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绿野仙踪》是清朝时期李百川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年代: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内容简要:全书以求仙学道为幌子,以冷于冰成仙事为线索,联缀连城壁救兄避难、金不换娶妻惹祸、朱文玮林润历难建功、温如意烟花场失意、周琏贪风月招邪、林润邹应龙参倒严嵩等几个现实故事,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抒击了时政,表现了惩恶扬善的民主思想,有较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虽时有荒诞的神怪描写和道术说教,亦掩不住积极涉世的倾向。整部小说结构较为严谨,行文流畅,情节生动,描写亦较细腻而风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十一回-原文
伏仙剑柳社收厉鬼试雷珠佛殿诛妖狐
词曰:剑吐霜华射斗牛,碧空云净月当头。几多磷火动人愁,雷珠飞去,二鬼齐收。何处红妆任夜游,片言方罢,复动戈矛。相随佛院未干休,妖狐从此毙,自招尤。——右调《散天花》。
话说于冰自火龙真人秘传道术之后,也无暇看西湖景致,就在西湖后山寻了个绝静地方,调神炼气,演习口诀,已一年有余。
因想起火龙真人吩咐的话,此时已是七月半头,还不到安仁县更待何时?一路坐船到湖广,舍舟就陆,入了安仁县交界。
逢人访问,才知这柳家社在安仁之东,离城还有八九十里;直至过午时分,方才到了。
不想是个小去处,内止有五六十家,于冰拣一老年人问道:“此处可有客店没有?”
老人道:“我们这里没有客店,若要暂时住宿,你从这条巷一直往西,尽头处有个豆腐铺,他那边还留人住。”
于冰依言到了铺内,见是一明一暗两间草房,内中有几条大木凳,余系缸坛、小磨、碗碟之类,内有个老汉看着后生磨豆腐。
于冰举手坐下,身边取出十文钱来,放在桌上。
那后生知是要吃酒饭的,随即取来一壶烧酒,又拿一碟盐水调豆腐来。
于冰问道:“贵铺可留人住宿否?”
那老汉代应道:“敝县老爷法令森严,我们留的都是本地熟识人,生客不敢留住。”
于冰道:“我是北方人,因有一朋友约在此地相会,欲在贵铺住一夜相守,不知使得使不得?”
老汉道:“若是住一两夜,也还使得。”
于冰又回了他两大碗米饭,找给了钱。
到黄昏时候,见家家都关门闭户,街上通没人行走;又见那后生也急忙收拾板壁。
于冰道:“天色尚早,怎么就要睡么?”
老汉道:“你是远方人,不知敝地利害。”
于冰道:“有什么利害?”
老汉道:“说起来象个荒唐乱道话,少刻便见真实。我们这地方叫柳家社,先有个姓张名崇的人,就住在我这房子北头。
这小子力气最大,汉仗又高,相貌极其凶恶,专一好斗殴生事,混闹得一社不安,衙门中公差也不敢惹;若总告他到官,刑罚也治他不下。
今年正月里,上天有眼,教这恶人死了,我们一社人无不庆幸。
不意他死后更了不得!到黄昏后,屡屡现形,在这社里社外作祟。
造化低的遇着他,轻则毒打,重则发寒、发热,十数天还好不了;手重些的,疯叫狂跑,不过三两天就送了性命。
先止是他一个,从今年四月里,又勾引着无数的游魂来,每到天阴雨湿之际,便见许多的黑影子,似乎人形,入我们社里来,抛砖掷瓦,惊吓得六畜不安,或哭或号,或叫人门户。
有胆大的开门看视,却又寂静无形;亦有目有所睹,或被他们打伤,或于口耳鼻三处俱填入沙土不等。
每一夜来,混闹到四更鼓方歇。
于冰听了,心下大喜道:“我到此正要访问妖鬼备细暗火,他一一说出。”
忙问道:“为何不请法师降他?”
那后生从旁边接说道:“大前日晚间又来闹了一次。先时请了个阴阳先生降服他们,几乎被他们打死。
本社姜秀才为头,写了一张公呈子,告在本县老爷案下。
他素常极会审事,不意到这鬼上,他就没法子了。
于冰道:“似他这样忽去忽来,不知也有个停留地方没有?”
老汉接说道:“怎么没有?出了我们这社北一里多地,有个大沙滩,滩中有二百多株大柳树,那就是他停留之地。
到晚间,二三十人也不敢去。就是我们这柳家社,也是因这柳树多,方命名的。
今年六月间,大家相商将柳树尽情砍倒,使他无存身之地,止砍了五六株,倒被他一连人闹了七八夜,如今连一枝柳条也没人敢折了。
于冰听罢,便再不问。
睡到三鼓时候,暗暗的开了房门,抬头见一轮好月,将木剑取在手中,迎风一晃,倏变有三尺余长,寒光冷气,直射斗牛。
一步步往北行去,果见有无数的柳树,一株株含烟笼月,带露迎风,千条万缕披拂在芜草荒榛之上。
又见有数十堆磷火,乍远乍近,倏高倏低,纷纷攘攘,往来不已;视之红光绿暗,火焰闪烁夺睛。
于冰大步走至了柳林,用剑尖在地下画了一大圈,站在圈中间。
只见那些磷火似云行电逝的将于冰一围,却不敢入这圈内。
又见有大火磷两堆,约有五尺余高,为众磷火领袖。
顷刻间,起一阵阴风,化出来两个人,那众磷火随着他乱滚,少间用沙石土块乱打起来。
于冰取雷火珠在手,惟恐二鬼招架不起此宝,向众磷火掷去。
只见红光如电,大震了一声。
但见:
非同地震,不是山崩。
黑雾迷空,大海蛟龙速避;金光遍地,深山虎豹潜逃;岛洞妖魔心惊胆碎,幽冥鬼怪魄散魂离。
自古雷火天降下。
于今烟雾掌中飞。
雷火珠过处,数十堆磷火全无。
于冰将手一招,此宝即回;再看二鬼,已惊倒在地下。
于冰大喝道:“这些小游魂,何敢扰乱乡村,伤残民命!”
二鬼扒起,连连叩头道:“小鬼等原不敢胡行光天化日之下,只因出母胎时,年月日时都犯着一个癸字,实赋天地之恶气而生,今魂魄无依,潜聚在柳树町游戏,仰恳法师,谅情垂怜!”
于冰道:“本该击散魂魄,你等化为乌有;但念你再四苦求,姑与自新之路,此后要听吾收管,不拘千里百里事件,差你两个打听,俱要据实回复。
功程完满,我自送你们托生富贵人家。
二鬼又连连叩头道:‘小鬼等素常皆会御风而行,一夜可往来千里;既承法师开恩录用,谁敢不尽心竭力,图一个再转人身!’
于冰听罢,着二鬼报名,二鬼自陈:一叫张崇,一叫吴渊。于冰道:‘张崇可改名超尘,吴渊可改名逐电。’
随向腰间解下火龙真人与的葫芦儿来,用手举起,默诵真言,喝声:‘入!’
但见二鬼化为二股黑气,飞入葫芦内来。于冰将口几塞紧,系在腰间,又将木剑用法收为一尺长短,带于身畔,仍悄悄回到原处睡觉。
至次早,算还了账目,又吃了早饭,奔安仁县来。
一路慢慢行走,到日西时分,入了县城。
走了几家店房,都为孤身没行李,不肯收留。
于冰想道:‘店中人多,倒是寺院里最好。’
寻了一会,见城北寥寥几家人家,有一座极大寺院,旧金字牌上写着:‘舍利寺’三字。
于冰到山门前,遇着个小沙弥出来。
于冰道:‘我要寻你师傅说话。’
沙弥便领了于冰到西边小院内,有一间禅房,房内床上坐着五十岁的一个和尚,但见:
毗卢帽半新半旧,纱偏衫不长不短。
面如馒首,大亏肥肉之功;肚似西瓜,深得鲁酒之力。
顶圆项短,宛然弥勒佛子孙;性忍心贪,实是柳盗跖哥弟。
于冰举手道:‘老禅师请了!’
那和尚将于冰上下一看,见衣服褴楼,便掉转头骂小和尚道:‘黄昏时候,也不管是人是贼,竟冒昧领将入来,成个什么规矩!’
于冰道:‘穷则有之,贼字还加不上。’
随向腰间取出一块银子,放在和尚桌上,说道:‘小生有一朋友,彼此相订在安仁县会面,大约三两天就来。今欲在宝刹住几天,白银一块,权为饮食之费,祈老师笑纳。’
和尚将银子一瞬,约略着有一两五六钱,脸上才略有点笑容,慢慢的下了禅床,向于冰打一问讯道:‘先生休要动疑,数日前也是这孽畜,领来一人,在贫僧禅房内宿了一夜,天明起来将一床棉被拿去。’
于冰道:‘人原有品行高下,这也怪不得老师防范。’
说毕,让于冰坐下。问道:‘先生贵籍贵姓?’
于冰道:‘小生北直隶秀才,姓冷名于冰。敢问老师法号?’
答道:‘贫僧法名性慧,别号圆觉。’
不多时,少(小)沙弥掇来两盅白水茶放下。
性慧看着银子,努了努嘴,沙弥会意,就收得去了。
性慧随即出去,与火工道人说了几句,复入来相陪。
到起更时,道人拿入一盘茄子,一盘素油拌豆腐,一盘白菜,一盘炒面筋,又是一小盆大米饭,摆在地桌上。
性慧陪于冰吃毕,说道:‘后院东禅房最僻静。’
吩咐道人快去点灯。
又道:‘敝寺被褥短少,望先生见谅。’
于冰道:‘小生是从不用被褥,有安歇处即好。’
性慧领于冰到第二层东禅房内,见有两张破床,上面铺着芦席,一片墙上挂着一碗灯,四下里灰尘堆满。
性慧道了安置,回去了。
到次日,早午饭仍在前面饮食,更是不堪。
于冰见那和尚甚势利,不愿和他久坐,吃完饭即归后院运用内功。
住了三天,吃了他六顿大米饭,率皆粗恶不堪之物。
他问贵友来不来话,到絮说了二十余次。
一日午间,从和尚房中吃饭出来,走至二层院内,道:‘我来此已四日,只因炼静中功夫,从未到这庙后走走,不知还有几层院落。’
于是由东角门入去,见院子大小与前相似,三面都是极高楼房:楼上楼下,惧供着佛像,却破坏得不堪。
周围游走了一回,又从第三层院西角门入去,到第四层院内,见三面楼房和前院似一样修造,只见规模越发大了。
于冰在楼下、楼上遍看,看毕,说道:‘可惜这样一座大寺院,教性慧这样不堪材料做住持,不能从新修建,致令佛像损坏,殿字倾颓。’
再要入五层院去,见东西角门上着锁,从门隙中一觑,后面通是空地,最后便是城墙。
于冰道:‘真人在西湖吩咐,安仁县有两件事用你了决,或者就为这一处寺院,着我设法修建,亦未可知;我到明日与和尚相商,成此善举。’
看毕,回到东禅房,闭目打坐。
到二鼓时候,猛然心上一惊,睁眼看时,见前面站着个妇人,甚是美艳。
但见:
宝蓝衫子外盖着斗锦背心,宛是巫山神女;猩红履儿上罩定凌波小袜,俨如洛水仙妃。
不御铅华,天然明姿秀色;未熏兰麝,生就玉骨灵香。
淡淡春山含颦处,无意也休疑有意;盈盈秋水流盼时,有情也终属无情。
雾鬓风鬟,较蓝桥云英倍多婀娜;湘裙凤髻,比瑶池素女更觉端严。
私奔未尝无缘,陡来须防有害。
于冰见那妇人乌云叠鬓,粉黛盈腮,丰姿秀美,态度宜人,心上深为惊异,大声问道:‘你是何处女流,为甚夤夜到此?’
只见那妇人轻移莲步,款蹙湘裙,向于冰轻轻万福道:‘奴乃寺后吴太公次女也。今午后见郎君在后院闲步,知为怜香惜玉之人,趁我父母探亲未回,聊效红拂私奔,与君共乐于飞,愿郎君勿以残花败柳相视。’
言罢,秋波斜视,微笑含羞,大有不胜风情之态。
于冰道:‘某蓬行天下,以礼持身,岂肯做此桑间月下之事。你可速回,毋污吾地!’
那妇人道:‘郎君真情外人也,此等话忍出于口?’
于冰道:‘汝毋多言,徒饶唇舌!’
那妇人又道:‘自今午门隙中窥见郎君之后,奴坐卧不安;今偷暇视便与郎君面订丝萝,完奴百年大事,岂期如此拒人,奴更有何颜复回故室,惟有刎颈于郎君之前;郎君总忍妾死,宁不念人命干连耶?’
于冰初见妇人陡然而至,原就心上疑惑;
今听他语言狷利,亦且献媚百端,觉人世无此尤物,已猜透几分。
遂大喝道:‘汝系何方妖物,乃敢巧言乱吾,速去了罢!再若少迟,吾即拿你!’
那妇人见于冰说‘妖怪’二字,知他识破行踪,也大声道:‘你会拿人,难道人不会拿你么?’
于冰见妇人语言刚硬,与前大不相同,愈知为妖怪无疑。
将木剑从腿中袖出,迎面一晃,顿长三尺有余,寒光一闪,冷气逼人。
那妇人知此剑利害,急忙退出门外。
于冰下床提剑,追赶至第三层院内,于冰正欲发雷火珠打他,那妇人回头道:‘你不相从也就罢了,我与你又无仇怨,你何苦穷追不已?’
于冰道:‘我立志斩尽天下妖邪,安肯当面放过?留你性命倒也罢了,只怕你又去害人。’
那妇人道:‘不消说了!’向地下一滚,但见:
目运金光,口喷火焰;刚牙利爪似老猿而尾尖,嘴凹腮缩象苍狗而腿短,身躯肥大,吃人畜定八九十个;毛皮黄白,炼气血必一二千载;行妖作怪久膺天地之诛,变女装男难免雷火之厄。
原来现了原身,是个狗大的狐狸,张牙舞爪,掣电般向于冰扑来。
于冰急将雷火珠打去,大震了一声,将狐狸打了个筋断骨折,死在地下;皮肉烧黑,与雷打死者无异。
于冰怕僧人看破,连忙回至寓处,把门儿紧闭。
少刻,听得性慧等喧吵而来,在门外问道:‘冷相公你可听见大响动么?’
于冰道:‘适才睡熟,没有听见什么响动。’
性慧道:‘岂有此理!这样一声大震,怎么还没有听见?我们再到后院瞧瞧。’
说罢,一齐去了。
须臾,众人跑出乱嚷道:‘原听得响声利害,不想就在后院霹妖怪哩!’
有说霹的是狗,有说是狼,有说是毛鬼神,倒没有说到狐狸身上。
盖此物经烟火一烧,皮肉焦黑,又兼极其肥大,所以人猜不着。
性慧又到于冰门前说:‘冷相公,你不去看看,真是大奇事。天上一点云没有,后院殿外就会霹死妖魔。’
于冰道:‘我明早看罢。’
又听得火工道人道:‘这冷相公真是贪睡第一的人。’
和众僧议论着,向前院去了。
于冰打坐到四鼓,听得窗外有一妇人叫着于冰名字,说道:‘我母亲修道将及千年,今一旦死于你手,诚为痛心!我今日总无本领报仇,久后定必请几个同道,拿住你碎尸万段,方泄我终天之恨!’
于冰听得明明白白,急仗剑下床开门看视,一无所有,又于房上房下,前后庙院,细细巡查,各楼上俱看遍,方才回来。
至次日早,城中男女来了若干,都去后院观看;早饭后人更多数倍,又听得文武官也要来。
于冰道:‘似这样来来去去,被这些男妇搅拢得耳中无片刻清闲。此庙去西门不远,我何不出城游走一番,到晚间再回。’
于是出了寺门,向西门外缓步行去。
正是:伏鬼降妖日,雷珠初试时;除邪清世界,也是立仙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十一回-译文
伏仙剑柳社收厉鬼试雷珠佛殿诛妖狐
词曰:剑吐霜华射斗牛,碧空云净月当头。几多磷火动人愁,雷珠飞去,二鬼齐收。何处红妆任夜游,片言方罢,复动戈矛。相随佛院未干休,妖狐从此毙,自招尤。
话说于冰自火龙真人秘传道术之后,也无暇看西湖景致,就在西湖后山寻了个绝静地方,调神炼气,演习口诀,已一年有余。
因想起火龙真人吩咐的话,此时已是七月半头,还不到安仁县更待何时?一路坐船到湖广,舍舟就陆,入了安仁县交界。
逢人访问,才知这柳家社在安仁之东,离城还有八九十里;直至过午时分,方才到了。
不想是个小去处,内止有五六十家,于冰拣一老年人问道:“此处可有客店没有?”
老人道:“我们这里没有客店,若要暂时住宿,你从这条巷一直往西,尽头处有个豆腐铺,他那边还留人住。”
于冰依言到了铺内,见是一明一暗两间草房,内中有几条大木凳,余系缸坛、小磨、碗碟之类,内有个老汉看着后生磨豆腐。
于冰举手坐下,身边取出十文钱来,放在桌上。那后生知是要吃酒饭的,随即取来一壶烧酒,又拿一碟盐水调豆腐来。
于冰问道:“贵铺可留人住宿否?”
那老汉代应道:“敝县老爷法令森严,我们留的都是本地熟识人,生客不敢留住。”
于冰道:“我是北方人,因有一朋友约在此地相会,欲在贵铺住一夜相守,不知使得使不得?”
老汉道:“若是住一两夜,也还使得。”
于冰又回了他两大碗米饭,找给了钱。到黄昏时候,见家家都关门闭户,街上通没人行走;又见那后生也急忙收拾板壁。
于冰道:“天色尚早,怎么就要睡么?”
老汉道:“你是远方人,不知敝地利害。”
于冰道:“有什么利害?”
老汉道:“说起来象个荒唐乱道话,少刻便见真实。我们这地方叫柳家社,先有个姓张名崇的人,就住在我这房子北头。
这小子力气最大,汉仗又高,相貌极其凶恶,专一好斗殴生事,混闹得一社不安,衙门中公差也不敢惹;若总告他到官,刑罚也治他不下。
今年正月里,上天有眼,教这恶人死了,我们一社人无不庆幸。不意他死后更了不得!到黄昏后,屡屡现形,在这社里社外作祟。
造化低的遇着他,轻则毒打,重则发寒、发热,十数天还好不了;手重些的,疯叫狂跑,不过三两天就送了性命。
先止是他一个,从今年四月里,又勾引着无数的游魂来,每到天阴雨湿之际,便见许多的黑影子,似乎人形,入我们社里来,抛砖掷瓦,惊吓得六畜不安,或哭或号,或叫人门户。
有胆大的开门看视,却又寂静无形;亦有目有所睹,或被他们打伤,或于口耳鼻三处俱填入沙土不等。
每一夜来,混闹到四更鼓方歇。
于冰听了,心下大喜道:“我到此正要访问妖鬼备细暗火,他一一说出。”忙问道:“为何不请法师降他?”
那后生从旁边接说道:“大前日晚间又来闹了一次。先时请了个阴阳先生降服他们,几乎被他们打死。
本社姜秀才为头,写了一张公呈子,告在本县老爷案下。他素常极会审事,不意到这鬼上,他就没法子了。”
于冰道:“似他这样忽去忽来,不知也有个停留地方没有?”
老汉接说道:“怎么没有?出了我们这社北一里多地,有个大沙滩,滩中有二百多株大柳树,那就是他停留之地。
到晚间,二三十人也不敢去。就是我们这柳家社,也是因这柳树多,方命名的。
今年六月间,大家相商将柳树尽情砍倒,使他无存身之地,止砍了五六株,倒被他一连人闹了七八夜,如今连一枝柳条也没人敢折了。”
于冰听罢,便再不问。睡到三鼓时候,暗暗的开了房门,抬头见一轮好月,将木剑取在手中,迎风一晃,倏变有三尺余长,寒光冷气,直射斗牛。
一步步往北行去,果见有无数的柳树,一株株含烟笼月,带露迎风,千条万缕披拂在芜草荒榛之上。
又见有数十堆磷火,乍远乍近,倏高倏低,纷纷攘攘,往来不已;视之红光绿暗,火焰闪烁夺睛。
于冰大步走至了柳林,用剑尖在地下画了一大圈,站在圈中间。
只见那些磷火似云行电逝的将于冰一围,却不敢入这圈内。
又见有大火磷两堆,约有五尺余高,为众磷火领袖。
顷刻间,起一阵阴风,化出来两个人,那众磷火随着他乱滚,少间用沙石土块乱打起来。
于冰取雷火珠在手,惟恐二鬼招架不起此宝,向众磷火掷去。
只见红光如电,大震了一声。
但见:非同地震,不是山崩。黑雾迷空,大海蛟龙速避;金光遍地,深山虎豹潜逃;岛洞妖魔心惊胆碎,幽冥鬼怪魄散魂离。
自古雷火天降下。于今烟雾掌中飞。
雷火珠过处,数十堆磷火全无。
于冰将手一招,此宝即回;再看二鬼,已惊倒在地下。
于冰大喝道:“这些小游魂,何敢扰乱乡村,伤残民命!”
二鬼扒起,连连叩头道:“小鬼等原不敢胡行光天化日之下,只因出母胎时,年月日时都犯着一个癸字,实赋天地之恶气而生,今魂魄无依,潜聚在柳树町游戏,仰恳法师,谅情垂怜!”
于冰道:“本该击散魂魄,你等化为乌有;但念你再四苦求,姑与自新之路,此后要听吾收管,不拘千里百里事件,差你两个打听,俱要据实回复。
功程完满,我自送你们托生富贵人家。
两个鬼魂连连磕头说:“我们平时都会驾风而行,一夜可以往返千里;既然法师您开恩录用我们,我们怎么会不尽心竭力,争取一个转世为人的机会!”
于冰听后,让两个鬼魂报上名字,两个鬼魂自称:一个叫张崇,一个叫吴渊。于冰说:“张崇可以改名超尘,吴渊可以改名逐电。”
随后他从腰间解下火龙真人给的葫芦,用手举起,默念咒语,喊道:“进去!”
只见两个鬼魂化为两股黑气,飞入葫芦中。于冰把葫芦口紧紧塞住,挂在腰间,又将木剑用法折叠成一尺长,带在身边,然后悄悄回到原来的地方睡觉。第二天早上,结清了账目,吃了早饭后,赶往安仁县。
一路上慢慢走着,到傍晚时分,进了县城。走了几家店铺,因为没有行李,都是单身一人,不肯收留。于冰想:“店铺里人多,倒是寺院里最好。”
找了一会儿,看到城北有几户人家,有一座很大的寺院,旧的金字牌上写着:“舍利寺”三个字。于冰到山门前,遇到一个小和尚出来。于冰说:“我要找你师傅说话。”
小和尚就领着于冰到西边的小院子里,有一间禅房,房里床上坐着一位五十岁的和尚,只见:
毗卢帽半新半旧,纱偏衫不长不短。面如馒头,大亏肥肉之功;肚似西瓜,深得鲁酒之力。头圆颈短,宛然弥勒佛的后代;性子忍耐,心贪如狼,实在是柳盗跖的兄弟。
于冰举手行礼说:“老禅师您好!”
那和尚上下打量了于冰一番,见他的衣服破旧,便掉转头骂小和尚道:“黄昏时分,也不管是人是鬼,竟然随便领进来,成何体统!”
于冰说:“穷是穷了些,但贼字是加不上的。”
随即从腰间掏出一块银子,放在和尚的桌子上,说:“我有一个朋友,我们约定在安仁县见面,大概三两天就会来。现在我想在贵寺住几天,这块银子作为饮食的费用,请老师笑纳。”
和尚看了一眼银子,大约有一两五六钱,脸上才露出一点笑容,慢慢地从禅床上下来,向于冰打了个问讯说:“先生请不要多疑,几天前也是这小和尚,领来一个人,在我禅房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把一床棉被拿走了。”
于冰说:“人本来就有品行的高低,这也不能怪老师防范。”
说完,让于冰坐下。问道:“先生您贵姓?”
于冰说:“我是北直隶的秀才,姓冷名于冰。敢问老师法号?”
回答说:“我法号性慧,别号圆觉。”
不多时,小和尚端来两杯白水茶放下。性慧看着银子,微微点头,小和尚会意,就收了起来。性慧随即出去,与火工道人说了几句,又回来陪于冰。到晚上,道人端来一盘茄子,一盘素油拌豆腐,一盘白菜,一盘炒面筋,还有一小盆大米饭,摆在地桌上。性慧陪于冰吃完,说:“后院东边的禅房最安静。”
吩咐道人快去点灯。又说:“我们寺院的被褥不够,还请先生见谅。”
于冰说:“我从不使用被褥,只要有地方休息就好。”
性慧领着于冰到第二层东边的禅房里,见有两张破床,上面铺着芦苇席,墙上挂着一盏灯,四周都是灰尘。性慧安排好,就回去了。
第二天,早午饭还是在前面吃饭,更加糟糕。于冰见那和尚很势利,不想和他久坐,吃完饭就回到后院修炼内功。住了三天,吃了六顿大米饭,都是粗劣不堪的东西。他问贵友来不来,说了二十多次。
一天中午,从和尚房中吃饭出来,走到二层院子里,说:“我来这里已经四天了,因为修炼静功,从未到庙后走走,不知道还有几层院子。”
于是从东角门进去,见院子的大小和前面差不多,三面都是很高的楼房:楼上楼下都供奉着佛像,但都已经破败不堪。周围转了一圈,又从第三层院的西角门进去,到第四层院子里,见三面的楼房和前面的一样建造,只见规模更大了。于冰在楼上楼下都看了一遍,看完后说:“真可惜这样一座大寺院,让性慧这样的不堪之人做住持,不能重新修建,导致佛像损坏,殿堂倒塌。”
再想进五层院,见东西角门上着锁,从门缝中一看,后面全是空地,最后就是城墙。于冰说:“火龙真人曾在西湖吩咐,安仁县有两件事需要你决定,或许就是为了这所寺院,让我设法修建,也未可知;我明天和和尚商量,做这件善事。”
看完后,回到东边的禅房,闭目打坐。到二更时分,突然心里一惊,睁开眼睛,见前面站着一位妇人,非常美丽。只见:
宝蓝色的衫子外面罩着斗锦背心,像是巫山神女;猩红色的鞋子上面套着凌波小袜,像是洛水仙子。不施粉黛,天生丽质;不熏香,自然香气袭人。淡淡春山含愁的地方,无意中也让人怀疑有意;盈盈秋水流转的时候,有情也终究是无情。雾鬓风鬟,比蓝桥云英更加婀娜;湘裙凤髻,比瑶池素女更加端庄。私奔并非没有缘由,突然来到这里必须防备有害。”
于冰见那妇人乌云般的鬓发,粉黛满腮,丰姿秀美,态度宜人,心里非常惊讶,大声问道:“你是哪位女子,为何深夜来到这里?”
只见那妇人轻轻移动脚步,轻轻皱起湘裙,向于冰轻轻行礼说:“我是寺后吴太公的二女儿。今天下午看到你在后院散步,知道你是怜香惜玉的人,趁我父母外出探亲未回,想效仿红拂女私奔,与你共享快乐,希望郎君不要把我当作残花败柳看待。”
说完,秋波斜视,微笑含羞,大有不胜风情之态。
于冰说:“我行走天下,以礼待人,怎么可能做这种桑间月下的事情。你可以赶快回去,不要污了我这个地方!”
那妇人说:“郎君真是个外乡人,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说出口?”
于冰说:“你不要多说了,只是浪费唇舌!”
那妇人又说:“从今天中午在门缝中看到郎君之后,我就坐卧不安;现在抽空来看你,是想与你定下终身,完成我百年大计,没想到你这样拒绝我,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去,只有在你面前自杀;郎君总不忍心让我死,难道不念及人命相连吗?”
于冰第一次见到那个妇人突然出现,心里就感到疑惑;现在听她说话尖酸刻薄,还各种献媚,觉得世上没有这样特别的人,已经猜到几分。于是大声喝道:“你是哪里来的妖怪,竟敢用花言巧语迷惑我,快离开吧!再晚一点,我就抓你了!”
那个妇人看到于冰说‘妖怪’两个字,知道他已经看穿了自己的身份,也大声说道:“你会抓人,难道人就不会抓你吗?”
于冰看到妇人说话强硬,和之前完全不同,更加确信她一定是妖怪。他从腿上的袖子里抽出木剑,迎面一晃,剑身立刻长出三尺多,寒光一闪,冷气逼人。那个妇人知道这把剑的威力,急忙退出门外。于冰下床拿起剑,追赶至第三层院内,于冰正想用雷火珠打她,那个妇人回头说:“你不愿意跟我走也就算了,我和你又没有仇怨,你何必一直追我?”
于冰说:“我立志要斩尽天下的妖邪,怎么可能当面放过你?就算留你一条命,也怕你再去害人。”
那个妇人说:“不用说了!”然后在地上翻滚一圈,只见:
眼睛放出金光,口中喷出火焰;锋利的牙齿和爪子像老猿一样,尾巴尖利;嘴巴凹进去,腮帮子收缩,像苍狗一样,腿短;身体肥大,一次能吃掉八九十个动物;毛皮黄白,修炼了至少一二千年;行妖作怪已久,早已承受了天地间的惩罚,变成女装男也难免遭受雷火之灾。
原来她现出了原形,是一只巨大的狐狸,张牙舞爪,像闪电一样向于冰扑来。于冰急忙用雷火珠打去,一声巨响,将狐狸打得筋断骨折,死在地上;皮肉烧焦,和被雷击中的人一样。于冰怕僧人看破,连忙回到住处,把门关得紧紧的。过了一会儿,听到性慧等人喧闹着来了,在门外问道:“冷相公,你听见那巨大的响声了吗?”
于冰说:“刚才我睡得很熟,没有听见什么响动。”
性慧说:“真是岂有此理!这么大的响声,你怎么没听见?我们再去后院看看。”
说完,大家一起去了。不一会儿,众人跑出来乱喊道:“原来那响声就是后院霹妖怪的声音!”
有人说霹的是狗,有人说的是狼,有人说的是毛鬼神,但没有一个人提到狐狸。因为这只狐狸被火烧焦,皮肉焦黑,而且体积非常大,所以人们猜不出来。
性慧又到于冰门前说:“冷相公,你不去看看,真是大奇事。天上连一点云都没有,后院殿外就会霹死妖魔。”
于冰说:“我明天早上再看。”
又听到火工道人说:“这个冷相公真是睡觉第一的人。”
和众僧议论着,向前院走去。于冰打坐到四更天,听到窗外有一个妇人叫着于冰的名字,说:“我的母亲修道将近千年,今天却死在你手里,我真的很痛心!我今天没有能力报仇,以后一定会请几个同道中人,抓住你,把你剁成万段,才能解我心中之恨!”
于冰听得清清楚楚,急忙拿起剑下床开门查看,但什么都没有,他又在房上房下,前后庙院,仔细巡查,每个楼上都看遍了,才回来。
到了第二天早上,城里的男女老少都来了,都去后院观看;吃过早饭后,人更多了,又听说文武官员也要来。于冰说:“这样来来去去,被这些男女老少搅得我连一刻清净都没有。这个庙离西门不远,我何不出城走走,晚上再回来。”
于是出了寺门,向西门外慢慢走去。
正是:伏鬼降妖日,雷珠初试时;除邪清世界,也是立仙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十一回-注解
伏仙剑:传说中的仙剑,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斩妖除魔。
柳社:指柳树众多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
收厉鬼:收服凶猛的鬼魂,厉鬼通常指凶恶的鬼。
试雷珠:一种具有强大法力的宝珠,可以用来驱邪除妖。
佛殿:佛教的殿堂,是修行和供奉佛祖的地方。
诛妖狐:诛杀妖狐,妖狐在民间传说中通常指有妖术的狐狸。
火龙真人:指传说中的得道高人,具有神奇法力。
道术:道家修炼的技艺,包括内丹、外丹、符咒等。
西湖: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著名湖泊,风景秀丽。
湖广:古代行政区划,指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部分地区。
安仁县:古代的一个县名,此处可能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磷火:磷火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指动物尸体或骨骼在空气中自燃产生的火焰。
游魂:指没有找到归宿的鬼魂。
沙土:沙土在这里可能指鬼魂用沙土填入口鼻等处来吓人。
阴阳先生:指懂得阴阳五行、占卜、风水等知识的先生。
公呈子:古代的一种文书,用来向上级官员呈报事情。
案下:指官员的办公桌。
柳树町:指柳树丛生的地带。
雷火珠:一种古代小说中常见的法术道具,可以发出雷火攻击。
癸字:指天干地支中的癸,这里可能是指某种不吉利的时辰或日子的标志。
托生:指灵魂转世投胎。
富贵人家:指有钱有势的家庭。
御风而行:指能够乘着风飞行,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仙人或神灵的特异功能,体现了古代人对超自然能力的向往。
法师:指修行有成的出家人,具有法术和智慧,能够为人解难答疑。
葫芦儿:古代神话传说中常用的法器,常被仙人用来收服妖魔鬼怪。
真言:指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可以用来施展法术。
木剑:古代剑的一种,通常用木材制成,可能具有某种特殊功效。
舍利寺:指一座供奉舍利的寺庙,舍利是佛教中高僧圆寂后留下的遗骨或遗物,被视为圣物。
小沙弥:指出家未满二十岁的年轻僧人,负责做一些杂役。
毗卢帽:指一种佛教僧侣所戴的帽子,象征着智慧。
纱偏衫:指一种宽松的僧侣服装。
馒首:指馒头,此处比喻和尚的脸像馒头一样圆润。
鲁酒:指古代鲁地出产的美酒,此处用来形容和尚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大。
柳盗跖:古代传说中的盗贼,此处用来形容和尚的贪婪。
性慧:指和尚的法号,意味着智慧。
圆觉:指和尚的别号,意味着觉悟。
白水茶:指没有加任何调料的清水茶,此处可能指简单的茶水。
孽畜:古代对不肖子孙或坏人的贬称。
北直隶秀才:指来自北直隶(今河北省)的读书人,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生员,相当于现代的高中生。
银两:古代的货币单位,一两相当于现代的一公斤。
宝刹:对寺庙的尊称。
柳盗跖哥弟:比喻和尚的贪婪如同古代盗贼柳盗跖。
红拂私奔:指古代故事中红拂女与李靖私奔的故事,此处比喻女子的私奔行为。
桑间月下:指男女私会的场所,含有不道德的含义。
兰麝:指香料,此处比喻女子的香气。
云英:指仙女,此处比喻女子的美丽。
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的居所,此处比喻女子的高贵。
湘裙凤髻:指古代女子的服饰和发饰,此处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丝萝:指植物,此处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
刎颈:割脖子自杀,表示极度的绝望和决心。
妇人:指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通常在古代小说中可能是一位妖精或仙女。
妖怪:指具有超自然能力或非人类生物的神秘生物,常见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小说中。
原身:指妖怪或魔怪的本体,通常在变化成人形之后,原身会显现出来。
狐狸: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狸常被描绘为具有妖术的动物。
雷火之厄:指遭受雷火攻击的灾难,这里可能是指于冰使用雷火珠攻击妖怪。
同道:指志同道合的人,这里可能是指其他修炼者或妖精。
碎尸万段:形容被杀得非常惨烈,通常用于描述极端的死亡方式。
立仙基:指通过修炼或战斗获得提升,为成为仙人打下基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十一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幅典型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场景,其中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于冰初见妇人陡然而至,‘陡然而至’四字描绘了妇人的突然出现,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神秘感。
‘心上疑惑’和‘猜透几分’表现了于冰的内心活动,他既对妇人的身份感到疑惑,又似乎有所察觉。
妇人语言‘狷利’和‘献媚百端’揭示了其狡猾和伪装,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邪恶。
‘大喝道’和‘速去了罢’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于冰的果断和正义感。
‘妖怪’二字的出现,不仅揭示了妇人的真实身份,也象征着邪恶的力量。
‘木剑’和‘雷火珠’等法宝的运用,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法术和神通,增强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妇人现出原身,‘目运金光,口喷火焰’等描写,表现了其妖气的强烈和恐怖。
‘刚牙利爪’、‘嘴凹腮缩’等形容,生动地描绘了狐狸的形象,也暗示了其狡猾和凶猛。
于冰的‘立志斩尽天下妖邪’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正义的担当。
妇人的威胁和诅咒,既是对于冰的挑战,也是对正义的挑衅,增加了故事的冲突性。
‘伏鬼降妖日,雷珠初试时’等诗句,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也寓意了于冰斩妖除魔的使命和仙途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