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绿野仙踪》是清朝时期李百川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年代: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之前。
内容简要:全书以求仙学道为幌子,以冷于冰成仙事为线索,联缀连城壁救兄避难、金不换娶妻惹祸、朱文玮林润历难建功、温如意烟花场失意、周琏贪风月招邪、林润邹应龙参倒严嵩等几个现实故事,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抒击了时政,表现了惩恶扬善的民主思想,有较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虽时有荒诞的神怪描写和道术说教,亦掩不住积极涉世的倾向。整部小说结构较为严谨,行文流畅,情节生动,描写亦较细腻而风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三十一回-原文
克永城阵擒师尚义出夏邑法败伪神师
词曰: 马踏平沙,将军衔命,镇静无哗。打破孤城,斩杀巨寇,雨判残花。兵威远近惊讶,那女尼神游鬼查。一遇通玄,智穷力竭,远遁烟霞。——右调《柳梢青》。
且说师尚诏据住了归德,又得了四县。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自己号为雄勇大元帅,有十数个知心将佐,俱号为小元帅。其余一十百员贼将,俱号为将军,妻蒋金花,号为妙法夫人;秦尼姑,号为神师。
他族中的穷贼,各有名号。凡攻城掠地,战守接应之策,俱系这尼姑提调。师尚诏久有取开封之意,听得胡军门初八日起兵,只得料理迎敌。后又听得停军睢州,调两阵人马,四五天不见动静,遂遣诸贼将旁取夏邑等县。
一日,笑向诸贼将道:“军门胡宗宪,无谋无胆,今驻军睢州,不过掩饰地方官和百姓耳目。他心上害怕,可想而知。我意欲分兵三路,一军趋开封东北,声言取考城,绊住胡军门人马;一军趋开封之南,傍略州县,牵住各处救兵;我领请将鼓行而西,直取开封。量胡军门庸才,断不敢回军救应。即或敢来,分兵御之,亦未尝不可。只要诸将竭力用命,攻破开封,传檄诸郡,全省可得矣。尔等以为何如?”
伪神师秦尼道:“此计尚非万全。胡军门调两镇人马,早晚即到,我若能一朝而下开封,犹可并归德之力,敌三处人马,胜有八九;若屯兵于坚城之下,两镇救军齐至,攻我左右,胡宗宪杀回,阻我归路,开封曹巡抚发人马,攻我之前,是我四面受敌,反为不美。况归德去开封三百余里,一时不能接济。军兵一败,人心动摇,归德亦不能守矣。为今之计,速差精细人探听两路军强弱,领兵主将才勇若何,然后相机而动,可战则战,可守且守;再传谕四面连营,八主将昼夜防备攻击。胡军门既系胆怯之人,两镇定不服他调度,日久又恐朝廷罪责,势必各军其军。某等可选积诸将,败其一路,则三路官兵俱皆瓦解矣。此慎重之策也。”
师尚诏道:“神师所见甚明。我只愁朝廷另换军门,则费手耳。”
随差人分路打探官兵动静。
再说林岱领了三千人马,桂芳又派了两员守备相帮,于冰充做总兵府幕客,改为武职衣巾打扮,也随在林岱军中。卷旗息鼓,昼夜潜行,到了永城地界。镇守永城主将,系师尚诏之堂弟师尚义,又有族兄师德,还有几个贼将军:一叫邹炎,一叫余铸,一叫王之民,俱皆勇敢善战。而邹炎更是超众,其武勇与师尚诏一般。诸贼将家口寄顿永城,全仗此人保守。这日探子飞报入城,言:“有三四千官兵,打着怀庆总兵旗号,离此不过数里。”
师尚义听了,随即点起贼众,同邹炎大开城门迎敌。少刻,见一枝人马飞奔前来。门旗开处,一将当先。但见:
虎头燕颔,猿臂熊腰。腕悬竹节钢鞭,鞭打处,千军溃散;手提豹尾画戟,戟到处,万夫辟易。声似震雷,有斩将搴旗之势;眸如掣电,擅投石超乘之能。身披烂银甲胄,坐跨蹄雪乌骓。成都称为宦家子,中州号作冠军候。
师尚义将人马摆开,出阵大喝道:“来将何名?”
林岱也不答话,提戟就刺。尚义即忙架隔。只三合,尚义败走,邹炎大叫曰:“初次交锋,安可失了锐气!”
倒提大刀,飞马来迎。
林岱见贼将身躯长大,相貌凶恶,知是一员勇将,提戟刺去。
两将鏖战有四十余合,林岱不归本阵,拨马往北而去。邹炎赶来。林岱翻身一箭,正中邹炎左臂,倒下马来。
尚义率兵救起了邹炎,林岱杀回。
城内余铸,领出二千贼兵助战,这边两个守备,亦率众相杀。
林岱一枝戟、一条鞭,马到之处,无不披靡。
尚义见林岱凶勇,领兵败入城去。
林岱也不攻打,听于冰吩咐,於十里以外安营。
师尚义等入城,邹炎咬牙切齿,誓报一箭之仇。
余铸道:“怀庆领兵主将,甚是勇猛难敌,看来不如智取。今他已战胜,晚间必不准备。依我主见,止留五百人入守城,其余人马尽数带领,我同元帅於二鼓时劫营,每人以白布包头,以便夜战相识,杀他人片甲无存,与邹将军雪恨。”
邹炎大喜道:“此计最妙。我臂上也算不得重伤,大家同去为是。”
尚义依了余铸的议论,请师德同王之民守城,约定二鼓后起身。
且说于冰向林岱道:“此时天色渐晚,可吩咐将士,不必卸甲,速刻饱食,听候将令。”
少刻,逐电暗报。于冰笑道:“不出吾之所料也。”随向林岱耳边说了几句。
起更时候,请两守备各带人马五百,在营盘两傍埋伏。贼众劫了空营,必要急回,二位可放起号炮,速领人马追杀。
两守备遵令去了。
于冰同林岱领二千人马,暗暗的埋伏在永城五里之外,又着军士以白布包头,临期自有将令。
二鼓以后,师尚义等领贼众五千人,至林岱营前呐喊杀入。
见是空营,喝令众贼速退。
号炮一响,两守备带兵杀来。
于冰听得号炮震响,知贼众入营,吩咐二千军士假装贼众败回之样,到城下乱叫乱喊开门。
师德同众贼,见城外人马俱头包白布,知是自己的人,约料败了回来,连忙开放城门。
林岱率军杀入,止有五百强壮贼众,余俱是老弱家属。
顷刻杀斩殆尽。
于冰道:“贼众劫了空营,少刻便回,诚恐二守备兵少,林兄可领一半人马,迎杀上去。我在城中,率众搜拿叛党家属。”
林岱分兵出城,没有半里远,遥见贼众飞奔而来。
林岱率众迎杀,后面二守备又至,两下夹攻,贼众只顾得逃命。
师尚义走脱,带贼兵叫门。
于冰又放出五六百兵,开门便杀。
尚义大惊,招呼余铸道:‘巢穴破矣,你我速奔夏邑。’
此时邹炎因箭伤痛甚,不能力战,已死在乱军中。
林岱同二守备追杀,分一半兵,令二人赶去,自己回永城料理。
众贼跑到天明,只见一枝人马从西南来。
为首一员老将,带领着许多将佐,喊一声,将众贼围住。
众贼俱系筋疲力竭之人,那里当的起生力军剿戮!
随后二守备又到,杀死者一千余人。
共五千贼众,沿途跑散,并带伤死亡者,又一千余人。
其二千余人,都跪下哀呼乞命,情愿投降,杀贼赎罪。
桂芳准其投降,活捉了师尚义,斩了余铸,合兵入永城。
于冰迎着说道:‘令公郎已成大功,各贼家属俱皆拿下,冷某还有恳求,未知肯容纳否?’
桂芳道:‘我父子俱系老长兄提携,若有吩咐,无不如命。’
于冰道:‘贼众家属,除师尚诏同族以及亲戚,听候军门巡抚发落外,其余从贼家属妇女,尽行释放;男子未过十六岁,老人已过六十岁者,俱准为民;精壮者未敢轻纵,理合监候,俟事体俾定,任官吏审讯,分别辨理。若有逃脱,再投逆党,拿获立即正法。大人以为何如?’
桂芳大笑道:‘不但老长兄有此仁慈,即小弟亦何乐於多杀。将来起解他们时,弟还要细细查问,开脱些出去。’
于冰作揖道:‘如此,更见厚德。’又说了得永城始末,并林岱的武勇。
桂芳欣悦不已,吩咐各将弁饱餐休息,着书吏将阵亡军士记名,带伤者养病。
次早,留一千五百怀庆兵守城,就着随林岱的两守备镇守,又将他二人着实奖誉了几句。
自己同林岱、文炜、于冰带了投降的二千余贼,并本部人马,攻打夏邑,差官与军门巡抚两处报捷。
再说总兵管翼带了本部五千人马,离归德还有三十里,便下令着军士严装传食,又吩咐参将郭翰道:‘我领三千人马,先率诸将攻其西北一营,你可远远差人探听;贼营若攻杀不破,你可领兵速来,并力协攻;若贼营已散乱,你可按兵不动,待他别营救兵到来,再领人马来帮助。此养精畜锐次第收功之法也。’
郭翰领命,管翼带兵疾驰,不数里,早望见八座连营,每营相离各二三里不等。
管翼大声向众军将道:‘你们看贼营人马虽多,率皆乌合之众,一经交战,势必丧胆,断不可存彼多我少之心。本镇今日不要命了。尔等求功名,叨重赏,就在此刻。可各舍性命,随本镇去来。’
众军兵暴雷也似的答应了一声,一个个如流星掣电,飞奔贼营。
贼众虽有探细的人,及至传报时,兵已到了营门,发声喊,一涌杀入。
众贼见开封人马许久无有动静,他们有何纪律,有何军法?便日夕饮酒食肉,硬夺左近乡村财物东西,以为快乐,那里还作准备?不意此军如风雨骤至,只得勉强迎敌。
三两合,俱积压弃营望南营奔驰。
贼营中传起鼓来,各营俱来救应,反被逃窜败兵踏乱了营盘。
管总兵奋力赶杀,贼众见官兵人少,一齐围裹了来。
陡听得大炮一声,见一将领兵,和推山倒壁风驰而来,兵势甚猛,乃参将郭翰也。
众贼一见,各心上慌乱起来,又见来兵也少,复勉强相杀。
正战间,又听得大炮一声,见一军从正西杀来。
两员将官在前,兵丁在后,正是罗齐贤、吕于淳接应人马势同山岳般压来。
贼众早已心慌,今又见此军蹙至,也不知官兵有多少埋伏,多少接应,谁还肯舍命相杀?便一齐往归德败走,三路官兵随后追赶。
离归德城还有三里余,管翼因兵少,亦不敢直逼城下,就在正西安营,遣官睢州报捷,请军门合兵攻城。
且说败兵跑入归德城内,师尚诏问明原由,大怒道:‘八营二万余人,连六七千官兵都战不过,还想攻打开封?真是可笑可恨之事。’
伪神师秦尼道:‘管总兵人马远来,又经战斗,可速遣兵破其营垒,使他不能停留城下方妥。若此兵容其过夜,则明早开封人马,俱集城下矣。’
尚诏道:‘神师所言,正合吾意。’
却待遣将发兵,只见探子报道:‘怀庆总兵林桂芳,遣子林岱,攻夺了永城,提兵攻打夏邑去了。’
尚诏大惊道:‘永城本帅弟兄亲戚并各将妻女俱在内,此一残破,断难瓦全,不可不遣将争取。’
诸将听得失了永城,一个个心胆俱碎,都磨拳擦掌。乱嚷的要去夺城。
少刻,又报宁陵已被开封兵攻破,随即又报虞城被河阳总兵遣将攻打,镇将帅众投降,夏邑又被怀庆总兵攻陷,尚诏捶胸大叫道:‘数年心血,半月辛勤,一朝尽丧矣。’
秦尼道:‘胜败兵家常事,元帅不必过忧。不是贫僧夸口,管保已失州县,指日复得。若为永城有元帅并诸将家属在内,贫僧此刻即领一千人马,手到夺回,以安诸将之心。目今止存归德一城,可速传令:着城外诸将拔营入城,且不必与官兵对敌,只教他们预备守城之具,并鸟铳、火炮各项,各门派将分守,准备官兵攻城。主帅亦不必战,待贫僧夺了永城回来,再商妙策。’
说罢,急急的领兵去了。
尚诏随将城外诸贼调回守城。
且说林桂芳攻拔了夏邑,斩了镇城贼将,留兵守把,领人马往归德进发。
攻打虞城的将佐,亦来合兵,又带来沿河守汛,许多投降贼众。
忙差官去睢州报捷,请军门同巡抚会剿。
胡宗宪连接捷报,正在愧悔之间,曹邦辅来至营中,笑说道:‘诸将成功,皆朝廷洪福,大人威德所致。刻下贼众止有归德一城,四面无援。指顾即可尽歼丑类。大人可速起军马,小弟同去收功走遭。’
宗宪羞愤道:‘此原是大家合谋而行,不意伊等竟能侥幸,到底还是诸将之功居多,起兵攻围的话,尚须缓商。’
曹邦辅道:‘大人之言差矣。昔汉高论诸将功,以萧何为功人,诸将为功狗,盖以追逐狡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者,人也。今日请将之功,皆大人发纵指示之力。朝廷将来论功行赏,大人自应首推,天下安有大元戎披坚执锐,与士卒拼命行间之理!’
宗宪听了这几句话,连连点头道:‘大人见解,实足开我茅塞。’也不用邦辅催促,随即下令着各营此刻俱起,限本日定到归德城下。
且说于冰正与桂芳行走中间,超尘在耳边暗报道:‘适才秦尼领兵一千,夺取永城去了。’
于冰想道:‘我闻此尼精通法术,二守备如何是他的敌手?’
忙向林岱道:‘你可带一千人马,同我速赴永城。’
桂芳欲问原委,于冰道:‘回来自然明白,大人只管先行一步,去归德城下安营。’
说罢,同林岱领兵,走有三十余里,见一队人马在前。林岱大喝道:‘叛贼那里走!’
秦尼见官兵赶来,用剑向地下一画,顷刻尽成数里长一道深沟,军士惊喊起来。于冰看见,也用剑向沟上一画,即成平地。
秦尼见破了他的法,将人马摆开,瞧见官军队里门旗下有一将,身高体壮,貌若灵宫,提方天戟,骑乌骓马,威风杀气,冠冕一时。
秦尼看见大惊道:‘我见师尚诏相貌,以为真正英雄,此人仪表较师尚诏又大方几倍,足征我眼界小,识人未多。’笑问道:‘来将何名?’
林岱将秦尼一看,但见:面如满月,头无寸毛。目朗眉疏,微带女娘韵致;神雄气烈,不减男子魁梧。弃锡杖而挂霜锋,权学曼陀之化相;骑白马而诵符咒,非传阿傩之法轮。倩他做群贼师傅,有余有余;算伊为佛门弟子,不足不足。
林岱道:‘我乃怀庆总兵之子林岱是也。妖尼何名?’
秦尼道:‘我师元帅殿下秦神师也。日前攻破永城,就是你么?’
林岱道:‘是我。’
秦尼道:‘你气宇超群,将来定有大福,快回去换几个薄命的来!’
林岱大笑道:‘这妖妇满口胡说!’
提戟飞刺,秦尼用剑相还。只两合,秦尼招架不住,急急败走。
取一块黄绢儿,向林岱掷来,须臾变为数丈铜墙,将林岱围住。
秦尼正欲擒拿,于冰出了阵门,将剑向铜墙一指,口中念念有词。
只见剑尖上飞出一缕青烟,烟到处,将铜墙烧为灰烬。
秦尼见此法又破,急向对阵一看,瞧见于冰,但见:儒巾素服,布履丝绦。目聚江山秀气,心藏天地玄机。神同秋水澄清,知系洗髓伐毛之力;面若青霞灿烂,多由胎息辟谷之功。煮汞烧铅,扫尽壶中氤氲;悬壶种药,救彻人世痴顽。真是——剑尖指处乾坤暗,丹篆书时神鬼号。
秦尼看罢于冰,大为惊异道:‘此蓬岛真仙也,何故在尘世中烦扰?’随向于冰打稽首道:‘先生请了。’
于冰亦举手相还。
秦尼道:‘先生何名?’
于冰道:‘无名姓。’
秦尼道:‘岂有人无名姓之理?不肯说也罢了。适才先生破吾两法,足见通玄。我还有一小法请教。’
于冰道:‘只管尽力施为。’
秦尼用剑书符望空一指,少刻犯风骤起,飞来房大一石,向于冰打来。
于冰微笑,从离地吸气一口,用力向大石一吹,此石化为细粉,飘飘拂拂,与雪花相似,顷刻消灭。
两阵军兵,俱无心战斗,一个个眉欢眼笑,看二人斗法。
秦尼又用一分身法,将顶门一拍,出十数道黑气。
黑气凝结,现为十几个秦尼,各仗剑来战于冰。
于冰将两手齐开向众秦尼一照。
霹雳一声,十几个秦龙化为乌有。
秦尼向怀中取出五寸长一草龙,往地下一丢,立变为三丈余长一条青龙。
秦尼下马,腾身跨上,向于冰道:‘我要到一地方去公干,亦无暇与你作戏。’
用手在龙头上一拍,那龙便张牙舞爪,四足顿起风云,将秦尼架在空中,往正东去了。
于冰大笑道:‘妖尼计穷,必去永城作祟。’
向林岱道:‘你可领人马回营,着实吩咐诸军,有人敢露我斗法一字者,定行斩首!’
说着,从马上一跃,只见烟云缭绕,亦飞向正东而去。
两阵军士,看得目乱神痴。
林岱催马,向众贼大喝道:‘尔等还是要生要死?’
众贼皆倒戈弃甲,跪在地下说道:‘小的们皆朝廷良民,误为妖人引诱,今愿投降,永无异志。’
林岱道:‘你等既愿投降,我何乐於多杀?可随我回营听令。’
众贼齐声答应:‘愿听将军指挥。’
林岱将两路人马带回。
桂芳已在归德城下安营,林岱入见,与桂芳诉说于冰与秦尼斗法,并于冰吩咐,不准传扬的话。
桂芳与文炜听了,不由的瞠目咋舌,竟不知于冰为何如人。
随晓谕众军,有人传言斗法一字者,立行斩首示众。
正是:云车风马时来去,人世军营暂度春。今日阵前传道术,方知老子本犹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三十一回-译文
攻克永城,阵前擒获师尚义,出兵夏邑,法度败敌伪神师。
词曰:马蹄踏平沙地,将军奉命出征,镇定无声。攻破孤城,斩杀大敌,残花如雨。兵威远播,远近惊讶,那女尼神游鬼探。一旦遇到通玄之人,智穷力竭,远远遁入烟霞之中。
——右调《柳梢青》。
师尚诏占据归德,又夺得四县。他也知道要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安抚被战火波及的家庭,四县都这样行事。他自己号称雄勇大元帅,有十几个心腹将领,都被称为小元帅。其余一百多个贼将,都被称为将军,他的妻子蒋金花,被称为妙法夫人;秦尼姑,被称为神师。
他族中的穷贼,各有名号。凡是攻城掠地,战守接应的策略,都是由这位尼姑指挥。师尚诏久有夺取开封的意图,听说胡军门初八日起兵,只得安排迎战。后来又听说军队停在睢州,调动两路人马,四五天没有动静,于是派遣众贼将分头夺取夏邑等县。
一天,他笑着对众贼将说:“军门胡宗宪,没有谋略,没有胆量,现在驻军睢州,不过是掩盖地方官和百姓的耳目。他心里害怕,可想而知。我打算分兵三路,一路直奔开封东北,声称要夺取考城,牵制胡军门的人马;一路直奔开封之南,靠近略州县,牵制各处的救兵;我带领大家向西进军,直取开封。以胡军门的平庸之才,绝对不敢回军救援。即使他敢来,我们分兵抵御,也未尝不可。只要各位将领竭尽全力,攻破开封,传令各郡,全省就能得到。
伪神师秦尼说:“这个计策还不够万无一失。胡军门调动两镇人马,早晚就会到来,如果我能一天之内攻下开封,还可以并吞归德的力量,对抗三路敌军,胜算有八九成;如果我们在坚城之下驻兵,两镇的救军同时到达,从左右夹击我们,胡宗宪杀回来,阻截我们的退路,开封的曹巡抚派人马,在我们前面进攻,那我们就四面受敌,反而不好。
而且归德离开封三百多里,一时无法接济。军队一旦战败,人心就会动摇,归德也守不住了。现在的办法,赶快派人去探听两路军队的强弱,了解领兵主将的才能如何,然后相机行事,能战就战,能守就守;再传令四面连营,八位主将日夜防备攻击。胡军门既然是个胆小之人,两镇的军队肯定不会服从他的指挥,时间久了又恐怕朝廷追究责任,势必各自为政。我们可以挑选精锐将领,击败其中一路,那么三路官兵都会瓦解。
这是一个谨慎的策略。
师尚诏说:“神师你的见解非常明智。我只担心朝廷会更换军门,那就麻烦了。”
于是派人分路打探官兵的动静。
再说林岱率领三千人马,桂芳又派了两员守备协助,于冰作为总兵府的幕客,改为武职的衣帽打扮,也随林岱一起进入军中。他们卷起旗帜,停止鼓声,昼夜秘密行军,到达永城地界。
镇守永城的主将是师尚诏的堂弟师尚义,还有他的族兄师德,还有几个贼将:一个叫邹炎,一个叫余铸,一个叫王之民,都勇敢善战。其中邹炎更是超群,他的武勇和师尚诏不相上下。这些贼将的家眷都寄存在永城,全靠这个人保护。
这天,探子飞报入城,说:“有三四千官兵,打着怀庆总兵的旗号,离这里不过几里。”
师尚义听了,立刻点起贼兵,大开城门迎战。不久,见一支人马飞奔而来。门旗展开,一位将领当先冲出。
只见他:虎头燕颔,猿臂熊腰。腕悬竹节钢鞭,鞭打处,千军溃散;手提豹尾画戟,戟到处,万夫辟易。声音如雷震,有斩将夺旗之势;目光如电,擅长投石超乘之术。身披银甲,骑乘乌骓。在成都被称为宦家子,在中州被称为冠军候。
师尚义摆开人马,出阵大声喝问:“来将何人?”
林岱没有回答,举起画戟就刺。师尚义立刻挡开。
只三招,师尚义败退,邹炎大喊:“初次交锋,怎么能失去锐气!”
他倒提大刀,飞马前来迎战。
林岱见贼将身材高大,相貌凶恶,知道是一员勇将,举起画戟刺去。
两位将领激战了四十多回合,林岱没有回到本阵,拨马向北而去。邹炎追了上来。林岱翻身一箭,正中邹炎左臂,他倒在地上。
师尚义率兵救起邹炎,林岱杀回。城内的余铸领出两千贼兵助战,这边两个守备也率领众人相杀。林岱手持画戟、挥舞钢鞭,马到之处,无不溃败。师尚义见林岱凶猛,领兵败入城中。林岱没有进攻,听从于冰的吩咐,在十里外安营。
师尚义等人入城后,邹炎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
余铸说:“怀庆领兵的主将非常勇猛难敌,看来不如智取。现在他已经获胜,晚上一定不会有所防备。依我的建议,只留下五百人守城,其余人马全部带走,我和元帅在二更时劫营,每人用白布包头,以便夜战时辨认,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为邹将军报仇。”
邹炎非常高兴,说:“这个计策太妙了。我的手臂虽然受了伤,但不算重伤,我们一起去。
师尚义同意了余铸的建议,请师德和王之民守城,约定二更后出发。
再说于冰对林岱说:“现在天色已晚,可以吩咐将士们,不必卸甲,立刻吃饱,听从将令。”
不久,电报暗号传来。于冰笑着说:“不出我所料。
起更时,请两位守备各带五百人马,在营地两侧埋伏。贼众劫了空营,必然会急忙返回,两位可以放起号炮,迅速领兵追杀。两位守备遵令去了。
于冰和林岱领着二千人马,暗中在永城五里外埋伏,又让士兵用白布包头,到时候自有将令。
二更以后,师尚义等人领着五千贼兵,杀到林岱的营地前。看到是空营,命令众贼迅速撤退。
号炮一响,两位守备带兵杀来。于冰听到号炮声,知道贼兵已经进入营地,吩咐两千军士假装贼兵败退的样子,到城下乱叫乱喊开门。
师德和众贼看到城外的人马都头包白布,知道是自己的人,以为他们已经战败归来,连忙打开城门。
林岱率领军队冲入,只有五百强壮的贼兵,其余的都是老弱家属。转眼间,都被杀得精光。
于冰说:“贼兵劫了空营,不久就会回来,担心两位守备兵少,林兄可以领一半人马,迎上去。我在城中,率领众人搜捕叛贼的家属。”
林岱分兵出城,没有半里远,远远地看到敌军正飞奔而来。林岱带领众人迎战,后面的两位守备也赶到了,两面夹击,敌军只能顾着逃跑。师尚义逃脱,带着敌军叫门。于冰又放出五六百人,开门就杀。尚义大惊,招呼余铸说:‘巢穴已被攻破,我们快逃到夏邑去吧。’
这时邹炎因为箭伤很重,无法全力作战,已经死在乱军中。林岱和两位守备继续追杀,分出一半兵力,让两人赶去,自己返回永城处理事务。众贼跑到天亮,只见一支人马从西南方向来。为首是一位老将,带着许多将领,一声令下,将众贼包围。众贼都已筋疲力尽,哪里抵挡得住生力军的围剿!随后两位守备也赶到,杀死了一千多人。共有五千名贼兵,沿途跑散,加上受伤死亡的,又有一千多人。剩下的两千多人跪下哀求,愿意投降,以杀贼赎罪。桂芳准许了他们的投降,活捉了师尚义,斩杀了余铸,合并兵力进入永城。
于冰迎上去说:‘令公已经立了大功,所有贼兵的家属都被抓捕了,冷某还有个请求,不知道是否愿意接受?’
桂芳说:‘我父子都是老长兄提拔的,如果有吩咐,无不遵命。’
于冰说:‘贼兵的家属,除了师尚诏的亲族和亲戚,由军门巡抚处理外,其余的从贼家属妇女,全部释放;男子未满十六岁,老人超过六十岁,都允许成为平民;年轻力壮的不能轻易放过,应该监禁等待审讯,等事情确定后,由官吏审讯,分别处理。如果有人逃脱,再投靠逆党,一经抓获立即处决。大人认为如何?’
桂芳大笑说:‘不但老长兄有这种仁慈之心,我小弟也乐于少杀。将来解送他们的时候,我还要仔细询问,尽量开脱一些出去。’
于冰鞠躬道:‘这样,更显得您的大德。’又说起了攻下永城的经过,以及林岱的勇猛。
桂芳非常高兴,吩咐将领们吃饱休息,让书吏将阵亡的军士记名,照顾受伤的人。
第二天早上,留下了一千五百名怀庆兵守城,让随林岱的两位守备镇守,还特别赞扬了他们几句。
他自己和林岱、文炜、于冰带着投降的两千多名贼兵,以及自己的部队,攻打夏邑,派官员向军门巡抚报捷。
再说总兵管翼带着五千人马,离归德还有三十里,就下令让士兵严阵以待,又吩咐参将郭翰说:‘我带三千人马,先率众将攻打西北一营,你可以派人远远探听;如果贼营攻不破,你可以带兵迅速来支援,合力攻打;如果贼营已经混乱,你可以按兵不动,等他们其他营的救兵到来,再带兵来支援。这是养精蓄锐,逐步收功的方法。’
郭翰领命,管翼带兵疾驰,没跑几里路,就看到了八座相连的营帐,每座营帐相距二三里不等。管翼大声对众军将说:‘你们看,贼营的人马虽然多,但都是乌合之众,一旦交战,必定丧胆,绝不能有他们多我们少的想法。本镇今天豁出去了。你们想求功名,想得到重赏,就在此刻。可以各自拼上性命,跟我来。’
众军兵如雷鸣般答应了一声,一个个如流星闪电,飞奔向贼营。贼众虽然有探子,但等到报告时,军队已经到了营门口,一声呐喊,一拥而入。众贼看到开封的军队许久没有动静,他们有什么纪律,有什么军法?就日夜饮酒食肉,强夺附近的乡村财物,以为快乐,哪里还做准备?没想到这支部队如暴风骤雨般到来,只得勉强迎战。交战三两回合,都纷纷弃营向南逃窜。
贼营中响起鼓声,各营都来支援,反而被逃窜的败兵踏乱了营盘。
管总兵奋力追杀,贼众看到官兵人少,一齐围攻过来。突然听到一声炮响,看到一位将领带着兵马,像推山倒壁一样风驰电掣而来,兵势非常猛烈,正是参将郭翰。众贼一见,心里慌乱起来,又看到来兵不多,又勉强作战。正在激战时,又听到一声炮响,看到一支军队从正西方向杀来。两位将领在前,士兵在后,正是罗齐贤、吕于淳率领的援军,势如山岳般压来。贼众早已心慌意乱,现在又看到这支军队逼近,也不知道官兵有多少伏兵,多少援军,谁还愿意舍命相杀?于是全部往归德败逃,三路官兵随后追赶。离归德城还有三里多路,管翼因为兵少,也不敢直接逼近城下,就在正西方向安营,派官员去睢州报捷,请求军门合兵攻城。
再说败兵跑进归德城内,师尚诏问明情况,大怒道:‘八营两万多人,连六七千官兵都打不过,还想攻打开封?真是可笑可恨的事情。’
伪神师秦尼说:‘管总兵远道而来,又经过战斗,应该立即派兵攻破他们的营垒,使他们不能在城下停留。如果让这支部队过夜,那么明天早上开封的军队都会集结在城下。’
师尚诏说:‘神师所说,正合我意。’
正要派将领发兵,只见探子报告说:‘怀庆总兵林桂芳,派他的儿子林岱攻占了永城,带兵攻打夏邑去了。’
师尚诏大惊道:‘永城是我兄弟亲戚以及各位将领的妻女都在的地方,一旦被摧毁,就无法保全,必须派人去争夺。’
各位将领听到失去了永城,一个个心胆俱碎,都摩拳擦掌,乱嚷着要去夺城。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宁陵已被开封军队攻破,随即又报告说虞城被河阳总兵派将领攻打,镇守的将领带领众人投降,夏邑又被怀庆总兵攻陷,师尚诏捶胸大叫道:‘几年的心血,半个月的辛劳,一朝之间全部丧失了。’
秦尼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元帅不必过于忧虑。不是贫僧自夸,保证已经失去的州县,很快就能夺回来。因为永城有元帅和各位将领的家属在内,贫僧现在就领一千人马,手到擒来,以安定各位将领的心。现在只剩下归德一座城,可以迅速传令:让城外的各位将领撤营入城,不必与官兵交战,只让他们准备守城的物资,包括鸟铳、火炮等,各门派将领分守,准备官兵攻城。元帅也不必出战,等贫僧夺回永城回来,再商议妙计。’
说完,急忙领兵去了。师尚诏随即把城外的贼兵调回守城。
且说林桂芳攻下了夏邑,杀了镇守城的敌将,留下士兵守卫,自己领着人马向归德进发。攻打虞城的将领也来会合兵力,还带来了沿河守卫的士兵,以及许多投降的贼兵。急忙派官员去睢州报捷,请求军门和巡抚一起会剿。胡宗宪连续收到捷报,正在自责悔恨之间,曹邦辅来到军营,笑着说道:“各位将领的成就,都是朝廷的洪福,大人的威德所致。现在贼兵只剩下归德一座城,四面没有援兵。很快就可以全部消灭他们。大人应该立刻起兵,我跟你一起去收功。”
宗宪羞愧愤怒地说:“这原本是大家共同商议的行动,没想到他们竟然能侥幸成功,毕竟还是各位将领的功劳居多,起兵围攻的事情,还需要缓一缓商议。”
曹邦辅说:“大人的话错了。以前汉高祖评价将领们的功绩,认为萧何是功人,而将领们是功狗,因为追逐狡兔的是狗,而发号施令的是人。现在各位将领的功绩,都是大人发号施令的结果。朝廷将来论功行赏,大人自然应该排在首位,天下哪有大将军穿着铠甲,和士兵一起拼命的道理!”
宗宪听了这几句话,连连点头说:“大人的见解,真是让我茅塞顿开。”不用邦辅催促,他立刻下令各营立刻起兵,限定当天到达归德城下。
于冰正在和林桂芳一起行走,超尘在耳边低声报告:“刚才秦尼带着一千人马,去夺取永城了。”
于冰想:“我听说这个尼姑精通法术,两个守备怎么是他的对手?”
他急忙对林岱说:“你可以带一千人马,跟我一起去永城。”
桂芳想问原委,于冰说:“回来自然就明白了,大人你先去归德城下安营。”
说完,于冰和林岱领着人马走了三十多里,看到前面有一队人马。林岱大声喊道:“叛贼往哪里跑!”
秦尼看到官兵追来,用剑在地上划了一道,立刻变成了一道数里长的深沟,士兵们惊叫起来。于冰看到,也用剑在沟上划了一道,立刻变成平地。秦尼看到他的法术被破解,摆开人马,看到官军队里门旗下有一员将领,身高体壮,相貌像天宫,手持方天戟,骑乌骓马,威风凛凛。
秦尼看到大惊,说:“我见过师尚诏,以为他是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的仪表比师尚诏还要大上几倍,足见我眼界小,识人不多。”笑着问:“来将是谁?”
林岱看了一眼秦尼,只见他:
面如满月,头顶无毛。眼睛明亮,眉毛稀疏,微微带着女子的韵味;神态雄伟,气势热烈,不减男子的魁梧。抛弃了锡杖,挂着霜刃,仿佛是曼陀罗花的化身;骑着白马,念诵符咒,不是阿傩的法轮。如果他来做群贼的师傅,绰绰有余;如果算他是佛门弟子,又显得不足。
林岱说:“我是怀庆总兵的儿子林岱。妖尼你叫什么名字?”
秦尼说:“我是我师元帅殿下秦神师。前几天攻破永城,就是你吗?”
林岱说:“是我。”
秦尼说:“你气宇轩昂,将来必定有大福,快回去换几个薄命的来!”
林岱大笑说:“这妖妇满口胡说!”
他提起方天戟飞刺,秦尼用剑相还。只两回合,秦尼招架不住,急忙败走。取出一块黄绢,向林岱扔来,转眼间变成数丈高的铜墙,将林岱围住。秦尼正想擒拿他,于冰出了阵门,用剑指向铜墙,口中念念有词。只见剑尖上飞出一缕青烟,烟所到之处,将铜墙烧成灰烬。秦尼看到他的法术又破了,急忙向对阵一看,看到于冰,只见他:
戴着一顶儒巾,穿着素色的衣服,脚穿布鞋,腰系丝带。眼睛聚集江山的秀气,心中藏着天地的玄机。神态像秋水一样清澈,知道这是洗髓伐毛的力量;面容像青霞一样灿烂,多是由于胎息辟谷的功效。炼汞烧铅,扫尽壶中的氤氲;悬挂药壶,救治人世的愚顽。真是——剑尖指向处,乾坤为之暗淡,丹篆书写时,神鬼为之号叫。
秦尼看了于冰,大为惊讶地说:“这是蓬岛真仙,为什么在尘世中烦扰?”随即向于冰行礼说:“先生您好。”
于冰也举手回应。秦尼说:“先生您叫什么名字?”
于冰说:“无名姓。”
秦尼说:“岂有人无名姓之理?不说也罢了。刚才先生破解了我的两个法术,足以看出您的通玄。我还有一个小法术想请教。”
于冰说:“尽管施展吧。”
秦尼用剑在空中书写符咒,片刻间刮起大风,飞来一块房大的石头,向于冰打来。于冰微笑,从地上吸气一口,用力向大石吹去,这块石头化为细粉,飘飘洒洒,像雪花一样,转眼间消失。两阵军兵,都无心战斗,一个个眉开眼笑,看着二人的斗法。秦尼又用一分身法,拍了一下头顶,出十数道黑气。黑气凝结,变成了十几个秦尼,各自仗剑来战于冰。于冰将两手齐向众秦尼一照。一声霹雳,十几个秦尼化为乌有。秦尼从怀中取出五寸长的草龙,往地下一丢,立刻变成三条三丈多长的青龙。秦尼下马,跃上龙背,对于冰说:“我要去一个地方公干,也没有时间和你玩耍。”
他用手在龙头上拍了一下,那龙便张牙舞爪,四足起风云,将秦尼架在空中,往正东方向飞去。
于冰大笑说:“妖尼计穷,必去永城作乱。”
他对林岱说:“你可以领着人马回营,一定要吩咐众军,有人敢泄露我斗法一字,定斩不饶!”
说着,他从马上跃下,只见烟云缭绕,也往正东方向飞去。两阵军士,看得目瞪口呆。
林岱催马,对众贼大声喊道:“你们是要生还是要死?”
众贼都放下武器,跪在地上说:“我们都是朝廷的良民,被妖人引诱,现在愿意投降,永不反叛。”
林岱说:“你们既然愿意投降,我何必多杀?可以跟我回营听令。”
众贼齐声答应:“愿意听从将军指挥。”
林岱领着两路人马回到营地。桂芳已经在归德城下安营,林岱进去见桂芳,向他诉说于冰和秦尼斗法的事情,以及于冰吩咐不准传扬的话。桂芳和文炜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竟然不知道于冰是什么样的人。随后他们向众军宣布,有人敢泄露斗法一字,立刻斩首示众。
正是:云车风马时来去,人世军营暂度春。今日阵前传道术,方知老子本犹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三十一回-注解
克永城阵擒师尚义:克永城阵擒师尚义,指的是在永城之战中,师尚义被擒获。克,意为攻下;永城,地名,位于河南省;阵擒,在战场上擒获。
师尚义:可能是一个将领的名字。
出夏邑法败伪神师:出夏邑法败伪神师,指师尚义在夏邑之战中击败了伪神师。出,意为出征;夏邑,地名,位于河南省;法,策略;伪神师,指秦尼姑,文中的人物。
马踏平沙,将军衔命,镇静无哗:马踏平沙,形容军队行进迅速,气势磅礴;将军衔命,指将军接受命令;镇静无哗,形容军队行动有序,不喧哗。
打破孤城,斩杀巨寇,雨判残花:打破孤城,指攻破孤立无援的城池;斩杀巨寇,指斩杀强大的敌人;雨判残花,比喻敌人被击败后如同残花败柳。
兵威远近惊讶,那女尼神游鬼查:兵威远近惊讶,形容军队的威势让远近的人都感到惊讶;女尼神游鬼查,指女尼姑秦尼姑的神通广大,如同神仙。
一遇通玄,智穷力竭,远遁烟霞:一遇通玄,指遇到高人;智穷力竭,形容智谋和力量都用尽了;远遁烟霞,指逃离尘世,隐居山林。
归德:归德,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历史上曾是宋朝的归德府,为古代军事要地。
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开仓赈济,指打开仓库救济灾民;恤被兵之家,指抚恤因战乱而受苦的家庭。
雄勇大元帅:雄勇大元帅,师尚诏的自称,表示自己的勇猛和地位高。
小元帅:小元帅,指师尚诏的亲信将领。
将军:将军,指师尚诏的部下将领。
妙法夫人:妙法夫人,师尚诏妻子蒋金花的称号。
神师:神师,指秦尼姑,文中的人物,具有神秘力量。
通玄:通玄,指具有高深学问和神秘力量的人。
怀庆总兵:怀庆总兵,指怀庆(今河南省沁阳市)的总兵官,负责该地区的军事。
宦家子:宦家子,指出身于官宦家庭的子弟。
冠军候:冠军候,古代武将的荣誉称号,意为勇冠三军。
卷旗息鼓,昼夜潜行:卷旗息鼓,指停止战斗,隐藏军队;昼夜潜行,指不分昼夜地秘密行军。
军门胡宗宪:军门胡宗宪,指当时的军事将领胡宗宪。
睢州:睢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古代军事要地。
两阵人马:两阵人马,指两支军队。
主将:主将,指军队的首领。
于冰:可能是一个将领的名字。
劫营:劫营,指夜袭敌军营地。
号炮:号炮,古代军队使用的信号炮,用于传递信息或命令。
分兵出城:将兵力分散出城,可能是为了分散敌军或进行伏击。
贼众:指敌军,通常在古代小说中指叛军或入侵者。
迎杀:迎战并杀敌。
守备:守备,古代官职,负责一地的军事防御。
走脱:逃脱。
叫门:敲门,请求进入。
兵:指士兵。
巢穴破矣:巢穴已被攻破,巢穴通常指敌人的老巢或据点。
夏邑:夏邑,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历史上为商汤之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邹炎:可能是一个士兵或将领的名字。
箭伤痛甚:箭伤非常疼痛。
乱军:混乱的军队,可能指战斗中的混乱场面。
永城:永城,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永城市,为古代军事要地。
人马:指士兵和马匹,即军队。
老将:指年纪较大的将领。
将佐:将佐,指将领和副将,泛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剿戮:大规模的杀戮。
筋疲力竭:非常疲惫,没有力气。
生力军:指战斗力强的军队。
怀庆兵:可能是指来自怀庆地区的士兵。
军门巡抚:指军事和行政的最高官员。
仁慈:慈悲为怀,宽厚仁爱。
提携:扶持,帮助。
巡抚:巡抚,古代官职,负责一省的军事、政治、经济等事务。
从贼家属:跟随叛军家属。
怀庆:可能是一个地名,指一个地区。
总兵:古代官职,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
管翼:可能是一个将领的名字。
参将:古代官职,负责一个军区的军事。
郭翰:可能是一个将领的名字。
乌合之众:指没有组织纪律的杂乱人群。
传食:分发食物,指军中准备食物。
纪律:军队的规则和制度。
军法:军队的刑法。
左近:附近。
乡村:农村地区。
财物:金钱和物品。
蹙至:迅速逼近。
伪神师:指假装是神师的人,可能是指叛军中的宗教领袖。
秦尼:可能是一个将领的名字。
帅众:带领军队。
帅:军队的首领,即元帅。
帅众投降:军队投降。
镇将:地方的军事指挥官。
镇:一个行政区域。
残破:被破坏或摧毁。
瓦全:保全,完整。
磨拳擦掌:形容准备战斗或行动。
鸟铳:古代的一种火器,类似手枪。
火炮:古代的一种火器,类似大炮。
镇城贼将:指镇守城池的叛乱将领,即叛军中的高级将领。
虞城:虞城,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虞城县,历史上为商汤之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军门:军门,古代对高级军事将领的尊称。
胡宗宪:胡宗宪,明代官员,曾任兵部尚书,以军事才能著称。
曹邦辅:曹邦辅,明代官员,曾任兵部尚书,与胡宗宪同朝为官。
汉高:汉高,指汉高祖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
萧何:萧何,西汉初年名臣,刘邦的重要助手,被封为酂侯。
功狗:功狗,古代对有功将领的谦称,意指如同追逐猎物的狗。
元戎:元戎,古代对高级军事将领的尊称。
法术:法术,指古代道士或巫师所使用的神秘技艺。
乌骓马:乌骓马,古代名马,颜色为黑色,因其速度极快而著称。
灵宫:灵宫,古代对某些神庙或圣地的称呼。
曼陀罗:曼陀罗,一种有毒的植物,古代道士常用其制作药草。
阿傩:阿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为佛祖的弟子。
蓬岛真仙:蓬岛真仙,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在蓬莱仙岛。
胎息辟谷:胎息辟谷,古代道士修炼的一种方法,通过特殊的呼吸和饮食控制来修炼身体。
汞:汞,即水银,古代道士炼丹时常用。
铅:铅,古代道士炼丹时常用的一种金属。
壶中氤氲:壶中氤氲,古代道士炼丹时所说的术语,指炼丹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丹篆:丹篆,古代道士在炼丹过程中所书写的符咒。
神鬼号:神鬼号,形容符咒的威力巨大,能令神鬼惧怕。
云车风马:云车风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交通工具,能载人飞升。
老子:老子,即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绿野仙踪-第三十一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场古代战争中的场景,通过林桂芳攻城、斩将、报捷等情节,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英勇。
第一句‘且说林桂芳攻拔了夏邑,斩了镇城贼将,留兵守把,领人马往归德进发’中,‘攻拔’和‘斩’字体现了战争的激烈,而‘留兵守把’则显示出对城池的重视。
‘攻打虞城的将佐,亦来合兵,又带来沿河守汛,许多投降贼众’这一句,说明战争中的合兵之策,以及投降者的出现,反映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胡宗宪的愧悔与曹邦辅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诸将成功,皆朝廷洪福,大人威德所致’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将领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权谋。
曹邦辅的‘大人之言差矣’和‘大人自应首推’等言辞,展现了古代将领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忠诚。
‘于冰正与桂芳行走中间,超尘在耳边暗报道’这一句,通过超尘的暗报,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神秘感。
‘我闻此尼精通法术,二守备如何是他的敌手?’这句话,揭示了战争中的智谋和法术的运用,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林岱大喝道:“叛贼那里走!”’这一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将领的果断。
‘秦尼见官兵赶来,用剑向地下一画,顷刻尽成数里长一道深沟’这一句,通过法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奇幻和神秘。
‘于冰看见,也用剑向沟上一画,即成平地’这一句,通过于冰的法术,体现了战争的智谋和对抗。
‘秦尼看罢于冰,大为惊异道:“此蓬岛真仙也,何故在尘世中烦扰?”’这句话,通过秦尼的惊讶,展现了于冰的超凡能力。
‘两阵军兵,俱无心战斗,一个个眉欢眼笑,看二人斗法’这一句,通过士兵们的反应,展现了战争中的生死离别和奇幻景象。
‘林岱催马,向众贼大喝道:“尔等还是要生要死?”’这一句,通过林岱的威严,展现了将领的权威和战争的残酷。
‘众贼皆倒戈弃甲,跪在地下说道:“小的们皆朝廷良民,误为妖人引诱,今愿投降,永无异志。”’这一句,反映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善良。
‘林岱将两路人马带回。桂芳已在归德城下安营,林岱入见,与桂芳诉说于冰与秦尼斗法,并于冰吩咐,不准传扬的话’这一段,通过林岱的叙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将领的智慧。
‘正是:云车风马时来去,人世军营暂度春。今日阵前传道术,方知老子本犹龙’这一句,通过诗句的引用,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