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宿瘤女-原文
宿瘤女者,齐东郭采桑之女,闵王之后也。
项有大瘤,故号曰宿瘤。
初,闵王出游,至东郭,百姓尽观,宿瘤女采桑如故,王怪之,召问曰:‘寡人出游,车骑甚众,百姓无少长皆弃事来观,汝采桑道旁,曾不一视,何也?’
对曰:‘妾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王曰:‘此奇女也,惜哉宿瘤!’
女曰:‘婢妾之职,属之不二,予之不忘,中心谓何,宿瘤何伤?’
王大悦之曰:‘此贤女也。’
命后车载之,女曰:‘赖大王之力,父母在内,使妾不受父母之教,而随大王,是奔女也,大王又安用之?’
王大惭,曰:‘寡人失之。’
又曰:‘贞女一礼不备,虽死不从。’
于是王遣归,使使者加金百镒,往聘迎之,父母惊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见王,则变容更服,不见识也,请死不往。’
于是如故,随使者,闵王归见诸夫人,告曰:‘今日出游,得一圣女,今至斥汝属矣。’
诸夫人皆怪之,盛服而卫,迟其至也,宿瘤,骇,宫中诸夫人皆掩口而笑,左右失貌,不能自止,王大惭曰:‘且无笑不饰耳。夫饰与不饰,固相去十百也。’
女曰:‘夫饰与不饰,相去千万,尚不足言,何独十百也!’
王曰:‘何以言之?’
对曰:‘性相近,习相远也。昔者尧舜桀纣,俱天子也。尧舜自饰以仁义,虽为天子,安于节俭,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后宫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桀纣不自饰以仁义,习为苛文,造为高台深池,后宫蹈绮縠,弄珠玉,意非有餍时也。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至今千余岁,天下归恶焉。由是观之,饰与不饰,相去千万,尚不足言,何独十百也。’
于是诸夫人皆大惭,闵王大感,立瘤女以为后。
出令卑宫室,填池泽,损膳减乐,后宫不得重采。
期月之间,化行邻国,诸侯朝之,侵三晋,惧秦楚,立帝号。
闵王至于此也,宿瘤女有力焉。
及女死之后,燕遂屠齐,闵王逃亡,而弒死于外。
君子谓宿瘤女通而有礼。
诗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此之谓也。
颂曰:齐女宿瘤,东郭采桑,闵王出游,不为变常,王召与语,谏辞甚明,卒升后位,名声光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宿瘤女-译文
那个叫宿瘤的女孩子,是齐国的东郭采桑女子,是闵王的后代。她项上有一个大瘤,因此被称为宿瘤。起初,闵王出游,来到东郭,百姓们都出来观看,宿瘤女却像往常一样采桑,闵王感到奇怪,召唤她问道:‘我出游,车马众多,不论老少,百姓们都放下手中的事情来观看,你却在道路旁采桑,连看都不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宿瘤女回答说:‘我接受父母的教导采桑,没有接受教导去看大王。’闵王说:‘这是一个奇特的女子,可惜她有宿瘤。’女子说:‘我的职责属于采桑,我对此忠诚不二,内心有何不快,宿瘤又有什么伤害呢?’闵王非常高兴,说:‘这是一个贤良的女子。’于是命令后车载她回去,女子说:‘依靠大王的力量,父母在家中,让我不遵守父母的教导,而是跟随大王,这是逃婚的行为,大王还需要我做什么呢?’闵王非常羞愧,说:‘我错了。’又说道:‘一个贞洁的女子,如果连一礼都不具备,即使死了也不会屈服。’于是闵王派人送她回去,并赠予百镒黄金,前去聘娶她。她的父母惊慌失措,想要为她洗澡更衣,女子说:‘如果这样去见大王,就会改变容颜更换衣服,不再被认识,我宁愿死去也不愿前往。’于是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跟随使者。闵王回到宫中见到众夫人,告诉她们:‘今天出游,得到一位圣女,现在她已经到了这里。’众夫人都很惊讶,打扮得非常华丽,等待着她的到来。宿瘤女到了,宫中的夫人们都惊讶得掩口而笑,左右的人也都失态,无法自控。闵王非常羞愧,说:‘你们不用笑,不打扮与打扮,本就相差十百倍。’女子说:‘不打扮与打扮,相差千万倍,还不足以形容,何止十百倍呢!’闵王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女子回答说:‘人的本性相近,习惯却相差很远。过去尧舜桀纣都是天子。尧舜以仁义自饰,即使是天子,也安于节俭,茅屋不修剪,采伐的木材不雕琢,后宫的衣物不华丽,饮食不丰盛。至今已有数千年,天下人都认为他们做得好。而桀纣不以仁义自饰,习惯于严苛的礼法,建造高台深池,后宫穿着华丽的衣服,玩弄珠宝,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他们死后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至今已有千余年,天下人都认为他们做得不好。’于是众夫人都感到非常羞愧,闵王也深受感动,立宿瘤女为皇后。下令降低宫室的高度,填平池塘,减少饮食和娱乐,后宫不得穿着华丽的衣服。一个月之间,风气改变,邻国诸侯都来朝见,闵王侵略三晋,害怕秦楚,立帝号。闵王能到这个地步,宿瘤女功不可没。等到女子去世后,燕国趁机灭掉齐国,闵王逃亡,最终在外被杀。君子认为宿瘤女通达且有礼。诗经中说:“茂盛的莪草,生长在山丘中,既然见到了君子,既快乐又有礼仪。”这就是说的宿瘤女。’
颂词说:齐国的女子宿瘤,在东郭采桑,闵王出游,她没有改变常态,闵王召唤她谈话,她的谏言非常明确,最终升为皇后,名声光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宿瘤女-注解
宿瘤女:指齐东郭采桑的女子,因为项上有大瘤而得名。
齐东郭:指齐国的东郭地区。
闵王:指齐国的君主,名田午,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
车骑:指车辆和骑兵,这里指闵王的随从。
少长:指年幼和年长的人,泛指所有百姓。
道旁:指道路旁边。
奇女:指非常出色的女子,这里指宿瘤女。
宿瘤:指宿瘤女的名字,也是她因为项上有大瘤而得的称号。
婢妾:古代对女子的谦称,这里指宿瘤女自己。
不二:指坚定不移,不改变。
中心:指内心。
奔女:指私奔的女子。
金百镒:古代货币单位,一镒等于二十两,百镒即两千两黄金,表示丰厚的聘礼。
洗沐:指洗澡。
衣裳:指衣服。
圣女:指品德高尚的女子,这里指宿瘤女。
斥:指驱逐,这里指排斥。
卫:指保护,这里指装饰打扮。
左右:指身边的人。
饰与不饰:指装饰与否,这里指行为是否合乎礼仪。
尧舜桀纣:指中国古代的四位君主,尧和舜是传说中的贤君,桀和纣是暴君。
茅茨不翦:指用茅草盖成的屋顶,不修剪,形容简朴的生活。
采椽不斲:指用采伐的木料做椽子,不加工,形容简朴的建筑。
重采:指多种颜色的布料。
重味:指多种味道的食物。
苛文:指繁复的礼文。
高台深池:指高大的台楼和深的水池,形容奢侈的建筑。
绮縠:指精美的丝织品。
意非有餍时也:指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卑宫室:指降低宫室的规模。
填池泽:指填平池塘。
损膳减乐:指减少饮食和娱乐。
期月:指一个月的时间。
化行邻国:指其教化影响到了邻国。
三晋:指战国时期的三个国家,即韩、赵、魏。
秦楚:指秦国和楚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
立帝号:指称帝。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莪: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贤才。
中阿:指山丘。
乐且有仪:指快乐且有礼节。
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和赞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辩通传-齐宿瘤女-评注
宿瘤女者,齐东郭采桑之女,闵王之后也。项有大瘤,故号曰宿瘤。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宿瘤女的身份和特点,她的瘤疾成为她的标志,也暗示了她的与众不同。
初,闵王出游,至东郭,百姓尽观,宿瘤女采桑如故,王怪之,召问曰:‘寡人出游,车骑甚众,百姓无少长皆弃事来观,汝采桑道旁,曾不一视,何也?’
此段描写了闵王出游时,宿瘤女依然专注采桑,不为所动,体现了她的坚定和独立。
对曰:‘妾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
宿瘤女的回答既表明了她遵循父母教诲的态度,也反映了她对于君王的尊重和自己的坚守。
王曰:‘此奇女也,惜哉宿瘤!’女曰:‘婢妾之职,属之不二,予之不忘,中心谓何,宿瘤何伤?’
王对宿瘤女的评价和宿瘤女的自述,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了宿瘤女的贤良和自持。
王大悦之曰:‘此贤女也。’命后车载之,女曰:‘赖大王之力,父母在内,使妾不受父母之教,而随大王,是奔女也,大王又安用之?’
宿瘤女对王的邀请以婉拒回应,表现了她对名节的重视和对婚姻的尊重。
王大惭,曰:‘寡人失之。’又曰:‘贞女一礼不备,虽死不从。’
王的羞愧和宿瘤女的坚定,展现了两人之间对礼节的共同认知。
于是王遣归,使使者加金百镒,往聘迎之,父母惊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见王,则变容更服,不见识也,请死不往。’
宿瘤女拒绝王聘,坚持自己的原则,展现了她的忠诚和坚守。
于是如故,随使者,闵王归见诸夫人,告曰:‘今日出游,得一圣女,今至斥汝属矣。’
宿瘤女的行为引起了宫廷的轰动,她的坚持和智慧得到了认可。
诸夫人皆怪之,盛服而卫,迟其至也,宿瘤,骇,宫中诸夫人皆掩口而笑,左右失貌,不能自止,王大惭曰:‘且无笑不饰耳。夫饰与不饰,固相去十百也。’
宿瘤女对于装饰的态度,引发了宫廷的反思,她的言论深刻揭示了装饰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女曰:‘夫饰与不饰,相去千万,尚不足言,何独十百也!’
宿瘤女进一步强调装饰与内在品质的差距,表达了她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王曰:‘何以言之?’对曰:‘性相近,习相远也。昔者尧舜桀纣,俱天子也。尧舜自饰以仁义,虽为天子,安于节俭,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后宫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桀纣不自饰以仁义,习为苛文,造为高台深池,后宫蹈绮縠,弄珠玉,意非有餍时也。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至今千余岁,天下归恶焉。由是观之,饰与不饰,相去千万,尚不足言,何独十百也。’
宿瘤女以尧舜和桀纣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装饰与内在品质的关系,她的言辞深刻,发人深省。
于是诸夫人皆大惭,闵王大感,立瘤女以为后。
宿瘤女最终被立为皇后,这是对她坚守原则和智慧的一种肯定。
出令卑宫室,填池泽,损膳减乐,后宫不得重采。
闵王采纳了宿瘤女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改善了宫廷的生活,也影响了邻国。
期月之间,化行邻国,诸侯朝之,侵三晋,惧秦楚,立帝号。
宿瘤女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她的智慧和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政治格局。
闵王至于此也,宿瘤女有力焉。
及女死之后,燕遂屠齐,闵王逃亡,而弒死于外。
宿瘤女的去世,对闵王和齐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子谓宿瘤女通而有礼。
诗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此之谓也。
最后,通过对宿瘤女的评价,表达了她的贤良和礼仪,以及她对于道德和文化的贡献。
颂曰:齐女宿瘤,东郭采桑,闵王出游,不为变常,王召与语,谏辞甚明,卒升后位,名声光荣。
这首颂诗总结了宿瘤女的一生,她的故事成为了一个传颂千古的佳话。