆不应。
乃东纠卜言顾、伯要儿,西纠哈剌汉乃蛮,合犯清河,皆溃。
以儿邓等惧,代炒花求款,边境乃宁。
明年,插汉虎墩兔以三万骑入掠穆家堡。
御之,败去。
其夏,贵引病乞罢,诏乘传归。
贵果毅骁捷,善用兵,东西并著功伐。
先后承特赐者七,锡世荫者六。
及殁,予祭葬。
称一时良将焉。
兄锦,少从父行阵,有战功。
累官千总,协守大同右卫。
千户魏昂者,坐罪亡入沙漠,引寇至城下,挟取妻子,锦伏甲擒之。
俺答围城,数突围,城卒完。
寻以杀人,并父夺官下吏。
当事以塞上方用兵,而锦父子兄弟并敢战,曲法贷之。
屡迁宣府游击将军。
以勤王功,进秩一等,迁大同参将。
隆庆初,进本镇副总兵,从赵岢出塞败寇兵,与弟贵并有保境功。
俺答纳款,锦招塞外叛人归者甚众。
万历五年,擢山西总兵官。
寻改镇宣府,卒。
锦子承勋,辽东副总兵,都督佥事,南京后府佥书。
从子承恩,都督同知,宣府、延绥、大同总兵官。
更历诸镇,以勇力闻。
后起援辽东,屡退避,下狱当死。
诏纳马八百匹免罪,其家遂破。
承诏,宁夏参将。
从平哱拜有功。
后为苍头所弑。
承训,蓟镇副总兵。
承宣,洮、岷副总兵。
承宗,辽东副总兵。
天启初,战死沙岭。
麻氏多将才。
人以方铁岭李氏,曰“东李西麻”。
赞曰:自俺答款宣、大,蓟门设守固,而辽独被兵。
成梁遂擅战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时,倘亦有天幸欤!
麻贵宣力东西,勋阀可称。
两家子弟,多历要镇,是以时论以李、麻并列。
然列戟拥麾,世传将种,而恇怯退避,隳其家声。
语曰“将门有将”,诸人得无愧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六-译文
李成梁,字汝契。他的高祖李英从朝鲜归附,被授予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的职位,于是全家迁居于此。李成梁英勇刚毅,体格健壮,具有大将之才。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继承官职,直到四十岁还是一名学生。后来被巡按御史器重,资助他进京,才得以继承职位。他因累积战功被任命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敌军大规模入侵永平。李成梁率军支援并立功,晋升为副总兵,继续守卫险山。不久后,他又协助守卫辽阳。
三年四月,张摆失等人在塞下驻扎,李成梁迎击并斩杀他们,歼敌一百六十余人。其余敌军远逃,于是该地被清空。他的功绩被记录,晋升一级。四年九月,辛爱大规模入侵辽东。总兵官王治道战死,李成梁被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代替他。那时,俺答虽然已经停止入侵,但插汉部长土蛮和他的从父黑石炭、弟弟委正、大委正,堂弟暖兔、拱兔,儿子卜言台周,侄子黄台吉势力强盛。泰宁部长速把亥、炒花,朵颜部长董狐狸、长昂都支持他。东边则有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杨吉砮等人,也时常窥视塞下。十年间,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位大将都战死。李成梁于是大力加强军备,选拔优秀将领,招募四方壮士,给予优厚的待遇,作为精锐部队使用,军声因此大振。
第二年五月,敌军侵犯盘山驿,指挥苏成勋击退了他们。不久后,土蛮再次大规模入侵。李成梁在卓山与敌军相遇,指挥副将赵完等人夹击,切断敌军首尾。乘胜追击至敌军巢穴,俘虏部长二人,斩首五百八十余级。晋升为代理都督同知,世袭千户。第二年十月,土蛮六百骑兵驻扎在旧辽阳北河,距离边境二百余里,等待众人集结后大规模入侵,李成梁击退了他们。
万历元年,他又击退了前屯的敌军。之后,又攻破并击退了铁岭镇西的各个堡垒。晋升二级。朵颜兀鲁思罕率领四千骑兵毁墙而入,李成梁成功抵御了他们。
建州都指挥王杲以前与抚顺有马市交易。后来,王杲诱杀备御裴承祖,李成梁计划讨伐他。第二年十月,王杲再次大规模入侵。李成梁命令副将杨腾、游击王惟屏分兵驻扎要害之地,并令参将曹簠挑战。各路军队四面围攻,敌军大败,全部聚集在王杲的营地。营地地势高,王杲深挖壕沟,加固壁垒以自守。李成梁使用火器攻击,攻破了几道栅栏,箭石如雨点般落下。把总于志文、秦得倚率先登城,其他将领随后跟进。王杲逃到高台上,射杀了于志文。正逢大风起,李成梁放火焚烧敌营,先后斩杀一千一百余人,摧毁了敌军营地后返回。晋升为左都督,世袭都指挥同知。王杲重伤,无法指挥军队,逃到阿哈纳寨躲避。曹簠率领精锐骑兵前往,王杲逃到南关。都督王台将他捕获并献上,将其斩首。
三年春天,土蛮侵犯长勇堡,被李成梁击败。那年的冬天,炒花大会黑石炭、黄台吉、卜言台周、以儿邓、暖兔、拱兔、堵剌儿等二万余人骑兵,从平虏堡南边入侵。副将曹簠迅速出击,敌军转而进攻沈阳。看到城外敌军列营,便占据了西北的高地。李成梁邀请敌军交战,发射火器。敌军大败,丢弃辎重逃走。追击到河沟,乘胜渡河,斩杀敌人上千人。晋升太子太保,世袭锦衣千户。第二年,黑石炭、大委正驻扎在大清堡边境之外,图谋锦州和义州。李成梁率领精锐部队疾驰二百里,逼近敌营,攻破了他们。杀死部长四人,俘虏六十余人。
五年五月,土蛮再次入侵,联合军队在河东扎营,并派遣小股骑兵向西掠夺。李成梁伏击他们的巢穴,获得胜利后返回。第二年正月,速把亥联合土蛮大规模入侵,驻扎在劈山。李成梁驰骋到丁字泊,敌军分兵绕墙而入。李成梁夜间出塞二百里,突袭劈山营,斩杀四百三十人,俘虏敌军首领五人。晋升太保,世袭本卫指挥使。三月,游击陶承喾攻击敌军长定堡,献上俘虏四百七十余人。皇帝已经向郊庙报功,大肆赏赐,李成梁世袭指挥佥事。有人说所杀的是土蛮部下,因为偷牛羊被发现,害怕被处罚才归顺,承喾趁机将他们杀死。给事中光懋因此请求惩罚承喾杀害投降者的罪行,御史根据光懋的建议进行调查。兵部尚书方逢时,督抚梁梦龙、周咏先与承喾一同论功,竭力为他辩护。最终按照御史的建议,剥夺了所有大臣的恩赏。六月,敌军侵犯镇静堡,再次被李成梁击退。
十二月,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会合土蛮黄台吉,大、小委正,卜儿亥,慌忽太等三万余人骑兵在辽河岸边布阵,攻击东昌堡,深入到耀州。李成梁派遣将领分兵驻扎要害之地以遏制敌军,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出塞二百余里,直捣圜山。斩首八百四十人,及其首领九人,获得马一千二百匹。敌军听说后,都慌忙逃出塞外。论功行赏,封李成梁为宁远伯,每年俸禄八百石。那时,土蛮多次请求进行贡市,关吏不允许,非常愤怒。七年十月,再次率领四万骑兵从前屯锦川营深入。李成梁命令各将坚守壁垒,自己监督参将杨粟等人抵御敌军。
恰逢戚继光也前来支援,敌军于是撤退。不久后,他们与速把亥会合,在红土城结营,声称要进入海州,并分兵进入锦州和义州。李成梁越过边境二百余里,直抵红土城,击败了敌军,获得首级四百七十余人。
迤东都督王兀堂以前与宽奠通商,后来参将徐国辅的弟弟徐国臣强压市场价格,王兀堂于是多次派遣少量骑兵侵犯边境。第二年三月,他们率领六百骑兵侵犯叆阳和黄冈岭,指挥王宗义战死。他们又率领一千余骑兵从永奠进入,李成梁击退了他们,追击出塞二百里。敌军用骑兵抵抗,步兵登山鼓噪。李成梁大败敌军,斩首七百五十人,摧毁了他们的营地。捷报传来,连同红土城的战功一起,李成梁被授予世袭。那年秋天,王兀堂再次侵犯宽奠,副将姚大节将其击退。王兀堂因此势力大减。
土蛮多次侵犯边境未能得逞,非常愤怒,于是更加征召各部兵力,分别进攻锦州、义州以及右屯、大凌河。因为城堡坚固,难以攻克,而成梁和蓟镇的兵力也集结起来,土蛮于是撤退。不久之后,他们又带领两万多名骑兵从大镇堡出发,进攻锦州。参将熊朝臣坚守城池,派遣部将周之望、王应荣出战,取得了一些战果。箭矢用尽后,他们都战死了。敌人随后分头掠夺小凌河、松山、杏山。成梁驰援,才得以出境。九年正月,土蛮再次与黑石炭、大委正、小委正、卜言台、脑毛大、黄台吉、以儿邓、暖兔、拱兔、炒户儿聚集兵力在边塞下,图谋进攻广宁。成梁率领轻骑从大宁堡出发,走了四百多里,到达袄郎兔,在那里与敌人进行了大战。从辰时到未时,敌人支撑不住,败退。官军准备撤退时,敌人追击。成梁反身迎战,边战边退。先后斩首三百四十人,以及八名敌军首领。记录战功,增加每年粮食一百石,世袭一等爵位。
四月,黑石炭、以儿邓、小歹青、卜言兔进入辽阳。副将曹簠追至长安堡,遭遇伏击,损失千总陈鹏以下三百十七人,马匹损失四百六十匹,随后大肆掠夺人畜而去。曹簠等人被下狱,成梁并未过问。十月,土蛮再次联合速把亥等十多万骑兵围攻广宁,未能攻克,转而掠夺团山堡、盘山驿以及十三山驿,进攻义州。成梁击退了他们。十年三月,速把亥率领弟弟炒花、儿子卜言兔入侵义州。成梁在镇夷堡设伏,速把亥进入伏击圈,参将李平胡射中他的胸部,他坠马,苍头李有名上前斩杀了他。敌军溃败,官军追击,斩首一百多人。炒花等人痛哭而逃。速把亥成为辽东的祸患二十多年,至此死去。皇帝非常高兴,下诏赐予他在京师的豪华住宅,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最初,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逃到王台长子虎儿罕那里寻求庇护。因为王台曾献出他的父亲,阿台曾想报仇。王台死后,虎儿罕势力衰落,阿台于是依附北关,联合攻打虎儿罕。他们还多次侵犯孤山、汛河。成梁出塞,在曹子谷遭遇他们,斩首一千多人,缴获马匹五百匹。阿台再次联合阿海,带领军队进入,抵达沈阳城南的浑河,大肆掠夺后离开。成梁从抚顺出塞一百多里,火攻古勒塞,射死阿台。连续攻破阿海的营地,击杀他,献上首级二千三百。王杲的部族随后被消灭。记录战功,增加每年粮食一百石,世袭指挥佥事。
北关的清佳砮、杨吉砮一直与南关有仇。王台死后,他们多次侵犯王台的季子猛骨孛罗,还借助土蛮、暖兔、慌忽太的兵力侵犯边境。那年十二月,巡抚李松让备御霍九皋答应他们的贡市请求。清佳砮、杨吉砮率领两千多骑兵到镇北关拜访。李松、霍九皋看到他们兵力强大,责备他们,他们只派了三百骑兵进入。李松事先在旁边埋伏了士兵,约定如果他们不接受安抚就放炮起兵。不久,两人到达关口,骑在马上傲慢无礼,李松斥责他们,霍九皋示意他们下马,他们的随从突然拔刀攻击霍九皋,并杀死侍卫十多人。于是军中炮响,伏兵全部出动,击杀两人及其随从骑兵,以及清佳砮的儿子兀孙孛罗、杨吉砮的儿子哈儿哈麻全部被歼灭。成梁听到炮声,急忙出塞,击溃了他们留下的骑兵,斩首一千五百多人。剩余的敌众杀白马,堆刀发誓永远受约束,然后撤退。记录战功,增加每年粮食二百石,将原来的世袭指挥佥事改为锦衣卫指挥使。在成梁出塞的时候,炒花等人带领数万骑兵进入蒲河和大宁堡。将士们防御了六天,才出塞。
十三年二月,把兔儿想为父亲速把亥报仇,与堂兄炒花、姑父花大联合西部以儿邓等人,带领数万骑兵入侵沈阳。撤退后,驻扎在辽河,声称要侵犯开原、铁岭。成梁与巡抚李松暗中搭建浮桥,带领军队越过边塞一百五十里,迅速包围了敌军营地。敌军已经提前察觉,整军迎战。成梁布置了双层阵势,亲自指挥前锋攻击,而李松指挥后阵跟进,斩首八百多人。捷报传来,增加每年粮食一百石,将世袭锦衣指挥使改为都指挥使。那年五月,敌军侵犯沈阳,在边塞下埋伏精锐骑兵,引诱官军。游击韩元功追击他们,战死。闰九月,各部首领再次侵犯蒲河,杀死副将数人,大肆掠夺,西部银灯也觊觎辽阳、沈阳。成梁命令部将李平胡出塞三百五十里,捣毁银灯营地,斩首一百八人。各部首领听说后,才撤退。十四年二月,土蛮首领一克灰正联合把兔儿、炒花、花大等人三万骑兵,约定土蛮各子共同驰援辽阳,以求赏赐。成梁侦知此情,率领副将杨燮,参将李宁、李兴、孙守廉带领轻骑出镇边堡。白天隐藏,夜间行军二百多里,到达可可毋林。大风雷雨,敌人没有察觉。到达后,风和日丽,敌人非常惊慌,箭雨如织。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获得首级九百个,斩杀敌军首领二十四人。那年十月,敌军七八万骑兵侵犯镇夷各堡,停留了五天才离开。十五年春天,东西部联合营寨入侵。那年秋天八月,他们再次带领七八万骑兵侵犯镇夷堡。十月,把汉大成联合土蛮十万骑兵从镇夷、大清两堡进入,几天后才离开。
北关遭受重创后,后来清佳砮的儿子卜寨与杨吉砮的儿子那林孛罗逐渐强大,多次与南关虎儿罕的儿子歹商交战。成梁认为南关势力弱小,计划攻打北关以支持南关。第二年五月,他率领军队直接攻打北关的老巢。卜寨逃跑,与那林孛罗会合,依靠城池防守。城池有四重,攻城不下。使用巨炮攻击,击碎外城,于是攻下两座城池,斩首五百多人。卜寨等人请求投降,发誓不再叛乱,于是撤军。
十七年三月,敌军侵犯义州,再次进入太平堡,把总朱永寿等一军全部阵亡。九月,脑毛大联合白洪大、长昂三万骑兵再次侵犯平虏堡,备御李有年、把总冯文升都战死,成梁的精锐部队阵亡数百人。敌人在沈阳蒲河、榆林的掠夺持续了八天才离开。第二年二月,卜言台周、黄台吉、大委正、小委正联合西部叉汉塔塔儿五万骑兵深入辽阳、沈阳、海州、盖州。成梁暗中派遣士兵出塞袭击他们,遭遇伏击,死了一千人。成梁于是上报首级二百八十个,获得增加俸禄和世袭的赏赐。土蛮族弟士墨台猪借西部青把都、恰不慎以及长昂、滚兔十万骑兵深入海州。成梁不敢攻击,纵容他们掠夺数日后离开。十九年闰三月,成梁趁着给事中侯先春巡视,计划立功,派遣副将李宁等人从镇夷堡出发,秘密袭击板升,杀死二百八十人。军队返回时遭遇敌人,死伤数千人。成梁和总督蹇达没有上报。巡按御史胡克俭详细揭露了他们之前的欺骗行为,言语多有冒犯政府。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成梁因此不安于位。等到侯先春回朝,他极力诋毁成梁,皇帝的心情也动摇了。成梁再次上疏辞官,言官也纷纷上奏。那年十一月,皇帝最终听从御史张鹤鸣的建议,免去成梁的职务,以宁远伯的身份奉召入朝。第二年,哱拜在宁夏叛乱,御史梅国桢请求起用成梁,给事中王德完坚持不可,于是作罢。
成梁在镇守辽东的二十二年里,先后上报了十次大胜,皇帝每次都到郊庙祭祀,接受朝廷大臣的祝贺,赐予他蟒袍和金缎,每年都有丰厚的赏赐。边防将领的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未曾有。起初他锐意进取,每次出征必定获胜,威震远方。后来地位越来越高,子弟们都位列显赫,家中的仆役也都荣耀显赫。他权势极大,却变得骄横奢侈,无法无天。军队的经费、马匹的价格、盐税、市赏,每年都大量侵吞,把全辽的商民利益都纳入了自己的口袋。因此,他贿赂权贵,结交朝中官员,朝廷内外的重要人物,没有一个不被他的重金收买,为他效力。每次上报胜利,从内阁部到总督巡抚,大的官员升官荫子,小的也增加薪俸和赏金。他的恩赐丰厚,震动当时。但他的战功主要在塞外,容易加以粉饰。如果敌人进入内地,他就以坚壁清野为借口,拥兵观望;甚至掩饰失败,杀害良民冒功。内阁部大臣共同隐瞒,总督巡抚、监察官稍微违背他的意愿,就被排挤走,不能依法行事。先后巡按陈登云、许守恩发现了他杀害降兵冒功的情况,准备上奏,却被巡抚李松、顾养谦阻止。后来舆论沸腾,御史朱应毂、给事中任应徵、佥事李琯纷纷上奏弹劾。事情有迹可循,最终依靠了后台,反而诘责了上奏的人。等到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相继辞官,成梁失去了内援,于是离职。
成梁的多数战功都依赖于勇猛的士兵。后来,勇猛的士兵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人也都富贵,掌握着重要的城池。暮气沉沉,又相互欺压,士兵和马匹都疲惫不堪。等到成梁离开辽东,十年间更换了八位边防将领,边防设施更加松弛。
二十九年八月,马林获罪。大学士沈一贯说成梁虽然年老,但仍能带兵。于是命令他再次镇守辽东,当时他已经七十六岁了。这时,土蛮、长昂以及把兔儿都已经死了,侵扰逐渐减少。而开原、广宁之前又重新开放了马、木两个市场。各部落都沉迷于市场赏赐的利益,争相归附。因此,成梁再次镇守辽东八年,辽东地区很少有战事。因为巡视和劳绩,他被加封为太傅。
在万历初年时,兵部侍郎汪道昆巡视边防,成梁建议将孤山堡迁移到张其哈剌佃,险山堡迁移到宽佃,沿江新安四堡迁移到长佃、长岭等地,仍然由孤山、险山两座参将守卫,可以拓展七八百里的土地,增加耕牧的利益。汪道昆上报朝廷,得到批准。从此,人口日益增多,达到六万四千多户。到三十四年,成梁认为这片土地孤立无援难以防守,与总督蹇达、赵楫建议放弃,将居民全部迁往内地。居民不舍家园,于是用大军驱赶,死者无数。成梁等人反而以招回逃亡者的功绩,增加官职和赏赐。兵科给事中宋一韩极力反对放弃土地,巡按御史熊廷弼也按照一韩的说法上奏,一韩又多次上奏极论。皇帝一直宠爱成梁,所有奏章都留中不下。时间久了,成梁去世,享年九十。
成梁的弟弟成材是参将,儿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都是总兵官;如梓、如梧、如桂、如楠也都升至参将。
如松,字子茂,是成梁的长子。因为父亲的恩荫成为都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他勇猛果敢,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军事。两次升迁后担任署都督佥事,成为神机营右副将。万历十一年,出任山西总兵官。给事中黄道瞻等人多次说如松父子不应同时镇守重镇,大学士申时行请求保全他们,于是召佥书右府。不久又提督京城巡捕。给事中邵庶曾经弹劾如松及其弟副总兵如柏的不法行为,并请求稍微压制他们,以保全他们的一生,但没有被采纳。十五年,再次以总兵官的身份镇守宣府。巡抚许守谦检阅军队,如松邀请他一起坐下,但参政王学书拒绝,两人言语不和,几乎动手。巡按御史王之栋因此弹劾如松骄横,并诋毁王学书,皇帝因此剥夺了他们的俸禄。后来如松再次被弹劾,给事中叶初春请求改调他们,于是命令如松与山西的李迎恩互换镇守。此后,军事政务中出现了失误,给事中检阅时多次遭到弹劾。但皇帝始终宠爱他,没有动摇,召回佥书中府。
二十年,哱拜在宁夏反叛,御史梅国桢推荐如松有大将之才,他的弟弟如梅、如樟也都是年轻有为的英才,应该让他们去讨伐叛贼。于是命令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立即任命梅国桢为监军。武臣有提督之职,是从如松开始的。他已被命令统一指挥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道的援军。六月抵达宁夏。如松因为权力重大,不想接受总督的节制,事情总是自己决定。兵科许弘纲等人认为这是违反制度,尚书石星也认为如松受命后应接受总督的节制,不能自行专断,皇帝于是下诏申斥。在此之前,诸将董一奎、麻贵等人多次攻城不下。如松到来后,攻势更加猛烈。使用三万布袋装满土,踩着它们攀登城头,但被炮石击退。如樟在夜间攀爬云梯,未能成功。游击龚子敬率领苗兵攻打南关,如松趁机想要登城,也没有成功,于是决定水攻。哱拜陷入困境,派遣养子克力盖前往勾结套寇,如松命令部将李宁追击并斩杀了他。之后,套寇率领一万多骑兵来到张亮堡。如松奋力作战,亲手斩杀畏缩的士兵,敌人最终败退。水攻北关,城墙崩塌。如松和萧如薰等人假装攻击北关引诱敌人,而暗中率领精锐部队偷袭南关,攀爬云梯而上。哱拜和他的儿子哱承恩亲自斩杀叛党刘东旸、许朝请求宽恕。于是如松率先登城,萧如薰和麻贵、刘承嗣等人随后跟上,彻底消灭了哱拜一族。论功行赏,如松晋升为都督,世代荫袭锦衣指挥同知。
适逢朝鲜遭受倭寇侵扰,皇帝下诏让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各军,限期东征。他的弟弟如柏、如梅也率领军队支援剿灭倭寇。如松新立战功,更加骄傲,与经略宋应昌不和。按照惯例,大帅初次见到督师,应该穿着铠甲在庭院中行礼,脱下盔甲,才开始受到礼遇。如松却用拜见督抚的礼仪,穿着素服侧身而坐。十二月,如松到达军中,沈惟敬从倭寇那里回来,说倭寇首领行长愿意封贡,请求退回平壤以西,以大同江为界。如松怒斥沈惟敬狡诈,想要斩杀他。参谋李应试说:“利用沈惟敬欺骗倭寇封贡,然后暗中袭击他们,是个好计策。”如松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将沈惟敬关押在军营中,誓师渡江。
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军队驻扎在肃宁馆。行长认为封使即将到来,派遣二十名牙将前来迎接,如松檄游击李宁生将他们捆绑。倭人突然起身格斗,只抓到三人,其余的逃跑了。行长非常惊恐,再次派遣他信任的小西飞来拜访,如松安慰并送他回去。六日,军队驻扎在平壤。行长仍然以为封使将至,急忙登上风月楼等待,众多倭人穿着花衣在道路上迎接。如松部署各军,抵达平壤城,将领们犹豫不决,没有进入城内,形势暴露无遗,倭人全部登城拒守。当晚,偷袭如柏营,击退了倭人。第二天早晨,如松下令军队不要割首级,只攻打城池的东面。因为倭人轻视朝鲜军,命令副将祖承训假装倭人服装,潜伏在西南。命令游击吴惟忠攻打北牡丹峰。而如松亲自率领大军直抵城下,攻打东南。倭人的炮火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军队稍微后退。如松斩杀先撤退的人以示警戒。招募敢死队员,用钩梯直接攀登。倭人轻视南面的朝鲜军,承训等人于是脱下伪装,露出明显是明朝军装的甲胄。倭人非常惊慌,急忙分兵抵抗,如松已经督率副将杨元等军从小西门首先登城,如柏等人也从大西门进入。火器一起发射,烟雾和火焰遮天蔽日。吴惟忠被炮弹击中胸部受伤,仍然奋力呼喊指挥战斗。如松的马被炮弹击毙,他换马继续冲锋,掉入壕沟,跳上去,指挥士兵更加前进。将士们无不以一当百,最终攻克了城池。获得首级一千二百多。倭人退守风月楼。半夜,行长渡过大同江,逃回龙山。宁及参将查大受率领三千精兵在东江间道潜伏,再次斩杀倭人三百六十。乘胜追击。十九日,如柏于是收复开城。所失去的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也全部收复。倭酋清正据守咸镜,也逃回王京。
官军连续获胜后,产生了轻敌心理。二十七日再次进军。朝鲜人报告说贼人放弃了王京。如松相信了他们,率领轻骑兵前往碧蹄馆。距离王京三十里,突然遭遇倭人,被重重包围。如松督率部下奋力战斗。一名身穿金甲的倭人猛攻如松,指挥李有声拼死相救,被杀。如柏、宁等人奋勇向前夹击,如梅射中金甲倭人使其落马,杨元军队也赶到,砍开重围进入,倭人于是撤退,官军损失惨重。恰逢连绵大雨,骑兵陷入稻田中无法施展。倭人背靠岳山,面对汉水,在城中联营,广设飞楼,箭炮不断,官军于是撤退驻扎在开城。二月十五日,间谍报告说倭人率领二十万大军入侵。如松命令元军驻扎平壤,扼守大同江,接应粮道;如柏等军驻扎宝山等地作为支援;大受军驻扎临津;留下宁、承训军驻扎开城;而如松亲自东西调度。听说倭将平秀嘉据守龙山仓,储存了数十万粮食,秘密命令大受率领敢死队员从小路焚烧。倭人于是粮食匮乏。
最初,官军捷报频传平定平壤,士气旺盛,不再过问封贡之事。等到碧蹄馆战败,如松非常愤怒,应昌、如松急于休息,而倭人也粮食断绝,并且因为平壤的失败,有撤退的打算,于是惟敬再次提出和亲议和。四月十八日,倭人放弃王京逃走,如松和应昌进入城内,派遣军队渡过汉江追击倭人。倭人步步为营,轮流休息,官军不敢进攻。倭人在釜山结营,打算久留。当时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封贡,提议撤军,只留下刘綎守卫。如松于是十二月班师。论功行赏,加封太子太保,增加岁禄一百石。有人指责他和亲辱国,多次攻击他。皇帝没有理会。
二十五年冬天,辽东总兵董一元被罢免,朝廷推荐了三个人,皇帝特命如松接任。言官再次上书力争,皇帝置之不理。如松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士气更加旺盛。第二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如松率领轻骑兵远出捣毁巢穴,中了埋伏,力战而死。皇帝悲痛哀悼,下令给他穿戴衣冠归葬,追赠少保、宁远伯,建立祠堂,谥号忠烈。任命他的弟弟如梅代替他担任总兵官,授予长子世忠锦衣卫指挥使,掌管南镇抚司,仍然担任宁远伯勋卫,再次荫庇一个儿子为本卫指挥使,世袭。优厚的抚恤待遇,都是皇帝的特恩。世忠不久后去世,没有儿子。弟弟显忠由荫庇历任辽东副总兵,应当继承爵位,朝臣正厌恶李氏,没有人替他说话。到崇祯年间,如松的妻子武氏向朝廷申诉。奏章下发给有关部门商议,最终被搁置。后来庄烈帝念及成梁的功绩,显忠的儿子尊祖得以继承宁远伯。闯贼攻陷京师,显忠遇难。
如柏,字子贞,成梁的第二个儿子。凭借父亲的恩荫担任锦衣千户。曾经与客人聚会饮酒,炮声传遍皇宫,被下级官员免职。再次凭借恩荫担任指挥佥事。多次跟随父亲出塞立功,历任密云游击,黄花岭参将,蓟镇副总兵。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说:‘李氏兵权太盛。姻亲、仆人分掌兵权,环绕神京数千里,纵横盘踞,不可动摇。如柏贪婪好色,跋扈更加严重。如果不早做打算,恐怕会生变。’皇帝于是解除了如柏的职务。于是成梁上书请求辞职,并请求全部罢免子弟的官职,皇帝安慰挽留,但没有答应。过了一段时间,重新起用旧职,代理宣府参将。因病辞官回家。
如松在抵御倭寇和援助朝鲜时,皇帝下诏让如柏代理都督佥事,先率领军队支援。平定平壤后,如柏迅速前往开城,攻克了它,斩首一百六十多人。军队返回后,晋升为都督同知,担任五军营副将。不久后出京担任贵州总兵官。二十三年,改任宁夏镇守。在著力兔侵犯平虏、横城时,如柏邀击,大获全胜,斩首二百七十多人。晋升为右都督。再次因病辞官回家,在家二十多年。恰逢辽东总兵官张承荫战死,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惟贤等人联名推荐如柏,皇帝下诏让他以旧职镇守辽东。蒙古炒花侵犯,他督率诸将击退了他们。
最初,成梁、如松担任将领时,大量培养壮士,因此所向披靡。到这时,父亲和兄长的旧部已经不复存在,而如柏和他的弟弟们沉溺于酒色,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英勇。只是因为李氏世代为将,从废籍中起用。但如柏内心胆怯,只是左次避敌而已。我大清军队临河,如柏特意率领军队防守懿路。等到杨镐四路出兵,命令如柏率领一军出鸦鹘关。刚到虎拦路,杨镐听说杜松、马林两军已经战败,急忙传令如柏回军。大清的侦察兵二十人看到他,登山吹响螺号,假装大军追击的样子,如柏的军队大惊,奔逃中踩死一千多人。御史给事中联名弹劾,给事中李奇珍连续上疏争辩,尤其激烈。皇帝最终念及李氏的功绩,下诏让他回京等待调查。进入京城后,言官不断上书。如柏害怕,于是自杀。
如桢,成梁的第三个儿子。凭借父亲的恩荫担任指挥使。多次晋升至右都督,并在锦衣卫任职。曾经掌管南北镇抚司,提督西司房,担任环卫官员四十年。最后,因为军政失误,部议罢免他的职务,奏章久留不下。如桢虽然是将家之子,但未曾经历战场,不懂军事。等到哥哥如柏被免职,辽人认为李氏世代镇守辽东,边民都敬畏他们,非再用李氏不可,巡抚周永春提出这个意见。而当时如柏兄弟中只有如桢还在,兵部尚书黄嘉善于是顺从他的请求,将如桢的名字上报,皇帝批准了。当时是万历四十七年四月。
如桢凭借着父亲和兄弟的势力,又自认为穿着锦衣是皇帝的亲近大臣,不愿意居于他人之下。还没出关,就派人去和总督汪可受讨论平等的礼节,朝廷的议论纷纷,嘉善也特意上疏提到了这件事。如桢这才不高兴地离开了。
到达辽东后,经略杨镐让他守卫铁岭。铁岭是李氏宗族的坟墓所在地。当如柏返回京城时,他的族人和党羽中那些有钱的人全都跟着他西行,城中变得空空如也。后来,杨镐认为孤城难以守卫,命令如桢返回沈阳驻扎,只让参将丁碧等人防守,力量变得更加薄弱。大清军队来到城下,如桢拥兵自重,不去救援,城池最终失守。言官纷纷上书弹劾,经略熊廷弼也认为如桢有十大不可,于是他被罢免了职务。天启初年,有人再次强烈弹劾,如桢被下狱,判处死刑。崇祯四年,皇帝考虑到成梁的功勋,特赦免了他,让他充军。
如樟,也因父亲的荫庇,历任都指挥佥事。跟随兄长如松征讨宁夏,他先登城有功,连续晋升为都督佥事。历任广西、延绥总兵官。
如梅,字子清。也因父亲的荫庇,历任都指挥佥事。跟随兄长如松征讨日本,他首先登城击退敌人。多次升迁成为辽东副总兵。二十四年,炒花、卜言兔将要入侵,如梅策划先发制人。他率领部将方时新等人出塞三百里,直接攻击敌人的营帐,斩首一百多人后返回。第二年,如梅与参政杨镐计划再次从镇西堡出塞,偷袭敌营,但失败了,损失了十名部将和一百六十名士兵。如梅因为激烈的战斗而重创,被免罪。
日本封事失败的那年八月,如梅晋升为署都督佥事,担任御倭副总兵,前往朝鲜支援剿敌,当时麻贵三路进军,命令如梅率领左军,与右军一起攻打蔚山。如梅与参将杨登山率领骑兵先行,在海滨设下伏兵,而命令游击摆赛率领轻骑引诱敌人,斩首四百多人,其余敌人逃回岛山。副将陈寅冒着箭矢和石块奋勇进攻,攻破了两层栅栏。到了第三层栅栏,即将攻下,杨镐作为总理,因为之前与如梅关系亲近,不想让陈寅的功劳超过自己,于是突然鸣金收兵。第二天,如梅到达战场,继续进攻,但未能攻下。不久,敌人的援军到达,如梅的军队先撤退,其他军队也相继溃败。赞画主事丁应泰弹劾杨镐,并弹劾如梅应当斩首的两人,应当处罚的十人,皇帝没有采纳。不久后,如梅被任命为御倭总兵官。恰逢他的兄长如松战死,皇帝命令如梅立刻代替他。过了一年,因为拥兵自重,畏惧敌人,被弹劾罢免。过了一段时间,又被起用为佥书左府。四十年,杨镐巡抚辽东,极力推荐如梅为统帅。如梅没有得到任命,甚至以死相争。给事中麻僖、御史杨州鹤坚决反对,于是作罢。
成梁的几个儿子中,如松最为果敢,有父亲的风格,其次是如梅。但他性格急躁,不是大将之才,只有杨镐深信不疑。后来又依赖他的哥哥如柏,最终导致了失败。
麻贵,大同右卫人。他的父亲麻禄,在嘉靖年间担任大同参将,跟随镇帅刘汉攻占板升,大获全胜。俺答围攻右卫时,麻禄与副将尚表坚守,趁机击杀敌军部长,敌人这才撤退。辛爱侵犯京东,麻禄以宣府副总兵的身份入卫,与儿子游击麻锦一起有击退敌人的功绩。
麻贵由舍人从军,累积战功至都指挥佥事,担任宣府游击将军。隆庆年间,升任大同新平堡参将。敌人大举入侵,掠夺山阴、怀仁、应州。将吏都获罪,只有麻贵与兄长麻锦抵抗敌人有功,受到奖赏。万历初年,再次升任大同副总兵。十年冬天,以都督佥事身份担任宁夏总兵官。不久后,调任镇守大同。当时各部落已经很久没有入侵,撦力克请求封为顺义王,更加虔诚地归附中国。麻贵多次因为安定边疆的功绩而受到赏赐。
十九年,被阅视少卿曾乾亨弹劾,被贬谪到边疆。第二年,宁夏哱拜反叛。朝廷商议认为麻贵是健将,懂得用兵,并且家中有很多家丁,于是从贬谪中起用他为副将,总兵讨伐叛贼。多次攻城不下。五月,哱拜率领五百骑兵围攻平虏堡,麻贵挑选精兵三百人从小路迅速击退了他们。不久后,因为总督魏学曾的命令,在横城安抚著力兔、银定、宰僧,用重利引诱他们,但他们都没有答应,麻贵于是返回攻城。宁夏总兵董一奎从南面攻打,固原总兵李昫从西面攻打,故总兵刘承嗣从北面攻打,牛秉忠从东面攻打,麻贵以游兵策应。哱拜从北门出战,准备前往勾结套部,麻贵将他驱逐入城,另外派遣将领马孔英、麻承诏等人攻击套部援军,俘虏斩杀了百二十人。哱拜最初与套部关系密切,各部长都称呼他为王。他每天坐在著力兔的帐篷中,主持筹划,到这时不敢再出来。不久后,朝廷命令萧如薰代替董一奎,调集各路援军,任命麻贵为副将。而李如松的军队也到达,攻击更加猛烈。叛贼向卜失兔等人献上黄金和绣蟒,请求急速进攻灵州,先占据下马关,阻断粮道。卜失兔与庄秃赖果然合兵侵犯定边,宰僧从花马池西沙湃入侵。麻贵迎战,在石沟挫败了宰僧。恰逢董一元攻打土昧巢穴,各部长都撤退了。叛贼再次向著力兔求援,带领大量人马大举入侵。李如松率领精锐骑兵在张亮堡迎战,从早晨到中午,敌人非常凶猛。恰逢麻贵和李如樟等人的军队到达,夹击敌人,敌人这才撤退。追击到贺兰山,获得首级一百二十多个。将首级展示给敌人,敌人更加惊恐。不久后,城池被攻破,叛贼全部被平定。麻贵因为功绩增加官职,儿子也被赏赐。不久后提升为总兵官,镇守延绥。
二十二年七月,卜失兔纠集各部落深入定边,在张春井扎营。麻贵乘虚攻击他们在套中的营帐,斩首二百五十多人。返回宁塞后,再次拦截他们的散兵。恰逢敌人留在内地很久,转而掠夺到下马关。宁夏总兵萧如薰无法抵御,总督叶梦熊紧急命令麻贵前往支援。督副将萧如兰等人在晒马台、薛家洼连续作战,斩首二百三十多人,获得牲畜一万五千头。皇帝为此向太庙报告胜利,晋升为署都督同知,获得世袭的荫庇。第二年,卜失兔再次入侵,掠夺八天后返回。顺义王撦力克约他们归附,他们不听从,又计划大举入侵。麻贵率领一万五千人:游击阎逢时等人在红山作为中军,参将师以律等人在高家堡、神木、孤山作为左军,参将孙朝梁等人在定边、安边、平山作为右军,而他自己率领大军作为一面。他们衔枚疾走,越过边塞六十里。敌人不知道如何防备,大败。俘虏斩杀四百多人,获得马、骆驼、牛羊一千五百头。再次晋升官职,获得荫庇。不久后因病返回。
二十五年,日本的事情失败了,朝廷起用贵备担任倭总兵官,前往朝鲜。之后,他被加封为提督,统管南北各军。贵备骑马迅速赶到王京,发现倭寇已经进入庆州,占据闲山岛,包围了南原。守将杨元遁和全州守将陈愚衷也逃跑了,倭寇趁机逼近王京。贵备另外派遣副将解生守卫稷山,朝鲜也命令都体察使李元翼从忠清道拦截敌军。解生颇有战功,参将彭友德也在青山击败了敌军。倭将行长撤退到井邑,清正返回庆州。经略邢玠和经理杨镐先后到达,分兵三路:左路李如梅,右路李芳春、解生,中路高策。贵备和镐一起指挥左右两路军队专门攻打清正。策驻扎宜宁,向东支援两路,向西阻止行长。各路军队到达庆州后,倭寇全部撤退到蔚山,如梅诱敌失败。清正撤退到岛山,修筑三座堡垒来巩固自己。游击茅国器率领敢死队攻下堡垒,斩杀敌军六百五十人,各路军队随后围攻城池。城池是新修的,用石头建造,非常坚固,士兵们仰攻时伤亡惨重。围攻了十天,倭寇偷袭并击败了生兵。第二年正月二日,行长前来支援,九位将领的军队都溃败了。敌军在江上张起旗帜,镐非常害怕,匆忙撤军,上报胜利。不久,败绩的消息传到,皇帝罢免了镐,责成贵备用功绩来赎罪。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四路。贵备负责东路,对抗清正,多次作战有功。正好平秀吉去世,官军更加努力进攻。十一月,清正先逃跑,贵备随后进入岛山、西浦,各路共俘虏斩杀敌军二千二百多人。第二年三月,撤军。晋升为右都督,被赐予世袭爵位。
三十八年,皇帝命令贵备镇守辽东。泰宁炒花素来桀骜不驯,他的九个儿子各自领军,其他部族的宰赛、暖兔也帮助他。边防将领害怕战斗,只关注增加岁赏,敌军更加无所顾忌。第二年,边境要赏赐,将士们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敌军拔营逃跑,迁居额力素。那里突然发生地震,炒花惊恐,再次迁徙渡过老河,离边境大约四百里,他的第三个儿子色特嘲笑他,向南迁移到可可毋林,等待机会侵犯。贵备埋伏军队击败了他,追击到白云山,斩杀敌军三百四十多人。色特愤怒,计划复仇。他向东纠集卜言顾、伯要儿,向西纠集哈剌汉乃蛮,联合进攻清河,但都失败了。以儿邓等人害怕,代替炒花求和,边境才得以安宁。第二年,插汉虎墩兔率领三万骑兵入侵穆家堡。贵备率军抵御,敌军败退。那年的夏天,贵备以生病为由请求退休,皇帝下诏让他乘坐驿站马车返回。
贵备勇敢果断,行动敏捷,擅长用兵,在东西两方都有显著的战功。先后被特别赐予七次,被赐予世袭爵位的六次。他去世后,被赐予祭祀和安葬。被赞誉为一代良将。
他的哥哥锦,年轻时跟随父亲在战场上,有战功。历任千总,协助守卫大同右卫。千户魏昂因犯罪逃入沙漠,引敌军到城下,绑架了他的妻子和孩子,锦埋伏起来将他擒获。俺答围城,多次突围,城池完好无损。不久因杀人,连同父亲被夺去官职,交给司法部门处理。当时边疆正在用兵,而锦父子兄弟都敢于战斗,依法从轻发落。多次升迁至宣府游击将军。因勤王有功,晋升一级,迁任大同参将。隆庆初年,晋升为本镇副总兵,跟随赵岢出塞击败敌军,与弟弟贵备一起有保境之功。俺答归顺,锦招降了塞外的很多叛军。万历五年,被提升为山西总兵官。不久改镇守宣府,去世。
锦的儿子承勋,是辽东副总兵,都督佥事,南京后府佥书。侄子承恩,都督同知,宣府、延绥、大同总兵官。历经多个镇守,以勇猛闻名。后来起兵支援辽东,多次退避,被下狱判死刑。皇帝下诏用八百匹马免罪,他的家族因此破产。承诏,成为宁夏参将。跟随平哱拜有功。后来被家奴所杀。承训,蓟镇副总兵。承宣,洮、岷副总兵。承宗,辽东副总兵。天启初年,战死沙岭。
麻氏家族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人们把麻氏比作铁岭李氏,称之为‘东李西麻’。
赞曰:自从俺答归顺宣、大,蓟门设防巩固,而辽东却独自遭受战乱。成梁于是独揽战功,直到剖符受封,一时震动,难道也有天意吗!麻贵在东西两方尽力,功勋可以称道。两家的子弟,多在重要镇守之地,因此时人将李、麻两家并列。然而,虽然世家传将,但有些人却胆小怕事,逃避责任,毁坏了家族的声誉。俗话说‘将门有将’,这些人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六-注解
李成梁:明代著名将领,字汝契,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宁远伯。
子如松 如伯 如桢 如樟 如梅:李成梁的字号,反映了其家族的期望和愿景。
麻贵(兄锦):明代将领,与李成梁同属辽东将领,兄弟二人都有很高的军事才能。
世铁岭卫指挥佥事:官职名,指掌管铁岭卫军事的官员。
巡按御史:古代的一种地方监察官。
副总兵:古代军事职务。
辽东险山参将:官职名,指在辽东险山地区负责军事的官员。
隆庆元年:明朝隆庆年号的第一年,即1567年。
士蛮:指蒙古族的一支。
永平: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辽阳: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总兵官:官职名,指负责一地军事的最高官员。
俺答:明朝时期的一个蒙古部落首领。
插汉:指蒙古族的一支。
东则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杨吉砮之属:指当时辽东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首领。
建州: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抚顺:辽东地区的一个城池。
马市:古代边疆地区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的市场。
备御:防御官。
火器:火器是指火药武器,如火炮、火箭等。
把总:官职名,指负责一地军事的官员。
太子太保:官职名,指辅助太子的官员。
锦衣千户:官职名,指锦衣卫的官员。
给事中:明朝中央政府的一个官职,负责监察和提出建议。
兵部尚书:官职名,指兵部的最高官员。
督抚:总督和巡抚,地方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
红土城: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迤东:指辽东地区东部。
宽奠: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黄冈岭: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叆阳:指明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土蛮:土蛮可能是指某个部族或民族的名称。
侵边:指边疆地区受到外敌的侵犯。
不得志:指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或目标。
诸部兵:指各个部落的军队。
锦、义:指锦州和义州,均为辽东地区的重要城池。
右屯、大凌河:右屯和大凌河,均为辽东地区的军事要地。
成梁:明朝名将,曾任辽东总兵,有很高的军事成就,但晚年因奢侈和贪污而失宠。
蓟镇兵:指蓟州地区的驻军。
参将:古代官职,通常为中级军事将领。
熊朝臣:明代将领,曾任辽东总兵。
周之望、王应荣:熊朝臣的部将。
斩获:指在战斗中斩杀敌军。
矢尽:指箭矢用尽。
敌乃分掠:指敌人分头掠夺。
小凌河、松山、杏山:辽东地区的地名。
成梁驰援:成梁率军前来支援。
速把亥:蒙古族首领。
广宁:辽东地区的一个城池。
轻骑:轻装的骑兵。
袄郎兔:辽东地区的一个地名。
辰迄未:从早上到下午。
录功:记录功绩。
岁禄:每年的俸禄。
世荫:世袭的官职。
京师:指明朝的首都北京。
锦衣指挥使:锦衣卫的高级军官。
王杲:蒙古族首领。
阿台:王杲的儿子。
王台:蒙古族首领,曾向明朝投降。
虎儿罕:王台的长子。
北关:指辽东地区的北关地区。
南关:指辽东地区的南关地区。
猛骨孛罗:王台的季子。
镇北关:辽东地区的一个关隘。
谯让:责备。
侍卒:随从士兵。
曹子谷:辽东地区的一个地名。
古勒塞:辽东地区的一个地名。
阿海:蒙古族首领。
沈阳:辽东地区的一个城池。
蒲河:辽东地区的一条河流。
大宁堡:辽东地区的一个堡寨。
把兔儿:指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
炒花:炒花可能是指某个部族或民族的名称。
花大:把兔儿的姑婿。
开原、铁岭:辽东地区的地名。
浮桥:临时搭建的桥梁。
镇夷堡:辽东地区的一个堡寨。
李平胡:明代将领。
韩元功:明代将领。
蒲河、榆林:辽东地区的地名。
海州:辽东地区的一个地名。
板升:辽东地区的一个地名。
哱拜:人名,宁夏地区的叛乱首领。
梅国桢:明朝官员。
王德完:明代官员。
辽东:指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地区,今辽宁省东部。
郊庙: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宗的场所。
廷臣:朝廷中的官员。
蟒衣金缯:指华丽的衣服和丝绸,古代官员的服饰。
岁赐:每年赐予的财物。
边帅:边防地区的军事将领。
武功:军事上的功绩。
封拜:授予官职。
绝域:极远的地方,指边疆。
仆隶:古代的奴仆。
干没:贪污、侵吞。
权门:有权势的家族或个人。
朝士:朝廷中的文官。
重赇:重金贿赂。
阁部:明朝中央政府的六个部门之一。
监司:古代的监察官员。
巡按:明朝时期的一种地方监察官。
物议:公众舆论。
御史:古代的监察官员。
佥事:古代的官职,负责文书和记录。
申时行:明朝官员,曾任首辅。
许国:明朝官员,曾任首辅。
王锡爵:明朝官员,曾任首辅。
去位:离职。
健儿:勇猛的士兵。
专城:担任地方长官。
萧耗:衰败,衰落。
马林:明朝官员。
沈一贯:明朝官员,曾任首辅。
长昂:指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
寇钞:盗贼抢劫。
孤山堡:古代军事防御设施。
宽佃:地名。
长佃:地名。
长岭:地名。
生聚:人口增长。
弃地:放弃土地。
狼籍:形容死伤惨重。
兵科给事中:明朝中央政府的一个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宋一韩:明朝官员。
熊廷弼:明朝官员,曾任辽东巡抚。
险山堡:古代军事防御设施。
沿江新安四堡:古代军事防御设施。
孤山、险山二参将:古代军事职务。
生聚日繁:人口增长迅速。
孤悬难守:孤立无援,难以防守。
蹇达:明朝官员。
赵楫:明朝官员。
太傅:古代的一种官职,位高权重。
汪道昆:明朝官员。
张其哈剌佃:地名。
兵机:军事策略。
署都督佥事:古代军事职务。
神机营:明朝的一种军事编制。
右副将:古代军事职务。
山西:中国的一个省份。
宣府:中国古代的一个军事要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市。
许守谦:明朝官员。
王学书:明朝官员。
王之栋:明朝官员。
如松:如松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名字,这里可能是指明朝将领李如松。
如柏:成梁之子,明朝将领。
如梅:人名,如桢的兄弟。
如樟:人名,如桢的兄弟。
如梓:成梁之子,明朝将领。
如梧:成梁之子,明朝将领。
如桂:成梁之子,明朝将领。
如楠:成梁之子,明朝将领。
宁远伯:明朝的一个封号。
骁果:勇猛果敢。
谙兵机:精通军事策略。
神机营右副将:古代军事职务。
山西总兵官:山西地区的军事长官。
黄道瞻:明朝官员。
召佥书右府:召回担任佥书右府。
提督:古代官职,负责指挥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京城巡捕: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
邵庶:明朝官员。
参政:古代军事职务。
攘臂:挥动手臂,表示愤怒。
宁夏:宁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陕西地区的军事长官。
监军:古代军事职务,负责监督军队。
辽东、宣府、大同、山西诸道援军:来自辽东、宣府、大同、山西等地的援军。
张亮堡:地名。
套寇:指蒙古族的军队。
行长:行长可能是指倭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沈惟敬:明朝官员。
参谋: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协助军事指挥。
李应试:明朝官员。
绐:欺骗。
奇计:巧妙的计策。
师次肃宁馆:军队驻扎在肃宁馆,肃宁馆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军营的名称。
封使:封使是指派往外国进行封赠、册封的使者,这里可能指的是朝鲜的使者。
牙将:牙将是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负责管理士兵。
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松檄可能是指松岛上的檄文,游击李宁生可能是被倭寇俘虏的朝鲜将领。
倭猝起格斗:倭指的是日本,猝起格斗表示倭寇突然发起攻击。
平壤:平壤是朝鲜的一个城市,历史上曾是朝鲜的首都。
风月楼:风月楼可能是指平壤城中的一个楼阁,这里可能是指倭寇的据点。
如柏营:如柏营可能是指李如柏的军营。
副将:副将是指军队中的中级军官,协助主将指挥作战。
游击:古代官职,负责边境防御,相当于现代的边防军。
祖承训:祖承训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名字。
吴惟忠:吴惟忠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名字。
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如松亲自率领大军直接到达城下。
倭炮矢如雨:倭寇的炮火和箭矢如同雨点般密集。
募死士:招募敢死队员。
援钩梯直上:使用钩梯直接攀登城墙。
行长渡大同江,遁还龙山:行长渡过大同江,逃回龙山。
宁及参将查大受:宁和查大受可能是指两位将领的名字。
东江间道:东江间道可能是指一条通往东江的秘密通道。
如柏遂复开城:李如柏于是收复了开城。
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这四个道是朝鲜的行政区划。
酋清正:酋清正可能是指倭寇中的某位首领。
王京:指朝鲜的首都,即今天的首尔。
碧蹄馆:碧蹄馆可能是指一个地名。
金甲倭:金甲倭可能是指穿着金甲的倭寇。
杨元:杨元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名字。
烟焰蔽空:烟焰遮蔽了天空,形容战斗激烈。
大同江:大同江是朝鲜的一条河流。
宝山:宝山可能是指一个地名。
临津:临津可能是指一个地名。
开城:开城是朝鲜的一个城市。
石星:石星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刘綎:刘綎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名字。
龙山仓:龙山仓可能是指一个地名。
间焚之:秘密焚烧之。
封贡:封贡是指对外国进行封赠和朝贡。
应昌:应昌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碧蹄败衄:碧蹄之战的失败。
鸦鹘关:鸦鹘关可能是指一个地名。
杜松、马林:杜松、马林可能是指两位将领的名字。
英国公张惟贤:英国公张惟贤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贵州: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平虏、横城:平虏、横城可能是指两个地名。
懿路:懿路可能是指一个地名。
杨镐:杨镐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大清:大清是指清朝,这里可能是指清军。
如桢:如桢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名字。
锦衣:锦衣是指锦衣卫,明朝的一种特殊军事组织。
西司房:西司房可能是指某个机构或部门的名称。
环卫:环卫是指环卫官员,负责宫廷的安全。
拾遗:拾遗是指官员的职位,负责收集和整理文献。
巡抚周永春:巡抚周永春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黄嘉善:黄嘉善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四十七年四月:四十七年四月是指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四月。
桢藉父兄势:桢依靠父亲和兄弟的势力,指依靠家族的力量。
锦衣近臣:锦衣卫的亲近官员,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近臣指皇帝身边的亲近官员。
钧礼:古代等级制度中,不同等级的人之间行礼时的礼仪,这里指总督汪可受与如桢行同等级的礼。
经略杨镐:经略是古代官职,负责某地区的军事和民政,杨镐是当时的经略官员。
铁岭:地名,位于辽宁省,是明朝与后金交战的重要地区。
部曲:古代对部下或家臣的称呼。
大清兵:指清朝的军队。
言官:古代指负责监察官员的官员,有上奏皇帝的权力。
经略熊廷弼:熊廷弼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将领。
天启:明朝的一个年号,对应公元1621年至1627年。
崇祯:明朝皇帝朱由检的年号。
都指挥佥事:古代官职,负责军事指挥。
延绥:地名,位于陕西省,是明朝的边防重地。
炒花、卜言兔:人名,辽东地区的敌对势力。
督部将:监督部下的将领。
麻贵:人名,明朝将领。
大同:中国古代的一个军事要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
舍人:古代对官职的称呼,这里指麻贵的官职。
家丁:指家中的仆人或士兵。
萧如薰:人名,明朝将领。
萧如兰:人名,明朝将领。
晒马台、薛家洼:地名,位于宁夏地区。
红山、高家堡、神木、孤山、定边、安边、平山:地名,位于宁夏地区,用于描述麻贵军队的部署。
封事败:指军事行动失败,封事通常指军事行动或政治事件。
倭总兵官:倭指的是日本,倭总兵官即日本的总兵官,负责指挥日本军队。
闲山岛: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岛屿。
南原:朝鲜的一个地名,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
都体察使: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行政。
经略:古代官职,负责某一地区的军事和政治。
经理: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后勤。
协:古代军事编制,相当于现代的旅。
岛山:朝鲜的一个地名,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
三砦:指三个堡垒。
游击茅国器:茅国器是明朝的一位将领。
馘:古代战争中被斩首的敌人。
帝:指明朝的皇帝。
泰宁炒花:泰宁炒花是明朝时期的一个蒙古部落首领。
额力素:地名,位于辽东地区。
老河:河流名,位于辽东地区。
可可毋林:地名,位于辽东地区。
伏兵:指预先埋伏好的军队。
塞上:指边境地区。
塞下方用兵:指在边境地区进行军事行动。
赵岢:明朝的一位将领。
塞外:指中国北方边疆以外的地区。
苍头:古代对奴隶的称呼。
东李西麻:指李、麻两大家族,因家族中有许多将领而闻名。
俺答款宣、大:指俺答与明朝达成和议,款待明朝使者宣、大。
剖符受封:指将领因功被封为官。
勋阀:指功勋显赫的家族。
恇怯退避:指胆小怕事,逃避战斗。
塞上方用兵:指在边境地区进行军事行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六-评注
此段古文记载了明朝将领麻贵在抗击倭寇和抵御蒙古部落侵扰中的英勇事迹,以及其家族的荣耀与衰落。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二十五年,日本封事败,起贵备倭总兵官,赴朝鲜。
赏析:此句描述了明朝二十五年,日本侵扰朝鲜失败,麻贵被任命为备倭总兵官,前往朝鲜抗击倭寇。‘封事败’暗示了倭寇的侵扰并未成功,‘起贵’则表明麻贵被迅速提拔,体现了朝廷对倭寇威胁的重视。
已,加提督,尽统南北诸军。
赏析:麻贵被加封提督,统领南北诸军,说明其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预示着他在抗倭战争中的角色将更加重要。
贵驰至王京,倭已入庆州,据闲山岛,围南原。
赏析:麻贵迅速赶赴王京,此时倭寇已占领庆州,占据闲山岛,围困南原。‘驰’字体现了麻贵行动的迅速和决心。
守将杨元遁,全州守将陈愚衷亦遁,倭乘势逼王京。
赏析:倭寇乘机逼近王京,南原守将杨元和全州守将陈愚衷都选择了逃跑,这加剧了王京的危机。
贵别遣副将解生守稷山,朝鲜亦令都体察使李元翼出忠清道遮贼锋。
赏析:麻贵派遣副将解生守卫稷山,朝鲜也派遣李元翼出兵阻截倭寇,这表明了双方都在积极应对倭寇的威胁。
生颇有斩获功,参将彭友德亦破贼青山。
赏析:解生和彭友德在对抗倭寇的战斗中取得了显著战果,这体现了明朝军队的抵抗力和麻贵用兵的智慧。
倭将行长退屯井邑,清正还庆州。
赏析:倭寇将领行长撤退至井邑,清正返回庆州,这可能是由于明朝军队的抵抗和战略部署。
经略邢玠、经理杨镐先后至,分兵三协:左李如梅,右李芳春、解生,中高策。
赏析:邢玠和杨镐先后到达,分兵三协,这体现了明朝军队的指挥体系和战术安排。
贵与镐督左右协兵专攻清正。
赏析:麻贵与杨镐共同指挥左右协兵,专门攻打清正,这显示了麻贵在抗倭战争中的核心地位。
策驻宜宁,东援两协,西扼行长。
赏析:高策驻扎宜宁,东援两协,西扼行长,这是对倭寇进行战略包围和分割的战术。
诸军至庆州,倭悉退屯蔚山,如梅诱败之。
赏析:各路军队到达庆州,倭寇全部撤退至蔚山,李如梅通过诱敌战术击败了倭寇。
清正退保岛山,筑三砦自固。
赏析:清正退守岛山,并筑三砦以巩固防御,这表明倭寇在遭受打击后仍然顽强抵抗。
游击茅国器率死士拔其砦,斩馘六百五十,诸军遂进围其城。
赏析:茅国器率领死士攻破倭寇的砦,斩杀六百五十名倭寇,随后各路军队包围了岛山城。
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
赏析:岛山城是新筑的,以石为建筑材料,非常坚固,明朝将士仰攻时伤亡惨重。
围十日,倭袭败生兵。
赏析:围城十天后,倭寇袭击解生军队并取得胜利,这给明朝军队带来了新的挑战。
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九将兵俱溃。
赏析:明年正月二日,行长率军支援,九位将领的军队全部溃败,这表明了倭寇的强大和明朝军队的困境。
贼张旗帜江上,镐大惧,仓皇撤师,以捷奏。
赏析:倭寇在江上张旗,杨镐感到恐惧,匆忙撤军并上报胜利的消息,这反映了明朝军队的混乱和指挥失误。
既而败状闻,帝罢镐,责贵以功赎。
赏析:败状传开后,皇帝罢免了杨镐,责成麻贵以功绩赎罪,这显示了皇帝对战争的重视和对将领的期望。
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四路。
赏析:麻贵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四路作战,这表明了明朝军队的战术分散和多点进攻的策略。
贵居东,当清正,数战有功。
赏析:麻贵负责东路,对抗清正,多次战斗都有功绩,这说明他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平秀吉死,官军益力攻。
赏析:平秀吉去世后,明朝军队加大了攻击力度,这可能是由于倭寇内部出现了混乱。
十一月,清正先遁,贵遂入岛山、西浦,诸路共俘斩二千二百有奇。
赏析:清正首先逃走,麻贵随后进入岛山和西浦,各路军队共俘虏和斩杀倭寇两千二百多人,这标志着明朝军队在抗倭战争中的重大胜利。
明年三月,旋师。
赏析:明年三月,明朝军队撤军,这可能是由于战略需要或资源限制。
进右都督,予世荫。
赏析:麻贵晋升为右都督,并获得世荫,这表明了他在明朝军队中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
三十八年,命贵镇辽东。
赏析:三十八年,麻贵被任命为辽东镇守使,这表明了他在辽东地区的军事地位和责任。
泰宁炒花素桀骜,九子各将兵,他部宰赛、暖兔又助之。
赏析:泰宁炒花桀骜不驯,他的九个儿子各自统兵,其他部落宰赛、暖兔也支持他,这表明了蒙古部落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对外扩张的野心。
边将畏战,但以增岁赏为事,寇益无所忌。
赏析:边防将领畏惧战斗,只关注增加岁赏,这使得倭寇更加无所顾忌,边境安全受到威胁。
明年,临边要赏,将士出不意击之,拔营遁,徙额力素居焉。
赏析:次年,边境需要赏赐,将士们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成功击败了炒花,迫使他撤退至额力素。
其地忽天鸣地震,炒花惊惧,再徙渡老河,去边几四百里,其第三子色特哂之,南移可可毋林,伺隙入犯。
赏析:炒花因为地震而惊恐,再次迁徙至老河,距离边境近四百里,他的第三个儿子色特嘲笑他,并南移至可可毋林,等待机会侵犯。
贵伏兵败之,追北至白云山,斩馘三百四十有奇。
赏析:麻贵设伏兵击败了色特,追击至白云山,斩杀三百四十名敌人,这表明了明朝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色特愤,谋复仇。
赏析:色特因为失败而愤怒,计划复仇,这预示着未来的冲突。
纠宰赛、以儿邓,皆不应。
赏析:色特试图联合宰赛和以儿邓,但他们都拒绝了,这表明了蒙古部落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乃东纠卜言顾、伯要儿,西纠哈剌汉乃蛮,合犯清河,皆溃。
赏析:色特转而联合卜言顾、伯要儿和哈剌汉乃蛮,共同侵犯清河,但最终都溃败了。
以儿邓等惧,代炒花求款,边境乃宁。
赏析:以儿邓等人害怕,代替炒花求和,边境才恢复了平静。
明年,插汉虎墩兔以三万骑入掠穆家堡。
赏析:插汉虎墩兔率领三万骑兵入侵穆家堡,这表明了蒙古部落的威胁依然存在。
御之,败去。
赏析:明朝军队抵御了插汉虎墩兔的入侵,并将其击退。
其夏,贵引病乞罢,诏乘传归。
赏析:次年夏天,麻贵因病请求辞职,皇帝下诏让他乘传归乡。
贵果毅骁捷,善用兵,东西并著功伐。
赏析:麻贵勇敢果断,善于用兵,在东西两线都取得了显著战功。
先后承特赐者七,锡世荫者六。
赏析:麻贵先后获得了七次特赐,六次世荫,这表明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荣誉。
及殁,予祭葬。
赏析:麻贵去世后,朝廷举行了祭祀和葬礼,这体现了对他的尊重和纪念。
称一时良将焉。
赏析:麻贵被誉为一时良将,这表明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兄锦,少从父行阵,有战功。
赏析:麻锦年轻时跟随父亲参加战斗,立有战功,这说明麻家在军事上的传统。
累官千总,协守大同右卫。
赏析:麻锦累次升迁至千总,协助守卫大同右卫,这表明了他在军事上的贡献和地位。
千户魏昂者,坐罪亡入沙漠,引寇至城下,挟取妻子,锦伏甲擒之。
赏析:千户魏昂因罪逃入沙漠,引诱敌人至城下,并劫持了妻子,麻锦穿上铠甲将其擒获,这体现了麻锦的勇敢和智慧。
俺答围城,数突围,城卒完。
赏析:俺答围攻大同城,麻锦多次突围,最终成功保卫了城池,这表明了他在保卫家园中的英勇。
寻以杀人,并父夺官下吏。
赏析:麻锦因杀人而被判罪,他的父亲也因此被夺官降职。
当事以塞上方用兵,而锦父子兄弟并敢战,曲法贷之。
赏析:当时因为边塞战事,麻锦父子兄弟都勇敢战斗,因此法律对他们进行了宽恕。
屡迁宣府游击将军。
赏析:麻锦多次升迁至宣府游击将军,这表明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和朝廷的认可。
以勤王功,进秩一等,迁大同参将。
赏析:麻锦因勤王有功,晋升一级,并迁任大同参将,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军事上的贡献。
隆庆初,进本镇副总兵,从赵岢出塞败寇兵,与弟贵并有保境功。
赏析:隆庆初年,麻锦晋升为本镇副总兵,跟随赵岢出塞击败敌人,与弟弟麻贵一起保卫了边疆。
俺答纳款,锦招塞外叛人归者甚众。
赏析:俺答归顺,麻锦招募了众多塞外叛归的人,这表明了他在民族关系处理上的能力。
万历五年,擢山西总兵官。
赏析:万历五年,麻锦被擢升为山西总兵官,这标志着他在军事上的最高成就。
寻改镇宣府,卒。
赏析:麻锦后来改镇宣府,最终在那里去世,这表明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军事事业的执着。
锦子承勋,辽东副总兵,都督佥事,南京后府佥书。
赏析:麻锦的儿子麻承勋是辽东副总兵,都督佥事,南京后府佥书,这表明了麻家在军事上的延续。
从子承恩,都督同知,宣府、延绥、大同总兵官。
赏析:麻锦的侄子麻承恩是都督同知,担任过宣府、延绥、大同总兵官,这进一步证明了麻家在军事上的影响力。
更历诸镇,以勇力闻。
赏析:麻承恩在多个镇守地任职,以勇力著称,这表明了麻家在军事传统上的传承。
后起援辽东,屡退避,下狱当死。
赏析:麻承恩后来起兵支援辽东,但多次退避,最终被下狱判处死刑。
诏纳马八百匹免罪,其家遂破。
赏析:皇帝下诏,只要麻承恩献上八百匹马,就可以免罪,但他的家族因此破败。
承诏,宁夏参将。
赏析:麻承恩接受诏令,成为宁夏参将,这表明了他在军事上的重新崛起。
从平哱拜有功。
赏析:麻承恩在平定哱拜叛乱中有所贡献,这表明了他在军事上的能力。
后为苍头所弑。
赏析:麻承恩后来被苍头所杀,这可能是由于内部矛盾或外部势力。
承训,蓟镇副总兵。
赏析:麻承训是蓟镇副总兵,继续了麻家在军事上的传统。
承宣,洮、岷副总兵。
赏析:麻承宣担任洮、岷副总兵,这表明了麻家在军事上的广泛影响力。
承宗,辽东副总兵。
赏析:麻承宗是辽东副总兵,继续了麻家在辽东的军事传统。
天启初,战死沙岭。
赏析:天启初年,麻承宗在沙岭战斗中战死,这表明了麻家在抗倭战争中的牺牲。
麻氏多将才。人以方铁岭李氏,曰“东李西麻”。
赏析:麻家多出将领,人们将他们与铁岭李氏相提并论,称为‘东李西麻’,这表明了麻家在军事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赞曰:自俺答款宣、大,蓟门设守固,而辽独被兵。
赏析:赞语中提到,自从俺答归顺后,蓟门设防坚固,但辽东地区却独自遭受了战事,这反映了辽东地区的特殊地位和面临的威胁。
成梁遂擅战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时,倘亦有天幸欤!
赏析:赞语中提到成梁因战功被封,震耀一时,这可能是由于他的个人能力和天时地利。
麻贵宣力东西,勋阀可称。
赏析:赞语中提到麻贵在东西两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功勋值得称赞。
两家子弟,多历要镇,是以时论以李、麻并列。
赏析:赞语中提到李、麻两家子弟多在重要镇守地任职,因此时人将他们并列。
然列戟拥麾,世传将种,而恇怯退避,隳其家声。
赏析:赞语中提到李、麻两家的子弟虽然世传将种,但有些人却胆小怕事,退避三舍,这损害了家族的声誉。
语曰“将门有将”,诸人得无愧乎!
赏析:赞语中以古语“将门有将”作为结尾,对李、麻两家子弟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并暗示他们应该以将军的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