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沈括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涵盖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北宋(约11世纪)。
内容简要:《梦溪笔谈》是沈括的科学笔记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内容涵盖天文、物理、气象、矿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书中涉及了沈括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思考与实验,尤其是他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分析。沈括在书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原理,如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测,提出了早期的地球自转和天体运动理论。此书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经典之一,也为后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梦溪笔谈-人事一-原文
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赞成上意。
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恟恟。
上使人微觇準所为,而準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
许怀德为殿帅。
尝有一举人,因怀德乳姥求为门客,怀德许之。
举子曳襴拜于庭下,怀德据座受之。
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宜少降接也。”
怀德应之曰:“我得打乳姥关节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郑毅夫自负时名,国子监以第五人选,意甚不平。
谢主司启词,有“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之句。
又云:“骐骥已老,甘弩马以先之;臣鳌不灵,因顽石之在上。”
主司深衔之。
他日廷策,主司復为考官,必欲黜落,以报其不逊。
有试业似獬者,枉遭斥逐;既而发考卷,则獬乃第一人及第。
又嘉祐中,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
骤为怪嶮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
欧阳公深恶之。
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
时体为之一变,欧阳之功也,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公曰:“此必刘几也。”
戏续之曰:“秀才刺,试官刷。”
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
即而果几也。
復数年,公为御试考官,而几在庭。
公曰:“除恶务本,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
有一士人论曰:“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
公曰:“吾已得刘几矣。”
既黜,乃吴人萧稷也,是时试《尧舜性仁赋》,有曰:“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
公大称赏,擢为第一人,及唱名,乃刘煇。
人有识之者曰:“此刘几也,易名矣。”
公愕然久之。
因欲成就其名,小赋有“内积安行之德,盖禀于天”,
公以谓“积”近于学,改为“蕴”,人莫不以公为知言。
王文正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
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
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饭而已。
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
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
其子弟愬于公曰:“庖肉为饔人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
公曰:“汝辈人料肉几何?”
日:“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
曰:“尽一斤可得饱乎?”
曰:“尽一斤固当饱。”
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
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屋新之。
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
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
门毕,復行正门,亦不问。
有控马卒,歳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
曰:“五年矣。”
公曰:“吾不省有汝。”
既去,復呼回曰:“汝乃某人乎?”
于是厚赠之。
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
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
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已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
副使仓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
约投及半,风息船定。
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士衡所得在船底。
一无所失。
旧制:天下贡举人到阙。
悉皆入对,数不下三千人,谓之群见。
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班列纷错,有司不能绳勒。
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之前,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盖欲限其前列也。
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者。
有司患之,近歳遂止令解头入见,然尚不减数百人。
嘉祐中。
余忝在解头,别为一班,最在前列。
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每为閤门之累。
常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色,谓举人、蕃人、骆驼。
孙之翰,人尝与一砚,直三十千。
孙曰:“砚有何异,而如此之价也?”
客曰:“砚以石润为贵,此石呵之则水流。”
孙曰:“一日呵得一担水,才直三钱,买此何用?”
竟不受。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
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
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
竟不受。
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
医曰:“此垢汗,非疾也。”
进澡豆令公颒面。
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子野生平不茹荤腥,居之甚安。
淮南孔旻,隐居笃行,终身不仕,美节甚高。
尝有窃其园中竹,旻愍其涉水冰寒,为架一小桥渡之。
推此则其爱人可知。
然余闻之,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妻死而不辍鼓可也,为其死而鼓之,则不若不鼓之愈也。
犹邴原耕而得金,掷之墙外,不若管宁不视之愈也。
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
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
铠仗精巧,以至封贮亦有法度。
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
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群子之席于西庑。
人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
进指诸工日:“此造宅者。”
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进死,未几果为他人所有。
今资政殿学土陈彦升宅,乃进旧第东南一隅也。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为翰林学士,当对。
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
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
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
丞相谢客,门阑,俏然已无一人。
昌武与向亲,径入见之。
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
公但唯唯。
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
公復唯唯,终未测其意,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
既退,復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
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
对曰:‘见之。’
‘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
上笑日:‘向敏中大耐官职。’
向文简拜仆射年月,未曾考于国史,熙宁中,因见中书题名记: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
然密院题名记:天禧元年二月,王钦若加仆射。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
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胜燕饮。
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
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
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之,曼卿迎之于石闼堰,与潜剧饮。
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
至明日,酒醋俱尽。
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
谓之‘囚饮’。
饮于木杪,谓之‘巢饮’。
以束之,引首出饮,復就束,谓之‘鳖饮’。
其狂纵大率如此。
廨后为一庵,常卧其间,名之日‘扪虱庵’。
未尝一日不醉。
仁宗爱其才,尝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闻之。
因不饮,遂成疾而卒。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
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廷式为婚。
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
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
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
廷式坚不可,‘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
卒与成婚。
闺门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
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
其后廷式管干江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
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梦溪笔谈-人事一-译文
景德年间,河北地区发生战事,皇帝想要前往澶渊,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唯独寇准赞同皇帝的意思。皇帝的车队正在渡河,敌军骑兵遍布,一直逼近城下,人心惶惶。皇帝派人暗中观察寇准的行为,而寇准正在中书省沉睡,鼾声如雷。人们把他比作一时的镇定之物,就像当年的谢安。
许怀德担任殿帅。曾经有一位举人,通过许怀德的乳母请求成为他的门客,许怀德答应了。这位举人拖着长袍在庭院下跪拜,许怀德坐在座位上接受。有人认为许怀德是武人,不懂礼节,私下里对他说:‘举人没有跪拜的礼节,你应该稍微降低一些接待标准。’许怀德回答道:‘我得到的是乳母推荐的秀才,只需要这样对待他!’
郑毅夫自认为在当时很有名气,国子监以第五名的成绩录取了他,他心中非常不满。谢主司在启事中写道:‘李广的事业,自认为无人能及;杜牧的文章,只得到第五名。’又说:‘骏马已经老了,甘愿让劣马先走;我的才能不灵,就像顽石在上。’主司对他怀恨在心。有一天,在廷试中,主司再次担任考官,一定要黜落他,以报复他的无礼。有一个考生像獬豸一样被错误地斥退;后来发考卷时,才发现獬豸其实是第一名及第。
又嘉祐年间,士人刘几,连续多年成为国学的第一名。突然说了一些怪异的话,学者们纷纷效仿,于是形成了风气。欧阳修非常厌恶这种行为。在公主撰写文章时,决定严厉惩罚,凡是新文体一律废弃。这一时期文体发生了变化,这是欧阳修的功劳。有一个举人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说:‘这一定是刘几写的。’接着戏谑地续写:‘秀才刺,试官刷。’然后用大朱笔横抹过去,从开头到结尾,称之为‘红勒帛’,判为大纰缪字榜之。结果果然是刘几。又过了几年,欧阳修成为御试考官,刘几也在考场。欧阳修说:‘除恶务本,现在一定要严厉斥责轻薄之子,以除文章之害。’有一个士人写道:‘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欧阳修说:‘我已经找到刘几了。’结果被黜落的是吴人萧稷。当时考试《尧舜性仁赋》,有句写道:‘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欧阳修非常赞赏,提拔为第一名,及唱名时,才发现是刘煇。有人认出他说:‘这是刘几,改了名字。’欧阳修惊讶了很久。因此,他想要成就刘几的名声,小赋中有‘内积安行之德,盖禀于天’,欧阳修认为‘积’接近于学习,改为‘蕴’,人们都认为欧阳修是知言。
王文正太尉度量宽厚,从未见过他发怒。饮食不洁净时,只是不吃而已。家人想测试他的度量,就在羹中放了一点墨汁,王文正只吃米饭。问他为什么不喝羹,他说:‘我偶然不喜欢吃肉。’有一天又把墨汁洒在饭上,王文正看了看说:‘我今天不喜欢吃饭,可以准备粥。’他的子弟向王文正抱怨说:‘厨房的肉被厨师私吞了,吃肉吃不饱,请处理一下。’王文正说:‘你们估计肉有多少?’回答说:‘一斤,现在只得到半斤吃,另一半被厨师偷吃了。’王文正说:‘如果有一斤当然会吃饱。’说:‘从今以后给人量肉给一斤半就可以了。’他不对人发怒的行为都类似这样。曾经他的宅门坏了,负责人拆了房子重新建造。暂时在廊庑下开了一扇门出入。王文正来到侧门,门很低,他骑在马上低头通过,都没有问。门修好后,他又从正门走,也没有问。有一个骑马的士兵,服役期满后向王文正辞行,王文正问他:‘你骑马多久了?’回答说:‘五年了。’王文正说:‘我不记得有你。’士兵离开后,他又叫回来问:‘你是某人吗?’于是给了他丰厚的礼物。原来王文正每天只看到士兵的背影,从未见过他的脸;因为离开时只看到背影,所以没认出来。
李士衡担任馆职,出使高丽,一个武人担任副使。高丽赠送的礼品和财物,李士衡都不放在心上,一切委托给副使处理。当时船底有漏洞,副使用李士衡得到的丝绸垫在船底,然后装上其他物品,以避免漏湿。到了海中,遇到大风,船几乎要倾覆,船员们非常害怕,建议丢弃所有货物,否则船重必然难以避免。副使慌乱中,把船上的所有物品都扔进了海里,来不及挑选。大约扔了一半,风停了,船稳定下来。后来检查扔掉的物品,都是副使的。李士衡得到的丝绸在船底,一点都没有损失。
旧制规定:天下贡举人到朝廷。都要进入对质,人数不下三千人,称为群见。远方的士人都不了解朝廷的礼仪规范,行列混乱,官吏无法约束。见面那天,先在着位之前设立禁围,举人都在禁围之外跪拜,这是想要限制他们站在前列。有的甚至相互抱持,希望能看到皇帝的座位。官吏对此感到困扰,近年来的做法是只让解头进入见面,但人数仍然不少于数百人。嘉祐年间,我作为解头,单独成列,排在最前面。我看到班中只有前一两行稍微有跪拜的动作,其余的也没有成列就结束了,这常常给閤门带来麻烦。常说殿庭中行列不能整齐的,只有三种人,即举人、蕃人、骆驼。
孙之翰,有人送他一方砚台,价值三十千钱。孙之翰说:‘砚台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这么贵?’客人说:‘砚台以石质润滑为贵,这块砚台吹一口气水就会流出来。’孙之翰说:‘一天吹得一担水,才值三钱,买这个有什么用?’最终没有接受。
王安石生病喘息,药用紫团山人参,但无法得到。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恰好有这种人参,送给王安石几两,王安石不接受。有人劝王安石说:‘您的病非此药不可治,病可以担忧,药不足辞。’王安石说:‘我一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最终没有接受。王安石脸色黧黑,门人担忧,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污垢和汗水,不是疾病。’进澡豆让王安石洗脸。王安石说:‘天生我黑,澡豆又能把我怎么样!’
王子野生平不吃荤腥,生活得很自在。
淮南的孔旻隐居修行,品行高洁,终身不仕,美名远扬。曾经有人偷了他园中的竹子,孔旻怜悯他涉水冰寒,为他架了一座小桥。由此可知他爱人。然而我听说,庄子妻子死了,他敲着盆唱歌。妻子死了而不停止敲盆是可以的,如果因为妻子死了而敲盆,那不如不敲的好。就像邴原耕地得到金子,扔到墙外,不如管宁不看他一样。
郭进有才干和谋略,屡立战功。曾经担任邢州刺史,现在的邢州城是郭进建造的,城墙厚六丈,至今仍然坚固;铠甲兵器精巧,储存也有法度。郭进在城北建造住宅,建成后,召集族人宾客来庆祝,从工匠到土木工人都参加了。他把工匠的座位设在东厢房,族人的座位设在西厢房。有人问:‘子弟怎么能和工匠并列?’郭进指着工匠说:‘这是建造住宅的人。’指着子弟说:‘这是出售住宅的人,当然应该坐在建造住宅的人下面。’郭进去世后不久,住宅果然被他人所拥有。现在的资政殿学士陈彦升的住宅,就是郭进旧宅的东南一角。
真宗皇帝的时候,向文简被任命为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需要应对皇帝的询问。皇帝对他说:‘我自从即位以来,从未任命过仆射,今天任命敏中,这是特殊的命令,敏中应该非常高兴。’他回答说:‘我现在从早等到现在,也不知道宣麻的事情,不知道敏中是什么反应?’皇帝说:‘敏中的家里,今天一定有很多祝贺的客人。你去看一看,明天再来应对,不要说我让你去的。’昌武等待丞相回来后,才去拜访。丞相谢绝了客人,门口没有人,静悄悄的已经没有一个人了。昌武和向文简关系亲近,径直进去见了他。慢慢地说:‘今天听说降麻,士大夫们无不欢喜,朝廷和民间都在庆祝。’丞相只是唯唯诺诺。又说:‘自从皇帝即位以来,从未任命过端揆。这是非常之命,如果不是功勋德行非常隆重,受到特别的恩宠,怎么会这样?’丞相也只是一味地唯唯诺诺,始终没有猜透他的意思,又详细地陈述了前世担任仆射者的功勋、德行和事业的伟大,以及任命的礼节之重,丞相也只是一味地唯唯诺诺,最终没有说一句话。退下后,又派人到厨房中询问:“今天有没有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也是空无一人。第二天再次应对,皇帝问:“昨天见到敏中了吗?”他回答说:“见到了。”“敏中的意思如何?”于是详细地描述了所见到的情景。皇帝笑着说:“向敏中能忍受官职。”向文简被任命为仆射的年月,未曾查考于国史,熙宁中,因为看到中书题名记: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然而密院题名记:天禧元年二月,王钦若加仆射。
晏元献公在还是童子的时候,张文节向朝廷推荐了他,召他到宫阙下。正好遇到皇帝考试进士,就让他参加考试。他一看到试题,就说:‘我十天前已经做了这篇赋,还有赋草在,请另外命题。’皇帝非常喜爱他的坦率。等到他成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允许臣子们选择胜地宴饮。当时侍从文馆的士大夫们举行宴会,以至于市楼酒肆,常常都摆设宴席作为游玩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非常贫穷,不能出门,独自在家,和兄弟们一起学习。一天选拔东宫官,突然从宫中批示任命晏殊。执政们都不明白原因,第二天进宫汇报,皇帝告诉他们说:‘最近听说馆阁的臣子们,没有一个不嬉戏游玩宴饮的,从早到晚。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和兄弟们一起学习。像这样谨慎厚道,正适合担任东宫官。’晏殊接受了任命,得到应对的机会,皇帝向他说明了任命的原因,晏殊说话直率,就说:‘我并不是不喜欢宴游,只是因为贫穷,没有钱去。如果我有钱,也一定会去,只是没有钱不能出门。’皇帝更加赞赏他的诚实,知道他事君之道,对他的眷顾越来越深。仁宗朝,最终得到了重用。
石曼卿喜欢豪饮,和布衣刘潜是朋友。曾经担任海州通判,刘潜来拜访他,石曼卿在石闼堰迎接他,和他痛饮。半夜酒快喝完时,看到船中有剩下的醋斗余,就倒进酒里一起喝了。到了第二天,酒和醋都喝完了。每次和客人痛饮,都是披散着头发,赤着脚,带着刑具坐着。称之为‘囚饮’。在树梢上喝酒,称之为‘巢饮’。用绳子绑起来,把头伸出来喝酒,然后再绑上,称之为‘鳖饮’。他的狂放放纵大致就是这样。在后院建了一个小庙,经常在那里睡觉,称之为‘摸虱庵’。从未有一天不醉的。仁宗喜爱他的才华,曾经对辅臣说,想要他戒酒,延年听说后。因此不喝酒,结果生病去世。
朝士刘廷式,本来是农家子弟。邻居的老头非常贫穷,有一个女儿,约定和廷式订婚。后来相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回到家乡。拜访邻居的老头,而老头已经去世;女儿因病双目失明,家境极其困顿。廷式派人提出以前订婚的事情,而女儿家里以疾病为由拒绝,仍然以佣耕为生,不敢和士大夫结亲。廷式坚决不同意,‘和老头有约,怎么能因为老头去世女儿生病就背弃他呢?’最终和他们结了婚。家庭非常和睦,他的妻子需要搀扶才能行走,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廷式曾经因为小事受罚,监司想要驱逐他,因为他的美德而对他宽容。后来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宫时妻子去世,非常悲伤。苏子瞻喜爱他的义气,写文章赞美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梦溪笔谈-人事一-注解
景德中:景德是宋真宗赵恒的年号,景德中指的是景德年间,即公元1004年至1007年。
河北用兵:指在河北地区进行的军事行动。
车驾:古代帝王出行的车队。
澶渊:澶渊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此处指澶渊地区。
中外之论不一:指国内外的议论不一致。
独寇忠愍赞成上意:寇准是当时的宰相,忠愍是他的谥号,这里表示寇准单独支持皇帝的意见。
乘舆:指皇帝的车驾。
虏骑:指敌方的骑兵。
人情恟恟:形容人心惶惶,不安定。
微觇:暗中观察。
准方酣寝于中书:寇准正在中书省(中央政府机构)熟睡。
比之谢安:将寇准比作东晋时期的谢安,以称赞他的镇定自若。
殿帅: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警卫。
曳襴:拖着长袍。
没阶之礼:指下台阶的礼节,古代下台阶时需脱去鞋子,表示尊敬。
关节:这里指关系,引申为门路。
秀才: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资格,相当于今天的举人。
郑毅夫:郑毅夫是当时的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
谢主司:谢主司是当时的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廷策:指科举考试中的策问部分。
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辨别是非。
嘉祐中:嘉祐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嘉祐中指的是嘉祐年间,即公元1056年至1063年。
欧阳公:欧阳公指的是欧阳修,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红勒帛:用朱笔在试卷上画一个大红圈,表示取消资格。
大纰缪:极大的错误。
局量宽厚:指人的气量大,性格宽厚。
庖肉:厨房里的肉。
饔人:负责做饭的人。
控马卒:负责驾驭马匹的士兵。
馆职:古代官职,指在朝廷中的文职官员。
礼币:指礼物和货币。
缣帛: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用作礼品。
禁围:禁止通行的围栏。
黼座:古代皇帝的座位。
閤门:指宫廷的门口。
三色:指不同身份的人。
孙之翰:孙之翰是当时的官员。
紫团山人参: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薛师政:薛师政是当时的官员。
澡豆:古代的一种清洁用品。
王子生:王子生是当时的人。
荤腥:指肉类。
笃行:指行为坚定,有道德操守。
邴原耕而得金:邴原是古代人,他在耕田时得到金子,但选择不贪财。
管宁不视之:管宁是古代人,他看到金子但不看它,表示不贪财。
材略:指才能和谋略。
铠仗:铠甲和武器。
落之:举行落成典礼。
资政殿学士:古代官职,是皇帝的顾问。
陈彦升宅:陈彦升的住宅。
真宗皇帝:宋真宗赵恒,北宋第四位皇帝,976年即位,997年去世。
向文简:向敏中,北宋时期官员,曾官至右仆射。
右仆射:古代官职,为宰相之一,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翰林学士:古代官职,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奏章等。
宣麻:宣读皇帝的诏书,麻是一种黄色的丝织品,用于书写诏书。
敏中:指向敏中。
门下:指宰相的官署。
贺客:祝贺的人。
端揆:古代官职,宰相的别称。
勋德隆重:功勋和德行非常显著。
眷倚殊越:特别的宠爱和倚重。
庖厨:厨房。
亲戚宾客:亲戚和朋友。
饮食宴会:宴会和饮食。
晏元献公:晏殊,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元献公”之称。
张文节:张知白,北宋时期官员,有“文节”之称。
阙下:指皇宫。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考试及第者。
侍从文馆士大夫:在皇帝身边服务的文职官员。
燕集:宴会。
东宫官:指太子东宫的官员。
执政:指宰相。
仁宗:宋仁宗赵祯,北宋第五位皇帝。
石曼卿:石延年,北宋时期文学家。
刘潜:刘潜,北宋时期文学家。
通判:古代官职,地方官员,负责监察地方政务。
海州:古代地名,今属江苏省。
契阔:离别。
登科:科举考试及第。
闺门:家庭。
苏子瞻:苏轼,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子瞻”之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梦溪笔谈-人事一-评注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为翰林学士,当对。
此句描绘了真宗时期,向文简被任命为右仆射,李昌武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的情景。‘拜’字凸显了官职的尊贵和皇帝的恩赐,‘麻下日’则是对任命的正式宣布,‘当对’则表明了两位官员对此任命的回应态度。
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真宗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敏中任命的重视和特殊意义。‘自即位以来’表明了皇帝自登基以来未曾有过如此任命,‘此殊命也’强调了这一任命的非同寻常,‘敏中应甚喜’则是对敏中内心喜悦的推测。
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
敏中的回答显示了其谦逊和谨慎。‘自早候对’表明了他在等待任命的焦虑中,‘亦未知宣麻’则是对任命消息的不确定,‘不知敏中何如’则是对自己反应的疑问。
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
皇帝的指示中,‘敏中门下’指明了敏中的住所,‘今日贺客必多’暗示了敏中受宠若惊,‘卿往观之’则是对昌武的安排,‘明日却对来’要求昌武第二天再次回宫,‘勿言朕意也’则是对昌武的保密要求。
丞相谢客,门阑,俏然已无一人。昌武与向亲,径入见之。
昌武见到丞相时,丞相已经谢绝了所有的贺客,门前冷清,这反映了丞相的清廉和不为名利所动。昌武与向文简的关系亲近,因此径直进入。
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
昌武向向文简传达了皇帝的任命,并描述了士大夫们的喜悦,而向文简只是唯唯诺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体现了他对皇帝的尊敬和谦逊。
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復唯唯,终未测其意。
昌武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任命的特殊性,而向文简仍然只是唯唯诺诺,没有理解皇帝的深意。
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
昌武列举了前代仆射的功绩和礼遇,但向文简仍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这反映了他对官职的敬畏和对皇帝的忠诚。
既退,復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
向文简在退下后,派人询问家中是否有亲戚宾客来访,但也是一片寂静。第二天再次回宫时,皇帝询问了他对敏中的看法,他如实回答了所见。
上笑日:‘向敏中大耐官职。’向文简拜仆射年月,未曾考于国史,熙宁中,因见中书题名记: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然密院题名记:天禧元年二月,王钦若加仆射。
皇帝对向文简的回答表示赞赏,认为他能够忍受官职的艰辛。同时,皇帝提到了向文简被任命为仆射的确切时间,并指出这与国史记载的不同,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记载的多样性。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
晏殊的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张文节推荐他进入朝廷,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
皇帝恰好举行进士考试,晏殊被直接召唤参加考试,这显示了皇帝对他的重视。
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晏殊在看到试题后,坦诚地表示自己已经在前几天完成了这篇赋,并请求重新命题。皇帝对他的诚实表示了极大的喜爱。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胜燕饮。
晏殊成为馆职后,正值国家太平,他有机会与其他官员一起宴饮。
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当时的士大夫们常常聚集在市楼酒肆中宴饮,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晏殊因为贫穷,无法外出参加宴饮,而是选择在家中与兄弟一起学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
有一天,皇帝突然决定任命晏殊为东宫官,这是他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机会。
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朝中的官员们对晏殊被任命的原因感到困惑,第二天向皇帝汇报,皇帝解释了原因,认为晏殊的勤奋和谦逊正是担任东宫官的合适人选。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晏殊接受任命后,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回答充满了诚实和朴素,表达了自己因为贫穷而无法参与宴饮的无奈。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
皇帝对晏殊的诚实表示赞赏,并认为他理解了事君之道,因此对他的关注日益加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在仁宗朝,晏殊最终得到了重用,这与他一生的勤奋和诚实密不可分。
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
石曼卿以豪饮著称,他与平民刘潜是好友。
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之,曼卿迎之于石闼堰,与潜剧饮。
石曼卿在海州任职时,刘潜来访,他们在石闼堰这个地方痛饮。
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
半夜酒喝完后,石曼卿看到船中有剩余的醋,便倒进酒中一起喝。
至明日,酒醋俱尽。
第二天,酒和醋都喝完了。
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
石曼卿每次与客人痛饮时,总是赤身露体,光着脚,戴着刑具坐着。
谓之‘囚饮’。
这种饮酒方式被称为‘囚饮’。
饮于木杪,谓之‘巢饮’。
在树梢上饮酒,被称为‘巢饮’。
以束之,引首出饮,復就束,谓之‘鳖饮’。
用绳子绑住自己,然后伸出头来喝酒,喝完后再次绑住,这被称为‘鳖饮’。
其狂纵大率如此。
石曼卿的饮酒方式非常狂放。
廨后为一庵,常卧其间,名之日‘扪虱庵’。
石曼卿在官舍后面建了一个小屋,经常在那里睡觉,称之为‘扪虱庵’。
未尝一日不醉。
石曼卿从未有一天是不醉的。
仁宗爱其才,尝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闻之。
仁宗皇帝喜欢他的才华,曾经对大臣们说,希望他戒酒,以延长寿命。
因不饮,遂成疾而卒。
石曼卿听从了皇帝的建议,戒酒,但因此生病并最终去世。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
刘廷式原本是一个农家子弟。
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廷式为婚。
他的邻居非常贫穷,有一个女儿,曾经与刘廷式订婚。
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
几年后,刘廷式通过科举考试,回到家乡。
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
他拜访邻居时,发现邻居已经去世,女儿因病双目失明,家境非常困难。
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
刘廷式派人传达之前的婚约,但女方家庭以女儿疾病为由拒绝,并表示只能以佣工的身份生活,不敢与士大夫结亲。
廷式坚不可,“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
刘廷式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既然与邻居有婚约,就不能因为邻居去世和女儿生病而背弃承诺,最终与女方成婚。
闺门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
他们的婚姻非常和谐,妻子互相搀扶才能行走,共生有数子。
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为之阔略。
刘廷式曾经因为小过失受到责罚,监察官想要驱逐他,但因为他的美德而宽恕了他。
其后廷式管干江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
刘廷式后来管理江州太平宫时,妻子去世,他非常悲痛。
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苏轼喜欢刘廷式的义气,为他写文章赞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