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武韬-三疑

作者: 姜子牙(约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1010年),名尚,字子牙,周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子牙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了商朝,成为周朝的重要谋士。《六韬》被认为是他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六韬》是古代中国兵法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兵法、军事战略、战术布局及指挥艺术。全书内容涵盖了从战争准备到实际战斗的各个方面,强调了兵员的管理、战略的制定以及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姜子牙通过讲述军事的原则和技巧,提出了“用兵如神”的战略思想。《六韬》对后世的兵法学、军事指挥和政治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武韬-三疑-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

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必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予,示之所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彼贪利甚喜,遗疑乃止。’

‘凡攻之道,必先塞其明,而后攻其强,毁其大,除民之害。淫之以色,啖之以利,养之以味,娱之以乐。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

‘惠施于民,必无爱财。民如牛马,数喂食之,从而爱之。’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武韬-三疑-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我想要建立功业,但有三点疑惑;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攻打强大的敌人、失去亲人、以及失去群众的支持,该怎么办呢?’

太公回答说:‘顺应形势,谨慎地策划,合理地使用财物。攻打强大的敌人,必须先培养它使其强大,再进一步助长它的势力。过于强大必然会导致崩溃,过于张扬必然会出现缺口。攻打强大的敌人,要使其更加强大,通过亲近亲人来离间敌人,通过群众的力量来分散敌人。所有策划的要点,周密细致是关键。通过具体事件来激发他们的欲望,用利益来诱导他们,他们的争斗之心必然会被激起。想要离间他们的亲人,就利用他们所爱的人,以及他们宠信的人,给予他们所期望的,向他们展示利益,然后逐渐疏远他们,不要让他们得逞。如果他们非常贪图利益并且非常高兴,那么疑虑就会停止。

所有攻取的策略,必须首先遮蔽他们的明智,然后攻击他们的强大之处,摧毁他们的势力,消除民众的祸害。用美色来诱惑他们,用利益来引诱他们,用美食来培养他们,用娱乐来使他们快乐。一旦离间了他们的亲人,必须让他们远离民众,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计谋,引导他们进入你的计划,不要让他们察觉到你的意图,然后才能成功。

对民众的恩惠,必须不吝啬财物。民众就像牛马一样,多次喂养他们,从而赢得他们的爱戴。

心灵可以启发智慧,智慧可以带来财富,财富可以聚集群众,群众可以涌现贤才,贤才的涌现可以用来统治天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武韬-三疑-注解

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姓姬名发,是周文王的儿子,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

太公:即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立功:指建立功业,成就伟业。

攻强:指攻打强大的敌人或势力。

离亲:指疏远亲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政治斗争中避免因亲情关系而受到牵连。

散众:指失去群众的支持,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战争中失去民心。

为之奈何:对此怎么办?

因之:顺应形势,根据情况来行事。

慎谋:谨慎地策划。

用财:合理使用财富。

养之使强,益之使张:通过培养使其强大,通过帮助使其扩张。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过于强大必然会有折损,过于扩张必然会有缺陷。

攻强必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攻打强大的敌人自己也会变得强大,疏远亲人以保持亲情,分散群众以凝聚人心。

周密为宝:周密细致的计划是宝贵的。

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通过事件来激发他们的争斗之心,通过利益来诱导他们,争斗之心必然会被激发。

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予,示之所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利用他们所爱的人,与他们宠爱的人交往,给予他们所想要的,展示给他们利益,从而疏远他们,不要让他们得志。

淫之以色,啖之以利,养之以味,娱之以乐:用美色诱惑他们,用利益吸引他们,用美食滋养他们,用娱乐使他们快乐。

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一旦使他们疏远亲人,就必须让他们远离民众,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计谋,引导他们,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意图,然后才能成功。

惠施于民,必无爱财:对民众施以恩惠,不要吝啬财富。

民如牛马,数喂食之,从而爱之:民众就像牛马一样,多次喂养他们,从而获得他们的爱戴。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心灵可以启迪智慧,智慧可以带来财富,财富可以凝聚民众,民众可以培养贤才,贤才的启迪可以统一天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武韬-三疑-评注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

此段古文描绘了武王对建立功业时的疑虑,他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攻取强大的敌人,同时也不希望因为攻战而失去亲人和离散民众。太公的回答展现了他的智慧和策略。

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

太公首先建议武王顺应形势,谨慎地制定计划,并合理运用财富。这里的‘因之’意味着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策略,‘慎谋’则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用财’则是指合理运用资源。

‘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必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

太公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战略思想。他认为,对待强大的敌人,应该先培养其力量,使其更加壮大,然后等待其内部出现裂痕。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通过亲近关系来瓦解敌人的团结,利用民众的力量来对抗敌人。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太公强调了谋略的周密性,认为这是成功的关键。这里的‘宝’字,意味着谋略是宝贵的财富,需要精心呵护。

‘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

太公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即通过设置事件和利益来激发敌人的争斗之心,从而分化对手。

‘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予,示之所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

太公建议通过利用敌人的喜好和宠信之人,给予他们利益,从而疏远他们的亲人,使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彼贪利甚喜,遗疑乃止。’

太公指出,敌人如果过于贪图利益,就会忽视其他问题,这时就可以趁机消除他们的疑虑。

‘凡攻之道,必先塞其明,而后攻其强,毁其大,除民之害。’

太公提出了攻战的策略,即先遮蔽敌人的视线,然后攻击其弱点,削弱其力量,消除对民众的威胁。

‘淫之以色,啖之以利,养之以味,娱之以乐。’

太公建议通过色、利、味、乐等手段来腐蚀敌人,使其内部瓦解。

‘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

太公指出,在敌人已经疏远亲人和民众,且不了解自己的计划时,可以趁机扶持他们,使其不知不觉地陷入自己的布局。

‘惠施于民,必无爱财。’

太公认为,对民众的恩惠应该无私,不应该因为爱财而损害民众的利益。

‘民如牛马,数喂食之,从而爱之。’

太公用牛马喂食的比喻来说明,对民众的恩惠应该持续不断,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爱戴。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

太公总结了他的思想,认为通过心灵的启迪可以激发智慧,智慧可以带来财富,财富可以凝聚民众,民众可以培养贤才,最终实现统治天下的目标。这段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强调以民为本,通过智慧和财富来治理国家。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六韬-武韬-三疑》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7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