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六十九回

作者: 《绿野仙踪》是清朝时期李百川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年代: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内容简要:全书以求仙学道为幌子,以冷于冰成仙事为线索,联缀连城壁救兄避难、金不换娶妻惹祸、朱文玮林润历难建功、温如意烟花场失意、周琏贪风月招邪、林润邹应龙参倒严嵩等几个现实故事,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抒击了时政,表现了惩恶扬善的民主思想,有较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虽时有荒诞的神怪描写和道术说教,亦掩不住积极涉世的倾向。整部小说结构较为严谨,行文流畅,情节生动,描写亦较细腻而风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六十九回-原文

城角陷吓坏痴情客刀头落惊醒梦中人

词曰: 惨惨秋风起,萧萧落叶声。金钱堂下气难平,心内凄凉,深悔位公卿。雾掩甘棠镇,云迷华胥城。刀头过处拟重生,羞见寒酸,形象一书生。——右调《风蝶令》。

话说如玉听得说放了二子,杀了展其才,才放开了怀抱;又听得说着他领兵,不由的微笑了一笑。

公主道:“主上若着你领兵,不知邯郸人马,比当年槐阴人马强弱何如?”

如玉道:“你问及此,我又想起当年的冷老先生来了。我现在着他第二联柬帖,内中必是为这一件事。只用我到那里拆开一看,任凭他天兵神将,定杀他个片甲不回。”

公主道:“主上待你我甚是刻薄,不及我父王十分之一。他如今又有用你的时候。此番得胜回来,也教他知道你的利害,不是白受他的爵禄。”

正说着,家丁报道:“王爷的令旨到了。”

如玉即忙出去接旨,原来是封密札。如玉拜受毕,拆开一看,不过是着他速刻起身,领兵平邯郸的话语,加着些安慰劝赏的言语。

如玉到里面,将书字着公主看了,吩咐家丁们收拾行李,即刻入朝。

公主道:“你这一去,要处处小心。两军阵前,不是儿戏的,只愿你早早奏捷回来,免我悬计。”

如玉道:“公主只管放心,不是我温某夸口说,管保马到成功。”

公主令左右安放酒席,与如玉送行。夫妻叙说了许多话,如玉才告辞起身,公主直送到大门内方回。

如玉带领家丁,连夜奔驰,至四鼓时分,到华胥城下。管门官早在此等候,入城到了朝中,不想国王还与众文武在勤政殿秉烛等候。

见如玉到来,亲自下殿迎接。如玉先叩谢赦免逆党之罪,国王连忙扶起道:“父子之间尚有意外事体,何况亲戚?”

拉着如玉的手儿,命如玉坐在一旁,细说:“步登高背恩叛乱,勾通敌国。今早已差白虎等领三万人马,保守金钱镇城池,少不得还要劳顿驸马一行。得胜回来,寡人断不惜茅土之封,以报大功。”

如玉道:“此皆臣子职分应为之事,敢言劳顿。臣此去,大要胜有六七,定将步登高生擒活拿,到要问他,国家高爵厚禄,子孙世袭,还有什么亏负他处?他敢勾通外寇,背叛主上!”

国王大喜道:“卿若将步登高生擒活拿,来见寡人,实寡人之至愿也。”

吩咐近侍:“与驸马排宴。”

如玉道:“强寇在境,非人臣饮啖之时。臣此刻就起身,未知主上发多少人马?”

国王道:“白虎、赤心已带去三万。寡人又挑选了四万人马,在东门外等候。”

如玉道:“人马四万,足而又足。”

立即站起,到大营里去。国王那里肯依,定要如玉吃了便宴,同文武送出城门,方才回朝。

如玉到营内,已是天明时候,也无暇看验人马,止将众将按花名册点了一遍,即令放炮起营。

人马行了三十余里,探子报道:“昨日赤、白二将军领兵到金钱镇,贼将铁里模糊凶勇异常,被他鞭打了数员战将,赤、白二将军迎敌不住,幸亏城内镇将发兵,接应入城去了。到伤了二三千人马。刻下攻城甚急,求元帅早些相救!”

如玉听了,催兵急行,到金钱镇城前。

铁里模糊也不交战,立刻将人马退去,让如玉进城。

如玉见敌人避去,只道他有些怕意,也不遗将追杀,也不在城外安营,做内外互应,为椅角之势。

见金钱镇城池颇大,遂带兵一齐入城。

到镇城帅府刚才坐下,便听得人声潮涌,火炮连天。

小军报道:“贼兵已将城四面围了。”

如玉吩咐各门添兵谨守,准备攻城,随传众将议事。

众将俱入帅府参谒。

如玉向赤心、白虎再三致谢日前之事,命二将坐于两旁,共商退敌之策。

白虎道:“贼兵与我兵多寡相较,看来也差不多。兵书云:‘十围五攻。’今他敢于围城,是铁里模糊自恃勇猛,元帅可设法拿住此人,余俱不足道也。”

如玉道:“容某想一良策。”

说罢,退入后堂,吩咐家丁排设香案,将第二联柬帖供在桌子中间,大拜了四拜,

将柬帖拆开一看,上写道:“邯郸国大将铁里模糊,智勇兼全,驸马宜速想妙策退之,冷某实无计可施。此嘱。”

如玉看罢,大惊道:“这冷先生不成话了!这是甚么时候,甚么地方,才教我想妙策退敌?都是不管人死活的话说,这还了得!”

又想道:“或者是太监将此帖抵换了害我。”

再细细观看,还是于冰手笔,与前帖字画一般,心中越发着慌。

又将他贴身两个内官叫来,问道:“我这两封柬帖,通是交与你二人收管,为什么将我的抵换了?”

两个内官一齐跪倒道:“此帖二三十年,总在公主卧房炕柜内锁着,钥匙又是公主收管。当年破马如龙时拆了一个,这一个是得胜回时,奴辈同驸马当面交与公主收存。此番又是公主亲手交与奴辈二人,还再三叮嘱,惟恐遗失。且匣儿外,又加着公主亲笔封条,如何就有人抵换?”

如玉喝退二人,又想道:“冷先生是个爱干净的人儿,必是我与公主行房事,得罪了他,故意儿惊吓我。我若诚心拜祷他老人家,定将前言改换,亦未敢定。”

于是又将帖儿供放在桌上,旁边又摆放了笔砚,然后恭恭敬敬,复又叩拜。

扒伏在地下,有一杯滚茶时候。

惟恐早起来冲破,于是慢慢的站起来,将帖儿又恭恭敬敬,取在手内一看,还是头前那几句话,一个字也未改。

如玉呆了一会,将那帖儿拍了几下,大恨道:“冷于冰,你坑杀我了!”

拉过把椅子来,坐在一边,垂头丧气,和中了疯痰的一样。

猛听得鼓声如雷,火炮连天,震撼的屋瓦俱动。

家丁们报入来说:“贼兵此刻攻城甚急,西门城角已被贼兵攻陷,恐怕杀入城来,诸将俱在那边抢护,军政司着速请驸马示下!”

如玉听了,举止失错,心上乱跳起来,向家丁道:“万一贼兵入城,兵将是各顾性命,靠不上的。你们好生保护着我,跑得出城去,就有几分生路了。”

又听得喊杀之声,无异江翻海倒,只吓的面如死灰,止教打听贼兵入城没有。

少刻,火炮声息,喊杀停止,家丁们报入来说:“西门城角,亏得众将齐心,且战且修,已糊补完妥,贼兵俱退入营中去了。”

如玉心内才略略的太平些,连饭也不吃,也不与诸将会议,独自思想退敌之策。

想到四鼓时分,一策也想不出,觉得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好。

没奈何,将赤心、白虎二将连夜请入后堂,商议破敌妙计。

二将议论了好半晌,俱无高见,三人坐到天明。

探事的报道:“贼将见攻城不下,于昨夜四鼓时候,分兵两路:步登高领大兵一枝,从东路杀向本国;铁里模糊领大兵一枝,从西路杀向本国。如今城外,四面一无所有,祈元帅定夺!”

如玉大惊道:“此话果是真么?”

探子道:“小人打听的至真、至确!元帅不妨差人再去探听。”

如玉探手,探子退去。

须臾,家丁传报:“请将禀见!”

如玉坐了大堂,众将参见毕,说道:“刻下分遣人打探,周城二十余里,四面无一个贼兵,系铁里模糊分东西两路杀奔我国去了。”

如玉道:“国家乃根本之地,理合回兵救援。”

白虎道:“就只怕是铁里模糊奸计。世上那有个坚城重兵在后,他敢带兵直入我国?假如我国发动人马,元帅遣将从后追杀,他岂不是个腹背受敌么?”

赤心道:“铁里模糊不过人强马壮,力大鞭沉,刻下诸将中没有他的对手,究系一勇之夫。他晓得用兵为何物?白将军真是过虑。依小将主见,我与白将军各领兵一万五千,也分东西二路,追杀下去。若本国遣人马御敌,便胜有八九。元帅可在城中整顿人马,俟铁里模糊败回此地,元帅可领兵截杀,断他归路。”

众将可在城中整顿人马,俟铁里模糊败回此地,元帅可领兵截杀,断他归路。”

众将道:“赤将军所见极高,元帅该照此遣行。”

只见诸将中一人,大叫曰:“不可,不可!”

众视之,乃左护军副总兵王者辅也。

如玉道:“总兵有何高见?”

王者辅道:“铁里模糊鬼诈百出,并非一勇之夫。今白将军所言,甚合兵家正理。世安有坚城重兵在后,而敢直入人国者?依小将看来,他因城中兵势众多,断断不能攻拔,因此虚张声势,说是分兵两路,杀奔本国;究竟他的人马,俱在城外远远埋伏。我兵一动,则军势已分,他必来攻打城池。待得我兵回救时,此城已为他有。此显而易见之情也。依小将主见,当将计就计行事,只管着赤、白二将军带兵出城,分东西竟趋本国,却不可走远;听得城外火炮响时,便知是铁里模糊攻城,白、赤二将军可于东西两路杀回,元帅遣将分兵,从四门杀出,此反客为主之计也。胜有八九,未知元帅以可否?”

如玉道:“你敢保铁里模糊不领兵到国中去么?”

王者辅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此用兵之常法也。小将以情理窥夺,他不必不敢杀奔本国,至言‘保’之一字,未敢妄为担当。”

如玉道:“何如?吾固知汝不敢保也。大要一人之见,多出偏执;众人皆同,方为公是公非。今众将皆以赤将军言为善,时不可失,二位将军可速点三万人马起行。”

说罢,二将领兵,分两路回本国去了。

少刻,探子又来报道:“佳梦关贼兵于昨晚三鼓,与铁里模糊会合,一同向咱国杀去。打听得关中止有偏将一员,五百贼兵镇守,那边望元帅速刻发兵。”

如玉向众将道:“佳梦关离此多少里?”

众将道:“二十五里。”

如玉道:“若得佳梦关,则邯郸人马皆釜中之鱼,永无生路矣。这须留一半人马守此城,本帅领一半人马取此关。铁里模糊若败回,可领兵截杀,我在佳梦关阻他的归路。”

于是留将守城,自己带了一万人马奔佳梦关。

及至到了关下,寂无一人。

如玉着众将督兵攻关,猛听得关墙上一声大炮,只见旗帜森列,刀枪如林,一员将站在关上,执手躬身,笑说道:“老亲翁大人请了,小侄正有许多心上话要说。”

如玉视之,却正是步登高,不由的大怒,骂道:“你这狗子,还有何面目与我说话?”

步登高道:“老伯不必破口辱我,我也是为昏君逼迫使然。今日老伯已中铁元帅调虎离山之计,金钱镇城池已不保矣。舍妹现在尊府,我理合指一条明路:老伯快领人马从此关南路回国,若还回金钱镇,只怕性命不保。”

如玉越发大怒,道:“这狗子满口胡说!”

吩咐众军攻关。

话未完,只见关上一声梆子响,矢石如雨点一般,打将下来,众军立脚不住,纷纷倒退。

如玉此时情知中计,又恐失了金钱镇,急急领兵回走,步登高亦不追赶。

及至走到金钱镇城下,见城上兵将如云,旗号都是邯郸国字样。

如玉看了大惊失色,正欲问众将原故,只见城后来了一将,带领人马杀来。

如玉遣将对敌,又听得城头上一声大炮,四门齐开,闯出无数人马。

如玉率众且战且走,欲回本国,刚走到倩女坡,看追兵渐远,败兵陆续跟来,心里说道:

‘虽出虎穴,将何面目去见国王同满朝文武?’

正想算间,又听得坡后面战鼓如雷,转出一枝人马,从对面迎来。

一将当先,和黑煞天神一般,看来甚是凶猛。

但见:戴一顶铁幞头,穿一身乌金甲。

面方有棱,鬓短若刺。

广额浓眉,隐隐然杀气横飞;豹眼鹰准,耽耽乎奇谋叵测。

鼻凹处,山根全断;唇卷起,二齿齐掀。

有须无髭,宛疑大力金刚临凡;既黑且麻,错比黑虎玄坛降世。

左悬铜胎铁杞角稍弓,右插穿杨透骨狼牙箭。

手提一对水磨竹节鞭,身骑一匹蹄雪乌骓马。

众将视之,乃铁里模糊也。

只见他大声喝道:‘温驸马不降,欲走何地?’

如玉听得众将说是铁里模糊,早吓的面目失色,那里还说得出话来!

忽见旁边一将大叫道:‘此时四面皆是贼兵,我等当舍命杀出,保护驸马回国。’

众将听毕,各催战马迎敌。

那铁里模糊两条鞭神出鬼没,打的众将纷纷落马。

后面邯郸国的大队齐来,喊一声,将如玉围在中间。

那铁里模糊舞鞭直入,一伸手将如玉提过鞍桥。

众将见主将被擒,一个个降的降,跑的跑,与滚汤鳅鳝一般,四下里乱挺。

铁里模糊将如玉拿至城中,升了大堂坐下,吩咐:‘将温驸马绑来见我!’

此时温如玉肝崩肠断,心里想着:

‘身为驸马,位至公侯,已届望六之年,今日丧师辱国,被贼寇擒住,就总然侥幸回国,还有什么滋味?到不如速死,博个身后清名,与子孙留个将来的富贵。’

主意定了,遂大模大样,走上堂来,到背着站在一边。

那铁里模糊连忙喝退军士,亲自下来,与如玉解去绳锁,扶如玉坐在正中椅上,自己朝着如玉打了一躬,然后坐在下面椅上,笑说道:

‘久仰驸马威名,只恨无由相会。今日叨蒙光降,小将有许多衷肠要告诉驸马,未知驸马肯听信否?’

如玉道:‘辱国之人,死有余辜,既被擒拿,斩杀由你。我和你有何衷肠可说?’

正言间,小军报道:‘华胥国两路人马俱回,现在城外驻扎。’

铁里模糊道:‘吩咐众将不必交战,可谨守城池,我自有道理。’

小军去了。

铁里模糊又道:‘驸马不必性急,容小将细禀。日前令亲步将军,与小将备道驸马原委,言华胥老国王在世时,待驸马最厚。

自这小国王临御以来,夺驸马地土,削驸马兵权;凡驸马亲戚在仕途者,调遣革除,百不存一;止留甘棠一岭,让驸马糊口,全不念平定槐阴国大功,亦且杀害之心,时存腹内。

就是令亲此番举动,也是为驸马不平使然。

常言道的好:‘君知我则报君,友知我则报友。’大丈夫处世,要磊磊落落,恩怨分明,不可龌龌龊龊,拘持小节。

驸马若肯降顺我国,华胥国将帅那一个不是驸马麾下旧人?号令一下,无不归心。

那时得了华胥,事事惟驸马所欲,就做华胥国王,亦无不可。

若怕我主上以二心相待,俺主上也有个公主,小字丽春,他今年才一十八岁,生得才色双绝,小将为媒,与驸马偕百年姻眷,安见我邯郸国之公主不及华胥国之公主也?

刻下华胥军将,现在城外安营,听候驸马动静,驸马若肯同小将上城,晓谕他们投降,便是驸马开国第一件功劳,小将情愿做一偏将,任驸马统领大兵征进,未知驸马意见何如?’

如玉听得有华胥人马在城下,知是赤、白二将回来,便佯应道:‘既承元帅美意作成,小弟亦何难再做个驸马,享下半世的荣华?’

铁里模糊听了,大喜道:‘这事都交在小将身上,主上无不依从。’

如玉道:‘我此刻就与元帅上城。’

铁里模糊欢喜道:‘驸马真爽快豪杰也。’

左右牵过马来,两人上了城。

遥见七八里以外,有座营盘,铁里模糊用手指道:‘此即华胥国军营也。’

如玉道:‘元帅可差人到华胥营中,述我话,请赤、白二将军城下相会。’

没有顿饭时候,早将二将请来,各带人马屯聚城下。

如玉便大声叫道:‘赤、白二将军,我温某有话说!’

只见二将策马走出门旗外。

如玉道:‘我温某已被擒拿,断无生理!二将军人马单弱,可速速回去,启知主上,起顷国人马,与我报仇!再说与我两个儿子,尽心报国!’

话未完,铁里模糊叱道:‘竖子焉敢卖吾!’

拔刀向如玉便砍。

刀头落处,如玉大叫了一声,惊出一身冷汗。

睁眼看时,在个小木头牌坊下,头朝东,脚朝西,就地睡着。

心下惊疑道:‘我怎么到这个地方?’

急用手将脖项一摸,头还好端端在上面。

连忙扒起,四下里一望,原来是个破碎花园,也有几间前歪后倒的亭台,也有几十棵树木,还有几块山子石,也都是七零八落的乱堆着。

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仍是当年做秀才的穿着,并不是锦袍锈甲。

心中大为怪异,回头一看,背后有带红墙,像个庙宇的光景;南边一带,都是些菜畦子;西南上有两个人,在那里打水浇菜。

不由的鬼念道:‘想是我被铁里模糊斩首,魂魄流落在此地么?’

又想道:‘怎么被他一刀,杀的衣服也更换了,胡须也杀没了,难道做驸马的不是我么?’

用手在脸上加力一拧,觉得甚是疼痛。

又想道:‘还知疼痛,必不是鬼。’

再抬头将那木牌坊一看,上面有几个字,颜色也都剥落了,隐隐的是‘大觉园’三个字,下面小字,是‘悟本禅师立’。

如玉道:‘这是个和尚的园子无疑了。’

站起来,向那两个浇畦子的人高叫道:‘那种畦子的过来,我有话要问你们!’

听听得那两个人内中有一个说道:‘你看这个失了魂的小厮,从早起跑入我们园子里来,在地下放倒头睡了半天,此刻冒冒失失的站起,又拿官腔叫唤起我们来了。他也不看看,他是个什么东西儿!’

又听得那一个道:‘不要理他。’

如玉句句听得明明白白。心下狐疑道:‘怎么他说我今早才来的?’

慢慢走到两人面前,陪了个笑脸,举手问道:‘敢问二位,我是几时到这园子里睡觉的?’

那两个人见他换了官腔,谦恭起来,也就启转面孔,笑应道:‘相公是今日早饭后来的。入了我们这园子,躺倒就睡。我们这伙计见睡的功夫大了,到要叫起你来。我估料你必是走路辛苦,就没教他惊动你,不料你就睡到这时候。’

如玉道:‘我果然是今早才来的么?’

那人将如玉看了一眼,也不回答,又浇起他的菜畦子来了。

如玉呆了好半晌,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脸,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履,不禁失声道:‘呵呀!三十余年,多少的事业,不料是一场大梦!冷于冰许我有天大的富贵,原来如此!这冷于冰也不成个冷于冰了。我到要问问他去!’

又想着是从御史朱文炜家出门,张华还在他家里,冷于冰临行与了我一首符,并两个柬帖,用手从怀内取出,仔细观看,符还如故。再看两个柬帖,俱是封口未拆,急急的拆开一看,内中只有两块白纸,一字俱无。

如玉看罢,不由的心中大怒,将一符两帖,扯了个粉碎,口里说道:‘冷于冰,你耍人太不近情理了!’

怒了一会,复留神将那园子一看,见牌坊前面有一座小门楼儿,一步步走到门外一望,都是些小户人家居住,土房颇多,树木园子更多。

又向东一望,依稀记得是来路,回想那梦中境况,不由的伤感起来。

正是:身为将相荣无比,一但成擒亦可怜。

命丧刀头魂附体,犹疑今日是当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六十九回-译文

城角陷吓坏痴情客,刀头落惊醒梦中人。

词曰:凄凄的秋风起来,萧萧的落叶声。金钱堂下气难平,心内凄凉,深悔位公卿。雾遮掩甘棠镇,云迷华胥城。刀头过处拟重生,羞见寒酸,形象一书生。

话说如玉听到说放了二子,杀了展其才,才放开了怀抱;又听到说着他领兵,不由得微笑了一笑。公主说:“主上若让你领兵,不知邯郸人马,比当年槐阴人马强弱如何?”

如玉说:“你问到这个,我又想起当年的冷老先生来了。我现在着他第二联柬帖,内中必是为这件事。只用我到那里拆开一看,任凭他天兵神将,定杀他个片甲不回。”

公主说:“主上待你我甚是刻薄,不及我父王十分之一。他如今又有用你的时候。此番得胜回来,也教他知道你的利害,不是白受他的爵禄。”

正说着,家丁报道:“王爷的令旨到了。”

如玉即忙出去接旨,原来是封密札。如玉拜受毕,拆开一看,不过是着他速刻起身,领兵平邯郸的话语,加着些安慰劝赏的言语。如玉到里面,将书字着公主看了,吩咐家丁们收拾行李,即刻入朝。

公主说:“你这一去,要处处小心。两军阵前,不是儿戏的,只愿你早早奏捷回来,免我悬计。”

如玉说:“公主只管放心,不是我温某夸口说,管保马到成功。”

公主令左右安放酒席,与如玉送行。夫妻叙说了许多话,如玉才告辞起身,公主直送到大门内方回。

如玉带领家丁,连夜奔驰,至四鼓时分,到华胥城下。管门官早在此等候,入城到了朝中,不想国王还与众文武在勤政殿秉烛等候。见如玉到来,亲自下殿迎接。如玉先叩谢赦免逆党之罪,国王连忙扶起道:“父子之间尚有意外事体,何况亲戚?”

拉着如玉的手儿,命如玉坐在一旁,细说:“步登高背恩叛乱,勾通敌国。今早已差白虎等领三万人马,保守金钱镇城池,少不得还要劳顿驸马一行。得胜回来,寡人断不惜茅土之封,以报大功。”

如玉说:“此皆臣子职分应为之事,敢言劳顿。臣此去,大要胜有六七,定将步登高生擒活拿,到要问他,国家高爵厚禄,子孙世袭,还有什么亏负他处?他敢勾通外寇,背叛主上!”

国王大喜道:“卿若将步登高生擒活拿,来见寡人,实寡人之至愿也。”

吩咐近侍:“与驸马排宴。”

如玉说:“强寇在境,非人臣饮啖之时。臣此刻就起身,未知主上发多少人马?”

国王说:“白虎、赤心已带去三万。寡人又挑选了四万人马,在东门外等候。”

如玉说:“人马四万,足而又足。”

立即站起,到大营里去。国王那里肯依,定要如玉吃了便宴,同文武送出城门,方才回朝。

如玉到营内,已是天明时候,也无暇看验人马,止将众将按花名册点了一遍,即令放炮起营。人马行了三十余里,探子报道:“昨日赤、白二将军领兵到金钱镇,贼将铁里模糊凶勇异常,被他鞭打了数员战将,赤、白二将军迎敌不住,幸亏城内镇将发兵,接应入城去了。到伤了二三千人马。刻下攻城甚急,求元帅早些相救!”

如玉听了,催兵急行,到金钱镇城前。

铁里模糊也不交战,立刻将人马退去,让如玉进城。如玉见敌人避去,只道他有些怕意,也不遗将追杀,也不在城外安营,做内外互应,为椅角之势。见金钱镇城池颇大,遂带兵一齐入城。到镇城帅府刚才坐下,便听得人声潮涌,火炮连天。小军报道:“贼兵已将城四面围了。”

如玉吩咐各门添兵谨守,准备攻城,随传众将议事。众将俱入帅府参谒。如玉向赤心、白虎再三致谢日前之事,命二将坐于两旁,共商退敌之策。白虎说:“贼兵与我兵多寡相较,看来也差不多。兵书云:‘十围五攻。’今他敢于围城,是铁里模糊自恃勇猛,元帅可设法拿住此人,余俱不足道也。”

如玉说:“容某想一良策。”

说罢,退入后堂,吩咐家丁排设香案,将第二联柬帖供在桌子中间,大拜了四拜,

将柬帖拆开一看,上写道:“邯郸国大将铁里模糊,智勇兼全,驸马宜速想妙策退之,冷某实无计可施。此嘱。”

如玉看罢,大惊道:“这冷先生不成话了!这是甚么时候,甚么地方,才教我想妙策退敌?都是不管人死活的话说,这还了得!”又想道:“或者是太监将此帖抵换了害我。”

再细细观看,还是于冰手笔,与前帖字画一般,心中越发着慌。又将他贴身两个内官叫来,问道:“我这两封柬帖,通是交与你二人收管,为什么将我的抵换了?”

两个内官一齐跪倒道:“此帖二三十年,总在公主卧房炕柜内锁着,钥匙又是公主收管。当年破马如龙时拆了一个,这一个是得胜回时,奴辈同驸马当面交与公主收存。此番又是公主亲手交与奴辈二人,还再三叮嘱,惟恐遗失。且匣儿外,又加着公主亲笔封条,如何就有人抵换?”

如玉喝退二人,又想道:“冷先生是个爱干净的人儿,必是我与公主行房事,得罪了他,故意儿惊吓我。我若诚心拜祷他老人家,定将前言改换,亦未敢定。”

于是又将帖儿供放在桌上,旁边又摆放了笔砚,然后恭恭敬敬,复又叩拜。趴伏在地下,有一杯滚茶时候。惟恐早起来冲破,于是慢慢的站起来,将帖儿又恭恭敬敬,取在手内一看,还是头前那几句话,一个字也未改。如玉呆了一会,将那帖儿拍了几下,大恨道:“冷于冰,你坑杀我了!”

拉过来一把椅子,坐到一边,垂头丧气,就像中了疯痰一样。

突然听到鼓声如雷,火炮声震天,连屋顶都摇动起来。家丁们报告说:“贼兵现在正在紧急攻城,西门城角已经被贼兵攻破,恐怕他们会杀进城来,所有的将领都在那边抢护,军政司请驸马立刻下令!”

如玉听了,举止失措,心里慌乱,对家丁说:“万一贼兵进城,兵将们只会各自保命,靠不住的。你们要好好保护我,如果能逃出城去,就有几分生的希望了。”

又听到喊杀声,就像江水翻滚,海浪倒卷,吓得脸色像死灰一样,只问贼兵是否已经进城。

过了一会儿,火炮声和喊杀声都停止了,家丁们报告说:“西门城角,幸亏众将齐心协力,边打边修,已经修补完好,贼兵都退回营中去了。”

如玉心里才稍微平静了一些,连饭也不吃,也不和将领们商议,一个人想着退敌的策略。到了四更天,想不出什么办法,觉得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没有办法,把赤心、白虎两位将领连夜请到后堂,商议破敌的妙计。两位将领讨论了好半天,也没有什么高见,三个人一直坐到天亮。

探子报告说:“贼将看到攻城攻不下,在昨晚四更天的时候,分兵两路:步登高率领一支大军,从东路杀向我国;铁里模糊率领一支大军,从西路杀向我国。现在城外,四面八方都没有贼兵,祈元帅请定夺!”

如玉大惊道:“这话是真的吗?”

探子说:“我打听到的都是真的、确凿的!元帅不妨派人再去探听。”

如玉伸手,探子退去。

过了一会儿,家丁报告说:“请将(可能是将领的意思)求见!”

如玉坐在大堂上,众将领参见完毕,说道:“现在派人去打探,周城二十多里,四面八方都没有一个贼兵,都是铁里模糊分东西两路杀向我国去了。”

如玉说:“国家是我们的根本之地,应该回兵救援。”

白虎说:“只怕是铁里模糊的奸计。世上哪有坚城重兵在后面,他敢直接带兵进入我国?假如我国调动人马,元帅派将领从后面追杀,他岂不是腹背受敌吗?”

赤心说:“铁里模糊虽然人强马壮,力大鞭沉,现在诸将中没有是他的对手,但不过是一勇之夫。他懂得用兵是什么吗?白将军真是多虑。依我之见,我和白将军各领一万五千人马,也分东西两路,追杀下去。如果我国调动人马御敌,我们胜算有八九。元帅可以在城中整顿人马,等铁里模糊败回这里,元帅可以领兵截杀,断他归路。”

众将领说:“赤将军的意见非常高明,元帅应该按照这个计划行动。”

只见众将领中一人,大声喊道:“不可,不可!”

众将领看去,是左护军副总兵王者辅。如玉说:“总兵有什么高见?”

王者辅说:“铁里模糊诡计多端,并非一勇之夫。现在白将军所说的,非常符合兵法正理。世上哪有坚城重兵在后面,而敢直接进入别人国家的人?依我看来,他因为城中兵势众多,肯定不能攻下城池,所以虚张声势,说是分兵两路,杀向我国;实际上他的人马,都在城外远远地埋伏着。我们一动,军势就分散了,他必然会来攻打城池。等到我们回救时,这座城池已经属于他了。这是显而易见的情况。依我的意见,我们应该将计就计,只管让赤、白两位将军带兵出城,分东西两路赶往我国,但不要走得太远;听到城外火炮响时,就知道是铁里模糊在攻城,白、赤两位将军可以在东西两路杀回,元帅派将领分兵,从四门杀出,这是反客为主的计策。胜算有八九,不知道元帅是否同意?”

如玉说:“你敢保证铁里模糊不会带兵到我国去吗?”

王者辅说:“虚虚实实,这是用兵的常法。我以情理推测,他不必不敢杀向我国,至于‘保证’二字,我不敢妄下承诺。”

如玉说:“怎么样?我本来就知道你不敢保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意见,很容易偏执;众人的意见相同,才是公正是非。现在众将领都认为赤将军的意见好,时机不可失,两位将军可以立刻点齐三万人马出发。”

说完,两位将军领兵,分两路回本国去了。

过了一会儿,探子又来报告说:“佳梦关的贼兵在昨晚三更天,和铁里模糊会合,一同向我国杀来。打听到关中只有一位偏将,五百贼兵镇守,那边请元帅立刻发兵。”

如玉对众将领说:“佳梦关离这里有多少里?”

众将领说:“二十五里。”

如玉说:“如果能够夺下佳梦关,那么邯郸的人马就像锅中的鱼,永无生路了。这需要留下一半人马守城,本帅领一半人马去夺这个关。如果铁里模糊败回,可以领兵截杀,我在佳梦关阻截他的归路。”

于是留下将领守城,自己带了一万人马奔向佳梦关。到了关下,一个人也没有。如玉命令众将领督兵攻关,突然听到关墙上的一声大炮,只见旗帜林立,刀枪如林,一位将领站在关上,拱手微笑,说道:“老伯大人,小侄正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如玉一看,却是步登高,不由得大怒,骂道:“你这狗子,还有脸和我说话?”

步登高说:“老伯不必出口伤人,我也是被昏君逼迫无奈。今天老伯已经中了中元帅调虎离山之计,金钱镇城池已经不保了。舍妹现在在您府上,我理应给您指一条明路:老伯快领人马从这关南路回国,如果还回金钱镇,只怕性命不保。”

如玉更加愤怒,说:“这狗子胡说八道!”

吩咐众军攻关。话还没说完,只见关上响了一声梆子,箭石如雨点般打将下来,众军站立不住,纷纷后退。如玉这时才明白自己中了计,又担心失去金钱镇,急忙领兵回撤,步登高也没有追赶。

等到走到金钱镇城下,看到城上的士兵像云一样多,旗帜上都是邯郸国的字样。如玉看了大惊失色,正想问众将原因,只见城后来了一个将领,带着人马杀来。如玉派将领去应对,又听到城头上响起一声炮响,四门同时打开,冲出无数人马。如玉带领众人边战边退,想要回到本国,刚走到倩女坡,看到追兵越来越远,败兵陆续跟来,心里想:‘虽然离开了虎穴,但我该如何有脸面去见国王和满朝文武?’

正在思考的时候,又听到坡后面战鼓如雷,转出一支人马,从对面迎来。一个将领走在最前面,看起来像黑煞天神一样凶猛。只见他:戴着一顶铁帽子,穿着一身黑色的铠甲。脸方方正正,鬓发短而如刺。宽阔的额头,浓密的眉毛,隐约间杀气腾腾;豹眼鹰准,眼神锐利,难以捉摸。鼻梁凹陷,山根断裂;嘴唇紧闭,露出两颗尖牙。有胡须无鬓发,像是大力金刚下凡;皮肤既黑又糙,像是黑虎玄坛降世。左边挂着铜胎铁杞角稍弓,右边插着穿杨透骨狼牙箭。手提一对磨光的竹节鞭,骑着一匹雪白色的乌骓马。

众将领看到他,认出是铁里模糊。只见他大声喊道:‘温驸马不投降,想要逃到哪里去?’

如玉听到众将领说是铁里模糊,吓得脸色都变了,哪里还说得出话来!突然旁边一个将领大声喊道:‘现在四面都是敌人,我们应当拼死杀出,保护驸马回国。’

众将领听完后,各自催马迎敌。那铁里模糊挥舞着鞭子,像鬼魅一样,打得众将领纷纷落马。

后面邯郸国的大军纷纷赶来,一声呼喊,将如玉围在中间。那铁里模糊挥舞着鞭子直冲,一伸手就将如玉从鞍桥上提了起来。众将领看到主将被擒,一个个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像滚汤里的鳅鳝一样,四处乱窜。

铁里模糊将如玉带到城中,升到大堂坐下,吩咐:‘将温驸马绑来见我!’

此时温如玉心如刀绞,心里想着:‘身为驸马,位至公侯,已经年过六十,今天战败国辱,被敌人擒住,就算侥幸回国,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快点死去,博个死后清名,给子孙留下未来的富贵。’

主意已定,他就大模大样地走上堂来,背对着站在一边。那铁里模糊连忙喝退军士,亲自下来,为如玉解开绳索,扶他坐在正中的椅子上,然后自己朝如玉鞠了一躬,然后坐在下面的椅子上,笑着说道:‘久仰驸马威名,只恨无缘相见。今天承蒙光临,小将有好多话要告诉驸马,不知道驸马是否愿意听?’

如玉说:‘辱国之人,死有余辜,既然被擒拿,杀不杀由你。我和你有什么私情可谈?’

正在这时,小军报告说:‘华胥国的两路人马都回来了,现在城外驻扎。’

铁里模糊说:‘吩咐众将领不要出战,只需小心守城,我有我的办法。’

小军走了。铁里模糊又说:‘驸马不必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前几天,令亲步将军,向我详细讲述了驸马的经历,说华胥老国王在世时,对驸马非常优待。自从这位小国王即位以来,夺取了驸马的土地,削减了驸马的兵权;凡是驸马的亲戚在朝廷做官的,都被调动或革职,没有一个幸存;只留下甘棠一岭,让驸马糊口,完全不念及驸马平定槐阴国的功绩,而且杀害之心,时常藏在心里。就是令亲这次行动,也是为了给驸马讨回公道。常言道:君知我则报君,友知我则报友。大丈夫处世,要光明磊落,恩怨分明,不可拘泥小节。驸马如果愿意投降我国,华胥国的将帅哪一个不是驸马麾下的旧人?一旦号令一下,无不归心。那时得到了华胥国,事事都由驸马做主,即使做华胥国王,也无可不可。如果担心我国主上以二心对待,我国主上也有一个公主,小字丽春,今年才十八岁,才貌双全,我愿意做媒,让驸马与她结为百年之好,怎么能说我国的公主不如华胥国的公主呢?现在华胥国的军队正在城外安营,等候驸马的动向,如果驸马愿意和我上城,宣布他们投降,这就是驸马开国第一件大功,我愿意做偏将,任驸马统领大军征进,不知道驸马的意见如何?’

如玉听到有华胥国的军队在城下,知道是赤、白两位将军回来了,就假装答应道:‘既然承蒙元帅的好意帮助,小弟我也没什么难处,再做一次驸马,享受下半生的荣华。’

铁里模糊听了,非常高兴道:‘这件事都交给我吧,主上都会依从。’

如玉说:‘我现在就和你上城。’

铁里模糊高兴地说:‘驸马真是个爽快豪杰。’

左右两边牵过马来,两人上了城。远远地看到七八里外有一个营盘,铁里模糊用手指着说:‘那就是华胥国的军营。’

如玉说:‘元帅可以派人到华胥军营中,传达我的话,请赤、白两位将军到城下相会。’

没有一顿饭的功夫,两位将军就请来了,各自带着人马聚集在城下。如玉就大声喊道:‘赤、白两位将军,我温某有话要说!’

只见两位将军骑马走出营门。如玉说:‘我温某已经被擒拿,已经没有活路了!两位将军的人马力量薄弱,应该赶紧回去,禀报主上,组织全国人马,为我报仇!再说我还有两个儿子,要他们尽心报国!’

话还没说完,铁里模糊怒斥道:‘小子,竟敢出卖我!’

他拔出刀来,就要砍向如玉。刀头落下的时候,如玉大叫一声,吓出了一身冷汗。

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在一个小木牌坊下,头朝东,脚朝西,就地躺着。心里疑惑道:‘我怎么到了这个地方?’

急忙用手摸了摸脖颈,头还好端端地长在上面。连忙爬起来,四处一看,原来是个破败的花园,有几间前倾后倒的亭台,还有几十棵树木,还有几块山石,都是乱七八糟地堆放着。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还是当年做秀才时的穿着,并不是锦袍铁甲。心中非常奇怪,回头一看,背后有红墙,像是个庙宇的样子;南边一带,都是菜地;西南角上有两个人,在那里浇水种菜。不由得暗自想道:‘难道是我被铁里模糊斩首,魂魄流落在此地吗?’

又想道:‘怎么被他一刀,衣服也换掉了,胡须也消失了,难道做驸马的不是我吗?’

用手在脸上用力一拧,觉得非常疼痛。接着又想:‘还能感觉到疼痛,肯定不是鬼。’

再抬头看那座木牌坊,上面有几个字,颜色都已经剥落了,隐约能看出是‘大觉园’三个字,下面还有小字写着‘悟本禅师立’。

如玉说:‘这肯定是个和尚的园子。’

站起来,向那两个浇花的人大声喊道:‘那个浇花的人过来,我有话要问你们!’

听到那两个人中的一个说:‘你看这个失了魂的小伙子,从早上就跑到我们园子里来,在地上躺了一整天,现在突然站起来,又用官腔叫唤我们。他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

另一个说:‘别理他。’

如玉一字一句都听得很清楚。心里疑惑道:‘怎么他们说我今天早上才来的?’

慢慢地走到两人面前,陪着笑脸,举手问道:‘请问二位,我是什么时候到这个园子里睡觉的?’

那两个人看到他换了官腔,变得谦恭起来,也就转了脸色,笑着回答道:‘相公是今天早餐后到的。进了我们园子就躺下来睡觉。我们这伙计看到你睡得太久,想要叫醒你。我估计你一定是走路累了,就没让他打扰你,没想到你就睡到了现在。’

如玉说:‘我真的今天早上才来的吗?’

那个人看了如玉一眼,没有回答,又继续浇他的菜畦子。

如玉愣了好半天,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脸,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鞋子,不禁失声喊道:‘哎呀!三十多年了,多少事业,没想到是一场大梦!冷于冰说我会有天大的富贵,原来是这样!这个冷于冰也不成其为冷于冰了。我倒要问他去!’

又想着是从御史朱文炜家出门,张华还在他家里,冷于冰临行时给了我一首符和两个请柬,从怀里拿出,仔细查看,符还是原来的样子。再看那两个请柬,都是封口未拆,急忙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两块白纸,一个字都没有。如玉看完后,不由得心中大怒,把那符和两个请柬都撕了个粉碎,嘴里说道:‘冷于冰,你太不近人情了!’

怒了一会,又留神看了看那个园子,看到牌坊前面有一座小门楼,一步步走到门外一看,都是一些小户人家居住,土房子很多,树木和园子更多。再向东一看,依稀记得是来路,回想起梦中的情景,不由得伤感起来。

正是:身为将相荣无比,一但成擒亦可怜。命丧刀头魂附体,犹疑今日是当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六十九回-注解

痴情客:指那些深情而执着于某事物或某人的人,常用来形容对爱情或事业过于投入而忽略了现实。

刀头落:比喻处于危险边缘,形容情况危急。

梦中人:指梦中出现的人,常用来比喻心中所思所想的人。

金钱堂: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甘棠镇: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军事要塞或重要城镇。

华胥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重要城市或军事要塞。

重生:指死后复活,这里可能比喻重新振作或重新开始。

寒酸:形容贫穷或简陋,这里可能指如玉在金钱和地位上的不足。

一书生:指一个读书人,这里可能指如玉的自嘲或对自身身份的描述。

右调《风蝶令》:《风蝶令》是一种古代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一首词。

邯郸人马:指邯郸的军队,邯郸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敌军。

槐阴人马:指槐阴的军队,槐阴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如玉过去的军队。

冷老先生:指如玉提到的某位先生,可能是他的老师或顾问。

第二联柬帖:古代书信的一种,这里指一封书信。

白虎、赤心:可能指两位将领的名字。

铁里模糊:指前面提到的那个凶猛的将领。

步登高:可能是敌方将领的名字。

茅土之封:古代对功臣的封赏,指授予土地和封号。

人臣:指臣子,即国家的官员。

白虎等领三万人马:指白虎等将领带领三万军队。

东门外:指城东门外的地方。

花名册:古代官员和士兵的名册。

椅角之势:军事用语,指两个军队在某个地点形成相互支援的态势。

冷于冰:可能指如玉提到的某位先生的名字,可能是他的老师或顾问。

把椅子:指将一把椅子拉过来,用于坐下。

疯痰:形容极度恐慌、混乱的状态,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慌乱’或‘惊慌失措’。

贼兵:指敌方的士兵,古代战争中常用‘贼’字来形容敌军。

攻城:指敌军对城池进行攻击。

城角:指城墙的角落部分。

军政司: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和政治事务的官员。

驸马:指皇帝的女婿,这里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或将领。

举止失错:指举止慌乱,动作不正常。

抢护:指奋力保护。

军政司着速请驸马示下:军政司要求立即请驸马(贵族或将领)做出决定。

生路:指生存的道路或出路。

江翻海倒:形容声音极大,如同江水翻腾、海水倒流一般。

止教打听:只让去打听。

糊补完妥:修补完成。

祈元帅:祈姓的元帅,指某位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赤心、白虎:可能是两位将领的名字。

本国:指自己的国家。

祈元帅定夺:祈元帅做出决定。

周城:围绕城池。

分遣人打探:派遣人去打探消息。

周城二十余里:围绕城池二十多里。

铁里模糊分东西两路杀奔我国去了:铁里模糊带领部队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我国。

大惊道:非常惊讶地说。

探子:侦察兵,负责打探敌情。

大堂:古代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

左护军副总兵王者辅:可能是某位将领的名字。

鬼诈百出:形容人狡猾多端,善于欺诈。

用兵之常法:用兵的常规方法。

反客为主: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铁元帅调虎离山之计:指用计策使对方离开自己的有利位置。

金钱镇:金钱镇在古代文学中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明,常用来形容偏僻或富饶的地方。

佳梦关:可能是一个地名,指某座关隘。

邯郸:可能是一个地名,指某座城市或地区。

矢石如雨点一般:箭矢和石头如同雨点一样密集地飞来。

梆子:一种打击乐器,这里可能是指敲击梆子的声音。

邯郸国:邯郸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后成为赵国的都城。在这里,邯郸国可能指代一个虚构的国家或势力。

如玉:可能是一个人物的名字,如玉通常指美玉,这里可能暗示人物如美玉般珍贵。

城上兵将如云:形容城上的士兵众多,如同云彩一般密集。

旗号:指旗帜上的标志或文字,通常代表所属的国家或军队。

邯郸国字样:指旗帜上写有邯郸国的字样,表明这些士兵属于邯郸国。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倩女坡:可能是一个地名,与故事情节相关。

败兵:指战败的士兵。

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国王: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满朝文武:指朝廷中的文臣和武将,泛指整个朝廷。

铁幞头: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饰,形状像铁片。

乌金甲:黑色的铁甲,象征坚固和力量。

黑煞天神:形容人物威猛,如同黑煞神一般。

铜胎铁杞角稍弓:一种古代的弓,铜制的弓身,铁制的角稍。

穿杨透骨狼牙箭:一种箭矢,穿透力极强。

水磨竹节鞭:一种用竹子制成的鞭子,经过打磨,节节相连,用以击打。

蹄雪乌骓马:一种黑色的马,蹄子像雪一样白,非常俊美。

温驸马:指温如玉,这里的“驸马”是古代对皇婿的称呼。

肝崩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割。

望六之年:指年龄到了六十岁,古代认为六十岁是人生的晚年。

丧师辱国:指军队战败,使国家蒙羞。

华胥国: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国家,与邯郸国对立。

步将军:可能是一个人物的名字,步将军是步兵团的将领。

槐阴国: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国家,与华胥国和邯郸国有关。

甘棠一岭:可能是一个地名,指温如玉被允许居住的地方。

黑虎玄坛: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祇,以其勇猛著称。

赤、白二将:可能是指两位将领,赤、白可能是他们的颜色标志。

启知主上:向君主报告情况。

顷国人马:指顷国的全部军队。

竖子:古代对年轻人的贬称,有轻蔑之意。

红墙:红色的墙壁,常用来形容庙宇或贵族住宅。

菜畦子:种植蔬菜的田地。

山子石:指山石,常用于园林装饰。

秀才: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资格,相当于现代的高中生水平。

鬼: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鬼指的是人死后灵魂的形态,通常与死亡、超自然现象相关联。

木牌坊:古代用于标志道路、建筑群入口的木制结构,常刻有文字或图案,具有装饰和标识作用。

剥落:指物体表面物质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而逐渐脱落。

大觉园:园子名,可能寓意着觉悟或超脱之意。

悟本禅师:悟本禅师是古代一位佛教禅宗的修行者,此处可能指园子的主人或与之有关。

和尚:指佛教修行者,男性称为和尚。

畦子:指种植作物的田地,通常指成行的田地。

失了魂的小厮:古代对失去精神、显得迷茫或疯狂的人的贬称。

官腔:指官场中使用的正式、刻板的言辞或语气。

相公:古代对男性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先生或老爷。

符:古代迷信中认为具有神秘力量的文字或图形,用于驱邪避凶。

柬帖:古代用于书写的纸片,常用于邀请或通知,相当于现代的请柬或信函。

白纸:此处指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的空白纸张,可能寓意着空虚或无意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六十九回-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场景转换,展现了一个人物从困惑到觉醒的心路历程。首句‘用手在脸上加力一拧,觉得甚是疼痛。又想道:“还知疼痛,必不是鬼。”’通过动作和内心独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在经历了某种非人的经历后,对自身存在的怀疑和对现实感的回归。

接下来的‘再抬头将那木牌坊一看,上面有几个字,颜色也都剥落了,隐隐的是“大觉园”三个字,下面小字,是“悟本禅师立”。’通过观察牌坊上的字迹,不仅揭示了地点,还暗示了人物内心对超脱和觉悟的追求。

如玉的判断‘这是个和尚的园子无疑了。’表现了他对环境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当如玉与浇畦子的人交流时,通过对话展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

人物的心理活动‘心下狐疑道:“怎么他说我今早才来的?”’通过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性格。

如玉与浇畦子的人的对话中,人物的行为和对话透露出他的傲慢和对自身遭遇的否认,这种对比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如玉的自我反思‘呵呀!三十余年,多少的事业,不料是一场大梦!冷于冰许我有天大的富贵,原来如此!’表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通过如玉对符和柬帖的处理,揭示了人物对信任的背叛和对现实的失望,同时也展现了人物情绪的剧烈波动。

最后一句‘正是:身为将相荣无比,一但成擒亦可怜。命丧刀头魂附体,犹疑今日是当年。’通过诗句的引用,总结了人物的一生,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主题。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六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18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