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原文
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
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行年四十,无所容入,衒嫁不雠,流弃莫执。
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谓谒者曰:‘妾齐之不雠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埽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
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岂不异哉!’
于是宣王乃召见之,谓曰:‘昔者先王为寡人娶妃匹,皆已备有列位矣。今夫人不容于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主,亦有何奇能哉?’
钟离春对曰:‘无有。特窃慕大王之美义耳。’
王曰:‘虽然,何善?’良久曰:‘窃尝善隐。’
宣王曰:‘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言未卒,忽然不见。
宣王大惊,立发隐书而读之,退而推之,又未能得。
明日,又更召而问之,不以隐对,但扬目衔齿,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如此者四。
宣王曰:‘愿遂闻命。’
钟离春对曰:‘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内聚奸臣,众人不附。春秋四十,壮男不立,不务众子而务众妇。尊所好,忽所恃。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笼疏翡翠珠玑,幕络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贤者匿于山林,谄谀强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饮酒沈湎,以夜继昼,女乐俳优,纵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
于是宣王喟然而叹曰:‘痛乎无盐君之言!乃今一闻。’
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
卜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拜无盐君为后。
而齐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
君子谓钟离春正而有辞。
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此之谓也。
颂曰:无盐之女,干说齐宣,分别四殆,称国乱烦,宣王从之,四辟公门,遂立太子,拜无盐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译文
钟离春,是齐国的无盐邑女子,是齐宣王的正室皇后。她长得非常丑陋,无与伦比,有白头发,深陷的眼睛,长而壮实的身体,粗大的关节,朝天鼻,喉咙粗大,脖子粗短,头发稀疏,弯腰驼背,胸部突出,皮肤像漆一样黑。到了四十岁,还没有人愿意娶她,她展示过嫁妆,但无人匹配,被抛弃后无人收留。于是她擦干净自己简朴的衣服,亲自去见宣王,对守门人说:‘我是齐国无人愿意娶的女子。听说君王有圣明的德行,我愿意做后宫的清洁工,我在司马门外磕头,希望君王能准许。’守门人将此事报告给宣王。宣王当时正在渐台上设宴,左右大臣听到后,都掩口大笑说:‘这是天下厚颜无耻的女子,真是不可思议!’于是宣王召见她,问她:‘以前先王为我选的妃子,都已经有了各自的位子。现在夫人您在乡里不受欢迎,却想要成为一国之主,您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呢?’钟离春回答说:‘没有。我只是私下里钦佩大王的美德。’宣王说:‘即便如此,你有什么优点呢?’过了很久,她说:‘我私下里擅长隐语。’宣王说:‘隐语正是我所希望的,你试一试。’话还没说完,钟离春忽然不见了。宣王大惊,立刻发出寻找隐语的命令,但未能找到。第二天,又召见她询问,她不回答隐语,只是扬起眼睛,咬住牙齿,举起手拍打膝盖,说:‘危险啊,危险啊!’这样反复了四次。宣王说:‘我希望你能告诉我。’钟离春回答说:‘现在大王您治理国家,西边有秦国带来的麻烦,南边有强大的楚国作为敌人,外面有来自两个国家的困扰。内部聚集了奸臣,民众都不支持您。春秋四十岁,强壮的男子不立为国君,您不关心儿子们而只关心女儿们。尊重您所喜欢的,忽视您所依赖的。一旦您去世,国家就会不稳定,这是第一个危险。渐台有五层,黄金白玉,美玉翡翠,珍珠玛瑙,帷幕连绵装饰,百姓疲惫不堪,这是第二个危险。贤良的人隐藏在山林中,谄媚的人在您身边,邪恶的人在朝廷中,进谏的人无法接近您,这是第三个危险。您饮酒过度,白天黑夜不停,女乐和戏子们欢声笑语。对外不修诸侯间的礼节,对内不治理国家,这是第四个危险。’因此说:‘危险啊,危险啊!’宣王感叹道:‘无盐君的话真是痛心啊!现在我才听到。’于是拆毁了渐台,停止了女乐,辞退了谄媚的人,去掉了奢华的装饰,选拔了兵马,充实了国库,四门大开,招纳直言,甚至对那些不起眼的人也给予机会。选择吉日,立太子,提拔慈母,封无盐君为皇后。齐国的安定,是丑女钟离春的功劳。君子认为钟离春正直且有言辞。诗经中说:“既然见到了君子,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喜悦。”这就是所说的意思。
颂歌说:无盐的女子,向齐宣王进言,分别指出四个危险,称国家混乱纷扰,宣王听从了她的建议,四门大开,立太子,封无盐君为皇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注解
钟离春:钟离春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齐国美女,以其丑陋著称,但才智过人,以直言进谏著称。
齐无盐邑:齐国的无盐邑,是钟离春的出生地。
宣王:齐宣王,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正后:正后,指国君的正室皇后。
臼头:臼头,指头发稀疏。
深目:深目,指眼睛深陷。
长壮:长壮,指身材高大健壮。
大节:大节,指手指粗大。
卬鼻:卬鼻,指鼻子高挺。
结喉:结喉,指喉咙粗大。
肥项:肥项,指颈项粗壮。
少发:少发,指头发稀疏。
折腰:折腰,指身体弯曲。
出胸:出胸,指胸部前凸。
皮肤若漆:皮肤若漆,指皮肤黑亮如漆。
行年四十:行年四十,指年龄到了四十岁。
无所容入:无所容入,指无人接纳。
衒嫁不雠:衒嫁不雠,指假装嫁人而不被接受。
流弃莫执:流弃莫执,指被遗弃无人收留。
拂拭短褐:拂拭短褐,指整理简朴的衣物。
自诣宣王:自诣宣王,指亲自前往拜见宣王。
谒者:谒者,指负责传达的官员。
后宫之埽除:后宫之埽除,指在后宫担任清洁工作。
顿首司马门外:顿首司马门外,指在司马门外跪拜。
万乘之主:万乘之主,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君主,即国王。
强颜女子:强颜女子,指厚颜无耻的女子。
隐:隐,指隐士,这里指钟离春所扮演的隐士角色。
隐书:隐书,指隐士留下的书籍。
衡秦:衡秦,指秦国,古代以车马数量来衡量国家实力,衡秦即强大的秦国。
强楚:强楚,指强大的楚国。
山陵崩弛:山陵崩弛,指国家领导人去世。
社稷:社稷,指国家。
渐台:渐台,指齐宣王所建的豪华台阁。
琅玕:琅玕,指美玉。
翡翠珠玑:翡翠珠玑,指珍贵的宝石。
幕络连饰:幕络连饰,指华丽的装饰。
罢极:罢极,指疲惫不堪。
谄谀:谄谀,指奉承拍马屁。
谏者:谏者,指进谏的人。
山陵:山陵,指君王的陵墓,这里比喻君王的去世。
社稷不定:社稷不定,指国家不稳定。
殆哉殆哉:殆哉殆哉,指危险啊危险啊,表示担忧。
拆渐台:拆渐台,指拆除渐台。
罢女乐:罢女乐,指停止女乐表演。
退谄谀:退谄谀,指罢免奉承的人。
去雕琢:去雕琢,指去除奢华。
实府库:实府库,指充实国库。
四辟公门:四辟公门,指开放四个大门。
招进直言:招进直言,指欢迎直言进谏。
延及侧陋:延及侧陋,指延揽人才。
吉日:吉日,指吉祥的日子。
太子:太子,指王位继承者。
慈母:慈母,指慈爱的母亲。
正而有辞:正而有辞,指正直而有言辞。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既见君子,我心则喜,出自《诗经》,意为见到君子,心中就感到喜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评注
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
此句开篇点明钟离春的身份,她是齐国的无盐邑女子,后来成为了齐宣王的正室皇后。这里的‘无盐’一词,既是对她外貌的委婉描述,也暗示了她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此句详细描绘了钟离春的丑陋外貌,‘极丑无双’、‘臼头’、‘深目’等词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她的丑陋,同时也为后文她以丑陋之身劝谏宣王,最终获得认可的故事埋下伏笔。
行年四十,无所容入,衒嫁不雠,流弃莫执。
这句话描述了钟离春在四十岁时仍无人接纳的境遇,‘无所容入’、‘衒嫁不雠’、‘流弃莫执’等词语,表现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谓谒者曰:‘妾齐之不雠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埽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
钟离春决定亲自去见宣王,表达了她对宣王的敬仰和愿意为国家效力的决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等词语,展现了她的坚定和勇气。
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岂不异哉!’
宣王身边的侍从对钟离春的到来感到惊讶和嘲笑,认为她是一个不知羞耻的女子。这里的描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也突出了钟离春的与众不同。
于是宣王乃召见之,谓曰:‘昔者先王为寡人娶妃匹,皆已备有列位矣。今夫人不容于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主,亦有何奇能哉?’
宣王对钟离春的到来表示疑惑,认为她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才能。这里的对话,揭示了宣王对钟离春的轻视和怀疑。
钟离春对曰:‘无有。特窃慕大王之美义耳。’
钟离春的回答表明她并无特殊才能,只是仰慕宣王的美德。这里的对话,展现了钟离春的谦逊和真诚。
王曰:‘虽然,何善?’良久曰:‘窃尝善隐。’
宣王询问钟离春的特长,钟离春回答自己擅长隐匿。这里的对话,为后文钟离春以隐匿之术劝谏宣王埋下伏笔。
宣王曰:‘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言未卒,忽然不见。
宣王对钟离春的隐匿之术表示赞赏,但钟离春突然消失,让宣王感到惊讶。
宣王大惊,立发隐书而读之,退而推之,又未能得。
宣王试图找到钟离春留下的隐书,但未能找到,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困惑。
明日,又更召而问之,不以隐对,但扬目衔齿,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如此者四。
第二天,宣王再次召见钟离春,但她并没有再次使用隐匿之术,而是以‘殆哉殆哉’的感叹表达了对国家危机的担忧。
宣王曰:‘愿遂闻命。’钟离春对曰:‘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内聚奸臣,众人不附。春秋四十,壮男不立,不务众子而务众妇。尊所好,忽所恃。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笼疏翡翠珠玑,幕络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贤者匿于山林,谄谀强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饮酒沈湎,以夜继昼,女乐俳优,纵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
钟离春用四段话详细分析了齐国的危机,包括外患、内忧、君王失德等方面,语言犀利,直指要害。
于是宣王喟然而叹曰:‘痛乎无盐君之言!乃今一闻。’
宣王被钟离春的忠言所触动,感叹不已。
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
宣王开始采取行动,拆毁渐台、罢免女乐、退去谄谀之臣、去除奢华装饰、选拔兵马、充实府库、开放公门、招纳直言、提拔贤能。
卜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拜无盐君为后。
宣王选择吉日立太子,进封慈母,并将钟离春封为皇后,这标志着齐国的政治局势得到了改善。
而齐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
这句话总结了钟离春对齐国的影响,她的丑陋外貌并没有阻碍她为国家做出贡献。
君子谓钟离春正而有辞。
这句话评价了钟离春的品行,她正直且有辞,敢于直言。
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此之谓也。
这句话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对钟离春的赞美。
颂曰:无盐之女,干说齐宣,分别四殆,称国乱烦,宣王从之,四辟公门,遂立太子,拜无盐君。
这首颂诗总结了钟离春的故事,赞扬了她对齐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