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绿野仙踪》是清朝时期李百川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年代: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内容简要:全书以求仙学道为幌子,以冷于冰成仙事为线索,联缀连城壁救兄避难、金不换娶妻惹祸、朱文玮林润历难建功、温如意烟花场失意、周琏贪风月招邪、林润邹应龙参倒严嵩等几个现实故事,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抒击了时政,表现了惩恶扬善的民主思想,有较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虽时有荒诞的神怪描写和道术说教,亦掩不住积极涉世的倾向。整部小说结构较为严谨,行文流畅,情节生动,描写亦较细腻而风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八回-原文
读圣经贡生逐邪气斗幻术法官避妖媛
词曰: 要见伊人面,见时胡嚼念。腐儒殊可怜,应和驴同圈。法官挥宝剑,拘神人共羡。竟夜不成眠,除妖尔许难。——右调《醉公子》。
话说妇人和周琏架云雾升在半空,不过顿饭时候,已落平地。
妇人着周琏睁眼看视,依旧还归在平台上、周琏大喜。
妇人道:‘我在此等你,你先去见你父母,把我的话要说的明明白白,一句不可含糊。依得、依不得,速来回覆我。’
周琏满口答应,下了平台。
早有许多男妇看见,欢声若雷,各分头去传报。
周通夫妇和蕙娘皆欣喜如狂,没命的跑来看视。
周琏早到面前,父母妻子重见,犹如死去复生,各喜出意外。
周琏见蕙娘包着头,络着左臂,忙问原故。
方知是被风刮下平台所致,心上甚是疼怜。
一同到蕙娘房中,大小男妇,于门内窗外听说原由。
周琏将如何去、如何来,并妇人相订的话,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众男妇都听呆了,大家心内都胡猜乱疑。
周通向冷氏道:‘但得儿子回来你我便有生路。此妇神通广大,是仙是妖,均未敢定。他说的话,须句句依他,将来再做裁处。’
又向蕙娘道:‘你须权变一时,若不回避他,不但于我全家不利,只怕你的性命也难保。若再将我儿子拿去,便终身无见面之期了。你可于此时收拾一切,将伺候你的妇人女厮,俱同到你娘家住,听候动静。千万嘱咐你父母,断断不必来。至于一应食用并请医调治,我自差人天天照料办理。’
又吩咐家人速备轿子莫误。
蕙娘听了,满肚中不快活、不服气。
因公公苦口叮咛,无奈何,只得依允。
周琏再四嘱令保重,心上也甚是作难。
周通又吩咐众妇女道:‘此妇下平台时,你们个个都要和待你大奶奶一样,惹下他关系不小。’
又向周琏道:‘功夫大了,他在平台久候,你快去回覆,可请他到内花亭暂坐。等你妻去后,再请他到这屋中来。快去,快去!’
周琏去了。
蕙娘大哭着坐轿回娘家去讫。
少顷,众男妇见周琏和一天仙般美人走来。
看人才又比蕙娘在上些。
只见他轻移莲步,袅袅婷婷,同周琏入花亭中坐下。
众妇女虽不叩拜,却也遵老主人教戒,各恭恭敬敬,侍立两傍。
又见他起朱唇、露皓齿,笑盈盈向众妇女道:‘你们可替我在老爷太太上禀知,说我要拜见请安。’
众妇女连声答应,早去了三四个传说。
须臾,来了两个妇女说道:‘老爷太太请仙姑到内东院屋中相见。’
妇人听了,随即站起,同周琏走入东屋。
周通夫妇连忙迎接。
妇人便端端正正叩拜下去,冷氏双手相扶,说道:‘我老夫妇皆尘世凡人,怎敢当仙姑重礼!’
妇人道:‘媳妇与女婿系天数该合,始到此了此情债。望二位大人以儿女看成,莫疑为妖灵狐媚,便是万幸。媳妇今后若少有不合道理处,还求二位大人当面叱责,毋从世套。至于仙姑称呼,不但母亲不可,即家中男妇亦不可。今既做女婿妻房,便是一家骨肉。若还以路人相待,媳妇何以存身?’
周通道:‘我儿子说你是上元夫人之女,我老夫妻实不敢以尊长自居。今既说明,我们便以儿妇相待了。’
妇人又深深一拂道:‘多谢二位大人垂怜。’
周通向众妇女道:‘快与你新大奶奶烹茶备饭!’
随即出去。
众男妇见他人才绝世,说话儿句句可人,没一个不以他为真仙下界,私叹周琏有大命大福,羡慕不已。
早传的通国皆知,以为今古未有的奇事。
次日早,齐贡生来。
周通同沈襄迎接,贡生举手道:‘昨小女回家,说令郎同一妇人驾云而回。此天皇氏未有之奇闻。《学庸》云:‘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老亲家急宜修省。’
周通也不回答他,让到书房坐下。
贡生道:‘此妇还在么?’
沈襄道:‘现在内园东屋。’
贡生道:‘先生可知其根底否?’
沈襄道:‘他来去不测,兼通幻术,我焉能知其根底?’
贡生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我辈俱未能造此,言之可愧!’
又向周通道:‘此妇可许一见否?’
周通怕他语言迂腐,得罪下了,连忙止他道:‘此妇不肯见客,就见他也无益。到是叫小儿出来一见,以慰亲家悬计。’
贡生道:‘弟欲见之心确乎其不可拔,必须一见,以决弟疑。’
周通却他不过,着人说与冷氏,先向新妇道达,并言贡生说话冒昧。
少刻家人出来,向周通低语道:‘太太道达过了,新妇说这有何妨,着请入去拜见。’
周通请沈襄一同相陪,到妇人房内。
冷氏先向贡生一拂。
贡生还揖,沈襄忙与冷氏下拜,被周通拉住。
妇人与贡生、沈襄万福,大家坐下。
贡生伸二指,指着妇人问周通道:‘昨日驾云来的,就是他么?’
周通点头。
贡生听了,便将两眼紧闭,口中默默念诵起来。
周通低低向沈襄道:‘舍亲是无书不读的人,或者念诵什么咒语,亦未敢定。’
沈襄道:‘不必惊动他,少刻自知。’
不意他念诵的功夫颇大,众妇女交头接耳,互相窃笑。
好半晌,只见贡生将两眼睁开,大声道:‘你还不去么?’
两只眼硬看妇人,看了一会,向周通、沈襄道:‘吾无能为矣。’
周通道:‘老亲家适才念诵甚么?’
贡生道:‘我闻圣经最能逼邪,方才从‘大学之道’直念到‘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沈襄忍不住鼻子内呼出了一声,勾引的大小妇女都笑起来。
周通也由不得笑了笑。连忙让贡生外边坐,和沈襄陪了出来。
贡生向沈襄道:‘此妇明眸善睐,娇艳异常,奸淫必矣!吾甚为小婿忧之。假如死于此妇之手,于小女大不利焉。’一边走,一边说道:‘我去了。’
周通留他吃早饭,贡生道:‘虽有旨酒佳肴,其如五脏神不愿随鞭镫何?’言讫,坐轿子去了。
周通回到书房,问沈襄道:‘先生看此妇何如?’
沈襄道:‘容貌实系绝色,仙妖均未敢定。然举止文雅大方,似与小户人家妇女天渊。’
周通道:‘先生博通经史,淹贯百家,仙女下嫁凡夫,亦有此书否?’
沈襄道:‘野史外传,纪载宁仅千百?要皆不可为训。以晚生愚见看来,日前那阵大风,怪异非常。藉此风将令郎摄去,今又同回,此又系为令郎情欲所迷。神仙决不如此。愚意揣夺,十有八九系狐之通天者。可将令郎叫来,问他床被间事,果有异于人否?’
周通连连点头,差人将周琏叫来,同沈襄细问。周琏道:‘事事与人无异。惟下体内过寒。’
沈襄沉吟道:‘如此说,必非狐狸,乃阴妖也。’
周通道:‘我家人中有一扎拉布,是西域人,颇有胆力。今晚着他刺死此妇,未知可否?’
沈襄大笑道:‘此妇有通天彻地手段,岂一刺客所能了决!倘刺而不死,下文可胜道耶!愚意邪不胜正,晚生此刻做呈词两张,差人求本县用印,代为申详关帝并牒本县城隍,向庙中焚烧,或者邀冥诛,即是老先生福德感应。’
周通道:‘甚好。然须慎密之,被他知道,惹祸不浅。’
不意焚烧后,寂然无应。
又过了数天,见周琏面色黄瘦,神情也有些痴呆,周通夫妇大是愁苦,又与沈襄相商,欲访求术士降妖。沈襄道:‘此妇与令郎有言在先,若把他当妖魔鬼怪看待,有那时休要怨他之语。我们知道谁是高人?胡乱请些僧道来,除妖降不成,再将令郎被他摄去,终身求一面而不可得,悔之晚矣!’
周通道:‘信如先生言,则小儿可静听其死乎?’
沈襄道:‘晚生到想出一策。若得此人来,可立辨真伪。本省龙虎山上清宫,现有张天师,何不差人备重礼诚恳,晚生再写一张呈词,到彼投递,倘邀降临,则万无一失矣。’
周通大喜道:‘非先生言,我那里想得起?’
于是秘差能干家人四个,连夜赍厚礼去了。岂期周琏为色欲所困,日甚一日,形容与前大不相同。周通暗中劝他以保养身体为重,他如何肯听?止知和妇人取乐。周通夫妇愁惧欲死。
过了几天,请天师人回来,言天师于数日前奉诏入都祈雨去了,今请来极有道力法官二人,少刻即到。周通听得天师虽未至,有法官来,觉得怀抱少开。忙吩咐在园子第二层西院,迎辉轩做客舍,又令整备酒席。
须臾,法官到来。周通、沈襄迎入。一老年人姓裘,一少年人姓魏,席间叙说妇人原由。
酒席完后,裘法官道:‘我两人入去看看此妇,何如?’
周通又将妇人和周琏说的话细述了一遍,裘法官道:‘哪些说,是教他知道不得。也罢了,请令郎来一见。’
周通着人将周琏叫至,两法官看了一会,周琏去了。
魏法官道:‘令郎满脸都是阴气,又非鬼物缠绕,我且画一道符,拿去试试他。’
裘法官连连摆手道:‘此妇云来雾去,手握风雷,岂一符所能遣除?还得大费周章。’
向周通道:‘可着尊纪们于此院中设一坛,用七张方桌、香烛黄纸、朱笔宝剑、神降甲马等物,交二鼓时分,俱要完备。’
再吩咐大小男女:‘不可在门隙中偷窥,不可在背间议论长短,到不妨在妇人房屋左近观望。若见异样神物到彼处,切不可大惊小怪,不可谈论形像凶恶,不可用手指点。’
周通一一答应,着人内外暗中说知。又问裘法官道:‘今晚法师遣将拘神,逐除妖妇,奈小儿与妖妇同宿,又不敢教他回避。万一小儿亦被伤在内,该怎处?’
裘法官大笑道:‘若伤了令郎,是我们特来除人矣,那里还是除妖!放心,放心!’
到二更以后,两个法官将迎晖轩院门关闭,众男妇俱在妇人院外远远观望。
等至三更将近,只见西北上烟云缭绕,约料从二法官院中升起。
少刻,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看的里面有一神将,披金甲,执长矛,将到妇人房前。
只见妇人屋顶上出白气一股,将那云气和神将冲起数丈高下,化为乌有。
到四鼓时,又见西北上火光忽明忽灭。
少刻,那火光一闪,于火光中进出一物。
月色之中,看的甚是真切。
只见那物赤发蓝面,海口锯牙,身约五尺长短,手中拿一大杵。
疾同鹰隼,光若掣电,直奔妇人房前。
只见屋内喷出一珠,大如酒杯,红似火炭,在那物头上碰了一下。
只见那物若天星四散,化红光一缕,冲空而去。
众男妇等候至天明,再无所见。
周通令人窥探妇人动静,安然无恙。
周通走入书房,向沈襄道:‘裘、魏两法师要算极有本领的人!’
遂将夜间所见细细说了一遍,沈襄只是咬指摇头。
周通道:‘此妇是妖无疑矣,只是除不了他,该怎么?’
沈襄道:‘此刻天色初明,俟日出时,同老先生见二位法师,他或者还有妙术奇法。’
至日高时分,同到迎晖轩来。
两个法官各面带惭色,说道:‘我辈此时即告别矣。’
周通道:‘妖妇尚在,如何去得?’
裘法官道:“昨夜举动,想皆众目共见,我辈法力止此,若再不识进退,必讨大没趣味。”
周通再四苦留,沈襄亦相帮劝阻,两个法官那里肯听。
周通跪在地下哀恳,两个法官也一齐跪下,只是绝意要行。
周通又留吃早饭,亦不肯吃。
周通没法,厚备劳金相赠,两个法官辞了四五次,方肯收受。
向周通道:“老先生宜速访高人,此妖神通不小。若天师在,或请龙虎印或五雷印,庶可降服:奈天师入都,归期未定。今有负委任,反叨厚贶,讨愧之至!”
周通道:“难道贵同事中,岂再没个有大法力的?祈荐一二人,救小弟一家性命。”
魏法官道:“我辈法力实无有出这位裘敝友之右者。就是天师,亦常刮目相待,每以法师相称。今他且不能,余人又何足算?”
周通道:“小儿夜夜与这妖妇同宿,未知伤的了性命否?”
裘法官笑道:“夫妻房欲不节,尚可促寿,况与妖妇作对垒耶?我看令郎神气还未到阻丧地步,多则二十天,少则半月,精力竭矣。到那时,便真是无救!快快的于四方求访高人。”
说着,又将双眉紧蹙,摇着头儿道:“我不怕与老先生添愁烦,此妖妇非真正神仙,第二个也拿他不了。再和老先生实说罢,便请得龙虎、五雷二印俱到,也不过逼他回避一时,他定另想别法,将令郎拿去,直至死而后已。”
从人将行李搬去,周通、沈襄送出园门,两人回到外花亭坐下。
周通复求沈襄出谋,沈襄到此际也没法,惟以等候天师回来,再做设处开解。
再说妇人早间梳洗毕,向周琏道:“你可同我回五祖山去罢。”
周琏虽为情欲所迷,到的还心上恋家。听了此话,大是惊惶,神色惧怕之至。
妇人笑道:“你待我恩情,尚有何说。只是你父母的心大变了。”
周琏道:“有何心变处?”
妇人道:“昨晚三更以后,你便睡熟,你父母延请术士拘遣神将来害我,我本岛洞真仙,岂惧妖法邪术!”
周琏问神将来由,妇人笑而不言。
又道:“我若必定逼你走,一则怕伤你怀抱,二则又见你惊惧之至,我心何安?若和你住在此处,有何颜面?且恐你父母把你隐藏起,远避他乡,亦不可不预为防备。”
周琏道:“就我父母有此心,其如我不肯去何?况你是神仙,凡我所到之地,焉能欺得过你!”
妇人摇着头儿道:“那时我又须费力访你。”说着,凝眸想了一会,于身边取出一小锦囊。
锦囊内倾出许多大小丸药,颜色也不一,于内拣出桐子大一紫黑丸,将余丸复归囊内,笑向周琏道:“你若着我和你永远在你家中,不去洞府,你可将这丸药吃在腹中。”
周琏道:“你断不忍心用毒药害我,我就吃了。”说着,用手接来,着在口中。
此药亦不用嚼咽,即滚入腹内。岂期吃此药后,爱恋妇人,更十倍于前。除两便之外,老不出门,日与妇人欢笑纵淫。
于家中男妇,有时认识,有时便忘之矣。
周通夫妇叫他,有去的时候,还有十次、八次,叫杀不去的时候。
老夫妻两个惟有相对嗟叹,流泪而已。
正是:读罢圣经无感应,贡生学问于斯尽。
犹之逃去二法官,卸责空谈龙虎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八回-译文
读圣经贡生逐邪气斗幻术法官避妖媛
词曰: 要见伊人面,见时胡嚼念。腐儒殊可怜,应和驴同圈。法官挥宝剑,拘神人共羡。竟夜不成眠,除妖尔许难。——右调《醉公子》。
话说妇人和周琏驾云升到半空中,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就已经落在平地上。妇人让周琏睁开眼睛看,发现他们依旧回到了平台上,周琏非常高兴。妇人说:“我在这里等你,你先去见你的父母,把我的话要说得明明白白,一句不可含糊。依得、依不得,速来回覆我。”
周琏满口答应,下了平台。早有许多男男女女看见,欢声如雷,各分头去传报。
周通夫妇和蕙娘都欣喜若狂,没命地跑来看视。周琏早就到了面前,父母妻子重见,感觉像是死而复生,大家都喜出望外。周琏看到蕙娘包着头,左臂缠着绷带,忙问原因。才知道是被风吹下平台所致,心里非常疼爱。他们一同到了蕙娘的房中,大小男女都在门外窗外听他们讲述原因。周琏把如何去、如何来,以及妇人订的话,详细地说了一遍。众男女都听呆了,心里都胡猜乱疑。周通对冷氏说:“只要儿子回来,我们就有生路了。这个妇人法力高强,是仙是妖,还不敢确定。她说的话,我们必须句句依从,将来再做决定。”
他又对蕙娘说:“你必须暂时变通一下,如果不回避她,不仅对我们全家不利,恐怕你的性命也难保。如果她再把我儿子带走,就永远没有见面之期了。你现在收拾一下,把伺候你的妇人女仆都带到你娘家住,听候消息。千万嘱咐你的父母,千万不要来。至于一应饮食和请医调治,我自会派人天天照料办理。”
他又吩咐家人快备轿子,不要误事。
蕙娘听了,心里很不痛快、很不服气。因为公公苦口婆心,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周琏再三叮嘱她保重,心里也很是难舍。周通又吩咐众妇女说:“这个妇人从平台上下来时,你们都要像对待大奶奶一样对待她,这关系到我们全家。”
他又对周琏说:“事情很重要,她在平台上等了很久,你快去回复,请她到内花亭暂坐。等你妻子离开后,再请她到这屋中来。快去,快去!”
周琏去了。蕙娘哭着坐轿回娘家去了。
过了一会儿,众男女看到周琏和一个天仙般的美人走来。看她的容貌又比蕙娘更胜一筹。只见她轻移莲步,袅袅婷婷,和周琏一起走进花亭坐下。
众妇女虽然没行叩拜礼,但也遵照老主人的教诲,恭敬地站在两旁。
她又开口笑盈盈地对众妇女说:“你们可以去告诉我家老爷太太,说我想要拜见请安。”
众妇女连声答应,有三四个去传话了。不久,有两个妇女来说:“老爷太太请仙姑到内东院屋中相见。”
妇人听了,立刻站起来,和周琏一起走进东屋。
周通夫妇连忙迎接。妇人便规规矩矩地跪拜下去,冷氏双手扶起,说:“我们老夫妇都是凡人,怎么敢当仙姑的大礼!”
妇人说:“媳妇和女婿是天意注定要结合的,才到了这里来了结情债。希望二位大人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他们,不要怀疑他们是妖魔鬼怪,那就好了。媳妇今后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二位大人当面斥责,不要按照世俗的规矩。至于仙姑的称呼,不仅母亲不可以,家里的人也不可以。现在既然做了女婿的妻子,就是一家人了。如果还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对待,媳妇怎么能够存身?”
周通说:“我儿子说你是上元夫人的女儿,我们老夫妻实在不敢以长辈自居。既然已经说明了,我们便以儿媳妇相待了。”
妇人又深深地一拜说:“多谢二位大人慈悲。”
周通对众妇女说:“快去给你新大奶奶泡茶准备饭食!”
随即出去。众男女看到她美貌绝世,说话温柔可人,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她是下凡的真仙,私下里感叹周琏有大命大福,羡慕不已。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国,人们都以为这是古今未有的奇事。
次日早上,齐贡生来了。周通和沈襄迎接,贡生举手说:“昨天我的女儿回家,说令郎和一个妇人驾云回来。这是天皇氏时代都没有的奇闻。《学庸》说:‘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老亲家应该赶快反省。
周通没有回答他,让他到书房坐下。贡生说:“这个妇人还在吗?”
沈襄说:“现在在内园东屋。”
贡生说:“先生知道她的底细吗?”
沈襄说:“她来去不定,还会幻术,我怎么可能知道她的底细?”
贡生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我们这些人都未能做到这一点,说出来很惭愧!”
他又对周通道:“这个妇人可以让我见一见吗?”
周通怕他说话迂腐,得罪了人,连忙阻止他道:“这个妇人不愿意见客人,就算见了她也无益。倒是叫我的儿子出来一见,以慰亲家的悬念。”
贡生说:“我想要见她的心非常坚定,必须一见,以消除我的疑虑。”
周通拗不过他,让人告诉冷氏,先向新媳妇说明,并说贡生说话冒昧。过了一会儿,家人出来,对周通低声说:“太太已经说明了,新媳妇说这有什么关系,让她请进去拜见。”
周通请沈襄一同陪同,到妇人的房内。
冷氏先向贡生一拜。贡生还了一礼,沈襄忙和冷氏下拜,被周通拉住。妇人对贡生、沈襄行礼,大家坐下。贡生伸出手指数着妇人问周通道:“昨天驾云来的,就是她吗?”
周通点头。
贡生听了,便闭上眼睛,口中默默念诵起来。
周通低声对沈襄说:“我这位亲戚是位书呆子,可能是在念什么咒语,也未可知。”
沈襄说:“不必惊动他,一会儿他自己会知道的。”
没想到他念诵的时间很长,众妇女交头接耳,互相偷笑。过了好一会儿,只见贡生睁开眼睛,大声说:“你还不去吗?”
他直直地看着妇人,看了一会儿,对周通、沈襄说:“我无能为力了。”
周通问:“老亲家刚才念诵的是什么?”
贡生说:“我听说圣经可以驱除邪气,刚才从‘大学之道’一直念到‘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沈襄忍不住从鼻子里呼出一声,引得在场的大小妇女都笑了起来。周通也不禁笑了笑,急忙让贡生到外面坐下,自己和沈襄一起陪了出去。
贡生对沈襄说:“这位妇人明眸善睐,娇艳得非同寻常,一定会被奸淫!我为我的女婿感到非常担忧。如果他在这位妇人手中死去,对我女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边走,一边说:“我走了。”
周通留他吃早饭,贡生说:“虽然有美酒佳肴,但我的五脏六腑不愿意跟随鞭子和马镫。”说完,坐上轿子离开了。
周通回到书房,问沈襄:“先生觉得这位妇人怎么样?”
沈襄说:“她的容貌确实是绝色,无论是仙女还是妖怪都不敢轻易定论。但是她的举止文雅大方,似乎与普通人家妇女有着天壤之别。”
周通说:“先生博学多才,通晓经史,百家学问都涉猎,仙女下嫁凡人,也有这样的记载吗?”
沈襄说:“野史杂谈,记载的也不止千百次,但都不值得作为依据。依我愚见,日前那阵大风非常异常。可能是这股风将令郎摄去,现在又一同回来,这可能是被令郎的情欲所迷惑。神仙绝不会这样。我推测,十有八九是狐狸精通天者。可以把令郎叫来,问他床上的事情,看他是否与常人不同?”
周通连连点头,派人将周琏叫来,和沈襄详细询问。周琏说:“一切都与常人无异。只是下体过寒。”
沈襄沉思道:“这么说,肯定不是狐狸,而是阴气妖怪。”
周通说:“我家有一名叫扎拉布的人,是西域人,很有胆量。今晚让他去刺杀这位妇人,你看怎么样?”
沈襄大笑道:“这位妇人有着通天彻地的手段,岂是一个刺客就能解决掉的!如果刺杀没有成功,接下来的事情还怎么继续呢!我认为邪不胜正,我现在写两张呈词,派人去请求本县用印,代为向关帝和县城隍庙中焚烧,或者请求冥界诛杀,这可能是老先生福德感应的结果。”
周通说:“很好。但是要小心谨慎,如果被她知道了,可能会招来大祸。”
没想到焚烧之后,没有任何回应。
又过了几天,看到周琏面色黄瘦,神情也有些呆滞,周通夫妇非常忧愁,又与沈襄商量,想要寻找术士降妖。沈襄说:“这位妇人与令郎有约定在先,如果把他当作妖魔鬼怪看待,到时候可不要怨恨他。我们怎么知道谁是高人?胡乱请些僧道来,除妖降魔不成,反而可能把令郎再次被她摄走,终身求一面而不可得,那就后悔莫及了!”
周通说:“如果先生这么说,那我的儿子只能静候死亡了吗?”
沈襄说:“我倒想出一个办法。如果这个人来了,可以立刻分辨出真伪。本省龙虎山上清宫,现在有张天师,为什么不派人带着重礼诚恳地去邀请,我再写一张呈词,送到那里,如果他们愿意降临,那就万无一失了。”
周通非常高兴说:“如果不是先生这么说,我怎么会想到呢?”
于是秘密派遣了四个能干的家人,连夜带着厚礼去了。没想到周琏被色欲所困,一天比一天严重,形容与前大不相同。周通暗中劝他要注意保养身体,但他怎么肯听?只知道和那位妇人取乐。周通夫妇愁苦欲死。
过了几天,请天师的人回来了,说天师几天前奉诏入都祈雨去了,现在请来了两位极有道力的法官,马上就到。周通听到天师虽然没有来,但有法官来,觉得心里稍微好受一些。急忙吩咐在园子第二层西院的迎辉轩做客舍,又命令准备酒席。不久,两位法官到了。周通、沈襄迎接他们。一位是姓裘的老人,一位是姓魏的年轻人,在酒席上讲述了那位妇人的来由。酒席结束后,裘法官说:“我们两个人进去看看这位妇人,怎么样?”
周通又把妇人和周琏说的话详细地说了一遍,裘法官说:“那些话,是让她知道不能说的。算了,请令郎来见一见。”
周通派人把周琏叫来,两位法官看了一会,周琏离开了。魏法官说:“令郎满脸都是阴气,但不是被鬼物缠绕,我先画一道符,拿去试试他。”
裘法官连连摆手说:“这位妇人云来雾去,手握风雷,岂是一道符就能驱除的?还得大费周章。”
他对周通说:“可以让人在这个院子里设一个坛,用七张方桌、香烛黄纸、朱笔宝剑、神降甲马等物,到二更时分,都要准备齐全。”
他又吩咐大小男女:“不要在门缝中偷看,不要在背后议论是非,不妨在妇人房屋附近观望。如果看到有异样的神物到那里,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谈论形象凶恶,不要用手指点。”
周通一一答应,派人内外悄悄地通知。又问裘法官:“今晚法师要遣将拘神,驱逐妖妇,但令郎和妖妇同宿,又不敢让他回避。万一令郎也被伤在里面,怎么办?”
裘法官大笑说:“如果伤了令郎,那我们就是来除人的了,哪里还是除妖!放心吧,放心吧!”
到了二更以后,两位法官把迎辉轩院门关闭,众男妇都在妇人院外远远观望。等到三更将近,只见西北方向烟云缭绕,估计是从两位法官的院子里升起的。不久,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约约。看到里面有一位神将,身穿金甲,手持长矛,来到妇人房前。只见妇人屋顶上冒出一股白气,将那云气和神将冲起数丈高下,化为乌有。
到了四鼓时,又看到西北方向火光忽明忽灭。不久,那火光一闪,从火光中进出一物。在月色中,看得非常清楚。只见那物红发蓝面,口中有锯齿,身长约五尺,手中拿着一根大杵。它像鹰隼一样快速,光芒如闪电,直奔妇人房前。只见屋内喷出一颗珠子,大小如酒杯,红得像火炭,在那物头上碰了一下。只见那物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四散,化成一道红光,冲向天空。
众男妇等到天亮,再也没有看到什么。周通派人去窥探妇人的动静,她安然无恙。周通走进书房,对沈襄说:“裘、魏两位法师确实是有本领的人!”
于是把夜间所看到的一切详细地说了一遍,沈襄只是咬着手指摇头。
周通说:“这位妇人是妖精无疑了,只是我们无法除掉她,该怎么办?”
沈襄说:“现在天色刚亮,等到日出时,和老先生一起去见两位法师,他们或许还有其他神奇的法术。”
到了日上三竿时,他们一起来到迎辉轩。两位法官面带愧色,说:“我们现在就要告辞了。”
周通说:“妖妇还在,我们怎么可以离开?”
裘法官说:‘昨夜的举动,想必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的法力也就到这儿了,如果再不懂得进退,那就真的没意思了。’
周通再三苦留,沈襄也帮忙劝阻,但那两个法官哪里肯听。周通跪在地上哀求,两个法官也一起跪下,但他们的决心已定。周通又留他们吃早饭,他们也不肯吃。周通没有办法,只好准备了丰厚的礼物相赠,两个法官推辞了四五次,才肯接受。他们对周通道:‘老先生应该赶快去拜访高人,这个妖神法力不小。如果天师在,或许可以用龙虎印或五雷印来制服他:但天师已经进京,归期未定。现在我们负有责任,却接受了这么重的礼物,真是感到非常惭愧!’
周通道:‘难道在您的同事中,就没有一个有大法力的吗?请您推荐一两个,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魏法官说:‘我们的法力其实没有超过裘敝友的。即使是天师,也常常对他刮目相看,每次都称呼他为法师。现在他都无法做到,其他人又算得了什么?’
周通道:‘我的儿子每晚都与这个妖妇同宿,不知道这会伤害到他的性命吗?’
裘法官笑着说:‘夫妻之间的房事如果不节制,还可以缩短寿命,何况是与妖妇对抗呢?我看您的儿子精神状态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多则二十天,少则半个月,他的精力就会耗尽。到那时,就真的无法挽救了!赶快在四处寻找高人吧。’
说着,裘法官皱起眉头,摇着头说:‘我不怕给老先生增添烦恼,这个妖妇并不是真正的神仙,即使请来龙虎、五雷二印,也只能让她暂时回避,她一定会想出别的办法,把您的儿子抓走,直到他死为止。’
随从把行李搬走,周通和沈襄把他们送到园门口,两人回到外面的花亭坐下。周通再次请求沈襄出主意,沈襄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天师回来,再想办法解决。
再说那个妇人早上梳洗完毕,对周琏说:‘你可以跟我回五祖山去。’
周琏虽然被情欲所迷惑,但心里还是对家有所留恋。听了这话,他非常惊慌,脸色都变了。妇人说:‘你对我这么好,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你父母的心变了。’
周琏问:‘他们有什么心变?’
妇人说:‘昨晚三更以后,你就睡熟了,你父母请来术士拘遣神灵来伤害我,我本是岛上的洞真仙,怎么会害怕妖法邪术!’
周琏问神灵的来历,妇人笑着不说话。又说:‘如果我一定要逼你走,一方面是怕伤害你的感情,另一方面是看到你如此惊慌,我的心怎么安得下来?如果我们住在这里,我还有什么脸面?而且我担心你父母会把你藏起来,远远地避开,我们也不能不提前做好准备。’
周琏说:‘就算我父母有这个想法,但我不会去的。何况你是神仙,我走到哪里,怎么可能骗得过你!’
妇人摇着头说:‘那时候我又得费劲去找你。’说着,她凝视了一会儿,从身边拿出一个小锦囊。锦囊里倒出许多大小不一的药丸,颜色也不一样,她从中挑出一个桐子大小的紫黑色药丸,其余的又放回囊中,笑着对周琏说:‘如果你希望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不去洞府,你就可以把这种药丸吃在肚子里。’
周琏说:‘你断不会忍心用毒药害我,我就吃了。’说着,他用手接过药丸,放进嘴里。这种药丸不用嚼咽,就滚进了肚子。没想到吃了这种药后,他对妇人的爱恋比以前增加了十倍。除了上厕所,他很少出门,每天和妇人欢笑着纵情声色。有时候家里的人能认出他,有时候又忘了。周通夫妇叫他,有时候去,有时候不去,有时候叫得他杀都不愿意去。老夫妻俩只能相对叹息,流泪。
正是:读罢圣经无感应,贡生学问于斯尽。犹之逃去二法官,卸责空谈龙虎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八回-注解
圣经:圣经,这里可能指的是道教经典。
贡生:贡生,指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生员,这里可能是指有学问的人。
逐邪气:指驱除邪恶之气,这里的“邪气”可以理解为不良的气场或邪恶的势力。
斗幻术:指与幻术进行斗争,幻术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魔术或妖术。
法官:法官,指具有法力的法官,同裘法官。
避妖媛:指躲避妖怪,媛在这里是对女性的美称。
架云雾:指乘坐云雾飞行,这里用来形容超凡脱俗的能力。
胡嚼念:指胡乱念叨,这里可能是指心中不安或焦急的状态。
腐儒:指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带有讽刺的意味。
殊可怜:非常可怜,表示对腐儒的同情。
驴同圈:与驴子关在同一圈里,比喻与低能的人为伍。
拘神人:拘束神灵,这里可能是指法官用宝剑约束邪恶势力。
共羡:一起羡慕,表示对法官能力的钦佩。
竟夜不成眠:整夜都睡不着,形容非常焦急或忧虑。
除妖尔许难:除去妖怪如此困难,表示任务的艰巨。
权变一时:暂时采取变通的办法,这里指蕙娘为了保护家人而暂时躲避。
女厮:古代对女仆的称呼。
上元夫人:指上元节的夫人,这里可能是指妇人自称的身份或背景。
天数:指天意,命运。
情债:指前世的债务,这里可能是指因缘际会。
尘世凡人:指尘世间的普通人。
妖灵狐媚:指妖魔鬼怪和狐狸精等,这里带有贬义。
合:匹配,指因缘和合。
造:达到,这里指修行或修炼。
近而忽之也:接近却忽略了它,这里指贡生认为《大学》中的某些内容容易被忽视。
勾引:指用言语或行为吸引他人,此处指用言语或行为吸引妇女。
明眸善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眼神迷人。
娇艳异常: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
奸淫: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侵犯妇女,此处指对妇女有不轨行为。
小婿:对女婿的称呼,此处指周通的女婿。
大不利:指非常不利的后果。
旨酒佳肴:指美酒佳肴,指丰盛的酒席。
五脏神:指人的五藏(心、肝、脾、肺、肾)之神,此处比喻人的身体。
鞭镫:指马鞭和马镫,比喻对人的严厉惩罚。
淹贯百家: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各种学问。
仙女下嫁凡夫:指仙女嫁给普通人,此处比喻非凡之人嫁给普通人。
野史外传:指非正史记载的传说或故事。
宁:表示肯定,此处意为“的确”、“确实”。
牒:古代的一种文书,此处指呈文。
关帝:指关羽,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崇的神祇,以忠义著称。
城隍: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崇拜的神祇,守护一方土地的神。
牒本县城隍:向县城隍神呈递文书。
冥诛:指由阴间神明进行的惩罚。
福德感应:指人的福德和感应,此处指通过祈福求得神明的庇佑。
扎拉布:指西域人,此处可能指有特殊能力的人。
通天彻地:形容能力非常强大,无所不能。
刺客:指专门刺杀敌人的职业者。
邪不胜正:指邪恶不能战胜正义。
呈词:指向上级或官府呈递的文书。
龙虎山上清宫:指中国道教的重要宫观之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
张天师:指张道陵,是中国道教的重要人物,被尊为天师。
烟云缭绕:形容烟雾或云雾缭绕,此处指有神秘现象发生。
神将:指神明的将领。
金甲:指用金子制成的铠甲,象征神明的高贵和威严。
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此处指神将所持之兵器。
神降甲马:指道教法术中使用的符咒和神马,用于召唤神明或进行法术。
二鼓时分:指夜晚的第二个时辰,大约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形像凶恶:指外表或形象凶狠可怕。
手指点:用手指指向,此处指指点或指认。
特来除人:指专门来除掉人的,此处指专门来除妖的。
妙术奇法:指非常高超的法术和道术。
裘法官:裘法官,指的是一位具有法力的法官,这里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法师或道士。
举动:举动,指某人的行为或动作。
法力:法力,指道教或佛教中修行的能力,能施展各种法术。
进退:进退,指行动的进退,这里可能是指是否应该停止或继续某项行动。
周通:周通,故事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求助者。
沈襄:沈襄,故事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帮助周通的人。
劳金:劳金,指作为礼物或报酬的金子。
高人:高人,指有高深学问或法力的人。
天师:天师,指道教中的最高法师,具有极高的法力。
龙虎印:龙虎印,指道教中的一种法印,具有强大的法力。
五雷印:五雷印,指道教中的一种法印,能发出五雷之力。
妖神:妖神,指邪恶的神或妖怪。
房欲:房欲,指夫妻间的性欲。
促寿:促寿,指缩短寿命。
阻丧:阻丧,指阻止死亡,这里可能是指无法挽救生命。
负委任:负委任,指没有履行职责。
厚贶:厚贶,指丰厚的礼物。
刮目相待:刮目相待,指非常重视,重新评价。
法师:法师,指有法力的修士。
妖妇:妖妇,指邪恶的女妖或妖怪。
五祖山:五祖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脉或宗教圣地。
术士:术士,指懂得法术或占卜的人。
拘遣神将:拘遣神将,指召唤神将。
洞真仙:洞真仙,指修炼到高深境界的仙人。
邪术:邪术,指邪恶的法术。
卸责空谈:卸责空谈,指推卸责任,空谈而不行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八回-评注
裘法官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法力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昨夜举动,想皆众目共见’这句话表明了事件的普遍知晓,暗示了法力的局限性。‘我辈法力止此’则直接点明了自身的局限,‘若再不识进退,必讨大没趣味’则是对周通等人的劝告,提醒他们不要过于执着于法力,以免陷入无趣的境地。
周通和沈襄的劝阻,以及周通跪地哀恳的情景,展现了人情世故的一面。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亲情的牵挂,在古文中是常见的主题。‘两个法官那里肯听’和‘两个法官也一齐跪下’的对比,更是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
裘法官的赠金行为,虽然表面上是出于对周通的同情,但实际上也反映了他对法力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奈天师入都,归期未定’则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描述,也暗示了法力的局限性。
周通对大法力的渴望,以及魏法官对裘法官的推崇,体现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对权威的尊重。‘我辈法力实无有出这位裘敝友之右者’这句话,更是将裘法官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裘法官对妖妇的评价,‘此妖妇非真正神仙,第二个也拿他不了’,既揭示了妖妇的强大,也表明了法力的有限。‘不过逼他回避一时’则是对法力作用的进一步说明。
周通和沈襄的等待,以及妇人提出的回五祖山的建议,展现了古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你待我恩情,尚有何说’和‘你父母的心大变了’等语句,更是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
周琏对妇人的依赖,以及妇人提供的丸药,体现了古人对爱情和欲望的探讨。‘你若着我和你永远在你家中,不去洞府,你可将这丸药吃在腹中’这句话,更是将爱情和欲望推向了极端。
周通夫妇的无奈和嗟叹,以及‘读罢圣经无感应,贡生学问于斯尽’的感慨,反映了古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逃去二法官,卸责空谈龙虎印’则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揭示了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