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论衡-卷二-命义篇

作者: 王充(27年-97年),东汉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以其学术独立和对理性思考的坚持著称。他的《论衡》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论衡》是王充的重要哲学著作,书中涉及到自然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王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理性解释,提出了“无神论”和“物质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迷信与神话,强调通过理性与证据来理解世界。他的哲学观点对中国古代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论衡》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作品,被后人视为中国古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论衡-卷二-命义篇-原文

墨家之论,以为人死无命;儒家之议,以为人死有命。

言有命者,见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秦将白起坑赵降卒於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春秋之时,败绩之军,死者蔽草,尸且万数;饥馑之岁,饿者满道;温气疫疬,千户灭门,如必有命,何其秦、齐同也?

言有命者曰:夫天下之大,人民之众,一历阳之都,一长平之坑,同命俱死,未可怪也。

命当溺死,故相聚於历阳;命当压死,故相积於长平。

犹高祖初起,相工入丰、沛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卓砾时见,往往皆然。

而历阳之都,男女俱没,长平之坑,老少并陷,万数之中,必有长命未当死之人。

遭时衰微,兵革并起,不得终其寿。

人命有长短,时有盛衰,衰则疾病,被灾蒙祸之验也。

宋、卫、陈、郑同日并灾,四国之民,必有禄盛未当衰之人,然而俱灭,国祸陵之也。

故国命胜人命,寿命胜禄命。

人有寿夭之相,亦有贫富贵贱之法,俱见於体。

故寿命修短,皆禀於天;骨法善恶,皆见於体。

命当夭折,虽禀异行,终不得长;禄当贫贱,虽有善性,终不得遂。

项羽且死,顾谓其徒曰:“吾败乃命,非用兵之过。”此言实也。

实者项羽用兵过於高祖,高祖之起,有天命焉。

国命系於众星,列宿吉凶,国有祸福;众星推移,人有盛衰。

人之有吉凶,犹岁之有丰耗,命有衰盛,物有贵贱。

一岁之中,一贵一贱;一寿之间,一衰一盛。

物之贵贱,不在丰耗;人之衰盛,不在贤愚。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而不曰“死生在天,富贵有命”者,何则?

死生者,无象在天,以性为主。

禀得坚强之性,则气渥厚而体坚强,坚强则寿命长,寿命长则不夭死。

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羸窳则寿命短,短则蚤死。

故言“有命”,命则性也。

至於富贵所禀,犹性所禀之气,得众星之精。

众星在天,天有其象。

得富贵象则富贵,得贫贱象则贫贱,故曰“在天”。

在天如何?天有百官,有众星。

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众星之气在其中矣。

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资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

故天有百官,天有众星,地有万民,五帝、三王之精。

天有王梁、造父,人亦有之,禀受其气,故巧於御。

传曰:“说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

正命,谓本禀之自得吉也。

性然骨善,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故曰正命。

随命者,戳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

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於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

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已得吉凶矣。

夫性与命异,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恶而命吉。

操行善恶者,性也;祸福吉凶者,命也。

或行善而得祸,是性善而命凶;或行恶而得福,是性恶而命吉也。

性自有善恶,命自有吉凶。

使命吉之人,虽不行善,未必无福;凶命之人,虽勉操行,未必无祸。

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性善乃能求之,命善乃能得之。

性善命凶,求之不能得也。

行恶者祸随而至。

而盗跖、庄蹻横行天下,聚党数千,攻夺人物,断斩人身,无道甚矣,宜遇其祸,乃以寿终。

夫如是,随命之说,安所验乎?

遭命者,行善於内,遭凶於外也。

若颜渊、伯牛之徒,如何遭凶?

颜渊、伯牛,行善者也,当得随命,福佑随至,何故遭凶?

颜渊困於学,以才自杀;伯牛空居而遭恶疾。

及屈平、伍员之徒,尽忠辅上,竭王臣之节,而楚放其身,吴烹其尸。

行善当得随命之福,乃触遭命之祸,何哉?

言随命则无遭命,言遭命则无随命,儒者三命之说,竟何所定?

且命在初生,骨表著见。

今言随操行而至,此命在末,不在本也。

则富贵贫贱皆在初禀之时,不在长大之後,随操行而至也。

正命者,至百而死;随命者,五十而死。

遭命者,初禀气时遭凶恶也,谓妊娠之时遭得恶也,或遭雷雨之变,长大夭死。

此谓三命。

亦有三性:有正,有随,有遭。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故妊妇食兔,子生缺脣。

《月令》曰:“是月也,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者,生子不备,必有大凶,喑聋跛盲。

气遭胎伤,故受性狂悖。

羊舌似我初生之时,声似豺狼,长大性恶,被祸而死。

在母身时,遭受此性,丹硃、商均之类是也。

性命在本,故《礼》有胎教之法:子在身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

及长,置以贤师良傅,教君臣父子之道,贤不肖在此时矣。

受气时,母不谨慎,心妄虑邪,则子长大,狂悖不善,形体丑恶。

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非徒伤父母之身,乃又贼男女之性。

人有命,有禄,有遭遇,有幸偶。

命者,贫富贵贱也;禄者,盛衰兴废也。

以命当富贵,遭当盛之禄,常安不危;以命当贫贱,遇当衰之禄,则祸殃乃至,常苦不乐。

遭者,遭逢非常之变,若成汤囚夏台,文王厄牖里矣。

以圣明之德,而有囚厄之变,可谓遭矣。

变虽甚大,命善禄盛,变不为害,故称遭逢之祸。

晏子所遭,可谓大矣。

直兵指胸,白刃如颈,蹈死亡之地,当剑戟之锋,执死得生还。

命善禄盛,遭逢之祸,不能害也。

历阳之都,长平之坑,其中必有命善禄盛之人,一宿同填而死。

遭逢之祸大,命善禄盛不能却也。

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

遇者,遇其主而用也。

虽有善命盛禄,不遇知己之主,不得效验。

幸者,谓所遭触得善恶也。

获罪得脱,幸也。

无罪见拘,不幸也。

执拘未久,蒙令得出,命善禄盛,夭灾之祸不能伤也。

偶者,谓事君也。

以道事君,君善其言,遂用其身,偶也。

行与主乖,退而远,不偶也。

退远未久,上官录召,命善禄盛,不偶之害不能留也。

故夫遭遇幸偶,或与命禄并,或与命离。

遭遇幸偶,遂以成完;遭遇不幸偶,遂以败伤,是与命并者也。

中不遂成,善转为恶,是与命禄离者也。

故人之在世,有吉凶之命,有盛衰之禄,重以遭遇幸偶之逢,获从生死而卒其善恶之行,得其胸中之志,希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论衡-卷二-命义篇-译文

墨家认为人死后没有命运;儒家则认为人死后有命运。说有命运的人,会引用子夏的话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说没有命运的人,会听说历阳城一夜之间变成湖泊;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投降的士兵,四十万人同时死去;春秋时期,战败的军队,死者遍布草地,尸体成千上万;饥荒年份,饿殍满地;温疫流行,千户人家家破人亡,如果真有命运,为什么秦、齐两国遭遇相同呢?说有命运的人会说:天下如此之大,人民如此众多,一个历阳城,一个长平之战的坑,同命的人一起死去,这是正常的。如果命运注定要溺死,所以才会聚集在历阳;如果命运注定要被压死,所以才会堆积在长平。就像汉高祖最初起事时,相面师进入丰、沛之地,很多封侯的人,未必老少男女都能富贵而有好的面相,优秀的人才常常如此。而历阳城,男女一同沉没,长平之战的坑,老少一同陷入,成千上万的人中,必有命运未到的人。遭遇时运衰落,战争四起,无法活到寿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时运有盛有衰,衰弱时就会生病,遭遇灾害和祸患,这就是命运的表现。

宋、卫、陈、郑四国同一天遭遇灾害,四国的百姓中,必有命运旺盛未到衰弱的人,然而他们都灭亡了,国运的灾祸压倒了他们。所以国运胜过人的命运,寿命胜过禄命。人有长寿或短命的相,也有贫富贵贱的规律,都体现在身体上。所以寿命的长短,都是天赐的;骨骼的好坏,都体现在身体上。命运注定早夭,即使有与众不同的行为,最终也活不长;命运注定贫贱,即使有善良的性情,最终也实现不了。项羽即将死去时,回头对部下说:‘我的失败是命运的安排,不是用兵的过错。’这话是真实的。真实的是项羽用兵超过了汉高祖,汉高祖的兴起,有天命在其中。国运与星辰相连,星辰的吉凶,国家的祸福;星辰的移动,人的盛衰。人的吉凶,就像年岁的丰歉,命运有盛有衰,事物有贵有贱。一年之中,有贵有贱;一生之中,有衰有盛。事物的贵贱,不在于丰歉;人的盛衰,不在于贤愚。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而不说‘死生在天,富贵有命’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死生没有在天上的形象,以人的本性为主。禀性坚强的人,气厚体强,坚强则寿命长,寿命长则不会早死。禀性软弱的人,气少体弱,软弱则寿命短,短则早死。所以说‘有命’,命就是本性。

至于富贵所禀,就像本性所禀之气,得到星辰的精华。星辰在天上,天有其形象。得到富贵的形象则富贵,得到贫贱的形象则贫贱,所以说‘在天’。在天的情况如何?天有百官,有星辰。天施气而星辰布精,天所施的气,星辰的气在其中。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贫富,都有星辰位次的高低大小所赋予的。所以天有百官,天有星辰,地有万民,五帝、三王之精。天有王梁、造父,人也有,禀受其气,所以擅长驾驭。

古书说:‘谈论命运有三种,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正命,是指天生就有的吉祥。本性善良,所以不需要通过行为来求福而吉祥自然到来,所以叫正命。随命,是指通过努力行为吉祥到来,纵情施欲而凶祸降临,所以叫随命。遭命,是指行善得到恶报,非所希望,遭遇外界的凶祸,所以叫遭命。凡是人受命,在父母施气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吉凶。性与命不同,或者性善而命凶,或者性恶而命吉。行为善恶是性,祸福吉凶是命。或者行善而得祸,这是性善而命凶;或者行恶而得福,这是性恶而命吉。性自有善恶,命自有吉凶。使命吉的人,即使不行善,未必没有福;命凶的人,即使努力行为,未必没有祸。孟子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性善才能求之,命善才能得之。性善而命凶,求之不能得。行恶者祸随而至。而盗跖、庄蹻横行天下,聚党数千,攻夺人物,断斩人身,无道之极,应该遭遇祸患,却以寿终。如果是这样,随命的说法在哪里得到了验证?遭命的人,行善在内,遭遇凶祸在外。

如果颜渊、伯牛这些人,怎么会遭遇凶祸?颜渊、伯牛,是行善的人,应该得到随命之福,为什么会遭遇凶祸?颜渊困于学业,以才自杀;伯牛空居而遭遇恶疾。以及屈原、伍子胥这些人,尽忠辅助君主,竭尽王臣之节,而楚国放逐他们,吴国烹煮他们的尸体。行善应该得到随命之福,却遭遇了遭命之祸,这是为什么呢?说随命就没有遭命,说遭命就没有随命,儒家的三命之说,究竟确定了什么?而且命运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骨骼的表现也一目了然。现在说随行为而到来,这意味着命运在最后,不在最初。所以富贵贫贱都在最初禀受的时候,不在长大之后,随行为而到来。正命的人,活到百岁而死;随命的人,五十岁而死。遭命的人,在禀受气的时候遭遇凶恶,指的是怀孕时遭遇的恶象,或者遭遇雷雨之变,长大之后早死。这就是所说的三命。

也有三种本性:正性、随性、遭性。正性,是指禀受五常之性;随性,是指随父母的性;遭性,是指遭遇恶物象的缘故。所以孕妇吃兔子,孩子生下来有豁嘴。《月令》说:‘这个月,雷将要发声。’有不谨慎的人,生下的孩子不完整,必然有大凶,聋哑跛盲。气受到胎伤,所以受到性格狂悖的影响。羊舌似我初生之时,声音像豺狼,长大之后性格恶劣,遭遇祸患而死。在母亲身体里时,遭受这种性格,丹朱、商均等人就是这样。命运和本性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所以《礼》有胎教之法:孩子在母亲体内时,席子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不视,非正声不听。等到长大,要交给贤师良傅,教育君臣父子之道,贤不肖在此时就已经显现。在禀受气的时候,母亲如果不谨慎,心有邪念,那么孩子长大之后,性格狂悖不善,形体丑陋。素女对黄帝陈述五女之法,不仅伤害了父母之身,还损害了男女之性。

人有命运、禄位、遭遇和偶然。命运指的是贫富、贵贱;禄位指的是兴衰、兴废。如果命运注定富贵,遭遇又恰好是兴盛的禄位,那么就能常保平安而不危险;如果命运注定贫贱,遭遇又恰好是衰败的禄位,那么灾祸就会降临,常常痛苦而不快乐。

遭遇指的是遇到非常的变化,比如成汤被囚禁在夏台,文王被困在牖里。即使有圣明的德行,却遭遇囚禁的变故,可以称为遭遇。变化虽然很大,但如果命运好、禄位旺盛,变化就不会造成伤害,所以称为遭遇的灾祸。

晏子所遭遇的,可以说是很大的。直接面对胸前的刀剑,白刃如颈,置身于死亡之地,面对剑戟的锋芒,却能在死亡边缘得生还。如果命运好、禄位旺盛,即使遭遇灾祸也不能伤害。

历阳的城池,长平的战场,其中必然有命运好、禄位旺盛的人,一夜之间同归于尽。遭遇的灾祸虽然大,但如果命运好、禄位旺盛,就无法改变。

遭遇和偶然,有的与命运和禄位相合,有的与命运相悖。遭遇和偶然如果顺利,就能成就完美;遭遇和偶然如果不顺利,就会导致失败和伤害,这是与命运相合的情况。

如果遭遇和偶然不顺利,好事转为坏事,这是与命运和禄位相悖的情况。

所以人在世间,有吉凶的命运,有兴衰的禄位,再加上遭遇和偶然的际遇,能顺应生死,完成善与恶的行为,实现心中的志向,是非常难得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论衡-卷二-命义篇-注解

墨家: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思想,与儒家相对立。

儒家: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仁爱、礼治、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命:指人的命运,包括出生时的天命,即人的贫富贵贱等先天因素。

子夏: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善于言辞著称。

历阳之都:历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之都指该地的城市。

长平:长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长平之战。

秦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以善于用兵著称。

春秋: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饥馑:饥馑指严重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温气疫疬:温气疫疬指瘟疫流行。

高祖:高祖指汉高祖刘邦,即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丰、沛之邦:丰、沛是古代的两个地名,刘邦的故乡。

相工:相工是古代的一种职业,专门从事相面、相命等活动。

卓砾:卓砾指杰出的人才。

国命:国命指一个国家的命运,包括国家的兴衰、繁荣等。

禄命:禄命指人的官职和财富的命运。

寿夭:寿夭指人的寿命长短。

相:相指人的面貌、体态等,也指相面、相命等活动。

宋、卫、陈、郑:宋、卫、陈、郑是春秋时期四个国家的名称。

岁:岁指一年。

丰耗:丰耗指丰收和歉收。

贤愚:贤愚指人的聪明才智和品德的高低。

正命:正命指天命,即人的命运由天意决定。

随命:随命指人的命运受到个人行为的影响。

遭命:遭命指人的命运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父母施气:父母施气指父母在生育孩子时给予的先天条件。

五常: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的五种道德规范。

胎教:胎教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对胎儿进行教育和影响。

素女:素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据说擅长相面和命理。

五女之法:五女之法是指素女传授的五项相面和命理的方法。

禄:指人的福分和官职,包括人的盛衰兴废等后天因素。

遭遇:指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变故,包括好运和厄运。

幸偶:幸,指意外的幸运;偶,指偶然的机会。幸偶合在一起,指人生中偶然遇到的幸运或不幸。

成汤囚夏台: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夏台,夏朝的监狱。这里指成汤曾被囚禁于夏朝的监狱。

文王厄牖里:文王,周文王,厄,困厄。牖里,地名,指文王曾被囚禁的地方。

晏子所遭:晏子,春秋时期齐国的名臣,这里指晏子所遭遇的困境。

直兵指胸,白刃如颈:直兵,指直接威胁的兵器;白刃,指锋利的刀刃。这里形容面临极大的危险。

蹈死亡之地,当剑戟之锋:蹈,踏;当,面对。这里形容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

执死得生还:执死,指面临死亡;得生还,指最终幸存。

历阳之都,长平之坑:历阳,地名;之都,指都城;长平,地名;之坑,指坑洞。这里指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灾难。

水火相更:水火相更,指水火交替,比喻事物变化无常。

主:指君主或领导者。

道:指道德、原则或方法。

吉凶:指好运气和坏运气。

盛衰:指兴盛和衰落。

从生死:从,经历;生死,指生命的终结。这里指经历生死。

胸中之志:指心中的志向或愿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论衡-卷二-命义篇-评注

‘人有命,有禄,有遭遇,有幸偶。’这句话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四大要素:命、禄、遭遇和幸偶。其中,‘命’指的是个人的贫富贵贱,‘禄’则是指个人的盛衰兴废。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命定论的思想,即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注定的。

‘以命当富贵,遭当盛之禄,常安不危;以命当贫贱,遇当衰之禄,则祸殃乃至,常苦不乐。’此句进一步阐述了命运与人生状态的关系。在这里,‘遭’指的是遭遇,即人生中的变故。作者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命运注定富贵,即使遭遇逆境,也能保持安宁;反之,如果命运注定贫贱,即使遭遇顺境,也会充满苦闷。

‘遭者,遭逢非常之变,若成汤囚夏台,文王厄牖里矣。’作者以成汤和文王为例,说明了即使有圣明之德,也可能遭遇囚禁和困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的认知,同时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常。

‘命善禄盛,遭逢之祸,不能害也。’此句强调了命运的重要性。即使遭遇极大的变故,只要命运和禄位良好,就能克服困难,转危为安。

‘晏子所遭,可谓大矣。’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此句说明晏子曾遭遇极大的困境。作者通过晏子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遭遇与命运的关系。

‘历阳之都,长平之坑,其中必有命善禄盛之人,一宿同填而死。’此句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命运的不同而遭遇截然不同的命运。

‘遇者,遇其主而用也。’‘遇’指的是遇到合适的主人,得到重用。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个人机遇的重视。

‘幸者,谓所遭触得善恶也。’‘幸’指的是遭遇善恶,即运气。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运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命运。

‘执拘未久,蒙令得出,命善禄盛,夭灾之祸不能伤也。’此句说明了即使遭遇不幸,只要命运和禄位良好,就能度过难关。

‘偶者,谓事君也。’‘偶’指的是事奉君主,即机遇。作者认为,事奉君主也是一种机遇,能否得到重用取决于机遇。

‘退远未久,上官录召,命善禄盛,不偶之害不能留也。’此句说明了即使遭遇不偶,只要命运和禄位良好,就能克服困难,转危为安。

‘故夫遭遇幸偶,或与命禄并,或与命离。’此句总结了遭遇、幸偶与命运、禄位之间的关系。遭遇和幸偶可能与命运和禄位相辅相成,也可能与之背道而驰。

‘遭遇幸偶,遂以成完;遭遇不幸偶,遂以败伤,是与命并者也。’此句说明了遭遇和幸偶对人生的影响。遭遇和幸偶与命运相辅相成时,能够使人成就完美的人生;反之,则会使人遭受伤害。

‘中不遂成,善转为恶,是与命禄离者也。’此句说明了遭遇和幸偶与命运、禄位分离时,会导致人生轨迹的改变。

‘故人之在世,有吉凶之命,有盛衰之禄,重以遭遇幸偶之逢,获从生死而卒其善恶之行,得其胸中之志,希矣。’这句话总结了全文,强调了人生中命运、禄位、遭遇和幸偶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才能理解人生的善恶和志向,而这样的理解是极为罕见的。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论衡-卷二-命义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94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