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龙韬-奇兵

作者: 姜子牙(约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1010年),名尚,字子牙,周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子牙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了商朝,成为周朝的重要谋士。《六韬》被认为是他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六韬》是古代中国兵法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兵法、军事战略、战术布局及指挥艺术。全书内容涵盖了从战争准备到实际战斗的各个方面,强调了兵员的管理、战略的制定以及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姜子牙通过讲述军事的原则和技巧,提出了“用兵如神”的战略思想。《六韬》对后世的兵法学、军事指挥和政治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龙韬-奇兵-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

太公曰:‘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夫两阵之间,出甲阵兵,纵卒乱行者,所以为变也;深草蓊翳者,所以逃遁也;溪谷险阻者,所以止车御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坳泽窈冥者,所以匿其形也;清明无隐者,所以战勇力也;疾如流矢,如发栅者,所以破精微也;诡伏存设奇,远张诳诱者,所以破军擒将也;四分五裂者,所以击圆破方孔;因其惊骇者,所以一击十也;因其劳倦幕舍者;所以十击百也;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强弩长兵者,所以逾水战也;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鼓行喧嚣者,所以行奇谋也;大风甚雨者,所以搏前擒后也;伪称敌使者,扎以绝粮道也;谬号令与敌同服者,所以行走北也;战必以义者,所以励众胜敌也;尊爵重赏者,所以劝用命也;严刑重罚者,所以罢怠也;一喜一怒,一与一夺,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调和在珲;制一臣下也;处高敞者,所以警守也;保险阻者,所以为固也;山林茂秽者,所以默往来也;深沟高垒,粮多者,所以持久也。’

‘故曰:不知战攻之策,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能治乱,不可以为语变。’

‘故曰: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武王曰:‘善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龙韬-奇兵-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凡是用兵的道理,最重要的要点是什么?’太公回答说:‘古代善于作战的人,并不是能够在天上作战,也不是能够在地下作战,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神妙的战略,得到它的人就会昌盛,失去它的人就会灭亡。

在两军对垒的阵地上,派出甲士和士兵,故意让他们混乱行走,这是为了制造变化;在茂密的草丛中,是为了逃避追击;在峡谷险阻的地方,是为了阻止车辆和骑兵;在狭窄的山林中,是为了以少击多;在低洼的水泽中,是为了隐藏自己的形迹;在明亮无遮拦的地方,是为了展示勇猛的力量;行动迅速如流箭,如射出箭矢,是为了击败对手的精锐;设置诡计和奇谋,远距离张设诱饵,是为了击败敌军并擒获敌将;将敌军分割成四分五裂,是为了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趁敌人惊慌失措时,可以一击十;趁敌人疲劳休息时,可以十击百;运用奇特的技巧,是为了跨越深水渡过江河;使用强弓和长兵器,是为了在水上作战;在长关远地设置岗哨,快速而狡猾地逃避,是为了降服城池和领地;鼓噪前行,是为了实施奇谋;大风大雨,是为了前后夹击;假装是敌军使者,是为了切断敌军的粮道;假扮成敌军穿着相同服装的人,是为了迷惑敌人;战争必须出于正义,是为了激励士兵战胜敌人;给予高爵位和重赏,是为了鼓励士兵效命;实施严厉的刑罚,是为了消除懒惰;一喜一怒,一给一夺,一文一武,一缓一急,是为了调和各种策略;控制一个臣子,是为了治理国家;处在高处开阔的地方,是为了警戒防守;在险要的地方设防,是为了巩固阵地;在茂密的山林中,是为了隐蔽行动;深沟高垒,粮食充足,是为了持久作战。

所以说:不了解战争和攻击的策略,就不能谈论敌人;不能灵活变通,就不能谈论奇谋;不能治理混乱,就不能谈论变化。

所以说:如果将领不仁慈,那么三军就不会亲近;如果将领不勇敢,那么三军就不会锐不可挡;如果将领不聪明,那么三军就会大乱;如果将领不明确,那么三军就会大败;如果将领不精于细节,那么三军就会失去战机;如果将领不经常警惕,那么三军就会失去防备;如果将领不强有力,那么三军就会失去职责。因此,将领是国家的命运所系,三军与他同治,与他同乱。得到贤良将领的人,国家就会强大昌盛;得不到贤良将领的人,国家就会衰弱灭亡。’武王说:‘说得好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龙韬-奇兵-注解

武王:周武王,名发,周朝的开国君主,曾灭商建立周朝。

太公:即姜太公,名望,是周武王的军师,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用兵之道:指用兵的策略和原则。

神势:指神秘的力量和气势,此处指战争中不可预测的因素。

甲阵兵:指全副武装的士兵。

卒乱行:指士兵混乱的行动。

变:指变化多端,出奇制胜。

深草蓊翳:指茂密的深草。

逃遁:指逃跑。

溪谷险阻:指山谷中的险峻地形。

止车御骑:指阻止车辆和骑兵前进。

隘塞山林:指狭窄的山路和森林。

少击众:指以少胜多。

坳泽窈冥:指低洼的水泽和昏暗的地方。

匿其形:指隐藏自己的形迹。

清明无隐:指清晰明亮,没有隐藏之处。

战勇力:指勇敢的力量。

精微:指精细微妙,此处指敌人的精锐部队。

诡伏存设奇:指隐蔽埋伏,设置奇兵。

远张诳诱:指从远处展开欺骗和诱惑。

破军擒将:指击溃敌军并擒获敌将。

四分五裂:指将敌人分割成若干部分。

击圆破方孔:指攻击敌人的弱点。

惊骇:指使敌人惊慌失措。

劳倦幕舍:指使敌人疲劳不堪,无法安营扎寨。

幕舍:指帐篷和住所。

奇技:指特殊的技艺或技巧。

强弩长兵:指强力的弓箭和长兵器。

长关远候:指远处的关隘和守候。

暴疾谬遁:指迅速而错误地逃避。

降城服邑:指攻下城池和领地。

鼓行喧嚣:指击鼓行进,制造喧闹声。

奇谋:指奇特的计谋。

大风甚雨:指狂风暴雨。

搏前擒后:指前后夹击,捕捉敌人。

伪称敌使者:指假装成敌军使者。

绝粮道:指切断敌人的粮道。

谬号令:指错误的号令。

行走北:指向北方行进。

战必以义:指战斗必须出于正义。

励众胜敌:指激励士气,战胜敌人。

劝用命:指鼓励士兵勇敢作战。

罢怠:指疲惫和懈怠。

珲:此处疑为“和”,指和谐。

司命:指掌握生死大权的人。

贤将:指有才能和德行的将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龙韬-奇兵-评注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太公曰:‘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此段开篇便点明了战争的本质,即‘神势’。太公认为,古代善于用兵的人并非依靠超自然的力量,而是通过掌握战争中的‘神势’来决定胜负。这里的‘神势’既包括了战争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包括了军事策略和心理战。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重视战略和心理因素的传统。

‘夫两阵之间,出甲阵兵,纵卒乱行者,所以为变也;深草蓊翳者,所以逃遁也;溪谷险阻者,所以止车御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坳泽窈冥者,所以匿其形也;清明无隐者,所以战勇力也;疾如流矢,如发栅者,所以破精微也;诡伏存设奇,远张诳诱者,所以破军擒将也;四分五裂者,所以击圆破方孔;因其惊骇者,所以一击十也;因其劳倦幕舍者;所以十击百也;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强弩长兵者,所以逾水战也;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鼓行喧嚣者,所以行奇谋也;大风甚雨者,所以搏前擒后也;伪称敌使者,扎以绝粮道也;谬号令与敌同服者,所以行走北也;战必以义者,所以励众胜敌也;尊爵重赏者,所以劝用命也;严刑重罚者,所以罢怠也;一喜一怒,一与一夺,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调和在珲;制一臣下也;处高敞者,所以警守也;保险阻者,所以为固也;山林茂秽者,所以默往来也;深沟高垒,粮多者,所以持久也。’

这段文字详细阐述了战争中的各种战术和策略。太公指出,在战场上,兵力的部署、行军布阵、地形利用、心理战、奇谋妙计等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他强调,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如地形、兵力、士气等,可以出奇制胜。这些战术和策略不仅适用于战场,也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故曰:不知战攻之策,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能治乱,不可以为语变。’

太公在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他指出,不了解战争策略的人无法与敌人对话;不能灵活变通的人无法运用奇谋;不能治理混乱的人无法应对变化。这段话强调了军事指挥官必须具备的素质,即战略眼光、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故曰: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这段话是太公对军事将领的深刻论述。他认为,将领的品德、勇气、智慧、洞察力、警惕性、执行力等素质直接影响到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一个优秀的将领是军队的灵魂,是国家的支柱。这段话强调了将领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选拔贤将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武王曰:‘善哉!’

武王对太公的论述表示赞同,这表明太公的军事思想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认可。这段对话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反映了武王对军事战略的高度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龙韬-奇兵》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8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