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七回

作者: 《绿野仙踪》是清朝时期李百川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年代: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内容简要:全书以求仙学道为幌子,以冷于冰成仙事为线索,联缀连城壁救兄避难、金不换娶妻惹祸、朱文玮林润历难建功、温如意烟花场失意、周琏贪风月招邪、林润邹应龙参倒严嵩等几个现实故事,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抒击了时政,表现了惩恶扬善的民主思想,有较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虽时有荒诞的神怪描写和道术说教,亦掩不住积极涉世的倾向。整部小说结构较为严谨,行文流畅,情节生动,描写亦较细腻而风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七回-原文

何其仁丧心卖死女齐蕙娘避鬼失周琏

词曰: 愧愤不了,痴魂懊恼,绣户生寒,人归荒草。死骨能换金银,何其仁!大风甫过郎何处,天又暮,急访休迟误。此际此恨此情,假托行云,问君平。——右调《怨王孙》。

话说周通见何氏已死,将周琏叫至外面书房,说道:

棺木我已吩咐人备办,可着人将西厅收拾出来停灵。

何亲家夫妇,明日一早达他知道。

可先将亲友们请几位,防他啰唣。

此事若到官,现有木人儿和赵瞎子可证。

是他羞愤自缢。

只是当官拣验,你我脸上都下不来。

没得说,还得几百银子完事。

只是这赵瞎子我恨他不过,务必将他送到本县捕厅处,严加重处,追出原银,方出我气。

又道:

何亲家做人没什么定凭,须防他藉端抄抢。

可说与你齐家媳妇,将他房内要紧物件连夜收存。

说着,又叹气道:

好端端一家人家,被你不守本分弄坏了。

那木人儿不可遗失,明早有用他处。

言讫,双眉紧蹙,回后院去。

周琏吩咐家人分头办理,又到内边和蕙娘说了,着他率领仆妇收拾何氏东西。

蕙娘满口应承。

先打开何氏衣箱,捡了两套上色衣服,着妇女们替何氏穿套上。

又寻了两床新被褥。

本夜将何氏停放西厅,次早,众亲友来了,周通将夜来事告知,并将木人儿着众亲友公看:

烦俟何亲家来,大家作合,送他几两银子完事。

免得报官相验,两家出丑。

众亲友道:

这事不守遇着尊府盛德人家,才肯下这气。

若是我们,现放着赵瞎子是活口,这‘蛊毒压昧’四字,只用一夹棍,便可成招。

若说为夫妻不和,才有此举动,世间那有这样个和法?

那时不但银子,只准亡过的令儿妇入尊府茔地,就是大情分了。

周通道:

我只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

等何亲家来时,再做理会。

正说着,家人报道:

亲家何老爷和太太都来了。

周通着人通知冷氏,一面迎接入来。

何其仁娘子入内院去,其仁同众亲友坐在庭上。

他到也毫无戚容。

问周通道:

小女是昨夜什么时候去得?

周通将何氏听赵瞎教唆,用木人镇压周琏话,详细说了一遍。

其仁道:

既是镇压,事关暗昧,令郎怎么知道?

周通又将大丫头舜华如何泄言,告知家人周之发女人苏氏,苏氏告知小儿,随着家人将木人拿来,着其仁看。

其仁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笑了笑,此后即闭目不言。

家人们拿上茶来,其仁也不吃,只是将双睛紧闭。

好半晌,王氏哭的眉膀眼肿,出来寻其仁说话。

众亲友俱各站起。

其仁问王氏道:

你看了么?

王氏道:

看过了,却不在女儿房内,已停放在西厅。

其仁冷笑道:

怎么又早移动了?可有伤没有?

王氏道:

我将衣服内外开看,到没伤。

其仁道:

是缢死的么?

王氏道:

是。

其仁道:

八字交了没有?

王氏道:

两耳顺行,八字未交。

其仁道:

你先回去罢。

周通道:

亲家还未用过饭?

其仁道:

讨扰尊府的日子还有哩。

王氏定要回去。

周通也不好强留。

王氏坐轿子哭回去了。

其仁道:

我还要到子女灵前走走。

周通陪了入去,哭了几声,随即出来,向周通道:

小弟一生止有此女,不意惨亡,言之痛心。

但是我与亲家是何等契好,诸事任凭家主裁。

教我怎么样,我便怎么样。

亲家是何等明决人,也不用我绕舌,我去了罢。

周通定要留吃早饭,其仁道:

小弟心绪如焚,改日领情罢。

周通留不住,送出大门,也坐轿去了。

周通回来陪众亲友吃早饭,众亲友道:

我们预备下许多话和他争辨,谁想一句也用不着。

内中一个道:

这何亲翁真是难夫难妇。

适才他夫人一个做堂客的,他怎么晓得‘两耳顺行、八字未交’的话说?

我不怕得罪周老爷,《洗冤录》他也未必读过,到只怕和仵作有点交涉。

众人俱大笑起来。

又一个道:

今日这事就如此了局不成?我看何大哥临行都是露八分话。

周通道:

弟于他未来时就早已打算,俟诸位用毕饭,还劳动一行。

他是大伤怀抱的人,就与他三四百也罢了。

只是此番更比不得前番。

话说结后,须着他立一切实凭据。

说他女年幼,因夫妻角口,不合听信赵瞎,用木人书写小儿年月日时八字,并罩眼纱、贴膏药,被小儿识破,羞愤白缢身死。

又言小弟不准入坟埋葬,何某恳烦亲友再四讨情,方肯依允。

嗣后若敢藉端过诈,奉此凭据到官。

如此方妥。

一个道:

只怕他未必肯这样写。

又一个道:

老何为人通国皆知。

只说与他几两银子,着他写不合于某年月日谋反,他也敢写。

众人又皆大笑起来。

须臾,吃罢饭,周通叮嘱相别。

到将午时候,众亲友回来,向周通道:

幸不辱命,银子多出了些,言明六百两。

令亲说的话也甚是可怜,言他令爱已死,此后也没什么脸面再使亲家的钱。

多出几两,权当与他夫妇做买棺材钱罢。

凭据已照尊谕写了。

银子说在明早过手。

至于丧葬厚薄,他一点闲事不管,爱几时打发出去,随便。

只求临期差人吩咐一声。

周通将凭据细看,写得切实之至,竟将他女儿描画的无人味了。

周通看罢,又笑了笑。

谢了众亲友,又留吃午饭。

众亲友又道:“还有令亲家母亲自出来,他说如今没闺女了,意欲将齐宅这位令儿媳认个续闺女。妇人家心肠,不肯和尊府断了亲,日后多少要沾点光哩。”

周通又笑了笑。

到午间酒席上,总都是说笑何其仁。

先卖了活闺女,如今又卖死闺女,连周通也不回避。

次早,又烦众亲友送银子,晌午回来。

周通父子叩谢,又留酒席款待。

周通将王氏要认蕙娘做续闺女话告知冷氏,至第三日,将何氏棺敛,请僧道念忘经,到首七,何其仁娘子上纸,与蕙娘带来一套织金缎子衣裙,四样针线,八色果食。嘴里虽不好说认续闺女,却明明是这意思。

冷氏便着蕙娘拜认在王氏膝下,做了女儿。

王氏喜欢的了不得,到蕙娘房中,亲热了好半日。

少刻,庞氏上纸来,又和庞氏认了亲家,只坐到起更后方回。

庞氏见何氏死了,和除了心头大钉一样快活不过,同蕙娘住了三天别去,与老贡生细说何氏死的原由,得意之至;贡生听了,大怒道:“怎么我就生出这样个女儿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女儿如此存心,恐怕将来不寿。”又道:“此皆你熏陶渐染而成,所谓青出于蓝者,信有然耳。”

庞氏也不晓得贡生说道什么,见贡生面貌甚是不喜,也便大恼道:“你经年家拿文章骂我,怎么今日又拿文章骂起闺女来?人家的狗都是向外咬,你却是向内咬。”

贡生听了,越发大怒,满心里要打庞氏,只是自觉敌不过,忍耐着到书房去了。

周家忙乱的过了三七,然后择日安葬了何氏。

赵瞎子于何氏吊死第二早间,闻风逃去。

捕厅将他儿子拿去,与周通追了一千五百钱,自己得了三千,衙役书办得了四千多钱,如此完事。

赵瞎骗去十两银子,所剩也无多,徒害了何氏一命。

捕厅将他儿子打了二十板,回复了周能。

周通家耳目众多,查知捕厅受贿,又不缉拿赵瞎,将节礼、寿礼一分不与,一年到丢去了一百六七十两,捕厅后悔的欲死,于周通家百般挽回不来。

过一年后,赵瞎回家,被捕厅拿去,打了四十个嘴巴,又拶了一拶子,重责了三十板。

周通闻知,方照旧送起礼来。

何氏两个丫头,冷氏收去使用。

自埋葬三日后,这晚周琏和蕙娘正收拾要睡,只听得外房内响了一声。

不知怎么,把个茶碗滚在地下,打了个粉碎,吓的两个女厮跑人内房里来。

周琏也有些心疑,以为碗在桌上未曾放好所致。

只是蕙娘怕极,于外房内又叫来两个丫头作伴。

次日二鼓时分,周琏正和蕙娘行房,猛听得顶棚上与裂帛相似一声响亮,吓的蕙娘喊了一声,急急看视。

顶棚如故,毫无破绽。

忙将四个丫头都叫入内房,问他们,也俱皆听见。

此时周琏也怕起来,直坐到天明。

次日,想出个地方,同蕙娘搬到庭院傍东书房内。

此院上房三间,西厦房两间。

周琏着四个丫头在西房,自己和蕙娘在东房。

厦房内,周琏又安了两个老妇人值宿。

一更以后,周琏和蕙娘吃酒,丫头们提壶侍立。

只听得窗外一把土撒来,打的窗纸乱响,四个丫头,到扒上床三个,与蕙娘、周琏挤在了一堆。

那一个失手,将酒壶落地,也要奔床上来。

不意脚尖入在面盆架内,一跑,人和盆架齐倒,越发吓的怪叫起来,往床前直奔。

两个老妇人听得上房喊叫,急忙出来问讯。

周琏见院中有人,令丫头们拿了烛亲到院中,一看一无所有,再看窗台上果然有些土在上面。

止觉得微风飘拂,不由的发根倒竖。

心上却像何氏在侧,忙忙走入房来。

看蕙娘时,和两个丫头搂抱在一处,见周琏走入,方彼此丢开。

周琏坐下道:“真是作怪之至!明早定叫个好阴阳靖邪方妥。”

蕙娘道:“这是死了的大奶奶作闹你我,不如再请些好和尚放大施食,超渡他老人家,早生好地为是。”

周琏道:“未出引时,怎么到毫没一点动静,家中诸人都不寻,只寻住你和我,岂不是个糊涂?”

蕙娘道:“想是大奶奶割舍不得你,又回家来。”

周琏道:“胡说,胡说!我到不劳他光顾。”

两人同几个丫头又坐了一夜。

周通夫妇闻知,也没法措处,惟有叹惜何氏少年屈死,故他不肯安静。

次日,蕙娘禀明冷氏,自己拿出银钱来,请僧人上大供献,设坛在西厅院中,念了三昼夜经。

每晚还是照常响动,毫无应验。

周琏道:“是这样夜夜不着人睡觉,如何当得!”

和父母说明,要同蕙娘到城外园中暂住几日。

周通也无可如何,只得着他夫妻暂避些时。

于是分拨厨子火夫、家人妇女三十余人,同去住下。

周琏白天或回一次、两次不等,也有周通夫妇同去的时候。

住了数天,甚是安贴。

询问家中,自周琏去后,内外无分毫响动。

一日申牌时分,周琏同蕙娘和几个妇女坐在平台上,看那高山停云、落日斜辉景像。

陡然间,起一阵怪风,真是利害之至。

但见:

依稀地震,仿佛雷鸣。

巽二施威,盛怒于土襄之口;封姨肆虐,含吹于太山之阿。

沧海起万仞洪涛,蛟龙涌跃;大江翻百尺雪浪,鱼鳖浮沉。

渐沥萧飒,杞梓梗楠,柯条于斯倾倒;奔腾砰湃,楼阁台榭,砖瓦为之齐飞。

既能走石于平陆,自可扬尘于太虚。

模模糊糊,顿令星辰俱见;铮铮纵纵,旋闻神鬼同号。

百鸟惊啼,飘荡于无极之野;群兽曳尾,潜藏于大谷之豅。

须臾如天轮胶泪而激转,霎时若地轴挺拔而争回。

大风过后,众妇人各睁眼看视,诸人俱在,惟不见周琏和蕙娘。

大家齐下平台,见蕙娘同两妇人俱睡倒在平台之下。

众妇女急来扶掖,不意蕙娘将左边头跌破。

鲜血直流,左臂亦被跌折。

两妇女腰腿重伤,不能行动。

皆因蕙娘同周琏并两妇人俱站在平台紧北边,大风过处,一齐刮倒,吊下台去。

各分行抬入房内,早哄动了大小男妇。

见树木细小者多倒折,房上瓦块亦多落地,真历来未有之大风!

又知不见了周琏,众人在园子内外四下寻找,那里有个影儿?

蕙娘疼痛的死而复苏。

四五个家人去城中报知用通夫妇,听知不见了儿子,又跌伤蕙娘,各心神慌乱,急急坐轿到园中查问。

见蕙娘也不成形像。

少刻,沈襄亦来探视。

周通着人于城里、城外八面寻访,直闹到次日天明。

又差人于各乡村方镇写报单,有人能访着周琏下落报信者,与银五百两,送来者三千两。

只因悬此重赏,弄的远近士庶若狂。

又一边延医,与蕙娘调治接骨。

这日绝早,老贡生和庞氏也到园中看问,把个庞氏坑的学鬼叫。

惟贡生举动若常,心中以女儿害死何氏,应有此报。

又想到周琏无踪,必是被那阵大风吓糊涂了,跑出园外,不知被谁家妇女留恋住,过几天自然回来。

从盘古氏至今世,安有人教风刮去无下落之理。

不住的和沈襄讲论文章。

周通痛恨、厌恶之至,恨不得扎老贡生几刀。

躲在外层园房内,独自嗟吁。

冷氏如醉如痴,大有不能生全之势。

贡生直厌恶到日落,吃了晚饭,方与沈襄、周通作别。

庞氏见一家上下状如疯狂,也不便守住蕙娘,只得愁恨回家。

沈襄亦私自叹悼命薄,方才得此好安身地方,又闹出这般意外事来。

阖城文武官以及绅衿亲友,无一不来看望,弄的周通送了这个迎接那个,嘴不闲、腿不闲,心上越发不闲。

蕙娘身带重伤,又听知丈夫无下落,与冷氏日夜啼哭,饮食少进。

众家人也和去了头的瞎蜢一般,被周通骂的四下里乱碰。

周通也无心回城,向沈襄道:我年逾六十,止有此子。

若终无下落,周氏绝矣!今岁家中叠遭变故,就是不祥之兆。

总是上天杀我。

说罢大哭,沈襄再四安慰,日夜陪伴着他。

再说周琏见大风陡起,瞬目间天地昏暗,心悬着蕙娘。

猛然间,觉得有人将他抱起,飘荡在半空。

初间还听得风若雷鸣,身体寒战。

次后便昏昏沉沉,神魂两失,只到五祖山潜龙洞外落下。

早有许多侍女将他扶入洞中椅儿上坐下。

定醒了好半晌,方睁眼一看,身在一石堂中。

有许多妇女围绕,内中有一妇人,衣服鲜艳,容貌绝伦,真有万种风流,千般袅娜。

心上大是惊疑。

只见那妇人吐娇嫡嫡音声,笑向周琏道:郎君不必疑虑,我上元夫人之次女,小字月娟,在此洞带领众侍女修持已久。

今早氤氲大使和月下老人到我洞中,着我看鸳鸯簿籍,内注郎君与我冥数该合,永为夫妇,同登仙道。

说罢,与周琏轻轻一拂,周琏心神恍惚,也不知他是仙是神,是妖是鬼。

止见他面庞儿俊俏,盖世无双,身段儿风流,高低恰好。

香裙下金莲瘦小,鸳袖内玉笋尖长。

不由的魂销魄散,意乱心迷起来。

妇人又喜恰恰让周琏坐在对面椅上,那些侍女们皆眉欢眼笑,夸奖周琏人才不已。

随即献上百花露,着周琏润喉。

周琏接在手中,觉得清香馥馥,直冲肺腑。

吃了几口,极其甜美。

又细问妇人根底,妇人照前应答。

周琏道:仙姑既说冥数该与我相合,何不在人间配偶,而必将我弄在这洞中,使我父母含愁,上下悬望?

妇人道:郎君但请放心,相会不愁五日。

今天缘凑合,且成就喜事。

过日再商。

吩咐侍女们备酒。

少刻,点入一对红烛,安放在桌上。

摆列了许多不认识的果品,却无片肉在内。

妇人起立,笑说道:仙家所食,不过是此等物件。

若必喜吃荤腥,明午即可色色立办,安肯着郎君受屈。

说着,伸纤纤玉手,斟一杯送与周琏。

周琏亦起立接酒,又复斟酒回送,方一齐坐下。

妇人问周琏家世,周琏皆据实相告。

数杯后,妇人放出无限妖媚,引得周琏欲火如焚。

众侍女看见两人情态,请归后洞安歇。

周琏同妇人到后洞,见床帐被褥、桌椅等物,陈设与人间一般,止觉太阴冷些。

侍女们扣门避去,两人鸾颠凤倒,直到天明。

这一夜便有四五次,彼此恩爱甚笃。

周琏深幸际遇非常,只是悬结父母和蕙娘不知如何慌乱,如何找寻。

虽和妇人欢娱笑谈,而愁容时刻现露。

妇人知周琏想念家乡,惟恐他受了郁结,着侍女们百般献丑,博其欢心。

至第四日巳牌时分,周琏与妇人相商,要和妇人一同回家,安慰父母。

妇人通用好语支吾,总不肯应许。

周琏情急,不由的眼中落泪,跪在地下恳求。

妇人心爱周琏,只怕伤他怀抱,连忙扶起,笑说道:夫君请起。

我与你从长计议。

周琏起来,拂拭泪痕,

妇人扶周琏并坐床上,说道:

“神仙不是轻入尘凡的,

今你想念父母至此,万一想念出病来,我心何忍?

也罢!我明日就与你去走遭。

但话要讲说在先,

你父母见我云来雾去,疑我为妖魔鬼怪,

或请法师,或延僧道,当邪物的制服我,

那时惹得我恼起来,大家失了和气,

你心上也不安。

若肯把我当个仙人看待,

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我自尽我做儿妇的道理。

如此便可长久同居。

还有一节,也要讲得牙清口白,

不许反悔。

我一入门,你妻子便须远行回避。

你若和他偷会一次,

我便将你仍行摄回洞中,

那时休要怨我恨我。

必须过一年后,

方许你夫妻相合。

你可依得么?

周琏听了许他回家话,

心中大喜,道:

“这有什么不依,

便与他终身不见面,何妨?

至于我父母话,

我一力担承。

家中上下,

有一个敢藐视你,

你只和我说。

妇人笑了笑。

两个叮嘱停妥,

至次日早,

周琏即恳求动身。

妇人吩咐了众侍女谨守洞府,

一同走出洞外。

着周琏将两眼紧闭,

用手相持,

须臾,身子飘荡起来,

耳中但闻雷鸣风吼之声,

直奔万年县来。

正是:

死骨犹能卖大钱,

理合骨肉不相怜。

周琏避鬼逢仙女,

也算人生意外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七回-译文

多么残忍的心啊,竟然卖掉自己的女儿,齐蕙娘躲避鬼怪却失去了周琏。

词曰:内心的愧疚和愤怒无法平息,痴情的心灵感到懊恼,华丽的门户变得寒冷,人已经归入荒草之中。死人的骨头能换得金银,这是多么残忍的仁慈!大风刚过,郎君在哪里?天色已晚,急忙去拜访不要耽误。在这个时候,这份恨意和情感,只能假托行云,问君平。

周通看到何氏已经去世,把周琏叫到外面的书房,说:‘我已经吩咐人准备棺木,让人把西厅收拾出来停放灵柩。明天一早告诉何亲家夫妇。先请几位亲友来,防止他闹事。如果这件事报到官府,现在有木人儿和赵瞎子可以作证,是他自己羞愧愤怒而自缢的。但是官府要检验尸体,我们俩的脸面都挂不住。没有办法,还得花几百两银子了结此事。只是我对赵瞎子恨得不行,一定要把他送到本县捕厅,严加惩处,追回原银,才能出我之气。’

他又说:‘何亲家做人没有什么定准,要防他找借口抢东西。你可以告诉你齐家的媳妇,让她把房里的重要东西连夜收存。’

说着,又叹了口气:‘原本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被你不守本分弄坏了。那个木人儿不能丢失,明天早上还有用。’

说完,皱着眉头回到后院。

周琏吩咐家人分头办理,又到内院告诉蕙娘,让她带领仆妇收拾何氏的东西。蕙娘一口答应。先打开何氏的衣箱,挑选了两套漂亮的衣服,让妇女们给何氏穿上。又找了两床新的被褥。当天晚上将何氏停放在西厅,第二天早上,众亲友来了,周通把昨晚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把木人儿让众亲友公开展示:‘等何亲家来了,大家商量一下,给他几两银子了结此事。免得报官验尸,两家都丢脸。’

众亲友说:‘这件事如果不遇到像你家这样有德行的人家,才肯忍受这样的气。如果是我们的情况,现在赵瞎子是活口,‘蛊毒压昧’这四个字,只要用一根夹棍,就可以让他招供。如果说是因为夫妻不和,才有这样的举动,世上哪有这样的和法?到时候不仅银子,只允许亡故的儿媳进入你的墓地,就算是大恩情了。’

周通道:‘我只希望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好。等何亲家来了,再作理会。’

正说着,家人报告说:‘亲家何老爷和太太都来了。’

周通让人通知冷氏,一面迎接他们进来。何其仁的娘子进入内院,何其仁和众亲友坐在庭院里。他也没有什么悲伤的表情。问周通道:‘我的女儿是昨晚什么时候去世的?’

周通把何氏听赵瞎子教唆,用木人镇压周琏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何其仁说:‘既然是镇压,这种事情很隐秘,令郎是怎么知道的?’

周通又把大丫头舜华如何泄露消息,告诉了家人周之发女人苏氏,苏氏告诉了小儿,然后家人把木人拿来了,让何其仁看。何其仁无意中看了一眼,笑了笑,此后就闭上了眼睛不说话。家人们端上茶来,何其仁也不喝,只是紧紧闭着双眼。

过了好一会儿,王氏哭得眉眼通红,出来找何其仁说话。众亲友都站了起来。何其仁问王氏:‘你看了吗?’

王氏说:‘看过了,但是不在女儿房里,已经停放在西厅了。’

何其仁冷笑着说:‘怎么又提前移动了?有没有受伤?’

王氏说:‘我把衣服内外都看了,没有受伤。’

何其仁说:‘是吊死的吗?’

王氏说:‘是的。’

何其仁说:‘八字交了没有?’

王氏说:‘两耳顺行,八字未交。’

何其仁说:‘你先回去吧。’

周通道:‘亲家还没有吃饭吗?’

何其仁说:‘打扰您府上的日子还长着呢。’

王氏一定要回去。周通也不好强留。

王氏坐轿子哭着回去了。

何其仁说:‘我还要到子女的灵前走走。’周通陪着他进去,哭了几声,随即出来,对周通道:‘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儿,没想到她惨死,说起来让人痛心。但是我跟亲家关系很好,什么事情都听家主的安排。让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亲家是何等明智的人,也不用我多说什么,我走了。’

周通一定要留他吃早饭,何其仁说:‘我心情烦躁,改天再领情吧。’

周通留不住,送他到大门口,他也坐轿子离开了。

周通回来陪众亲友吃早饭,众亲友说:‘我们准备了好多话要和他争辩,没想到一句都用不上。’

其中一个人说:‘这何亲翁真是难为难的。刚才他夫人一个做堂客的,他怎么知道‘两耳顺行、八字未交’这样的话?我不怕得罪周老爷,《洗冤录》他未必读过,只怕和仵作有点关系。’

众人一起大笑起来。又一个人说:‘今天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我看何大哥临走时话里有话。’

周通道:‘我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有了打算,等大家吃完饭,还要麻烦各位。他是心情极度悲痛的人,给他三四百两也就可以了。只是这次和上次不一样。话说完了,必须让他立下切实的凭据。说他女儿年幼,因为夫妻争吵,不听信赵瞎子的教唆,用木人写下小儿的年月日时八字,并罩上眼纱、贴上膏药,被小儿识破,羞愧愤怒而自缢。又说我不准他入坟埋葬,何某多次请求,我才答应。以后如果再找借口勒索,就拿着这个凭据到官府去。这样才稳妥。’

一个人说:‘他未必会这样写。’

又一个人说:‘老何为人全国都知道。只给他几两银子,他敢写不合于某年月日谋反的话。’

众人又都大笑起来。

不久,吃完饭,周通叮嘱他们分别。到了中午时分,众亲友回来,对周通道:‘幸不辱命,银子多给了些,说好六百两。令亲说的话也很可怜,说他的女儿已经去世,以后也没脸再向您家要钱。多给几两,权当给他夫妇买棺材的钱吧。凭据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写了。银子说好明天交割。至于丧葬的厚薄,他一点也不管,什么时候打发出去,随便。只求临期派人通知一声。’

周通仔细地看了凭证,发现写得非常真实,竟然把他的女儿描写得没有人味了。周通看完后,又笑了笑。感谢了众亲友,又留他们吃午饭。众亲友又说:“还有您的亲家母亲自出来了,她说现在没有女儿了,想要把齐宅的这位儿媳认作继女。妇女的心肠,不愿意和您家断绝关系,将来多少会沾点光吧。”

周通又笑了笑。到了午间的酒席上,大家都在说笑,何其仁先卖活女儿,现在又卖死女儿,连周通也不回避。

第二天早上,他又麻烦众亲友送银子,中午回来。周通父子叩谢,又留他们吃酒席。周通把王氏要认蕙娘做继女的事情告诉了冷氏,到了第三天,何氏的尸体被收敛,请僧道念经超度,到了七七,何其仁的娘子上纸,给蕙娘带来了一套织金缎子的衣裙,四样针线,八色果食。虽然嘴上没说认继女,但实际上是这个意思。冷氏就让蕙娘拜认在王氏膝下,做了女儿。王氏非常高兴,到蕙娘的房间,亲热了好半天。过了一会儿,庞氏上纸来,又和庞氏认了亲家,只坐到晚上才回去。

庞氏看到何氏死了,像拔去心头大钉一样高兴,和蕙娘住了三天才离开,和那位老贡生详细说了何氏死的原由,非常得意;贡生听了,非常愤怒地说:“怎么我就生出了这样女儿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对我怎么样,我也不愿对别人怎么样。女儿这样想,恐怕将来不会长寿。”又说:“这都是你熏陶渐染的结果,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确实如此。”

庞氏也不明白贡生说什么,看到贡生脸色非常不高兴,也便非常愤怒地说:“你年年用文章骂我,怎么今天又用文章骂起女儿来了?人家的狗都是向外咬,你却是向内咬。”

贡生听了,更加愤怒,心里想打庞氏,只是觉得自己打不过,忍着气去了书房。

周家忙乱的过了三七,然后选了个日子安葬了何氏。

赵瞎子在何氏吊死的第二天早上,听到风声逃走了。捕厅把他儿子抓去,周通追了一千五百钱,他自己得了三千,衙役书办得了四千多钱,这样事情就结束了。赵瞎子骗去了十两银子,所剩无几,白白害了何氏一条命。捕厅把他儿子打了二十板,回复了周能。周通家耳目众多,知道捕厅受贿,又不抓捕赵瞎,所以节礼、寿礼一分没给,一年就损失了一百六七十两,捕厅后悔得要死,在周通家百般挽回不来。过了一年后,赵瞎子回家,被捕厅抓去,打了四十个嘴巴,又拶了一拶子,重责了三十板。周通知道后,才又继续送礼。

何氏的两个丫头,被冷氏收去使用。

自何氏埋葬三天后,这天晚上,周琏和蕙娘正在收拾要睡觉,突然听到外屋响了一声。不知道怎么回事,把一个茶碗滚到地上,打了个粉碎,吓的两个女仆跑进内屋。周琏也有些怀疑,以为是碗放在桌上没放好。只是蕙娘非常害怕,在外屋又叫来两个女仆作伴。

第二天半夜,周琏正和蕙娘行房,突然听到顶棚上像撕裂布料一样一声响亮,蕙娘吓得大喊一声,急忙去看。顶棚还是原来的样子,毫无破绽。急忙把四个女仆都叫进内屋,问她们,也都听到了。这时周琏也害怕起来,一直坐到天亮。

第二天,他想出一个办法,和蕙娘搬到庭院东边的书房内。这个院子里有上房三间,西边的厢房两间。周琏让四个女仆在西屋,自己和蕙娘在东屋。厢房里,周琏又安排了两个老妇人值班。一更以后,周琏和蕙娘喝酒,女仆们提着酒壶侍立。只听到窗外一把土撒来,打得窗纸乱响,四个女仆,有三个爬上床,和蕙娘、周琏挤在一起。那一个失手,把酒壶掉在地上,也要往床上跑。没想到脚尖踢在面盆架上,一跑,人和盆架一起倒下,越发吓得怪叫起来,往床前直冲。两个老妇人听到上房喊叫,急忙出来询问。周琏看到院子里有人,让女仆们拿着蜡烛亲自到院子里,一看一无所有,再看窗台上果然有些土在上面。只觉得微风拂过,不由得毛发竖起。心里却像何氏在旁边,急忙走进屋来。看到蕙娘时,她正和两个女仆抱在一起,看到周琏进来,才彼此放开。

周琏坐下说:“真是怪事!明天一定要请一个好阴阳先生来驱邪。”

蕙娘说:“这是死了的大奶奶在闹我们,不如再请一些好和尚来放焰口,超度她老人家,早日投生好地方。”

周琏说:“还没出嫁时,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家里的人都不找,只找你和我的房间,岂不是个糊涂?”

蕙娘说:“想是大奶奶舍不得你,又回来了。”

周琏说:“胡说,胡说!我不需要她来打扰。”

两人和几个女仆又坐了一夜。周通夫妇知道后,也没办法处理,只能叹惜何氏年轻时就死了,所以她不肯安宁。

次日,蕙娘向冷氏禀明,自己拿出银钱来,请僧人上大供,设坛在西厅院中,念了三昼夜经。每晚还是照常响动,毫无应验。周琏说:“这样夜夜不能让人睡觉,怎么受得了!”

和父母说明,要和蕙娘到城外园中暂住几日。周通也无可奈何,只得让他们夫妻暂时回避一下。于是分派了厨师、火夫、家人妇女三十多人,一同去住下。周琏白天回一次或两次,也有周通夫妇一起去的时候。住了几天,非常安宁。询问家中,自从周琏离开后,内外毫无动静。

一天下午,周琏和蕙娘还有几个妇女坐在平台上,观赏高山停云、落日斜辉的景色。突然间,起了一阵怪风,非常猛烈。只见:

地震声依稀,仿佛雷鸣。巽二风神施展威力,愤怒地在土襄之口;封姨风神肆虐,在太山之阿吹拂。沧海掀起万仞高的巨浪,蛟龙翻腾跳跃;大江翻滚百尺高的雪浪,鱼鳖沉浮。渐渐沥沥,萧瑟的风声,杞梓、梗楠等树木的枝条在这里被吹倒;奔腾澎湃,楼阁、台榭的砖瓦都被吹得飞起。大风甚至能吹走平地上的石头,自然也能在太虚中扬起尘埃。模糊不清中,星辰似乎都显现出来;铮铮作响,仿佛神鬼一同哀号。百鸟惊叫,在无极的旷野中飘荡;群兽拖着尾巴,潜藏在深谷的壑中。瞬间,天空像车轮一样转动着泪水,又像地轴挺立着争回。

大风过后,众妇人睁大眼睛看,大家都还在,只见不到周琏和蕙娘。大家一起下到平台上,看到蕙娘和两个妇人一起倒在平台上。众妇女急忙来扶她们,没想到蕙娘的左边头被跌破,鲜血直流,左臂也摔断了。两个妇女腰部和腿部重伤,无法行动。这都是因为蕙娘和周琏以及两个妇人一起站在平台的北边,大风刮过,她们一起被吹倒,掉下平台。各自被抬进房间,早已经引起了大小男女的骚动。看到许多细小的树木被吹倒折断,房顶上的瓦片也大量掉落,真是历来未有的大风!又因为不见了周琏,众人在园子内外四处寻找,哪里有他的影子?蕙娘痛得死去活来。

四五个家人去城中通知用通夫妇,得知儿子不见了,又摔伤了蕙娘,大家都心神不宁,急忙坐轿到园中询问。看到蕙娘已经不成样子。不久,沈襄也来探望。周通派人城里城外四处寻找,一直闹到第二天天亮。又派人到各个乡村和城镇张贴告示,有人能找到周琏的下落并报信,赏银五百两,送来者赏银三千两。因为悬赏丰厚,引起了远近士庶的疯狂。同时,还请医生来为蕙娘治疗接骨。

这天一大早,老贡生和庞氏也到园中探望,把庞氏折磨得像鬼叫一样。只有贡生举止如常,心中认为女儿害死了何氏,应该有这样的报应。又想到周琏不见了,一定是被那阵大风吓糊涂了,跑出园外,不知道被哪家妇女留住了,过几天自然会回来。从盘古氏到今世,没有人会教风刮走而不知道下落。他不停地和沈襄讨论文章。周通痛恨、厌恶到了极点,恨不得把老贡生扎几刀。他躲在外面的园房里,独自叹息。

冷氏像醉了似的,大有不能保全性命的迹象。贡生一直厌恶到日落,吃了晚饭,才和沈襄、周通告别。庞氏看到一家上下都像疯了一样,不便守在蕙娘身边,只能愁恨地回家。沈襄也私下叹息命运不好,刚刚得到这个安宁的地方,又发生了这样意外的变故。全城的文武官员以及绅衿亲友,没有一个不来探望,把周通搞得忙得不可开交。蕙娘身受重伤,又听说丈夫不见了,和冷氏日夜哭泣,饮食很少。众家人也像去了头的瞎蜢一样,被周通骂得四处乱撞。周通也没有心思回城,对沈襄说:‘我六十多岁了,只有一个儿子。如果最终找不到他,周家就绝后了!今年家里连续遭遇变故,真是凶兆。总之是上天要杀我。’

说完,大哭起来,沈襄多次安慰他,日夜陪伴着他。

再说周琏看到大风突然刮起,瞬间天地昏暗,心里挂着蕙娘。突然间,觉得有人把他抱起,飘荡在半空中。一开始还听到风声像雷鸣,身体发抖。后来就昏昏沉沉,神魂颠倒,直到落在五祖山潜龙洞外。早有许多侍女把他扶进洞中的椅子坐下。清醒了好半晌,才睁开眼睛一看,身处一个石堂中。有许多妇女围绕着他,其中有一个妇人,衣服鲜艳,容貌绝美,真有万种风情,千般妩媚,他心里非常惊讶。只见那妇人娇声娇气地笑对周琏说:‘郎君不必怀疑,我是上元夫人次女,小字月娟,在这里带领众侍女修行已久。今早氤氲大使和月下老人来到我的洞中,让我查看鸳鸯簿籍,上面写着郎君和我冥数相合,永为夫妻,一同成仙。’

说完,轻轻一拂周琏,周琏心神恍惚,不知道她是仙是神,是妖是鬼。只看到她面容俊俏,世间无双,身段风流,高低恰到好处。香裙下金莲小巧,玉手尖长。不由得魂飞魄散,心神荡漾起来。妇人又喜笑颜开地让周琏坐在对面椅子上,那些侍女们也都眉开眼笑,夸赞周琏英俊非凡。

随即献上百花露,让周琏润喉。周琏接过,觉得清香扑鼻,直冲心肺。喝了几口,非常甜美。又详细询问妇人的来历,妇人如实回答。周琏说:‘仙姑既然说冥数应该和我相合,为什么不在人间结为夫妻,而要把我弄到这个洞中,让我父母担忧,全家上下都挂念?’

妇人说:‘郎君请放心,相会不会超过五天。今天缘分到了,先成喜事。以后再商量。’

吩咐侍女们准备酒菜。不久,点上红烛,放在桌上。摆满了他不认识的果品,却没有一片肉。妇人站起来,笑着说:‘仙家所食,不过是这些物件。如果一定喜欢吃荤腥,明天中午就可以准备好,怎么会让你受委屈呢。’

说着,伸出她那细长的玉手,斟了一杯酒给周琏。周琏也站起来接过酒,又回敬一杯,然后两人坐下。妇人问周琏的家世,周琏都如实相告。喝了几杯后,妇人散发出无限的妖媚,引得周琏欲火如焚。众侍女看到两人的情态,请他们到后洞休息。周琏和妇人来到后洞,看到床帐被褥、桌椅等物品,布置和人间一样,只是觉得有些阴冷。侍女们敲门离开,两人如胶似漆,直到天亮。这一夜就有四五次,彼此恩爱非常。周琏非常庆幸遇到这样非凡的经历,只是担心父母和蕙娘不知道如何慌乱,如何寻找。虽然和妇人欢声笑语,但愁容时刻挂在脸上。妇人知道周琏思念家乡,担心他心情郁结,让侍女们想方设法让他开心。

到了第四天巳时,周琏和妇人商量,要和妇人一同回家,安慰父母。妇人用好话推脱,始终不肯答应。周琏焦急,忍不住眼中流泪,跪在地上恳求。妇人爱上周琏,怕伤了他的心,连忙扶他起来,笑着说:‘夫君请起。我们慢慢商量。’

周琏起床后,擦去脸上的泪水,那个妇人扶着周琏一起坐在床上,说:‘神仙是不会轻易进入尘世的,如今你如此思念父母,万一因此生病,我怎能忍心?好吧!我明天就陪你回去。但有一件事要提前说好,如果你的父母看到我时隐时现,会怀疑我是妖魔鬼怪,可能会请法师或者请僧侣道士来对付我,到时如果我生气了,大家都会失去和气,你心里也会不安。如果你愿意把我当作仙人对待,那么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会尽我作为儿媳的责任。这样我们就可以长久地住在一起。还有一点,也要说清楚,不允许反悔。我一进门,你妻子就必须离开这里。如果你和她偷偷见面一次,我就把你重新带回洞中,那时你可不要怪我恨我。必须等到一年之后,你夫妻才能团聚。你能答应我吗?’

周琏听到可以回家的消息,心中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不答应的,即使终身不见面也无所谓?至于我父母那边,我会承担一切。家里上上下下,如果有谁敢轻视你,你就告诉我。’

妇人笑了笑。两人把事情都讲清楚后,第二天早上,周琏就恳求出发。

妇人吩咐众侍女小心守护洞府,然后一起走出洞外。她让周琏闭上眼睛,用手扶住,过了一会儿,他的身体就飘了起来,耳边只听到雷鸣风吼的声音,一直飞向万年县。

正是:死去的骨头还能卖大价钱,亲生骨肉却互相不怜悯。周琏避开了鬼,却遇到了仙女,也算得上是人生中的一段意外缘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七回-注解

丧心:丧心通常用来形容极度疯狂或愚蠢,这里可能指何其仁因为失去女儿而心神不宁,行为失措。

卖死女:卖死女在这里是指何其仁的女儿已经去世,但他似乎在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处理女儿的尸体。

齐蕙娘:齐蕙娘可能是何其仁的妻子,这里提到她避鬼,可能是指她因为害怕或悲伤而避开鬼魂的象征。

失周琏:失周琏可能是指周琏的失踪或死亡,与何氏的死亡有关。

绣户:绣户指的是富贵人家,这里可能指何氏居住的房屋。

荒草:荒草通常指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何氏去世后的凄凉。

木人儿:木人儿可能是指用来进行某种巫术或诅咒的木制人偶。

蛊毒压昧:蛊毒和压昧可能是指某种巫术或诅咒,用来伤害或控制他人。

八字:八字是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这里可能指何氏女儿的八字。

两耳顺行:两耳顺行可能是一种民间信仰中的术语,指人的八字中某些干支的排列方式。

洗冤录:《洗冤录》是宋代法医著作,这里提到可能是在暗示何其仁可能对法医知识有所了解。

夹棍:夹棍是一种刑具,这里可能指通过刑讯逼供来获取口供。

绕舌:绕舌指的是说话啰嗦,这里可能指何其仁不愿意多说话或不愿意参与争辩。

买棺材钱:买棺材钱是指用来购买棺材的费用,这里可能指何其仁夫妇需要这笔钱来安葬女儿。

凭据:指证明某事真实性的证据或文件。

切实:真实可信,没有虚假。

无人味:形容描写过于具体,失去了人物本应有的性格和情感。

亲友:指亲朋好友,即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

续闺女:指在原有女儿去世后,认领或收养一个女儿作为继承。

忘经:佛教用语,指超度亡灵时所念的经文。

首七:指人死后七天,是佛教中重要的超度仪式。

纸:指用于祭祀的纸钱。

织金缎子衣裙:指用金线织成的丝绸衣服。

针线:指缝纫用的线和针。

果食:指各种水果。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出自《论语》,孔子的话,意思是指做人的道理就是忠诚和宽容。

子贡:孔子的学生。

狗都是向外咬:比喻人应该对他人友好,不应该对他人心怀恶意。

拶子:古代一种刑罚工具,用来夹住犯人的手指。

阴阳靖邪:指请阴阳先生来镇邪。

大供献:指大规模的供品和祭祀。

大施食:佛教用语,指为亡灵提供食物,以超度他们。

引:指引魂,即引导亡魂去往极乐世界。

怪风:指突然刮起的异常强烈的风。

地震:指地面的震动,通常由地壳运动引起,古文中常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剧烈变化。

雷鸣:指雷声,通常与电闪一起出现,是大气中电荷放电的现象。

巽二:巽为八卦之一,代表风,巽二可能指的是风势强烈的风。

施威:施展威力,显示力量。

封姨:古代神话中掌管风的女性神祇,这里用来形容风势之猛。

太山:即泰山,中国古代五岳之一,常用来象征高大、坚固。

沧海:指广阔的海洋,古文中常用来比喻辽阔无垠。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龙的一种,常用来比喻英勇或非凡的人物。

大江:指宽阔的江河,常用来比喻宏伟的事业或情感。

鱼鳖:泛指水中的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这里用来形容水势汹涌。

杞梓:古代指两种珍贵的树木,这里可能用来比喻高大的树木。

梗楠:梗和楠都是树木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树木高大且坚韧。

楼阁台榭:泛指各种建筑,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破坏。

砖瓦:建筑材料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的损毁。

星辰:天空中的星星,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光明或希望。

神鬼:指神和鬼,这里用来形容恐怖或神秘的现象。

无极之野:指极其遥远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鸟儿飞翔的广阔空间。

大谷之豅:大谷中的深沟,这里用来形容野兽藏身的地方。

天轮:古代神话中的天体,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时间的流转。

地轴:地球的轴心,这里可能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本。

周琏:周琏是古文中的人物名字,指代故事中的男主角。

蕙娘:人名,原文中的女主人公。

通夫妇:人名,周琏的父母。

周通:人名,周琏的父亲。

沈襄:人名,原文中的人物。

庞氏:人名,原文中的人物。

何氏:人名,原文中的人物。

五祖山:地名,原文中的人物周琏被救的地方。

月娟:人名,原文中的人物,上元夫人之次女。

鸳鸯簿籍:古代神话中记载男女缘分簿子的书籍,这里用来比喻命运的安排。

月下老人:古代神话中掌管婚姻的神祇。

冥数:命运,天意。

仙姑:对女仙的尊称。

百花露:古代传说中的仙露,这里可能用来比喻美酒。

荤腥:指肉类食物,这里用来形容食物的丰盛。

拂拭:用手指或布擦拭,这里指擦拭脸上的泪痕。

妇人:指故事中的女主角,可能是一位仙女或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女性。

神仙:指道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灵或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尘凡:尘世和凡人,指现实世界。

父母:指周琏的亲生父母。

妖魔鬼怪:指神话传说中邪恶的精灵或鬼怪。

法师:指懂法术的人,这里可能指道士或和尚。

僧道:指和尚和道士,都是宗教人士。

邪物:指邪恶的物体或势力。

仙人:指道教中的仙人,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

儿妇:指儿媳妇,这里指妇人愿意成为周琏的妻子。

同居:共同生活。

牙清口白:说话清晰明白,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

反悔:改变主意,不再遵守原来的承诺。

侍女:指女仆,这里指洞府中的女仆。

洞府:指仙女居住的山洞。

雷鸣风吼:形容风雷交加的巨大声响,这里可能象征周琏经历的神奇旅程。

万年县:指故事中的地点,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

死骨:指已经死亡的动物的骨头。

大钱:指大量的金钱,这里可能是指死后可以卖得高价。

骨肉不相怜:指亲人之间不互相怜爱。

避鬼:躲避鬼怪。

仙女:指具有仙界身份的女性,通常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

意外缘:指意料之外的缘分,指周琏与仙女之间的相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七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幅奇幻的仙凡相恋画面,通过周琏与妇人的对话,展现了古人对神仙观念的诠释和对人伦情感的探讨。

首句‘周琏起来,拂拭泪痕’描绘了周琏内心的哀愁,为后文神仙与凡人的情感纠葛奠定了基调。

‘妇人扶周琏并坐床上’一句,体现了妇人对于周琏的关心与呵护,同时也暗示了神仙对凡人的慈悲。

妇人提出的要求,实则是对周琏忠诚与信任的考验。‘神仙不是轻入尘凡的’一句,点明了神仙与凡人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神仙神秘性的认知。

‘你若肯把我当个仙人看待,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这一段,展现了妇人对周琏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揭示了神仙与凡人之间可以跨越界限的情感。

‘你若和他偷会一次,我便将你仍行摄回洞中’这一句,既是对周琏忠诚的考验,也是对神仙权威的维护,体现了古人对神仙力量的敬畏。

‘必须过一年后,方许你夫妻相合’这一要求,既是对周琏忠诚的考验,也是对神仙与凡人情感纠葛的合理化处理,体现了古人对人伦道德的尊重。

周琏的回应‘这有什么不依,便与他终身不见面,何妨?’展现了他对妇人的信任与依赖,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神仙情感的执着。

‘妇人笑了笑’这一细节,既是对周琏回应的肯定,也是对神仙身份的微妙暗示。

‘至次日早,周琏即恳求动身’一句,展现了周琏对与妇人相见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神仙对凡人的影响。

‘着一手紧闭,用手相持,须臾,身子飘荡起来’这一段,描绘了周琏与妇人离开洞府的过程,展现了神仙力量的神奇。

‘耳中但闻雷鸣风吼之声,直奔万年县来’一句,既是对神仙力量的渲染,也是对周琏与妇人相遇的预示。

‘正是:死骨犹能卖大钱,理合骨肉不相怜。周琏避鬼逢仙女,也算人生意外缘’这一段,以诗句的形式,总结了周琏与妇人的相遇,既是对神仙与凡人情感的肯定,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八十七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01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